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范例6篇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61-01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二、研究范围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三、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两个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是对已有心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多数心理学家把视角放已经产生的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从消极的角度解释它们。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里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利用优点克服困难,这也应了中国成语:扬长避短。克服缺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败,而发挥优点的过程却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然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学的作用,它只是帮助心理学界重新找回被遗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德。

(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博采众长,既有实证,也有继承和学习前人经验性的、过程定向的方法,很好的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积极心理学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对过去心理学的一种代替,而仅仅看作是对已有心理学的补充,因此它不会排斥利用已有的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服务。

积极心理学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同样的主题,但它提出了主要培养人的积极方面和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在东方文化里寻找契合点,充分肯定佛教里某些思想对人的意义,如冥想、瑜伽等。这种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让心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它的深入人心而变得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老年人;心理养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也逐渐进入老龄化。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积极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老龄政策的发展核心,并受政治议程与老龄研究的影响[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老年人在社会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使其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

1积极老龄化的概念

1.1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

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国际社会舆论依次提出了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概念。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认为外在因素只起中性作用甚至于抵消内在老龄化进程的作用,使老年人的各方面功能没有下降或只有很少下降,从而使老年人继续保持中年人的活动和价值观[3]。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产性老龄化”的概念,认为老年人仍然能够从事一些适应性活动,其人力资本的生产性参与十分必要[4]。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强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强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提出的它是“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等概念的综合版和升级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积极老龄化”,其观点基于对老年人权利的承认,以及《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从“需求”转为“权利”,老年人不再是社会负担。

1.2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2000年4月在第二届老龄会上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作为政策框架,以《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为指导。其内涵纳入大会“政治宣言”,这是为了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内涵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其含义更广泛、全面,要认识到健康、照料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老年个体和群体,帮助老年人保持独立和积极性,促进健康,即健康+活力。“积极”是指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而不仅指身体和活动能力或参加体力劳动的能力。退休老年人、甚至患病或残疾老人仍能为其家庭、社区、国家做积极贡献。积极老龄化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老年人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002年举办的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将其写进了《政治宣言》[6]。“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健康”是指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后,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7]。“参与”是指老年人要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7、8]。“保障”是指从社会公正的角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监管评估保障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经济保障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生活照料需要等[9、10]。

“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老龄观,把战略规划重点从“以需求为基础”(倾向于假定老年人是被动目标)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变老时,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机会、待遇平等的权利,以及他们的责任)[11]。

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作用

2.1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意义

2.1.1积极心理学概念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树立起了积极心理学的大旗,扭转了之前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消极面的研究取向,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实现自我、生活幸福、性格完善、和谐发展的道路,使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充实、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12,13]。积极心理学认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创造和积极给予,从而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最终帮助人们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过上更快乐、更健康、更积极、更有价值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14]。

Kennon M. Sheldon和Laura 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2.1.2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3积极心理学在积极老龄化中的作用

面对全球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指出的“积极老龄化”已成为老龄观的一个革命性变革,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15]。“积极老龄化”认可老年人有机会均等参与和处理生活各方面的权利,鼓励和提倡老年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参与社会发展,从而体现老人的自我价值。

3.1积极心理学与老年人身体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中年以后机体开始衰老,机体的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逐渐退化,不可避免的出现生理机能的老化,但如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人际关系和谐,善于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则老化现象会大大降低,并表现出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的积极精神面貌。只有身心健康而长寿的老年人,才能在人生旅途最后阶段――晚年生活中活得开心、给自己生活带来乐趣,真正做到欢度幸福的晚年。

3.2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心理活动正常范围和标准,以及如何调节心理活动,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等内容。21世纪养生保健的主旋律是心理养生,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应明确养生必须先养心,要注重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16]。

积极心理学对于老年人心理养生至关重要,关系到老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养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模型,由积极认知、积极行为、积极情绪三个维度所构成[17]。广泛的普及积极心理学对老年人心理养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积极老龄化的推广普及提供保障。

3.2.1积极心理学可以增进老人心理养生的积极认知意识

积极心理学范文3

一门新学科诞生了,一定有什么重大学术成果产生。积极心理学作为一条新的心理学分支,它有什么重大发现吗?有,在说之前我先讲个故事吧。

塞利格曼当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的某一天,他的女儿看到自己5岁大的女儿尼奇(即塞利格曼的外孙女)将种子抛向天空,手舞足蹈地假装在播种。老塞正想制止孙女,女儿却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老塞问想谈什么?女儿说:“爸爸,你还记得我5岁生日吗?我从3岁到5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当我长到5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故事讲完了,你或许会问:“重大发现呢?”重大发现就在故事里,那就是传统的心理学总在找病因呀治疗呀,这太消极了,新的心理学应该将目光转移到正常人那里,帮助他们找到幸福、获得满意。

