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外国文学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1

 

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在大学专业设置中具有在内涵、内容和方法上的巨大相似性,因此国家教委于1998年将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合为一个专业,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但是,在大学中文教学中,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教育还应在保持二者适当区分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理念基础和方法运用与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1比较文学是外国文学教学的理念基础和重要方法   比较文学在中国大学中曾是一门独立设置的学科,其具有特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但是,比较文学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种文学研究方法。那么,什么是比较文学呢?美国比较文学大师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中从两个方面对比较文学做出的定义:一方面,比较文学就是将一国文学与另外一个国家的文学进行比较,或是多个国家之间的文学进行比较;另一方面,比较文学还是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文学与人类其它文明成果之间的比较,即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借鉴与超越,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等等。从亨利•雷马克的定义来看,比较文学重在跨越,跨越文化、跨越语言、跨越学科、跨越民族,围绕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而进行的比较研究。因此,比较文学对开放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将比较文学也视为一种方法,就是说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包括法国影响学派的历史实证方法和美国学派的审美批评方法。所谓历史实证方法,就是在文学研究中以事实为根据,通过各种方法来探讨文学现象之间各种相互关系。所谓审美批评方法,就是运用审美批评的方法发掘文学现象之间的内在美学价值。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是现在文学研究中的普遍做法。   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理念基础和主要方法,这是由文学所具有的特征和文学教学的特殊要求来确定的。一方面,文学具有联系性,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与文学都不是孤立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人类总体文明中的有机环节和组成部分,都受到其他国家或其他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依照教材讲解作家作品,尤其是大学文学教学,如果老师只是熟悉作品情节,有声有色地重复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不断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或是总结作品本身的特色,那远远没有实现文学教学的目的。   上述文学所具有的特征和文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比较文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一种研究方法、学习方法,是外国文学、世界文学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理念基础和重要方法。   2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应嵌入到外国文学教学中   比较方法是一种更高级的、更深刻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说,学术研究的层次越高,越应该有一种自觉的比较研究或比较研究意识。外国文学或世界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从根本上离不开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文学创作、文学赏析、文学研究就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开放性、世界性,自此之后的文学研究如果只把眼光放在本民族的文学中,那是难以与世界文明同步。因此,只有把文学的世界性作为研究、教授文学的一种基本方法特征,才能对文学做出科学的结论,这就是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因此,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必须嵌入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之中。   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都具有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都是超越研究者本身所在地域的,二者具有共同的研究立场和研究基础。因此,将比较文学嵌入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以比较文学为理念基础推行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   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中,应该充分利用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外国文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这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   第一,增强对外国文学史在教材、教学中的重视和建设。外国文学史不是要求学生去读外国文学的原著,而是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发展规律、发展方向、翻译情况等,这就为比较文学奠定了教材基础。但是,在外国文学史的附录中有必要列出重要的外国文学名著供学生自行阅读以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及外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在外国文学比较和研究中注重文化的特性。中国之外的所有文学都可以称之为外国文学,涉及的地理范围、时间跨度都很大。文学与文化紧密相关,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影响着对文学的理解和掌握。当对一国的文化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这对进一步理解该国的文学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要注重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授,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文学,这也是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第三,在教学思路上将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授外国文学时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还可以缓解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尤其是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文学发展的共性与个性,进而对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将比较文学渗入到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中是一项系统、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努力,不断增强外国文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促进外国文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这其中离不开对比较文学的重视和运用。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2

 

