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毕业论文范例6篇

马克思毕业论文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就业;择业

一、影响当代大学生择业就业难的外部因素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向大众教育转化,许多高校纷纷扩大了招生人数,而每年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攀高。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社会开始了加速转型时期,产业结构不断的升级换代,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向集约化转变。这一大背景下,使得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发生了错位。同时加上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自身综合素质等诸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难的问题。通过近年来对大学毕业就业形势的分析,其突出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猛增,需求与供给失衡

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异常艰难,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向平民教育的转变,许多高校纷纷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在不断地攀升,这一数字到2012年已更新到680万。加上社会上闲散的未就业毕业生,总的人数达到750万,市场吸纳就业人员已成饱和状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愈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用,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企业对需要招聘的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往往需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能经验,还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求变意识。而现实情况却是:多数大学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上不够成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经济社会深化改革时期,失业问题频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产业结构面临着不断的优化整合,企业也在更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型企业制度,而大学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存在僵化、偏差,技术知识能力不足等情况,导致了我国失业问题的频现、大学毕业生难就业的情况。

(四)薪金不能维持大学毕业生的费用支出

由于毕业生就业基数大,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提高,加剧了找工作的难度加大,很多大学毕业生为求一份稳定的工作,通常选择到一些工资待遇不高、福利一般的用人单位就业。而庞大的生活开支,如购房、结婚、看病就医、赡养老人等诸多方面的支出,俨然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负翁”族。

二、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的内在误区

(一)过于强调自己的价值实现,对社会需求关注较少。

据有关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的就业目的首选是“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大学生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较少考虑国家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就业态度不端正。

大学毕业生在考虑工作地区时,往往首选城市和乡镇等相关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高薪部门就业,忽视乡村基层、边远山区。他们认为:“城市的工作环境好,工作条件优,福利待遇高,发展空间大。相比之下,基层的工作会很繁杂、苦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基层农村,都往城市挤,工作竞争随之增大,僧多粥少的结果就是不少人找不到工作。然而,随着国家推行西部开发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地区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以满足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然而,前往这里工作的人相对于城市较少,使得这里人才的缺口和大城市的人满为患形成鲜明的对”。

(三)人生规划不足,随机性强。

这一点在很多大学生上都有体现。目前就业困难,工作难寻,往往大学生在选择上根本没有很大的余地。在找工作前,还有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并不明确。某高校中文专业的李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想去哪个单位有时候不是我说了算的,而是取决于招聘单位,所以我在用人单位上没有更大的要求,也没有给自己设定标准,而是凭运气,有什么样的工作就先干什么样的工作,以后再想办法调整。”可以说这样的“凭运气”的心理代表了很多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面对这样无奈的境地,大学生只有选择顺其自然。但是面对择业难,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既伤害了招聘企业对大学生的信心,也给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增加了曲折。

(四)对父母及社会关系的依赖性强。

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很多事情的进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关系密切。这样的大背景下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于父母和社会关系的依赖性很强。在工作问题上往往听从父母的一手包办。这样的学生在独立意识上往往存在很大问题,另外,托人找关系的工作是否真的可以长久也是值得怀疑的。

三、积极推行树立马克思的择业观

(一)要认真理性地来择业,不要受虚荣心和名利心所左右。

青年马克思认为,人不同于动物,选择是人比其他创造物远为优越的特征。“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青年马克思十分强调热爱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

不过青年马克思也指出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虚荣心容易给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虚荣心和名利心往往会引起大学生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纵观当今社会,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出现了许多的“蚁族”。可事实上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很多用人单位甚至都招不到人,最主要还是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出现了偏差,他们一味地追求那种符合大学生社会地位的,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物质回报的工作,最后导致他们不能如愿以偿地找到在他们看来合适的工作。但回过头来看,选择这种高社会地位和高物质回报的工作,就真的是无可厚非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大家只是被这种工作的表面所吸引,“我们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更有认真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二)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虽然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感性认识还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理性的分析,客观地看待职业。在对个人喜好的因素考虑清楚后,还需要充分利用理性思维,依靠经验和深入地观察来认真地选择职业。我们应该是出自内心的同意,受到的是职业本身的吸引,为职业的魅力所打动,而不是被虚荣心、名利心所左右。如果是因为职业好而产生虚荣,我们选择职业时就容易陷于迷途,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而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正如青年马克思所说的“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三)要量力而行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大学生择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还需要考虑其他各种因素,如自己的性格心理特征、技能动手水平、社会交际能力、自身就业能力和创业潜力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身的体质,青年马克思指出“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持适度原则。如果为了克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虽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去工作,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却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体质,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的职业选择将会使我们使我们受到惩罚而“感到压抑”,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的办法。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体质,量力而行,谨慎择业。

