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范例6篇

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

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范文1

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枢纽位置。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顾问部和智囊团,乡镇办公室在乡镇与县、村两级之间。乡镇办公室的顾问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布置最终贯彻落实、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乡镇办公室的作用和优势,近年来,委办坚持把提升乡镇办公室工作整体水平作为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重点,着力从3个方面对乡镇办公室工作进行逐步规范,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规范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最近几年,由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干部职数减少等诸多原因,我县乡镇办公室队伍很不稳定,大多数乡镇没有明确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流动较大,更换频繁,加上新进办公室人员不多、业务不精,导致整个乡镇办公室队伍面临青黄不接,业务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为此,我们一是明确乡镇办公室必须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分管领导的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年年初,我们从加强乡镇办公室领导力量、提高乡镇办公室业务层次的高度出发,几次向县委主要领导建言,希望全县统一规定乡镇办公室必须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这一提议很快得到县委领导的充分认同和高度重视,通过近3年的努力逐步调整乡镇班子成员分工,目前,全县18个乡镇(区)的办公室工作已全部由熟悉办公室业务的班子成员分管,为全面提升乡镇办公室工作水平奠定了扎实的领导基础。二是对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实行统一备案和管理。要求各乡镇必须明确2—3名专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并尽可能做到人员相对固定,人员的基本情况要向县委办上报备案,人员调整后也必须及时上报县委办登记备案。截至目前,县委办已建立了全县18个乡镇(区)共42人的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信息库,办公室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也日趋合理。为切实加强对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规范管理,县委办每年都牵头组织召开1次以上的乡镇办公室干部业务交流会,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业务沟通。三是对乡镇办公室干部实行全面培训跟班提高业务能力。近3年,我们先后举办乡镇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的业务知识培训班3期,全县18个乡镇(区)分管办公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均接受了1次以上的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坚持每季度轮流安排2—3名乡镇办公室干部到县委办跟班学习,全面了解、熟悉、掌握综调信息、办文办会、督促检查、值班接访等办公室各项业务知识,为更好地做好乡镇办公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业务基础。

二、规范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水平。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后,机关干部队伍得以精减,我县大多数乡镇办公室人少事多,其他线上的工作大部分还需要办公室协助落实,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致使办公室人员不能轻装上阵,影响了办公室参谋、协调、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为此,我们一是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办公室的工作职能。从年起,我们对乡镇办公室的基本职能予以进一步明确,规定乡镇办公室原则上只承担办文办会、信息调研、来客接待、日常值班、档案管理等5项基本职能,并把5项基本职能的具体要求、操作流程细化后印送给乡镇办公室,以方便乡镇办公室对照操作,促进了办公室工作的规范管理。为不断规范乡镇办公室各项业务工作,近3年,我们每年免费为乡镇办公室赠送统一标准的发文登记本、收文登记本、发文笺、文件处理笺、会议记录本、值班日志等办公用品,要求乡镇办公室按照规定规范使用,有效解决了以往乡镇办公室办公用品样式不统一、填写不规范、管理不一致的问题,受到乡镇办公室的普遍欢迎。二是进一步强化了乡镇办公室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每年年初,我们主动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办公室分管负责人衔接、沟通,征求他们对乡镇办公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归纳总结他们的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出台当年乡镇办公室工作考核细则,其中“分管负责人重视办公室工作情况”被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列入考核内容。今年年初,我们经过近半个月的分组调研,出台了《年度乡镇(区)和县直单位办公室业务工作考评细则》,其中“乡镇办公室分管负责人重视办公室工作情况”占整个考核分值的5%。三是进一步细化了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我们与乡镇党委、政府一道,按照科学分工、责权明晰、相互支持的原则,对乡镇办公室岗位按文秘写作、值班接待、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类,并将岗位明确到人,有力地避免了岗位不定、人员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使乡镇对办公室人员管理更科学,职责更明确。