我国的“五四”时期,因各国文学作品的集中翻译出版以及对外文化传播的互动展开促生了“外国文学”学科在高校的生成,之后,在漫长的发展中,在相关从业者的关注下该学科一直处于变革状态。我国外国文学学科在新的时代,面对现代化浪潮的席卷和国民素质根本提升的要求,也面临着新的时代特点和学科发展前途的严峻考验。总体看来,作为中文专业必修科目的外国文学由于课程设置的特殊性,有限的学时与极端宽泛的内容之间往往存在着安排取舍的不易,而很多高校又都存在着重“内”轻“外”的倾向性。学生们接触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文本及多元化的文学理论、文艺发展状态的时间也往往较迟,又常常因文化心理、表达方式、审美习惯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隔阂感加重,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也难以提高,而外国文学知识的严重匮乏往往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突出创新、突出审美、突出实践、突出个性亦是独特的学科特性的客观要求。而外国文学的相关课程作为该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专业课程无疑是未来专业教学改革中不可忽略的重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也必然成为学科建设和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共同的要求。   各高校在相关领域的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对一些重要问题一直也争议不断。在未来的外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抓住原则、突出重点是促进改革进程良性发展的关键。   一、外国文学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原则   综观曾经的成就与争议,结合未来的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外国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美育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美育”作为一种优质的教育手段能够促进受育者各种潜能向实际能力的逐渐转化,尤其是文学艺术类学生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学艺术类专业教育水平提升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手段。   文学艺术的感知与评析在汉语言文学类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的道德、美感、责任等影响终身的观念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身心发展过程中,无论其审美艺术智慧的磨炼和审美艺术思维的开发,还是审美艺术个性的形成、审美艺术情感的丰富或审美艺术观念的发展,皆须通过学生们自觉参与并全身心投入的美育活动来实现。   外国文学相关课程作为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与主动的情感投射,文本认知与解析的过程中应让学生们怀着“美”的情怀参与艺术审美活动,努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去体会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使得学生能够在对“美”的体察与认知中最终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建构,这样才能够从更为本质与核心的层面完成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二,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教学方法。   “主动式”学习是应用于文学艺术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往往强调教育者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造实践性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得学生们通过体验、探索、创造等亲身的实践参与过程来实现知识的不断丰富及能力的真正增长。   将“主动式”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的优点在于教学氛围的和谐性、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与教学效果的持久性。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以教师主导的分析和思考,而且还要一定程度地进行文体练习、风格体认、文本细读等实践环节。同时,在课堂中也应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射,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活动”中,在亲身参与的“做”中“主动”地、充满“创造性”地学。   第三,构筑以实践为基础的动态、开放教学过程。学习者充实认知经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主要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探索和发现来实现。   而我国传统的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为使学生们获得知识、艺术、人格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努力打造既能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氛围,又要打造一个让学们生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感的平台。既要让他们对学习的对象进行自觉的发现,也要培育他们主动的创造精神和思辨的分享能力。   二、外国文学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从本质上讲,外国文学的学习过程是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一种重演、认知和阐释,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重新梳理前人的足迹,理解与阐发前人的文化内容和艺术构成。在教学中,我们应将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相结合,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作为教学的关键点。   第一,课堂教学注重“多元互动”与“直观感受”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教材的有效取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授课的情态语言等都会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的教学途径是引发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视野的关键。   因此,外国文学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们的知识内容和学习途径应以能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能否激发多维思考为准。教师们应在参考国内其他专业院校优秀的相关教材同时,充分认识和利用文学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互补、互证与互相阐释等功能,通过对歌剧、舞剧、电影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成果的整合,将对文本的体验与理解和看、闻、讲等各种手段相结合。同时,对现代社会丰富的数字资源、媒体资源等加以筛选和利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审美标准、扩展艺术视野,以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p#分页标题#e#   在赏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时也应注重全球化的视野,在充分结合国内优秀教学成果的同时,注重参考国外优秀文学艺术数字化教学模式,引进具有示范意义的讲课视频和丰富的图书、画册、期刊等,以生动而直观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本课程的多方面知识,使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整体教学实践的展开打下文本、理论、视野等全方位的基础,成为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理论、提升文学审美品位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文学艺术人才必备的基础平台。   第二,实践锻炼注重“主动学习”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以创新精神为动力的,而创新精神的形成则主要依托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文学的历史既是文学艺术相互传承的历史,也是文学艺术自身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历史,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文学艺术相关学科的重要任务,创新精神的形成是文学艺术学习者能力与素质的重要体现。   外国文学的教学应特别强调将学习者的学习姿态由被动的消极状态转为积极的创新状态。在教学中,教师们应注重实践环节的增加和实践任务的安排,引导学生们主动观察和体会学习对象,自觉而积极地调动各种已有经验完成实践任务。   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我们应选取情境性强、表演性突出的作品,如戏剧、小说的节选篇目等,让学生们尝试表演,使得学生在表现和传达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真实的艺术体验、更充分地展现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阐发。   此外,诗歌朗诵、作品创作实践、文学刊物的创办等融学生们亲身参与、主动发现、自觉探索于一身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更易于营造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创造”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条件和情境。   第三,交流学习注重“感性认知”与“理性深入”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内向化”水平既能够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锻炼学生的研究、实践和思考能力,也是学生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一种提升而不是一种强迫。   为使学生们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引导他们将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其兴趣和爱好。在每次作品细读、文本表演、专题辩论等实践环节中应分专题、多角度地给学生们提供宽广的空间,使学生们在“内向化”的过程中真正地学有所得。活动结束后,都应及时组织并提供开放的平台供学生们进行心得交流,以总结的形式将获得的收获、独特的理解和思考等进行理性的提升。同时,为促进学生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转化为艺术化的情感活动和艺术审美的理性思维,还应定期开展教师与学生针对某一共性话题进行探讨的交流活动,注重与国内外其他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巩固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成效。   对课堂教学、实践锻炼、交流学习环节的精心设计,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方式的深化与拓展。   它能够在多方位的教育活动中,较为全面地促进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外国文学成为促进优秀的文学艺术人才、社会实践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外国文学课程设计必须着眼于社会现实关切、学校目标需要、学生发展需求,以使学生适应现实,学以致用。这就要求传统以文本审美为主的外国文学课程要进行教学改革,这一改革既包括教学模式又包括考核方式,既涵盖教学内容又涵盖教学形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讨论课程内容改革创新。需要指出,外国文学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并非完全摆脱文本审美等传统内容,从而将文学作为学生求职应聘的培训材料,而是强调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既要饱含人文精神,又要有较强的现实指向,努力实现人文性与应用型的融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人文素养与创新思维基石。

一、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众所周知,外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行文结构、思想内涵等,后者重在梳理各国文学作品与思潮的代际变迁。不过,外国文学史的主要内容即是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而历时性的文学作品又最终构成文学史。为便于研究与论述,本文所涉外国文学课程是指外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史的统一体。一般而言,开设外国文学课程的目标与意义如下:1.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2.了解外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3.训练读写,提高阅读、写作能力。4.反观自身,为人生提供借鉴与指导。不可否认,传统注重审美鉴赏的文本研究对学生成长成才也有一定作用。然而,必须看到,实际教学效果与课程教学目标存在明显差距。例如,选修外国文学课程的学生,其读写能力未有显著提高,毕业生从事新闻、文秘工作时,仍需要经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训练。而自由撰稿人与作家等职业,似乎更多依靠灵感与努力,与课程设置也关系甚远。至于提升人文素养,提供人生借鉴,促进文化交流等相对虚泛的目标,则难以准确评判。多数情况下,对相关文本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分析,与学生就业基本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包括外国文学在内的文学类课程普遍沦为培养“无用而高贵的灵魂”的工具。从时展来看,从“上帝之死”到“作者之死”,再到“读者之死”,文学在现代世界的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后现代主义对神圣与崇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逐渐消失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随着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新型传媒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学继续被图象、直播、游戏等吞噬。2002年,美国学者丹•吉光默提出“自媒体”概念,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型社交工具的兴起,每个人都成为世界的中心,人类彻底进入众声喧哗、自由表达的时刻。至此,人们感知世界、表达情感、重塑自我的方式日益多元,获取人文养料的来源也越来越多。学生苦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心灵震撼未必赶得上两小时的《战狼Ⅱ》;《人间喜剧》丰富的人性展示,未必超得过一篇10万+的微信软文的精神触动。今天,即使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文学作品的数量也在整体减少,文学作品的影响与功用进一步弱化,文学已逐步让位于社会实践、影视节目、综艺直播等无孔不入的新媒体、自媒体。从教育对象来看,当今大学生主体正从“95后”逐渐过渡到“00后”。他们普遍生长环境优渥,综合素质较高;更注重自我感受,更强调独立思考,更喜欢个性表达。外国文学课堂上,如果强行将与现实距离较远的文本塞给他们,他们会质疑其合理性,质问教师为何要感受遥远时空中他者的喜怒哀乐,为何不能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去体认世界。换言之,以往的外国文学课程设计过于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相对忽视了生活性与实践性。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再不能将陈旧的外国文学内容继续下去了。正如有关学者所言,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计应该立即“回归生活世界”。[1]106综上,在文学势微的背景下,无论从教师授课情境、学生学习效果还是社会反馈效果来看,传统外国文学教学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必须看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着新的多样化的需求。在应用型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否则就有可能被继续边缘化乃至淘汰。

