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范例

外国语范文1

【关键词】外国语;学科建设;对策分析

在语言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国大量的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但是在术语方面,相关的学者不会使用,很多专业的外语出版物上也没有标准的术语。但是对于语言学概念而言,我们可以在汉语领域中,发现在语言类的教科书中会提到相关的语言学概念,比如说汉语、英语、俄语以及日语等,但是目前存在的现象是只有极少数的语言学例子。

1.发展背景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展很多年,各个高校也在积极地加强与国际的交流,目前日益频繁的国际合作,就会产生很多的信息,而且信息量非常巨大,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信息资料管理。根据现在国际交流合作需求,之前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不再适应,需要加强信息化的管理探索。我国目前高校所处的现状是,相关人员通过手工操作实现了国际交流合作,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具有的管理方式。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出现很多问题。而且相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中,没有专业的人员,可能造成没有清晰的认识到管理方面的业务,所以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信息的建立,在建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能因为个人因素导致不完善,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查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执行的过程中,效率不高。所以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外国语学院合作。为了实现更为统一化的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合理的系统,促进交流合作。

2.建设外国语学科的有效策略

2.1思想统一与协作分工

更为有效的开展学科建设,所以学校而言应该加强建设思想的认识,统一化思想。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外国语学习学院中,应该清晰的让老师认识到自身所起的作用,一定要确保整个教学质量得到要求,才能在相关的科研工作中进行探究,学校的领导应该积极的给予科研良好的老师进行奖励,老师在科研中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热情。只有努力实现良好的科研氛围的建设,又可以增加老师的自主性,而且在相应的教学任务方面,更加主动的承担,老师也可以全身的投入到研究中,只有在分工方面老师做到明确化,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基于大局意识考虑。

2.2尽可能实现学科综合化

随着我国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使用科学技术方面,趋向于高度分化,并且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且会发现学科之间关联性比较大,按照如今的发展趋势,外国语言学也会呈现综合化的特点,主要指的是外国语言学应该和其他的学科进行渗透,横向的进行结合,才能实现互相交叉的目的。在设置外国语言学的课程过程中,应该重视知识,以及智能结构进行灌输,将特色化进行推出,目前这也是外国语言学学生具有的基础,而且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学科发展,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但是目前面对的现状是没有可以使用的学科进行专业化建设,所以就不会得到稳定发展,学科不突出,整个专业建设难以发展。作为外国语言学的老师,应该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改进,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教研方式,积极的在学科课程建设中不断的进行适应,才能促进稳定发展,实现了具有特色化的专业建设。外国语言学才可以继续进行。目前我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加强培养人才。综上所述,外国语言学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集中在合理的设置课程,加强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进一步的促进学科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以解决不利的现状,对此作为教师,应该在意识方面进行加强,利用目前的现有资源,在不同的学科以及课程方面,进行相应的互动,积极推进建设语言学专业。对于学生来说,提供一个有利于外语言教学的良好环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应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促进外国语言学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外国语范文2

1.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展望

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提出中国的历史语境和时代特征、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独特经验是未来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方向。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应努力将中华元素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大潮中,通过与世界各国文明的比较互鉴,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不断丰富拓宽,同时,更要推动并努力实现世界话语层面上的中国发声。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作家创作题材的可能转向。应通过理论反思的方式重回原点,以探索21世纪外国文学所蕴含的地域特征与跨国文化交汇的多元风格,多层次、多维度探索开拓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新趋势。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提出“科学主义”与“文学主义”是文学批评的两大主题,董教授以艾布拉姆斯的人文主义批评理念为切入点,从“共享世界”“人文话语”“历史关照”等多个层面充分阐发人文主义批评的内涵本质。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则提出,当前外国文学在理论研究、比较文学、国别文学等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理论深度和学术视野得以有效拓宽,优秀学术成果层出不穷。在总结回顾外国文学研究的累累硕果后,曾教授寄语外国文学研究要继续以弘扬国家意识、本土立场为主旨,凸显中国话语和中国形象。

2.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层面的研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陶家俊教授以萨义德的跨文化连接论、帕特里夏•劳伦斯的跨文化文学关联网络论和卡萨诺瓦的文学世界体系论为例,指出通过跨文化视阈透视历史、文化、政治、民族、地理等多维度的文学关联理论,突破既定的文学本体论和文化本体论,推动文学研究从本体认知模式向关联认知模式的知识话语转型。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教授以斯坦福大学2010年所成立的文学实验室将定量分析引入文学研究为例,就大数据背景下文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做了主题发言,指出人脑与电脑在文本阅读与分析过程中可以有效互补。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提出以语料库为切入点的文学研究具有以下优势: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归纳文学语言和文学创作过程的规律性特征;对文学语言等共性特征和文学创作的独特风格均可探索;促进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有机统一。

3.外国文学领域新思潮、新文本的审视分析

外国语范文3

本文对中、日、印三国英语教育在历史背景、现状及语言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要想培养国际化人才,拥有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必须改革中国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国;日本;印度;英语教育;对比分析