(四)要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的基本观点是:选择能为人类谋福利的,又能实现自身价值,有所成就的有尊严的职业,并有一种为实现这种职业不怕牺牲、竭尽全力的精神。“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而人民群众则是实践的主体。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青年马克思职业选择观的基本思想就是来自他与劳动群众的密切接触。中学时代的马克思时常到郊区走访农民,与他们促膝读心,他看到辛勤劳作的农民终年劳累却一无所获,他看到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他听到受苦群众愤怒的呼声。社会最底层血淋淋的现实促使他同情劳动人民,决心站在劳苦大众一边,为大多数人类的幸福而斗争。同样,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宋代官人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都是立足于普天下之黎民百姓么?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党的路线,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都是我党为人民的幸福谋福利和创造出伟大事业的最好体现。

因此我们大学生在择业时,务必要首先考虑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有需要才会有发展,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也为我们今后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谭晓辉.论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就业政策的制定[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2

记者:丁院长,您如何看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

丁德科: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严肃、重大的问题,但很少有人认为这更应是一个平常、具体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将大学生培养成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要不断讨论、探究的问题,但很少有人认为这是可为、可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是具备一定的品质、意志、理想、信念和能力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马克思主义者有其普遍的共性,也有源于具体时代特征的特殊性。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依靠的就是一大批战斗在各个岗位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引领。这些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也不可能是天生的,不是也不可能是自发形成的。他们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培养与自我培养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自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设计在中国还仅仅是一些概念,且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知轻看。充满了怀疑与敌意的那个时代,尚且有无数的青年学子投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怀抱,成为了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者,那么,在我国各族人民群众普遍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并普遍认可、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将大学生培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更可能、更有必要的。

记者:您认为怎样的大学生可以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丁德科:我认为,大学生都有可能,也必然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理论,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积极进取,勤奋努力,乐观向上,精神愉快,那么,在大学毕业时,他就应该成长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了。

记者:但是很少有人认为大学生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丁德科:现在,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及其培养问题上有误区!那就是,很多理论工作者都在探讨、设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方案,在为“青马”工程的实施辛勤地工作着,大学生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基本都学业合格,有些甚至很优秀,但却很少有人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很少有人认为自己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这种认识误区的存在,使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多是一个在讨论、在探究的问题,而没有成为实际上可为、可及的事情。我坚持认为,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青年马克思主主义者?

丁德科: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具备的素养论述较多。在团中央关于实施青年马克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文件中有这样的阐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段话,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最基本、最精炼的定义。

记者:您能具体阐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素养内涵吗?

丁德科: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是具有科学宗旨、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科学人才。

科学宗旨,是基于理性信仰的为民宗旨。理性信仰,指先进、开放和切实的信仰,而不是落后、封闭和虚幻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最为开放和最为切实的信仰。基于共产主义信仰,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古代社会尊崇“仁”的宗旨,如今提升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两者一脉相承,后者是中华民族宗旨的伟大、崭新、革命性发展。

科学方法,是基于先进文化的思想方法。从历史的中华人文精神到今天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是人类最为先进的文化。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是最为科学的思想方法。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科学能力,是基于良好知识结构的专业能力。一个合格的建设者,要经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既要具有作为一个普通的有知识的人应有的基本知识,更应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具有的至少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合格的高等教育经历和能力水平是具有科学能力的标志。

科学精神,是基于进取奋斗的乐观精神。一个心系百姓的人、为百姓幸福而进取且奋斗的人,无论遇到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始终保持意气风发、意志坚韧、甘于奉献、充满快乐、乐观奋斗的状态。

记者:丁院长,您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核心素养或者说本质是什么?

丁德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核心素养、本质,应是坚定地创业创新。这是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具体特征中提炼、推演出来的逻辑观点,更是全面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而坚定、顽强奋斗的历史得出的结论,也是我这几年考察、研究渭南师范学院校史和渭华照金精神得出的结论。这里作个解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说到底就是坚定的创业创新。之所以说“坚定”,是因为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坚定。党经历革命与建设,根本的表现是创业,创中国革命成功大业、创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以及在创业基础上的创新。渭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23年由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王尚德创办的赤水职业学校,这所学校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渭华照金精神是指在这所学校、渭华起义、照金革命根据地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工作作风,其核心理念也是坚定地创业创新,基本内涵是忠党为民、教育引领、务实求真、快乐奋斗。前段时间我们发表的文章中,对渭华照金精神基本内涵第一点的表述是“忠党爱民”,我觉得改为“忠党为民”比较确切。

