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例6篇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文1

1.都突出对语言文字表达与思维能力的要求,体现了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写作是通过书面文字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活动。写作活动和人的思维能力、书面文字的表达技巧有直接的关系。因而这两方面自然地成为中美作文评价标准的重点。 2.均注意了“命题”对评价学生真实作文水平的影响,并力求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命题作文损害了文章的有效性,即评价的效度试卷对于一定的考试目的的准确有效的程度。 因此,在两国的评价标准中,都力求放宽命题要求,给学生宽松的写作空间。美国NAEP作文评价标准中完全是指向学生作文成品的评估,没有设置对命题的反馈评估。我国淡化试题形式的意识自1998年高考作文中开始体现,试题对文章的表达方式给予宽松要求,考生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审题简易、明了,没有高深莫测的审题难度,没有难倒一片的苦心孤诣的命题构思,而是让考生一看就懂,关键测试考生能不能发挥想像、创造,能不能选择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命题放宽,部分缓解了单一命题面向各类学生的矛盾,使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得 以自由表达某种思想内涵,自由选择能承载这种思想内涵的文体形式,尽可能地展现鲜活的个性。 3.均体现出重视对内容作出评估的倾向。 美国写作评估者明确提出,建议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文章内容的评价上,只有当“写作方法” 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述时,再来关注它。我国过去评价作文时,曾有过将内容与形式分别给分的做法。由于认识到一方面作文本身是一个整体,分别给分造成了内容与形式之间产生了不必要的割裂;另一方面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很多老师重视作文的形式技巧,而忽视作文的 内容,甚至出现了高考作文的“格”,形成“新八股”文风,因此,我国的高考作文评价也回归到内容上来,将内容作为评价作文的主要标准。 以“内容”为主要评价标准,有利于强化对考生意识、思维品质的评估,有利于将作文教学引导到务实的轨道上,培养出真正有素质、有独立个性的青年。 4.均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 中美两国的作文评价标准,都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促进作用。我国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新设立的“发展等级”,专门提出了“有创新”的标准,鼓励学生出新,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自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命题起,就体现出教育者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表个人意见,挖掘考生主体意识和创造潜力的用心。在美国NAEP作文评价标准中,我们也反复看到“拓展”一词出现在三类不民文体的评价标准中,成为各类文章成功、完美的标志。美国作文评价标准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拓展事件、拓展观点,使自己的文章灾现个性,更具创造性。在其记叙文评价标准中,还明确谈到“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像的文章”,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与虚构,充分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心理品质。 自20世纪末,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就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作文作为学生主观头脑的产物,其教学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展现。中美两国作文评价标准的制订,均体现出希冀通过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馈、调控作用,激励学生最自由地发挥创造潜力的意向。 5.对作文篇幅的限制都较宽松。 这一点也存在少许差别,在美国NAEP评价中,作文的字数是完全没有界限的,评价只看文章是否清晰、完满地做出了表述。我因则有“不少于800字”的限制。但这一限制相对于过去,已显示出自由的趋向,过去我国的作文篇幅是要求500~600字,600字左右,不担过1000字,等等;现在则提出“不少于”,体现了从严加限制到逐步放开,给了考生一个较宽松的标准,一个较大的施展空间。 中美作文评价标准的不同之处 二、 是否分文体确定标准。中国作文评价标准是面向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通用标准,而美国评价标准则鲜明地体现为分文体定标准。这种分文体制订评价标准的做法是较为严谨的。它能充分反映评价者对学生驾驭不同文体时的文体要求的能力,较之抽象地评价内容充实否、结构完整否、符合要求的“通用”标准否,更能起到实际的评分指导与规范作用。当然,在对文体淡化、杂读的文章进行评价时,分文体评价的标准也存在不易掌握之处,仍需在具体操作中加以考虑 2.有无“中心明确”“思想健康”之要求。在我国作文评价标准中,这两个要求可谓是 “传统”的标准了。而在美国作文评价标准中,我们看不到上述要求,他们仅将评价的指向放在“学生在文中传达了多少信息”“这个作者在观点和信息之间建立起怎样的联系”“这些观点和信息是怎样得到拓展的”的问题上。 中美这一差异体现了中西方写作观念方面的差异。西方人多强调“写作是一种交流”;而中国受传统写作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欧美写作理论受人本主义和儿童中心论的影响,重视培养儿童的个性,提倡写个人生活经验,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中国则要求在注意个性表达的同时,表现出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是否有‘“符合”题意、文体的要求。 在我国作文评价标准中,是否符合题意,是衡量作文的第一因素,是否符合文体要求在淡化文体的考题中仍然作为评价标准出现。而在美国作文评价标准中,我们看不到这两方面的要求,尽管其评价标准本身就是分文体制订的。中央教科所章熊先生在《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中谈到教学法专家对写作的分析,“我国一贯重视‘审题’,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步,这是与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相联系的”。在实际作文评价过程中,当学生的写作“离题万里”时,教师往往会毫不留情地批上一个最低档分数。美国在对待“跑题”问题上则要宽松许多,教师先“像正常情况一样使用评分标准”,即先不考虑题目给一个分数,而后减去题目相关性应得的分数,而不是直接判定为失败文章。美国NAEP对待学生的考场作文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考场作文的评分宗旨在于评价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对学生在标准化条件下所接受的共同的任务做出反映的能力。 4.是否另设“发展等级”。 在NAEP的作文评价标准中,记叙文的“完美故事”;说明文的“拓展讨论”;议论文的“拓展驳诉”是最高档级的作文,它们在构思、组材、语言等方面都是对学生基本写作能力评价之上的最高层的评价。这与我国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设立的“发展等级”的意图是相一致的,均是为了给予那些在写作方面独具才华的考生以有区分度的、鼓励性的评价。但美国NAEP中将基础与发展合为一个整体,分档递进。我国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则分别设置,基础等级分四档,共占50分,发展等级分四方面,共占10分。 5.评等与评分。 美国NAEP评价作文,是将学生的文章由低到高分为六个档次,学生所得到的,是一个概括的等级分。我国作文评分则设等、定分,并最终以分数的形式,精确到个位出现。 评等还是评分,涉及到一

