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范例6篇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范文1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综合评价;模糊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12-030引言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法学硕士学位论文也是衡量法学专业院校教学质量、学生理论水平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价方法,不仅关系到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而且关系到法学专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目前,我国专业法学院校都制定了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通过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的双盲审制度,对答辩前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国务院学位办和各省学位办也通过抽检的方法,加强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这种双盲审加抽检的方式,对保证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但是,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评价和决策问题,整个评价过程伴随着一定的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论文评价方法在论文成绩的评定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面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盲审专家和答辩专家组采用平均法对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给予评价打分,甚至于主要由答辩专家组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确定论文成绩,这样有时难免存在客观性和真实性的问题。

在学位论文的评价体系中,影响论文成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因素的重要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然而,在论文成绩评定中,专家往往直接给出一个精确的分数,这种处理方式是片面的和不可靠的。

当对学生论文成绩存在争议时,缺乏一整套完整的法学硕士论文评价标准作为参考,常常是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举手表决,对学生缺乏说服力。

同样为法学专业,但不同学科之间硕士学位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差异较大,评审专家和指导教师很难采用学校制定的分类标准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

根据上述问题,一般的简单线性方法很难解决这一复杂的评价和决策问题。这就需要采用一套合理、有效和简便的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方法,从系统工程角度处理这样一类复杂的评价和决策问题。本文在传统AHP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法学硕士论文评价过程中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AHP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将群组AHP模型和模糊AHP模型引入法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中,根据评审专家的评价体系、评审专家的可变性、指标权重值、论文属性值的差异,构建了法学硕士论文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特点,对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1AHP决策优化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3]。本文将评价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用一定的标度对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把专家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从而确定准则权重和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算子的集结,得到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评价结果。

1.1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AHP主要包含2方面的内容,一是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二是根据最低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和各方案的属性值对方案做出综合评价[4]。如果同层次指标数大于7个,会造成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所以需将指标分层归类。鉴于AHP本身在求取各层次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采用群组AHP模型来综合确定多位评审教师的意见。

在AHP的同层次确定单权重步骤中,可以采用对数最小二乘法[5],求Z=∑■■∑■■lna■-lnω■/ω■■的最小值,得出ω=ω■,ω■,…ω■■,将其归一化得w=w■,w■,…w■■,∑■■wp=1,其中,aij表示第i个目标与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ω■/ω■表示Saaty标度[6]。当评审的专家数n?燮6时,假设评审专家的判断较为理性,忽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工作。在硕士论文评审时,一般都有多个专家参加评审,所以,判断矩阵中表示不同专家或小组的意见的aij可能取多个值,通过扩展Z,可得有多位评审专家或评审小组的判断矩阵Z=∑■■∑■■∑■■lna■-lnω■+lnω■■,其中b为评审专家或评审小组数目。

对扩展后的Z求ω■(p=1,2,…,n)的偏导数,令其等于0,由于lna■=ln1/a■,所以求偏导数后得:

nlnω■-∑■■lnω■=■∑■■∑■■lna■ (1)

简化后得:

ω■=■■ω■■·■■a■■=t·■■a■■(2)

其中,t=■■ω■■,归一化得w=w■,w■,…w■■,∑■■wp=1。故同层次之间指标权重值为:

wp=■■a■■∑■■■■a■■ (3)

本文利用群组AHP模型,不仅考虑了评审专家个人意见的模糊性,而且还充分考虑了专家群组的意见,对两者进行了有效地综合,解决了同层次之间指标权重值的获取问题。

1.2 模糊算子的集结利用群组AHP模型得到了多层递阶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为了能够得到法学硕士论文进行综合有效地评价结果,还需要将各层次方案属性值与对应的指标权重值进行集结,将集结后的评价结果作为论文评价的依据。评判着眼于因素和评语构成的二元要素系统,而因素和评语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很难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利用模糊的AHP综合评价法[7]对论文进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评价。

设U=u■,u■,…,u■为刻画法学硕士论文的m种因素(即评价指标);V=v■,v■,…,v■为刻画每一个因素所处状态的n种决断(即评价等级),m为评价因素的个数,n为评语的个数。

