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心工作思路范例6篇

实验中心工作思路

实验中心工作思路范文1

针对电工课学时减少、内容膨胀、更新快的特点,沿着“掌握基本知识,教会学习方法,启迪创新思维”的思路,借鉴国外和地方有关教育及科技发展的研究成果,笔者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的调整设计。参考国内外同类或相关的教材和著作,对经典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删减了陈旧繁杂的内容,补充了现代电子设计思想和电工常用电路应用实例。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在加强应用的基础上,考虑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优化组合课程内容。分四个层次设置电工课程。

第一层次,电路的认识。介绍电路和基本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及各电路元件的约束关系、基本物理量等。

第二层次,电路分析基础。包括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和正弦交流电路分析。电路分析基础多见于后续课程的电路等效分析,影响到电路基本分析判断与实际电路图的快速识别。其中直流电路是交流电路、电子电路的基础。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等效概念、戴维南定理等,不仅适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一般也适用于其他电路的分析计算。这些内容贯穿于整个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或牵动全局的作用。

第三层次,电工器件。磁路部分重点介绍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为学习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打基础。电动机重点介绍电动机的控制与调速。因为电动机的控制技术仍然是各种控制理论和实践中应用最多的技术。

第四层次,电工常用电路应用及电路设计方法。介绍电工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典型电路,使学员意识到所学的电工知识绝不是空洞的理论。通过具体的电路分析介绍电路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初步确立电路设计思想,培养学员的电路设计习惯。

这四个层次之中又可以按内容难度等级划分为重点讲授内容、一般讲授内容和自学内容。如对戴维南定理重点讲解,而对支路电流法,只要讲解列方程的原则和方法即可,学员可以自己总结出结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交流电路研究的理论依据依然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只不过分析的对象不是直流而是相量,只要了解了复数运算规律,就能利用前后关联的知识独立求解,教学中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员。这样设置教学内容体系后,能做到繁简得当、重点突出,既不损害其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解决了课时减少的矛盾。

二、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员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传授学员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教会学员学习、思考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不仅使学员“学会”,还要让他们“会学”,并以此培养学员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1.采取开放启发式教学法

从学员接受知识的过程看,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激发学员的想象力,驱使学员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正如俄罗斯一句谚语所说的“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马喝水”,学习亦是如此。如果学员对“电工技术”不感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1]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变传统的“学员被动接受”为“学员主动学习”,确立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讨论、开放启发、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爱好,引导学员自主思考,大胆、理性地质疑和创新。虽然在中学物理课上大家都接触过电路,但在开始学习电工技术时,仍有必要通过介绍大量身边的例子来使学员对电路的应用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触发学员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探索的思维活动,唤醒其潜在的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改进的核心是运用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把所讲授的知识当作一个研究课题,在教学中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及科学思想方法。[2]比如讲授串联谐振时,先提出一个研究课题:“收音机如何收听到广播的?”在教员的引导下,大家初步了解收音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开关、天线、调台旋钮、调音量旋钮、调制与放大电路、耳机。其中针对“如何从天空中无数的无线电信号和各种广播节目信号中选出所希望的节目信号?”这一子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积极讨论,互相启发,直至弄清问题、解决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合作探索等为具体形式,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员的思维,引起学员的兴趣和共鸣。利用实物讲解电动机的构造,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使学员能够形成较强的感官认识。结合家用空调、洗衣机等的工作原理,把安全用电和电冰箱、洗衣机的安全保护结合起来讲。[3]通过寻找身边应用电路的例子,使同学们切实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路。这样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以往电工课的教学过程中,受条件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学空间局限于教室,思维空间和能力的狭隘,导致学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受到限制。因此,笔者探索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推广应用多媒体课件、电子CAD课程和EDA仿真技术等。将EDA方法引入教学中,选择形象直观的Multisim和Pspice软件,依靠软件强大的模拟功能,介绍电路基本元件的特性,验证讲授的定理、定律,可使学员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电容器时,利用Multisim软件,通过一个电路图,展示电容储能和放电的特性,在示波器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充放电过程,加深学员对电容特点的理解。

