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习计划范例

硕士学习计划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1

综合及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福林德斯大学的课程设置综合性非常强并且完全模块化。带来的好处一是课程总量很少;二是与灵活的入学途径呼应,便于课程组合,使获取学位的方式非常灵活;三是节约教学资源。以三年制护理本科为例,必修课共计22门,选修课共计13门(每名学生只需选修1门),平均每学期只有3~4门课,一般每门课的上课频次为1~3次/周,单门课程一学期的开课时间为10~13周。大多数学生一周只需安排2~3个半天来校上课,其他全部为自学时间。自学地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多在图书馆或家中。课程设置方面,专门设置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而只是将其内容整合到其他专业课程之中。国内护理本科所开设的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及诊断、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1]在该校被整合为“护理1~6”共计6门课,每学期修1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在澳大利亚护理学院很常见[2-3],但与美国护理学院比较有较大差异[4]。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的开展。同时,该校还将课程设置完全模块化,18个学分为1个模块,大致相当于一个学期的课程,非常便于学生自主组合。比如,三年制本科学生可以通过标准的共计108学分的学习获得护理本科学位,也可先学18个学分的课程获得一个毕业证书(graduatecertifi-cate),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学18个学分的课程获得一个学历证书(graduatediploma),相当于大专文凭,没有学位,但这些学分及证书在其以后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时均能得到认可,单科成绩的有效时间为成绩获得后的5年内。课程设置的模块化使得一门课程的课堂内可同时有三年制、两年制或一年制的学生,因此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设计

福林德斯大学的课程教学设计处处反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循证实践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门课程的教学都由单个的教学组负责完成,教学组长主持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计划、主题明细、必读的教程活动3个部分。学习计划和主题明细的对象包括国内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教案等,内容非常清晰明确。学习计划以周为单元,详细罗列了本周的学习目标以及达到学习目标需要听哪些课、看哪几本书中哪些章节、阅读哪些文章和网站、在线学习引导、预习内容与课堂活动的关系等。主题明细对学习计划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了详细描述,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如何做学习前的准备,包括总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具体实践的安排,告知学生课程需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学习资源、在哪里以及怎样获取相关学习帮助和支持、怎样获取学校图书馆资源及怎样查阅电子数据库等;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业任务,包括作业的具体内容、完成要求、提交方式、提交时间、评价方式及其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等。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有4种:(1)讲座(lecture),即大班理论课,所占比例较少,均有录像资料保存,学生可以不去听课,需要时可以随时观看授课录像。(2)小班讨论课(tutorial),在教学设计中所占课时比例最多,每节课可同时有多名老师授课,每班不超过30名学生;学生必须听课,有考勤制度约束,且课堂表现是此门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3)实训课(workshop),内容及仪器设备丰富,但对学生程序性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重点关注学生思维的启发。(4)在线学习(flinderslearningon-line,FLO),每个学生有登录帐号及密码,在线提供教学资料、互动答疑、作业等,其课程考核主要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三部分构成。值得注意的是,该设计的实施必须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和图书文献资源支持,因为大量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必须以图书馆专业图书及文献阅读为基础;同时,必须有庞大的教师资源,因为每节讨论课不能超过30个学生。该校的教师大部分为临床非全日制教师,研究生也参与临床教学,该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要求之一就是要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教学目标实现的强制管理模式

福林德斯大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其充足的教学资源及严格的管理模式。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其如何更好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要完成课堂讨论汇报和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需要课前、课后阅读大量的文献,一旦完不成,将不能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某些课程如果条件具备,会有1次补考的机会(补考的机会只给第一次作业分数为45~49分的学生,其余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没有补考或者重写机会)。若补考的学生补考没有通过,就只能重修该门课程,重修后仍不能通过就只能转学或退学。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该校的学费标准为三年制20900澳元/年,共8门课;1年制是23100澳元/年,共7门课,平均每门课的学费高于2500澳元/年。重修课程是需要重新缴费注册的,而且重修课程的费用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按照课程的学分缴费,3学分重修课程的费用是2500澳元,4.5学分或6学分的费用则高于4000澳元。但是有些课程是连续的,如“护理(nursing)”这门课,只有过了“护理1”才能够修“护理2”(以此类推);最后一学期学习“护理6”要求之前“护理1~5”的所有课程必须全部通过。所以,有些学生重修该类课程相当于留级1年。如果一门课程有太多学生没有通过考核,学校会开设暑期学校。暑期学校就是在暑假连续上课2周左右,然后进行考试或交作业,当然也要交重修费用。这种严格但不失科学的管理模式,促使每个学生都非常努力学习,希望所有课程能够一次通过。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学科教学;对策分析;实践意义;学习潜质

众所周知,在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的态势下,国家已经制定公布继续扩招研究生的政策。这对高校和考生无疑是大利好消息。各高校都在借用这一契机,加强研究生队伍建设工作,探索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之路。

1思政学科教学研究生队伍管理的意义

2019年,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关键作用。不难悟出我们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前提,就是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国家对思政教师的要求和任务,为了解决思政课教师供需矛盾,同时也为了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质量,要培养一批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胜任中小学生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要求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雄厚的基础理论,熟练的地开展教育实践能力,能够融合国内外时政发展态势,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的灌输作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开展与时俱进的有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能用新的视角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善于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法学法一体化研究与实践。努力打造有血有肉有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在全社会树立大思政观,捍卫意识形态主阵地,保卫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

