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信息化范例6篇

化工企业信息化

化工企业信息化范文1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素质 培养

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系统建设,而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与计算机组成的、以人为核心的系统。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因素也必然是人。

一、员工信息素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能否成功,员工的信息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信息化使得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信息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能否准确、及时、系统、经济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关键要看企业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普遍较低,对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企业投入巨资建成了技术上先进的信息系统,而员工采用的仍然是最原始的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用来延伸员工的五官、四肢和大脑功能的工具,如果员工不去使用或者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员工对信息化的认同度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企业高层对信息化所具有的作用和优势理解不深,则企业信息化基础不存在;企业中层人员对信息化作用及对其自身管理权限和职业生涯影响理解不深,则其所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贯彻力度就不会大,或是阳奉阴违,使信息化效果大打折扣;基层人员对信息化作用、信息化对其岗位的影响、信息化对传统习惯的冲击程度、信息化对事务处理的影响、信息化提高的效率与工作量等方面理解不深,则信息化肯定会曲高和寡,最终埋葬掉企业所有的信息化激情。

二、现代企业员工信息素质内涵

1.员工信息知识。员工信息知识指有关信息、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信息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员工在对信息化、信息社会了解的基础上,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是:(1)企业信息的基本内涵。如信息与企业、个人发展的关系,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信息结构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信息如何流动以实现价值等问题;(2)应用信息系统的知识。熟练掌握个人所处层次应用系统的功能及构成原理,并对其他层次应用系统的运行与功能有基本了解;(2)本企业应用到的信息技术知识;第四,有关信息方法与信息检索的知识。即指导员工用信息的观点来分析思维中的问题和矛盾,以求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最佳方案、方法。

2.员工信息能力。员工信息能力是指运用各种方式发现与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以及信息工具与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指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以合法、道德手段搜集到符合个人需求的、有价值的信息。现代意义上的信息获取能力更加注重借助信息技术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指员工对所获得的企业内外信息在评估的基础上,对符合需要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使之系统有序化;信息交流能力指员工将自己拥有的信息,通过各种形式纳入信息交流渠道的能力;信息技术是员工获取、传递信息所依赖的手段,其对信息能力的具有重要意义。

3.员工信息意识。员工信息意识是指其是否有利用信息解决工作中问题的潜在需求,并能将这种潜在信息需求显性化,进而充分、正确表达出来,员工的信息意识通常表现在对信息的敏感度上。

信息敏感度需要三种意识作支撑:尊重知识的意识、信息主体意识及创新意识。尊重知识的意识,即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推行“知识就是财富,信息就是资本”的新观念;信息主体意识,即员工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信息的搜集、加工与创新;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助推器。如果员工没有创新意识,就不可能把企业需求与技术上的可能性结合起来,利用得到的资源,产生新思想、新技术。

4.员工信息道德。员工信息道德是员工在整个信息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传递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员工信息道德主要包括信息生产道德、信息使用道德和信息传播道德。

信息生产道德指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制造、生产虚假的信息;信息传播道德指员工必须保持信息交流、传递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

三、现代企业员工信息素质培养

1.员工信息知识培养。对员工要进行的信息知识的培养包括:信息及其运行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信息检索知识,以及信息化、信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等。

2.员工信息能力培养。培养员工信息获取能力必须首先使他们学会界定信息需求,即要知道自己需要哪些信息;其次要使员工全面掌握各种信息源,并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提高员工对信息的分类、概括水平。员工信息交流能力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员工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二是员工信息表达能力。

3.员工信息意识培养。企业要从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信息意识的培养,一是强化联想和推导意识。二是强化综合和分析能力。三是对信息形成持久注意力。

4.员工信息道德培养。培养员工信息道德就是使其养成在从事信息活动时遵循必要行为准则的习惯。信息道德培养关键要让员工认可企业内外信息法律、法规,依靠内在的自觉性,主动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方式。企业应加强员工知识产权法规、保密法规和现行的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增强他们的信息法规意识。

