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考试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考试总结范文1
[关键词]网络题库 网络考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109-03
考核不仅是指挥棒,也是任何类型的教学都很难逾越的环节。考核不仅能检验学习、教学效果,对促进教学改革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最成功的教学信息化系统
(一)历史
南方医科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当时总后卫生部资助20万元,先后组织4所军医大及10所医高专200多名专家,历时11年建成了40门课程、10万道试题的单机版题库。该成果曾获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课题的重点项目。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单机版考试系统已不能解决远程考试和多校区统一考试问题。因此,该校在200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网络医学考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基金号:BKJGZZ2005016)的资助下,开始研发网络版题库与考试系统,着重攻关网络考试的系列关键技术。经过3年多时间,历经2个版本,最终于2008年10月开发出了基于教育测量学的新型“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评价系统”,并于2011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支持。
(二)现状
该系统自推广运行以来,没有开展过一次专门的培训,没有允诺过任何资金支持,也没有成型的系统指导手册。然而仅仅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引导,在QQ工作群内400多位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相互帮助下,至2012年12月就建成了包含200多门课程、36万道试题的大型题库,涉及医学、英语、计算机、管理学、法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等多个学科课程,并实施了975场近20万人次的网络考试。每学期网考人次已占到学校总考核人次的50%以上,且被全国近20家高校和医院主动引入使用。
取得上述成绩,究其原因,与系统简洁易用的流程、细致完善的分析统计功能以及开放自由的网络特性密不可分。该系统被教师誉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中“最成功的成果”。
二、系统组成与特点
(一)动态成长、通用性强的题库系统
以三级主题词表达课程知识体系来规范组织试题,摆脱具体教材限制;以“是否串题、是否主客观”双维度解构各类复杂题型,具备较强的题型扩展能力(创建了A3/4X等题型);多项参数并行支持,适应不同教育层次;支持图片、音视频等媒体,可有效拓展考核能力范畴;各个环节的试题编辑均可直接底层保存,网考实测参数能促进试题自动进行质量分级,系统能实现动态优化,生命周期得到有效延长。
(二)规范高效、拓展性强的网考系统
结构化随机、跨课程、试卷合并与重启以及手工等多种组卷技术方式与三级试卷网审机制,保证了考务工作全程规范、高效。单向逐题/整卷/逐串题限时、双向整卷限时、一人一卷与即显答案的形成性考核等方式,能满足不同类型的考核要求。IP限制、密码保护、题型题序随机等防作弊措施,保障了网考安全、公正。
(三)以教育测量学为指导的质量评价体系
考前预测分析以及考后自动形成的试题、试卷、考生分析报告,生动反映了试题、考试质量和学习效果,能有力促进教学相长,充分发挥了考试在教学中的诊断与反馈作用。
三、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创新了教学改革思路。创立了有较强生命力与拓展力的考核改革模式。 考核工作具有指挥棒作用,以考促教能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的较大提高。网考让题库有了内生(自我优化)、外在(使用过程的优化)的生命力(根据实测测量学参数可以实现自动优化),多项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让传统的考核方式效果得到深化加固,还可以拓展出独具特色的新型考核方式。
2.形成性、综合性考核与多媒体试题,能促进自主学习与技能、职业道德的培养。
3.便捷、亲和的网络化运作极大缓解了教学工作压力。以网考促进题库建设和考核质量改革,能以较少投入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这是管理者和使用者最大的感受。这彻底改变了以往学校求着教师建题库的历史,考核质量监控得到质的改变。
4.教学智慧得到继承和优化,有效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试题的增、删、改等操作以及试卷设计思路、课程考核方式等都可以得到历史的继承,这极大方便了接手教师顺利开展工作并进一步完善。
5.三套分析报告,解决了传统考试“不会做”、“做不了”的教育测量学的统计分析难题,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
6.实现低碳环保考试。4年来学校共节约印刷费36万元,纸240万张,等于节省木材59.4立方米,保护林地30多亩,节水1190多吨。
在该项目支持下,学校很早就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三阶段综合考试。学校临床专业学生执业医师考试首次通过率由2006年的全国第43名跃居2011年的第5名,近年多次的CET4平均成绩比211院校高出30多分,见图1。
四、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将网络化理念融入研发过程
构建开放的应用环境,用户通过网络工具,即可随时调用系统各项功能;组建网络化管理环境,制定规范标准,完善工作流程,实现自主管理。利用分级授权,实名安全管理,对网络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教学智慧也通过课程建设人员的更替得到继承与优化。2000道试题的题库,3位教师在1周内即可完成,极大减轻了教学及管理工作压力。
(二)以信息化技术实现人本服务
