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范例6篇

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

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范文1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财务报告

1.完善财务报告的内容

1.1披露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定期向同级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预算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也并未纳入其财务报告体系中去,社会保险预算的法定性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绩效考核均未体现出其科学性。因此,应当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其财务报告体系中,其报告内容应包括三部分:上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分基金类别概述);本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计划情况(分基金类别概述);社会保险基金综合预算执行(计划)情况表。

1.2披露社会保险基金净资产变动表。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为每个参加者提供一份稳定的、可预测的、充足的保障金,而基金净资产是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基础。社会保险基金净资产变动表是反映社会保险基金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因此,其是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使用者尤为关注的信息。英美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大都聚焦于基金净资产的变动情况,通过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净资产变动的类型和增减变动的披露,可以使社会保险基金信息使用者分析各项基金的实力和发展以及其财务状况变化情况。社会保险基金净资产变动表应披露的信息包括期初净资产、本期净资产增加数、本期净资产减少数和期末净资产。

1.3披露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收支及结余明细表。在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养老保险模式下,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巨额空账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核算有明确的规范,但在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强。因此,通过披露“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收支及结余明细表”,主要在于反映实际操作中没有按分账户管理时,统筹账户可能挪用个人账户的金额,体现出个人账户的空账金额,也为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提供了依据。

1.4披露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由于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转变,在现收现付制下形成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逐渐显性化。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应该反映未来隐性债务的信息。对于到期应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是在短期内将要偿还的法定义务,依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是能可靠计量的,因此应予以在表内披露。

在当前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假设条件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要对其隐性债务(长期需支付的养老金)进行预测。而精算作为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和支付数额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保险基金信息使用者了解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缺口和个人账户基金平衡情况,评价社会保险基金相关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年度财务报告中还应对精算信息进行披露,不论是个别的还是总体的,从以前到现在的养老金信息日之间能够影响累积计划养老金精算现值变化的因素的重大影响都应认定,对个体的重大影响应单独列示,至少包括精算假设的变化和短期或长期的精算信息。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的有用性,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社会保险基金还应对一些非货币计量、非财务核算的信息做一些简要解释。

2.完善个人账户信息披露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报告都是以单独的各个社会保险基金总体为主体进行披露。在实际中,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与医疗保险基金均设有个人账户,每一个参保个人独立拥有一个账户,通过社会保险财务报告形式,只能了解到个人账户的总体信息,所以还需要针对每个个体反映其个人账户的信息。具体措施包括:(1)通过立法设立个人账户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参保者对个人账户信息的知情权,赋予参保人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监督权。(2)满足个人需要披露个人会计信息。(3)为节约成本和开支,在继续采用电话查询和到各区分中心大厅查询基础上,采取网上录入并公开的方式,使广大参保者登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网站就可知悉有关缴费记录、资金本金、利益、投资盈亏等相关信息(投资盈亏信息的提供在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颁布执行)。在条件成熟后,按年或季度向参保者邮寄个人账户信息的书面材料。

3.提高社会保险基金主体的权利意识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三十一次会议对社会保险法(草案)进行初次审议,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的监督。”“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代表、个人代表,以及工会代表、法律专家、精算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掌握、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实施社会监督。”因此,充分考虑公众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的需求,提高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并将之作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披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对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提高运营效益是有显著意义的。

4.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透明度

透明度要求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的公开性,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应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财务信息,将反映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公布于众,使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及时得到和利用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运转情况的财务信息,并据此评价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运营活动以及财务风险。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披露制度,重点以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基本要求,通过相关媒体(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定期对外公开披露社会保险基金个体或者总体的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的财务信息,曝光典型案例及违规资金清收情况和违法违纪问题的整改督查情况,公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警及重大决策等信息,使得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需求者可以从不同渠道方便而及时地获取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的整体情况。

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范文2

体系构建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的今天,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助于企业战略以及经营管理,充分发挥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评价等职能,实现价值创造。笔者认为管理会计本质是服务于管理的会计,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要依托财务会计与业务信《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后,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企业层面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备受关注,本文试图从养老保险公司角度浅析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分别从管理会计核算体系、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及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为养老保险行业的财务管理价值挖掘提供借鉴。决策需要。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从目标上看,应围绕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目标来开展。从实施过程看,依托财务与业务的融合来核算,核算的深度与广度要注重成本效益原则。从评价标准看,更加看重资源使用的效率与质量。从会计人员来看,关注企业价值导向性,会计人员通过优化决策、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收益、战略税收筹划等为企业价值增值做出应有贡献。在商业模式创新、日常运营支持、资源分配与整合、战略决策支持、风险预警分析、数据挖掘等方面体现会计的价值。