3.开发电工电子学习网站

利用校园网,开发电工电子学习网站。开放网上教学资料,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明显的发展,为学员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通过教员精讲、学员自学、网上答疑、启发创新四个环节,实现教学互动网络化管理。教员精讲:任课教员根据章节,精讲课程。分析重点、难点,注重突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穿插习题讲解和应用实例。对授课过程进行教学视频录像,并到网上。学员自学:将各种理论教学、软件资源、经验方法、应用实例等资源整合起来,汇集到网上,免去了学员查找之苦。倡导学员利用晚自习、周末等课余时间登陆网站进行自学,促使学员逐步积累信息量,拓展知识。网上答疑:通过电子邮件或聊天室进行答疑。对学员提出的共性的问题,给予集中解答。网上答疑重点是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疑点问题,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启发创新:构建网上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员讨论交流学习中的经验体会,教员也可适时引导,启发学员思考创新。瞄准社会或部队需求,选取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路进行分析,引导学员由浅入深,发散思维并提出自己的创意。

三、加大开放式实验教学力度,锻炼提升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能训练和培养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发展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电工学习的重要环节。

1.进行任务驱动式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中,以让学员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牵引,教员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员以分组或独立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员完成任务的同时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了“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它避免了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员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地位的相互矛盾,既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4]因此,对“电工技术”这一实践性强,趣味性浓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其独有的教学特色。例如实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提供给学员不同电阻三个、直流电压表一个,直流电流表三个,稳压电源二台,开关二个,导线若干,要求同学们按图2所示连接电路,并验证基尔霍夫定律。以任务驱动形式设置实验,其基本过程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员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

2.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发开放实验教学平台,从时间、空间、内容上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时间上,由原来的定时开放变为现在的全时开放,周末由教员轮流值班,正常开放,学员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或到实验室直接预约选择实验。增加了学员更多时间上的自由度,使学员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计划灵活选择实验内容,自由安排时间进入实验室,教员全程辅导,将课堂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拓展、深化。空间上,开发了基于局域网的开放实验管理系统,建立“能力夜校”、“学员科技创新课外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基地”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学员可以自由选择实验室。内容上,构建了点(基本实验)、线(综合性实验)、面(设计性实验)、体(研究创新型实验)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按照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顺序来安排实验。体现在由“被动验证”向主动“设计研究”型实验转变。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实验平台等,鼓励学员自行设计实验电路、拟订实验方案步骤,准备实验器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学员在实验前就必须预习和查阅相关资料,精心准备,做起试验来也就心中有数了,使学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方便学员预习,把教学要求、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特殊故障处理等编制成小册子,便于学员随时查阅。教员不再像以前那样当“保姆”,学员在实验中的角色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员不仅是实验的主体,更是实验过程的主导者,教员只起引导和提供技术服务的作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迫使学员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了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有利于学员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实践技能。学员扔掉了拐杖,学会了自己走路。

实验中心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工程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41-02

