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中国影像化发展研究

外国文学中国影像化发展研究

 

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已开始占据大众文化生活的主体地位。人们已从若干年前“阅读文本”的时代步入了一个“影像叙事”时代。“摄像机在一种比话语所建立的叙述更快更直接的叙述中控制了人类。”[1]。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被搬上了银幕,例如,西方的《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国的《红楼梦》、《聊斋志异》等。成功的影视改编大大提升了传统文学的价值,在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加快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同时创造出巨大商业价值。   许多学者已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进行了深入研究[2][3][4][5],但大多集中在基于文本影像化改编的探讨,特别注重文学文本的影像化诠释,把影视作品与被改编文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下对原著进行影像化的表达,倡导影视作品对原著的忠实性,强调站在原作创作时代背景下去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要保持原著的既定叙事风格[6],把改编视为“在不伤害原作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的原则之下……使它成为主要通过形象化诉诸视觉、听觉的形式。”[7]。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跨文化改编的研究报道则较少。本研究以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和中国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夜宴》为例,从文化视角探讨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改编,包括跨文化改编中的文化碰撞或冲突和中国影像化策略,以及跨文化改编的文化意义与商业价值。   一、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中的文化碰撞   不言而喻,不同文化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不同文化之间的震荡或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文化碰撞同样也发生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过程。此外,不同的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例如,本文讨论的文学作品与其影像化作品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   (一)中西文学艺术内涵的碰撞   外国文学作品跨文化影像化改编是文学影像化改编中重要的一类,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改编。它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改编那样,要求改编形成的影像作品忠实于原著以及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叙事结构上都要与原著相同或相近[2][8],而是对原著进行重构,改编形成的作品往往与原著有极大差异,甚至完全颠覆了原著的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和叙事结构。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国影像化的一个案例,改编自《哈姆雷特》的影片《夜宴》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主题思想是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强调精神力量、人性的力量。   而这一主题对于中国受众来说,鉴赏时缺乏西方的文化背景而影响大众对作品的接受性。为了克服这种文化冲突,《夜宴》的导演将其主题改为能被广大中国观众所接受的古人对爱情和权力的欲望。这样便实现了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对外国文化进行了彻底“归化”和“本土化”,跨越了中西文化的鸿沟。   另一方面,在中国电影史上成功作品当中,有很多是历史题材的影片。中国电影工作者喜欢用中国的历史来突出中国“特色文化”,从而达到在国际影坛中独树一帜的目的。   但由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认识的不足,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同样存在障碍。而跨文化影像化改编———依托自西方经典文学的创意,通过情节重新设计、叙事重新建构改编成的中国电影,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传播架起了桥梁,有利于中国观众对西方文学的感悟,也有利于西方人在他们原有思维基础上进一步贴近中国文化,既促进西方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也增强了西方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性,因而也实现了对文化鸿沟的跨越。这种影像化演绎的结果,虽然失去了原作中宏阔广奥的文化意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并使受众不能再感受到《哈姆雷特》给予的强烈的思想震撼,但却能够使受众得到大众化文化的娱乐享受。   (二)文学经典与大众视觉文化的碰撞   在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一方面增加了经典作品广泛普及、传播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学家莱特•拉斯韦尔倡导的大众传媒向公众“提供娱乐”的功能。另一方面,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有其得失。   成功的改编可为经典文学提供再现平台,也可为现代文学提供创作动力。然而在文本与视觉作品互动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技巧处理,若处理不当,效果反而差强人意。匈牙利著名电影评论家贝拉•巴拉兹曾指出:几乎所有艺术上严肃又聪明的电影改编都是对原著的重新阐释[9]。《夜宴》作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许多学者、评论家对其褒贬不一。作为一个以中国文化背景阐释西方文学经典的影片,《夜宴》体现了《哈姆雷特》著作中对人性、欲望的思索,整部影片更是加入了意识流的处理效果,使得观影者得到对电影的主观理解,但原著文本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影片中却荡然无存,因为后者多是用文本语言对哈姆雷特内心的剖析,而影像则缺乏文本的这种内在力量。影视给观众的是直观、形象的感官体验,而阅读文学作品则需要读者游走在抽象符号、意象之间。因此,影视作品的娱乐性相对较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策略   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影像化改编过程中,为了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像改编工作者往往采用各种策略加以处理,使影像化作品更加易于使观众接受。我们将常见的影视化改编的策略概括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主题迁移   外国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尽管形式与架构上与原作相似,但是其主题往往发生转化或迁移,这样可以适应本国受众的观赏兴趣。我们仍以《哈姆雷特》和《夜宴》为例,在戏剧《哈姆雷特》当中,莎士比亚借助一个丹麦王子的复仇故事来隐喻人文复兴的困境,在表现出王子思考与探索人生的同时,也象征着整个人类的挣扎,这种表达应时应景[10]。西方的这种文化背景元素增强了西方对《哈姆雷特》鉴赏性和接受性。而《夜宴》看似沿用了《哈姆雷特》的主要情景和情节———叔父杀死父皇篡位并夺娶皇后,太子回宫复仇。但是《哈姆雷特》所贯穿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主题却荡然无存,原作中王子“思索人类命运、变革黑暗社会”的人道理想却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把人对爱和权力的欲望变为主题,没有了“生存还是死亡的”诘问,只有为江山和美人的争夺和厮杀,而后者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故事的主题。换句话说,电影《夜宴》作为《哈姆雷特》中国影像化改编作品,与原著相比,其主题发生了重大迁移,从而对原著成功进行了中国化演绎,将原著彻底“归化”成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宫廷故事。#p#分页标题#e#   (二)背景置换   故事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之下。《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丹麦王国的宫廷,它的人道精神主题与其时代、民族、文化背景相适应。其时间和空间背景烘托原作的主题,使剧作主题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也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而《夜宴》则置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的宫廷。时间、空间、民族、文化等一切背景发生了彻底改变,叙事背景被彻底置换。这种背景置换,不仅是为了服务于影像化作品新的主题,使新的主题得以彰显,而且也是为服务于广大中国受众,迎合广大中国受众的欣赏取向。对于国内的观众而言,这种背景置换,把异种文化自然地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使受众不再因异域文化产生陌生感、距离感,拉近了同受众的距离,增强了观众对作品的亲近感以及对背景文化的熟悉感,同时增强了文化的传播效用。