就这样,“积极心理学”诞生了,没有重大学术成果,但有个好的目标。康普顿在其著作《积极心理学入门》中这样说道:“积极心理学家要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

你或许会惊讶,仅有一个好的目标就能让积极心理学如此流行吗?这有什么奇怪的,乐嘉不是成了中国最卖座的心理学家嘛!流行不流行,那要看营销技巧是否高超。

首先要有大牛们的强烈倡导。1998年1月初,塞里格曼邀请当代心理学家中的大牛如西卡森特米哈伊、弗勒等到艾库玛尔共商积极心理学大计,讨论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按照研究内容制定了负责人。

有了心理学权威,尤其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极力倡导,其中一个明显的结果是心理学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由于能够左右研究经费划拨的人青睐积极心理学,那么焦急期盼获得研究经费支持的心理学家们自然面向“积极”。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趋。

一门学科的建立未曾经历基层心理学研究者长时期的摸索并产生显著的学术成果,而是始于自上而下的谋划和推广,想必是个新鲜事。海尔德将这种通过话语权推广积极心理学的现象称为“专制的积极态度”。

许诺了什么?

积极心理学的许诺迎合了大众需求。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对大众的许诺是什么?是愉快的生活、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这么好的东西,谁会拒绝?没有人。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愉快的、好的和有意义的呢?这是一片自由地带,每个人可以依照个体生活经验给出不同的定义,本·拉登也可以。被誉为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的史蒂芬·巴雷特曾这样描述虚假医药销售者,“当你恐惧时,他们给你安慰;当你期盼时,他们给你希望。”从迎合大众心理需求的角度看,积极心理学和虚假医药没有清晰的界限。

最后,积极心理学迎合了心理学家消除偏见的希望。一直以来,人们对心理学家职业形象的理解受大众传媒的深远影响。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心理学家具有看穿别人内心的能力,被人看穿内心世界会让人不安;另外,心理学家被视为心理疾病高发人群,其原因被误认为是长期接触精神病患而导致。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但这些现实存在的偏见,成为心理学家不得不承受的压力。为了给大众留下一个好印象,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为“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是一个令心理学家们向往的美丽新世界。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心理学家聚集在某个场合探讨某个课题,突然有一个心理学家声称他研究的心理学是积极的,而其他人的研究是消极的。当其他人带着惊异的目光要求提供原因时,这位积极心理学家答道:“你们只知道治心理疾病,所以是不积极的;你们就知道关注精神病人,而不关心大多数普通人,所以是不积极的。”

如果此事真的发生,我想现场一定会顿时变得喧嚣不堪。因为那位积极心理学家的回答无法令人信服。比如,会有其他人追问:“治病怎么不积极了?”“正常人那么多,心理学家那么少,关心得过来吗?”“都去关心正常人,谁还关心精神病人的福利?”……遗憾的是,这些不专业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积极心理学家们专业的解答。

仅举一例。积极心理学家们为了证明积极的好处,常会提到一项叫做“再多60秒”的研究。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发现人们记忆中的疼痛程度总是和痛苦最后阶段的体验有关。比如病人要接受结肠镜检查,在检查的最后让结肠镜静止地在结肠里多呆上60秒,那么病人事后对结肠镜检查的疼痛记忆就会更加愉快了(more pleasant)。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吗?缓解疼痛等于更加愉快吗?缓解疼痛能代替疾病治疗成为医生的焦点吗?况且,缓解疼痛本身就是医生们本来就做的事,现在提出来,没有一点新鲜感。

是科学吗?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归纳为“美德假说”,而幸福是核心概念。塞利格曼认为“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基本力量的辨别和培育,并在日常工作、恋爱、运动和抚养子女方面使用这些力量”。为了让幸福的概念更易被人理解,塞利格曼将其一分为三,分别是:快乐的生活、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积极心理学是不是科学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实证和逻辑两个方面考察。

