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范例6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范文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现和载体,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不是一种偶发性的过程,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改变世界的内在诉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伸和外化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理想的层面上又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两个层面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新闻观;哲学基础;实践;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创新和继承,在当代中国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用于我国当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方方面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产生不仅离不开马克思的新闻工作经验,其更深层次的根源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改变世界的内在诉求,这种诉求的最高理想是为了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之初就具有这一社会使命,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属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彼此相通、相互关联。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

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展开和表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内在诉求,马克思明确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与以往哲学不同马克思没有单纯地停留在批判中,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寻求人的解放,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又进一步指导当下社会的新闻实践。实践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认识对于实践又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对当下新闻实践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性,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网络通讯的普及,在新闻报道领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不负责的新闻报道以及反动言论严重影响了当下社会舆论,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当下社会新闻工作的纲领,用以规范和引导社会舆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其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实事求是,正确的认识、反应、影响世界,“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敢于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地、生动活泼的联系”。新闻思想作为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现实和物质世界,因此必须要根据事实和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进行报道,这是新闻的特性决定的,是新闻活动的内在重要规律,也是新闻接受者对新闻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首先要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反映人民的呼声,将全部的事实完整地揭露出来。随着微博、贴吧等新媒体传媒的普及和流行,占据了现在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由于现在年轻人的心智尚不成熟,容易被一些负面报道所引导,而且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吸引热点玩“反转”,不断地冲击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下的年轻人更渴望情感共鸣,但同时更容易被人利用,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规范当下新闻工作却有一定的必要性。最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都是在一种系统的、全面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中不断地发展。新闻的传播机制,是由对立统一法则规定的,其实施过程中受到对立统一法则的制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报纸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新闻报道要真实,就必须关注全面、关注发展,片面地反映事实必然会使报道出现偏差。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的矛盾,要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地调整,把握好各要素的协调关系,全面地掌握事物的整体发展过程,使得新闻报道能够具有最大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深刻性和全面性统一,深刻性在于正确把握新闻活动中各种要素的相互关联,全面性在于牢牢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动态并不断做出调整和回应。因此在新闻工作中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及时反映新的信息,保证新闻报道能够最大程度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新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属于意识形态,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伴随着当下外国资本对我国新闻媒体的渗透,导致话语权掌控上处于一定的弱势,以及在新闻事业资本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闻异化问题。当下社会的人们热衷于浏览手机网页新闻,有些新闻媒体为了追逐利润,人为制造虚假新闻和反动言论,一些媒体正在变成资本的喉舌而不是人民的喉舌,身处如此背景下的人民不断接受到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冲击,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沦为资本的“媒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着重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对我们当下社会的新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意识到在资本主义下工人所受的剥削,在宗教下人所受的压迫,生灵的苦难和叹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就背负着将异化的人解救出来的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之初就有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的使命和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的自由与解放,正是这种内在的属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属性。马克思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一方面新闻事业的建设离不开群众基础并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人民报刊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新闻事业的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服务人民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人民性与党性相统一,报刊要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忠实反映群众意愿,做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我党能够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正是这种统一的表现。人民性与党性相统一的前提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具有的哲学基础和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紧密相连,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此前提下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前提。同时马克思的实践没有单纯停留在哲学上的批判,而是归于改变世界何以可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本身就具有服务社会的属性。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相应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地丰富,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性和科学性的体现。从另一角度来说,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者的落脚点都回归到关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的最高使命和诉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领域具体化的实现,作为一种工具和载体服务于当下我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在十以来,多次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非常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强调“网络是重中之重”,并就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11]。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职责和使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将党性与人民统一起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要注重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针对特殊问题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不仅是当前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3]朱国圣,林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4]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范文2