2思政学科教学研究生队伍状况概述

近年来,由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不断扩大,而且,教育大类调剂政策的出台,使得专业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第一,思政学科教学研究生队伍本科专业参差不齐,思政学科专业素养低。自2016年开始招收思政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来,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学科教学共有学生31人,其中属于高校统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共有11人,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员就有20人,占比例高达64%,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类混合在一起。有的是体育社会工作专业,还有产品设计专业、文化管理专业、新闻学专业。思政学科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甚至理工科类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思政学科专业的基本认知和专业的基本技能,起码的思政学科思政专业的本科基础知识的积累几乎是零。这样就给起主导作用的授课教师拟定培养方案、落实教学实践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也严重制约着受教育者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对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当然也给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带来挑战。第二,学业规划不科学,缺少整体均衡发展的理念。对于这一特殊的群体,首先要让学生给自己定位。划分出专业和非专业两类人员。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要高标准拟定适应自己的学业学术科研计划。那些非专业的研究生十分清楚自己思政本科专业知识的空白,有的学生不能理性地思考自己人生夹角,不能从现实出发灵活切实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带有前瞻性的职业规划。每天的生活忙碌且显得浮躁,想要补充短板却不能弯下腰来脚踏实地,结果知识的学习弄成了碎片化,没有整体系统的计划,不能统筹协调各门课程的研习。结果,一个学期下来,对于专业的感觉还是懵懂一头雾水。知识的学习显得零碎无系统,缺少整体权衡协调发展的管理理念,没有系统观念指导下制定的专业学习规划。第三,专业基础理论欠缺,没有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储备。非思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缺少系统专业的本科阶段知识的灌输和训练学习。无论是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都没有系统地研究和学习,缺少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灌输不足,理论的思辨能力和质疑性思维训练不够,内化专业知识和形成性知识的构成过程均缺乏,没有专业性的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感悟专业知识的前沿和热点节奏慢,各种专业的课题立项等学术科研活动也没有参与和系统训练,没有参与过“互联网+”背景下的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当然外化专业知识的敏感性和灵性就弱,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就更谈不上了。知识有断层,不是系统的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感悟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无法胜任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第四,学业积累的韧劲不足,畏难情绪急于求成的侥幸心理较浓。无论是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中普遍表现出韧劲不足,遇到困难往往表现的应付,甚至是逃避。缺少持之以恒的韧劲,有的人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反正都是自己的老师,不能难为自己的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还有的非本专业的研究生,面对自己应该补充的专业知识,明显表现出畏难情绪,有急躁的心理,觉得太枯燥乏味,有理想目标但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缺少执行力和耐力训练。

3思政学科教学研究生队伍建设实践的反思

第一,思政学科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增强学科教学研究生队伍的战斗力。思政学科教学研究生大多是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理工类、经管类、教育类。这样队伍整体专业的素养就不是很高且不均衡。因此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专业的核心素养,以角色定位为切入点,以责任担当为原则,以培养政治认同为第一要务,以训练理性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为目标内容。在课前的新闻播报中,在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点拨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训练,侧重专业心性和执业理念的熏陶,让学生真切地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一专业,进而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能走脑入心做一个强有力的铺垫。第二,思政学科教学中拟定综合协调的“双案”,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拟定了思政学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案”计划,其中一手抓课上教学授课方案,另一手抓课下学习导学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双案”不可顾此失彼,一定要互相映衬协调并进。课上的教学授课方案是依据现有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的课程培养方案。课下的导学案,按照本专业学生和非本专业学生两大类。对于本专业的学生鼓励他们梳理本科阶段的知识脉络后,强化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撰写各类学术科研文章。对于非专业学生,有计划地补充专业本科阶段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适度引导学术科研。这样,就能引导学生两条腿走路,保持协调和平衡,既有现阶段的研究生课程培养学习要求的进度,又有补足短板的学习计划,齐头并进,力争因材施教,分层培养,个性打造协调并进的“双案”培养计划,用专业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去重塑每个人的本领。第三,思政学科教学中夯实研究生本硕阶段专业理论知识,成为能担当未来职业需求的队伍。在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夯实学业的基本功,才能弥补专业知识的缺失和缺位,才能达到本专业对研究生的起码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说,三年的积累相当于本硕连读。本科阶段的理论知识的量也是相当的大,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著,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研修本科阶段的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在读研阶段非本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原理,把这些主干课程都要自修达标,不但要了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什么,还要进一步挖掘专业理论知识的开放体系什么样,否则,不能应对未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岗位要求,进而不能胜任和完成国家对思政教师的任务和要求,也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融会贯通地接好和传递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接力棒。第四,思政学科教学中训练研究生学习潜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必须是有学习潜力的队伍。其中最为紧要的就是恒心意志力和思辨质疑的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整体素质比本科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提高,不管是否属于本专业,理解能力思考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相对于研究生的学业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耐力和学习的定力还是有不足的情况,比如说对待双案的态度,有的学生重视不够,有的学生自以为本科阶段就是本专业,根本不需要导学案,还有的学生学习缺少耐力,坚持一段时间就有动摇的心理,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较多,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毕业论文外审盲评的形势认识不足,所以平日里的学习劲头不足,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也有导学案但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踏实落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缺少恒心意志。理想未来很圆满,现实很骨感。学习潜质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思辨质疑的能力,由于思政学科教学中学生的队伍参差不齐,非专业人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思辨质疑的能力明显弱些,思考力不足,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较弱,质疑的切入点找不到,思辨的方法和技能不具备,不会分析时政热点,更不会辨析社会疑难,本专业的学术科研能力明显滞后,对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不知从何处入手,对问题的分析和阐述缺少专业理论的支撑,对理论的感悟灵性不敏捷,对真理的认知能力不够。因此,对学习过程的感悟不深刻,认识不到它是意志品质和恒心耐力的坚持,更是生活中的一种享受过程,是与生命同在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志国.中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12):175-178.

