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1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未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从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01-02

高校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该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必须加强教学改革。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第一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第一位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大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并能灵活地运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更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兴趣和自觉的信仰。

(二)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并适度加工转化为教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材是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蓝本。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的重要内容,但又要适度加工教材,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结合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材内容进行解读与补充。充分运用教材之外的典型案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材的基本原理进行解读与补充,使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生动,充满时代感,“要把反映时代内容、时代精神的东西融入教案中去,真正做到与时俱进”[1]。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做到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相统一。

(三)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

解决好教学重点难点,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精讲,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获取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动画、声音、视频片段等)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2]。在突出教学重点,体现出难点的同时,一般知识也不能忽视,一点也不讲,还要兼顾一般知识,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讲清一般知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只有联系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热点问题,以及涉及国内外的一些重大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充满活力,使大学生产生共鸣。作为21 世纪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对国际国内的时事有基本的了解,这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是向大学生传播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的重要渠道。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力求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同现代世界、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中大量的活生生的新鲜事物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体验到的是大量的有血有肉的东西,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因此,在讲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主要内容时,既要注重对理论成果本身的阐述,又要紧密联系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才能使大学生在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五)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是一项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的实践性活动。教学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二者密切配合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师生相互配合,进行情感上的互动与知识交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讲授法和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广泛地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六)课上教学与课下自学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仅利用课堂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难度,这就需要在正规课堂教学之余,还要进行课外学习,将课外学习作为补充。如,课外指导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大学生阅读原著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综合性很强,要求教师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下功夫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精髓要义,最终达到对马克思主义活学活用的境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建构富有理论与逻辑的教学思路的能力,既能系统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思想内核,诠释不断丰富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思想和理论的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又能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4]。

(二)教师要吃透教材,设计好教案

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多下功夫。要通读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正确领会教材体系的精神,找出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把握教材体系的要义。

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是教学方案设计的前提条件。教师必须要在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精神,厘清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微观上把握重点、难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点框架。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详略得当,准确精练地传达知识[5]。

教案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教案要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独创性的设计。教案设计要特别注重课程结构和教课艺术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要安排好导课环节、有意识地安排讲课高潮、构思精彩的结尾语。在讲课艺术设计中,要注重态势语的运用,增加语言的魅力,不断地丰富材料。总之,精彩的教案必然源于精心的安排与设计[6]。

(三)精选教学案例,强化案例式教学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现状,设置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深层次问题,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案例式教学中,首先,师生精心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典型案例,其次,大学生分析讨论典型案例,再次,教师精心点评案例及大学生发言,指出大学生发言的闪光点和不足,通过师生共同研究、分析这些案例,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途径与手段方面,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现生动性、直观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多媒体课件提供的材料要翔实丰富,例证要生动典型,理论要与实际紧密结合,说服力强。课件中的理论观点应与例证材料融为一体,例证材料是为了更为生动直观地说明理论观点的,而理论观点是通过例证材料来充分证明的,二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

(五)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要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课堂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这样做是为了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大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变简单的说教式、注入式为入情入理的引导。运用研讨式教学,教师应注意精心选题,做到紧扣教材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瞄准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结合大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使大学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使大学生养成理论思维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态度,从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许义文,杨子均.高校思想品德课优秀教案的基本要素

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0).

[2]白茹.多媒体教案的设计思路[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6,(4).

[3][5][6]卢黎歌.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

学体系的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9,(11).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3

[论文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它担负着对硕士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那么,它与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及博士生的“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衔接?又如何侧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

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目的主要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准确概括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正确回答当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重大哲学问题,系统分析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扩大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使学生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据此.我们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定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科上来定位,它是一门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二是从功能上来定位,它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

(一)学科定位

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门类来说,更偏重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在我国最早是从1956年开始的。1956年.国务院组织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规划”(1956—1967)。在这个既严肃又严谨的规划中,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规划草案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在二者之间存在的一门科学。草案说:“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门科学,正像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门历史唯物主义一样。这门学科,我们暂定为‘自然辩证法’,因为它是直接继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进行过的研究。”沿着这个“之间”,自然辩证法学科逐渐发展起来。