个考核的“区分度”问题。考核的区分度指考题鉴别不同考生能力的程度,即测试中能使不同水平的考生的成绩明显拉开距离,表现出区分能力。作文试题的区分度如何呢?作文试题属于“开放式”题型,相对于“封闭式”题型来讲,其信度较低,效度较高,较难建立常模参照。对这样的题型,以精确到个位的分数来提高区分度并非有效的做法。陈钟梁先生就曾在《告别极端,走向成熟》(《语文教学通讯》2000.7)一文中提出“作文则适宜等第评定”,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6.对作文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追求。 美国NAEP作文评价标准拥有专门的研究小组,对于其作文评价标准的研究与产生过程,都给予了文字性的报告。在评价标准具体使用前,NAEP组织教师专门培训,包括解释和应用评分标准两个阶段,直到确认教师能持续、可靠地使用这些评分档次。在评价结束后,还给出了各类文体评价的实效数据与图表,以进一步证实评价的信度。这一个完整的过程被公布在书面材料和网络上。同时,NAEP所研制的作文评价标准,以每类文体的主要特点入手,提出了层级递进的具体标准,每一档的要求都简明而确定。评价者运用这样的标准,可操作性明显增强,主观判断的差异有所降低。 我国的语文教育研究者近年来也致力于作文评价标准的研究,并不断更新具体的评价标准,但对标准的产生与标准的运用效果缺乏公开的介绍和反馈,在具体的评阅操作过程中,由于培训不足,有与研究意图脱节的现象。同时,目前的作文评价标准仍存在过多的主观评判成分。这样的评价标准很容易使评阅最终流于“凭着感觉走”,同时不具体的评价标准对评价操作者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本栏编辑:yjh 】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文2

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初中生写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呢?

一、评价标准分类制订

一是平时的作文训练和考试作文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中考作文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不适于照搬到日常的作文教学之中,因为考试作文的评价大多着眼于文章品质,主题、结构、语言成了评价的主要对象;而平时作文的评价则应该更注重考察学习主体的写作能力,应着眼于作文所反映的写作主体收集材料的能力、构思能力、行文能力、表达方式的选择、具体语言的表现力和修改能力等,使评价能起到诊断、激励的作用。

二是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写作学习目标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各年级的写作学习目标不一样,各单元的学习重点不一样。因此每次作文训练的评价,首先要体现针对性原则。应该紧紧围绕本次训练目标,突出某一写作重点。评价时,更多地关注本次训练的具体内容和目的,而相对忽略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其次是要体现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即使针对同一个具体的写作内容的训练,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级和九年级的评价标准肯定应该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考查出写作教学活动学与教的效果。

三是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个体有着各自的优势,不能全部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平时的作文评价还应该具有心理调节功能。因材施教,是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比如,一些写作有些另类的学生,只有在宽容中引导,而不能简单地扼制;一些基础薄弱、缺少写作悟性的学生,也需要在鼓励中提高;一些写作有天赋的学生,则不应该用常规的要求去束缚。因此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我们的作文评价可以暂时放弃刚性的评价标准,而是利用学习的心理特点,立足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活化评价标准,来激励学生写作热情和才能。