[2]刘燕莉,李浩野,陆涛.思政融通”——思政教育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57-63.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诊断性测评;阅读教学;高中英语

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诊断性测评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入手展开调查研究,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却鲜见。周红(2017)提出将诊断性测评这一系统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实证研究[1]。众多学者的研究都为诊断性测评的编制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也从不同层面为诊断测验的编制提供了借鉴。但这些研究提出的理论比较局限,因此未能被广泛推广应用。在这一背景下,探索一种能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出现的问题做出诊断并促使其优质化改进的测评工具,通过诊断性测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培养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诊断性测评

教育测量中的“诊断”这个术语是从临床医学上开始受到关注的。18世纪中期Bloom提出测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接下来的测评研究奠定了基础,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赵裕春(1981)提及诊断性测验,是测量工具的萌芽阶段[2]。汪芳(1998)提出了英语诊断性测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而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3]。诊断性测评也叫教学测评或者前置测评,通常用在教学活动之前,以学生的知识程度、专业技能、智力水平和体力状况、情感状态等为对象进行评价,以此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准备情况,进而判断学生对于新教学目标的满足情况,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以加强教学活动对学生需求和背景适应性的教育测量工具。诊断性测评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调整授课计划。诊断性测评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测评内容的针对性。测评的目的是查找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细节内容做出诊断分析。(2)对测评过程的连续性。测评可体现在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堂结束后,从而做到层层深入分析,步步综合,直到找到答案。(3)对测评结果的保护性。其结果主要反映现状或所需,只供教师或者研究人员掌握与参考。(4)对测评分析的系统性。诊断是从表面特征出发,继而深入的找出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一步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方案。

二、研究的总体设计

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了诊断性测评的工具,结合高中学生的学情,分析并编制试题,完成了教育测量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诊断性测评工具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整体应用设计,诊断性测评对新课标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阶段影响和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并自主制订学习计划。

(一)菲尔德法则(常用的试题编制原则)提到了试题确定的步骤是: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初步拟定调查问卷;请教相关的专家;对调查问卷做出处理;发放问卷以后收集问卷的数据;根据数据情况提出新的问题;统一意见以后再确定预期测试,最后才能确定测试题。图一是参照刘冬(2016)[4]提到的幼教合作诊断性测评工具的思路,制定的关于高中英语阅读学习的测评设计。设计主要分三部分:试题的整体研究;试题确定的具体指标体系;检验试题。

(二)诊断性测评对新课标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阶段性影响

1.读前教学(Pre-reading)。“读前活动”是英语阅读的导入阶段,这个阶段有三个主要任务:背景知识的激活;提前预习新单词;预测文章内容等。此阶段阅读活动适合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TheTop-downAp-proach)对高中学生进行阅读的引导,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话题背景知识,为进一步解决阅读问题和语言障碍打好基础。诊断性测评在读前活动中是做前测准备,初步掌握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后续诊断性测评试题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2)读中教学(While-reading)。“读中活动”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应清楚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该阶段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阅读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这一阶段适合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解码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诊断性测评在这一阶段的作用是根据前测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英语阅读测试,将结果细化成系统表格,反馈给学生。(3)读后教学(Post-reading)。“读后活动”是培养学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后续思维锻炼的一种互动,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探索观点相联系,具体活动包括: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对阅读策略使用的评估;对阅读质量的检查评估;阅读材料的多样性联系等。这一阶段适合采用交互补偿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诊断性测评在这一阶段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巩固并运用阅读策略,提高自身英语阅读能力,完善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

(三)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制定英语阅读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表格无疑是记录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有效手段,不及时巩固和复习,知识体系就会被遗忘。强化理论(上文提到的诊断性测评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复习的必要条件,正好与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遗忘规律呈互补关系,同时坚持间隔性原则,调整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会使英语课堂的阅读效果更显著。时间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兴趣才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领跑者,所以课堂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能力,主动制定英语阅读学习计划。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形式多样的计划,例如:每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进行小组间良性比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热情。

三、诊断性测评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结合我国课程改革要求,为提高诊断性测评在英语阅读上应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发挥引导作用,督促学生进行自我诊断,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对教师的指导意见

第一,教材运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科学合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注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注重思想道德结合情感教育等。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在语境中教授语篇的英语词汇外,还可以选用参考书中的语料库,锻炼学生读后续写,利用新学词汇进行微写作等方式拓展阅读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反馈的数据(武尊民2011)[5],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阅读问题。第二,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可以发生在教学前期,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在教学后期,所以教师必须要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诊断获取信息的合理性,最后有针对的评价信息。教师恰当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可使用的方法如下:(1)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对学生进行观察,从表情中掌握学生对英语阅读教学内容的反应,并对教育教学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各个课堂环节之间更加紧密。(2)讨论法。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阅读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更迅速地收集到相关信息,也为教师逐步形成断诊意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3)测验法。测验是为诊断性测评这一教育测量工具的一种特殊手段,其测量的英语阅读题目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题目形式以客观题为宜,题型一般采用学生熟悉的选择题、辨析题、填空题等为主。(4)对话法。课堂结束后,适宜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诊断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理解,但要注意把话题集中在需要诊断的内容上,教师要对学生发言内容进行分类,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并对之进行归因,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二)对学生的指导建议

第一,确立英语阅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生了解英语阅读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探索英语阅读学习方法的主动力。第二,制定英语阅读学习计划。英语学习计划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从宏观上分析预习,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时间,进而合理安排,促进阅读优质化学习。第三,掌握英语阅读学习策略。根据个体差异性,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节省英语阅读的学习时间,有效学习英语篇章。第四,合理安排英语阅读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完成与学生的接受程度呈U型曲线关系。学习强度不宜过大或者过低,适中的学习强度会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英语阅读任务的完成。第五,提高英语阅读学习能力。准确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专业技能是英语阅读学习的基础,学生可以先稳固词汇基础,再逐渐提高阅读学习能力。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诊断性测评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客观条件,理论知识局限和欠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今后更加系统的,全面的研究,这就促使笔者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诊断性测评,努力提升自身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继续分析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诊断性测评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红.基于诊断测评提升高中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J].外研测评•英语学习,2017:8.