三、规范工作环境,提升保障水平。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乡镇办公室干部做好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为不断改善和规范乡镇办公室工作环境,我们一是加大了乡镇办公室基础建设力度。要求各乡镇(区)党委政府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分别为其办公室配套建设“三室”(专门的办公室、专门的接待室、专门的档案室),目前全县18个乡镇(区)已全部改造或新建“三室”并投入使用。为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进程,我们要求乡镇办公室必须配备1台以上的办公用电脑,开通电子公文网上传输系统,配备打印设施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办公室上报材料的渠道,要求乡镇的上报材料,除材料外,一律要通过电子公文网上传输系统上报,一般情况下县委办不接收纸质材料。现在,县委办和乡镇办公室之间、乡镇与乡镇办公室之间的工作交流90%以上通过网络途径进行,纸制文件数量明显减少,在实现自动化办公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办公成本。二是加大了乡镇办公室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督促乡镇全力保证乡镇办公室日常运转,在年初安排预算时打足办公室的工作经费。近3年,全县各乡镇(区)办公室工作经费每年均较上年有一定程度增加。据调查摸底,今年来,全县18个乡镇(区)办公室的电话费、印刷费、办公用品购置费、办公设备维修费等费用支出平均达到了1.25万元。乡镇党委政府对办公室工作的资金倾斜,进一步激发了办公室干部的工作热情,主动想事、干事、成事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加大了乡镇办公室纪律约束和制度建设力度。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纪律约束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不断强化乡镇办公室干部的纪律意识,年,我们借助县委出台《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十条禁令》的东风,明确要求乡镇办公室干部必须走在模范遵守“十条禁令”的前列,以严格的纪律约束推进办公室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求全县各乡镇办公室必须坚持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以良好的制度保证促办公室规范运转。目前,全县各乡镇办公室均制定了包括上班制度、值班制度、来信来访接待制度、学习制度、保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在内的办公室内部规章制度,严格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

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范文2

一、找准工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该县“三港三城”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特别是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许多工作都需要依靠乡镇力量来推进落实。年初,**县对乡镇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乡镇人才工作运行机制问题非常突出,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近几年,该县各乡镇虽然先后都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单一,职责分工和职能界定也不够明确,各线协同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体工作中经常出现任务互相推诿、不落实或难落实等现象。二是人员力量配备不到位。当前,各乡镇人才工作任务主要由组织委员和组织干事落实,一些涉及工、农、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工作,各线再临时派人协助,应付现象比较严重。如去年,该县农村实用人才评定入库工作,有些乡镇农办不愿参与此项工作,最后县委人才办出面专门协调才得以落实。

二、提出设立工作机构的指导意见

设立乡镇人才工作机构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要到位。为此,该县采取了两手抓,一方面通过宣传抓认识。年初,多次在县级媒体上宣传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着重提高乡镇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如在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中,重点宣传了六敖镇在培树可飞馒头、滨海辣椒等先进典型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考核抓组建。县委把建立乡镇人才工作机构纳入大党建考核内容,以考核来促进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对成立人才工作机构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设立乡镇人才工作机构的指导意见,在3月份下发了《关于要求设立乡镇人才工作机构的通知》,对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提出了原则性意见,指导乡镇健全人才工作机构。至4月底该县14个乡镇按照要求全部设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合理配置机构组成人员及分工

根据县级设立乡镇人才工作机构的原则性意见,该县各乡镇党委在安排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和办公室组成人员时充分体现了“党管人才”原则,体现了与工作实际的结合。各乡镇都明确由乡镇党委书记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总责,体现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原则;专职副书记任副组长,负责综合协调党政班子成员工作;成员包括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农业副镇(乡)长、工业副镇(乡)长;组织委员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副镇长重点抓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工业副镇长重点抓非公企业人才工作、宣传委员重点抓教育、卫生等类专业技术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则由组织干事、农办主任、工办主任和劳动保障员等人组成,具体负责各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日常工作,使当前乡镇人才工作各个方面都有专人负责,初步形成了力量合理分配,工作各有侧重,各线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四、明确工作机构职责