论文因素集U中的单因素ui(j=1,2,…,m)对抉择等级vj(j=1,2,…,n)的隶属度为rij,则m个因素的评价集,构成了总评价矩阵R,即每一个被评价对象确定了U到V的模糊关系R。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范文2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学硕士;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管理与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26-03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研究生教育结构性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继传统的翻译学硕士(以下简称为MA)后,于2007年开始设立首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下简称为MTI)学位点,目前已有150余所院校取得了MTI教育的资质。这标志着我国翻译硕士教育明确形成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培养体系。翻译产业的发展和翻译人才的短缺催生了MTI的产生。MTI的设立改变了我国翻译硕士教育单一的学术型学位类型,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一次重大改革举措。近年来,对于翻译硕士教育,特别是MTI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教育界和翻译界都有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穆雷、王巍巍从现行MTI课程的调查分析,翻译行业对MTI教育的启示以及MTI教育的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MTI教育中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色等问题。苗菊、王少爽通过对翻译公司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其公司网站的招聘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来说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多样化教学模式对MTI教育的重要性。仲伟合就MTI的设置方案,专业学位与研究型学位的差别,MTI的办学条件以及对外语教学的挑战等问题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2009年11月,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全国首届翻译硕士教育与产业研讨会,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就翻译硕士教育与翻译实践、翻译产业需求与翻译技术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许多观点和见解令人注目。本文根据5年来MTI教育的培养实践和发展趋势探讨MTI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1 MTI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学科定位问题

我国MA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是设在二级硕士学位点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的一个研究方向,从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看,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翻译人才。MTI教育始于2007年,其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因此,这一专业学位的设立意味着我国翻译硕士教育专业型培养体系的确立。但从5年来的培养实践调查来看,一些培养院校在MTI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专业学科的定位和理解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专业型和学术型翻译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和界定不够清晰,因此在MTI教育中出现了两种倾向:其一是MTI的培养基本上沿用了翻译方向MA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在教学和管理上是一套人马两个班子,致使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种翻译硕士培养体系的差异,背离了MTI设立的初衷;其二是在MTI的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翻译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忽视翻译学科理论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积淀,表现出简单实用主义的学科建设倾向。

1.2 课程设置与培养过程问题

作为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最直接的体现,MTI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体现在主干课与选修课设置时相关实践课程设置不足,雷同于传统的MA课程设置,理论课比重过大,没有根据本地区和本院校办学特色开设相关课程,与MTI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没有体现多样性和培养的特色;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翻译学科理论课开设严重不足,专业技能课开设过于杂乱,缺乏系统明确的培养目标。从培养过程来看,其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毕业论文选题。根据对已毕业的MTI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调查,论文选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明确,研究型选题占到三分之二,这与翻译硕士注重实践的初衷相左,反映出培养过程有待完善。

1.3 管理与评价体系问题

由于MTI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管理与评价体系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现阶段仍缺乏比较完善的MTI教育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各招生院校根据各自的理解开展工作,这不利于MTI教育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保障。一些院校在MTI培养过程中管理不到位现象严重,存在着重学位研究生教育、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象。各院校对MTI的教学管理方面很少配有专职的管理人员,疏于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因此,难以保证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此外,MTI的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基础设施与实习基地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2 建议与对策