记者:丁院长,您的观点使人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群体一下子清楚了,让人眼前一亮,受益匪浅。至少,您的思考为大家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新角度,一个方法,一个可以信服的观点。请您谈谈渭南师范学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具体做法。

丁德科:在团中央2007年下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和2009年的《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中,对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基本的要求。“纲要”中提出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五种方法,“细则”则在总结各高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红色教育、能力训练和交流研讨等六种更具体、更复杂、更细化的方法和要求。按照团中央的要求,针对大学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要通过组建中央、省级和高校的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来进行。我校的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2011年年初成立,取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养教育。我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一是拓宽培养对象,以大学生骨干为主,辐射全校学生;二是拓宽培养方法,以团中央的要求为基础,开发新资源、创造新条件、探索新路径。渭南师范学院的“青马”工程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记者:那么,请您稍加详细地介绍一下。

丁德科:一是挖掘、整理、创造思想文化资源,突出精神教育。精神教育是指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精神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2011年以来,我们建成渭南师范学院展览馆、刘志丹关中东部革命活动纪念馆和渭南师范学院科学馆,师生可以就近、直观、随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还与渭南市辖区的主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样,我们的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就有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与此同时,我们确定了代表中国思想文化核心内容的“经世致用、和而不同”的校训,并将渭南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的名言“天天奋斗、天天快乐”作为学校精神,以此铸造、引领全校师生的精神追求,使之成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精神状态。随后,我们还设计确定了既反映学校上世纪90年历史又包含校训和学校精神的新校徽和校旗。

可以说,这三个教育场馆、校训、学校精神和校徽为师生提供了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也是师生遵循的精神准则。在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正引导、激励、规范着全校教职员工为社会培养和造就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的管理人才和专家人才。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渭南的早期革命活动过程中,提出渭华照金精神这一命题,并对渭华照金精神的内涵作了阐述概括,这在前面已经提到。渭华照金精神是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文化的根源,是我们履行文化继承与创新职能的起点,更是动力和源泉。它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教育、感染作用。

刚才我还提到,我院的前身是赤水职业学校,后来改名为赤水农业职业学校。这所学校曾经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早期重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摇篮。这一历史贡献对学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更增强了他们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抓好科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思想培养完全统一。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如果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课程,就具备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科学思想。我们把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加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是组织上的结合,学工部、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都是实施“青马”工程的平等主体。另一方面是内容上的结合,学工部和团委提出理论教育要求,思政课部调整优化思政课,将“青马”工程要求融入课堂。

三是重视方法的深层次研究,理论与实践有机互动。我院重视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开展科学研究。我们申请承担了国家和省上有关课题,成立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基地,出版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专著、编著、教材,对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研究队伍中有很多青年教师。研究工作对他们来说,是研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为培养他人工作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己的过程。在高校,青年知识分子,也就是青年教师既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培养对象。

“青马”工程的理论研究和“青马”工程的工作实践,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推动的。在实施“青马”工程期间,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作了不少大胆的尝试,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材料,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分析材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形成的科学结论、科学方法有力地推动了“青马”工程的深入发展。

四是鼓励师生开展内容上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教育或接受教育。这个方面的研究有两种:一个是教师专门针对“青马”工程实施开展研究。围绕如何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校的一些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等,从特定的角度、范围更为细致的研究。为此,学院还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研究中心两个科研机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了我校专家《坚定不移地创业创新――论渭华照金精神》、《弘扬渭华照金精神,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党早期重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摇篮――渭南师范学院前身“赤职”“赤农”办学历史考察》等文章。这是挖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思想资源和研究党的精神宝库的生动之举。

另一个是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校设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新研究计划项目”专项资金,鼓励、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三年来,已有400多名学生受到或正在接受共计约20万元的资助,批准了40多个马克思主义创新项目,发表了70多篇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这种研究,对培养大学生初步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效果非常显著。

五是开展理论研讨,营造学术争鸣氛围。近年来,一大批大学生先后前往包括国外的多所高校,互访交流,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增强修养。在校内,教师特别是参与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教师,也利用这一平台经常性地讨论、交流。校内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坚持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干部举办马克思主义学术讲座。今年四五月间,我们举办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多位专家,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这一主题,作了总时长达20多个小时的报告。研讨会取得重要成果,《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等23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六是开展实施“百项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培养大学生科研水平,使之成为能够运用科学观点、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记者:渭南师范学院开展实施“百项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有哪些作用?