课程、试题、组卷、审核、监考、阅卷及成绩分析等简洁、易用、亲和的系统流程与界面,试题自动底层更新,多种媒体支持,多样化的组卷、考核、防作弊技术与自主备份、断点续考等系列人性化功能,满足了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需求,让广大师生“会用”、“想用”、“爱用”。
(三)以测量学理论指导考务工作
通过考前预测对试题赋分、题型比例、难度、广度和认知类比例等的审核,保证考试科学、有效。考后对作答时间、标准差、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等多项参数分析,反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结构化随机组卷、等效试卷以及形成性考核,能保证考试客观,有效巩固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四)以革新考试方法推动教学改革
单向逐题/整卷/逐串题限时和题型题序随机等措施,使评价更加客观科学;跨课程组卷实现综合性考试,解决了以器官或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改效果评价问题;一人一卷、即显答案的形成性考核大大强化了学习及课程考核评价效果;多媒体试题的支持,将考试的认知领域延伸到精神运动领域,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五)重验经典参数,指导网考改革
通过对我校多个学科、393场、86795人次的网考试卷分析,试卷平均分、标准差、信度、区分度、难度等参数均与经典教育测量指标有所不同。因此,对高校学生等经过筛选后的群体,应用经典教育测量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时,必须进行适度的修正。各项指标修正后结果如下:
1.试卷的平均分正常情况下应该大于52.87,小于86.54。
2.试卷的标准差应该大于4.61,小于14.99。
3.试卷的信度应该大于0.62。
4.试卷的区分度应该大于0.13。
5.试卷的难度应该控制在大于0.51,小于0.84之间。
五、成果的创新点
(一)创建了一种多方促进、协作共赢的教育管理模式
凭借完善的功能和极强的易操作性,成果应用3年来,有451名教师主动参与建设,形成了教师愿意,学生乐意,管理者满意的良性循环。网络考试与题库建设互相驱动,共同促进系统完善。优化继承教学智慧,渐进推动考核质量。
(二)开辟了一条生命力、拓展力较强的教学改革新途径
实现了系列考核技术创新,如用三级主题词表达知识结构,突破教材局限;以“是否串题、是否主客观”双维解构并自由拓展题型;试题动态优化与质量分级赋予题库较强生命力;创建结构化随机、跨课程等5种组卷方式和单向逐题/整卷限时、一人一卷、逐串题限时等6种考试模式。通过改革教学中必须的考核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三)构建了一个多向、全程、高效的评价体系
自动生成的三套分析报告,为判断试题、试卷质量及教学效果、学习质量提供了丰富的定性、定量数据。特有的形成性、综合性考核模式对激发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有较强的反馈效果。
六、应用效果
(一)应用
应用效果: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参与建设的教师有年轻教师,也有老教授,其普遍认为,系统简洁易用,非常贴合一线教师工作实际与教学规律,确实可以在试卷组建、审核、管理以及考试等流程节省大量的人力与财力。
应用支持:在系统应用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1.发文规定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规定的17门课程必须创建题库。2.教师送审传统纸质试卷时,考试中心根据题型建议网考尝试,甚至帮助教师录入试题(需30分钟左右时间)、展开考试。3.根据课程学时、最低题量、网考次数标准,进行了一次题库网考建设先进课程评比,并为一批课程认定了学时,发放了课酬。4.创建工作QQ群,方便技术支持或用户自助交流。5.制定相关文件,将题库和网考建设标准化管理。如《关于加强课程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建设的通知》、《南方医科大学网络题库建设与考试规范》、《关于加强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的通知》。
(二)推广情况
先后举办了3次全国性的“网络题库建设与网络考试研讨会”,参会人员涉及90多家单位,150多名代表,并在2010年杭州国际医学教育研讨会、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组织的2010年全国GMER会议、第五届“东西方联盟”(East-WestAlliance,EWA)2011年会、全国省(区、市)属高等医学院校协作会2010(承德)年会和2012(郑州)年会、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2012(锦州)年会、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会学术2012(昆明)年会、2012年上海“国际医学院校联盟第三届亚太会议”、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中美医学教育论坛”上介绍经验、推广交流,得到全国同行及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许。2012年3月受邀专程到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演示,并得到一致肯定,认为非常适合院校及医疗单位的考核使用。
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的运用也被《光明日报》、广东新闻网、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海南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等多家媒体单位报导。
(三)同行与其他单位使用情况
目前已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海南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滨州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等近20家医科院校和医院使用该系统。
[ 参 考 文 献 ]
[1] 文民刚,席卫文,张春辉,张立力.医学院校网络考试系统的功能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4-5.
