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学范例6篇

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1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著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著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著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著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著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著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著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著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著影视和原著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著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著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著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4名著影视对照原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上下两卷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但前苏联1957年版电影《堂•吉诃德》对原著作了较多删改,如电影一开始有堂•吉诃德拜见心爱姑娘的细节、堂•吉诃德和侍从出村时遇到的一条沟被摔倒等,在原著中却没有;堂•吉诃德出道后干的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与大风车搏斗,但电影中与大风车搏斗是堂•吉诃德游侠生涯的最后一次战斗;桑丘在作海岛总督期间曾审判过一个案件,顾客拿布让裁缝做帽子,裁缝按要求做了五顶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的帽子。在学生观看几个电影片段后提出一些问题:如原著中与大风车的搏斗是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首次还是最后一次战斗?堂•吉诃德见过自己的心上人么等。在课堂上我请同学们当法官来裁定帽子一案,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把帽子卖了赔顾客钱,有的说顾客和裁缝都有一定道理案子没法判等。我趁机告诉雪深桑丘的判决很有意思,究竟如何宣判请他们自己从原著中找答案。有的同学在课下找答案过程中喜欢上了它,还写了读书笔记并和同学讨论。教学中可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设计讨论课,鉴于课时限制,这种讨论也可以在课外专门组织,就某一两部电影和原著在主题精神、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得失进行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通过不同思想的撞击能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诸多版本中只有费雯•丽和苏菲版更好些,但仍然都没有传达出原著精神主旨,原因何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开篇对伏盖公寓周围的环境长篇累牍的描绘,读者无法在脑海中把这幅图绘制出来,但电影却生动、直观地展示出伏盖公寓阴森、肮脏的环境,原因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提示学生先阅读原著和电影对照,然后组织课堂发言、讨论分析、随堂小作业等形式,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证明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思想活跃,讨论热烈。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让他们从文学和影视的艺术特性方面分析,使他们在影视改编、影视鉴赏等专业知识方面得以实践。课时有限,我们可以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上下功夫,如院系或学校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影视文化社团,由专业老师作指导,每周五周六晚上用一些较大的多媒体教室免费放送一些优秀的电影并形成定制。名著影视要占一定的比例,尽量和教学大体同步,这样课余文化就和课堂教学能够互动,有效节约课时,还有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加强安全。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实践。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2

一、外国文学教学的前瞻与意义

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

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外国文学教学在多年来经过无数学者的考证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都采取以史为纲,伴以代表作家作品评析的方式。

二、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3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凡是延伸人体的东西,都属于媒介[2]。信息论有关科学实验证明,人类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及记忆保持能力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两个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们的各种感官与信息获得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2%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他的另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2小时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觉信息的70%,视觉信息的72%,视听结合信息的85%,72小时后人们就只能记住听觉信息的10%,视觉信息的20%,视听结合信息65%。显然,具体形象感知的东西较抽象感知的东西更容易被识记,且保持长久,综合性刺激可以产生最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学的普遍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让学生对未知的外国文学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同媒体作用于人体的不同感官,能使其不同的感官得到延伸,打破了学生感觉器官的平衡,并以多媒体的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经典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充满异国情调文化艺术的接受程度,大大优化了课堂的效率。正如雅斯贝尔斯(K.Jaspers)②说:“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心灵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自由地生长,并启动其自由的天性。”当下网络时代新媒介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媒介视域,极大地改变着高校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呈现出师生教与学过程中同步、平等、协助和共同参与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介独特解读条件和优势,以多元方式对经典保持敞开阅读,在教、学、做统一中以人本教育观为核心,以尊重主体为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旨趣,以平等对话为路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从关注学生阅读经典到观照学生整体人的和谐发展。笔者基于近年新媒介视域下的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实践,将传统的教师讲授、文本、课件、电子图书、影音资料、播放设备及网络平台融于一体,形成一个转换灵活、信息畅通、容量大而效果突出的立体课堂,这种多维立体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艺术通感,可以变抽象为形象,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拓宽视野、启人心智。