一、中日印英语教育历史

1.印度英语教育发展概述。18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进入印度从事经济活动,便开始英语教育,19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现如今南北方惟一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这种情形使得印度相当重视英语在本国的应用。

2.日本英语教育发展概述。1808年,英国舰船“法顿号”侵入日本长崎,当时的日本人从国防方面考虑开始学习英语。作为洋学教育的机关,“开成所”变为“开成学校”,后来更名为“东京外国语学校”,1877年发展成为东京大学。明治维新后兴起的“文明开化”的热潮引发了英语学习热,并在日本历史上多次出现。

3.中国英语教育发展概述。我国的英语教育起步晚,始于20世纪上半叶,分布在我国各大城市的一些教会学校进行各科教学。当时留学英美的学生,后来成为我国的科学家、文学家,无不得益于英语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大量的学生被分配学俄语,英语教学资料单一枯燥,英语教学质量低下。改革开放之后,英语教育得到重视。

二、中日印英语教育现状比较

1.英语教育政策比较。独立后,英语被列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政府高度重视英语教学。《国家教育政策》(1986)(1992年修订)这个文件的实施,巩固了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的地位,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为印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进入21世纪后,日本文部省先后多次提出并修改英语教育政策:2000年1月至6月,日本先后召开了八次由文部大臣主持的“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恳谈会”。2003年3月,又公布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2003年,日本政府又实行了一项新的英语教学计划,称作“ImmersionProgram”,计划从2003年7月起,投资一亿八千万日元用于日本英语教师的培训。从战略构想到行动计划再到教学计划,日本英语教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略发展目标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对英语教育没有从语言规划的角度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导致了高成本、低效益的英语教学效果。我国英语教育分成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两大块,各有各的教学思想和测试系统,各自发展,互相很少切磋。教材衔接性很差,很多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在大学阶段还在不断重复,而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又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升不到一个新的高度。

2.英语教育模式比较。印度的中小学实行12年制,分为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后者又分为英语和印地语(地方语)两类学校。私立学校和英语学校全方位用英语授课。印地语(地方语)学校用印地语或地方语授课,同时开设英语课,但分班后理科班采用全英文授课。印度高校的英语教学明显不同于中国的教学模式,很少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是教师给学生开出的一系列不同流派的参考书,以英语原著居多,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印度高校也没有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英语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日本从2003年开始在小学大力推进英语教育。日本将高中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英语,同时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开设出不同语种的第二外语选修课程,文部科学省每年还选拔1万名高中生到海外留学。日本的大学英语教育不依赖特定的教材,以每学期present两次来作为学习成绩评估的标准。从2002年秋季开始,我国教育部规定逐步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们重做题、少听说。在中国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词汇量不足是影响我国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瓶颈。

三、英语语言环境比较

印度长期以来在中上层社会通行英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英语环境。在印度,英语已被广泛用于许多政府机构、司法、军队、贸易和广播电视领域。经常使用英语的人达3千多万,另外,还有数量更多的人能在一定的场合使用英语达到有限的交际目的。日本人的英语发音很差,所讲的英语很难让外国人听得懂。一方面日本高考英语侧重语法和阅读。另一方面是日本本民族的语言发音系统中元音构成特别少,严重地影响了日本人的英语发音而我国的现状是:教学多为考试服务,学生到大学毕业时英语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听、说、写能力较差。传统的英语教育仅限于英语课,在其他课程,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学生并不使用这种语言工具。这种语言环境的缺失,极大地阻碍中国英语教育效益的提高。

四、日印英语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1.英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从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来看,我们缺乏权威机构的指导。需要统一各阶段的教育目的和标准,协调和统筹各个层次的英语教育。

2.英语教育课程的设置。逐渐扩展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英语授课范围,使英语成为教学用语。可以尝试在教育发达的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英语听说课程的比重。在大学阶段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逐渐在具备条件的高校、院系用英语讲授专业课,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研究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原版文献,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加强优秀英语教师的海外研修,增进教师的国际体验机会和国际交流机会。

3.建立学习英语的社会氛围。学习英语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课堂,要让社会大多数人都在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多出版英语报刊、报纸、英语读物、制作英语电视节目,营造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作者:程谷雨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范文4

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可以保证教育实习的有序性和实效性,笔者以安大略省温莎大学教育学院2010-2011年教育实习为例,分析一下加拿大教育实习的规范化,希望对我国教育实习的改革有所借鉴。加拿大教育实习的规范化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条例和规定,强调依法办学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教育立法的国家,其教育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属殖民地时期。地方政府通过教育立法,逐步确立并强化政府干预教育的功能。政府干预教育始终是按照法律要求对教育进行管理,即先立法,后治教,有法才治教,治教必依法。安大略省教师教育学院规定了实习生至少要遵守以下条例:《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职业学习规划》。其中前两者为教师教育的基础规范。