[2]赵裕春.《小学生数学能力测验》的编制与研究方案[J].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81:21-22.

[3]汪芳.初中英语诊断性测试题设计和编制的误区及对策[J].检测评价,1998(3):220-222.

[4]刘冬.幼儿教师家园沟通与合作能力诊断性测评工具的前期研制[D].硕士论文,2016.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践探索

为繁荣我国文化事业,健全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办于2005年开始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艺术设计是其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十五年来,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逐年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成为提升我国艺术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高校和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例如,清华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自2011年开始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双学位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项目通过开设英文课程、举办国际化设计作品展、开设暑期国外考察课程、扩展国际化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国际化水平,推动人才培养、师资及课程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加快艺术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有研究者认为,要大力推进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际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一方面要培育国际化、开放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学习国际化、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培养出国际型、开放型的复合艺术设计高级人才。有研究者从促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建设与完善国际化管理机制、广开合作办学模式、提高师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实施双语教学等角度提出了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水平的对策建议。国际化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向。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培养应用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可以让我们能够以全球性的眼光审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标准、内容和机制,使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有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的适应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以下简称艺术学院或学院)高度重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学院广泛吸收国内外艺术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先进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实际,开发并实施了多个国际化项目,系统推进导师、学生以及课程的国际化,积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推动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一、导师的国际化进修

导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是决定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首先需要导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和能力。如果缺乏具有国际化教育理念和能力的导师,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则无从谈起。

(一)鼓励导师赴国外高校访学

艺术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导师赴国外知名艺术院校访学,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计划、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访学计划、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学院有十几位研究生导师分别前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士、意大利、瑞典、芬兰等国艺术设计院校进行了为期半年至一年不等的访学。导师在国外访学期间,与国外同行交流切磋艺术创作经验,学习了解国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感受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和设计教育的创新理念。访学导师们将国际化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方法和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国内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步伐。除了鼓励导师国外访学之外,学院还引进了多名具有英国、法国等国外教育经历的博士师资,促进了师资学缘结构的多元化,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二)邀请国外高校教师来校访问交流

中外教师的经常性交流研讨能够让中方教师更深入了解西方艺术设计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积累更多的国际化教学经验并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因此,除了选派导师赴国外访学之外,学院还经常邀请国外艺术院校教师来校访问交流,先后有瑞士、英国、芬兰、乌克兰等国艺术院校教师来访。有些国外教师来访一至两天,安排的活动主要有参观学院师生设计作品展、与中方教师座谈、为师生做一场学术报告等。有些国外教师来访时间较长,最长达3个月,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与中方教师深入交流,为师生做系列讲座,甚至和中方教师一起为研究生合上一门课。这些长期深入的交流对学院国际化教育氛围的营造以及师生国际化意识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二、学生的国际化交流

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交流刚刚起步,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偏少,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学生较少;二是缺乏校园国际交流氛围,留学生较少,国际学术报告较少,难以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交流环境。艺术学院将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作为推动学生国际化交流的工作抓手。

(一)增加学生海外学习经历

1.选派学生参加海外短期交流项目

海外短期交流项目主要包括学期交换、海外实习、暑期学校等不获取学位的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以相对较低的费用,使大量学生拥有海外交流经历。学院慎重遴选知名的海外艺术院校,开发了许多有吸引力的学生海外短期交流项目。三年来,选派34名优秀学生赴美国、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意大利等国高校进行短期交流。这些项目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国际化意识。

2.开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国际交流项目。在学校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基金的支持下,2017年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创意文化产业学院合作开发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双方联合培养学生,学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授予双方硕士学位。中方参与的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英方参与的专业方向是GraphicCommunication(视觉传达)和GamesEnterprise(游戏产业)。如果中方一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希望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他可以在双方导师同意、雅思成绩达标的前提下,研二赴英国游戏产业专业学习一年,回国后完成研三所要求的培养环节,则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学院通过学期交换、暑期学校、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尽力为学生创造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尝试构建长短期项目结合、学期项目与暑期项目衔接、专业课程与文化体验并重的研究生国际化交流体系。

(二)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

1.招收外国留学生

招收外国留学生对于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招收留学生也是对一个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检验。只有拥有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教育体系等基础条件,才具有招收留学生的可能。艺术学院招收了2名来自芬兰的半年期非学历留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争取招收学历留学生。

2.举办国际学术报告和设计作品展

学术报告和设计作品展是艺术设计业内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邀请国外专家学者、知名设计师举办学术报告,营造浓厚的国际化交流氛围。这些学术报告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扩充了知识,而且给学生以启发,激发设计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开展联合设计,举办中外师生设计作品展是学院下一步希望重点开展的国际化合作项目。联合设计和设计作品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国外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展示学习成果,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三、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国际化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当前的研究生课程存在着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英语和双语授课课程的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基础和重点。

(一)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

艺术学院重视国外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研究生的外语教学。设计有着时代性、前沿性等专业特征,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国际前沿的理论知识,经常关注国际先进的艺术设计作品,所以掌握一门外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十分重要的。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加大外语课程的分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应用性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二是要求访学导师回国后至少开设一门英语或双语授课专业课程,把国外访学的成果融入到课程中,使课程与国际接轨,让学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

(二)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艺术设计课程研究生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源自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录像、阅读教科书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将问题和思考带到课堂。课堂上,教师不再事无巨细地讲解课程内容,而是主要解答学生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艺术学院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完成多项学校教改课题,发表多篇教改论文,推动了先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研究生教学的质量。通过协调推进导师的国际化进修、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和课程的国际化建设,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初步构建了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通融东西方文化、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旭.艺术设计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究——以清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双学位硕士联合培养为例[J].美术大观,2016(3):152-153.