[2] 席卫文,张春辉,张立力,胡桂,文民刚.医学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27-28.
[3] 张春辉,席卫文,朱汉祎,耿景海,王飞,文民刚.网络化考试大规模实施实践分析[J].大学教育,2012(7):24-25.
[4] 张春辉,陈戈煜,席卫文,胡桂,文民刚.医科院校考试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415-418.
[5] 张春辉,文民刚,席卫文,陈戈煜,胡桂.网络化医学题库考试系统之标准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16,57.
[6] 耿景海,席卫文,张春辉,文民刚.医学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利弊分析——基于网络考试的事实经验[J].西北医学教育,2012(1):159-161.
医学考试总结范文2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视障学生特殊教育近年来,受到相关行医法规细化以及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机会减少,临床实践能力普遍下滑,仅依靠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技能培养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的视障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在实习工作中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致使教学资源紧缺,视障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更好提高的尴尬局面;而且特殊教育学校传统的实践技能考试仅局限在简单的手法操作考核的单一考核模式,不能使考核体现客观、全面、公正的特点,也不能使考核评价方式良好的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因此,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成为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近20多年来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评估临床能力的更为标准化的考核方法,以其高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医学教育届的认可,被认为是目前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式。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框架下,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要求而建立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既可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教学资源紧缺、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的难题,也能够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视障学生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质量,使视障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
一、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适用范围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
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
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参与考评的全体教师在考评结束后集体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为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考核的客观、全面、公正及考核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桂美,李吉华,张红萌等.中医院校建立基于OSCE架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的思考与规划――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3,(22):49.
\[2\]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医学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临床医学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价值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获取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薄弱是当前大多数医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加强医学生在临床见习中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成为临床教学中关注的话题。启发式教学是众多医学教育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在较多知名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被证实[1]。基于此,笔者以学校2013届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实习的120名五年制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启发式教学。其中63例男性,57例女性,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2.7±0.3)岁。2012届未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的90名医学生中有48名男性,42名女性,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2.8±0.5)岁。两届医学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课前准备
挑选带教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作为带教老师。教学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结合医学生需掌握的知识与临床工作特点,撰写教案,教案内容既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又要考虑到医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根据教学内容拟定相关问题,并将其提前给医学生,让医学生带着问题复习课本知识,做好入科实习准备,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1.2.2教学过程
启发式教学法包含提问、实践、讨论、总结4个阶段。提问:让医学生通过预习教案、查找相关资料自主解决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互相提问,对存在疑问的地方可在课堂上提出,大家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带教老师可适当给予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发言。实践: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实践中,医学生应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学习,并通过实践去寻找答案,如有新的问题可将其带入到下一步讨论[2]。讨论:讨论不仅仅只是为了解决带教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应把实践中不理解的地方带入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过程中,医学生充当“主角”,而带教老师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其踊跃发言,将自己的观点勇敢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课堂讨论顺利地开展并发挥作用。总结:最后由带教老师做出总结性的发言,发言内容应该将教学大纲作为中心,将医学生讨论所得结果作为基础,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点评与纠正,对重点、难点给予精细讲解,还可通过多媒体等设备帮助大家理解。对于无标准答案的问题,可让医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同时带教老师也应做好下次讲解的准备工作。