二、详细规定各个实习角色的职责

温莎大学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学院负责职前教育的副院长和专门负责实习的实监(FieldExperienceManager)领导和组织下,由大学指导员(FacultyAdvisor)和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AssociateTeachers)共同负责对实习生的培养。实监(FieldExperienceManager)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和提供实习课程,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等;大学指导员(FacultyAdvisor)负责与中小学及指导老师的合作沟通,一起制定和实施教育实习计划。加拿大的这种教育实习模式,打破了大中小学彼此隔绝的藩篱,在二者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不仅使中小学的问题与需要能及时反映到大学及其教师教育的课程与计划中,同时大学也给中小学带去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了双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优化组合的合作指导小组,对实习生进行诊断型指导,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有序性。

三、实习手册中有具体实习规定和要求

(1)实习政策:鉴于教育实习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以下教育实习规定平等的适用于所有实习生:班级实习安排由固定教育局安排;实习生不得参与自己的实习安排;由于实习方便和交通等原因,改变实习安排的要求一律不予考虑;实习安排中指导老师不得与实习生有亲密关系,比如与指导老师是好朋友,实习生的孩子在实习学校等;实习期间要保证自己的通讯方式有效。

外国语范文5

【关键词】翻转课堂;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传统上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环节转变为课后学习活动,而通常构成家庭作业的活动则转变为课堂活动(Sohrabi&Iraj,2016)。时至今日,翻转课堂的模式已经在世界各地的高等学校以及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得以实行。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中,混合式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随着混合式教学在全球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者们开始意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灵活性与包容性(Lageetal.,2000)。而在这一浪潮下应运而生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法则在美国的中学阶段教育中得到了普及(Ash,2012)。在高等教育环境背景下,研究者发现课堂时间对知识应用的侧重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应用中的思维错误并进行纠正(Plutaetal.,2013)。

2.翻转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活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活动与资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课前或课后活动资源,第二类为课中活动资源。有许多研究讨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或课后准备的资源活动类型:包括以播客、视频播报、注释笔记等等(Lageetal.,2000)形式预先录制的讲座。其他资源是使用来自在线存储库的预读,自动辅导系统和学习指南(Ferreri&O'Connor,2013;Strayer,2012)交互式视频,例如可汗学院资源套件,基于案例的演示和模拟等等(Martinetal.,2013;Wilson,2014)。而在课中使用的教学活动及资源包括:基于案例的演讲,小组讨论,专家主导的讨论,角色扮演和学生演讲,辩论等等(Ferreri&O'Connor,2013;Critz&Wright,2013;Pierce&Fox,2012)。其中许多活动利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应用程序实现实时形成性评估来对学生的理解偏差和错误进行即时反馈。

3.翻转课堂学习成果

大多数文章通过对比通过传统方式教授的课程和采用翻转课堂的课程来评估学生成绩。通过调查,大部分研究都发现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和使用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传统课程(Masonetal.,2013;Hoffmann,2014)。当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时,学生的参与度也有明显的提高(Prober&Khan,2013)。一些来自学生课程评估调查的定性反馈表明,与传统课程相比,翻转课堂的模式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和教师的鼓励来提高学生沟通技巧(Strayer,2012),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沟通者,增强了学习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课程参与以及今后的个人发展(Critz&Wright,2013;Forseyetal.,2013)。