二、经典对话的复调:阅读文本与媒介素养培养的诗性之旅

(一)经典朝圣路上教师的媒介引领

当下社会是一个符号的社会,人们对于符号的敏感度有利于将枯燥的书本内容转换为利于人们接受的多媒体符号信息。然而现在人们常常按着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来关注媒体中的内容,由于某些内容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符号,用一种虚假满足的大众文化产品让人们逐渐失去批判性思维。所以,人们要突破媒介这一层控制,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真正传播文化信息的内容,就需要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培养。在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互动性的链条。前提是教师对内容正确地理解以及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依然需要媒介素养知识。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传播活动的接收载体,在对课堂内容的吸收中有选择性心理,只选取他们感兴趣的、便于接受的信息,很少主动地寻求对知识的追求;其次,由于学生在使用和认识多媒体信息的时候存在差异,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理解各种信息中所包含的内涵型符号,基于这种情况,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的能力就显得很是重要了。在新媒介视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适应并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应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气场,使学生自由发展认知、操作、情感方面的潜能,从而实现对自己整个生命本真的开发。由于多媒体技术信息容量大,可以使单纯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的立体信息,方便调用资料,节省板书时间,以便教师将重点放置在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上。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强大支持与多方共享的情况下,变得丰富多样,如演示型、表演型、讨论型、导航型、复合型等。作为教学内容“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第一线,这就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外国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为例,老师既是一个台前幕后的指导者,媒介操作引导者,也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对话组织者。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要求完成一次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外国文学内容的作业。形式上教师鼓励学生自导自演,以讲台为舞台,将经典以朗诵、话剧、PPT演示等形式展现出来;实际上学生们在请教老师后,表现十分认真又活跃,积极翻阅经典,浏览、筛选大量网页资料,选取经典的精彩章节主动演绎,不自觉地进入了学生对经典的自主学习,最后再加上学生互相点评和老师总结、启发、升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经典过程中形成入门、演绎、总结及启悟的完整系统,学生自觉地提升了媒介素养的培养意识和认知操作能力。

(二)敞开的门:多媒体教学的经典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容量大而授课时数少,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承载丰富的容量,加之学生对外国文化从好奇到学习探究兴趣的提高再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师生共同精选制作教学课件:平等与共享师生作为有着完整人格的主体相遇,在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之间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而且包括情感、精神、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外国文学教学经典对话中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老师和学生间的平等性、对话性和共享性。同学们自己在制作课件时,在组合队员、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总结归纳、自作课件、课件讲解及上传QQ群分享感受等,犹如一个外国文学经典学习知识链,不仅加深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师生的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增强了自身的文学修养,最重要的是还体验了许多“分享”带来的精神呼应和递进。

2.经典朗诵与片段表演:涵泳与升华一般的阅读是视觉获取信息,朗诵在一般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听觉感受———声音。朗诵,让人通过声音系统去感受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情感、思想及生命存亡的意义。朗诵是入境到化境的升华。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像拜伦、雪莱、海涅、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歌经典作品进行配乐朗诵与表演的参与性活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代替的。外国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非常优美的诗歌,在课堂上运用配乐诗朗诵,同时呈现其文字内容,将诗与音乐结合,能给学生更高的审美享受,也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感情基调。霍特—瑞恩哈特—温斯顿出版公司的贾尼丝•特里比•理查兹强调说:“研究表明,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教师们可以随时从电视上录下这些节目用于教学,他们还可以选用配套的书籍和电脑练习。”如今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电视的延伸,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轻易地下载这些视频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这不仅让课本内容本身得到了很好地展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且还达到了很好的互动和教育效果。一个同学在她的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到:“在我朗读的《哀希腊》中看到了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有一些简朴的房子,静静地围护着一个远古的海,每一朵浪花都如此真实的拍打在我心上,仿佛听到了海的呼吸。张开双手让海风来拥抱我,这个拥抱里有此时我对爱琴海、对希腊的喜爱与感动。我看到了希腊一如既往的神圣与庄严,此时我又想到了我们国家的敦煌石窟、圆明园……”表演是从模仿到间离的触摸,是一种由外而内汲取和由内而外的爆发。理解文本,从文字符号中获取信息,与文本达成思想共识,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由外而内的汲取;将作品思想、人物的灵魂、作者的精神注入内心,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表现出来。表演更具有立体性。在表演中,达到作品人物形象和参与者融合统一。如结合莎士比亚戏剧可以组织和举办“莎士比亚戏剧台词朗诵表演会”,让学生直接走进剧场,走进文本。一个参加演出莎剧的同学在班群留言:“我们怀揣着一颗充满期许的心走向感知生命的莎剧舞台,演出的那一刻,我们自己深深感知与感动,当自己与剧中角色融为一体的时候,泪与笑都在传递着无法言表的艺术生命与真实生命的交融。”