管理会计核算体系

财务会计核算主要解决企业交易在财务环节的确认、计量、记录。管理会计主要解决企业交易在管理环节的确认、计量与记录问题。与财务会计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广泛地引入了非财务数据,并且促使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的融合,满足内部管理需要。(一)非财务数据内容构建。以管理需求为出发点获取非财务信息,结合平衡计分卡,从客户、产品、内部经营、员工层面来设计。客户层面从客户服务能力(时间、质量、满意度)、客户获利能力(客户净利润、客户净投资、客户市场份额)、客户保持能力(客户保值增值投入、客户保值增值净利润)来构建。产品层面从业务类型、市场份额(行业、渠道、地区)、产品收益、产品定价、产品创新来构建。内部经营流程层面从工作标准化、工作效率(指令、资金、业务)、工作质量来构建。员工学习与成长层面从核心员工保留、关键人才引进、员工培养、文化建设来构建。(二)非财务数据标准确定。财务数据确认准确性依靠原始单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此外财务单据主要是发票,管理规范,来源统一。非财务数据确认则存在标准不统一、原始单据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等特征。在核算领域推行管理会计首先要规范非财务数据统计标准。养老保险公司日常经营涉及大量非财务数据,为了发挥数据价值需要在非财务数据采集、加工、整理、汇总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用统计制度进行规范,确保数据标准统一,并且在系统使用中固化到系统中,实现数据连贯统一。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实现统一源头、口径、路径统一。(三)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融合。大量非财务数据存在于业务系统,为了实现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关联与统一,保证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的融合全面,必须要将全部非财务数据维度同步自动流转至财务系统,满足财务环节多维核算需要。实现财务数据在数据管理各维度、各颗粒度的精细核算。公司统计信息系统从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库将非财务数据进行抽取、加工和整理,同时从财务SAP系统抽取财务数据,实现财务和业务数据的多维查询。数据的融合离不开财务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一方面,业务角度信息需要通过标准、流程、制度将非财务信息第一时间进行采集,通过各方审核校验保证数据质量,另一方面财务角度需要对原始单据细化管理,确保财务信息多维核算。利用IT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四)管理会计核算方法运用。由于年金产品以及第三方管理资产产品定价明确、盈利模式清晰,因此管理收入核算环节与传统会计基本保持一致,养老保险公司管理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应用于成本费用核算环节。主要解决多维度成本确定、成本驱动因子确定、成本分摊等问题。1.多维度成本确定。多维度成本确定需要依托作业成本法,确定作业及作业链,将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产品销售(投标、客户关系维护、宣传、合同签署)、运营管理(受托、账管、投管)-账户开立、资金到账归集、分配与记账。投资管理(投资资产投资户管理、投资资金运作管理、投资资金估值)、客户服务、后勤保障(人力、财务、办公、风控)等环节作为基本作业链,同时将地区、行业、产品、客户等多维度非财务信息进行集中一体化处理。实现各作业链多维度成本,为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多维分析查询做准备。2.成本驱动因子选择与确定。成本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流程领域、文化制度与机制领域、项目领域、资金领域、技术领域。从企业资源要素来看,管理会计应用领域包括人力资源领域、材料资源领域、技术资源领域、资金领域、市场与客户领域、政府与政策资源领域。从企业管理层次来看,管理会计应用领域包括决策层应用、业务层面应用、执行层面应用。管理会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步推进,逐渐整合。(一)计划层面,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是从长期角度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及现状,寻求机会并管理风险,持续改善经营,增加创新与盈利能力。管理会计在计划职能应用应从战略层面和日常预算管理两方面考虑。从战略层面来看,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中于战略决策领域、战略成本管理领域。在战略决策领域,管理会计通过内外部信息获取、加工与确认,外部竞争环境分析、利用科学模型计量与分析,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在战略成本管理领域,管理会计对一定时期企业成本结构与成本动因、成本变化趋势进行计量与评定,为日常经营环节成本管理提供框架及边界。从全面预算管理角度来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落实与细化。经过战略规划,企业的资金、人员、技术、材料等要素布局已初步确定,预算是对各个资源要素的计划,管理会计通过对经营状况多维度、全时段的确认与计量,开展目标比较与控制,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二)控制与评价层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在财务方面,开展作业成本法核算不同产品、地区、行业、渠道的成本与收入,待时机成熟建立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并通过与预算的比较进行控制。此外积极寻求成本驱动因素,科学核算成本,并将目标成本法、边际贡献分析等应用于盈利分析,提升创新产品的效益。在产品层面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产品、养老金产品分析,通过本量利分析比较产品线成本与收益及贡献目标值与实际值,并从地区、行业、作业、渠道角度控制业务部门和业务单元的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在研发层面,从软件系统需求分析、设计、研发、评价等环节做好前期论证,加强系统开发过程控制,确保研发成果与研发成本匹配,做好软件规划及预算落实。在员工层面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探索实现员工层面工作控制表、损益表、学习成长表。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工作计划与任务落实,从文化与制度方面营造良好的员工成长环境,促进员工学习与成长。在客户层面搭建客户盈利性分析模型,对费率、客户结构、获取成本进行分析,监测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客户流失率。在内部运营维度控制业务运转效率,从中标、签约、到账、投资、待遇支付、计划终止、客户服务等方面控制业务运转进程,将无效作业消除并增加增值作业,促进效率提升。(三)预测层面,预测是管理的职能之一,养老保险公司的预测职能主要侧重于市场与业务、财务两个层面。在市场与业务层面,要与市场团队、研发团队紧密结合,进行市场分析、机会洞察及价格确定,与生产团队一起分析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从会计角度提供决策支持和增值服务。不仅关注目标、预算、绩效评价等信息,还要分析同行业竞争对手优劣势及供应商及客户的经营状况及潜在的用户需求。在财务层面,预算控制、资金筹融资需求的确定、财务预警功能的发挥、目标成本的确定、收入预测、盈利预测、现金流预测等都需要发挥管理会计预测职能。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范文3