4.结论 

外国语范文6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国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让学生了解国外文学与文化的一门重要课程,彰显着时代意义。   1998年我国教育部将中文师范专业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一个学科,取代了以往的外国文学,这给我国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是面对这种挑战,一些高校本科的外国文学教学理念没有与之相适应地发生转变,这势必影响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效果,也不利于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比较文学”意识欠缺   现在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都能意识到外国文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外文学或外国文学作品,而是一个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新型课程,这要求外国文学教学不能局限于民族文学的范围来思考文学发展问题,要面对学科“开放性和国际性”的新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以时代背景、作家介绍、作品分析的教学思路,在“比较”中初步确立学生对世界文学的总体认识。但是在传统教学的惯性思维作用下,教师往往不能认清外国文学的学科属性,在无意中漠视“比较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存在,造成了教学中缺乏“比较文学”意识。其主要表现为:   (一)漠视一种文艺思潮下国别文学和作家个性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多从一种文艺思潮出发,再选择不同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作品往往会因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却总以文艺思想的普遍性代替文学个性的差异性,抹杀了在一种文艺思潮中不同作家、作品的文学表现形式和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在外国文学史上,每一种文艺/文学思潮的总结都是对同一时期的共性说明,但是共性在每个国家、每个作家身上却并不等于千人一面,正是他们各自的文学特色才使每一种文艺思潮的表现形态丰富多彩。在目前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么搞一刀切,以统一性代替差异性;要么根据教材以各自为政的方法来讲解每一个作家,缺乏作家与作家、国与国之间文学的比较,造成学生对作家或作品之间差异性认识不足。   比如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这一文艺思潮的特征就是主张个人的感情抒发和主观化描写,文学史一般会选择华兹华斯、拜伦、雨果、惠特曼等作家或诗人,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对人的感情非常重视,但在此基础上,每个作家的文学表现方式却存在着差异。华兹华斯追寻伊甸园式自然里存在的完美人性,歌颂和大自然一致的人类质朴感情;而拜伦对“自我”的描绘却具有强烈的超越精神和生命意志,他蔑视一切法则,追求自由与解放,带有极端人个主义的倾向,这使他成为了欧洲浪漫主义的高峰。   [1]雨果则激情与平和并举,在博爱中显示着深沉;而远在大洋彼岸的惠特曼,为了建立美国的文学话语,彻底摆脱殖民地的文学统治,热情地讴歌了美利坚民族的自然和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均给予了人无限的赞美,以“灵与肉”的统一作为完美人性,把宗教的束缚置于一旁,以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力为最终旨归。[2]   以上只是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粗浅的分析,旨在说明要用比较文学的视野来分析一种文艺思潮下国别文学以及作家之间的个性差异,这不仅在跨文明的语境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浪漫主义的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分析能力。而这一切,在当下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课堂上却并不多见,更多地是对作家的单一性介绍,其结果不过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作家和作品的名字。   (二)缺乏与中国文学的对话、碰撞与交感意识。从当今世界的格局来看,西方国家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暗战。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师也是西方文化的宣传者,这就容易犯文学视阈过于单一的毛病。教师在课堂上对外国作家和作品口若悬河,而忽视了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缺乏中国一极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是完整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3]   所以在外国文学课堂中引入比较意识,增强与中国文学的碰撞,体会审美的多元性,对于探索文学的实质,提高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学者方汉文就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研究主体,都必须改换自己的思维方式,采用一种比较性思维方式,即承认主体间性,理解他人……从理性与感性的辩证合一,从西方思维与东方思维的互相契合来研究文学。[4]   如何通过中西文学比较建立正确的文学观念,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与西方文学不同的文化特质,但在审美之维上也不乏相似之处;另外,我国“五四”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颇深,也不乏显现出“世界性”因素(陈思和)。而外国文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中文专业二、三年级开设,学生已有一定的中国文学基础知识,在外国文学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将两者置于世界文学(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新的阐释,这样更能显示出各自的特色,也能在超越时空的文学交流中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学异质性和同一性的认识。比如在讲到自然诗人华兹华斯时,可以与陶渊明作一个对比。华兹华斯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认为人回归自然才能实现人性的完美,体现着西方思维的二元对立;而我国的晋代诗人陶渊明对待人与自然的态度,则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将自然规律和人的性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从他们对自然的态度上区分两位诗人的文化信仰。再比如,五四时期的我国很多作家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惠特曼和郭沫若、华兹华斯和徐志摩、尼采与鲁迅、契诃夫与凌叔华……他们不仅存在事实材料上的关系,在文学风格和精神气质也有相似性,这就为探讨中西文学在审美情趣上的一致性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却往往将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割裂开来,把外国文学史教学几乎等同于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研究),这一方面不利于顺应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综合提升。#p#分页标题#e#   不仅是中外作品间的审美交感意识需要加以导引,中西文类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法,通过历时的和共时的方法,了解中外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宏观上把握中西文类发展的不同轨迹,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中外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模式。比如西方的悲剧在文学殿堂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类别,出现了悲剧性的史诗和戏剧,亚里斯多德也对悲剧做出了定义,别林斯基认为悲剧是戏剧类的诗的最高阶段和冠冕。[5]   而在中国,“悲剧”一词在辛亥革命前后从西方文化中引入,一些学者根据中国戏剧普遍存在着的大团圆结局,认为中国没有悲剧;而有些学者就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中国虽然没有将悲剧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确定下来,但是中国文学中却较早地存在着悲剧意识。在此,问题不在于讨论悲剧在西方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是如何产生的,而是要在课堂上有一种中西文类的比较视阈,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学类型不可通约性的认识。   二、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的英文原著引入量严重不足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翻译和翻译文学,而对“翻译”起直接作用的就是外语水平。