3.观摩经典:自觉与发现外国文学经典有许多作品极具崇高与美的艺术价值,因此,为使世人更好地感悟经典,共享传承经典,很多名篇被制作成电影或歌剧、音乐剧、话剧等,有的甚至多次被翻拍。由于小说、戏剧本身与影视艺术在表现手法、审美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再加上编剧在视听创作时又对其进行了改编,所以,导致一些经典无法体现原著厚重的文化含量和艺术价值。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非常善于从心理的角度来塑造人物,运用内心独白、心理分析等,多方面地剖析于连行为的动机和矛盾性格。在观摩这些经典时,老师适时的给予解说和引导,就能走出一些影视忽略心理细节展示误区,真正回归经典文本。美国著名学者萨洛蒙得出一个结论:“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断,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存的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换句话说,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文字。仅在理性思维的培养方面,电视已经用一种“他想”代替了“我想”,不利于学生产生更多创新思维。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写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言行,虽然给予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但记忆如果依托一定的声画会更加深刻。同时,文本描写对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和影视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有限表现的矛盾为影视作品与文学文本比较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着眼点,据此将文学文本放在视觉艺术下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在辨析中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需表达的思想内容外,还可以与影视作品的导演、编剧所传递的原著内容思想进行比较,探讨二者表达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获得自觉与发现。

三、多维视角,经典对话中提高媒介素养

大学生的阅读量在近十年来出现了大幅下降趋势,其中不可避免的一点便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大力冲击。看电视、上网的人数大幅度增长,2010年6月底,网民数量超4亿人;2010年底,网民数达到4.57亿人,普及率攀升至34.3%。这一冲击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的阅读量下降。因此,多维视角解读经典文学,是新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复合型大学生人才的要求。首先,多媒体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觉使用媒介的过程,必然会提高学生使用多媒体的技能。其次,在比较中发现多元解读,会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产生不同的原因,从寻找相关书籍、文献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媒介艺术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在回归文本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即如何正确地判断媒介所传播的价值观,正确地解读媒介信息的意义。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4

外国文学因其所蕴含的“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和深刻的人本精神”,对中国理工科学生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而在现阶段理工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主要是通过大学语文课的渠道来实现的,那么我们该如何依托大学语文课,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呢?

要依托适合理工科学生的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内容的载体,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我们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要依托于《大学语文》教材,而现阶段各理工科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着重中轻外,重古薄今的弊端,即便是占到市场一半份额的比较优秀的5种教材(由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编的《高等语文》)也因偏重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介绍,而忽视了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和介绍,所选入的外国文学作品篇目极为有限,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而且即便是选入的作品也不是国外最优秀的、最能充分体现外国文学和文化精髓的作品。那么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借助这些教材向学生讲授外国文学和文化时,也无法有效地实现对学生进行“自我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的教育与渗透。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以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尽快编撰一本适合理工科学生使用的比例合理的好教材。首先,教材要大大加重外国文学的比例;其次,要根据外国文学发展史,选择最优秀的、最能充分体现外国文学和文化精髓的作品,例如希腊神话和史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既包涵了强烈的人本精神、乐观主义思想倾向,同时又带有超自然的魔幻色彩,与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相关,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再如欧洲四大名著之一,被称为“近代人圣经”的歌德的《浮士德》也是应该选入的优秀作品,它通过主人公浮士德一生对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和事业的追求,既再现了欧洲知识分子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多年的精神追求历程,又体现了个体生命通过克服自身不足和人性的弱点,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走向完美的艰难过程,而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和人性的高度对理工科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

将外国文学作品与其文化背景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大学语文课中,面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应不同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应该把文学发展史和作品的艺术成就作为重点,而应把文学放在大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把外国文学与其文化背景相结合,多从社会、哲学、宗教、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角度探讨外国文学的精神内涵。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主体,又融合了后来的希伯来和日耳曼的文化,教师在分析和讲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把握西方文化的构成底蕴。例如教师在讲授《荷马史诗》时,通过对奥德赛在海上漂泊十年,历经艰险,最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的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重理性、重现实和世俗生活的古希腊文化进行理解。而但丁取材于宗教题材的《神曲》,通过描述人的灵魂在地狱、炼狱、天堂三界里游历的故事,表现了人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天国与来世的向往。教师在分析这部伟大的作品时,就要结合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介绍希伯来的文化和传统,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感性、重精神和内心的希伯来文化。而后来中世纪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史诗中所蕴含的日耳曼文化又影响了西方人极端重视个人名誉和地位、恪守承诺、讲究公平竞争和尊重女性的“骑士精神”的形成。当我们挖掘出了西方文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强化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体系、认知结构和集体潜意识等深层文化结构”[2]。时,我们就能理解西方人表现出的既现实主动、重世俗享受、个性张扬,又重精神追求和灵魂拷问的民族性格。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又可以进一步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性格和思维方式,进而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能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胸怀”。另外,在当下面对个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的90后大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将文学与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逆反心理,所以针对这种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站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讲授外国文学知识,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5