1.2.3教学效果判定方法
对所有医学生出科时进行考试,考试内容由各带教老师共同拟定,包括理论与实践考试,难度与2012届实习医学生出科考试大致相同。以无记名的调查方式了解医学生对启发式教学的满意度,还可让学生提出对教学设计的修改意见,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软件,所有数据输入SPSS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釆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届医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2013届医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2012届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教学满意度发放出120份问卷调查表,共收回114份。其中102名医学生对启发式教学法表示满意,12名表示基本满意。
3结论
启发式教学在临床医学课堂中是以医学生为中心,病例为基础而开展的讨论式教学。让医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并通过查询相关资料,自主解决问题,这不但增强了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同时也将基础理论知识充分的与实践相结合,让课堂知识具体化,更易于医学生的理解[3]。在本次研究中,收回的114份问卷调查中,有102名医学生对启发式教学法表示满意,12名表示基本满意,可见几乎所有的学生均认为启发式教学法的讲授形式更好,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课堂中,可有效提高自身的临床综合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带教老师调动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给予医学生适当引导,使其能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中,通过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法与现代医学教育理念更相符,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课堂中,提高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本次研究中,2013届医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为(92.6±4.0)分,明显高于2012届医学生的(84.6±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黄青松等[4]研究报道一致。综上所述,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课堂中,可调动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思维能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捷,邹明珠,陈起航等.启发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6):611-614.
[2]张国斌.药理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94-96.
[3]徐修才,张爱梅,李庆等.案例和启发式教学在本科实验诊断学课程中的应用和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41-1742.
医学考试总结范文4
医学发展高度的社会化,疾病谱和死因谱的逐渐转变,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医学多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领域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等诸多因素促使现代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探索生命奥秘、揭示疾病本质、保障人类健康,已经不单单是生物医学问题,同时也是涉及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系统问题。医学科学已经进入了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整合医学时代[4],传统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5]。因此,依据医学发展规律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建立医学教育标准,构建科学的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整合和设置医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关键。国内诸多高等医学院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长足的探索[6-8]。我校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大胆尝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要求为纲领,以基础医学课程系统整合为试点,打破原有的以学科专业分类的课程体系,加快学科间、单位间的合作与协作,推进以“器官,系统,疾病”为主线的深度课程优化整合,围绕知识、技能、素养环节,逐步构建更科学的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和基础医学课程体系[9]。比如,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相关知识按人体器官系统分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器官系统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熟悉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和疾病状态下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形态学改变以及相关治疗药物作用机制和合理使用,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并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推进PBL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执业医师考试和高等医学教育内容也正日趋深入和全面,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内容不仅仅是涉及某一学科的知识,也不单单是临床技能本身,还包括医师自我学习、创新思维、有效沟通等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多重要素,考试更加注重的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医学相关知识,发现提出问题、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这一发展趋势的导向给高等医学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0]。当前,世界诸多国家公认的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尽早接触临床,着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阶段,建立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大力推进基于病例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的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实际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促进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目前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形式和跨学科多知识点融合的PBL教学特色符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我们建立了基于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的PBL课程模式,加强了以问题为线索的小班教学和研讨教学。首先,按照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由各学科高年资教员集体搜集、整理和编排贴近常见病、多发病疾病谱、覆盖医师考试大纲、体现课程教学重点、符合临床诊疗流程的典型病例,建立基础医学教学病例库。每个典型病例的内容均包括患者的详细病史、查体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以及药物治疗。