虽然在大学阶段,教师不能全面对学生进行译介学的教学,但是利用学生公修英文的优势引入适当的英语文学原著,不仅可以增强对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性质的认识,而且可使学生认识到译介在外国文学学科中的重要性,也可以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但这一优势却并没被教师所利用,教师们大多拿汉语版的翻译文学为范本,以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来覆盖文本所有的艺术价值,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对外国文学的本体论认识不清。如有些学生知道简•爱,却不知道Jane Eyre;知道《呼啸山庄》,却不知道Wuthering Heights;另外,传统英文诗歌中十四行诗的形式和抑扬格音步,在翻译成汉语之后形式和韵律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语言的差异所形成的矛盾是该课程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尽管外国文学所涉及的作家作品都与异国语言相关,但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不仅使用中文教材,而且讲读的所有作品为中文译本。这样,外国文学教学实际上脱离了外文原著,中文系讲授的外国文学并非真正的外国文学,而是“翻译文学”。   虽然,在“创造性叛逆”中,通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对外国文学的审美接受,但是这样一来,我们所教授的外国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翻译者。   正是由于教学只能通过母语讲授外国文学,学生同样只能借助母语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致使外国文学教学改革遭遇困难。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外国文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真正走出外国文学教学的尴尬,在课堂上引入原著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外国文学教学。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英语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也是显著的。对以英语为主要外语语种的中文系学生来说,都可以比较方便地接触到英文原版著作。同时,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一般都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基本学完了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一般都具备接受英文原著基本的外语能力。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引进英文原著,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至少可以解决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更加准确地解读作家作品的问题。涉及作家作品分析时,若仅凭中文译本则不利于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虽然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都力求准确,但因凭借的文本皆为中文译本,这些译本因为译者外语水平的差异、文学修养的优劣以及“归化”手法的运用不当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文学作品翻译的良莠不齐。倘若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引入原著,则能让学生在阅读原著过程中感知作品,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家的创作风格,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译本的鉴别能力。第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诗歌教学问题。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诗歌教学历来属于薄弱环节,其主要原因在于诗歌的翻译,诗人雪莱就认为“译诗是徒劳无功的”。诗歌翻译之难,导致外文诗作译成汉语后节奏、韵律、声音之美的改变或丧失。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讲授诗歌时,尽管选择的都是名家名作,如果不是诗歌富有伦理或哲理意义,学生普遍对它们没有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原诗赏析,让学生领略外文诗歌的节奏、音韵、意象之美,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欣赏外国诗歌的能力。比如华兹华斯的一首诗叫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She dwelt among theuntrodden ways/Beside the spring of Dove,/A Maid whomthere none to praise/and very few to love……翻译之后就是:她住在没有人到的幽径,/鸽泉旁边,/一个没人赞美,少有人/钟爱的姑娘。[6]   这样一来,诗原先的韵脚完全被打破,音步的重音已经完全丧失,而且翻译之后的文字如同说了一段大白话,如果引入原诗,让学生在朗读原诗的基础上,然后再对照翻译,这样既可以领略到英文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可以加深对英文诗歌形式和结构的认识。   三、缺乏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多元性阐释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丰富多彩,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原型批评、新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这些理论丰富了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内涵,外国文学也在这些理论的参照下显示出持久魅力。文学的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靠理论来支撑的,有些作品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并未受到重视,但是在后来新的理论解读下却能呈现出新的意义。《呼啸山庄》在当时情况下并没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后来在叙事学和心理学分析的基础上,人们才发现这部作品的价值。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对作品的分析,普通采用的是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从创作主体出发来推究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如在古希腊文学中,把以地母该亚和乌拉诺斯为中心的神话说成“表现的是原始社会杂婚时期和母权制时期的社会生活”,把以宙斯为中心的神话说成是“反映了母权社会向父权制社会发展的历史”。[7]#p#分页标题#e#   社会历史批评经过马克思的发展,形成了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向度。当前,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教材就普遍采用了这种基于阶级分析的社会历史批评模式。   应该说,社会历史批评在对大量文学作品的解读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而且,这种方法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普适性,能够通论文学史。因为任何文学作品、文学现象都是特定历史形态下的产物,文学作品都会带有一定的阶级性,这样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自然就可以一以贯之地进行。但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多样的,如果全部采用这种单一模式进行分析,就会流于机械和苍白,我们应该注重批评模式的多元化。美国学者彼得•威德森认为:理论的位能导致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作家、批评家以及文学史家”,通过界定以及他们对构成文学的“文学性”进行客观性研究这两种有效处理的景观。[8]   文学其实就是在作者、文本、读者这三者没有穷尽的、不稳定的辩证关系中不断构建的,这也就是说,我们没必要用一种眼光去看待文学,要用多元的视角和理论去理解文学。   比如《哈姆雷特》,不仅可以结合历史背景,阐释人文精神的内涵,对其中的悲剧性进行解读,也可以用精神分析理论或原型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再比如,《等待戈多》不仅可以从现代主义文化的角度解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精神危机,也可以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戈多”这一文化意象所代表的最终旨归。   四、结语   外国文学的课程目的应该让学生掌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规律,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了解各民族文学的大体特点,这样才无悖于外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性质。但是对外国文学的学科属性认识不清或是漠视,无法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观念,学生不能针对文学问题进行比较文学层面的思考,这更不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正视当下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问题,最终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这需要外国文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问题意识,不能为了完成课时量而忽略这些问题,或者只顾伏案钻研,让新事物、新思想成为了教师个人享受的科研成果,这不仅影响对学生文学思维的拓展,也会使外国文学课程逐渐失去特色。