化工企业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 信息化 竞争能力

一、引言

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一场信息化技术的变革正迅速在各行各业不断深化,渗透到了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正迅速推进到信息化时代。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已经从传统的着重于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发展到行业与行业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可以说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代企业管理实质上变成了对信息的处理与使用的过程。我国自加入WTO以后迅速融入了世界经济的主流,并在国际经济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就企业信息化管理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在经营决策、市场响应、业务流程等方面都有所不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远不如国际先进企业,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形式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办公信息化

在企业经营管理日常办公中,会涉及大量的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内部数据如人事、库存、采购、劳资、销售等,外部数据如供货、服务、客户、市场、广告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日常办公所涉及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极为庞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增加。传统的办公管理多以纸质文件资料来进行,但在企业数据极为庞大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如果再完全依靠纸质媒介管理,将会给信息的保存、调阅、修订等带来极大的不便,并且还极容易出现损毁现象造成信息缺失。办公管理信息化,仅需要一台电脑,即可实现大量资料的保存,并且在调阅、修订等方面都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利用网络还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安全传输。

(二)业务管理信息化

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所有的业务都需要调研、立项、签约、履约、服务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例如分析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就需要对大量业务报表、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以做出科学正确的预测;再如对项目投资回报进行分析,就需要对整个项目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并生成各种报表。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分析汇总制作报表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极容易产生错误。但在业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利用相应的程序和模型,轻松地对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按照相应的算法迅速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再如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产品设计信息化可以运用先进的设计应用软件提升设计质量和工艺水平。

(三)信息服务网络化

最初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多局限于单独的计算机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进行存储、处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迅速向网络化发展。企业内部信息服务,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在分布于各地的子公司、部门之间传递流通,包括财务信息、决策信息、业务信息等。而企业外部信息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向客户,包括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等提供实时的信息交换,实现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协调,实现与合作企业之间生产、流通等信息的交换。信息服务网络化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信息服务能力,同时还降低了企业信息服务成本。

(四)市场营销信息化

传统的市场营销手段中,企业与客户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不论是从产品信息的流通、交易服务的支持、售后客户的回访维护等,都有着极大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拉近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企业往往得投入大量的资本。市场营销信息化,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如电子商务等,可以通过网络非常直观地向客户展示产品,使客户不用局限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自由自在地去了解产品特性优势,同时通过网上订货,客户也可以不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获得产品服务,甚至于售后服务等都能通过网络很简单地得以完成,极大地降低了市场营销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三、如何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十二五”时期的时代特征,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要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一)从人才入手提升企业全员信息化管理素质

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根本,没有相应素质的人才,拥有再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都无法真正使这些设备和软件发挥效用。我国有不少企业就是如此,因为没有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而使得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运行不畅。因此,企业要强化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进,加强企业员工信息化管理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对于企业决策层来说,要认识到时展和市场竞争对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出的要求,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而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人员来说,更多的是需要掌握信息化管理实践能力,包括信息化商务交流、信息化营销、信息化贸易、信息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此打造出一支拥有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的信息化管理队伍。

(二)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支持,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同发达国家相比都较为落后,尤其是软件平台和IT技术的应用,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近几年来企业信息化管理硬件和软件水平都有所提升,不过硬件平台不合理、软件平台不符合自身实际等现象十分普遍。如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开发商在开发平台的时候对企业的需求根本不太了解,结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难以协调,起不了应有的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提高安全的作用。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时,要精心挑选开发商,对开发商的评价标准不仅是软件开发能力,还有对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掌握程度,只有既懂企业管理又懂软件开发,才能帮助企业建立起针对企业自身需要的,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三)要找准企业自身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定位

不同的企业其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定位并不相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都有用同一种模式,不同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别,既便是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当然,也必须认识到并不是小企业就不需要信息化管理。一个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定位,取决于企业的外部竞争状况和内部经营需求。竞争越为激烈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越大,当前很多新型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极为领先,究其原因和这些公司所面临的激烈的竞争环境有着巨大的关系。同时,效益好的企业其信息化管理投入也较高,相对来说信息化管理工作做得较好。而一些效益不好甚至连职工工作都无法满足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此外,信息量大如文档、数据、图纸数据量大,或者对信息流通需求较强烈的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更高,而信息量小对信息流通要求不高的企业,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就较低。在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时,必须找准自身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定位。