为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教育部于2005年开展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为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院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工科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树立了“项目实训式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于2009年成功申报“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以此为契机,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对纳入工程训练中心的院级精品课程《数模混合课程设计》进行了内容调整、更新并整合实践课程《电装实习》《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的内容,课程按工程训练项目名更改为《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2010年申报建设四川省精品课程获准。学院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精品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同步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改革思路为导向建设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就涉及到基本的教学理念问题,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则要求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本身纳入到工程训练中心,从建设精品课程开始即提出了“项目实训式教学”以及“实验教学代替教学实验”的基本理念,这个理念以及建设改革思路与工程训练中心是一脉相承的。我院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就是要转变观念、调整实验教学机构、重组实验内容、构建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转变观念是我院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先导,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老师是实验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教学是一种“教教材”的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目标的达成,这就是传统的所谓“教学实验”模式,我院抓住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大好时机,在全院工科系进行了实验教学研讨,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调研活动,充分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确立了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崭新的实验教学新理念,省级精品课程《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的建设直接秉承了这一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教学机构的调整,改变了我院原有实验室基本隶属于各系部所辖专业教研室、实验室主任由教研室主任兼任、实验教师主要由理论教师兼任的现状,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学院管理的机构,中心主任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担任,实验管理员与实验教师与教研室脱钩,通过机构调整,打通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对现有专业的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和重组后,工程训练中心承担全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实验任务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实现了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正是因为机构的调整,《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得以整合多门实践课程,并使课程受益面由原仅局限于系部专业增加到整个学院的涉电专业。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进行实验内容重组,在新的框架下进行课程结构优化,按照层次化、模块化、开放性的独立实验教学体系组织实验教学,中心在建的四川省精品课程《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正是在原有的多门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重组,纳入电工与电子技术训练部而成为一门项目实训式课程。我院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依托,首个项目实训类省级精品课程的“实验教学”示范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也大大促进了我院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

三、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程一流教学团队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特定的涵义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而拥有一流教师队伍应该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一流的教学内容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组织与实施、一流的教材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编撰并运用、一流的教学方法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探索与创新、一流的教学管理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支持和参与。从工程训练中心开始创建,学院高度重视,抽调一批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职称教师和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进入中心,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时由工程训练中心又选拔部分高水平教师担当重任,同时考虑到师资队伍的工程背景,两年来从大型工业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3名,课程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担任,目前教师队伍中40%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团队平均年龄42岁,形成老、中、青合理梯队,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为211和985的重点大学以及中科院的硕士和博士。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参与或主持项目的经验,这一点需要善加利用,部分年轻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巧有待加强,但他们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培养青年教师师资队伍,课程组提出了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年轻教师承担重任、注重对年轻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外交流,积极拓宽年轻教师视野等几项措施。

四、以工程训练为载体,丰富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工程训练中心所坚持的“项目实训式”教学并不脱离工程实际,为了让学生体验和发现工程过程出现的各种复杂工程“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尽量结合真实产品的生产,在真实的工程情境中开展工程训练。中心提出“训练环节尽可能与工程实际同步,训练过程尽可能与产品生产结合”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中心实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按照项目的课程属性归纳出工程训练的课程,《电子产品设计与工艺》的课程内容也是按这种方式安排设置的,具体项目包括数字电子钟设计与制作、电子密码锁设计与制作等8个项目,还可根据课程的发展需要继续扩充项目内容,题目选择范围还将进一步拓宽,尤其选用与当前新技术、新型器件相关的电子产品设计作为实训项目。课程在选择电子产品作为实训项目的过程中注意把握两个原则:其一是课程针对全院开设涉电专业开设,学生只需要具备电子电路基本知识就能学习,因此采用了最基础但应用最广泛的小型电子产品作为实训项目;其二是课程强调加强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实验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自主确定方案并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教师则加强这个环节的考核力度,以增强学生基本电子设计素养。课程所设置的实训项目学生可以选择一到两项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学习按其设计流程分成原理分析、设计仿真、画印制电路板图以及加工调试4个步骤,这4个步骤除了必要的电路设计,还包含两个软件的操作、电路板制作加工以及焊接调试的实践技能学习,工程训练中心提供了三个“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和重要的“电路板制作生产线”以及“表贴工艺生产线”作为完成实训项目的工程训练平台,两条生产线和工厂生产加工电路板的功能完全一致,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电子产品开发环境中去完成设计任务成为可能。工程训练中心完善的实验设施不仅丰富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使得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指导方法灵活多变。在项目设计的原理分析阶段,教师既可采用课件,也可选用录像资料对项目电路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学生还可通过网络下载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在软件仿真阶段,应以学生讨论和自行设计为主,教师在设计思路上适当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挖掘潜力,通过资料搜集尽量采用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完成实训任务,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中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并增加仿真环节的考核力度;在电路调试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讲解调试技巧,让学生自行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指导经验给学生适当加压,以锻炼他们的毅力和耐性。对个别优秀的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的基础上如果时间充裕,应鼓励他们知一见百,进行更多项目的实训。