外国语范文7

1.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美国,课程、教材与实际生活、社会现实联系紧密,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有绘画、动手操作、撰写论文和实验报告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典型的课堂内容包括教师提供简单资料,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介绍课题,然后让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写出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教学俨然是一场专业性的学术报告。美国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少是为巩固知识而机械重复练习,更多的是综合性、开放性的作业,需要学生在查阅、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有时还需要和他人合作、动手实践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认真探究的习惯。尽管掌握知识程度比较浅层次,但阅读量大,知识广博,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或学、或疑、或问、或惑、或解,亲力亲为,执着而有成就感,这是学习的乐趣和根本动力。

2.考试评价科学合理。美国的考试也很多,但教什么,考什么,可能考个C级水平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美国提倡“成功是成功之母”,希望学生从成功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动机。美国非常重视发展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多少。教师几乎将5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评价。评价活动一般有多种因素参与,如知识结构、思维能力、行为改变、人际交往、情感动机等,大部分学生能够扬长避短,成功感强。

3.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美国基础教育比较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自信,思想活跃,善于表现自己,独立性和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践机会多。用美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的话讲,美国学生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中国学生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一方的强项就是另一方的弱项。由于美国课堂纪律宽松,学生行为自由,学生们敢想、敢说,师生互动好,但也存在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得不到规范性的有效训练,思维跟不上节奏,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等现实问题,这也是美国基础教育常常受到指责的原因。

二、美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美国基础教育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模式都堪称一流,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1.基础教育质量偏低。基础教育质量偏低一直是困扰美国政府、教育界的问题。由于美国教育高度地方分权,各州教育质量评价各自为政,缺乏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统一标准,导致对相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千差万别。正是由于课程标准的降低与混乱,导致美国基础教育在各类竞赛中缺乏竞争力。

2.教师队伍不稳。美国中小学教师工资不高,缺乏职业吸引力,未能吸引有才华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现有的教师大量流失,因此稳定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3.教育机会不均等。社会背景和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所受的学校教育类型、质量有很大差异。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学生学习成绩偏低,毕业率比全国平均数低10%-20%。选拔标准高的著名大学录取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少,相反,标准较低的初级学院中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最多。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不得不承认:过去的教育制度使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和移民得到的教育机会较少,他们常常成为这种教育制度的牺牲品。因此,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通过教育立法、制定统一改革方案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正如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卡利所说:“当资源是从土地中开掘出来的那个时代,美国是一个富国,但在现在资源是从人的头脑中开发出来的时代,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是美国社会的危机意识,促使其将国家的前途系于教育。

三、美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应对策略

1983年,针对教育质量下滑、师资水平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美国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此后,美国各州为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许多对策研究。

1.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完善办学体制。继1994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和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颁布后,2010年6月,全美州长协会和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共同颁布了全国首部《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改善学生学业成就、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美国把课程标准模式引入基础教育管理的新举措,投射出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改革的实践创新与发展趋势。该课程标准由《共同核心数学标准》与《共同核心英语语言艺术与历史/社会、科学、技术学科中的读写标准》组成。面向幼儿园至12年级的所有学生,包括数学和英文两个学科,主要因为这两门科目所培养的技能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当然,其他科目对学生未来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的成功也很重要。全美州长协会最佳实践中心和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即将着手制订科学和其他科目的全国课程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主要就是通过提高全美课程标准和要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给每个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设定了宽泛的目标,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教育中应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类,每门课程要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知识,还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应该以10为单位数到100,小学3年级学生应掌握主语与动词一致,5年级学生需要知道暗喻和明喻,7年级学生必须懂得如何计算面积。8年级学生应理解勾股定理,能够识别作者的主要观点,到高中毕业时,所有毕业生应为升入大学或就业做好准备。英语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通过语言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如下要求:表现出独立能力;构建扎实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听众、任务、目标、学科的要求作出反应;既能够理解,也能够批判;重视证据;能够有策略地使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媒体;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文化。同时,标准确定了所有学生都应该知道或掌握的内容,但没有确定教师如何去教。“它们没有也不能一一列举出学生应该学习的全部、甚至大多数内容。因此,标准必须由一个精心设计的、内容丰富的课程来补充。”根据这个原则,英语标准并没有制定必读书目,只是用经典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来展示学生应该掌握的、逐级递增的复杂性和理解能力。对于数学来说,课程标准强调对每一个概念的掌握,以及帮助学生一步步进阶的结构的连贯性。从幼儿园至5年级,标准要求学生在整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小数等学习方面打下坚实基础。6年级之后,学生需进一步学习几何、代数、概率与统计。高中强调数学建模,使用数学与统计对实验情景进行分析、优化理解、改进决策,为上大学和就业做好准备。签署参加这一计划、使用此统一标准的州,要以这一标准为基础,制定出自己的课程和考试内容,但他们可以将自己州的标准定得比这一共同标准更严格。

2.加强基础课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从2014年开始,美国各州采用并实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其目的是消除各州标准的不一,提升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也希望通过提高全美课程标准的难度,确保美国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全美州长协会副主席、佛蒙特州州长吉姆•道格拉斯说:“统一标准能够让我们的学生跟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国家的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使美国教育发生真正、有意义的变革,以此让所有的美国人受惠。”“强有力的学校教育是我们国家经济长期繁荣的最可靠的保证。美国学生毕业后要与全球的孩子竞争就业的机会。我们需要国家确保为孩子的竞争并制胜做好准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州长要一起努力为学生制定一个共同的高标准的原因。”另外,该课程标准不仅增加难度,还旨在提高高中毕业时学生能具备就读大学或进入职场的能力。