自然辩证法学科既然位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因而使它具有二重性:哲学性与科技性。向哲学靠近,它具有哲学性;向科学技术靠近,它具有科技性从目前已有的成果来看,它更偏重于哲学,偏重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分析.所以,自然辩证法归属于哲学学科。但是,自然辩证法还确实具有科技性,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逻辑与理性特征在自然辩证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自然辩证法与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情况看,自然辩证法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中间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各门科学技术学科之间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科学技术方法的革新也通过自然辩证法充实和丰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使之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自然辩证法也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作为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之间的交叉。

同时,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而且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和在人类社会中的展开与发展过程,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因此,自然辩证法具有交叉学科性质。这种哲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正体现了现代社会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汇流趋势,自然辩证法的深入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汇流,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正确地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功能定位

自然辩证法就其功能来说,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门课程,自然辩证法不仅对理工科硕士生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觉地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科研活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功能,而忽视了学科的方法论功能。因此,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发挥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优势,强化本学科的方法论功能,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学科建设上要处理好“三个并重”,即结论和结论的论证并重,知识和知识的方法并重,知识的硬件(发展科学知识的具体手段)和软件(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并重。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使学生从“LearningtoLearning”至U“LearningtoThinking”。

同时,自然辩证法概论是理科硕士生必不可少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在教学巾强化这一优势是实现本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综合性课程的设置,已作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已有从小学起就开设相应综合性课程的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综合性课程的优势应该体现这一特征。从横向上来说,它应综合概括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最新动向。然而,一方面弥补学生因专业过细过窄对相邻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带来的知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接触来自学科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再一方面可以把学生融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氛围之中从纵向上来说,应突出科学技术思想史的内容,因为它展示了人类知识发展的总体过程。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科学功能、科学方法等问题的认识,又提供了理解科学合理性的角度.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培育科技意识、弘扬科学精神。

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是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两大基本功能。只有发挥出这样功能的学科才能够在科学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才能够使学生一生受益无穷.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牢牢抓住并突出这一点,从而使自身保持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活力。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普遍为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理科硕士生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为理科博士生开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这三门课程都是具有哲学性质的或以哲学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必修学位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于对本科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讲授,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辩证法概论”侧重于使理工科硕士生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法、学习科学方法论以及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侧重于理工科博士生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理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问的辩证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很多情况下.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抱着“无非是一门政治理论课”的想法走进课堂.教师抱着“不可不讲”的态度,学生抱着“不学不可”的心理进入教学,相互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种想法,我们难以认同,更不赞同这种做法。那么,这三门课程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关系

按照20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任务。是要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教育。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使本科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介绍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和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至于这些范畴、命题和原理究竟是怎么来的?它们在哲学思想史上是如何发展的?都有哪些哲学家对它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则探究得很少或者根本不涉及。这样就难免使教学过程缺少厚重的历史感和巨大的逻辑感,也很难体现哲学社会科学所坚持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从而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乐趣,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理工农医硕士生的必修课.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后续课程。它主要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过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从自然科学角度,而不是单纯地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进一步提高硕士生的哲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自然辩证法是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体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占据着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因此.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补充、密不可分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成果。即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即整个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重要分支.虽然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研究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切社会活动.它的物质前提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和改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自然辩证法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大背景下来讲授,而讲授历史唯物主义时。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这一前提。” 转贴于

(二)“自然辨证法概论”与“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从1987年起,“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被原国家教委正式规定为理科博士生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学位课程。这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的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分析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问题,提高博士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阔视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现代科技革命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既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又具有综合科技文化素质的新时代高级科技人才。“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后续课程,那么,如何处理好它与“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区别和衔接呢?