二、应用型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法论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同,后现代教育理念认为知识的获取有赖于理智的探究,也有赖于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以此理念观照教育活动,“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的文化的工具”[2]188。课堂也不再是单向度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学生和教师通过相互合作探讨各种方案、后果、假设的地方”。[2]204而且,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具合作性与人文精神:“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2]227-228。显然,这一风靡全球的理论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学生内在创造力的唤醒。基于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于那些失去现实意义的文本,一般应少选或不选;对于那些失去现实意义的内容,一般应少讲或不讲,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教学内容与时代精神的某种契合。当然,这绝非意味着无原则放弃优秀文本,而是转换教学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例如对《哈姆雷特》的分析,教师不宜过多讲授王子的俄狄浦斯情绪,因为这方面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背,学生普遍了解不多,而且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也并未得到学界普遍承认;我们可以突出王子的大学生身份,来分析其犹疑、延宕等表现,王子由于现实环境所迫,再加上自身性格缺陷,致使其行事不利,最终以悲剧收场。我们可以联系现实创业,分析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迅速组建团队,快速调查市场状况,及时发现客户关切,从而实现对哈姆雷特的超越。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自然提升了,教学效果也不错。再如对《列那狐的故事》的讲授,不应只将其视为反封建的寓言故事,而应挖掘主人公的商人气息,列那既有自私自利、坑蒙拐骗的一面,也有反抗暴政的一面,我们显然应取其后者;进而言之,商业活动必须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否则就会出现大量的列那式的商业主体。不难发现,我们强调外国文学课程转变教学内容,主要是着眼文本中的创新创业要素,挖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内容。人所共知,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特别是经典著作,其意义蕴涵更是在时展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双创”成为时代主题,企业家精神为中央郑重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蔚然成风的情况下,外国文学相关文本解读应该及时调整研究焦点与重点,以回应时代呼声,并完成应用型改革转型目标。从笔者教学经验来看,相关调整并不困难。以外国文经典作家而言,莎士比亚、笛福、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等名家都曾创作为数不少的商业、创业文本。例如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巴尔扎克《农民》与《乡村教士》、果戈理《死魂灵》、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等经典,或关注创业者的品质,或剖析创业的成败得失,或讲授创业经验,无不与当下现实有多种契合,而其文本也受到学生喜爱。下面,我们结合部分文本,分析其中的创新创业叙事内涵。

1.《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创业精神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谓英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时代长篇现实主义小说的滥觞,以往解读,我们重在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日记体形式,以及以鲁滨逊为代表的资产者精神,或者再结合马克思的分析,从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人类再生产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关系。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适时转换文本叙述策略与重心,而将重点关注作为创业者的鲁滨逊身上的精神品质与当下创业精英及时代精神的契合。将冒险与商业活动联系,并非牵强,因为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即源于法文entreprendre,原意是指“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思。[3]122从这一角度而言,以冒险家著称的鲁滨逊堪称资本主义初期成功企业家典范。鲁滨逊家境富裕,却并不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而是时刻向往航海的冒险生涯。鲁滨逊一生追逐航海梦想,九死不悔。在第四次航海途中,船只被风暴摧毁,同伴全部死去,仅他一人幸存。但鲁滨逊迅速调整心态,在荒岛上努力开拓,他用了28年时间,将荒岛变为鸟语花香、瓜果飘香、适宜居住的富足之地。鲁滨逊的故事当然有多种解读模式,但是,从“双创”层面而言,鲁滨逊是个特殊环境造就的独特创业者,他大胆创新,运用勤劳与智慧,将无名荒岛变为宜居宜游的海上“农家乐”。值得注意的是,鲁滨逊身上有着强烈的发财致富的愿望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结合文本细读,今天的创业者重读鲁滨逊,或许可以在以下方面获得启示。(1)伟大的梦想。鲁滨逊竭力挣脱家庭的束缚,努力开辟自己的天地,无论是长辈的威逼利诱,还是航程中的各种风险,甚至是流落荒岛近三十年,都不能使他退缩投降,相反,他最终将绝境改造成乐土。鲁滨逊神奇经历的背后,正是伟大的梦想在推动。显然,离开探索未知、成就自己的梦想,鲁滨逊将泯然众人,创业奇迹也将无从谈起。(2)意志与勇气。鲁滨逊是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为了梦想只身犯险,不幸流落荒岛。除了极为有限的生活资料,他只能运用近乎原始的方法,开始刀耕火种般的劳作。数十年的荒岛生涯,鲁滨逊要面对风雨的洗礼,饥饿的威胁,疾病的搅扰,野人的侵袭,以及无边的孤独。即使日后有“礼拜五”的帮助,荒岛生活也依然艰辛。鲁滨逊遭遇从肉体到精神的几乎全部挑战,此情此境,怕是只有《老人与海》中老渔夫那样的勇者才能胜利。鲁滨逊能够坚持到底,离不开坚韧的意志与非凡的勇气。(3)感恩的心态。鲁滨逊流落荒岛,完全有理由悲伤自怜,像林黛玉一样郁郁而终。但他迅速调整心态,感谢上帝馈赠的生命、安全、物资。心态的转变,使得鲁滨逊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虽说鲁滨逊的感恩带有无奈与功利色彩,却使得他免于精神崩溃,终于在荒岛上开辟出新天地。(4)乐观的精神。由于生产工具严重缺乏,加上谋划不周,鲁滨逊经常花费数周甚至数月来制造独木舟等简单的工具。由于经验欠缺,制作过程极不顺利,大量的精力都耗费在效率低下的重复劳动之中,鲁滨逊陷入了西绪福斯的困局,但他总是努力想到事情美好的一面,不断安慰自己向前看。依靠顽强的乐观精神,鲁滨逊终于在荒岛上迎来胜利的曙光。再来看今天的创业精英,马云强调梦想的力量,王健林注重意志与坚持,任正非赞扬勇气的可贵,刘强东慨叹感恩的价值……这些与鲁滨逊的精神多么契合!可见,鲁滨逊的故事虽属小说家言,但其精神却颇有可观。在新航路开辟与黑奴贸易的大背景下,以鲁滨逊为代表的英国创业者雄心勃勃,在巨额财富与利润的刺激下,不断追寻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这种奋力开拓的激情,最终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同学们,鲁滨逊毕竟是殖民时代的资产者,他的创业过程不讲道德伦理,是零和游戏;而我们今天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必须摒弃殖民思维,而要运用双赢乃至多赢模式,共同构建有道德的商业伦理与和谐商业生态。