3.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与其他在数学和科学领域教育发达国家学生相比,美国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暑假时间较长是导致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注意到许多经济竞争对手国家的学生每年的上学时间比美国学生多1个月后,奥巴马表示:“应该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的提议已经在教育研究领域提出许多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报告称,在8年级结束的时候,贫困或条件较差的学生受教育的程度比条件较好的同龄人低3个年级。研究人员称这种差距是导致不同收入群体取得不同成就的主要原因。一些效率较高的特许学校将自身的成就归功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美国学生曾经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目前在数学领域只排到第21位,在科学领域的排名仅为25位。奥巴马称,美国教育部正在推出一项新计划,培训1万名数学和科学领域的老师,从而提高美国学生的成绩。除此以外,奥巴马还要求家长在监督子女学习习惯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他知道让孩子把精力集中到学业上有多难。他说:“如果学生回家后父母不去监督,那么无论他们的老师有多么出色,都会带来问题。我的孩子萨莎与玛丽亚都是好学生,但如果你让她们选择,她们一定会乐于整晚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4.提高行业标准,改善教师待遇。在美国期间,加州富勒顿州立大学EllenKottler教授以加州为例,向我们介绍了美国教师的行业标准,即教师教学实践的6个领域:(1)使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并为他们提供支持。(2)为学生创建并保持有效的环境。(3)了解并为学生组织学科事宜。(4)规划教学并设计学习经历。(5)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6)作为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发展。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起点基本由该教师的学历来决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起点工资是不一样的,随着任教年限逐年递增工资总额。同时,由于各州各地的工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同,各地的起点工资也不一样。从教30年左右的教师的年薪可能从开始任教时的2万-3万美元递增到5万-7万美元。校方和董事会无权随意剥夺获得教师资格的教师的工作。只有在学校里班级数目减少,不再需要这么多教师的情况下,教师才可能失掉工作。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自然也吸引到不少人才加入教师行列。在2009年,全美共有590万名教师,其中幼儿园及学前教育的教师约57万人、小学190万人、中等学校120万人、特殊教育38万人、大专院校约87万人,阵容可算是相当庞大。

外国语范文8

关键词:唐代;日本饮食;食疗

我国唐代经济繁荣,实力雄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与周边国家交流融合的增多,人们的饮食结构更加完善,饮食方式更加丰富。唐代在注重本土佛教传播的同时,也积极向周边国家传播佛教,日本作为大唐的邻邦,更是不断接受着佛教的洗礼。随着两国沟通的加强,唐代饮食也通过多种途径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大放异彩。接下来,本文将以饮食交流文化中的面食、豆腐、食疗为例,感悟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

一、面食

说到面食就不得不提到面食的原料——小麦。唐代,随着种植区域的扩大,小麦的地位日渐提高,同时,水磨技术的成熟也推动了小麦到面粉的精细化作业,为面食的普及提供了可能[1]。唐代,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治,通过诏令、大兴寺庙等方式来传播佛法,此外,还通过饮食限制措施让民众更切身感知认同佛教。佛教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五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因此唐代统治者一直主张斋戒,提倡素食。百姓和僧人想要补充营养并且填饱肚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吃面食,面食营养丰富,充饥感强,是代替肉食的不二选择。因此,唐代面食花样繁多,在《食经》和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帐》中,记有的43种主食有39种是面食[2]。蒸饼、比罗、胡饼、馄饨、汤饼、环饼等都是当时大受欢迎的食物。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不仅为日本带去了先进的佛教思想,也将大陆的饮食文化一并传播到日本。根据《鉴真和尚东征传》记载,天宝二年,鉴真在做东渡日本的准备时,“备办海粮:苓脂红绿米一百石、甜豉三千石、牛苏一百八十斤、面五十石、干胡饼二车、干蒸饼一车、干薄饼一万、番捻头一半车。”鉴真第五次准备东渡时,“造舟、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3]这两次东渡虽未能成功,但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储存大量食物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食物中不乏有一些面食。另外,最终与鉴真一起前往日本的还有他的弟子以及日本的遣唐使,这些人很可能将在大陆掌握的与面食相关的制作工艺带到日本并传播开来。日本学者市毛弘子分析认为,“小麦粉及其加工品是伴随着佛教从中国传来的”“在相当早的时候就随着佛教一起传来,以寺院为中心,渐渐地传播开来”。其中,面条类的食物8世纪初就随佛教由中国传入了日本,起初的名字曰索饼或麦绳,到18世纪才将索饼称作面[4]。面条后来在日本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如今,日式拉面已经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在日本,全国各地遍布着拉面店,电台节目还会播放有关拉面的节目,不仅如此,日本甚至还有拉面博物馆以及拉面研究会,可见拉面的风靡程度。后来,日本人安藤百福在拉面文化的影响下发明了方便面,方便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这也是人类饮食文化历史上的一次革新。除了面条的传入外,日本还模仿和学习了唐代的“果子”,果子在唐时是指那些由面粉制作而成的点心类食品。日本文献《厨事类纪》和《二中历(八贡膳)》中亦有“唐?”的记载。现在,日语仍将面点一类称为“?子”,且这一发音与字形与唐代之“果子”几乎一致,这从语言学上体现出唐风对日本饮食的一些影响[5]。日式和果子后来在唐果子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被赋予了众多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必不可少的礼品。