病例库的编写和建立,其目的是大力推进基于病例和问题的PBL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为此,我们编写了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模块《基于问题的学习指导手册》,分学生用书和老师用书。根据教学需求,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病例开展PBL教学。具体实施时,将学生分组,采用小班讨论方式,由一名老师组织引导PBL教学过程。每个案例的PBL教学均分两次课进行,第一次课先由学生针对病例发展进程、患者的信息和诊治过程,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课堂上由同学们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自己分析、解决其中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再总结出一些相对复杂且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二次课是在学生充分搜集查找相关书籍、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解决第一次课总结出来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整个教学环节,教员不参与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只是起到不让讨论过多偏离主题,并进行一些适时地点评作用。学员通过病例的讨论学习,可从机体的生理过程、解剖特点、病因机理、病理特征等方面阐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探讨疾病的治疗思路、合理用药的原则,初步了解健康教育、医患沟通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基于临床病例的PBL教学的实施,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贴近临床实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医德品质、自我学习、创新思维、有效沟通、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多学科整合医学教学模式转变。
3加强辅导答疑与带教,培养学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基于病例的PBL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实现了以学员为中心,全面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和医学素养的目标,同时由于总课时限制,理论课教学课时比例大幅度减少,学生理论课程学习中常会产生大量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矛盾,在鼓励学员查资料自行解决的同时,加强多途径的课后辅导答疑,给学员更多的启发和引导,非常必要。首先,我们在基础医学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了课后辅导,每个学科每周安排教员晚自习时间至少跟班辅导一次;其次,每天安排教员进行网络值班,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答疑功能,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再次,由网络值班老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论坛专栏里提出学员感兴趣的讨论专题,吸引学员结合理论课程所学内容展开广泛讨论,以巩固课堂所学。另外,对一小部分学员的探索性问题,教员给予引导启发,指导学员设计课外科研课题,在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对研究较深入的课题,由教员指导学员撰写科研
论文。对于学员而言,课外科研的实施,增加了学习兴趣,开拓科研视野,开阔了科研思维和眼界,拓展了医学基础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也培养了学员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索创新的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员知识水平与能力
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和以学员为中心基于病例的PBL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授课教员知识结构、能力技能和专业素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器官系统模块纳入了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4门主干基础医学课程,病例式PBL教学中,代课教员在授课、辅导、答疑过程中会遇到学员各种各样跨学科、跨领域的问题,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相互独立的框架结构,甚至打破了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界限,授课教员必须破除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也必须具有通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员综合教学技能全面满足课程整合需求[23]。在实践中,我们加强对教员基本教育理论学习的引导,使教员充分认识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特点,教学改革方向与措施,建立科学的基础医学教学理念;通过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师资教育培训、常态化的精品课教员评选和课堂授课质量评估等具体措施,加强教学技能培训,促使教员基本教学技能显着提高;为教员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鼓励教员积极参加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相关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依据执业医师大纲,有计划地组织教员进行专题学习,参加临床实践教学听课和观摩,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采用以上系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员基本教学技能和跨学科专业综合能力,确保了以学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基于病例和问题的PBL教学质量和效果。
5加强针对性练习强度,合理设置考试方式
基础医学课程涉及面宽、知识点多,很多课程内容综合性强、概念抽象,不易理解记忆和全面掌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参考兄弟院校先进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加大针对性练习强度,合理设置考核方案,引导学员紧抓知识要点,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夯实医学基础。依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型,组织教员逐单元、逐细目、逐要点地编写了覆盖全知识点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础课程考点习题与精解》,建立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础课程试题库。在课堂上,教员根据课时安排,每节课结合授课要点从编写的书籍中或者从历年真题中选择几道相关习题进行详细地讲解,以便学员紧扣大纲,把握重点;课后通过网络课程从习题库中选择适量习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员,再由老师批改评分,促进学员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学练结合,查漏补缺,综合理解所学内容;在单元或系统内容完成后,通过网络课程给学员安排模拟测试。经过多阶段的练习,学员不断看书复习,熟能生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课程考核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是促使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全面、系统再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查学员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方法。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能力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全面考核的理念已经逐渐被接受。