2.1 理清学术型与专业型翻译硕士之间培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应该说尽管MA和MTI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都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但它们又都具有翻译自身固有的学科属性,他们的学科本质是相同的。作为同一翻译学科的两个不同培养方向,它们之间应当是相通和互补的。因此,在具体落实和体现两者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差异时,应该充分考虑它们之间培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能有分割与对立,不能简单归结为翻译学硕士是理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实践。任何脱离翻译的本质,忽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简单实用主义的学科建设倾向都会影响翻译学科的健康发展。总体而言,翻译学硕士在课程设置上更偏重翻译理论以及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等方面内容的传授,有关翻译方面的课程不但相对较少而且缺乏翻译实践类课程,具有比较浓厚的翻译学术研究的个性。这种个性具有学术拓展的优势,但在如何能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翻译社会性、复合性等方面有所缺失。笔者认为翻译学硕士的发展和建设应该吸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中的学科发展营养,在保留发展其学术个性的同时应当加强其社会服务性,以弥补其服务于产业和时代内容的不足。MTI在课程设置上更偏重翻译实践,其个性在于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市场化的特点。根据国家MTI教学指导委员会拟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精神,MTI本身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向,比如科技翻译、典籍翻译、传媒翻译、旅游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等,并且要构建符合各个方向的课程体系。但是无论什么方向,都不能有翻译学科理论的缺失,因为没有翻译学科理论的MTI会出现重实际轻科学、基础不牢固的单纯实用主义现象。因此,各培养院校在设计和建设MTI的特色培养模式时,不应忽略翻译硕士教育的学科共性。要注意避免缺乏学科理论指导下的简单实用主义的教育教学思想,要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翻译产业化与翻译学术研究并不是对立的,MTI的产业化离不开翻译学术研究,因为它的核心是培养翻译方面的“工程师”,而不是培养翻译方面的“技术工人”。翻译硕士虽然可以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但两者的个性并不是对立和排斥的,两者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是相通和可兼容的。因此,在强调MTI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时,不能忽视其应有的学术性,同样,在强调翻译学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学术性时,不能忽视其应有的实践性。

2.2 注重过程培养,强化翻译硕士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的论证研究

随着我国翻译硕士教育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设计和建设符合其学科思想和理念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等一直是学术界和翻译界热议的问题。停留在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随意性倾向,翻译教学理论研究滞后的倾向仍普遍存在。笔者认为翻译硕士教育应该注意到:

1)翻译硕士培养方案的理论论证研究。目前,我国教育界和翻译界对翻译硕士教育,尤其是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关注、讨论和研究大多集中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很少有涉及理论论证层面的问题。Ulrych认为元认知能力能够帮助译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能力以及监控自己的表现,而理论是元认知技能的重要元素。因此,应加强翻译硕士培养方案的理论论证研究,探索符合专业型和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该看到,无论是翻译学硕士还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有机结合都是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翻译硕士培养的重要目标。在MTI的教材建设中,应该考虑到恰当的理论介入,比如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我国传统的优秀翻译理论等等,以拓展研究生的视野,为促进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动力。

2)翻译硕士培养中的课程设置与设计研究。虽然我国翻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才仅有短短5年的办学历史,而且大多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的培养模式仍然是沿袭翻译学硕士的培养模式。目前有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探讨还基本上限于讨论应该如何根据国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拟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来进行课程设置,缺少理论性论证,特别是缺少强有力的实质性成果来佐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翻译硕士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育、文化和哲学与翻译本质观的同构。因此,要加强翻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设计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实证方面的研究。就具体课程设计而言,应加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计范式的研究。以翻译活动任务、项目为中心,不仅可以增强课程的可操作性,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翻译能力的形成,这种课程设计范式是应当提倡的。Ulrych提出:“所有职业成员的专业技能中都有历史和理论的元素。”翻译硕士培养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探讨翻译硕士培养时,须以翻译实践作为基础,但切不可忽略翻译理论的介入,而有关翻译的指导原则必须能够反映出令人称道的翻译成果。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翻译硕士培养的基本范式,这个范式的核心要求是翻译课中的教师和学生都要动手“实践”。没有翻译实践的教师去指导学生如何翻译往往是力不从心、缺少话语权的。“源于实,而反诸实”是有道理的。恰当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翻译学习与项目相结合的生态型翻译培养范式对于翻译学硕士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都是有意义的。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范文3

四川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认定的 “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2014年预计招收包括各专项计划在内的博士研究生共1208名。

各学科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包括硕博连读、提前攻博),实际招生人数待国家下达2014年招生计划后,综合考生报考情况、考试情况方能确定。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学习年限可延长至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博士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非学历教育在读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能报考。

4、同等学力考生,①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该专业或相近相关专业工作6年或6年以上;②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含两篇)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章;③必须有修读过四门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必修课程成绩证明;④外语要求六级通过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授予硕士学位外语考试;⑤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两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专业主干课程;⑥同等学力考生当年不得同时报考我校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的研究生。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四、2014年我校在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同时招收具备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相关背景的硕士学位获得者攻读医学博士科学学位,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的高级研究人员。详见专业目录。