丁德科:我院自2011年决定并实施“百项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每年立项100项,其中20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每项主持人1名,参与者15名。四年后,将保持每年级1500人、共计6000人参与;同时,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每年奖励100个人(组)。由于我院在全省以至全国较早、大规模、切实开展本科生科研工作,2012年国家开展这项工作时将我院列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单位,当年已有28项国家项目,省级项目每年30项左右。大学生申请承担或参与创业创新项目,作用很多、很大。大学生科研,能够逐渐树立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凝练科学思想,锻炼科学精神。一些项目实施转化,被企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采纳,对学生有明显的鼓舞激励作用。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得到家长的重视支持,不少家长出力、出人、出智,形成共鸣态势。大学生完成创业创新项目和获奖,得到就业单位和研究生录取院校重视和肯定,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再者,大学生在科研中,会碰到好多困难和挑战,克服一切障碍,坚持完成,成果既出,喜出望外,奉献、坚韧、乐观的科学精神就在大学生心田生根开花了。其实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会自觉地心系百姓、研究解决好问题,促进实际工作,干出好成绩。这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成长的路径和轨迹,也是未来的马克主义者的良好开端。

记者:学院实施“青马”工程的成效如何?

丁德科:近年来,学院培养和涌现出一大批积极进取、奋发努力的优秀大学生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入选“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邓健,坚持志愿服务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传媒工程学院的马生福,“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获得者、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智飞,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胡翔,“陕西省大学生身边的青春榜样暨青年突击手标兵”、音乐舞蹈学院的吴垠,“敢于用生命铸造爱心”的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韦远志,“果敢正义、见义勇为”的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刚,“义务抚养90岁孤寡老人”的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张坡坡,“发奋苦读,而立之年圆大学梦”的外国语学院的李晓莉等20余名在陕西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青年代表;学校3000余名毕业生在“振兴计划”、“特岗教师”、“从医从教”、“西部计划”、“预征入伍”、“乡村教师援助计划”等志愿服务岗位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30000余名毕业生奔赴西部、奔赴基层从教、从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活动竞赛中,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先后荣获部级奖项800余项,省级奖项1900余项,获奖的质量和数量呈现连年增长趋势。学校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应届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连年大幅增长,每年都会传出诸如整个宿舍成员全部考上“985”、“211”院校研究生等喜讯;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增长,在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可以说,我们的桃李满天下,毕业生遍布祖国各地,各行各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愉快!

采访结束后,记者谢绝了丁院长和校方的陪同,在校园随便走了走。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3

“恶搞有理,另类无罪”

2006年,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露腿学士照”在网上引起争议。校方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受限制。2007年,清华大学毕业生“深夜裸奔照”疯传网络,2011年又陆续曝出湖南农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高校毕业生“裸奔照”。“露腿”、“裸奔”、“穿越”、“惊悚”等俨然成为另类毕业照的主题。

与另类毕业照同时出现的,是关于另类毕业照的价值及伦理评判。赞成者称其为“善意的创新”、“恶搞有理,另类无罪”;反对者称其为“低俗的宣泄”、“校风学风不正”。而随着另类毕业照现象愈演愈烈,抑或是网民已见怪不怪,赞成者呼声日益高涨。“另类”俨然成为反迂腐、反传统的代名词。归纳起来,原因有二:

其一,传统毕业照中,毕业生拘束而立,校领导、老师坐于前排,其形态极具“官本位”色彩。现实中,“让领导先走”、“给领导让座”等现象一再上演,另类毕业照横空出世,其反权威特征让人耳目一新。

其二,“另类”本身就是一种颠覆和挑战。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异甚至相背的价值观念大量涌现,另类毕业照因而被大众宽容接受。

由此看来,另类毕业照是一种颠覆和突破。对传统精英文化的崇信和追随被瓦解的同时,强化的是强烈的自我存在意识。①从这一角度看,另类毕业照能调动人的主体性,具有反奴化、反异化的特征。然而,若人们的认识及思考就此止步,则将与事物的本质、科学的求真求实精神渐行渐远。

另类毕业照关键词解析

综观历年毕业照,另类的代名词层出不穷却又万变不离其宗。为何毕业生选择易唤起人感官刺激的元素作为毕业照的呈现方式?针对此问题,以下媒介观点或能给予我们些许启示。

在李普曼经典力作《舆论》一书中,第一章即为“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实际上已是“够不到、看不见、想不起”。②据其观点,在媒介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俨然已被当做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且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主观现实”。

美国学者格伯纳进一步指出,媒介的某些倾向会对社会产生极大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③大众媒介从未掩饰过它对社会公众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时下,低俗娱乐节目屡经控制却又屡次泛化,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诸多信息及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群体身上沉淀并蔓延。在此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有着、穿越元素的另类毕业照将不断涌现,甚至包括散伙饭、毕业衫、毕业旅游等在内的整个毕业文化都将逐渐“另类化”。