首先,二者的教学对象与层次不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生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学位课,而“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是理工农医类博士生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学位课。理工科博士生在大学本科期间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硕士生期间系统地学习过“自然辩证法概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同时,硕士阶段的学习相对于博士阶段来说,还属于打专业基础的阶段,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也只能停留在“概论”方面,而对博士生来说,由于他们是属于“对越来越小的领域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更何况大多数博士生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方向,且学有专攻,因此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必须在“与”字上下功夫。

其次,二者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同。教育部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已有明确规定.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观。而对“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各校讲授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由于教学内容不同,使得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师生互动的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程讲深、讲实、讲活;“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博士生,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我们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内容包括:现代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与制度创新、现代科技革命与政治管理、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现代科技革命与伦理建设、现代科技革命与思维方式、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命运、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等。教师在围绕专题讲授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与该门课程相关的一些前沿问题,如科技伦理问题、工程伦理问题、医学伦理问题等,鼓励理、工、医博士生结合自己专业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从狭隘的专业走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即“富学之士”和“广博之人”。

最后,二者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不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紧密结合科技发展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准确地概括现代科技成果,正确地回答当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正确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思想和工作。教学的要求是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与时俱进。反映时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在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上,更好地发挥政治理论教育功能;在研究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上.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从而体现本课程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本学科所具有的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而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与科学发展观,阐明科技革命与世界形势的变化,科技革命对世界和平与中国发展的影响:回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如何发展科技与教育的重大问题:从整体上、动态上分析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动向.研究它的关键性领域、新的生长点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了解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重大社会思潮。教学的要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分析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问题,提高博士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信任感;必要性;问题;具体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马原》的教学肩负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当前社会上诸如拜金主义之类的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人甚至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马原》这门课的开设对大学生今后以后的发展没有太大用处。因此可以说,在《马原》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课堂不信任现象。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不信任现象调查与分析

2015年5月,笔者对宁波大学14级本科部分已经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课程的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4个专业,共发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 份,回收率100%。问卷共设计10个问题,从对《马原》课程的理解、学习的动力、对树立人生观等的影响、课程的考核方式等10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对《马原》课程的态度。从对课程的理解上看,52.5%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太了解,37.5%的学生对该理论熟悉,10%的学生对该理论了解比较多。从学习的动力上看,71%的学生认为《马原》是必修课、为了得到学分,5%的学生认为是个人的兴趣爱好,24%的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有帮助。从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上,30%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5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10%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从课堂教学上看,65%的学生赞成在实践中学习,30%的学生赞成课堂学习,5%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希望改进《马原》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问题上,12.5%同学认为要改善讲授方法,20%的学生认为要加强实践环节,12.5%的学生希望提高教师素质,55%的学生认为讲授方法、实践环节和教师素质都需要强化。从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看,32.5%的学生赞成写课程论文,51%的学生赞成开卷考试,2%的学生赞成闭卷考试,14.5%的学生赞成写论文与考试相结合。

课程教学中的信任感,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方面形成彼此信任的教育境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信体现在主客体之间的信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信任。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中的不信任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马原》课比较枯燥、抽象,语言晦涩难懂,教材内容僵化教条,定义、名词难以理解,比如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的循环周转和再生产等。因此,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的学习目标和价值很模糊,不清楚学习的重点。

第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现在社会已经不同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年代,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变化使得学生觉得《原理》课程已经不合适当代的政治经济生活,而且课程太抽象,觉得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似乎沾不上边,学习的目标也是为了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所以只重视一些技能性、实用性强的课程来适应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学生往往忽视对这门课的学习,甚至一些学生认为这门课没有意义,浪费时间,上课时经常旷课,课上玩手机看其他书籍的现象很常见。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是讲授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记忆为主,很少能充分理解内涵。由于理解存在着困难,学生的听课效果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加之讲授的内容脱离学生的需要,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增强信任感的必要性

调研发现,增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才能提高《马原》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马原》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坚持信任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原》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近现代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有明显的不同。从课程内容上看,《毛》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几十年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近现代史》是沿着历史的脉络编著,学生从小开始接触学习,因而容易被接受;《思修》体现的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及行为规范。相较之下,《马原》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阐述的是物质世界发展规律、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马原》理论性较强,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理解和领会。从课本语句理解上看,《马原》理论语言较多,内容抽象,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构成的逻辑理论体系,抽象性在四门课中最高。《马原》课程的特殊性、教与学的复杂性等,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其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缓和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信任机制。信任是相互的,从教育者角度看,教师的素质在信任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些教师自身理论功底不深,在课程教授上只是照本宣科,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些教师脱离实际生活,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如同嚼蜡,不注重将时政和现实社会中的实践与所学理论相结合。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学生普遍不接受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学过程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不信任的态度。