2.《威尼斯商人》的商业模式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大约作于1596—1597年,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传统教学多注重以下方面: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剧本的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这些分析自然正确,然而与现实关系不密。如果从应用型高校层面切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剧本中两类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与企业家形象。首先来看实业家安东尼奥,他家资殷实,从事海上贸易生意,拥有庞大的商队。虽然海上贸易面临海盗、风浪等天灾人祸之险,但安东尼奥依然雄心勃勃。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安东尼奥自信乐观、重义轻利,他也因此收获了友谊与成功。而其对立面———高利贷者夏洛克,则以放高利贷为生,他视财如命、阴险刻薄,最终众叛亲离、人财两空。除去人物形象解读,我们要着重带领学生分析剧本中的两种不同创业模式与企业家形象,即实业与金融,实业家与资本家的不同。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中世纪已经留下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它们是在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成熟的,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期到来以前,就被当作资本了,这就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4]860对照《威尼斯商人》可知,安东尼奥代表商人资本,夏洛克则代表高利贷资本。这两种资本的运作模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实体经济,关心商品质量、市场行情,依靠实业贸易赚取利润,发展路径为商品———货币;后者依靠资本再生利润,实质是虚拟经济,发展路径为货币———货币。前者获利需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消费群体,一旦遭遇风险,安东尼奥这样的商人就可能破产;后者只关心借贷方的还款能力,而这与市场关系不大,甚至社会越动乱,放贷者越可能获利,例如夏洛克正是在安东尼奥的舰队遭遇不测时才有机会谋取暴利。由于双方运行规则不同,所以当商人资本遇到高利贷资本时,就会发生激烈碰撞。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直对破坏其借贷生意的安东尼奥怀恨在心,所以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时,后者订下割一磅肉的残忍契约。后来安东尼奥的船队遇险,夏洛克拒绝萨拉里诺等人的求情,意欲夺取安东尼奥的性命。高利贷资本的贪婪、残忍本性于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著名论断当是主要针对高利贷资本而言。今天,我们更需要实业家,而非金融资本家。无序的金融资本泛滥,将损害正常的经济秩序。例如,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即由泛滥的金融衍生品而起。由此,《威尼斯商人》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业者的品质,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与当下政治经济状况就有了某种关联。事实上,可以进行类似解读的外国文学作品还有许多。例如列那狐的投机心理与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某种相似;而《老人与海》中的硬汉精神既昭示着创业者的坚韧,也表明某种对现实情况的无视;《项链》则是资产阶级诚信精神与顽强作风的揭示;《死魂灵》中以玛尼洛夫为代表的地主,多耽于幻想,缺乏明确,最后事业陷入衰败;《农民》中的拉盖尔夫人,宽宏大量,积极听取他人建议,最终将庄园经营成功。外国文学课程所涉及之文化背景,也可进行相关解读。以西方文化为例,古希腊基于海洋文明,自然孕育出冒险探索精神;内陆王国则多封闭保守,易于因袭守旧。由此,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欧勃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或许并非偶然。可见,将“双创”思想纳入文学作品,既能有效开拓文本审美视域,也能有效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此外,外国文学课程也要求我们对作家有一定了解,其实不少作家也有创业经历。例如巴尔扎克从青年时期即开始做生意,却终生负债累累;马克•吐温则终生投资失败,晚景凄凉;而莎士比亚经营的剧团在王朝更替中辗转腾挪,颇有风生水起之势。读过商业叙事文本,再看作家创业经历,方知创业需要清醒的头脑、坚韧的意志、果断的决策、宽容的胸襟。即使作家在作品中讲述得头头是道,在创业中也可能铩羽而归。正如创业者在各种创业计划书中的美好愿景,无论其多么动人,一旦付诸实施,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直观地给学生们上了生动的创业课程。大学处于学校与社会的接合点,大学生处于人格成型阶段,他们充满激情又容易偏执,志向远大却容易眼高手低,愿意学习却容易刚愎自用。特别是95后,特别反感生硬的灌输,倾向于自己探求生活的意义。在此情况下,传统的以词章语句、形象构思为主要内容的外国文学教学,就极易招致他们的反感,而面向现实的“双创”解读,则会给其极大的触动与教育。这种触动灵魂的文本,相对更容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转变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整合教学资源,完全可以使外国文学课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而此种教学内容改革,对于应用型高校中文学类课程也具有某种借鉴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6).

[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序.企业家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辨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1).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60.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4

1.教改背景

外国文学课程教研组经过对各个课程平台和直播平台的比对分析,以及在线上为期四周的教学后,教研组通过对师生意见的调研分析发现,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习资源多,拣选难度大。外国文学课程在国内外不论是学科、教材、管理、还是教学体系建设均相对成熟。近十多年来,由超星/尔雅学术名师讲坛推出的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以及暨南大学张世君教授主讲的外国文学随堂录播课就属于优质资源,播放次数前者是10万+,后者也近5万。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推出的经由蒋晨勇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团队共同建设的《外国文学史》慕课课程更是深受学习者的欢迎。喜马拉雅平台上2018年年底推出的由陈思和教授主持的付费音频课程《世界名著大师课》,订阅量高达40.3万人次。除此之外,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方向还有大量的国别文学课程或者作家研究课程优质资源上线,面对如此繁多的资源,把好资源关,为学生拣选出优质资源,就成为教师线上教学中的第一要务。还有专业素养弱,自学习惯差。本次教改外国文学课程面向的是河西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尽管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具备了独立研读作品的能力。但实施有效的远程教学,还需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河西学院作为一个地处西北的甘肃省二本院校,生源大多来自当地农村地区,部分学生还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条件限制,网上优质的视频课“直接拿来”还没法解决本校学生专业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还必须量身定制适宜的教学内容。在依托线上优质资源进行视频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现状,对本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做自主设计。安排作业,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内容,就成为保障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扭转学生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的一大契机。