关键词:FASB 养老金会计 美国

一、引言

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务院近年来颁布了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决定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过渡。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养老基金发展的条件之一,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不但减轻了企业负担,为资本市场提供了资金供给,而且可以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市场治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建立基金制养老金体系,将对我国金融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在实务和理论上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都属于设定提存计划类型,当期确认的养老金费用即为本期缴纳的提存额,计人相关成本或损益项目,会计处理简单。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涉及的基金制更倾向于约定给付养老金计划(defined-benefit pensionplan)。在约定给付退休金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向在职的和退休的职工提供退休金。无论如何安排筹资,企业都有义务根据文件的规定或企业的惯例提供承诺的退休金。到期退休金的支付有赖于企业履行退休金义务的能力或有赖于基金的财务状况和投资收益,也有赖于企业补充现金资产短缺的能力(石本仁,2005)。由此可见,如果要促进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应该及时准确提供企业在养老金计划中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及相关损益信息,提高透明度,让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能及时准确评价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加大约定给付退休金计划会计的研究对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养老金会计制度在美国发展的经验与成果很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分析美国养老金会计改革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希望对我国制定养老金会计准则有所启示。

二、美国养老金会计概述

(一)SFAS NO.87对约定给付退休金计划会计的规定根据SFAS NO.87,对一个约定给付退休金计划,养老金费用不必与向养老金基金缴纳的金额一致,并规定某一期间的养老金费用主要由当期服务成本、利息成本和养老金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三个内容组成。服务成本是当年员工已赚得的福利使用贴现率计算出来的精算现值。利息成本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预计养老金负债,是利用年初预计养老金负债乘以贴现率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是由投资活动而引起的计划资产的预期增加额,是利用预期或假定的长期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服务成本和利息成本会导致当期养老金费用的增加,而养老金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能减少养老金费用,如果服务成本与利息成本的合计大于养老金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必须在利润表中报告养老金费用,反之将报告养老金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成本与利息成本计算都要通过贴现率,SFAS NO.87要求该贴现率能反映雇主支付养老金即可解除债务的利率,并没有具体指明要用哪个利率,实际上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的,这给了管理很大的灵活性。一项养老金计划的筹资状态是超额筹资还是未足额筹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贴现率的选择。当利率下降时,很多公司都不愿意改变原来假定的贴现率,因为据测算,贴现率每下降1%,养老金负债将上涨20%,这意味着公司要多缴纳养老金费用才能达到承诺的水平(Michael Bepristis,2006)。