二、评价内容多维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重视“写作材料准备过程”,“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评价的内容要努力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评价。比如考查写作前学生搜集了哪些材料,考查学生取得各种材料的方法,考查学生是否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内容和方法等等,从而达到“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最能体现学生作文评价的主体性。这样的评价展示活动更能促使学生对作文评价标准的理解,学会评改作文的内容和方法,促进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而且作文的展示和评价是让学生获取体验成功的快乐的重要途径。还可尝试让写作对象成为评价主体,比如写给老师或家长或某人的一封信,就可以让收信人参与学生的作文评价。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有目的的写作意识。

【案例解读】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日常写作教学的作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上面这张《写作及修改个人表现评价表》就来自于叶晓峰老师的《“以人为本”的初中写作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和实践》课题研究成果。这张表格虽然还显得粗糙,但体现了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部分有这样的论述:“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上面这张评价表就是这一建议的很好实践,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学生对自己作文是否合乎本次作文要求的评价,有对自己修改作文的态度和行为的评价,有对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情感的评价,有对自己在与同学相互交流中的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等等。这样的综合性的考察,不仅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而且促使学生自己去体悟写作学习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学习运用,促进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文3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操作考核;评测系统

作者简介:赵凯峰(1976-),男,吉林松原人,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工程师,企业培训师;陈铮(1968-),男,江苏南通人,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工程师。(江苏 徐州 22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技能鉴定操作考核自动评测模式及方法的研究”(项目编号:J201102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031-02

关于职业技能操作考核的评测系统在2000年左右国内已经有人提出相关概念,但截至目前国内使用的操作考核评测系统大都是与某操作仿真系统结合在一起。例如电力行业中与变电仿真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变电站值班员操作评分系统,此类评测系统功能单一,只能判断操作人员的操作内容是否正确,无法反映熟练程度及各个操作步骤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分值比例,不具备评语和知识点的管理功能并且不能脱离仿真系统单独使用,不能适用于技能鉴定考核。

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实操的考核方式是在考核中使用人工在评分表中打分的方法,考评过程中一般由三个或几个考评员根据表中各项分值和考生操作结果进行给分,每个考评员各自在评分表中打分,考评标准只能依靠考评员自己掌握,不同考评员对评分标准的掌握程度不同,可能导致不同考生间评分标准不一致,不同考评员间评分标准不一致,同样成绩的考生给出的评语差异很大。而且在考评中不能排除考评员给分未按照分值标准给分或计算总分时的计算错误。最后的评语由考评员人工书写,考评员语言文字的组织方式和能力对评语有着很大影响。考评员对于不同考生之间的评语标准也不好掌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要进行关于技能鉴定操作考核自动评测模式及方法的研究,此项研究能够建立一个技能鉴定操作考核题库平台,并建立统一的评分标准和体系以及统一的评语,提供自动评分及给出评语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考核中考评员人为带来的差异,此项目的研究将填补国内对于操作题目自动评测方面的空白。

一、总体解决方案

1.研究职业技能鉴定操作考核评测流程,提出标准化管理方案

在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操作考核方案及工作流程基础上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动评测系统的管理方案及考核评测流程,主要包含考核评测流程中各个工作节点的设置、每个节点用户及用户权限的设置、流程中数据流的设置、标准化归档数据的格式。考评流程主要包括考生抽题、考试开始、操作中考评员记录、考试结束、汇总成绩(给出评语)、数据归档五个阶段。用户分为考评员、考评员组长、鉴定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四大类。最后归档数据以数据库形式保存,但可以打印成评分表式的文档资料。根据评测流程提出技能鉴定考核管理方案,主要包括题目管理、考评管理、数据管理三个方面内容,对每一方面要从管理原则、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等角度阐述。管理方法要能够和鉴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题目管理方案中讲述对应工种的题目种类、题目数量、题目覆盖范围、出题依据、题目级别;考评管理方案中主要讲述考评方式、考评员聘请、考评方案、考评分数设置、考评纪律等;数据管理方案主要讲述单个考生资料数据、考评记录数据、上报数据、汇总数据等内容。

2.整理形成专业操作题目库和鉴定评语库

根据近年来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目和鉴定结果,参考生产技能专家和考评员的意见,整理形成部分职业工种的操作题库和鉴定评语库。对题目进行职业鉴定等级分类,题目设计要遵循各个工种和鉴定等级的鉴定规范,涵盖工种的主要操作技能。题目库中包含题干表、标准答案表。题干表中主要有“题目序号”、“题目内容”、“工种类别”、“题目等级”等字段,标准答案表有“题目序号”、“操作序号”、“操作步骤内容”等字段,上述两表由专家按照规范和规定填写上述字段内容。