2.改革创新

有了强大的背景,就需要更好地改革创新,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建立了“世界文学教学资源库”微信公众平台。2018年,“我国网民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用户占比98.3%。而微信占到用户总数据流量的34%。”而当下的高等教育受众群体基本都是“95后”,恰好就是微信用户中黏度最高的群体之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顺时应势,将学生的最爱APP“微信”为我所用,润物细无声的借微信公众平台巨大的粉丝群以及功能特征优势传播教学资源,以此助推专业课程的教与学。外国文学课程涉及的是除中国之外世界其他地域自古至今的文学作品,有限的课时面对庞大的教学内容的无力感是横亘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就势在必行。该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收集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建立健全学科框架,打下坚实的专业素养提供了路径。“世界文学教学资源库”公众平台的宗旨即在收集展示该课程的优质资源,为学生做好资源遴选工作。该公众平台设置了“经典选读”“经典评论”和“作品微展”三大菜单,在各菜单下又按照历时性特征分设子菜单。“经典选读”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接受名家名作启迪;“经典评论”让学生掌握学科前沿信息;“作品微展”展示师生的微课作品和优质作业。其次,再有利用雨课堂+微课制作,来查漏补缺。线上教学中,中国大学慕课中短视频由于时长的拘囿,一部作品往往只涉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课后必须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为了提升自主学习的质量,也为协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章节知识体系。教师通过雨课堂+录制微课进行重难点内容的补充讲解,集中解决学生在线学习时可能因为不具备相应知识储备而产生的困惑。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利用“雨课堂”中信息推送、实时互动的功能,将师生处于同一场域中,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并且利用雨课堂采集到的学生学数据,再结合线上的学习数据,为在大班额中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雨课堂因使用的是学生自己的智能手机,也不会受限于公用教具,就为加入更多独创性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便利,“可加入个性化的学习引导和充满情境化的教学设计”自制微课更是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做拓展延伸讲解。最后,通过发放作业+互动答疑,提高学习质量。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教的质量要靠学来落实。因此学生的学习需要刺激源,需要驱动力。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需要有问题指引。可能传统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也有预习行为,但因为没有问题导引,因此漫无目标。而在本次教改中,通过雨课堂,教师定时作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任务驱动下落到实处。常规作业包括知识点梳理、听课笔记、读书笔记、文献阅读笔记和部分思考题。课前教师提前下发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安排学生自主梳理,有助于提高慕课自学效果,完成识记目标。上传听课笔记,旨在确保线上听课质量,避免学生囫囵吞枣。撰写读书笔记,是因为本课程是一门文学课,这是学习文学课的必备素质。因此,以教学进度计划表为依据,教师会积极推送相关的电子书,引导学生在线阅读原著,深入体味文学艺术的魅力。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会或在学习交流群以及线下课上进行集中答疑、互动研讨、点评作业,抑或单独辅导,帮助学生彻底疏通问题。教师的作用就是找出问题,就存在的问题设计研讨的选题,维持好讨论的秩序和大致的走向,以及把控时间进程,在适当的时机对讨论加以引导、点评和总结,进入实现布鲁姆教育目标中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目标。

3.效果意义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5

外国文学教学中精选了《鲁宾逊漂流记》之名著。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把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与现代大学生的梦想、奋斗、创业相比较,针对目前社会存在的“高富帅”、“富二代”、“啃老族”、“傍上款”、“中大奖”等现象,结合自己身边的或者新闻媒体报道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在师生激烈地讨论中,学生们坚定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提出了是坐享其成、一夜暴富,还是自食其力、自主创业的问题,从中树立了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理想信念。理想奋斗教育因素的渗透,不仅体现在作品人物形象中,作家本身的经历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比如,“勃朗特三姐妹”不幸的命运、巴尔扎克坎坷的奋斗之路、普希金的自由精神以及高尔基等作家本身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都是励志的典范,他们的事例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顽强意志品质。

二、以“经典爱情”为切合点,渗透爱情观教育

爱情永远是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主旋律,不少经典作品中魂牵梦绕的爱情故事震撼心灵,深受学生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等作品的人物形象穿越时空,深入人心。但是,因为东西方传统教育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审美取向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要么不以为然,要么盲目照搬,有的学生对西方文学作品中那些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断章取义,充满好奇与向往。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中国文化以及传统道德对“美”的理解,适时加以引导,就“当代青年人应该怎样对待爱情”,“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爱情”,“女同学如何赢得真正的爱情”,“当爱情事业受到挫时你应该怎么办”等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赏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既让学生看到爱情的忠贞和美好,又使学生感觉到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讨论中,学生们普遍认识到当今社会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正在大面积地侵蚀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只为“爱”走到一起的人越来越少;呼吁在理性对待爱情的同时,给爱情涂抹一些亮色,让爱多一些纯洁和美丽,忠贞和高贵,少一些功利性和商品化,同时要珍爱生命。从赏析《简•爱》中,要让学生们学习主人公为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利苦苦抗争的尊严意识;蔑视权贵的勇气,自强自立的人格。激发那些家境贫困、相貌平平的女生,树立自信和尊严,塑造不卑不亢的品格。莎士比亚曾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教师在讲授《少年维特之烦恼》、《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等作品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恰当地挖掘和渗透,结合作品时代背景,分析人物的命运。教育学生人生路很长,爱情不是全部。在爱情和婚姻的道路上没有折中,更不要爱慕虚荣、贪图享乐。“道不同不相为谋”,美好的爱情要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之上,如果将爱情观定位在以物质为基础的情感,那样的情感充其量是一种交易。