信息时代与媒介崇拜

大众媒介的威力不容小觑。媒介即人的延伸,“20世纪的宠物”电视及“21世纪的新宠”网络作为当下媒介的主力,在延伸人的感官方面更胜一筹。尤其是网络的诞生,使整个社会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对媒介的依赖、迷信、盲从也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与早期的媒介崇拜、图腾崇拜现象不同,新的媒介崇拜现象更加隐而不察,更容易为人所忽略。

另类毕业照现象可看做一种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崇拜。另类元素与大量流行、低俗信息相对应,媒介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毕业照的面貌,从传统的、规规矩矩的毕业照向另类的、花样翻新的毕业照转变,与隐匿于媒介之中的价值观念的演变相契合。由此可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等都极大程度地受到媒介的影响,且这一影响过程是习焉不察的。

现代媒介的强大辐射力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媒介化,最终导致了媒介崇拜现象。而大众媒介是由人创造的,媒介作为人的劳动成果脱离人之后,转而成为指导、限制甚至“奴役”人自身的力量。这种媒介崇拜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

大众媒介与人的异化

异化是个比较复杂的哲学概念,仅关于异化概念的起源,就众说纷纭。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等都曾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究。其中,尤以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影响最大。

马克思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④如今,这一经济领域的异化问题已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以描述人本质的丧失、主体的消亡。大众媒介对人的异化是异化问题在当下的新表征。另类毕业照作为异化问题的表征之一,看似是对传统、权威的突破与颠覆,实则代表的恰恰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另类毕业照现象反映了这样一种状况:人类完全陷入一种窘境,即在媒介垄断信息、传播信息的威慑力之下,人类四顾茫然,只能机械地追随和效仿。

异化问题由来已久,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是人对传播媒介的误用。与不当的媒介运作方式、不良的传播内容相比, 这种误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需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结 语

同志说过,感觉到的东西不能马上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到它。就像我们对于另类毕业照的认识,只有把这一事物置于更为宏观和广阔的视阈下,对其进行历史和逻辑的考证,并将这一矛盾结合体条分缕析地肢解开来,我们才能更清楚和明晰地认识它和评判它。

从另类毕业照到拟态环境,从信息时代到媒介崇拜,再从大众媒介到人的异化,对另类毕业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由浅薄步向厚重,由现象逼近本质,异化问题也再一次被提炼出来,摆在人们面前。异化问题从未消逝,它与人类社会一起长久地存在着。

信息时代的到来代表着又一场科技革命的胜利,来不及理性审视,我们已湮没在欢呼雀跃的浪潮中。媒介崇拜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反省,我们应做到对媒介不依赖、不迷信、不盲从,努力将人类自身从媒介所营造的非人化的境遇中解救出来,最终实现马克思在《致燕妮》一诗中那满怀热望的憧憬——“让整个诗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出现”。

注释:

①乔燕冰:《另类毕业照:值得反思的时代底片》[N],《中国艺术报》,2011年7月8日

②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陆梅林 程代熙:《异化问题》[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参考文献:

①若尘:《假如毕业照片上缺的是领导》[N],《中国青年报》,2011年7月5日

②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樊葵:《论媒介崇拜》[J],《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价值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要真正落实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提高教学质量,一个重要措施是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课程体系作为一个专业开展各种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之高低。具体到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文简称“政教专业”)而言,因为它贴近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与国内外形势变化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高师政教专业所面临的来自就业市场化、多元化的挑战愈益突出,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益严峻。同时,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在这种新的社会背景之下,高师政教专业如何做到既满足市场化的需要,又更好承担本专业的社会责任,是本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破解的难题。政教专业只有及时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充分关注和应答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各种新课题,才能凸显本专业的理论特质和实践价值。