设计评语标准结构和评语库。鉴定评语库中包含总况评语子句(例如:“熟练掌握××技能”等)、细节评语子句(例如:“操作票书写正确“或”对母差保护操不熟练”等)、总结评语子句(例如:“符合变电站值班员技师技能操作考核要求”等)。在评语库中设计总况评语表、细节评语表、总结评语表三个数据表。总况评语子句主要是反映考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用“基本掌握××技能”、“掌握××技能”、“熟悉掌握××技能”、“对××技能没有掌握”等语句,细节评语设计要将评语子句与考核点(操作步骤)对应起来,主要是反映对某项操作内容的熟悉程度,总结评语是对考生是否符合所报等级的条件进行最终评价。

3.研究考核点和评分标准内容及相互关系,建立考核知识点及对应的评分标准、评分参考和考核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操作评分标准对题库中题目进行考核点分析,并对评分标准进行细化,原有的评分标准有很多部分是通用标准,并没有提供对某个题目每个具体操作步骤的具体评分方案,此次研究要确定题目库中每个题目标准答案中每个操作步骤是否作为考核点。如果作为考核点,则确定每个考核点的分值范围。分值要体现考生对本项操作的正确度和熟悉程度,对“不正确”、“基本正确”、“正确且熟练”等各个等级给予不同分值。

研究如何确立考核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关系主要包括:考核点之间的先后关系或并列关系;考核点对本次操作的否决关系。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个考核点给定具体分值,确立考核点给分标准,指定具有否决条件的操作步骤。

4.研究对鉴定进行自动评分及形成鉴定评语的方法

使用计算机数据库和数据结构方法实现考核点评分标准、各个考核点之间及考核点与评语之间的关系,通过识别各个考核点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考核点评分标准自动给出考核总分。评分过程中计算机首先根据考评员所选内容判断本步操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此操作的后续操作分数一并扣除,如为否决项则扣至及格线以下分数。如正确则判断此操作后续操作,将此操作所有后续操作核对完毕后检查此操作的并列操作步骤。整个过程是通过数据结构中对树型结构递归遍历的方式核对所有操作步骤,核对每一步操作时要根据考评员给出操作步骤的正确与否与熟练程度给出不同分值。

在核对操作步骤结束后,通过识别考核点与评语之间的关系并依据评语标准结构和分值自动选出鉴定评语。鉴定评语要反映对应工种等级要求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总况评语)、主要优点和不足之处(细节评语)、是否符合鉴定的要求(总结评语)等。(例如:变电站值班员在操作任务中90%以上的操作步骤评测都是“正确且熟练”,且没有否决项出现,总分在85分以上,则总况评语给出“熟练掌握变电站设备及操作技能”;如每次操作二次设备都是“正确且熟练”,则评语中给出对应的“对二次设备操作熟练”语句;如在操作中的防误措施上考生在部分考核点得到的评测是“基本正确”,则在给出评语中应对应“防误措施熟练程度不够”等;如果出现具有否决项属性的考核点未操作或被评测为“不正确”,评语则直接对应“出现严重误操作或漏项”,不需其他细节评语;如果总分为不及格,则总结评语对应“不符合变电站值班员技师技能要求”等。)为了能够实现自动评语功能,要根据鉴定规范和标准确定评语中每个子句对应的考核点,建立考核点与评语子句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包括每个考核点与总况评语子句之间的关系、每个考核点与细节评语子句之间的关系、具有否决项考核点和总分与总结评语之间的关系。对评语库中的细节评语表进行拆分,将通用词语组成通用子句库,例如:“基本正确”、“正确”、“正确且熟练”、“很熟练”、“有不正确地方”、“有部分遗漏”。将评语类别(操作类别)组成评语类别库,例如“二次设备操作”、“一次设备操作”、“防误措施”、“设备巡视”等需要在标准答案表中添加“评语类别”字段,给每步操作都对应相应的评语类别。

系统自动评分结束后计算机将此次操作任务的评分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评分情况要包括考生情况、操作时间、操作任务、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得分、总得分、评语、考评员等信息,并且根据评分情况能够生成详细的评分表(可打印)。

5.研究建立各考核点对应的支撑知识库

对职业工种的题目进行分析,对某些考核点对应的知识或原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库。知识库内容以数据库形式存储,其内容主要是操作考核点中的原理或理论依据。知识数据库中可以存储必要的图形和图片,同时建立知识库中知识点与考核点的对应关系。知识库中的内容通过专家和考评员审核,确定知识点的内容和对应的鉴定等级。对某个考核点可以对应多个知识库中的内容,知识库在计算机平台中实现需建立两张数据表:第一是知识表,其中包含知识点序号、知识点内容、知识点工种、知识点等级四个字段的内容;第二是对应表,包含知识点序号和考核点序号两个字段表,用来建立知识点和考核点之间的关系。

二、系统功能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特点,此系统主要有四项功能。

1.题库和知识库及评语库管理功能

主要是用于题目和知识点及评语的编辑。提供编辑知识点与考核点关系的功能;提供编辑评语子句与考核点关系的功能;提供根据工种和鉴定等级随机抽取鉴定题目的功能;提供选择知识库内容组卷并打印出口试试卷或笔试试卷的功能。