一、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胡总书记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的指导下得到了巨大发展,对一系列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来说,虽然得到一定重视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更甚者还对其轻视或忽视,这也许是因为市场导向对其造成的影响,让很多从事研究和教学基础理论的学者逐渐靠拢于应用性学科,其相关专业也纷纷“转业”,这无疑将研究和教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力量削弱掉,在某些的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对这种倾向有所体现。而且在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态度等方面上,有的教条式对其基本原理进行理解,与马克思主义这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相违背,错误的将马克思主义图腾化和神话化,以静止和绝对的观点不切实际的将马克思主义打扮成不可触犯和不可思考的绝对真理,这就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错误的将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一个不需要改变和从未改变的事物,将马克思主义创新必要性和历史性意义忽视掉,错误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形而上的书院学术,却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血肉关系,导致在马克思主义的故纸堆中进行内部解决方法的寻求,在脱离实际和不联系世界性的知识经济变革的思辨中和空想中加以虚无创新的寻找等等。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便是简单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基础理论,即在具体学科中直接并简单地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其作为学科基础理论,虽然在方向上正确了,但却不是科学的方法,没有与学科内容和特点加以结合,进而具体化其基本原理学科。所以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基础理论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这种简单化的方法。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性理论的贯穿

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还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来的,其学科体系都是与时俱进的,是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新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得到了生动具体的坚持和发展,将新的鲜活生命赋予给了马克思主义,再一次证明了人么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得以正确运用和认识的锐利思想武器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的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西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共产党人得以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应该深入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全面掌握,即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和贯穿,而这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是首相其责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学科基础理论,由此,研究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加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的联系从方方面面以及历史发展角度进行逻辑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来说,是重要的、历史性的一项任务。

三、加强权威性学科教材的编制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基础理论遭受到了大量西方学术思想的冲击,将西方学说中的一些基础理论不加以鉴别就混入其马克思主义学科基础理论中;有的则进行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的对立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西方理论,但同样也是一种挑战,需要对其进行着重关注。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建设其基础理论并不是封闭的,对吸收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优良成果也不排斥,更希望能够让其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加以丰富。而且学科教材应该集中对研究学科基础理论的最新成果进行反映,但是有些学科教材虽然经常编,而且一门学科的教材种类可以多达上百中,但是其内容都大同小异,十分典型对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进行滞后现状的体现。因此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于新的时代要求,系统研究和梳理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对于必须长久坚持的基本原理、结合了新的实际所得以丰富的理论判断、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需要破除、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错误观点进行明确和澄清,让其学科教材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穿,并权威性的加以最新成果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范文3

哲学原理有:

1、运用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分析改革与稳定、政策调整与连续性的问题。

2、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分析论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用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渐进性。

5、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关系分析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分析初级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7、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社会主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问题。

8、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与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

9、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

10、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与精神文明建设。

1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来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二、公务员考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判断题也不少,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区别、比较、归纳书中的基本概念、特征、观点,尤其要注意有些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世界的本质问题与哲学的本质问题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基础上,科学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4、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5、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哲学派别的观点。

6、认识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问题。

7、质与量与事物是否是同一的。

8、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范文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实践;社会现实

近二十年来,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观点的确立、国内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社会改革的深入,国内很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的新局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发展的新契机。“从传统哲学解释中突围,在现代制高点上创新”已成为现实的理论运动。

我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并非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制订的,是移植于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此体系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前苏联学者遵循斯大林的指示,按照当时人们的理解水平编写的,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割成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板块。“两个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四大板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结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人为地进行了简单地拼排,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法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内在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抛弃了辩证思维的灵魂而丧失了自身的活力。在教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理论被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条化,活生生的唯物辩证思想因缺少时代特色而变成了一种可以普遍套用的空话。在哲学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困于传统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而止步不前,很多学者不得不提出要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四大板块”结构体系未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首先在于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没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仅片面强调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忽视了感性的实践基础和主体性原则,从而造成了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缺失。

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和活力,我们就必须以现实为基础,既要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又要强调人的主体性。要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我们必须回到实践这个逻辑起点,以实践为基础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首先,我们必须以实践本体论替代物之本体论。原来的物质本体论追求的是世界的本质、本原,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实践本体论关注的是生存论意义上的人与世界的关系,追求的是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终极关怀,把人的存在本身作为哲学所追寻的目标。实践本体论还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但是本体由原来的物质本体转换为实践本体,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就由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转换为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对象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即主体与对象以及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与改造关系,这两个方面和两个层次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论述的。以此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本体论部分都贯彻了实践本体的观点。其次,在辩证法部分,辩证法也是人为了生存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即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所以辩证法的基础也是实践的观点,也应以实践本体论为前提。再次,在认识论部分,虽然以前的认识论部分对于实践是非常重视的,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但实践也仅仅是认识的基础。我们认为认识论与本体论是统一的,认识领域的对象不仅指向外在世界,而且涉及人自身,认识与存在的相关性则相应地展示为认识与存在的“互融”,这个互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因此,认识论部分坚持实践本体论也不存在矛盾和冲突,认识论与本体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形成统一的。最后,唯物史观部分以实践本体论为前提就更无矛盾可言,因为实践本体论是生存论意义上的本体论,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人类社会,也才有历史观可言。