一、矫正课程体系现有弊端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高师院校设置最早、最具中国特色的专业之一,基本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和推动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体而言,目前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基本内容等方面,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本一致。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看,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课程设置缺乏自我专业特色。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这样评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可见,“增强学科特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从目前高师院校政教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各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中,具有很大的重叠度。同一化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会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这与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中提到的“课程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少而精、突出重点、突出专业特色’的原则来设置”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二是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实践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体现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及其教育价值的实效性。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把获得的感性体验和直接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但是,当前高师政教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却达不到上述目标:首先,实践环节的设置单一。除了军训、劳动、毕业论文之外,最为核心的实践就是教育教学实习。目前,政教专业的教育教学实习主要以在校试讲和到中学担任实习老师为主,方式单一且陈旧,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而有的院校则直接分流学生回家乡实习,由于实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最后只能流于形式。其次,实习时间偏少。就笔者所调查的多数高师院校政教专业的实习安排来看,时间普遍为6—8周,时间较短,且比较集中,实习前期准备也不够充分。例如,粉笔字的书写、普通话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准备;学生运用多媒体的熟练程度、授课技巧的掌握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对于这些基础性工作,显然不是在短短的6—8周实习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再次,实习学校配合实习的动力不足。在政教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过程中,接收学生实习的学校既要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又要加以辅导,还会担心自己的学生没有被教会,因此不免劳心劳力。在这种情况下,实习学生单方面受益,实习学校配合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从中致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早在1989年美国国家教育联合会发表的《高校课程改革——大学当前的问题辩论》报告中就指出: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缺乏理论基础和凝聚力,甚至课程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无独有偶,报告中陈述的问题,在我国高师政教专业课程设置中也有类似的体现:首先,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目前,国内高校大致把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类,修满一定学分方准予毕业。但在一些相关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重复的问题。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课程的内容重复率相对较高。而在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很多内容重复。这既增加了任课教师的负担,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其次,课程设置博而不精。为了使政教人才具备广阔的知识面,目前的政教专业课程构成也日益多样化,包含众多学科方向的课程,涉及诸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概论等等,一味地增加课程的数量,却忽视了学生消化吸收的质量。再次,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各院系有很大自,或者因为师资原因,随意增删某门课程;或者盲目跟风,什么课程热就增设什么课程。如此一来,就忽略了课程自身的整体性、系统性,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和谐”和“配套”,难以发挥出课程体系的系统效应,致使课程结构片面、割裂和失衡。

通过以上对于当前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及时对该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才能解决和弥补这些问题和缺陷,使其更具自我专业的特色,体现“师范性”和创新性,才能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对高师政教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二、彰显和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举措

教育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的基础或依托。[1]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首先必须进行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科建设本质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进行教育,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在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更要彰显其核心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支撑和核心,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如果不对课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实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去,就无法充分体现和真正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故只有对高师政教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才能彰显和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水平与效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为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革新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相脱节的问题。能否使课程设置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相适应,不仅关乎政教专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更关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和青年一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

第二,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问题。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明确了高师政教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对应关系,为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学理背景。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如何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是亟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因此,必须以课程体系重构为中心,明确学科的核心范畴与体系构成,对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顺应政教专业学生就业形式多元化的必然选择

所谓就业形式多元化,是指劳动者打破传统就业制度下僵化的就业方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主要包括流动性就业、阶段性就业和弹性就业等。[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新的职业和岗位越来越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地,是最大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中心。为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多元化的现状,通过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新型人才或者急需、紧缺的人才,这就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而对于高师政教专业而言,自然也不应例外。

高师政教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中最为传统的专业之一,向来担负着培育中学师资的重任。但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我国高师政教专业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师队伍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从而导致高师政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益严峻,就业前景愈益暗淡,他们中只有少数人能如愿走上中学教师岗位,多数人或另谋他职,或无职可就。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成为一种趋势。很多毕业生选择自主择业和创业,这意味着很多政教专业的毕业生会自动放弃从教机会,进入到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工作。之所以如此,固然与国家总体就业环境趋紧有关,但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该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种种弊病,导致其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高师政教专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起点,就是要客观准确地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予以评估,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调整,使得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素质的集中化培养,而是要拓宽思路,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学生,适当开设文体、艺术、实践等各类课程,在培养“高精尖”中学教师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总之,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高师政教专业必须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并针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及时而理性地进行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否则,就难以真正实现本专业的发展目标,甚至将扼杀本专业的发展活力。

四、实现现有师资培养与中学新课改相对接的根本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行过多次。上世纪末,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因此,从1999年开始,国家全面启动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该项目是“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点项目。这个项目的完成,实现了对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的逐步建构。设置了综合课程,改革现行的分科课程,在教育内容上更充分的体现了综合性。与传统的分科课程相比,这种打破学科界限和传统知识体系的横向组织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任课教师要精通或熟悉各门学科的内容,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师队伍并不完全具备这一条件。具体来看,与过去相比,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教材在内容上也做出了重大调整。比如,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每个年级主讲一个学科的基本理论,一年级是经济常识,包括“商品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企业和经营者”、“产业和劳动者”等;二年级主讲哲学常识,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等;三年级是政治常识,包括“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等内容。[3]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看: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从认识自我开始,经过自我完善,融入家庭、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日常生活入手,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涉及生活和法律,旨在培养学生守法懂法的意识;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服务社会等。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则涉及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诸方面,提高了对社会的全面认知和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内容,对中学教师和高校师范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中学教师和高校师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全面的文化理论素养;必须具有良好的优雅的生活情趣;必须对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教学形式上,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动而不说空话,平实而富有寓意,正面引导而不落俗套。另一方面,就当前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而言,虽然现存的高师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的设置在整体上具有一致性,能够基本适应中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专业课、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相脱节;对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重视不够;忽视了该专业师范生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未在高校课堂里作必要的理论分析,简单重复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在中学新课改的背景下,必须着力解决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深化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增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培养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政教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确立起一种良性的衔接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现有师资培养与中学新课改相对接,进而适应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杨瑞森.过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5):25-30.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失业