一、当前苏教版教材当中外国作品教学现状

(一)教师角度

1.缺少文化背景的描述首先,外国的文学作品需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该作品涉及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当中含有作者进行创作的文化以及社会背景,它们与我国已有的文学作品不同,由于认知不同,学生对它们的理解相对有限,因此需要老师作为讲解者来详细描述文化作品的背景,让学生们能够形成一个对外国文学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全面认知,不但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继而提升文化素养。不过在现实教学中,这一点并没有被充分地重视,很多老师都非常含糊地进行描述,甚至一部分老师自己就不够了解外国文学的背景。比如在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中,外国文化中非常重要且深厚的舞会文化,还有在成年男子之间进行的决斗等,都包含着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背景,教师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那么就必然不能让学生们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教学的方式缺乏创新很大一部分老师都认为,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当中,需要采用具有高度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不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却很少有老师能够将这样的想法加以实践,依然选择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按照字词到句子再到段落进行讲述,之后总结作者的写作特色等,教师讲述,学生倾听,方式非常单调,学生很难提起兴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们认为外国的文学作品和我国自有的文化作品是一样的,难以提升重视程度,自然很难感受到其中含有的特殊内涵。

(二)学生角度

1.知识体系薄弱大部分高中生由于自小就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接受的知识大多都是本土的文学内容。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地区都不需要学生过多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不过假如可以形成一个对外国文学基本的认知,对于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是非常有益的。目前大部分教材当中涉及的外国文学作品都不能系统地按照外国文学实际发展的历程来进行编选,导致学生们很难形成比较清楚的文学知识理论体系,比方说文学流派(横向)的发展以及时间(纵向)发展这两种体系,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认知大部分情况下都非常片面。

2.阅读量较低大部分高中生对于外国的文学作品所拥有的阅读量都相对比较低,甚至大部分学生都还仅仅停留在《格林童话》《安徒生故事》等比较低龄化的读物上,阅读量比较多的学生可能会涉及《老人与海》等名著,但是单单依靠这些作品是不能形成阅读量的累积的。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自然无法充分地理解文学作品当中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解读自然也不存在,即便学生能够存在一定的兴趣,也不能让他们更深层次地感受外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包含的深刻内涵。

3.阅读兴趣低下自从升上高中之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业都开始变得紧张,学业的负担也在逐渐加重,高中三年都要为高考服务,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自然成了奢求,即使有学生能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也单纯限制于能够提升考试写作的内容,因此,就算一些学生对于外国的文学作品存在阅读的兴趣,也没有机会来实现。阅读的机会非常有限,导致作品在学生们的认知当中比较难形成印象,大多都是非常浅显的认知,甚至是一点都不了解。

二、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对作品文化内涵的重视

首先需要向学生们详细地说明外国文学的创作特征,保证学生们能够对外国的文学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思想准备;之后适当地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师不但可以在课前进行介绍,也可以在讲课的过程当中适当地穿插,还能够在课堂的尾声进行延伸。比如说,老师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经历过外国的“圣经文化”熏陶,因此很难理解其中的宗教文化以及种族歧视的痛苦,比较难产生共鸣,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地介绍基督教的文化背景、美国的黑人运动背景等,让学生们充分地理解在演讲词当中蕴含的愿望以及呼喊;最后,重点阐述作家创作的风格,比方说莎士比亚比较常用诗句来打动阅读者,而欧•亨利则比较擅长打造意外的结局,达尔文的文章当中则包含着科学家非常谨慎的思维以及非常冷静的笔触,这都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重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学生对作者产生“标签化”,比方说《鸟啼》这篇课文,虽然其文笔相对比较优美,不过并不符合劳伦斯的主要风格,因此教师需要进行解释。