五、2014年我校博士招生报名考试只招一次,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进行。详细情况请关注2013年12月研究生院主页、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的《四川大学2014年博士生报考网上报名须知》。

六、现场确认时间为2014年2月24至25日,2014年3月29日至30日考试。

七、报考人员需在现场确认时送交下列材料(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来校进行现场确认的可将相关材料在2014年2月24日前寄送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1、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报名时由网上下载);(博士报考登记表中单位意见栏以下人员必须由单位签署意见和盖章:①应届硕士生;②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③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④我校在学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学生,必须经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审查并签章。)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学位证书在入学前补提供;复试时查验学位证、学生证原件);

3、专家推荐书(报名时由网上下载,需两名专家推荐);

4、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出具外语六级或在职人员申请授硕士学位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和发表的论文原件、交复印件。

5、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及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

6、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八、考试地点:四川大学(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准考证由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网上打印)。

九、考试课程:1、政治理论课(应届毕业硕士生和已获硕士学位者免试)。2、外国语(初试不考听力)。3、业务课两门(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十、复试与体检:初试合格分数线划定后,学校各招生单位组织符合要求考生参加复试。各单位不得提前组织复试。复试科目、时间、地点、方式等由相关招生单位安排,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另加试(笔试)两门相关硕士学位专业主干课程。复试期间,在我校校医院参加体检。

十一、录取:根据初试和复试综合评分成绩,参考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录取。

十二、学习期间的生活待遇:学校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三、就业:非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就业。定向培养博士生必须回定向单位工作。

十四、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考生可直接与相关院系(室、所)联系。

十五、研招办联系地址:成都市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610065。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范文4

初试科目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科目设三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科目设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初试增设经济类综合能力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范文5

论文关键词:体育专业 教育硕士 中小学 体育教师

论文摘要:揭示了制约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主要问题是招生困难、教育需求不旺、招生制度不合理等,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体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内在动力;放宽报考条件;取消外语考试。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DegreeofEducation),1997年9月,首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员入学,由此,掀起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事业发展的序幕。本文聚焦于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描述了培养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初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相关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寻求问题的最终解答。

1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1.1培养规模鞍马冷落

我国以培养高层次、高学历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为目的教育硕士培养试点工作始于1997年。1997年教育硕士首次招生不足百人,到2007年,全国报考教育硕士的人数为27499人,招收11944人。从1997年到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累计招生约6.5万人,目前在校生规模为3.5万人,截止到2007年6月,先后有3万人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业已成为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之一。上述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硕士发展的势头可谓喜人,培养规模的扩展可谓迅猛,但相比较而言,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却显得异常的“落寞”。

第一,从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来看。2006年至2008年,全国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分别为49所、57所、57所,其中计划招收体育专业教育硕士的院校分别为22所、23所、24所,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4.9o、4O.35、42.11。其中,2006年计划招生的22所院校中,由于西南师大和河南师大当年没有体育专业的考生,因此实际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仅2O所;2008年计划招生的24所院校中,由于山西师大无人报考体育专业,因此当年实际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仅23所。

第二,从报考和参考人数来看。2006年至2008年教育硕士报考人数分别是25343人、27499人和15129人,其中体育学科考生分别是292人、281人和414人,在历年的15个专业方向中都远未达到平均数,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报考人数更是排在倒数第一。以湖南省为例,2006年报考人数731人,15个专业方向,平均每个专业方向48.7人,其中体育学科方向25人(含无考试成绩16人);2007年报考人数787人,15个专业方向,平均每个专业方向52.4人,其中体育学科方向8人(含无考试成绩2人);2OO8年报考人数269人,12个专业方向,平均每个专业方向22.4人,体育学科方向15人(含无考试成绩12人)。

1.2科学研究近乎空白

理论研究可以为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滞后,尤其是针对体育专业教育硕士的研究就更是屈指可数。我们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教育硕士”为检索词,采用“精确匹配”,对“中国知网(cNKI)”进行搜索,发现1997年至2009年符合要求的记录为285条,然后以“体育”为检索词,点击“在结果中搜索”,发现符合要求的记录仅1条。