各乡镇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后,都根据各自实际,明确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并对成员科室的职责分工作了进一步界定。领导小组作为乡镇人才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负责全镇(乡)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人才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和总结、人才信息库的建设、指导相关单位和各行政村开展人才工作、承担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等事项。乡镇各办根据年度人才工作计划的总体安排,落实好各自的工作任务。

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范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切实维护人民币信誉,结合我市农村反假货币工作实际,在2005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各乡镇推开农村反假货币网络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农村网络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农村网络建设的目标是: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2006年6月前完成全市农村反假货币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反假货币长效机制,壮大农村反假货币专业力量,提高农户反假货币意识和技能,实现协调管理、宣传教育、反假成效均有突破。

二、组织体系

(一)建立乡镇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在已建立市、县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各乡镇成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政府确定一名领导为组长,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行长(主任)为副组长,当地公安、司法、财税、教育、工商管理、邮政等机构的负责人和各村村长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当地农村反假货币工作,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打击假币犯罪活动,不断健全当地反假货币工作体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提出工作建议,通报情况,并做好指导和督办工作;负责反假货币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报告工作,每季编报反假货币简讯;落实反假货币工作宣传和技能培训;完成上级和当地反假货币领导小组交办的与反假货币工作有关的其他事项。

(二)建立乡镇反假货币联络员队伍。农村反假货币联络员由信贷员、各村委会人员、学校辅导员、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财会人员、各乡镇消费维权监督员和“万村放心店”业主兼任。其职责分别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员协助办公室做好日常反假货币宣传、技能培训和信息搜集等工作;村委会的宣传员协助村长做好本村反假货币的宣传工作,及时反映基层的反假货币工作动态;学校辅导员、乡镇企业财会人员、各乡镇消费维权监督员和“万村放心店”业主协助做好本乡镇反假货币宣传教育工作。

三、工作措施

各乡镇应在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科技、教育、文化“三下乡”活动,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切实推开以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基础建设。一是加强反假货币技能知识培训,各乡镇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领导小组成员和联络员进行反假技能培训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当地市、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聘为农村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各乡镇反假货币技能培训教育要求在4月底前必须完成。二是规范乡镇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工作管理,临柜窗口假币收缴、鉴定业务按规定流程操作,减少柜面假币纠纷。

(二)丰富宣教形式。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长效宣传机制,以全国农村反假货币宣传月(5月份)为契机(宣传月活动方案另行制定),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在营业场所长期张贴反假货币宣传画、摆放宣传资料和鉴别仪器,临柜人员要加强日常反假货币宣传工作。在各村设置反假货币宣传专栏,在农村普及爱护人民币、反假货币常识和法律知识。组织人员在村镇中心区域设置宣传点开展宣传,联络员要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口传手授防伪知识、分发宣传资料,有条件的可通过乡村文化站播放反假货币宣传片,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农民观看。开展假币案例反面教材的宣传,结合真人真事,加深农户的反假货币意识。坚持提升反假货币意识从校园抓起的思路,建立学校反假货币教育基地,每所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爱护人民币和反假货币知识宣传讲座,发挥学生主动宣传反假货币的辐射效应。

(三)优化结算方式。各乡镇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加快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推广和丰富非现金结算方式,减少现金流通。大力宣传使用非现金结算手段的快捷、方便和安全等优点,提高农户使用非现金结算的主动意识。

(四)加强服务监督。各乡镇金融机构应加强临柜窗口人民币管理综合服务工作,提供残损币兑换服务,主动告知客户在人民币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权利及义务,提高服务透明度,承诺服务内容,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升人民币管理工作水平。

(五)强化技术支持。各乡镇金融机构临柜窗口应按规定摆放符合国家标准的验钞机,为顾客提供假币鉴定工具。同时,乡镇较大的集贸市场、农户企业等应适当配备验钞机,方便农民及时识别假币的需要,增强农民反假能力,遏制假币在农村的流通环节。

(六)共享信息资源。建立乡镇各部门反假货币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及时搜集工作信息,总结工作经验,互通假币案件线索。发生假货币案件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公安机关和当地人民银行报告。