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合理设置考核方案,让考试内容综合化,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和提出问题、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考试方式采用笔试、实验操作,讨论表现、书面报告等综合方式,有效避免了考试中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了考试的主观性,增加了客观性。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加强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开展阶段测试、历年真题讲解和基础医学综合考核等环节,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6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医学基础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方向。我们在实践中把网络信息技术与医学专业的特点相结合,尝试了基于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相关教学活动,如教学信息的,教学资源(幻灯、教案、课程标准、授课视频等)的扩展,课后辅导答疑,作业布置批改,阶段测试考核,专题论坛讨论等环节都离不开网络课程平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员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有效弥补了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习需求,传统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辅导答疑、作业布置、测试考核手段落后等问题,显着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笔者日前参与的国家医学电子书包项目,也是网络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综合教学系统。“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在教学内容、方法等多方面都有突破,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元素,契合高等医学教学的直观性、示范性和实践性特点。此外,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给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网络信息化数据应用于个性化学习体验的做法正在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学中,启发学员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如Pubmed,ElsevierScienceDirect文摘或期刊全文等相关数据库,开展在线学习,鼓励学员持续追踪和深入挖掘分析数据,发展更具互动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倡导高质量与独特性的学习体验,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兴趣。
医学考试总结范文5
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以问题导向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病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学方法的改革[3],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自2009年开始,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修订了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评定采用综合性评价,即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的全过程,比以往更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符合医学教育的目的,即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本研究对考试制度改革前后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5级、2007级五年制及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126名。
(二)方法
2005级五、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成绩评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结果性评价。2007级五、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成绩评定采用综合性评价,具体为:平时成绩占40%,计40分,其中实践技能考核20分,作业10分,考勤10分;课程结束进行闭卷考试,试卷成绩占60%,计60分;总分100分。
二、结果
(一)成绩分析
对改革前后两届学生的《牙体牙髓病学》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其中2005级五、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采用一次性结果性评价,2007级五、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采用综合性评价。结果发现,2007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成绩优于2005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成绩(图1),2007级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成绩略优于2005级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成绩(图2),同年级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成绩优于五年制。2005级五年制学生的成绩分布比较分散,低于75分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经χ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3组同学成绩分布比较集中于75~95分分数段,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卷分析发现,2007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入透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强于2005级学生。通过试卷分析及平时作业,发现七年制学生考虑问题更全面,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强于五年制,文献收集能力较强。
(二)学生问卷调查
对2007级五、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5%的同学选择愿意参加综合性评价方式,93.8%的同学认为综合性评价更客观;有90.8%的同学支持实验课后进行评分,认为能使自己更加重视实践操作,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发现问题,与老师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但极少数同学认为实验课后进行评分会增加压力;60.0%的学生赞成考勤,认为有利于督促平时的学习;58.5%的学生认为口腔内科学教学网站对自主学习有帮助,主要是课件及教学习题板块,但部分同学从未上过教学网站;69.2%的同学认为平时的作业练习有利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赞成考综合分析题的人数略多于赞成考知识记忆题的人数,大多数男生更愿意考综合分析题,而赞成考知识记忆题的女生略多一些;学生希望考试后能进行试卷点评,以了解存在的问题,便于改进提高(表1)。
(三)教师问卷调查
对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教师普遍认为综合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理论学习到实验学习均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避免出现学生重考试轻能力的现象。通过实验课成绩评定,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通过作业,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起到及时的反馈作用。但综合性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工作量比较大。
三、讨论
(一)考试改革综合性评价的优点