冯特之于科学心理学,克勒之于格式塔心理学,华生之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桑代克之于学习心理学,奥尔波特等之于社会心理学……这些学科的建立无不以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为发端,各自产生了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但是,积极心理学至今未获得任何开创性的成果。尤其是长时期的纵向研究成果,更是几近于无。

如果实证对理论的支撑脆弱不堪,要是再考察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可证伪性,就是多此一举。

在逻辑方面,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

从外部来说,既然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那么它就必须有力地证明已有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并有替而代之的能量。既然强调目前的心理学偏重于疾病和治疗的倾向是消极的,那么积极心理学就应该明确指出这种倾向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后果。如果能证实消极后果的严重性,就应该进一步提出更优越的替代方案。只可惜,既然仍然是既然,如果仍然是如果,并未因积极心理学的流行而发生改变。更加令人不解的是,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用积极的方式治疗心理疾病这样一个妥协式的理念,表明积极心理学家自信心已经严重受挫。

在积极心理学的内部逻辑上,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如何解释消极情绪产生积极结果的现象。拉扎鲁斯是研究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当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消极的情绪往往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这表明,积极心理学并非灵丹妙药。那么积极心理学理论有效的边界和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解答。

另一方面,由于积极心理学某些核心概念界定模糊,导致在解释现实事件时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例如,本·拉登的生活是愉快的、好的、有意义的吗?从总体上来说,积极、乐观、幸福、愉快、好的、有意义的等等概念大部分处于开放状态,任何人都可以依照个体经验和所处文化特征给出不同定义,并且彼此之间还不会相互驳倒。

总之,实证的缺乏和内外逻辑上的不洽,让人不得不怀疑积极心理学是不是科学。至少,在严格的科学标准下,我认为积极心理学远远谈不上科学。

积极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 世纪60 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 世纪60 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 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 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 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 CSV标准(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tues:A handbookand 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积极心理 技校学生 赏识鼓励 快乐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的进步,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技能人才培养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加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技工荒”,具备中、高级职业技能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关注。因此,将在义务教育阶段饱受自卑与沮丧情绪困扰的技校学生培养成社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技工教育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笔者认为,应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采用赏识和鼓励式教育方式,校正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促进技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一、积极心理学的引入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倡导人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提倡主观幸福观,致力于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使人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所以,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强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提倡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特征

作为技工教育的对象,技校学生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往往不自信,对学习无兴趣,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有:

1.自卑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他们通常是在老师的批评声和家长的责骂声中成长起来的,总觉得自己基础差,不讨人喜欢。对学习、对成绩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对批评反倒习以为常。

2.厌学

技校学生厌学现象十分普遍。厌学的课堂表现就是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做或抄作业。对自己定位较低,到技校上学不是为了求学,只是来找些玩伴,混张文凭。

3.行为规范差

技校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差,行为习惯不好,自由散慢,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迟到、早退、违纪时有发生。对老师的批评,要么听之任之、不以为然,要么心理逆反,与老师对着干。对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善于处理,往往喜欢在小事情上争强好胜。

三、传统教育方法的缺陷

对待这样一些厌学且行为规范差的技校学生,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采取更为严格的高压手段:严肃的课堂、严格的考核、严酷的面孔,动不动就批评、惩罚、处分,甚至除名了事,以维护师道尊严,结果适得其反。过多的批评使那些学生更加自卑,对落后状态习以为常;过于呆板的课堂教学,导致大批学生不及格,更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心理上的消极,使得他们的行为习惯更为散慢。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与我们期望达到的培养目标更为遥远。

四、把积极心理学引入技校教育

将积极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它所强调的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拓展和有意识地培养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品质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过多地约束、控制。

因此,针对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状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技工学校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和改变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化消极为积极。

1.用主观幸福观让学生快乐起来

要让学生从过去的失败、沮丧中走出来,首先就要引导他们客观地对待过去,学会忘记过去的失败经历和不愉快,或者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解读。如对于父母的训斥、老师的批评,要引导学生把这些视为爱的表现,是一种希望自己长大、期望自己成才的爱,这种亲情与表扬和鼓励一样值得珍惜。通过诸如此类对过去的满意的回忆,让学生逐渐地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从而获得快乐。其次要让他们幸福地感受现在,教会学生用积极、善端和美德来感知现实世界,多注重老师的苦口婆心,多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多感受学习上小小进步的美好和工作中点滴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的学生永远与快乐相伴。

2.用赏识和鼓励让学生自信起来

技校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地鼓励其点滴进步。多表扬、多鼓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从而提升其自信心,获得努力学习的动力。