早在八十年代,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就提出:“实践一元论”的思想。高先生认为,“两个主义四大块”的体系结构肯定是有问题的,那种分割并列的结构必然要使内在的关系人为地外在化,即使单纯从行文和讲述的需要出发,在这种前后并列的结构中,也不能不从唯物论中剔除辩证法的内容,从辩证法中剔除唯物论的内容。因为在一本教科书里总不能同样的话前后不断重复地去说。辩证法与唯物论人为地拼凑在一起是不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关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这两部分的内容的关系同样如此。他认为“两个主义四大块”在理论上由于没有理解马克思提出的“实践”学说的真实意义,因而就不能把自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之上,这样就在一方面不能不从内容中失落了“人”,而变成重物轻人的自然理论,远离了现时代的精神;在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落入旧哲学的本体论的思维模式,从而丢掉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理论实质。因此,高先生提出以了“实践”观点为基础去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他从原来抽象的“物质”基点转移到与人的生存生活直接相关的“实践”基点。以实践为基础,从主观和客观的基本矛盾出发,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为基本线索,坚持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提出自己独特的体系结构。高清海先生的“实践”观点的提高从思维方式上是一个突破,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引入一个新境地。

到了九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很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从多角度提出了诸多理论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秀林、肖前、黄楠森、杨耕等。李秀林在和王于、李淮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中也对“四大板块”结构体系进行了改革。首先,他们进一步强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全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轴心,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实践观和物质观的统一,阐释了包括自然、社会、思维在内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的价值论、方法论,以及人论的一些问题全书力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逻辑,突出和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思想.这一体系改革理论虽然也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但只限于在内容上的补充和调整以及章节,结构上的增减和变动,因此没有完全脱离苏联板块体系和思维模式。

以上这些学者在发表论著时,虽然在论的角度和具体观点各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力图重新把握、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的中心线索来展开论述,或者说都力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来把握。正如高清海先生所阐述的“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以此为基点去重新审视、理解、阐释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是这些年来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共同特点,也是它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这一成果最后凝结成为绝大多数学者所赞同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范畴和名称。[1]

可以说,以实践作为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它不仅是走出苏联模式教科书体系桎梏的突破口,也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点。但现实是很多学者对实践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相当贫乏,从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对于实践的理解前人更多的是从认识论上把握它,强调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这远远不够,对于实践我们还应更深层地挖掘其作为主体性概念的内在本质及逻辑关系,只有从更高的境界理解实践的内涵,才能真正找到科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正确途径。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也是客观见之于主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不仅要研究实践理论为,还要研究社会现实。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髓”。[2]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其哲学体系改革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现实不断挑战理论领域的背影下开始的。现实性是学术研究的内在特性,学者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往往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息息相关,其研究成果也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的品格,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在于它可以超越历史条件,而在于它总是基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的源泉植根于实践之中。因此,对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不能不占首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当中,理性地反思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从事的最基本实践活动,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实践中所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所形成的哲学观念。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邓小平也多次指出,列宁和之所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们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本国的实际中找到了革命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他始终强调要研究新的实践。他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我们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我党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践的理论创新。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必须把握“实践观点”这个入口,把“实践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发展相结合、和社会现实的挑战相结合,这样才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契合

一、中国传统哲学是马克思哲学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二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没有联系。