[2]王庆,等.国际化艺术设计人培养模式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3(22):264.

[3]潘大仁,潘东明,林清泉.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4):62-67.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需要多种类型、不同规格和不同层次的人才,研究生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就业指导。因此,建立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武汉大学也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4年率先实行2年制硕士,通过弹性培养的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逐步建立了科学研究以导师为主导的责任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导师责任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改革的核心。合校以来,我院紧跟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步骤,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先总结如下:

1培养目标的调整,优化培养方案

当今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单纯培养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还应积极培养能直接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医疗人才[1]。根据当代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点,我院侧重于基础性的科研,要求学生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是培养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武汉大学从2004年全面推进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围绕这一新的改革举措,努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并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将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英语课程改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部分。"公共英语"着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英语的听、说等应用能力;"专业英语"着重培养研究生专业文献的阅读、写作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对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所有课程均按"专题"讲授,确保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术前沿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2课程体系搭建和教材的改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不断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根据武汉大学的培养目标及结合我院培养的实际要求,构建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科通开课及专题讲座等四大模块组成的基本知识平台,它们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培养类型及专业划分班级的基础上,按需设课,建立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课程体系。前者侧重于传授专业基本理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训练实验技能或科研基本功,后者则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院主要以建立科学学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大大拓展了不同专业研究生对综合性、交叉性以及新兴学科知识的选择范围,而一些课程的边缘性、前沿性,又为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空间。教材建设是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又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科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经常更新,通用的研究生教材出台很困难,而选用教材往往带有较多的不适用成分,因此,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是比较好的方式。为了确保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教学整体水平,我院遵循"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统编教材,优先选用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优先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3个优先原则,严把教材的选用关,另一方面加大研究生教材建设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在加紧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创新工程:

2.1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公共课改革,大力推进学科通开课建设;

2.2同时也建设一批研究生优质的精品课程,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模式等特点的示范性研究性课程。

3导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度

导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是整个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为了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我校痛下决心,完善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按学科所需设置导师岗位,制订选拔导师的量化标准,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化,明确了导师的标准和条件,规范了遴选程序,强调淡化层次,强化岗位意识;提出"导师是工作岗位而不是学术地位"的口号,废除了导师终身制,并建立起动态上岗制度,只有兼具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申请人才可能入围,"三无"(无经费、无课题、无成果)导师及其他在审核中被认定不合格的导师只能"下岗待业"。定期召开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会议,并对新增博导进行上岗培训。我院在一年一度的导师遴选中严格按照武汉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同时我院还实行研究生导师组制度,联合培养,共同孵化,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把研究生从师徒制的体系变成多学科交叉的引导方式;在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中,重视和发挥老教授、老专家在学术承传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新任导师的上岗培训,让他们听取老导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了解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宗旨和目标、导师的基本职责、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对学生的要求与责任、因材施教的经验等,了解关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吸纳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多方吸纳人才,特别是充实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理论水平的实业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精英,形成多元化、高学术含量的专兼职导师队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是导师制度的改革,要真正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度[2]。这两个制度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强调科学研究,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应用,而不是单应用的应用。

4培养模式的改革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式培养模式和专业式培养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专业式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因此我们应改革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2004年我校进行了学制的改革,实行了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进程,从而一定幅度地缩短或延长在校的学习时间,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自主发展的选择权。2007年我校开始实行1+4硕博连读制度,1+4硕博连读制度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把硕士阶段、博士阶段必须学习的公共课在一年之内全部学完,然后用四年的时间,立足于博士学位论文开展学习和研究,它的整体设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线,硕士阶段的学习与博士阶段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年制学生存在的科学实验研究时间短的问题,它对高科技含量论文及科研成果的产出将会生产积极意义。在培养过程中,1+4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三学期初进行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者,正式进入博士研究阶段,未能通过资格考试者,退出硕博连读程序,按硕士研究生培养,这有效保证了硕博连读培养过程的管控。#p#分页标题#e#

5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搭建研究生学术科研舞台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为他们创造浓厚的学术探讨气氛,当今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不断涌现出新问题,即使是学识非常渊博的导师,也难以解决研究生提出来的所有的问题,何况学术研究本来就是在探讨中发展的,努力创造学术探讨的气氛,不但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这对人才的成长非常有利。我院支持研究生开展常规性的学术科技活动,注重引导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创新,重视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邀请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到我院进行参观讲学,举办了多场学术专题讲座。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科技激励制度,我院重视研究生学术科技激励制度建设;建立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培养方案,明确参加学术活动与毕业答辩资格、评奖评优确认挂钩。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研究生参与学术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品牌。我院在成功举办"第一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之后,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每年5月份都举行博士生学术论坛,邀请博士生导师进行点评,提出问题和意见,让博士生们受益匪浅;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召开,不仅激发广大博士生的求知热情,拓宽广大博士生的学术视野;而且营造学院学术氛围、构建学院交流平台,为我校基础医学领域的学术互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6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软实力,而艺术无疑是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当前,中国正迈向新型工业时代,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及产业变更时代。艺术设计成为现代社会视觉变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并为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着智力服务。随着我国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对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艺术设计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解决艺术设计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上述培养目标规定条件下,艺术设计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专业特点,强调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门类,设计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设计专业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的教学强调解决现实中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发现设计问题的能力、设计信息的获取能力、综合思考设计对策的能力、准确表达思维逻辑及思维内涵的能力以及视觉表现的能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教学模式必须符合设计学的特殊规律,结合我国经济及文化发展对设计专业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教学模式的创新构想与路径