(七)实施考核奖励。每年由市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农村反假货币网络建设工作组织一次考核(考核事项另行通知),对农村反假货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乡镇和个人进行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工作领导。各级人民政府是当地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网络体系建设的全面推开。市、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加强指导和监督。吴兴区、南浔区政府要确定分管区长,落实职能部门,加强辖区网络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于4月底前必须完成组织架构的建立工作。

(二)注重部门协作。省联社**办事处和各农村合作银行(联社)要切实履行业务主管职能,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公安、司法、工商、税务、教育、邮政等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注重协调配合,形成打击假币犯罪的工作合力。教育单位要组织有关爱护人民币和反假货币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学习识别假币的方式。各乡镇应注重和体现各项工作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站(点)和“万村放心店”在农村反假货币宣传中的触角延伸作用。

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范文4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要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食品安全日常工作。要在强化基层公安、工商、卫生和畜牧等食品安全监管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突出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员、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信息员和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乡镇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各乡镇要依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镇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成立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乡镇政府主管负责同志兼任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主任,每个乡镇要至少配备3名专职食品安全监管员。

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组织贯彻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落实本乡镇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委托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本辖区食品安全信息,接受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配合县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第一时间控制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现场,协助做好事故处置及责任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开展辖区内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承担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的日常巡查工作;负责对婚丧嫁娶等家庭集体聚餐活动的指导工作;做好本辖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完成乡镇政府和县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的筛选、审核、日常管理、定期培训考核等工作。

(二)着力培养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各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依据食品安全风险大小及影响程度,确定隐患突出的村镇、单位作为重点区域,根据每个重点部位被监管对象的多少,酌情聘请2至3名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信息员,名单由当地村委会提出,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审核,县食品安全办公室核定,县统一颁发聘书,乡镇财政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信息员由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统一管理,主要负责对划定的重点区域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食品安全信息等工作。

(三)深入推进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依据本行政区域食品产业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在每个行政村聘请2至3名食品安全协管员。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一般从村“两委”中产生,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审核,县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核定备案,乡镇财政给予一定的工作补助。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主要负责了解、收集本行政区域涉及食品安全的各类信息、线索,以及突发食品安全事故或可疑事件,及时向所在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反馈;开展农村集贸市场、庙会等食品流通市场巡查工作;做好对婚丧嫁娶等家庭聚餐活动的现场指导工作。

(四)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骨干队伍作用。各乡镇政府要协调公安、工商、卫生和畜牧等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力量,构建高效、准确的基层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充分发挥专业骨干队伍的宣传教育、行政执法和管理服务作用,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危害。

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内容、增强协调能力、规范信息报告流程、提高队伍素质,为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保障。

(一)日常巡查制度。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坚持日常巡查制度。日常巡查工作以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管、排查隐患和信息收集、上报为主,涉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行政许可、登记、备案等工作,由县食品安全行政执法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履行。

(二)组织协调制度。遇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问题、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或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由县食品安全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依法开展联合执法,乡镇负责协调本辖区卫生、农业、纪检、公安、教育、供销、粮食、农业、动物卫生监督等基层单位负责人、工商派出人员,配合县依法开展联合执法。

(三)信息报告制度。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发现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应在核实的前提下立即上报,县食品安全办公室分类分级处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要与当地卫生、农业、公安、教育、林业、动物卫生监督等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主动衔接、互通信息、密切配合。

(四)业务培训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员须经县食品安全办公室、有关监管部门和法制部门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上岗。食品安全信息(协管)员须经县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并颁发聘书后方可上岗。县食品安全办公室每年对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员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信息员开展业务培训不得少于2次。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要通过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培训。

加大保障力度

(一)组织保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尽快成立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做好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员、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信息员、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三支队伍的筛选、审核工作,确保在2012年8月底前完成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范文5

一、镇机关事业单位现状

(一)乡镇机关人员编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情况。

桂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共79.2万人口,设有39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4个,建制乡25个。全县39个乡镇机关共有行政编制721名,实有人数754人,超编33名;乡镇机关后勤事业编制39名,实有人数39人。乡镇内设机构设置:一、二类乡镇各设5个,即党政人大政协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三、四类乡镇设3个,即党政人大政协办公室(加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二)当前乡镇机关履行职能情况。