第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信任机制。由于社会历史基础条件制约及过去社会组织基础边界不清,造成全民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丧失了其赖以支撑的社会条件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好像成了没有根基的空洞说教。当今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随着经济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各种错误的观念、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逐渐侵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学生的精神困惑、信仰缺失等消极影响。《马原》教育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价值观上的冲击,所产生的认知上的矛盾,是造成《马原》课程教学中不信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信任感

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殊性,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进行《马原》教学改革的基本点。

1、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

首先,重视学生的兴趣、灵感和信仰等非理性要素,关注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倦怠等消极思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精神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讲授课本知识同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运用原理将问题分析透彻,具有理论说服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信任的态度。从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入手,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原理融入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在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立场、原则、观点和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分析社会案例、热点焦点,对学生关注的时政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有理有据分析,使理论从概念化、理论化向通俗化转变。以此来澄清学生的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理论的说服力,进而突出《马原》课程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增加知识储备,将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要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使学生相信教师的人格和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加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度。

第三,改革考核标准,转变考核学生的方式。调查表明提升教学效果单纯的闭卷考试只侧重对知识的考察,无法衡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把期末闭卷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方式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考察、调研、小论文和辩论等其他方式,这样才能在考察教学质量的同时,衡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

首先,受教育者要对教育者充分信任。绝大多数学生对不是很有名气的教师讲授《原理》课程持有怀疑的态度,内心不够信任老师,总希望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上看,课堂上的学习不应该是单纯的怀疑和否定教授的内容,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照搬讲授的知识。学生在看到教师的不足后不应该要灰心丧气、持有批判与态度,而是积极主动思考,在与教师沟通和讨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对教师的信心。

其次,受教育者要主动理解和学习,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马原》课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在课堂上应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与同学、教师的交流来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学生要转换自身思维方式,不能以对找工作、对走入社会有没有用来判断这门课程的意义。需要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指导和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参考文献】

[1] 包斯日古楞.“以学生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关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01-102.

[2] 崔希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式”教学方法初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2)77-80.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On《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Educational Reform

Li Nyanja;Fluxion Laying; Tan Jauntie; Ganglia Xiaoping; Song Yuan; Chao A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Changsha,410128)

【Abstract】The paper sums up experiences recently five years Of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Educational Reform from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ey words】《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Educational Reform

我们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经济相对困难些,见识和阅历也要少一些;部分学生如自费生、预科生等在入校时就比其它学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低一些,文化基础要差一些;还有学生虽考分很高,但属于调节录取而来,由于受社会上“学农没出息”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总有种“走对了路,但入错了门”的失落感;大部分学生相对于其它学校的学生而言,家庭背景弱一些,社会关系薄一些,社会活动能力差一些,随着高校招生的并轨, 找工作也更困难一些,前途更堪忧一些,内心深处总隐藏着一种自卑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也就差一些。因此,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难度更大,教师更应该调整教学设计,淡化内容的理论性,采取合适方法组织教学。鉴于此,最近五年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着重哲学素质的培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

1.1 深化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加以深化,联系当前的重大社会实践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的观点,去引导学生分析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统一”的方针,理解这一方针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的。讲授“社会意识形态”时,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认识到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讲“否定之否定”时,用辩证的否定观引导学生去分析当前社会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反对肯定一切、顽固不化的“国粹主义”和复古主义,又反对否定一切、全盘西化的崇洋和文化虚无主义。讲“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时,运用这一原理,给学生打“强心针”,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同近期内全民族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高要求这一共性与结合自己专长、发挥个性的关系,找准个人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巩固专业思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克服自暴自弃,实现自我超越。讲“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时,阐述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一家一户几口人几亩田几亩地几亩山,自己吃饱穿暖就够了,用不着与社会、与市场发生联系,完全可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但商品经济就不同,它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说白了就是赚钱——不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是把产品作为商品卖出去,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获取差价,赚取利润,榨取剩余价值。这样一来,生产者就必须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同时让社会、市场了解你能够生产某种产品,才能赚钱;就不是怕人家知道你,而是怕人家不知道你。同学们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为了把知识作为商品卖出去,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一定要转变“皇帝女儿不愁嫁”、“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传统观念,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主动地、广泛地让社会、让市场了解你有真才实学,能够给企业和单位创造效益。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范文6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现状,在该课程导论的教学中进行追本溯源,可起事半功倍之效。一方面,“追本”以帮助学生准确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实践性;另一方面,“溯源”以帮助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开放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而在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一直备受关注,2005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新方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全新整合,加强了教材体系建设,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要将这教材体系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实效,笔者认为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过程中,追本溯源,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切实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从而自觉的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有利于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而且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深人当代大学生心中,成为其行动的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为何要追本溯源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能力的特殊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群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的、具有整体性的理论进行概述,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进行教学的课程。”在新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原理》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它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问题”。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过程中,尤其在《原理》导论教学过程中,进行追本溯源,有利于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整体性特征,有利于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反映并体现教材体系精神实质和基本理论的教学体系;构建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融理论、历史、现实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体系。