三、以“反面人物”为切合点,渗透金钱观教育

时下最流行的一句台词是“人活着,钱没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种一切都要向“钱”看的思想,反应了金钱的重要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望。我们不能否定金钱在经济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成家立业,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钱可以使家庭破裂,丧失良知,走上不归路,钱可以赈灾、扶贫、支援国家建设。作为当代大学生,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建设我们的家园,还是靠出卖尊严、投机倒把、祸国殃民获取金钱?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为当今社会青年在正确认识金钱的问题上指明了道路。高老头的悲惨命运和拉斯蒂涅从良心到野心的堕落,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作品深刻的现实意义有两点:一是作为现代人怎样看待金钱和它的社会作用?二是从拉斯蒂涅的堕落中你应该反思什么?而拉斯蒂涅这个人物形象的赏析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把握不好,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教师必须把这个人物的“变化”与19世纪法国社会背景相结合,与当时雄心勃勃的贵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的野心与追求相结合,分析拉斯蒂涅怎样由一个正直,善良、有热情、有才气的青年,经历了“人生三课后”,深陷名利场泥坑的根源。揭示上流社会灯红酒绿、挥金如土的生活,对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的影响和毒害。在讨论中,高老头的惨死,让学生们看到了金钱的罪恶!清楚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而大学生拉斯蒂涅由善良到无耻的蜕变,对怀揣“出人头地”梦想、寻找“捷径”走向成功的当代大学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树立了知耻明礼、明辨是非的道德意识和正确的金钱观。

四、以“作家弘扬的道德人物”为切合点,渗透真善美教育

艾玛托夫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关于精神价值的概念,关于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概念传达给读者”。狄更斯就是一个真诚的道德家,其《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的成长经历,表明了作家的人生观及道德态度。健全、美好的人性是作品的主题,高尚、诚实、仁爱是他推崇的美德。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悲惨世界》中“以仁爱化解仇恨”的愿望、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等等形象,都体现了作家对真善美的弘扬、对假丑恶的抨击,诠释了作家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感,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作品还要通过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真善美意识。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人生更是说明了这一点。赏析的重点是:于连为什么会追求两个年龄、地位和身份都与自己有着极大差别的女人?其心理动因是什么?这种仇视富人、鄙视穷人,善于伪装,渴望改变命运的心态是谁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良好的社会制度是青年人事业成功的保障,健康的心态来自对家庭、对社会、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要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崇高情怀。

五、总结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6

 

一、将流行文化元素融入外国文学课堂教学   (一)适当使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当下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受到青年人的追捧。对于这种现象,大家褒贬不一,有人将之视为不规范语言,觉得是对汉语的不尊重,担心会误导大众,一些中小学校还明令禁止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但是,“你用,或者不用,网络流行语就在那里,只增不减”。存在即合理,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时代变了,人们的词汇也会随之适当更新。网络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流行语在很多大学校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大学生不仅自己喜欢使用这些语言,也希望老师们与时俱进。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一则新闻就证实了这点儿。据成都晚报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的一位老师用咆哮体和淘宝体给学生布置作业,出现了诸如“列出标题和主要观点哦亲!!!!”“每个教新闻评论的老师都是折翼的天使!!!严格而脆弱的王老师你们伤不起!!!伤不起!!!”之类的语句,令学生耳目一新。有网友强烈呼吁:“21世纪的潮人老师再多也不嫌多,一个也不能少啊!”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潮的网络流行语,会增加他们的亲和力,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会心一笑之余提高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无独有偶,在上述那则新闻出来之前,笔者就曾尝试着将网络流行语应用到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介绍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主要内容时,说堂吉诃德是个骑士小说控。提及堂吉诃德身穿破盔甲、头戴破头盔的装束,笔者用到了“雷人”这个词,还说他犯了时代错误,“OUT”了。讲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弗罗洛在窗外看到艾丝美拉达和法比约会的情景,顺口冒出了“他对法比是羡慕嫉妒恨”这样的句子。此外,笔者还说道“最后,卡西莫多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他将副主教从巴黎圣母院塔楼上推下去了,真是太给力了。”近年来,诸多网络流行语风靡一时,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流行语网站 ,这里可谓是网络流行语大全。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程度由此可窥一斑。   网络流行语体现出普通民众的智慧,不少词语都闪耀着灵性的火花,简单的一个词就能表达无尽的含义。在讲授外国文学时适当地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远古的文学经典便被赋予了些许现代文化内涵。   (二)引用热门影片中的台词。看电影是当下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网上有不少网站免费提供片源,同学们不必花钱去电影院,在网上便可欣赏到最新最流行的片子,看完之后往往会对其中的一些经典台词津津乐道。老师们在讲授外国文学时,如果能吐出热门影片中的几句台词,同学们会有找到知音的感觉的。   由姜文执导并主演的新片《让子弹飞》在2010年表现不俗,片中的一些台词甚为出彩,也别具一番韵味,比如“你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笔者在介绍荷马的《奥德修纪》时就有意借用了这句台词,说“住在奥德修斯宫殿里的那些求婚者,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被奥德修斯射死了。”同学们立时捧腹。荷马当然不会在书里描写求婚者吃火锅,那个时代希腊人想必是不吃火锅的,但老师这样幽默一下,既介绍了作品,又发挥了现代娱乐精神,无伤大雅,有何不可?《非诚勿扰》也是一部风靡一时的电影,冯小刚导演还拍摄了《非诚勿扰2》,两部片子中的台词也是深得人心。   比如,笑笑(舒淇饰)愿意做秦奋(葛优饰)的女友,条件是秦奋要容忍她心里有别人。秦奋沉吟之后说:“那你能允许我心在你这儿,身体有时候开小差吗?”笔者在介绍“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时,这句话被派上了用场。彼特拉克爱慕美丽的劳拉———一名骑士的妻子,用诗抒发他对劳拉真挚热切的爱恋之情。劳拉染病逝世后,诗人极度哀伤,又在诗中追忆往事,表达伤逝情怀。但在劳拉去世之前,彼特拉克就和另一个情人生有两个私生子。   听到这里,同学们对彼特拉克是嗤之以鼻。笔者笑道:“你们怎么不允许诗人心在劳拉这儿,身体有时候开开小差呢?”同学们一片莞尔。课堂气氛登时便活跃起来了。   除了网络流行语和流行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教师在外国文学课上还可以融入武侠元素和歌曲元素,这也是广大学子所喜欢的流行文化。   比如,笔者在讲《堂吉诃德》时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堂吉诃德》可以换成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名字,你们能想出来是哪一部吗?   ”大家立马兴奋起来,纷纷抢着发言,有人说是《笑傲江湖》,也有人提到了别的,但等笔者一将《侠客行》亮出来,他们大都觉得这个更为贴切。   流行歌曲的歌词要是应用得当,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笔者在介绍拜伦生平时,提到了他跟众位女子的感情纠葛及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戏谑似的将一首歌的歌词用到了诗人身上,“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为何每个妹妹都那麽憔悴?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啊为何每个妹妹都嫁给眼泪?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啊我的哥哥你心头爱的是谁?”讲《巴黎圣母院》时送给了副主教弗罗洛一首《有一种爱叫放手》,送给艾丝美拉达的则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外国文学讲授的都是世界经典之作,将中国的流行文化元素融入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会打通雅和俗的界限,作品中的一些经典人物就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似乎可以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使大家感觉亲切,对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等也许就不再有疏离感和拒斥感。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学识渊博、认真负责等,但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还对老师提出了一些额外要求,能够跟上潮流的老师更能博得学生的喜欢,虽然能否将流行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但是,适当地使用一些新潮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经笔者实践验证,这是毫无疑问的。#p#分页标题#e#   二、运用多媒体创建立体化教案在我们这个高度信息化的视觉传播时代,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图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正在改变着我们关于世界和我们自身的看法,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技术进入大学校园以前,老师们上外国文学课都是靠一张嘴去说,一支粉笔去写,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被多媒体教学取而代之。   从信息论角度来讲,多媒体的应用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及记忆的效率。“有关科学实验证明,人类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及记忆保持能力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2%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感知记忆的规律是具体形象感知的东西较抽象感知的东西更容易被识记,且保持长久,综合性刺激可以产生最佳的效果。”[1]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将文本和图像、声音等视觉、听觉要素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综合刺激,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捕捉、理解、记忆能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已准备好了电子教案,等于提前就设计好了板书内容,上课时无需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只需轻轻一点课件,一切便一目了然,这大大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学习要求。笔者曾做过一个小调查,了解学生最想从外国文学课上获得哪方面的知识,结果获悉,他们希望了解的不仅仅是外国文学作家和作品,还有相关的外国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知识。   利用多媒体可以创建一个立体化教案,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将文学理论、历史文化、电影、绘画、建筑、音乐、歌剧等资源融为一体,从而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雨果”这一节的内容为例,笔者在介绍作者生平时插入了雨果的肖像图片及名为“大文豪雨果”的音频文件,这个文件没有图像,但是配有美妙的音乐,主要是对雨果本人及作品的一个简单介绍,让学生沐浴着音乐了解作家,比教师本人用干巴巴的语言介绍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教案上插入了巴黎圣母院的图片,先对这座著名建筑进行介绍,还引申到了哥特式建筑上来。在现在的学生中,很少人能静下心来完整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他们了解作品的途径要么是听老师的简要介绍,要么是读作品梗概,这样一来,学生们知道的只是作品的主要故事内容,无法探知一些具体细节,比如小说中描述的环境、小说人物的语言等等,而这些细节往往是不可忽视的。外国文学经典名著多已被拍成影片,《巴黎圣母院》也不例外,笔者便在教案中插入了《巴黎圣母院》的经典片段,以加深他们对作品的印象,同时还提出一些问题供他们思考,然后讨论之后做出回答。除了电影,《巴黎圣母院》还被改编成了歌剧,“把她还给我”是卡西莫多在艾丝美拉达被绞死之后所演唱的,动人的剧情加上演员声情并茂的演唱,具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便沉浸到作品中去了。利用多媒体放映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或歌剧片段,使我们能够达到外国文学形象化的教学目的,而且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视听享受,寓教于乐,效果明显。   外国文学教学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寻求新的突破,是每个外国文学教师当下所必须应对的一个严峻课题。面对新的时代,外国文学教师必须以变应变,借助新的教学手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从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7