2.评分标准和策略的设置功能

主要为用户提供编辑题目各个考核点评分标准及设置逻辑关系的功能。用户能够在客户端界面中给定某个操作步骤(考核点)不同程度对应的分值,能够在界面设置标准答案中操作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设定否决项目。

3.考评评分功能

主要是为考评员提供在考核现场实时评测的功能。考评员根据考生操作过程,在系统评分界面中选择对应条目是否正确和熟练程度,无需人为给出分数。系统根据考评员选择的条目的内容进行自动评分。系统记录每个考核点得分情况,并计算总分,根据总分和考核点评测情况,自动组成考核评语。

4.鉴定资料归档功能

主要是根据鉴定规范和方案要求将考生考核资料、成绩进行归档,归档之后资料将不能修改,并且所存资料能够导出标准文档格式或直接以标准格式进行打印。每个考评员对某个考生某项操作任务的考评记录能够以考评表形式打印。

三、系统主要特点

就系统本身而言,它不仅仅是一般的管理系统,而侧重点是在分析方法和预警处理方面,因此,该系统的需求起点较高,实现目标要求亦高。具有以下特点:

1.应用范围广泛

在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及教培中心均可应用,可以应用于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操考核,也可以应用于技术比武。

2.工种适用性强

目前应用于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并支持工种类别的无限扩展。

3.业务处理标准规范

系统符合《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通信资源命名规范》的要求,遵循《江苏省电力行业变电站值班员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评分标准》、《江苏省电力行业变压器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评分标准》。

4.考评信息处理流程化

考生、考评员及考评组长之间职责、权限划分明确。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鉴定自动评测流程管控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用了微软公司.NetFramework平台软件开发工具VisualStudio2010、大型关系数据库SqlServer2005等工具。在实际开发中对于以上工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开发风格,建立起了完善的系统界面模版。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文4

1.建立质量管理(1S09000族)体系的要求

2.质量管理范畴

公司建立的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公司提供的产品、服务项目内客和服务场所为基础,以建立的标准文件为准则,对公司行政管理过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营销管理过程、客房服务过程、餐饮新产品设计、开发以及服务过程、商业写字楼租赁服务过程、工程管理过程、保安服务过程的具体工作进行全面的细分,通过质量管理手册,公用运作手册、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部门运作手册对全工作过程与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并予以记录、统计、整合,通过信息处理跟踪评价,纠正与改进措施和总结评估,达到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 3.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 公司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在公司管理工作制度、提供的各项产品、各项服务工作实际操作和各项设施设备实际运作程序的基础上,根据180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对各项管理工作制度予以分类编排制定。对实际操作程序运作过程和日常工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指导,从而统一工作行为标准,规范工作流程,验收标准和质量记录控制要求,使岗位工作要求,责、权、利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和落实,保证各项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对各项运行操作工作过程的跟踪、监控、评价、改进、量化考核、评估得到真实的评估信息,为绩效考评和持续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 ①文件建立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按国际标准的具体要求分七个章节编排阐述,从企业概况,到质量方针、质量管理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服务实现侧量、分析和改进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从管理工作和各项服务实际操作的各个层面表述操作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控制、跟踪、评价、改进、记录与信息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检查工作及服务的结果能否达到文件所规定的标准和工作需求,满足公司提出的质量方针、质量管理目标。

②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维护

体系的实施过程以公司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标准为准则,通过文件标准检验各部门、各岗位、各责任人员的操作流程和验收标准及记录要求是否达到文件的标准;根据实际操作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新的要求和顾客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来检查标准文件是否符合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检测、检查、分析、总结来补充和完善标准文件,通过交付的服务及绩效考核的量化结果,进行评估,并予以处置。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文5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利用学生的各项标准分数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办法之一.标准分数常称为Z分数,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学生考试后教师按照评分标准对其作答反应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叫原始分.原始分反映了考生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间差异状况,不能刻划出考生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而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的分数.

标准分数有如下四条性质:一是任何一批原始分数转化为Z分数后,这批Z分数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二是标准分数Z量表的单位是相等的,其零点是相对的,分数之间等距,不同科目的Z分数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可加性;三是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四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标准分数Z的取值范围在-3到+3之间,Z分数的意义可用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比例(本质上是概率值)做出最好的解释.标准分数有正有负,若标准分数为正,则原始分大于平均分数,若标准分数为负,则原始分小于平均分数,若标准分数为零,则原始分数等于平均分数.标准分数的绝对值越大,则说明原始分数离开平均分数越远.标准分数在学生教育评价中常有以下五种应用:纵横比较、成绩等级化、标准转化、等级比例确定、品质评定数量化.