(一)互融互通式的教学模式

设计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集多种学科智慧、创新、研究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设计教育的方向要以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依据,那么未来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首先,应具有较为系统的设计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掌握设计学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标准,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或设计实践;其次,具有整合多种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更强调对人文精神的把握,并以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生态保护为责任。具体的方法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专业方向孤立的模块计划,共享教学资源,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整合优化教学模块单元,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打破专业、院系的界限。这种互融互通教学模式的实质在于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与艺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渗透。整合跨学科优势资源,实行互融互通的教学模式是解决未来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互融互通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融合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人文特质与工程特质。通过学科的交叉互通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级设计人才。

(二)校内强化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1919年德国包豪斯(Bauhaus)成立,成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办学模式对当前设计教育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包豪斯在工作室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场所,工作室的工具先进、设备齐全,对应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设有丝网印刷工作室、木工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制作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工作室由一名设计教师负责,同时配备一名技术教师和两名助教,传授设计的理论与技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最快速的转换。“Design”在汉语中被译为“设计”,实际上指创造性地运用艺术的技术手段将形而上的完美“理念”转化成为现实的物与像,即庄子所谓“技进乎道”的意思。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引进实际的设计项目,模拟设计公司的管理和设计流程,在校内和校外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完成整个项目。例如视觉传达专业建立的工作室,可以进行如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策划设计、书籍设计等项目实训,通过实际项目的实际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校外建立有效的校企联合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的专业应与当地或周边地区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项目的开发及产品或相关物料的设计和研发。英国的蓝开夏大学与三百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教学的关系,具体的合作方式是企业每年提供一定的资金作为项目的运作资金或学生创作的奖学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企业提出的实际项目策略单展开设计和研发,引进企业的实际项目,把项目下达到工作室,工作室模仿设计公司的项目操作流程和规范,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职场经验和设计师的职业化合作精神,强化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缩短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的人才需要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与校方项目的合作发现和选拔优秀的设计人才。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性强的高级设计人才,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拓宽了就业的渠道。例如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与长城汽车、中国巨力集团、小洋人生物科技、永亮纺织、锦绣金山、鑫鸿源包装印刷等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

(四)实行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

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采用双导师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问题。校内导师要求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高度的责任心;有扎实的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在学术上要有一定的成果;了解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校内导师负责规划学生的中长期学习计划,讲授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指导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写作等,辅导学生参与设计前沿课题,配合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践项目的操作。而校外业界导师则负责讲授设计实践类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参与的实际项目和毕业设计等。被聘为校外导师的,必须从事一线的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完成过重大项目的策划、设计或操作,且在业界的知名度较高,有专业类的奖项,能够给研究生提供一线实践指导。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社会培养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双导师制有利于学校开拓教育视野,更好地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同时也能为联合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

(五)将各类权威性的设计比赛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种类繁多的设计类奖项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例如,有被学生们称为“大学生四大创意大赛”的“ONESHOW中国青年创意大赛”“时报金犊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还有“学院奖”。这些比赛有国际专业机构主办的,有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也有高校联合举办的。学生参加这些专业的比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项目的整体控制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项目实操的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项目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洞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有利于营造积极创新、勤奋好学、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多年来一直将学生参加专业设计比赛作为学生实践课程的一部分,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总结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7

 