教材建设上课程组在自编讲义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训练中心新购的仪器设备和生产线进行了全面修订,目前已进入统稿阶段;教学管理上则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经过课程组教师努力,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底,团队中5名教师获“年度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在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3名教师根据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训项目,自行研制“语音信号控制系统”一部、“多处理器实验开发装置”一部、“CPLD/FPGA实验箱”一部;由主讲教师带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5]8号,2005-05-12.

[2]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2003-04-8.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2007-01-22.

[4]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28(3):77-81

[6]刘树郁,林明河.开拓进取促进专业课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116-119

[7]廖庆敏,等.把自制设备作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特色来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21-123.

[8]王玮.理工科大学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9-91.

实验中心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学改革;电路;工程背景

作者简介:张蛟龙(1977-),男,河南洛阳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师;张伟(1978-),女,辽宁鞍山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2009年部级教学团队”(批准号:教高函[2009]18号)、“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2009年河南省教学团队”(批准号:教高[2009]483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49-02

中国工程教育的任务是大量培养工程师,少量培养工程学家,以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要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工程实践能力、全面的社会认知和积极的创新追求精神。[1]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创新思维能力,它主要指科学思维中的非逻辑思维。在目前的高等教育过程中,科学思维基本上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且以阐述理论为主,自成课程体系。如何用创新思维去指导课程教学是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课程中的创新思维教育是实施人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统计:大学教育中工科学生占45%,而其中电气类学生占工科学生总数的50%。在电类专业中,“电路”是其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强,集数学、物理、电学和工程于一体,理论精辟,分析方法灵活多样,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河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以部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在部级“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包括“电路”、“电子技术”和“电机学”的“三电”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在“电路”课程建设方面,积极改革、大胆推进,探索工程背景下该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活动,改革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一、“电路”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教育背景下的“电路”课程教学内容无论在理论上的还是在实践上都缺乏工程背景,同时教学设计中创新思维培养的考虑体现不够到位。如课程教学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工程实际联系很少,具有工程背景内容的引入比较少,学生即便学会了知识,也不知道怎么用;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的今天,学生认为所学内容没有实用性的氛围下,对课程的兴趣逐渐降低。电路理论来源于电路的实践,而理论知识的运用最后也是应该为实践服务的。现有课程内容在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上也没有更多地考虑与设计。比如学生做电路实验,做完后还是只停留在“认知”阶段,综合能力很难提高,难以解决实际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教师在授课时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阐述理论-证明-举例应用-阶段性总结,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一些科学思维中的逻辑思维方法,但是应用不够深入,对于非逻辑思维中的发散式思维、灵感思维等几乎没有涉及,从而导致学生知识不成系统,工程意识淡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等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和培养目标明显不相适应。

二、“电路”教学的改革探索

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的统一是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互动过程中关键的方面。根据“电路”课程的特点,主要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创新思维方法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点。主要围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水平,有计划地结合教学内容,并恰如其分地将创新思维方法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对理论内容、实践内容进行改革;选用具有工程性的问题引导教学内容;把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中首先要重视“电路”课程中的工程应用背景,需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将更多相关的实际工程应用问题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例如介绍电阻元件时,引入超导、热敏电阻、光敏电阻、降低设备温升措施的内容;学习动态电路时,引入电力系统过电压、过电流问题的讨论;学习电容元件时,引入雷电冲击实验;学习交流电路部分,引入交直流输电争论,我国当代的高压输电工程等。[2]教师也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总结后做为实际例子,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实际联系,注意工程问题的探讨,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为何学、学何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工程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而对传统的经典内容,应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让学生能够抓住内容的主线脉络。