(二)完善教学方法

首先需要提倡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针对外国的文学作品,不能采用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的办法,将学生们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作品,搜集不同的相关资料,之后整合,完成课件,让学生们合作进行授课,之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分,老师再进行总体评分。另外,老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作品所具备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比方说,在学习课文《辛德勒的名单》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同名影视作品其中的片段,并无声播放,让学生们按照课文为其配音;又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几位同学表演指定的段落,通过剧情的还原,让学生们了解到课文的内容。在这种表演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感情内涵。除此之外,在一些条件相对比较好的课堂当中,教师还可以将网络资源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以此来扩充语文教材当中不足的部分,借助网络的广阔内容,在最短时间内清除由于文化的差异形成的理解障碍,让学生们理解外国的文学作品内容的过程更加顺利且更加完整。

(三)确定教学的目标

想要让外国的文学作品彻底融入高中教材当中,老师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需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外国的文学作品不但是提升学生文化学习水平的好工具,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外国文化风情,让学生们充分地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之处,避免学生故步自封。历史经验已经大量地证明,固守已有文化是注定要落后的,教师必须清楚,对外国的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不单纯是为了得到卷面当中的几个分数,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锻炼多元文化的思维能力,强化文化意识,对学生文学的素养以及审美水平都有非常好的影响,拉动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6

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必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作品,感受作品自身的美。教授学生正确恰当合适有用的阅读方法对理解作品内涵有重要意义。如比较式阅读是比较有实效的阅读方法,对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很有帮助。比较式阅读方法就是将至少两种材料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其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有横向中外比较,也有纵向历史比较;有题材种类的比较,也有内容角度比较等等。对于中学生来说,最为吸引当属中外作品的比较了。以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可将其与中国的《牡丹亭》进行比较。创作时期上两者仅相差三年。《牡丹亭》中,主人公杜丽娘表达自己情感方式非常中国化,十分含蓄婉转。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将之付诸于梦里,在梦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表达自己的爱意。深受传统文化与封建礼仪教诲的女主人公的爱含蓄而缺乏奔放之感。但是同一时期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示显出不一样的爱情观。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世俗的枷锁,挣脱家人的阻挠,勇敢相爱。在对对方的爱的表达中,真挚而热烈,奔放而热情。与中国传统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正体现出异域文化的特质,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能更好的感受到异域文化的特点,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运用比较阅读法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再如,学习《堂.吉珂德》时可与《阿Q正传》作比较等等。这就不一一罗列了。此外,还有情境式阅读,迁移式阅读等较好的阅读方式。有个好的阅读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理解难度,更有利于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而教师作为引导者能够恰如其分的指导学生正确恰当实用的阅读方式,那课堂教学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改进。

(二)有了一个较好的阅读方式是理解作品内涵的第一步

而光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态度是成功的第一步,取向是通向顶峰的阶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动力是以饱含激情去教授与学习它。如果外国文学的教学价值取向仅仅为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应对考试的技巧,作为一个熟练技巧的练习材料,这样就会导致外国文学内在美被分值利益所取代,背离课改将外国文学作品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初衷。那么,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态度应是什么呢?在应试教育横行天下的时代,在分数决定胜负的现实里,我们的老师、学生应是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外国文学作品这块“鸡肋”呢?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具体感性的整体反映,显示人的生命意志和本质要求,树立人类的精神家园,所以,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取向,应把追求人生意蕴、人文情怀视为一种学习的态度,有了这样的阅读习惯,能让我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寻找到一片心灵慰藉,逃离快餐式阅读带来的急躁和功利主义带来的焦虑。有了心灵的慰藉与现实需求的意义,就可以探讨外国文学所隐藏的内涵与文化底蕴。扩展阅读空间、开辟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内动力。才能推进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

(三)增加阅读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既然能够成为文学作品势必是供世人阅读的,只有置身于文字的海洋里才能领略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使得经典文章更接近我们自己的生活,并为我们的行为规范提供指导与帮助。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是提高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必要的条件。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就难以实现教学要实现的目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就会间接导致教学目标的失败。而且国文学作品已经形成一套以西方文艺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增加阅读量可以形成完整的外国文学脉络。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收效不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学生的文艺理论修养很欠缺。加大此方面的阅读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著名文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曰:“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外国文学深厚博大,就在于它的根连着丰厚的文化营养,因此,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理解外国文学就不存在障碍。

(四)最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