3.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为未来奋斗

引导学生从“我没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的悲观情绪中走出来,代之以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他们对未来有了乐观的憧憬、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对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热爱时,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上述三种途径,有助于学生逐渐培养起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效地消除自卑、沮丧、厌学和消极,从而走向幸福的彼岸。笔者所在学校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性情古怪、内心自闭,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他,经常与同学闹矛盾,出言不逊,甚至殴打本班的女同学,学习、纪律都很差,大家普遍不喜欢他。但是,班主任没有放弃他,而是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班主任发现他虽不喜欢上课却很爱看书,尤其是一些励志的书和名人传记,班主任就称赞他,并特意在课后与他交流读书心得。此外,班主任还发现他对母亲很孝顺,想早点工作为妈妈减轻负担,班主任就经常表扬他;他经常上课迟到,但有一次按时到校早自习,班主任就对他说:“今天来得挺早嘛,不错不错,有进步。”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他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进步了,上课准时了,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了,任课老师也不再批评他“捣蛋”了,他本人也变得开朗快乐了。

实践证明,赏识和鼓励的确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催人奋起、助人成功。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印证了这一点。鉴于技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当有效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并把其溶入到学校教学、德育教育、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快乐、健康的育人环境,我们的教师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变得阳光、自信起来,让他们在激励中奋发努力,在快乐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第23卷总第87期.

[2]阳志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积极心理学范文6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因长期工作而持续付出情感,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挫折感,最终导致他们在情绪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职业倦怠心理和积极心理资源枯竭的原因。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66位教师认为工作有压力,而他们的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压力最大的是来自教学,占77%;其次是领导压力,占71%;家长、社会压力占47%。由于工作压力太大,72.8%的教师关注自己工作心情是否舒心;70%的教师希望得到休息,不要过多加班。长期的紧张工作使得教师的积极心态大打折扣,有42.8%的教师积极态度只能维持两天;38.5%的教师极态度只能维持三天;只有4人坚持在5天以上。可见,教师多半是在压抑感的心态下工作。一个人在工作时没有好心态,碰到一些烦心之事,无名之火便会滋生。经调查,有28.5%的教师面对出错的学生只能容忍一次;42.8%的教师能容忍两次;18.5%的教师能容忍三次;只有7名教师能容忍学生的犯错不计其数。这表明了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之下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积极心理资源已到底线,所以,教师在校工作的热度、热情、乐观、宽容的积极心理难以维持一周。如我校给予教师的工作量不多,但教师并不愉快,一周里只愉快一天的有30人;只愉快两天的有16人;能愉快三天的有14人;能愉快四天以上的有10人。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在管理上显然对教师的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在70人的调查中,有54人认为学校没有关注教师积极心理资源的积累。幸运的是教师还有较好的积极心理复原力,在积极心理资源积累的问题上有62人认为可自我调节,46人要求学校重视,希望专家指导的只有26人。

二、建议与对策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教职工积极心理资源的承受度,在计划工作时要注重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做到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其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增加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挖掘教职员工自身存在的勇气、乐观、希望、诚信、毅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源,以抵御心理疾病的困扰,从而发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办学效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于多方面,教师再努力有时也无法克服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来源,长期压抑累积的结果就产生了所谓的工作疲乏。在对策上,学校管理者要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重点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和积极心理资源不够的问题。

1.管理人在情感上要尊重、理解、关心、信任教师。学会有的放矢,让他们体验到工作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校的绩效目标。

2.在管理中,不能总用不满或责备的语气,让教师总带着一种压抑的心理工作,没有快乐情趣,这对教师的自信是一种打击。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比金钱、势力更为有用的心理条件,是人类发展的可靠资本。作为管理人,能够使他人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事业的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3.注重培养教师积极的人格品质。特别是对工作现状的心态,一定要注重乐观、满足感、满意感的积极心理培养。积极的乐观的人格品质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对教师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管理人要加强对教师日常生活、工作的关心,加强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体现大家庭的温暖,满足教师职业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学校要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重视教师的积极心理资源的积累。在管理中,要消除对教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减少所谓的理论学习、评比和繁琐的活动,为教师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空间。

6.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是缓解教师压力的间接途径。无论是团体心理培训还是个体咨询培训,都应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现场心理交谈,帮助小学教师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及时疏导、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扰。

三、结论

上一篇信息经济学

下一篇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