目前,“三票”(政法综治、计划生育、财政收入)工作成为各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乡镇干部应付各项硬性工作任务已是焦头烂额,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考虑公共服务问题。大部分乡镇将乡镇干部(包括财政所、计生站人员)按照工作任务分组定员,分为计生组、维稳组、招商引资组,各组相对独立开展工作,福利待遇与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另外,全县乡村两级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取消农税后,财源进一步萎缩,而各项支出未见减少,为了保运转,乡镇干部千方百计找上级有关部门或企业“化缘”。

(三)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县乡镇设有各类事业单位共426个(不含加挂牌子的单位和部门垂直管理机构)。共核定编制6850名,实有在职总人数为7284人。乡镇事业单位中以部门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有:林业工作站、财政所、国土资源所、交通运输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卫生院、中小学校。以乡镇管理为主的乡镇事业单位有:水利管理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农业服务站(由农技站、农机站合并组建)、文化广播电视站(由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合并组建)、企业劳动管理站(由企业办与劳动管理站合并组建)、农村经营管理站等,这些事业单位均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调查总体情况反映,我县乡镇事业单位工作和职能履行情况,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财政所、动物防疫站、乡镇中小学校,由财政全额拨款,人员经费有保障,运转良好,都能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二类是国土资源所、交通运输管理站、计生站、卫生院、文化广播电视站、水利管理站等事业单位有收费收入或一定的财政拨款,经费能基本保证,工作运转正常;三类是农技站、农机站、企业劳动管理站等事业单位,只有少量财政补贴和一定经营服务收入,但经费难以保证,工作难以开展,部分人员外出打工或从事经营化肥农药、家禽治疗、饲养经营等有偿经营服务。目前乡镇计生站、财政所人员大都作为乡镇干部使用,参与乡镇干部分组,参加驻村工作,乡镇经管站站长,文化专干大都由乡镇干部兼任。

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乡镇布局欠合理、规模偏小。我县人口79.2多万,39个乡镇,除城区14万人口外,平均每个乡镇不足1.8万人,而按民政部关于建制乡统一标准,每个乡级单位管辖为3—5人。

目前,我县人口超过3万的乡镇只有1个,2—3万人乡镇15个,1—2万人乡镇17个,甚至有6个乡镇人口不足1万,人口最少的杨柳乡只有0.2万人。乡镇设置过多,规模小,既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和县乡财政压力。

(二)乡镇体制不健全,“条块”关系不顺,存在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一是权责不统一,不利于乡镇履行职能。过度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乡镇政府行政效能。乡镇政府缺少应有的人事权和行政执法权,为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乡镇政府不得不经常主动向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烟草站等职能机构协调,有时甚至委曲求全,更谈不上指挥领导这些机构,对乡镇其它事业单位也只存在名义上的领导关系,乡镇政府不掌握人、财、物。二是财权、事权不统一。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财权、事权统筹兼顾不够,需要大投入的公共服务事业,如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本应由市、县政府负担的,却不加区别一律要求乡镇配备一定比例的资金,而相当一部分乡镇没有承担能力。许多乡镇为此负债累累,目前除黄沙坪等12个乡镇外,其它乡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乡镇管了不该管或管不了的事,一些该管的事却管不了,乡镇政府职能履行越位和错位问题较突出。三是乡镇政府领导职数设置欠合理。就2001年而言,乡镇行政编制为865名,按文件规定核定领导职数为452名,领导职数占行政编制数的52.2%;以2004年为例,乡镇机关行政编制为721名,20**年乡镇机构改革,按文件规定核定领导职数为347名,领导职数占行政编制数的48.1%,加上20**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领导到龄改非和《公务员条例》规定配置的主任科员及副主任科员,科级干部均超过55%左右,出现了官多兵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机关的行政效率。四是乡镇干部思想观念没有从根本上适时转变。他们认为农业税取消了,村委会主张自治,突然间感觉无事可做,无所适从,习惯于以往行政管理型的工作方式。