高校设置外国文学课程主要目的除了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之外,还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对文学有一个全球化的认识,以适应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需要。在这个目标中,进行道德教育无疑是如何提高学生素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中国的经典名著,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无论是古希腊的戏剧,还是批判现实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作品,都无不深刻地展示了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诗言志”、“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式的文学道德教化传统是自古以来就被强调的;即使在西方的文学理论传统中,从柏拉图开始的对文学的社会功用和道德影响的讨论至今也没有结束。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研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既要结合中外文学传统适时引导,还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精神内涵和道德内涵的解读,这也是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学习方法。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虽然重要,并不能代表道德教育就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仍然是对文学的分析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年代和流派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的时候,可以运用不同的理论进行解读,例如:可以用结构主义分析阿拉伯的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找寻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而艾略特的《荒原》则是包含了西方历史文化的“原型图景”;而对于同一部作品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解读,正如古今中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几乎包含了各种理论分析方法。而从道德伦理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其它的批评和分析方法。

总的来说,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是一个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的跨学科问题:首先,其跨学科的“可比性”是成立的:“从文学与道德的基本关系来看,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存在样态,道德是文学难以绕越的根本存在。文学既然是对人类生活的回应,就难免会有对道德的承担问题。道德不仅构成文学的基本叙事内容,同时,文学还担当着时代的道德创新任务。”其次,在跨学科的“可比性”成立的基础上,需要教师结合文学和道德伦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文学和道德伦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以文学为本,在文学分析和欣赏的过程中渗透道德观念的引导。避免道德观念的先入为主,在讲解分析文学作品之前就已经对其进行是“对……阶级的批判,对……的揭露”的类似定位;而是要从文学文本出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节进行贴近其历史语境的分析,对文学进行伦理和道德的客观考察并给以历史的辩证的阐释,并在这种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文本表达的社会内涵和情感倾向,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由文学批评中出于研究文学的目的来对文本中历史性的社会内涵和情感倾向的分析,自然地过渡到道德伦理学研究中基于文本背景和细节的对人类社会现象的现实性的评价。