一方面,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世界哲学,是整个人类哲学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哲学理所当然的包括其中。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即费尔马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文化基础并非仅仅限于德国,甚至是不仅仅限于欧洲。中国传统哲学也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早在12世纪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欧洲社会剧烈动荡,急需外来文化的刺激,中国传统哲学开始在欧洲产生影响,引起了欧洲哲学家广泛的关注。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认为在中国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并试图复兴中国的儒家学说。莱布尼兹发明的“二进制”与中国《易经》的先天卦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黑格尔虽然坚持“欧洲文化中心”论,曾对中国传统哲学有过理性的批判,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思辨特征,他提出的矛盾法就是直接吸收了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哲学的过程中,在19世纪50年代曾专门研究过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国情,并写下了《波斯和中国》、《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国和英国的条约》、《中国记事》等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章。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有一个爱好虚构的思辩体系,但思想极其深刻的研究人类发展基本原则的学者(黑格尔)一向认为,自然的基本奥秘之一,就是他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他看来,‘两极相逢’这一习俗用语是伟大而不可移易地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哲学家不能漠视的定理,就像天文学家不能漠视刻卜勒的定律或牛顿的伟大发现一样。‘对立统一’是否就是这样一个万应的原则,这一点可以从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中得到明显的例证。”中国古代“阴阳相交”这一汉语的标准英译法就是马克思这里提到的“两极相逢”。这说明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已经开始在德国的思想界流行,同时,也使得我们再次相信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具有中国传统哲学渊源的。为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得以产生的间接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契合

为什么马克思哲学一经传入中国,就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指导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很多内在的契合性。

(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契合

马克思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它认为物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各种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它依赖于物质而存在,并且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它能够反作用于物质。同时,马克思哲学认为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这个属性使得物质能够得以存在。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中国传统哲学中也具有丰富的唯物主义优良传统。殷商之际,中国就有“五行”的思想,認为世界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天不变其常”的论点。战国末年的邹衍对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总结,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王夫之作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认为“天下唯气”等,形成了一个唯物主义传统。虽然中国传统哲学的唯物主义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已经开始走向唯心主义的对立面,有非常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与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二)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契合

马克思哲学认为,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是无时不有的。矛盾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矛盾思想。《周易》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中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法则这方面也讲的很多,比如“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正负为奇,善复为妖”。

《周易》倡导“变起于微”、“物极必反”,主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老子》主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发展观点。王夫之明确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发展观点。他们的发展观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非常的契合。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很多体现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比如,“城门之火,殃及池鱼”、“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等。

(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契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史观,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以前哲学的超越。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唯心史观认为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不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马克思哲学第一次科学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观也非常注重人民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尚书·五子之歌》,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在《尽心下》中明确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夫之提出“大贾富民,国之司命”。这种传统的大同理想所包含的反对剥削和否定私有制的合理内容,无疑与建立在唯物史基础上的社会理想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共同之处,因此中国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是以“大同”来指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三、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虽然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但马克思哲学产生于西方,要想使马克思哲学在中国的土壤上开花、结果,就必须使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践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相结合,经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回顾历史,如果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算,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要成就。2012年,党的十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萌芽于其学生时代和青年时期,并且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和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在早年时期,由于加入黑格尔派,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动物不同,人类能够主动地去面对自然、改造自然,改变自身命运。当时的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类的自由,认为人类不能被自然所束缚。不久,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转向唯物主义,反对人与自然背道而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马克思不同,青年时期的恩格斯主要是通过揭露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抨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来表达其初步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形成阶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等著作中辩证分析了生态保护等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正式形成。在上述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重要关系,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人与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要时刻注重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的生态哲学主要体现在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发展阶段

在晚年时期,随着对人类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定型。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内容全面、意蕴丰富、逻辑缜密、系统科学,具体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内容。这一思想为我们重新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对人与自然定位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人与自然定位的深刻反思。恩格斯在其所著《反社林论》一书中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类只有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此外还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不是毫不相关的独立体,二者有着共生共荣的联系。人类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去改造自然,这样才能改造自己。但是,这种改造的过程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类无权支配自然界、掠夺自然界。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以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推崇“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类才是宇宙的主宰。长期以来,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最终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烈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主张人类要节制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当代价值

(一)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十指明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道路上阔步前行。站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全社会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此,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等行为的惩罚力度,把保护环境的各项举措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

(二)为人类的永恒持续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人类共用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显而易见,没有哪个人喜欢自然灾害,没有哪个人不畏惧恐怖和死亡,人类追求的是永恒持续发展。为此,人类就要达成共识、统一行动,彻底抛弃原初的“人类中心主义”落后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主动维护生态平衡,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这是人类实现永恒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 李小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讨[J].金田,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