1 纵横比较

纵横比较是利用标准分数在学生教育评价中最常见的一种应用,它主要应用于对同一学生的不同学科成绩,或对不同学生的同一学科成绩或各科总成绩作横向比较与评价;也可用于对同一学生同一学科不同阶段,或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某一科成绩或总成绩作纵向比较与评价.例如:某学校高一的张三与高二的李四在学年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如下,张三:语文95分、数学90分、英语85分;李四:语文90分、数学85分、英语80分.问张三与李四谁考得好?李四哪一科最好?如果按照原始分累加,明显张三比李四考得好,李四的语文科最好.但是我们知道不同考试科目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门学科的成绩分数是不等价的,数据不同质,正如甲乙两人都有300元钞票,而甲拥有的是300元人民币,乙拥有的是300美元,两人的财富明显不等.因此用原始分说不清楚张三李四谁好谁弱.但如果根据年级各科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两人的各科标准分数,我们就能很容易判断两人谁更优,如表1.

表1:(注:表中平均分、标准差均代表年级,且假设高一、高二年级总人数大致相等)

由表1可知,因为李四各科标准分总和3.6大于张三各科标准分总和2.5,说明李四在高二年级的排位要比张三在高一年级的排位更靠前,因此李四比张三考得更好.又因为李四的数学标准分大于其语文和英语的标准分,所以李四的数学科考得最好.从而利用标准分数实现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纵横比较.

2 成绩等级化

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任一个标准分数都与之对应一个百分数,这个百分数还能说明比其差的人有占总体的这个百分数这么多,由此可估计该学生在其群体中的大致位置,弥补了由学生原始分无法知道该生在团体中的地位的缺陷,从而根据学生的标准分数实现了学生成绩等级化.例如:学生甲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考出90分的成绩,我们无法知道学生甲到底考得怎样,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但如果我们知道学生甲在这次考试中的标准分数为Z=1,则我们就知道学生甲在这次考试中在其班上的大致位置,因为我们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班的学生的考试成绩一般都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我们还能通过转化将其化为标准正态分布.由标准正态分布的图1所示.

由图1所示,学生甲在这次考试中的标准分数Z=1,说明他班上有84.134%的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比他差,比他分数高的只占15.866%,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学生甲在这次考试中成绩属中偏上水平.

3 标准转化

通过标准转化可将小数形式或负数形式的标准分数扩大化,并大致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百分制分数的形式,易于被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标准分数是以一批分数的平均数作为参照物,以标准差作为单位表示距离的.虽然标准分数能准确地刻划一个分数在一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但是,由于标准分数常为比较小的小数,且可能有负值,不易被人理解和应用.因此人们在标准Z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从而发展起了一系列其他形式的标准分,常称为T分数.转换通式为:T=kZ+b,式中,T为其他形式的标准分,k是转换方程的斜率,b是转换方程的截距.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教育与心理测验中的T分数:T=10Z+50;韦氏智力量表中各分测验的量表分:T=3Z+10;韦氏智力量表智商(离差智商):IQ=15Z+100;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报告分数:CEEB=100Z+500;为出国人员举行的英语水平考试:EPT=20Z+90;美国教育测验中心举办的托福考试:TOEFL=70Z+500.

我国部分省市普通高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所使用的标准分,常取k=100,b=500,即:T=500+100Z,公式中取500为平均分,100为标准差.广东省普通高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标准分.2007年因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考生高考时可以选择不同科目,选考X科的考生人数也不一样,就改为使用原始分.广州市07年中考受高考影响也改为使用原始分,但2007年广州市中考原始总分为435分的考生达300人之多,区分度较差,很不利于高中学校的录取,因此广州市2008年将继续使用标准分数进行高中招生选拔.因为当每个考生的考试科目相同时,实行标准分就能够准确清晰地反映考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录取考生更为合理、科学,更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选拔.

4 等级比例确定

标准分数可以对学生教育评价中的等级划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经常要对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等级评定,比如常将学生的某些考查学科的成绩评定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但事实上这种等级分法是很不科学的,原因在于标准Z分数原则上是可以取(-∞,+∞)上的所有实数,但落在区间(-3,3)上的Z分数占了99.7%,也就是只有大约3‰的Z分数落在区间(-3,3)外,属于小概率事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区间(-3,3)上我们把它分成四个等级的间距大约为1.5,如图2所示.

图2由图2可知“中”等级落在区间(-1.5,0)上,然而很明显区间(-1.5,0)并不是整个实数轴的中部,这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中”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应将其分成五个维度优、良、中、较差、极差更合理些,根据正态分布的理论,先求各等级在正态分布中的位置,即6σ/5=1.2σ(σ是标准差),五个等级分别是-3σ~-1.8σ,-1.8σ~-0.6σ,-0.6σ~0.6σ,0.6σ~1.8σ,1.8σ~3σ,如图3所示.