(三)乡镇事业单位矛盾较突出,社会功能不强,许多站所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设置过散,机制不活,发展滞后,难以满足新阶段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乡镇事业单位职能弱化,发展活力不足。如企业劳动管理站、经营管理站、财政所、文化站等。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为例,其原有的职能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深入,不断弱化,其人员大部分参与乡镇中心工作,业务变成了兼职,一年到头的工作只是填报经济报表,经管站的存在已无多大作用;二是部分乡镇事业单位由于经费不足,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其人员部分外出找工或从事经营买卖,变为名副其实的个体户,如乡镇农业服务站,县财政每人每年只下拨经费1000元,人员经费没有保障,公共经费更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开展农业服务;三是部分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我县50岁以上的教师占整个小学教师的32%。教师队伍人员老化,青黄不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四是部分乡镇事业单位技术人员严重欠缺,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如我县乡镇卫生院大量技术人员外流,目前乡镇卫生院中专本科学历以上的专业卫技人员几乎没有,专科学历的技术人员也微乎其微。二是受农村体制改革的冲击较大。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三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县乡镇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却一成不变,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求,以致一些乡镇事业单位自身生存存在困难,无力履行职能职责。三是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1997年和20**年我县在机构改革中都下文对乡镇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能、管理体制进行了明确,但一直未按文件精神执行。主要是因为改革的模式照套上级有关文件,而没有真从实际出发,找出一条有利我县乡镇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增强活力的改革路子。目前,有的下放给乡镇的事业单位,乡镇怕背包袱不愿管,而县业务主管部门也甩包袱不去管,“两不管”现象造成了管理上的脱节。四是重视不够。随着农村各项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县对乡镇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管理欠重视,县财政补贴标准近十年一成不变,市乡(镇)的补贴大部分未到位。由于经费短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得不到落实,许多人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致使一些公益职能的履行存在“空档”。

三、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推进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一是要强化“有限政府”的理论,要正确认识政府、市场、社会的能力和作用,认识到政府能力是有限的,从而避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二是要强化“小政府,大服务”观念,加强乡镇政府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职能,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服务。

(二)抓好五项调整,促进职能转变

一是调整乡镇布局。通过撤乡并镇、“撤小并大、撤弱并强”,调整乡镇布局,扩大乡镇规模。目前我县乡镇规模偏小,有的乡镇辐射半径有限,这一情况影响了城镇化进程。根据我县实际,全县乡镇设置在20个左右为宜。

二是调整乡镇机关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适应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我县乡镇可设置三个内设机构,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加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并对每一个内设机构职能作明确规定,结合各乡镇工作量的大小,在岗位、人员、编制上加以区别,如安全生产任务重的乡镇可适当增加岗位。在领导职数方面可按照乡镇大小和工作量多少设置,对性质相近或联系密切的工作可由同一领导兼任,实行党政交叉任职,适当精减领导职数,根据目前乡镇履行工作职能的现状,结合外省、市先进经验,建议由乡党委书记兼任人大主席、镇长兼任乡政府联络组长,组织、人事、宣传工作由一名领导兼任,政法、武装工作也可以由同一领导兼任。按照民政部要求的乡镇人口要达到3—5万人的标准,乡镇布局调整后,3—5万人口乡镇建议配备领导职数5—7名,5万以上乡镇设领导职数7—9名,3万人口以内乡镇领导职数配5名。

三是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按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采取“撤、转、合、并”的方式进行调整。税费改革以后,部分事业单位职能更加削弱,如企业劳动管理站、文化广播电视站、经营管理站等事业单位,对这些事业单位应予撤销,其职能划归乡镇政府;对农技、农机、水管、畜牧等事业单位合并组建一个综合性农业服务机构,将公益性职能与经营职能分离,省、市、县财政应保证开展公益所需经费;对文化广播电视站以经营性职能为主事业单位进行改制转体,实行企业化运作,参与市场竞争,由政府负责监督、管理;对乡镇财政所、国土资源所、司法所等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可分片设立,在中心乡镇所在地设站所,实行以片管理,精减机构和人员。要加大乡镇学校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我县乡镇学校分布分散、面广校多,要结合乡镇行政区域布局的调整而合理设置。