通过教学的全程化考核,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监督,使学生注重学习的全过程,变单纯的知识考察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从而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更客观公正,发挥良好的考试导向作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强调实践动手技能的培养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科学,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4]。因此,每位学生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实验室培训,实习时才可以对患者进行口腔操作。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先进的多媒体KAVO仿真头模实验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通过拍摄标准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师示教、显微镜下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每次实验结束后,由当天的主讲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统一打分并点评,下次实验课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请学生分析,最后教师予以总结。《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共75个学时,25次课,根据实验内容,我们进行了共计14次的实验课成绩评定,评定内容包括石膏牙各类洞型制备、离体牙各类洞型制备、头模牙各类洞型制备、、各牙位的开髓洞型、X线离体牙根管治疗效果等。学生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实验课,并能和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教师通过检查评定,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同时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师生间关系更融洽,学生爱学爱问,教师乐于教学,这种良好的教学相长的氛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实验课兴趣很大,并希望能增加实验课课时,多一些锻炼的机会。
2.注重学习全过程,布置平时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阶段性学习结束后,通过布置作业来加强过程化学习。除部分题目在教材上有现成答案外,大多数题目灵活性较强,要求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部分需要查阅文献资料,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文献收集能力。为不增加学生负担,避免相互间抄袭,要求学生按学号完成相应的题目,在课堂上针对代表性题目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关注整个学习过程,重视过程性学习,防止考前突击,减轻考前压力。
3.明确学习目的,端正考试态度,激发学习动力
强调学习的目的是成为一位为人类健康服务、受人民欢迎的好医生,而不是为考试而学习。考试只是一个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真正的考试是步入临床工作后所面对的每一位患者。要把精力放在平时学习上,多动脑思考。当一名好医生,应该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5]。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同时要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贯穿爱伤观念,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不能只见“病”不见“人”,学会换位思考,多替患者考虑,加强医患沟通。
4.试卷考试减少记忆性题目,增加综合分析题
毋庸置疑,医学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但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例如临床表现与病理的关系、材料的性能与临床应用的关系。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6],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单纯的知识记忆是不够的,更要学会应用,因此在试卷考试中,减少单纯的记忆类题目,增加综合分析题,有少数题目虽然学生答得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有道理,也给相应的分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喜欢考综合分析题,同时试卷分析发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比较深入,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教学网站,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内科学”教学网站,提供多媒体课件、临床图片资源库、教学习题、专业英语词汇等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网站对学习有帮助,但同时有部分学生从未上过教学网站,究其原因有宣传不够、学生时间少、上网条件不够便捷等。今后应加强宣传,逐步丰富网站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硬件条件。6.做好试卷分析,进行试卷点评考试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其中的一个过程。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包括试卷质量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对主要错题分析原因,是出题不严谨、授课时知识点遗漏,还是学生未理解,或学生学习不认真。与学生一起进行试卷点评,及时纠错,并将考试情况及教学质量网络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
(二)今后考试改革的方向
1.加强各门课程间的融合,重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
随着医学发展,各学科分科较细,越来越呈现专业化的趋势,医生对本专科的疾病很熟悉,对其他科的疾病知之甚少。在教学上,也相应存在学科分得太细。但学生进入临床后,所面对的患者情况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以牙体牙髓科的患者为例,可能不是单纯的牙体牙髓疾病,同时可能患有牙周病,甚至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这就需要医生有深厚的大临床和其他口腔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目前,我国正逐渐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的就是培养基础更全面扎实的医生。因此,应该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课程融合[7]。同时,在考试中增加病例分析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考试形式更模拟临床
目前,我们期末试卷考试采用笔试,考试形式较单一。今后,部分内容将进行计算机考试,增加病例图片、X线片、视频等内容,使考试内容更丰富,形式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模拟临床。同时,模拟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采用三段式临床考核方法,让学生在就读期间就了解执业医师考试流程,多方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医学考试总结范文6
【关键词】
临床医技学;考试方法;改革;探讨;分析
作者单位: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技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影像学教研室
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地,在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仍然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考试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课程的考试方法、内容以及考试改革速度的相对滞后仍是目前影响学生个性发挥、素质教育的瓶颈[1]。