我国的音乐教育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相对落后。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本文通过介绍意大利的音乐教育学院改革,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   一、意大利音乐学院的改革进程   众所周知,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音乐、美术、建筑等领域在世界文明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些著名的国立音乐学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意大利,最著名的音乐学院有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罗马桑塔•西希利亚音乐学院、波洛尼亚马尔蒂尼音乐学院、佛罗伦萨路易基音乐学院、热那亚音乐学院、那不勒斯音乐学院、都灵音乐学院、威尼斯音乐学院。事实上,一方面,受17世纪初期意大利对古代真实主义或想像艺术无限景仰的思潮影响,成立了各类学院或学术团体;另一方面,18世纪公开音乐会的兴起和歌剧院的成立,使得社会增加了对音乐家的需求,家庭式和学徒式的培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意大利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音乐学院,如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和威尼斯音乐学院[1]。在18世纪前半叶它们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带动了之后包括德国在内的各个国家音乐学院的建立。它们在世界上占有垄断的地位,培养了众多作曲家、歌唱家,从而使意大利歌剧成为了国际上最优秀的演出形式。   时至今日,虽然世界音乐歌剧早已广泛传播,但意大利音乐学院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些音乐学院由于其历史悠久、培养过众多国际大师,师资力量雄厚而蜚声国际。除了上述8所著名音乐学院,意大利还有49所公立音乐学院和22所私立音乐学院。政府鼓励私人办学以繁荣教育事业。和公立院校相比,一般私立学校设备好、师资强、教学质量高,虽收费较高,入学者仍很多。并且同国立音乐学院一样,它们也得到了意大利政府的承认。公立和私立这两者都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完全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既体现在教学方面,也体现在学校的经营管理方面)。他们的目标都在于促进音乐人才的培养和音乐专业研究,并开展与此相关的活动。与我国不同的是,意大利没有专门的师范大学用来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人才。所有的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如果想从事教师行业都必须参加相关课程的考试。此外,除了继续进行传统课程的教学以外,他们也在不断地开发一些创新课程,以满足那些与传统的表演艺术与作曲培养方向有所不同的新兴行业的需求,力求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加贴近新音乐与多媒体音乐语言的发展。在意大利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最高一级的管理机构是MIUR,它的全称是Ministero dell?istruzione,dell?universita edella Ricerca,即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研究内阁部。其中下设AFAM,全称是Istituti Arte Formazione ArtisticoMusicale,即高等艺术与音乐教育研究机构。在这个机构里包含了四个方向的研究教育部门: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音乐理论研究所(Istituti musicalipaseggiati);美术学会(Accademie di bella Arti);舞蹈学会(Accademie di danze)。自从1998年意大利参与签署《索尔邦宣言》和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以后,意大利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地包括音乐教育机构在内的所有大学教育体系改革,与欧洲两个层次的大学模式接轨。这种模式被看成达到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的工具,也就是协调欧洲学位,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便利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方便学位的国际承认。目前,意大利的音乐学院并轨实施新旧两种教学规定,新规定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以钢琴专业的教育安排来说,旧体制下,学生从10—11岁开始,只要喜欢钢琴演奏,就可以经过简单的专业课加试进入音乐学院学习。   在入学时,钢琴演奏水平仅仅达到车尔尼849水平就够了,因为入学考试更多地是考查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和乐理知识。但入学一年后,会经过一次严格的考试,通过学生在校学习一年的成绩来决定是否继续学习钢琴演奏专业。在这里,专业课教师没有本科与附中的区别,大学教授同样要给刚入学的十一、岁小学生上课。在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通过考试完成5年低等级课程(corsoinferiore)学习之后,进入3年的中等课程(corso medio)学习,再经过相应考试,进入2年的高等课程(corsosuperiore)。这样,在总计十年的学习结束之后,获得大学本科毕业文凭。旧的规定到什么时候终止,还没有确切的时间。   而在新的教育规定体制下,学生从10—11岁时进入普通初中就读3年后,经过考试升入5年制普通高中,都是学习音乐方向课程(scuole liceo a indirizzo musicale)。而大学教育部分分为两级[2],第一级为laurea-L,即三年制的课程(Triennio),毕业后相当于旧体制下10年的课程,等同于学士;第级为Laurea-Magistrale,即两年制课程(Biennio),等同于硕士;并且新体制首次引入了一级硕士(MasterⅠLivello)和级硕士(MasterⅡLivello),者分别是在获得一级学位和级学位之后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培养,需要修满60学分。既招收应届毕业生,也招收已工作的成人。并且获得一级硕士证书后,可继续攻读级学位。目前,意大利的音乐学院还没有开设博士课程。它采用学分制的基础是欧洲学分转换制(EuropeanCrediti Transfer System,ECTS)。学分(Crediti FormativiUniversitari-CFU)代表学生的学数(课时,个人学习,准备考试,实践)。一个学分对应25个小时的学习。60个学分对应一个学生一学年的平均课时数(大约1 500小时)。要获得大学毕业证需要取得180个学分,要获得硕士文凭需要再取得120个学分,这样一共得达到300个学分。学分不能替代考试成绩或最后的论文。成绩或论文表明学习的效果而学分代表了学生为完成特定学习的学量[3]。#p#分页标题#e#   意大利的大学每年只有一个学期,即一学年,就是从每年的11月初,到下一年的7月底。一般,在6月中旬,课程就基本结束了。7月份进行考试。3、4、5、6月,往往是演出季节。在学期开始,院长和教授委员会制定详细的演出计划,在各个剧院或教堂演出。并取得社会商业团体的赞助。教师为每个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其中包括音乐会作品、考试作品及展示会作品等等,内容十分丰富。学生经过4—5个月的学习及准备之后,进入频繁的演出阶段。演出形式多样,并且名目众多,每年都会与其他国家有大量的学术交流,意大利的教授走出去,并请进来各国专家演出、讲座及大师班活动也频繁举行。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演出实践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   通过具体介绍意大利音乐教育,一方面是对我国刚刚把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这一新的契机做出了有力地支持与肯定。我们迎来了艺术发展与创新的新时代,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大地挑战。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文化是国力竞争的软实力,而艺术则是这个软实力的主力之一[4]。音乐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前面我们介绍过意大利早在18世纪便形成了音乐艺术独立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那么面对当前我国对艺术学的这一次升级,找好音乐师范教育的定位,有效地分配好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和借鉴意大利的学制、学分及课程安排,有利于更合理地调整师范教育的侧重点。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意大利的音乐学院为适应社会文化的需求,不断增设新的课程;那么在我国高师院校,更加迫切地面临这样的需求。培养师范类音乐人才,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另一方面,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设系外选修课程,发挥我们所在的综合型大学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让学生充分利用到大学资源,满足学生各种知识需求。师范大学音乐学科想要做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相互沟通、对话,相互促进、交流是分不开的。艺术学科的发展,还必须面对即将遇到的新问题、新观念、新门类和新方法。可能有一些新的艺术门类,今天我们或许还不知道它的模样,但借助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它就可能得到快速发展[5]。   学科交叉研究学习,既在专业技能上传承经典又在学术研究方面开拓创新,从而,我们可以不断地找到新的多学科结合的知识点,应用于我们的教学。综上所述,虽然意大利的音乐学院历史悠久,国际地位显著,但是,在欧洲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他们依然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其中也有值得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科建设和改革借鉴的部分。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为国家培养综合型、研究性人才而努力。

硕士学习计划范文8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APP;设计

在线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借助各种学习软件,学生和教师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灵活开展学习[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临专硕)是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方案规定,临专硕3年在校期间要完成33个月临床轮转,以及一定程度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2],这就决定临专硕培养“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空间随机化、管理形式松散化”的特点。同时,导师对于临专硕的直接管理减少,轮转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临专硕的管理急需一种更加灵活、高效的方式来辅助现行的管理模式,确保临专硕的培养质量。本研究根据临专硕培养的特殊要求,借助在线教育的特殊优势,从现状分析、用户分析、需求分析、功能介绍和界面设计5个方面探讨设计一款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用于临专硕教学培养的教育APP,从课程学习、临床训练和科研训练环节对现行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优化,为进一步提升临专硕培养质量提供有益补充。