教学内容上的创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而“电路”中的创新需要老师善于发现、用脑思考,用“创新思想和方法”去讲授教学内容,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经典的基尔霍夫定律揭示了科学真理的有界性;相量法(变换法)是转移经验和侧向思维的好例子等。同时也应注意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在教学上有思想上的转变。孔子曰:“少则得,多则惑。”教师要教的内容越来越多,知识量又不断增加,如果什么都讲了,学生不一定都学会,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科学的能力和素养。此外,在“电路”理论的传统内容基础上,注重反映现代网络理论的内容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基础知识也是必要的。[3]

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以解决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创新教育、工程性和以创新思维为中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体现创新性,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4]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设计和提出能体现工程背景又涵盖重要理论内容,与先进的科技发展同步的小项目引导学生学习。比如请学生设计宿舍楼的供电电路,讨论动态电路在家电中的应用,布置超导体的特性与应用等项目。学生在收集资料、完成项目过程中,积极参与、优势互补、主动思考,并且锻炼了团队协作意识,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更加强理论学习的效果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多提一些有深度的提问,提炼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通过合理设计载体,配合教学方案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更为培养他们学习、探索、参与的积极性开了个好头,也有助于提高培养对象的智力、创造力和实用能力。

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在保证基础实验的前提下,减少验证性的实验,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并做实验,掌握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如利用电桥原理设计电阻温度计,感性负载断路保护的研究等此类具有意义的、有应用背景的实验教学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能力。在课外作业中增加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大作业和项目设计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对给定的一个项目,同学分组讨论方案,分析和设计,验证仿真或实物制作,最后学生陈述总结、教师验收点评等都可作为培养创新能力且具有工程背景的较好的教学方式。

三、结论

“电路”是电类专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教学效果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较为深远的影响。[5]在部级“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着力进行了“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在面向工程、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大环境下,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角度出发进行课程改革,将创新性教育结合工程应用融入电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通过教学相关环节配合,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来斌.大工程观视野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10.

[2]罗先觉.电路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思考[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

[3]张霞,宋淑然,许利霞,等.电类基础课平台——电路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6):36-37.

实验中心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电路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设计

作者简介:杨鸿波(1977-),男,河北定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副教授;柴海莉(1977-),女,河南新乡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讲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1年校级优质课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92-02

“电路分析”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在电类相关专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电路分析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加深理解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测试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

“电路分析”课程是电类本科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对“电路分析”课程实验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将对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以及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必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路分析”课程由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承担,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工程意识和一定创造性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先进的、有效的、完备的实验环境;建设一支教学和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敬业、奉献和团队精神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本课程达到一流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能充分发挥教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3]

“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实验教学思想为基础,以新技术和新理念为导向,以增强全方位实验教学能力、完善实验教学资源和拓展辐射作用为手段,以“学以致用,厚理知行”为培养方向,使学生通过电路分析实验教学后,能够获得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必备的电子技术知识,在思维逻辑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一、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是有效实施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了努力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需要我们探索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基于问题驱动”的研究性教学、开展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设计、采用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考核机制等,是目前我们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主要工作。

为了努力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全面引入“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在实验教学中落实“三个转变”建设思路:实验过程方面,从实验辅导解答转变为实验引导启发;实验结果考核方面,从面向实验结果转变为面向实验过程;实验教学模式方面,从单一的实验室内实验形式转变为课上课下、实验室内外多元化的实验形式。

第二,探索“基于问题驱动”的研究性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通过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延伸等环节,实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第三,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虚拟、仿真、网络、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创新思维。[4]通过上述教学研究、改革,有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中,新增实验数据综合采集系统、实验工位管理控制装置,形成实时采集实验仪器状态、学生身份、实验数据,进而可以完成“无纸化”实验报告和成绩评定等工作的一整套面向实验过程的实验系统,使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实验项目的改革与开发