图3根据中等级应居中原理,科学的维度分法应分为奇数个维度,而不应分为偶数个维度.因此在我们生活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是、否”二维判断法事实上也不够科学,而应再加上一个“说不清楚”或“弃权”选项会更科学合理些.

5 品质评定数量化

在学生品质评价中,常采用等级评定法,如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或“甲等、乙等、丙等”三级制评定学生品德行为的差异,然而等级评定的结果不能进行四则运算,不便于区分学生之间的优劣,利用标准分数即可将等级评定的结果转化为计量数据,便于学校的各项推优保送工作.例如:某校高三年级有一个保送清华大学的名额,王五,马六两同学都是年级尖子生,文化成绩不相上下,学校决定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分别就两同学高中三年来平时的一贯表现打出等级,等级评定按年级人数甲等占5%、乙等占90%、丙等占5%三个等级确定,从而决定该保送谁.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两同学打出的等级如表2.

王五马六年级组长甲乙班主任丙乙

由表2所知,王五有甲等级,但同时也有丙等级,而马六两个都是乙等级,虽然没有甲等级,但也没有最差的丙等级,因此只从等级看保送甲或保送乙都有理由.但如果用标准分数将其数量化就很容易看出应该保送甲还是保送乙.虽然甲等级只占5%,即班上有95%的学生评不上甲等级,但根据模糊数学理论,等级概率评定取组中值,所以查甲等级的标准分数的概率值应取P=0.975-0.5=0.475,通过查正态分布表得甲等级对应的标准分数为1.96,同理得到其他等级的标准分数如表3.

由表3可知:马六的标准分数总和大于王五的标准分数总和,说明马六在整个年级的一贯表现要优于王五,因此当然应该保送乙更合理.从而可利用标准分数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量化评价,便于学校开展对学生的各项选拔工作.

参考文献

1 全、宋乃庆主编.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西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黄光扬主编.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周建设,朱黎勇.标准分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4 徐子仪.标准分在数学教育评价和管理中的应用.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05)

5 鲁庆云、刘其铎.成绩评价模式的改进及其实证.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范文6

关键词:招标采购;评标标准;技商比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9-0147-02

在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的今天,招标采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首选的采购方式。招标采购方式之所以被如此广泛的应用,优势在于其能够引入广泛的市场竞争,相较其他采购方式给投标人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并可使项目业主占据绝对主动权,从而挑选出满意的承包商。然而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采购结果都尽如人意,会经常出现招标结果未能体现其原本应有的优势,反而造成最终事与愿违,甚至出现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是投标价格最高但技术水平一般的承包商。究其原因,影响结果的因素也许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项目评标标准设置的合理程度。评标标准引导着投标人对投标报价策略的选择,其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能否将招标采购的优势发挥到位,并对项目采购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标标准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相应评标细则是值得从事招标采购的工作者们高度重视并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常用评标标准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评标方法包括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即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二者的主要特点如下。

1.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指选择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投标价格低于其成本的除外)者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与国际通用的“最低价法”相近。

在投标文件通过初评后,详评阶段一般先进行技术标的评审,确定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的投标人;再进行商务标评审,推荐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投标价格低于其成本的除外)的前1~3个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它适用于技术含量较低、规模较小的工程。

1.1.1 主要优点

①有助于招标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效防止招标投标领域滋生腐败及人为因素对中标结果的影响。

②可有效降低投标报价:由于被推荐的第一中标候选人通常为标价最低且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为获得第一推荐的机会,投标人在报价上必然尽力压缩,降低或挤干水分及利润。这样就能在合同前期阶段使投资控制向最小化靠近。

③有利于促进投标企业加强管理,增强实力,积极采纳、吸收先进的技术,有效地降低成本。

④评标方法操作简便,相对减少评标工作量,节约评标时间,提高评标效率:在评标时一般不对投标人的技术、业绩、信誉等方面进行逐项打分,与综合评估法相比,可减少评标工作量50%以上,加快评标进度。

1.1.2 主要缺点

①中标人未必具有最优性价比,容易造成低价低质,恶性竞争。

②带来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风险。

③低价中标可能给工程后期质量、安全、施工进度管理带来困难,甚至产生因价格太低无法完工的现象。

④需甄别、剔除可能低于成本的投标报价,且成本价不易界定。

1.2 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指按照招标文件设定的不同分值权重分别对投标人的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评分,按照综合得分高低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1.2.1 主要优点

①综合考虑了报价、业绩、信誉、质量、工期、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评分因素,需投标人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全面评估投标人的总体实力。

②招标人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调节评分项目及分值权重,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③能够将难以用金额表示的某些要素量化后进行比较。

1.2.2 主要缺点

①评分标准中某些项目的量化具有难度,不易科学量化;