(四)信息化管理工作要能灵活调整

在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动,如果只采用一套固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许现在附合企业需求,而过一段时间却与企业需求相违背,总会有出现不符合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需求的情况,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便甚至造成阻碍。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市场定位必然会发生改变,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市场竞争焦点,竞争激烈程度等都会提出不同的需求。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时,从企业信息库、生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营销售息化、决策信息化等方面,以及与企业外部的合作伙伴、客户群之间的商务信息化、采购信息化、资讯信息化等,都要考虑到系统的适应性,在量化指标、系统结构、系统语言、界面组成、模块搭配等方面留下足够的空间以便灵活调整。

四、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安全能力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大量的信息都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析、传输,这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面对日趋复杂的信息安全环境,在脆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下如何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成为所有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

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可能面临着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面的安全问题。物理安全表现在信息化管理硬件设备上,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设备、扫码设备等,除了来自不法分子的物理手段威胁外,还有来自于自然灾害和环境事故如雷电、鼠环、潮湿等的威胁。网络安全主要来自于病毒、木马的破坏和黑客入侵,病毒、木马的破坏和黑客入侵,都有可能造成企业信息的丢失、泄露和破坏,影响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带来巨大损失。数据安全则主要来自于数据的破坏、删除、泄露以及人为恶意更改,数据库崩溃等。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网络规划存在缺陷、信息化管理体系存在技术漏洞、安全管理系统不够健全、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等安全隐患较多,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

(二)如何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安全能力

要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给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构建一个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否则再优秀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硬件,都无法正常发挥效用。一个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都应当有相应的措施,如管理制度、防病毒技术、入侵检测软硬件、安全网关、资源访问控制等。在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下,还要通过内部制度的约束和软硬件技术措施和手段来贯彻执行,避免因员工安全意识不高给木马、病毒、黑客等带来机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看似是开放的,但实际上很多东西是仅限于企业内部或与客户之间,是一个动态的闭环管理系统,能通过加强物理场所安全管理、建立应急预案、提升安保强度、加大违规处罚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安全水平,使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更好的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时展的推动下,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从全体员工信息化素质入手,找准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定位,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构建一个灵活调整的信息化管理软硬件平台。同时,企业还必须注意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安全性,加强企业相关信息和工作的安全管理,避免数据破坏、泄露、丢失等现象,避免数据安全影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只有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切实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发挥更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04(01).

[2]申明新.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煤炭企业管理创新[J].煤炭经济研究,2002(07).

[3]丁宏.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企业管理的进步[J].山西财税,2009(02).

[4]刘增.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及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

[5]崔永玲.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J].天津造纸,2007(02).

化工企业信息化范文3

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以来,企业信息化伴随着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挖掘潜力的的可能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为企业组织整体的改造及升级提供新型的技术平台,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呈现出“信息孤岛”、资源不能共享等局面,作为企业信息化主体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实施成功率比较低,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效果并不显著,BPR(业务流程再造)、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技术应用也存在高失败率的现象。由此可见国内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究其原因是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体系不规范、作业流程不标准等初始数据缺失或和零散分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的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二、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工业工程是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基础及其核心思想。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的内涵在于有判断地综合利用人类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实践中获得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进行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提出一个能经济地利用劳动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以期实现预期的“TQCS”(交货期、质量、成本和服务)目标的工程学科。工业工程技术对制定作业标准、规范管理流程等过程的工程再造是经典IE的方法,而这些技术正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基础。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发挥工业工程作为微观层面的管理技术的作用,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基于管理流程设计并服务于管理的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引进现代管理原理和系统化的开发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加工、存储检索,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辅助企业管理决策的系统,而标准管理流程的设计正是应用工业工程的结果。通过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节约人力、提高效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支持。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达到企业信息功能的集成,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企业信息的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改善和创新是工业工程的灵魂。在全球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工业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丰田公司创立的精益生产模式(LP)和准时生产制(JIT)模式,夯实了丰田公司的基础管理,为公司实施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随着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企业之间合作制造趋势日益明显,横向一体化正在加强,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CM)这一新的运作与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进了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是先进制造技术(ATM)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大进步。再到后来的敏捷制造(AM)、企业流程再造(BPR)、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智能制造(IM)、并行工程(CE)等均是工业工程在新的全球技术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现代工业工程的突破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有经典与现代之分,经典工业工程研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研究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工作,也就是企业内的基础管理及其标准,例如作业方法、场地布置、生产线设计、能力平衡、标准工时、人机关系、物流系统规划等,所以早期工业工程被誉为“效率工程”。现代工业工程是基于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和运筹学,用于解决大系统最优化与宏观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大力宣传的BPR、MRPII、ERP、CIMS、SCM、JIT等概念都属于现代工业工程的范畴。IE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许多工业化所必需的基础工作缺乏或不到位,如对基础IE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在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等方面,难以给现代IE实施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和有效地支持。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造成了ERP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绝不可以忽视。