    当前在校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同时涌来,一些腐朽的思想通过网络向大学生全面渗透,许多大学生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首先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使他们普遍出现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重专业证书考核训练,轻政治思想熏陶;重应用理沦,轻基本理论的倾向。一些学生把《原理》当作一门无用的课程,只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地学习。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就被这种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消解了它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原理》导论教学过程中进行追本溯源,不仅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还有助于启迪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的时代思考;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又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使其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相结合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精神。在《原理》导论教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作追本溯源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充分显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二、追本:帮助学生准确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追本,就是在《原理》导论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追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足迹,使其领略到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之本;就是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追本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现实时代性,澄清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用”的错误认识,使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之本,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历史现实。马克思主义是解决现实历史问题的理论体系,是为改变现实世界服务的。正如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一生都在致力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从现实历史中得到的,并用来指导改变现实世界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历史现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实质,感受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时期,产业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正在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开始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觉醒中的无产阶级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革命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于现实的工人政治斗争运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斗争提供思想武器。正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基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人研究。在1842-1843年间,作为《莱茵报》的编辑,面对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之所以感到这是难事,马克思说:“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可见,这“难事”之难是由于当时马克思缺少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而难以对涉及物质利益的争论发表意见。于是,马克思转向对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叙说了他的经济学研究历程:“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这期间马克思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与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马克思从经济角度,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批判私有制度,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从现实出发找到了理解历史发展的钥匙,把生产力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联系起来,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这一历史运动的根本规律。马克思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这里表达的正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向学生介绍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过程,分析马克思这段经典表述,可以使学生明白,马克思转向经济学的研究是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同他的经济学研究息息相关。这不仅表明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纯学理式的空洞理论,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而且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体系,具有整体性的特色,必须从整体上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之本的追述,有利于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理解,便于其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理论家,更是革命活动家。1846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组织和参与了一系列工人组织,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为其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并为之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第一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它的领袖与灵魂。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通过各种渠道与公社保持联系,为公社出谋献策,并且亲自写信宣传公社的意义,号召支持公社的事业。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实践,都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就这样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现实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导论教学中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现实革命斗争经历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对现实的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总结,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总而言之,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历史时代及其革命斗争的历程追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破除马克思主义神秘化倾向。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渊源追溯,可以更加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三、溯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原理》导论教学中的溯源,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追寻其理论的历史传承,在理论传承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创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在《原理》导论教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理论溯源,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创新紧密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其次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涵盖了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质、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理论。再次是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自然科学的进程看,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给哲学的世界统一性提供了自然科学证明。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自然科学的这些巨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准确地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哲学上有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有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经济学上有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有这些社会科学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经是黑格尔学说的追随者,通过对黑格尔学说的深入研究,他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矛盾。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恩格斯指出:“黑格尔不是简单地被放在一边,恰恰相反,上面所阐述的他的革命方面即辩证方法被接过来了。“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实现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黑格尔从哲学上第一次认证了世界的统一性,他关于发展的思想,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关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思想,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思想是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指出:“在我们的狂钡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的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马克思就是从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开始,实现哲学视域的转变,确立科学实践观,摒弃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从社会生活本身去理解社会历史,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正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由此,同学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没有黑格尔辩证法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没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当然,如果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就是有了黑格尔辩证法,有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也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