②评审的标准过于全面,忽略了招标人对价格的重视,可能出现价高者得的现象,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

③可能造成投标人不根据企业实际编制投标文件,而是为了评标时得到高分,完全迎合评标标准进行编制,看不出投标人的真实情况,如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及实际设备性能等,未必能真实体现企业的竞争力。

④评标工作量相对较大,对评标专家的要求较高,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评标专家对投标文件中的资料不能全面仔细的了解、核实。

⑤在技术等主观评分方面,评委的主观性较大,易出现不公正的评标。

2 评标标准实际运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分析

评标标准作为评标委员会唯一可参考的评判标准,是评标阶段的核心文件,其是否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招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选择到最合适的中标人,与招标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是整个招评标过程的关键之一。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却经常出现各种因评标标准设置不当导致招标结果不理想,甚至招标失败的情况:

案例1:某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技商评分比例为3:7,按评标标准评审后打分结果为: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投标人A较排名第二的投标人B技术得分(按百分制计算,未加权时)低9.6分(差距较大),商务得分(按百分制计算,未加权时)高4.4分,技商得分经过加权后A较B总分高0.2分,投标价总金额A仅比B低170万元(约占标底价格的5%)。尽管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人B综合实力较强、在该项目评审中性价比最高,但按照评标标准规定,只能将其推荐为第二中标候选人。

原因分析:制定评标标准时没做好潜在投标人调研及分析工作,没考虑到投标人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因素,对技术方面的重视不够,技商得分比例设置不合理,技术得分比例设置偏低,技术上的差距在综合评估时被较大程度的缩小,导致评标结果未能真正反映各投标人综合水平。

案例2:某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技商评分比例为4:6,其中对投标总价的评分规则如下:

总价评分满分70分,以各有效标平均价作为最佳得分价格,扣分区间见表1。

经评审,最佳得分价格为2亿元,其中有两家投标人报价分别为1.90亿元、1.85亿元,报价仅相差500万元,但按上表计算得分相差了7.5分。

原因分析:制定总价评分规则前,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先测算,扣分标准设置不当,放大了商务报价的分数差距,使较小的价格差距导致较大的得分差距,造成实质上的技商比例失衡。

案例3:某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其中商务评审标准中对于单价平衡性设置了打分项,且在评审中发现有份投标文件有部分需参与评审单价存在缺漏项情况。但评标标准仅对缺漏项单价设置了扣分项,却并未对此类缺漏项单价如何参与单价平衡性评审作出详细的规定,评标委员会对此存在不同意见,最后只能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决定对发生缺漏项情况的投标人按对其最为不利的方法进行处理。

原因分析:制定评标标准时考虑不全面,未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预先设置评审规则,造成评标委员会“无据可依”的状况。

3 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

3.1 条款的设置要尽可能细致、全面且应有针对性

由于评标标准是评标委员会在评审过程中的唯一依据,各项评审条款应与招标文件的关键要求相呼应且应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尽量体现出工程的重点和特殊性要求。与各评分项对应的评审细则一定要具备可操作性,不应出现与招标文件要求无关的评审项,以及会使评标委员会产生歧义、模能两可的标准。

3.2 谨慎设置废标条款

废标条件应在评标办法中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废标条件不应过多过滥;废标的理由应经得起投标人的质询。如果判定某些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为废标的依据在评标标准中没有明示,会引起投标人质疑评标公正性,甚至向有关部门投诉而对招标人产生不良影响;还会打击投标人的参与投标的积极性,使投标人的数量减少,从而降低招标的竞争性,最终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损害招标人的利益。

3.3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技商比例

鉴于市场上的施工单位在技术水平方面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应用综合评估法时,在评标标准的技商比例确定时应考虑项目对施工及管理技术的要求:对于技术与专业性强的工程,需要适当提高技术标评审所占比重,因为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综合实力作为保障,报价即使貌似合理,也形同虚设;反之,对于采用市场上成熟或通用技术的工程,则可侧重考虑商务标的合理性。总之,评标标准中技商比例的设置一定要结合项目的特点与潜在投标人的具体情况考虑,不可一概而论。

3.4 合理设置价格评分区间

综合评估法中对商务标价格的评分区间应事先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假设及测算,以满足按评分区间计算的各有效投标价格得分,既能在相互间合理拉开差距,又能与整体评分规则相适应,避免因商务得分间的差距过大或过小导致整体评分的失衡,造成最终评标结果的偏差。

4 结 语

总的来说,招投标过程就是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博弈过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可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投标人利用招标文件中某些漏洞实施不利于招标人的报价策略,引导评标委员会客观、有重点的评审投标文件,达到挑选出综合实力最强、投标性价比最高的投标人的目的。鉴于此,评标标准是招标文件的重中之重,需要不断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持续优化评审条款,使之尽量趋向科学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