二、豆腐

相传汉淮南王为追求长生不老,在炼制丹药时偶然之间发明了豆腐。虽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应克荣在《豆腐起源考》一文中从文字和实物等方面印证:汉淮南王刘安是豆腐的发明者,安徽淮南是豆腐的发祥地[6]。豆腐洁白鲜美,营养丰富。五代《清异录》也记载“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将豆腐比作“小宰羊”,可见豆腐的营养价值之高。这也说明,在唐、五代时期,豆腐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另外,豆腐作为素食,清爽嫩滑,豆香浓醇,适合修身养性,又因民间传说其发明者淮南王修行成仙,更为其增添了信仰色彩。因此早在汉唐时期,就在佛教饮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唐代,扬州佛教兴盛,高?寺、天宁寺、大明寺等规模较大的寺院,僧人众多,都有豆腐作坊,磨豆浆、制豆腐供僧人食用[7]。有关日本豆腐的起源,有很多不同说法,民间比较认同的是“鉴真说”,也就是认为豆腐是由鉴真从中国传来的。鉴真在日本期间,不仅在他居住的唐禅院、唐招提寺制作豆腐,供养四方僧众,还将其制作方法通过佛门传至民间。当时的食袋上都印有“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字样。在本世纪初,日本电视台为纪念“豆腐始祖”鉴真,就曾专程前往鉴真的老家扬州,拍摄豆腐的传统工艺,鉴真的地位可见一斑[7]。随着豆腐制作方法在日本广泛传播,豆腐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1782年日本出现了第一本介绍如何做豆腐的菜谱书——《豆腐百珍》,随后《豆腐百珍续篇》《豆腐百珍余录》又相继出版,皆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日本人常吃的是木绵豆腐和绢豆腐,木绵豆腐质感粗糙,多用做炸物、火锅,而绢豆腐相对柔软丝滑,多用来做汤。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麻婆豆腐、关东煮、冻豆腐等菜式都经常出现在餐桌上,蛋白质丰富的豆腐在日本的精进料理中也有一席之地。另外,像京都南禅寺顺正、京都银汤叶、豆水楼等专做豆腐料理店也是小有名气,是品尝日本豆腐的精选料理店。现在,在日本的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豆腐祭”,如日本的大山豆腐祭会在直径四米的大锅中做汤豆腐,还会让大家体验制作豆腐的过程,可见日本人对豆腐的喜爱之情。

三、食疗

隋唐时期是我国食疗学的兴盛时期,辽阔的版图以及多方面的对外交流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原材料,为食疗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条件。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中就记有食治篇,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食疗专著。他主张“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而其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成了《食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药膳学专著,至隋唐时期,我国已经有食疗专著约60余种[8]。随着食疗理念的不断传播,唐代食疗养生成为流行趋势,以五谷、蔬菜、果品为原料的食品受到人们青睐。唐代,中日交流频繁,中医学大量传入日本。颁布于公元701年的《大宝律令》是日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上面就规定“朝廷设立典药寮,引进中国医学”。除了典药寮,朝廷还设内药司,进行医疗管理。同时还进行医学教育,而医学教科书则全部为中国的医书。[9]除此以外,佛教僧人也为中国医学传播做出了贡献,鉴真就是其中一位。鉴真不仅医术高明,还积极将自己的医学知识传播给日本民众,日本文献《皇国名医传》记载说“鉴真医能”“医道益开,世传鉴真。”[3]随着中医传入日本,中国的食疗文化也随之东渐日本。984年医学家丹波康赖根据隋唐时期以及之前的医学著作,编著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医学书籍《医心方》,其中二十九卷为饮食导引卷,三十卷为食疗本草卷,后来,随着中医食疗的影响不断扩大,日本对食疗的接受度提高,研究食疗的著作日益增多,江户末期日本食疗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现在,日本许多地方还会举办有关食疗的学习会、交流会,为民众提供学习食疗的平台。除了医学著作和医学理论外,具有保健功能的屠苏酒和七草粥也是在唐代传入日本,其制作原料虽有所改变,但仍有保健功能。现在,日本有些地区还会在正月初一饮有驱邪去病功效的屠苏酒,另外,一些药店还保留着在年末配送屠苏散的习惯[8]。正月过年期间不免大吃大喝,日本人会在这时喝清淡爽口的七草粥,以此调节肠胃,达到疗养效果。

四、结语

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兴盛的佛教为其对外沟通交流提供了先决条件,日本人对唐的崇拜以及对佛教的推崇是其与唐交往的契机。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两国的饮食文化交流才逐步推进。日本在继承唐代饮食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民饮食习惯,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日两国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本文涉及的面食、豆腐、食疗都是两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缩影,是两国饮食文化轨迹碰撞的突出见证。

参考文献:

[1]雷茜之.唐代饮食与日本饮食的佛缘[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16.

[2]张雅丽.唐宋时期素食习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3][日]真人元开撰.鉴真和上东征传[M].梁明院校注.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4]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付婷.隋唐饮食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6]应克荣.豆腐起源考[J].安徽史学,2013(3):127-128.

[7]许凤仪.日本豆腐根在扬州[J].寻根,2008(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