另一方面,对于国外的观众来说,由于借用了其熟知的《哈姆雷特》的骨架为载体,却又换上了中国故事内容,因而激发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也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性,可使中国的文化借力在外国受众当中得以传播。   (三)叙事重构   影视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具有混杂性,它借鉴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文学与影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之间,决不是简单地“改编”,从文本转向视觉的过程,是一种“艺术重构”过程,改编被视为文学的再次语境化过程和叙事结构的重构过程。由于影像设置过程中,视觉表达手法受到诸多限制,视点的选择、情节的删减,都对原著的改编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视改编需要体现其媒介特性,因为艺术依靠不同媒介体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我们不能用衡量文本的审美观念来衡量影视作品的好坏。随着视觉文化的普及,人们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开始更加注重影视作品的审美性和娱乐性。然而,这种叙事重构也令许多学者担心,文学的影视改编将会破坏原著的艺术性,从而使高尚艺术演变成“草根文化”,由于改编导致原作的艺术魅力丧失而损害原作的艺术生命力。这也是外国文经典学作品中国影像化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四)文化融合   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除了表现为因不同文化的冲突而进行调整外,同时也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就《哈姆雷特》和《夜宴》而言,后者作为《哈姆雷特》中国影像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在中国故事中包容着西方的文化,既承载着西方的文化元素,又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统一。   这种融合与统一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商业价值,这首先表现在为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方面,利用世界范围内的受众对《哈姆雷特》这个“外壳”熟悉与了解,制造了宣传的噱头,为《夜宴》走向世界提供了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宣传中把《夜宴》称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引起了国外受众的好奇,激起国外受众的极大兴趣。从实际上看,《夜宴》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后很快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十几个国家上映,并且取得不菲的业绩,标志着《夜宴》对《哈姆雷特》的中国影像化是成功之作,也是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范例。   三、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的文化意义与商业价值   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作为跨文化改编的文化实践,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一)促进外国文学原著的在我国的传播   文学的影视改编“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是大众文化的回归。”[11]通过跨文化改编和现代影像化技术加工,增强了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移,借助影视作品在视觉时的强大传播影响力,可使人们对原著的文化、艺术性进行再次回味与反思。   由于在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对域外文化进行了完美的“归化”处理,从而克服了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障碍,扩大了受众群体,增强了作品普及性、通俗性和在受众当中的可接受性,因而也就扩大了传播的范围,从而达到传播对文学原著在更大范围进行传播和扩散[10]。“影视改编其意义不只是对艺术的一次探索,还是对文化的一次反思。”[12]从文化的角度看,由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可以被认为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随着当今时代进入了“视觉时代”,对外国文学的中国影像化改编,将会加快西方文学原著在中国的传播,引起人们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更多关注。西方的文化在影视作品中融入,并用中国式情节表现出来,加深了观者对其思想精华的理解。同时,由于国外人对原著早已有了解,会对这样的影视改编倍加关注,因而造就了跨文化的影视现象。这样一来,中国电影不再单以中国特色文化取胜,而且借国外文学作品之力走上影视的国际化路线。   (二)促进跨文化、跨学科的交融   在外国作品的中国影像化实践中,体现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化借鉴与交融。首先是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正如前面所述,西方经典文学中国影像化改编,使影像化作品既有西方文化元素,又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有机交融。其次是促进文学与影视的融合,既发挥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优势、艺术魅力,又发挥了影视的强大重播功能,最终使文学作品借力影视技术得到广泛传播,扩大了传播范围,达到文学与影视的跨学科融合。电影不仅具有艺术功能,它还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电影的商业、娱乐性也同样可以带动其艺术性的传播。   人类文化从功能出发,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化,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文化,三是解决人与超自然关系的表达文化。电影的触角可以延伸及上述所有文化层面。它既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等[13]。笔者则认为,电影是一种“寓雅于俗”的文化。每一场电影,对于大众观影者来说,都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只有满足了人们的兴趣,填补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才能将作品的艺术性渗透给受众。任何一部电影,都应以其审美性、娱乐性或者其吸引人的剧情作为最基本依托。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过程中,跨文化、跨学科文化的交融,在促进了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也推进文学和影视传播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这对文化传播同样有着积极意义。#p#分页标题#e#   (三)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发展   由于电影是商业性文化产品。电影的拍摄既是文化生产,又是经济活动、产业活动,而票房则是维系电影产业的关键要素。外国文学的中国电影改编,在宣传工作上便为电影制造了闪光点。由于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畅销作品)已为大众所熟知,将这一外国题材放到中国背景之下,必将会引起观影者的好奇心,因而对电影商业宣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观众对原著有所了解,会加深对电影剧情、画面的印象。   中国电影将外国文化元素和中国特色文化融为一体,为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朝着跨文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拓展了电影产业发展的空间。   四、结语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作为跨文化改编实践,已经受到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并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对外国作品的跨文化影像化改编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成果对跨文化改编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然而,跨文化改编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跨文化改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全球化、信息化、视觉化时代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改编既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又蕴藏这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跨文化改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文本与视觉的互动经验的丰富和积累,未来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改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