相对人口过剩理论是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对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做了详细的解释,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的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然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口,这种现象的发生对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最大限度的追求剩余价值和面对外在的激烈竞争压力,资本家们必须不断的积累再积累,增加自己的社会财富。并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也迫使工人们在生产出产品或资本的同时,日益扩大规模,生产出迫使他们自己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经济现象。

(二)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使劳动力满足生产的需要。比如,在产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大批工人被解雇,从而处于失业的状态,但是当生产发展的时候又回到工作岗位,这时候剩余劳动力就满足了当时生产发展的需要。相对过剩人口起到劳动力“储蓄”的作用。而且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也为资本家进行剥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资本家就利用这一情况的存在,压低工人的工资,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加大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相对过剩人口即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存在的。

2.直接原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积累最初以资本量的扩大为衡量标准,但是后来,是通过资本构成的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来实现资本的积累的过程的,也就是大机器的使用和技术的改进。这样,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必然会产生相对人口过剩,因为所需要人去完成的部分工序已经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所以人就失去了人存在在这个岗位上的意义,资本家为了节省成本,就会进行裁员,这样就导致失业的不断扩大。在农村中也是一样,将先进的机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必然会导致大批农民失业的现象,产生的过剩人口又会向城市涌入,这又会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从而使工资下降,成全了资本家的剥削阴谋。

(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

在一个国家中,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相对过剩人口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流动式的相对过剩人口,是指有时候有工作有时候没有工作,没有稳定工作的劳动者;二是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农民,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农业对于劳动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少,这样农村就会出现很多剩余人口,这就是潜在的过剩人口;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对未来工作也没有规划的一部分劳动者。

二、从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看当前我国的失业问题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1.劳动力资源丰富,供给大于需求,就业形式比较严峻。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在农村,据最新调查统计,目前农村人口有八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7%,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农民大部分会选择去城市谋求职业,在现在这样的高新技术条件下,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趋于饱和,加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就造成就业的严重压力,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经济危机引发了周期性失业冲击,给中国社会到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超过2000万的农民失业返乡,中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给当前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城镇失业率绝对数在持续攀升。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虽被控制在5.3%之内,但是失业人口的绝对数的不断上升,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失业人数更为明显增多,但这只是显性失业人口,大量存在隐形失业风险的人群并没有计算在其内,虽然政府加大再就业保障力度,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但这部分人员数量依然较大,据调查,2009年9月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930万人。

3.大学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进程的加快,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需求量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83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75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失业是一种虚假的饱和状态。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或失业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培养理念,个人期望和市场需求错位造成的结构性矛盾。我们面临一个尴尬场面,就是很多基层的单位或民营企业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去充实,而大学生却总挤在大城市或外资企业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结构性的矛盾。

(二)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1.劳动力总量增长过快。中国人口总数较大,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就造成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如果以18岁作为劳动力开始参加工作的话,那么从1998年开始劳动力供给继1982年和1987年之后的另一个高峰,并且这种状态要延续到2020年左右。

2.体制转型的深化,高校扩招带来的结果。一方面,为适应社会国家的需要,对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在不断深化,大量体制性冗员不断释放,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实行工资低,就业率高的政策,许多单位出现冗员过多,结构臃肿,生产和工作效率明显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冗员被释放,所以出现了大批失业人员。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城镇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另外,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往往出现“僧多粥少”现象。

3.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劳动者的质量取决于劳动者本身的素质,尤其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岗位,如生物工程、金融、外贸等行业对劳动者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许多劳动者因为技能和劳动水平偏低不能胜任这些工作,这就造成了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快经济建设,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首先要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同步进行;其次,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更多新的岗位,满足不同层次劳动者的需要;第三,鼓励支持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由于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受原材料限制较小,同时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层次交广,因而提供的就业机会容易被劳动者接受。

2.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劳动者自谋职业可以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创业不仅仅使劳动者本人实现就业,而且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同时,我们要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的准入限制,加强自身的素质培训,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的形成,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控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中的技术存量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教育和经济增长及就业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考虑的必要因素,所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势在必行的策略。另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增长快是造成失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4.对于失业较严重的地区实行政府倾斜政策。在我国,失业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一些经济不发达、老工业基地、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如陕西、甘肃、青海、东北三省等地区,对这些地区应实行地区倾斜政策,如减免税收,进行一些政策性的补助来改善这些地区的失业情况。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口的最低生活标准。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它与相对过剩人口之间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失业也就意味着收入的中断,一些失业的人员会使自己及家人陷入极度贫困的状态,这样就会造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失业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业人口的生活问题。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丛松日.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现实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3]齐爱兰.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3(8)