电路分析实验是“电路分析”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传统实验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无疑是最基本的、必要的。然而,传统的电路实验都是学生在实验指导书的指导下完成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接线方法都写得很详细、具体,教师在实验课前的15分钟左右讲解,使得实验操作性增强。因此,学生几乎是被教师和指导书“扶”着完成实验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实验教学的核心在于实验内容的改革,而每个实验项目都是承载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为了能够完成培养目标就必须针对实验项目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细致合理的设计。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校的电路分析实验项目的改革和开发逐渐形成了如下原则:

第一,“全方位”的实验项目设计,为学生打好基础;充分整合学生的电脑、课程网站、固定的实验授课资源以及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可以通过仿真、网络虚拟实验、视频仪器的使用介绍、教师指导实验以及学生自主的创新实验等形式,全方位的进行学习,如图1所示)。

实验中心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1 在贴近公路工作实际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想要将公路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需要对公路行业的特点进行有效掌握,该行业具有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可以通过上述特点进行确定。

1、找准切入点,防止“两张皮”。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公路建、养、管、收工作的需求相适应,同时能够准确的找到切入点和着力点,从而满足广大干部职工的需求。公路单位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结合到实际工作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公路养、建、管、收等难点工作上,把职工思想问题的解决与实际问题解决有效结合,防止出现教条化教育,确保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有实际的内容且能够将先关问题有效解决,使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大家能够更加用心的投入到公路建设中。

2、坚持经常化,防止“一阵风”。想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性开展,首先要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彻底认清,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其次要要将工作中“无所作为”和“可有可无”的思想倾向及时进行克服,把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制度给建立起来,在议事日程中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在对领导干部选拔和考核时,将是否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3、拓展新载体,防止“空对空”。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将各种载体和现代化手段进行充分运用,根据职工实际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进行宣传教育,避免出现“空对空”现象。例如通过“三个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党员队伍,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提升青年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巾帼建功”活动提升女工业务技能,通过各类劳动竞赛、文体活动等使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上述这些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都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交通单位需要对这些载体活动正确利用和运用,使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得到不断拓宽。

2 在方法技术运用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公路行业的干部职工具有较为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所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要求。

1、心理学的合理运用。在当前一个时期,人们逐渐开始抵触会议“满堂灌”、照本宣读等教育方式。公路部门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的同时,需要对干部职工学习的主动性进行充分的考虑,思想教育可采取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传播手段,比如新闻媒体、文学艺术、网络资源等,通过这些传播手段的应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使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具体化和形象化的优势,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在干部职工的心中扎根。与此同时,要确保公路行业的干部职工能够对思想政治工作正确的认识和接受,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把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进行准确把握,使公路行业干部职工的和谐平衡关系得到建立,对待任何人都要保持民主和平等,不允许有摆架子的情况出现,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职工、教育职工,使职工的心理存在利益相容性。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拿事实说话”是我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一贯秉持的作风,这样能够有效的体现出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坚持实事求是能够使广大干部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更乐意接受。主要原因在于基层干部职工大多数都是直观的看待问题,它对直观感受和体验十分注重。尤其是说空话和弄虚作假之风的长期存在导致他们对此极其反感,所以更倾向于对事实的亲身体验。当他们发现自己看到的事实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一样时,肯定相信事实,而对道理置之不理。干部职工比较相信干实事、讲实话、出实招的管理人员,心理上能够理性接受,愿意配合工作。通常来说,很多实际问题导致基层干部和职工出现思想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对事件、事变、事故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分析清楚。通过对这些原因和症结的查找,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后有效的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3、因势利导处理矛盾。通过长期的实践能够看出,不怕产生矛盾,关键在于对其进行协调的处理。首先是需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对其正视且不退让。要通过正确的道理和依据对矛盾进行协调解决。不允许当和事佬,对矛盾和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其次是不得感情用事,不允许过分渲染和扩大单一矛盾,及时解决个别问题。对于多人之间的矛盾,处理范围不宜扩大,通过依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矛盾迅速化解,避免其对集体造成恶劣影响;再次是冷静处理复杂矛盾,避免急躁,通过迂回性的工作方式更好的将问题进行解决;最后是对重大问题下功夫,对重大问题的解决要保持充分的说服力,使对方能够顺利接受并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类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但完成以后具有很好的效果。