1.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企业信息化对基础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各种物料的期量标准、物料表(BOM)的编码规则、代用件的代用规则等等都需要IE的支撑;像标准工时这种数据,如果没有经过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很难保证其准确性。很多实施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是估计值,进而影响到生产周期、产品成本、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企业信息化还包括CAD/CAE/CAPP/CAM/PDM等软件的应用,这些软件的有效使用都是以基础数据的准确为前提。

2.对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是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求从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出发,即在理解、理清企业发展远景和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明确原则和路线,确定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并落实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里程碑。如果缺乏信息化总体规划,很容易导致系统繁多、信息孤岛、维护费用高、收益低、风险高等问题。

3.MRPII/ERP是制造企业以对其资源的计划与控制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的主生产计划MPS,是确定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某一具体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根据MPS确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所以,生产计划是企业各种资源调配、平衡的中心,也是ERP系统与实际生产经营保持一致的关键。各种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如销售预测(计划)、生产及物料需求计划与控制、库存策略与控制等又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内容之一。

4.企业要成功实施ERP必须先实施BPR,BPR是ERP的前提和基础。BPR关注整个流程的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它强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运用工业工程的理念与方法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戏剧性”的改善。工业工程的分析评价技术如程序分析、作业分析、“5W1H”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是其进行流程优化的主要工具。

化工企业信息化范文4

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步伐,推进我市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市工业企业的竞争力,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开发、生产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一)企业信息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决策的智能化和市场营销的电子化,使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可增强企业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流通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推进企业信息化,既可以降低企业的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也可以促进企业实现流通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三)企业信息化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企业上网工程、电子商务等,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二、推进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原则与定位分工

围绕年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工业兴市”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坚持推广应用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明确企业、政府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在合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定位和分工。

(一)企业是信息化应用的主体,也是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的投资、实施、受益主体。企业要坚持从规划抓起,从应用入手,突出重点,集成优势,强化基础,注重实效,促进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二)政府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推进信息化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要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订具有前瞻性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并结合实际,分步实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使企业信息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社会中介机构要在政府的指导下,根据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需要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三、推进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近期目标及工作重点

(一)近期目标。

逐步完善企业信息化体系,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企业信息化推进先进城市。

1、到“十五”期末,每年培育10家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扶持30家信息化应用试点企业;在设计制造、决策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应用;建立区、区两个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区域。

2、到“十五”期末,市政府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的信息化程度达到80%以上;市100家重点工业企业、100家优强中小企业和50家科技创新重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达到50%以上。上述企业中,80%以上实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有连续工艺过程的60%以上实行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80%以上建立以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为主的信息系统,30%以上推行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为目标的综合管理系统,90%以上建立网站或通过中介网络开展信息交流,电子商务成交额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近期工作重点。

1、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创新决策管理。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支持和鼓励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管理创新。

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大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辅助工程(CAE)、集散控制系统(DCS)、制造资源管理(MRPII)等技术在重点行业中的推广力度,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在传统产品中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各种嵌入式软件技术,推进传统产品信息化改造。特别是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要逐步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要通过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以及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

4、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促进营销方式的转变。有条件的企业要通过开展网上营销、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消费者(BtoC)等电子商务,构筑电子商务平台,使厂家、商家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开放式的联接,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促进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

5、培育扶持市场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的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机制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与运行模式,开展培训、咨询、方案推介、软硬件选型、项目监理、设备租赁、业务委托、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服务,降低企业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同时,政府要对中介机构进行正确的引导,确立诚信原则,并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行业管理。