1教育APP现状分析

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APP是为学习需要而开发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3]。研究显示,教育APP具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即时性。APP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即时推送各类学习资源,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线学习。二是互动性。APP为不同学习终端提供交流平台,实时支持各类终端使用人群(如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行为,充分体现教育的交流共享本质[4]。基于以上特点,教育APP人机互动模式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应用模式,很多学校采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创新实践活动[5]。与此同时,国内也有大量教育APP研发产生,根据“教评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全网应用市场中教育类APP数量高达29265款[6],但绝大多数聚焦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APP市场还尚未成熟,目前仅见少量文献报道[7-8]。

2用户分析

临专硕教育APP的终端使用人群包括3类:学生、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当前临专硕在校生90%以上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伴随我国信息化技术同步成长的一代人,也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特征的一代人,其学习能力更独立、接受新生事物的意愿更强,主观上更愿意接受信息化的教育方式。而临专硕的导师或临床带教老师,大部分是临床医生,也已熟悉甚至习惯使用信息化诊疗技术开展临床工作,教学观念上更容易接受甚至会主动采取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本研究的用户人群整体属于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人群,使用教育APP开展临专硕教学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需求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形式对在校临专硕、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调研,充分了解用户群体的主要需求目标。

3.1主要需求一:课程学习,用户人群:临专硕和导师临专硕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类课程需求较大,而导师更侧重临床科研类课程学习。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主要和临专硕的“双重身份”[9]有关。作为刚入校就开始临床轮转的临专硕来说,医生的工作压力和医疗的环境压力让其倍感挑战,因此急切需要学习如何从一名“学生”迅速转换成“住院医师”角色;而导师更加关注临专硕的“研究生”角色,希望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课程学习,让临专硕尽快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师生对于课程学习的不同需求提醒本研究在设计相关模块时要充分考虑临专硕“双重身份”的特殊性,既要设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类课程,也要兼顾临床科研类教学内容。

3.2主要需求二:临床培训,用户人群:临专硕和临床带教老师由于缺乏有效的临床教学督导措施,临专硕目前的临床轮转质量不尽如人意,编造或串改轮转记录、不按计划轮转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临专硕和带教老师均提出“完善临床培训过程管理”的需求。针对以上需求,本研究在设计APP“临床培训”模块时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互动功能,通过“提醒”功能和“时间”设置,要求学生及时查看培训计划、培训要求和时间节点,并按时完成轮转记录上传和考核任务,与此同时,带教老师也要及时批改临专硕提交的轮转记录并组织临床考核,充分体现在线教育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10]。

3.3主要需求三:科研训练,用户人群:临专硕和导师由于临专硕大部分时间在本专业以外的临床科室轮转,导师对其面对面科研指导的机会较少。因此,临专硕和导师均认可在线课题指导方式,希望通过APP实现师生在线沟通,让学生及时得到导师的指导,也让导师随时了解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以上需求提醒本研究在设计APP“科研训练”模块时要兼顾临专硕“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特点,即由学校设定科研训练总体目标和基本流程,而具体课题的研究目标、实施步骤和完成时间则由导师和临专硕共同制定。师生通过在线互动,学生定期提交学习报告和课题进展汇报,导师则及时予以批改、审阅和反馈。

4APP功能介绍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发一款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用于临专硕教学培养管理的APP应用软件。该软件涵盖临专硕课程学习、临床培训和科研训练的培养过程,同时包含导师课题指导、临床老师带教、管理部门实时监管及考核评定的综合流程。临专硕教育APP包括计算机管理端和移动应用端2个部分。其中管理端包括大学和培养单位(带教医院)端,应用端包括学生、导师和带教老师端(图1)。大学端负责制定全校所有临专硕的总体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学习、临床培训和科研训练各个环节的总体要求以及各阶段考核计划大纲。权限范围包括:①浏览、收集、分析下属所有培养单位、导师、带教老师和临专硕数据信息;②监督下属所有培养单位对于临专硕的培养过程;③收集临专硕对于导师、带教老师以及培养单位的教学评价并反馈给相关单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培养单位端负责制定本单位临专硕的临床培训计划。权限范围包括:①上传本单位临床培训计划到存储服务器;②从存储服务器中收集、读取、分析下属所有科室的带教老师和临专硕的上传记录;③监督和管理本单位所有临专硕的培养过程;④将临专硕对于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给相关人员,并采取对应措施。学生端负责按时完成各项培养任务。主要功能包括:①完成在线课程学习;②按计划完成临床轮转并上传各项临床培训记录;③接收业务学习提醒并参加轮转科室的业务学习;④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并上传各项研究记录;⑤接收各阶段考核提醒并参加各阶段临床考核;⑥对带教老师和培养单位进行教学评价。导师端负责制定临专硕个人培养计划。主要功能包括:①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②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并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③浏览学生临床轮转进度、各项临床培训记录和各阶段临床考核情况。带教老师负责本科室临专硕的临床带教工作。主要功能包括:①制定本科室的轮转计划;②接收并批改临专硕提交的各项临床培训记录;③组织出科考核。

5界面设计

大学端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所使用,包括规培管理、学生管理、导师管理、业务学习管理、用户管理、反馈管理、系统管理、个人中心等8个功能模块。培养单位端、学生端、导师端和带教老师端的登录账号均由大学端创建和分配。培养单位端重点在本单位临床培训管理方面,包括规培管理、业务学习管理、学生档案、带教老师管理、个人中心5个功能模块。学生端应用界面功能最多,包括课程学习、临床训练、课题研究、业务学习、阶段考核、上传提醒5个功能模块;导师端侧重科研指导,应用界面包括科研培养和临床轮转2个模块(图2);带教老师端主要应用临床轮转功能模块。

6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