4、实施灵活的开展批评。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公路单位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根据干部职工的需求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干部职工能够团结一致。在开展批评的同时,还需要使其保持科学性和严肃性。比如在批评工作开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态度要温和,不允许出现训斥怒骂和讽刺挖苦的言语,杜绝居高临下的情况出现,不然的话工作对象会有抵触情绪产生,严重情况下双方还会发生争吵或正面对抗,给双方今后的相处造成心理阴影。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思政政治工作者都刚柔并济,通过商量和引导的方式使干部职工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及时对其改正。与此同时,在开展批评是还需要区别对待,针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职工要委婉的进行教育,通过对语言的适当把握,让受教育者得到启发和触动,进而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新形势下,交通单位要不但加强管理,总结经验,对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措施大胆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实验中心工作思路范文6

实验以其形象、生动、形式多样,蕴藏非常活跃的因素,需要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活化知识结构和训练思维空间,塑造完善品格和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物理新教材中《从微安计改装为欧姆表》一文中仅从理论上予以研究,本人试着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思路和研究方法,锻炼了学生刻苦耐劳的毅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取得了学生的共识。

在实验中力求贯穿如下教学原则:

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创设实验条件,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实验操作规程和能力训练目标。让学生懂得万用电表的使用,能掌握测量电阻、电流、电压的方法,懂得一些常用电子元件的测量方法、电子器材的操作测量,掌握电烙铁的焊接技术,印刷电路板的制作与加工,化学用品的使用,电动器具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 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深谙电路理论知识是我们的目标。强调电路原理的解读,强化实验的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包含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元件的测量、电路的焊接和联接、实验数据的测量、表头面板的绘制,需要学生的细心、耐心和恒心。在长期的实验中,思想上会有一些波动和挫折感,适时地进行个别引导是必要的,总体上应进行一些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的讲座,使学生产生共响,从而深化实验的教学过程。

三、 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进行成功教学方法。在实验中会有迷茫失措的时候,困难会时时困扰每一个学生,发挥成功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分阶段进行各个实验环节,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蕴藏于每一次的成功中。第一阶段:实验器材的准备阶段。包含微安计、电阻、电容器和二极管的准备 和电路板的制作。第二阶段:电路的焊接、连接和元件的测量使用。第三阶段:仪表的装配、调试、安装阶段。转贴于

四、 自主式原则

自主理解控制实验条件、探索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强化图象处理的技能训练,学习排除简单故障的实验方法,不通电电阻测量法,通电电压、电流测量法的应用,认识总结实验技术。

1、 实验仪器设备准备阶段

微安计、直流电源、变阻器、变阻器、电阻、微调电阻50mm*50mm的印制电路板、化学用剂fecl3、电动钻(含0.8mm钻头)、万用电表、电解槽、透明胶、电池盒、螺丝、组合工具。

2、 实验实施操作阶段

①、根据电路原理图设计绘制电路板,把需要的电路布线结构用透明胶贴上,放入加热的30-50度的fecl3溶液中腐蚀,一个小时左右腐蚀完毕,放入水槽冲洗凉干,用0.8mm钻头在需要连接元件的地方钻孔,用砂纸擦亮铜箔,用电烙铁熔化焊锡均匀涂于铜箔表面,均匀分布焊锡,保护钢箔不被养化.②、根据电路原理图焊接有关元件和连接线路,检测电路各部分是否正常,分为通电测试和不通电测试.③、调节变阻器确定四个是量程的中值电阻,用已知电阻代替电阻变阻箱.④、绘制表头面板刻度。调节变阻器的电阻分别为1、2、3、5、10、15、20、25、30、40、50、100、150、200、250、300、400、500等,根据指针所在位置确定面板刻度。

3、 调试、校对、实验完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