2.正确看待和把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是一个跨文化的交流问题,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从宏观的文化角度来分析,本身就是把代表外国文化精华之一的文学作品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一的伦理道德在现今社会条件下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结合和交流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构成了两种文化的对话,从对话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渗透中国道德观念的尝试并不是一个单向的、一次性的解释过程,在这里,外国文学中所蕴含的道德文化因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他者”,而是成为了现今在中国高校进行道德观念建设的“对话者”。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当代社会价值体系多样化的现实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挑战。作为“对话者”的外国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风格包容其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性的文本进而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认同感,为他们提供更深刻的价值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搞“一言堂”,正如美国学者拉洛兹所说:“真正的创造性并不导致一致性。人们对过时的信念提出质疑,而科学、艺术和宗教则提供更深刻、更确当的价值观念,这并不意味着全世界的观念、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必须是相同的。”过分强调建立起完全相同的道德观念的做法无疑是“削足适履”式的。其次,在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前提下,还要努力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引领的平等的对话关系。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个问题是,应当避免简单的将外国文学文本当作批判对象,视为反面教材,从而将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化简为单一的概念性存在,从而过度强调外国文学表现出的负面的道德效应。第二个问题是,在教学中同样不应该夸大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优越性,以所谓民族主义的立场来取代现代化交融的趋势。从宏观方面来看,一个民族道德观念的现代化,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系统中进行,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在信息社会里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没有直接与外来文化发生联系的因素,也可以在跨文化的背景中以现代的眼光加以重新认识。因此,平等的对话关系的建立也是大势所趋。

3.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实践中运用的方法

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中衡量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实践,除了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方面加以分析以外,我们还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比较文学理论,来进一步找出改进教学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在评论查尔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时,往往是就他的代表作品《艰难时世》或是《双城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来进行引申:“在作品《艰难时世》中,作者揭露了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抨击庞德贝、葛雷梗之流的功利主义。抗议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同情工人们的苦难。但他只是宣扬以“仁爱”对抗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双城记》中狄更斯宣扬了用仁爱宽恕、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精神来消除仇恨。进而拯救社会的改良主义思想。”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但是如果直接作为德育的材料用在教学过程中无疑会显得生硬和说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整体的、历史的眼光把握查尔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有着随着对现实生活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步丢掉对“仁爱”的资产阶级的乐观幻想转而对其进行批判揭露的一个变化的过程。还要从西方人本思想发展的历程对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评说: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歌颂爱情、友谊和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想,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提倡人的尊严,重视人的现世幸福和追求人类的完善,到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公开抛弃人道主义的理论。这样才能正确地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评价,进而才能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有效的比较和衔接,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外国文学教学范文8

 

随着文学在整个文化传播领域中的地位的日益边缘化,高校中文系文学课的教学在学生中的吸引力也呈现逐渐减退之势,而外国文学(或外国文学史)课程尤为首当其冲。对于高校中的外国文学课程的如此不容乐观的接受现状,笔者认为,可通过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意识的强化得以改观。   一、外国文学教学中强化写作意识的可行性   (一)强化写作意识顺应了外国文学教学目标的要求   外国文学课程作为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自身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力以及写作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由此看来,写作能力属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而对于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笔者以为,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写作意识。只有在强化写作意识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清楚地知道学习外国文学也是直接有助于提高其写作能力的。如此一来,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可通过强化写作意识而顺应了外国文学教学目标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二)强化写作意识可突破外国文学传统教学的枯燥性   笔者在教学实践和听课过程中发现,当讲授外国文学基础理论和外国文学史常识时,学生兴趣不大,整个课堂氛围比较沉闷。而一旦提到某部外国文学作品在写作立意、写作手法或写作语言的运用上如何精彩,进而对学生进行设问——“假如是由你来写作这样的一部作品,在这类问题上你该如何处理?”学生顿时兴趣盎然。而每当在这个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总会有学生不由自主地起来发言,因为时间关系而没有得到机会发言的学生也显得跃跃欲试,整个课堂氛围突然间活跃了起来。   由此,笔者以为,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强化写作意识是可以突破外国文学传统教学中的那种“三部曲”教学步骤[1]所造成的枯燥性,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   二、外国文学教学中强化写作意识的实施办法   (一)中外文学作品比较来启发   针对学生学习氛围不浓的现象,在结合学生对本国文学所接受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外国文学教学,自然而然会想到运用中外文学作品比较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研究者在这方面也给出过相似的观点。[2]   但是,笔者在此主要着意于中外文学作品比较的过程中对写作意识的强化,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中外文学作品对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启发性教益方面会各有千秋,让学生由此增加其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兴趣。有研究者在近年的一份较有影响的涉及面涵盖全国二十一所一流大学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中提到过这样的一种现象——“反对外国文学名著的含金量比中国的高的同学是同意的人的二倍”。[3]   另有研究者也指出,“很多学生是在中国四大经典名著的熏陶下走上文学学习道路的,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格很不适应,这也为外国文学的教学设置了障碍。”[4]面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和外国文学的关系的这样一种现实,笔者以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两者的同等重要性。而在这一引导过程中,借助对写作意识的强化,可以使学生明白学习外国文学将和学习中国文学一样有益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学习外国文学也是可以学以致用的,从而拉近了中国当代大学生与外国文学的距离,也促进了外国文学的教学与接受。   (二)以中国当代名作家的经验来启发   外国文学课程的主要对象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大多数都或多或少的是抱着作家梦而来的。作家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理想的职业。他们在心里对于成为作家的那些人是佩服的,当代知名作家更是他们仰慕的对象。笔者在粗略阅读中发现,中国当代的很多著名作家在他们的创作经验谈或读书随笔中都提到外国文学对他们创作历程的重要影响,他们当中有的甚至把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看成是对其创作上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的,这些著名的作家中有比如余华、格非、莫言、马原、残雪、李冯,等等,可以说不胜枚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如果能够以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的阅读与接受外国文学作品的实例来启发学生,进而将写作意识予以强化,迎合学生的心理,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接受状况也将得以明显改观。   (三)以学生写作实践中成功的实例来启发   在中国的各高校中文系的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发成立的文学社团或自办的内部交流性质的文学刊物,有的还两者兼备。在学生的这类文学社团创作中或文学刊物中,不乏成功之作,有一些还因为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而被推荐到一些知名刊物上公开发表。对于那些得以公开发表的学生习作,在校大学生是很欣赏的。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推动力,因为这些作品的作者就在他们身边,让他们觉得写作上的成功并不遥远。笔者在学生的这类成功习作的不少数当中发现了很明显的受到外国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由此试着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讲授到与这些学生作者所受的影响之源相关的作家时,点到了相关的学生习作,强化了写作意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笔者以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不妨以学生写作实践中的成功实例来启发学生,强化其写作意识,从而促进外国文学教学。   以上是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所得的一点浅见,以贻笑于同行各位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