考虑到教育硕士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或职后教育重要形式之一,我们又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继续教育”为检索词,采用“精确匹配”,对“中国知网(CNKI)”进行搜索,发现1997年至2009年符合要求的记录为11455条,然后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检索词,点击“在结果中搜索”,发现符合要求的记录为5O条。以类似方法,搜索到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方面的论文为2篇。

对所搜集到的上述文献进行潜心研读,发现除张勃、孙庆祝的《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研究》一文直接以体育专业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建立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给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外,学界尚无类似研究。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或职后教育方面的研究,则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教育硕士这一培养方式。

2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2.1教育需求不旺

“教育需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按照经济法则,个人教育投资要相应得到补偿和收益,个人教育投资与收益是一致的,多投资者多收益,少投资者少收益。在职教师个人教育投资得到的收益应该包括经济收入增加、社会地位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等。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攻读教育硕士给体育教师带来的收益不尽如人意。 首先,经济收入增加无望。目前,各省与地方行政对攻读教育硕士已基本不再投入经费,要求学校和教师本人自己承担。条件好的学校对教育硕士的费用予以部分报销,但大多数中小学校则不再提供任何资助。有的教育硕士不但奖金被停发,甚至连工资也受到了影响。调查发现,各地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经济成本介于2万至6万元之间。但高投入并不能给体育专业教育硕士带来高收益,他们的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收人、课时费、奖金、福利等。一般来讲,课时费、福利、奖金均与学位高低无关,而教师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其职称的高低。教育硕士学位对中级职称评聘没太大作用,至于高级教师的评聘,则与学位无关。因此,教师是否获取教育硕士学位,对其收入增加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其次,社会地位提高困难。教师个体的社会地位分显性社会地位和隐性社会地位,前者如成为名师,获得荣誉、称号,得到晋升等;后者如领导、同事、社会给予较高评价。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社会地位的提高都有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成绩。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学生考试成绩在中小学教师评价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将体育与贬义的“玩”等同,或把体育教师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一类的教师,隐含着对体育学科的轻蔑和对体育教师的不尊重。领导偏重智育,忽视体育。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及部分教育行政官员,即使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未真正认识到学校基础教育的长期性、迟效性的规律,仍在抓分数、搞“应试”。在这种先在的成见影响下,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再次,学习效果难以满意。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体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调查表明,体育专业教育硕士的学习效果满意度只有27;对专业课教师的满意度也只有35。被调查者普遍感觉给教育硕士配备尚无工作经验或不了解中小学学校教育的教师是不合适的,有些教师授课是在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情况下进行的,致使教学缺乏针对性。

2.2招生制度不合理

一是报考条件偏高。现行教育硕士报考条件是要求获得学士学位且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工作经历,或大学本科学历且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法规定,我国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合格学历均为大学专科及以上。上述学校的体育教师能够达到本科学历且具有学士学位者只占少数,且通过成人高考渠道接受成人本科教育而拿到学位也少之又少。对于后一种情况,一般而言,一个专科毕业生从拿到本科毕业证,再评上中学一级教师,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由于体育在升学考试分数中所占分量有限,属非刚性科目,故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的“加分”有限,往往在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其一级教师职称的评定更加长路漫漫。

二是考试科目不太合理。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多、外语权重大,而体育教师的文化基础又相对薄弱,这就使得体育骨干教师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从而影响了社会对教育硕士的认同度。这既不符合教育硕士“加强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培养目标,也不符合体育教师的实际。

3对策及建议

3.1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体育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内在动力有别于MBA,教育硕士研究生学成后能否得到足够的经济回报,不是依靠市场机制,而是依靠政策机制。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或对现行政策、制度进行调整,对高学历层次教师的任用、选拔、待遇等作出适当规定,以激励优秀体育教师攻读这一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学位层次和水平。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体育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责权利作出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以规范学校行为,保障教育硕士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减少其投人成本,提高其收益率。

3.2放宽报考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报考条件也只要求“大学本科毕业”,没有学位方面的条件。以中小学教师为招生对象的教育硕士,尤其是体育教师,其报考条件不应该高于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报考条件。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范文6

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初试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