[4]郭永中.当前我国失业人口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2(2)

[5]彭人哲.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

[6]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公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引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学术界更多地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研究集中在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上,从供给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理论入手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在我们千辛万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寻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远没有达到本质的回归程度,那就是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来溯源大学本质如何能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相信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

        自古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公民社会叫做“politike koinonia”开始,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市民社会”,再到马克思社会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直至哈贝马斯运用“公共领域”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以及后“公民社会”概念的迅速转换和流行,“公民社会”理论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正是缘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建设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政治文化中的核心意义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来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就是强调文化领域作为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并列的单独一个领域的独立性,这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及其组织机构——大学,在现代成熟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其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公民社会与高等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大学是公民社会构建主体——公民的“养成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向前的最高精神“引领者”,这正是对大学本质和本职的回归性认识,也是本文成立和展开的核心源发基础。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在《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中,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现在国际上通常用这一划分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数。

        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进程中,作为大学两大核心功能之一的合格公民“养成地”功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年629万人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9月6日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正是对高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的公民社会属性的验证和回应,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导致我们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坐标发生严重偏离。所以,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一个再认识:看似高校扩招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表象迷惑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作用是不断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为社会向更高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一)反思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纠缠”导致了什么?

        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增加有效需求拉动就业需求到质疑高校扩招“过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展开相关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然而时至今日,该难题却依旧未见破解。通过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将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主要目标,就业问题归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已无可置疑;而通过对大学本质的追根溯源,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属性亦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势必出现一个悖论,即将大学作为解决归属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现实同公民社会中大学的本质的严重背离。高等教育和经济“纠缠”在一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发展严重偏离本质。

        大学“不是政府、不是企业。从其宗旨、目标、组织、产品等多方面的属性来看,大学属于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尽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产业化、法人化、私营化等背景和问题,但是,如果从起源和发展轨迹来看,现代大学是由西方中世纪大学演化而来,即是宗教和世俗知识团体的演化物。

因此,尽管大学时刻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条件,时刻面临会被“政治化”或者“商业化”的可能,但是始终伴随其发展的核心是传播知识,不顾一切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对大学的认识一旦回归了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与日俱增、在面对高等教育无论怎么改革却似乎依旧受到质疑的现象背后,透射出的问题本质是:大学偏离了其无条件追求真理的本质,却被迫“承担”起了“就业”这样经济领域的“功利性”政府责任,其结果当然是“本末倒置”、问题百出。

     (二)反思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在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都放在了高校身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发展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更是让高校质疑不断,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公民社会”理论中找到了答案。第一,就业问题本质上应归类于经济领域范畴,不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职责人归为大学,这只是整个国家、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就业问题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进程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核心角色,主要原因归于两大功能:合格公民的“培养地”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公民社会的构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合格公民”。什么是“合格公民”呢?简单说来,就是同时具备“公民身份”和“公民素质”的人就是“合格公民”。而在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等公民素质养成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无疑就是高等教育。文化领域的高度发达是文明社会显著标志之一,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对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解决就业不是其本职。

        三、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两点思考

      (一)思考一:回归大学本质,重塑“象牙塔”精神

        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所以屡步为艰、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好比“没有找对开门的钥匙”一般,一直处于“错位”状态。从“公民社会”理论来看,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充分认清就业问题的经济领域实质和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本职,改变围绕就业“指挥棒”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把本就不该属于大学本职的就业问题卸下,理清高等教育同经济的“纠缠”,避免“不伦不类”,实现大学本质的回归,重塑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的最高“象牙塔”精神,将注重研究和创新、独立和自由的“大学之风”发扬光大,让高等教育在成熟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应有功能。

      (二)思考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本文至此之前的论述似乎让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高等教育难道就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任何关责?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对高等教育质量该怎样进行有效监督而又不影响其本质发展才是重点。

        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民主社会。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开始,经过帕森斯的“社会共同体”、前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后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美国政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的“重建公民社会”,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形成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大学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就该同其核心地位“一贯到底”。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开拓另一种思路:一方面,将大学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责任人”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让高等教育回归本职;另一方面,从成熟公民社会中寻找解决之策:既能对大学起到质量监督又不怕破坏其独立、自由属性的公民社会核心载体——非盈利组织首当其冲。因此,通过民间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的充分发挥来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责任人”——经济领域解决途径的相互配合,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必定会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翻开崭新一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其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