四是调整财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确保乡镇政府正常运转。以分税制财政体制为核心,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事权、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分类确定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对经济较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乡镇给予相应的自,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对经济欠发达、收支规模小的乡镇,可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模式和“村财民理乡代管”模式。同时多渠道化解乡镇债务,减轻乡镇负债压力。

五是对乡镇政府管理方式的调整。县级政府不能简单地把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作为考核乡镇的唯一指标,应从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来衡量乡镇工作,促使乡镇职能转变,提高乡镇政府的管理服务功能。县级政府要从引导乡镇产业调整、提供信息服务,做好宣传推介工作等方面下功夫,给足乡镇自,充分发挥各乡镇特色和优势,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乡镇办公室员工作总结范文6

按照中央、省、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县先后在镇等13个乡镇推行实施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社会管理、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为了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理顺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确保实现县委、政府向市委、市政府承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的目标,根据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精神,现就深化“网格化”工作机制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全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

实践证明,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平台,是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重要载体。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卢林同志向市委庄重承诺,今年上半年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

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加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尚未纳入试点工作的乡镇要立即研究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在今年6月底以前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已经开展试点工作的乡镇,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规范运行管理机制,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

调整充实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卢林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瀚时同志、县委副书记吴雁俊同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太瑜同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许晓鹏同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旭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政法委,何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林刚同志、县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陈亚军同志任副主任。

经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县编委已经批准成立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5名。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人员由县委政法委会同组织、人事等部门尽快选调到位,负责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日常事务。各乡镇要比照县委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尽快调整充实领导小组,落实工作机构,确保工作开展需要。

三、理顺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网格化”考核管理措施

各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县政法(综治)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实行一季度一考核一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全县“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内容和领导干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由县双考双评办、督办督查局制定考核细则并具体落实。县综治办研究制定对县综治委成员单位社会管理创新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考核措施,特别是加强对牵头负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单位的考核管理,推动服务管理工作延伸落实到“网格”内,实现“零距离”服务管理。

为真正实现网格工作室服务社区群众的作用,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服务到位,根据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精神,整合到网格工作室的乡(镇)干部、社区(村)干部、派出所民警、治安协勤人员、计生协管人员、低保协管人员、劳动保障协理员、治安(禁毒)协管员、志愿服务人员等,实行双重考核管理。工作实绩表现由所在乡镇和网格工作室进行考核,占考核分值的60%,业务工作完成情况由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考核,占考核分值的40%,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年度工作目标奖惩和工资(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的依据,具体考核管理办法由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下发并组织实施。

四、深化探索创新,科学定位“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能

由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研究提出“网格”划分设置参考标准,制定县、乡(镇)、社区(村)、网格工作室等各级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和服务事项,下发各乡镇参考实施。

积极探索将服务群众的社区(村)管理职能下放到网格工作室的模式,逐步实现群众办事在网格工作室一站式办结。在镇探索试行“网格”升格为社区试点工作,依托“网格”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要将网格工作室固定办公服务设施、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网格工作室固定办公场所建设,逐步解决网格工作室办公场所狭小简陋、功能设置不完善、占用公用通道、安全措施不够等问题。

加大对网格工作室人员的培训,年内由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举办1-2期“网格化”工作内容的专题培训。

五、加强信息采录,加快推进“网格化”信息系统建设

市委政法委统一规划建设的政法系统内网已经建成运行,各乡镇已经顺利接入,网络管理人员已经由县委政法委组织进行了培训;由县公安局牵头组织开发的全县“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镇19个“网格”光纤专网已经建设完成。以上条件为推进网格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各乡(镇)和网格工作室要加大对辖区内各类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已经开展“网格化”试点工作的乡镇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全部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维护管理。其余乡镇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部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