四、推进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有关措施

(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推进企业信息化作为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工业企业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和组织实施全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安排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资助资金,聘请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参与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制定、项目验收(鉴定)、项目咨询论证、重大项目招投标、技术指导、监督与评估等工作。

(二)把推进信息化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企业要建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强化信息化意识,增强推进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重大事项要亲自决策,重点工作要亲自推动,并在人力、财力上予以保障。

(三)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信息技术和产品,加快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数字化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鼓励本市IT企业通过参与联合招投标、科技攻关和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等,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应用,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力开展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交流,提高我市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开发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装备、精密加工设备和测试仪器,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提供良好的技术和装备。

(四)加大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的资助力度,对认定的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依据项目投资总额进行资助。对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按项目当年实际完成投资额的12%给予财政资助;对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试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按项目当年实际完成投资额的10%给予财政资助;对列为市100家重点工业企业、100家优强中小企业和50家科技创新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按项目当年实际完成投资额的8%给予资助;对其他工业企业绩效显著的信息化应用项目,经市工业企业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同意,也可按项目当年实际完成投资额的8%给予资助。资助资金由市、区、县(市)财政分别筹措。其中,市财政每年安排资助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助资金中列支,企业收到的资助资金,暂作专项拨款处理,以后视企业对地方政府贡献情况再行结算、处理。对各区(不含区、区)所属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项目的财政资助,由市财政和区财政按1:1比例配套资助。对各县(市)和区、区企业信息化应用绩效显著的项目及在企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介机构,由市财政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各区、县(市)都要建立扶持企业信息化应用工作的专项资金。同时,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化应用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

(五)积极争取国家、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科技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化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和试点企业。“十五”期间,结合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通过组织招投标、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示范,在科技经费中安排专项费用,支持开发有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并对应用示范企业和区域给予适当补助。

(六)完善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我市拥有部级城市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数字电视、电子政务等五个试点和国家软件产业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等两个基地的优势,以政府网站为基础,充分利用特色专业网站,为企业提供量大面广、有价值的政策、技术、市场和产品信息,提供办事指南、管理咨询、技术交易等服务。

(七)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高级人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才国际化的趋势,吸引海外优秀信息技术人才来杭投资、创业和服务,形成支持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八)选择一批有水平、有信誉、面向市场的企业信息化服务中介机构。利用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积极为企业培训信息化专业人才。鼓励其在培训、咨询、方案推介、软硬件选型、项目监理、设备租赁、业务委托、网络安全等方面开展信息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

(九)建立企业信息化应用工作评估考核体系,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与成效,逐步形成规范的企业信息化技术标准。对列为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的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和科学考核,并逐步将企业信息化程度作为确定我市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工业企业和优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

化工企业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工业企业;信息化

一、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指的是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工业企业中,公司业务往往产生大量的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数据,这类数据的处理十分复杂且耗时。采用大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进一步得出理想的数据处理结果。大数据本身有一些特点:一是数据量巨大,常常不是以普通的G或者T为单位进行衡量的,更多的是以PB为单位。二是处理数据的种类更加齐全,例如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等。三是处理速度更快。为了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大数据处理十分重视速度。四是价值密度较低,大量的数据中存在的有效信息只有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的资料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大数据具备了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所没有的优点,正是这些优点才使得大数据能够对工业企业提供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也使得一些当前常规软件所不能进行处理的大型数据能够通过大数据处理方式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最佳的解决[1]。

二、工业企业信息化

1、工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是在新形势下企业采取的战略发展方向。信息化具体表现为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产品质量的有效提高、销售服务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企业管理的高效合理。工业企业信息化能够积极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方式不断创新,而企业的发展又能为信息化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企业必不可少的一大特点。科技和设备的不断进步为企业实现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工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信息化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小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解决。工业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下,且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还缺乏经验。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产业。较长的发展历史使得传统的工业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运行模式。信息化技术在很多传统企业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实行,导致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技术尚不成熟,对于很多数据处理业务的针对性较弱,系统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如何使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是实现信息化与企业运营有效结合的关键。