如何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长期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医学生课程繁多,考试是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考试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有指挥棒的功能。学生和教师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为了适应这一制度安排的要求,或者是通过与其博弈而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利益诉求 ”[2]如何将考试与医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联系起来,从2009年9月份起教研室开展了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本文希望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总结,探讨医学课程考试的适宜方法,并分析改革的成功及不足之处。
1 教育考试改革实践
1.1 我校影像学教研室每学期承担临床医技学理论课教学的专业、班级共有十几个,我们选取了其中十一个,根据它们自己的专业特点及教学大纲制定了考试改革方案。见表1。
1.2 改革方案特点分析
1.2.1 注重日常课堂表现
学生学习以课堂学习为主,日常的课堂表现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和个性特点。将课堂表现列入考试考核范围的课程占大学教研室的80%,平均分值为13%。主要考察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讨论、回答问题、PPT讲解、师生互动等。将出勤率列入考核范围的达到50%,平均分值为14%,此举可限制学生随意逃课。
表1
各专业临床医技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方案
课程名称专业考试方法改革方案
护理学
上课出勤与参与程度×10%+理论考试×40%+病案式考试×500%
七年制中医学
闭卷理论考试×500%+平时小测验×20%+讨论课参与程度×20%+出勤率×10%
中西医二年制
平时课堂提问×10%+闭卷考试×500%+开卷考试×40%
中医学
平时课堂出席率×10%+课堂表现×10%+课后思考题完成情况×10%+临床见习实践能力表现×20%+期末考试理论考试×500%
临床医技学针灸推拿
闭卷笔试×70%+见习课堂成绩×10%+阶段考核病例分析×20%
七年制针灸
闭卷理论考试×70%+学习态度×10%+见习情况×20%
非医攻博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70%+见习课成绩×30%
中医妇科
卷面成绩×70%+见习成绩×20%
硕士研究生(非直属)
期末考试分数×60%+课堂表现×15%+自己制作的PPT×10%+见习考勤及表现×10%+理论课时出勤×5%
中医骨伤
案例分析×80%+平时表现×10%+见习课堂成绩×10%
硕士研究生(直属)
理论考核×60%+考勤×30%+课堂表现×10%
1.2.2 见习表现纳入考核
临床课由理论课和见习课构成,见习教学可以验证和强化临床理论、是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重要途径。在此次改革之前课程考试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见习考核不受重视,很多医院在真正实施见习教学时也会压缩学时,应付了事,见习质量不理想。本次考试改革中将见习列入考核范围的占70%,平均分值为18%。足见教师们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决心。
1.2.3 考试题型偏向临床案例分析
临床案例分析为主的考试题型为本次考试改革创新,运用率达到30%,平均分值36%,分值占的很高,如中医骨伤专业学期末试题由5个案例分析题组成,能考核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2.4 注重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
提交考试方法改革方案的教师全部将考试评价融于课程学习全过程。过程性评价达到100%,不再应用期末闭卷考试这种一次性、结果性评价,注重平时的上课表现、见习表现、阶段性考核等。
2 教育考试改革的成效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教师对考试方法改革投入了很多精力,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见习、课堂学习等实践考察。学生在新的评价模式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体现。从实施结果来看,考试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2.1 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突出以考核综合素
质为主旨;针对各学科特点灵活采取各种考核方式,考核形式主要以平时考核(出勤、课前提问、课堂讨论、小测验等)、见习考核(见习报告、见习操作技能、见习态度等)、理论考核(阶段性测试、期末考试等)。经过改革,日常课堂表现、见习表现这些课程学习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出勤考核限制学生逃课,可以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不再带有功利性学习目的。有教研室教师反馈,“教学过程中注重平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
2.2 在考试方式改革之前,学生见习课缺席很多,有时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来。通
过改革,见习纳入考核,使教师和学生都对见习重新审视,从学生见习出勤率、见习报告书写等方面看出见习质量的提高。课堂表现、出勤考核纳入考试范围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增多,极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席率和听课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的人数明显增多,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的风气形成。
2.3 两年来的考试改革,教师们为方案实施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评
价,平时成绩、见习表现计入考核范围,考试不再是单个出卷老师的事,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和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3 考试方法改革中的问题
3.1 理想的方案需要落实到位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称为真正的改革。课堂表现、
出勤率、见习表现、案例分析、病案式考试等这些评价环节都需要教师去制定制度、细化规则,去具体落实。
3.2 对于临床教师来说在临床工作之余进行教学改革,需要付出比专职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安排教师监督学生的出勤包括课堂和见习,及时为学生的平时表现打分,组织教师充实题库、考核、阅卷、评分等,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之间如何分工合作显得很重要。如何使教师之间协调好并具有一致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 问题的解决途径
4.1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观念决定考试方法改革的落实效果,大学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研室开展课程教学前期培训、中期检查、末期总结,使考试评价与教学过程同步。让每一位教师了解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
4.2 有学者对美国课程考试考察后的启示是“考试考核的方法要和课程教学方法一致,或者说,是教学和课程方法的多样性带动了考试考核方法的多样性。”[3]在教学改革氛围中进行考试方法改革,才能基调一致,相得益彰。教师和学生都应具有变革和创新的意识,才能使医学考试方法改革更趋成熟。
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方法的改革是高等医学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和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4]。
参 考 文 献
[1] 白波, 李伟,王家富.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中的考试改革.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1518.
[2] 邵守先.大学考试改革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教育与现代化,2006,2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