2、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措施。针对工业企业信息化现存的问题,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只有解决好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具体措施,能够切实提高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1.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为了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应当创设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保证信息化产品和设备的积极采用和正常运转。一方面,企业要具备对信息化的清楚认识,不断主动引进高新科技产品,从物质条件上保证信息化的实现。另一方面,企业应从创新管理模式的角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和优化。管理的一大重点内容在于人员,企业应该对员工的职责和权益进行明确的划分,做到奖罚分明,依靠准确公正的制度来监督相关人员的工作。并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异的行为予以嘉奖,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从硬件和氛围两方面同时着手为信息化的进行创造基本的所需环境。

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固然能够为企业数据的存贮和处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网络安全隐患。因此工业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抵御能力。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信息系统彼此紧密关联。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可能存在着使用权不明和被泄露的风险,数据的存放和共享也可能会出现被篡改等问题。在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必须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防措施避免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安全问题。

3.强化数据整合运用水平。大数据技术的特点除了巨大的信息量,还有一个特点是信息价值密度较低。实现企业信息化必须要强化对数据的整合、利用能力。工业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会有大量的数据产生,而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的整理、系统的分析是当前企业信息化面对的难题。信息系统的智能化能够帮助企业对系统模型和数据规范进行及时的统一,推动数据处理的顺利进行[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尽管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要采取措施提高信息化程度,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王建祥 单位: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参考文献:

化工企业信息化范文6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这种会计信息化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不仅要实现实时和自动的核算,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要构架新一代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会计信息转换为对企业领导有用、外部相关决策者有用的决策依据,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信息化的组织工作涉及单位内部的各个方面,需要人、财、物等多项资源,必须由单位领导或总会计师亲自抓,建立一个组织策划机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组织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组织本单位财会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与学习;负责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做好实施计划是搞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生产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等都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了施工企业会计具有与其他行业会计不同的特点。施工企业会计的特征:

1.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企业的施工及管理人员、施工机具、材料物资等生产要素,以及施工管理、后勤服务等组织机构,都要随工程地点的转移而流动。因此,施工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要适应施工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级施工单位搞好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要更加重视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具、材料物资等的管理和核算,及时反映它们的保管和使用情况。

2.单独计算每项工程成本。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生产的单件性等特点,这就决定施工企业不能根据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施工生产费用和完成的工程数量来计算各项工程的单位成本,而必须按照承包的每项工程分别归集施工生产费用,单独计算每项工程成本。

3.工程价款结算方法独特。施工企业的建筑产品造价高、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垫支大量的资金。除工期较短、造价较低的工程采用竣工后一次结算价款外,大多采用按月结算、分段结算等方法。

4.成本开支受自然力影响。旋工企业由于建筑产品体积庞大,决定了施工企业一般只能露天施工,有些施工机械和材料也只能露天堆放,受自然力侵蚀的影响很大。

三、如何实现施工企业会计的信息化

1.建立会计信息系统。(1)配置齐全计算机硬件设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单机系统等模式;(2)系统软件的配置。系统软件起着扩充计算机功能、优化调配计算机资源的作用,其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安全保密性、数据维护能力等;(3)会计软件的配置。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会计核算精确、使用安全、功能完备、操作简单的会计软件。会计软件中的软件模块应满足施工企业的管理要求,应该配备项目造价分析管理、项目预测决策分析管理等模块。 2.建立数据库系统。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应面向施工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部流程,不仅能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服务,还应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实现关联化,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还有助于其他管理部门及时了解会计信息。 3.完善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施工企业在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控制传统会计模式转变为会计信息化模式所带来的风险。(1)建立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工程施工企业应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将原有的会计岗位细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明确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各工作岗位的职责,通过强化岗位之间的内部牵制效力与授权审批制度。(2)建立会计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做好会计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内数据完整、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工作得以连续进行的有力保障。(3)建立系统维护制度。确保信息安全是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加强控制。

4.组建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处于会计信息化工作环境的会计人员,不但应具备会计、管理、审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完成对管理资源和信息系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也随之发生着变革,所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满足会计信息化需求的应变能力,以推动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此外,企业还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增加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高、中层管理人员、财会人员、项目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水准、业务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力求组建一支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 结论: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社会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深谙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电算化技术,而且还要学习一些组织观念、行为因素、决策过程和通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进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