(二)养老金计划资产的预期报酬产生的问题 在计量与报告时使用预期报酬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养老金基金通常保留大量的资金用来支付当期养老金福利义务,剩下的进行投资获得投资收益并增值,以便满足未来养老金负债的支付。如果基金运作得当,公司可减少缴费负担,如果发生投资损失,公司要缴纳更多的费用。实际的养老金计划资产的报酬会增加报表利润项目的波动性,因此,会计准则允许公司使用假定的报酬率进行计量与报告,这完全是基于公司管理层对基金未来投资业绩的估计,而不管基金实际的投资业绩如何,如果预期报酬率是合理的,其结果与实际报酬没有实质的差别,就不会有问题,但实际上,二者的差额是巨大的。(表1)是2001年美国4个大型公司预期报酬与实际报酬的差异表现(Michael Bepristis2006)。从(表1)中数据分析,实际与预期报酬的差额高达72亿至119亿,而这些差额是不用在报表或附注中披露的,它和前期未确认利得或损失合并,在雇员未来平均服务期间进行摊销,如果数额大,还可以采用“走廊法”进行摊销,这些做法让养老金会计信息模糊令人费解。不切实际的预期报酬,抵消了服务成本与利息成本,减少了养老金费用,以预期报酬进行计量与报告会让使用者对公司真实的盈利、养老金基金质量判断产生重大误差。作为养老金计划的受益者,退休人员是非常关注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养老金基金的生存状况的。投资者、债券评级机构等信息使用者同样也很关心公司整体养老金负债负担,以预测公司风险。按照SAFS NO.87提供的信息,有数十亿上百亿的债务没有在报表中体现出来,这是很危险的。如奇异电子自1987开始就不再为养老金基金缴纳费用了,尽管该公司的养老金基金公允价值已从1999年末的502亿元下降到2002年末的378亿元,这对养老金基金的支付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在资产负债表上却是持续增长的养老金资产,自2000~2002年分别是102亿、124亿和140亿。美国标准普尔100指数中的100家公司中有84家拥有DB养老金计划,1997-2004年这84家实际的平均报酬率分别为:6.78%、10.64%、12.81%、4.95%、-7.14%、-9.42%、5.12%、10.49%,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别很大。而相应的预期报酬率为:9.26%、9.14%、9.18%、9.27%、9.33%、8.99%、8.43%、8.41%,显得比较平稳。在2001和2002年,实际报酬与预期报酬的差额是最显著的,导致养老金基金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关性明显下降(C.TerryGrant等,2007)。2004年SEC采取行动,要求几家问题严重的公司提供额外的关于养老金会计实务的信息,这些公司包括通用汽车、波音、北美航空、福特汽车、Delphi公司等(Michael Bepfistis 2006)。最近的关于DB养老金计划的统计表明,有55%的养老金资产投资于权益市场,证券市场的历史表明,权益市场的报酬率超过债券市场的报酬率,这样的投资政策能让养老金基金获得较大的增值空间,但承担了巨大的风险,2001年的情形已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以实际报酬进行计量和报告,公司管理层可能会更谨慎些。

(三)养老金损益对利润表的影响 SFAS NO.87最大的问题是让养老金收益纳入了利润表,在2001年,这成了许多公司的

“救命恩人”。如2001年Verizon Electric的净利润为3.89亿,而计人利润表的养老金利得为13.2亿(Michael Bepristis 2006)。如果养老金利得是实际数据,这样的报告方式会让使用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误解,更何况这个利得是预期数据,这让报表严重失真,错误地传达了关于企业财务资源和承担负债的情况。由于管理层的薪酬计划与公司业绩紧密联系,这样的会计处理在技术是正确的,但却是不道德的,即有目的的选择不利于养老金计划的假设去操纵利润。而养老金收益并不属于公司却属于公司雇员,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损害了雇员退休福利,失去保障。

(四)改革计划 正是现有的有关养老金的会计准则在实施中出现了无法自我修复的漏洞,FASB在2006年宣布要改革相关会计制度。改革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是将表外(附注中)的养老金筹资状况(funded status of DB plans)纳入资产负债表,明确列示公司已承诺的应支付退休人员福利的真实负债,SFAS NO.158规定了这个目标将如何实现。第二阶段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披露和精算假设确定指南、在利润表中按类别列示养老金费用和计划资产报酬及精算损益、前期服务成本如何在报表中确认、更精确的养老金负债计量等,并要与IASB合作,以实现会计协调的目标。由于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估计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才能完成。SFAS NO.158目的是要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用性。但新准则的实施效果却事与愿违:越来越多的公司冻结甚至终止了企业养老金计划,削减退休人员医疗福利。这种矛盾现象主要在于新准则的经济后果。

三、美国养老金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一)增加了递延项目的透明度 在旧准则中,养老金资产或负债净额包括3个项目:通过筹资形成的资产(表现为如股票、债券、不动产等)、递延成本和递延损益(不能用于支付,包括未摊销的前期服务成本、非预期的假定养老金投资报酬与实际报酬的差额、未确认精算损益)、预计养老金负债(PBO)(根据未来工资水平为基础,结合离职率、死亡率、利率等计算的未来负债的现值)。有些公司将递延成本和递延损益确认为资产,而使养老金资产净额增加或减少养老金负债并增加了净资产。如杜邦公司2005年年报附注中披露的PBO比养老金资产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高出31亿美元,但由于递延项目的存在能够使公司将31亿美元的赤字变成资产负债表中的23亿美元的“盈余”。FASB允许使用递延项的目的是,让利润表不受非预期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利润冲击,这样有助于投资者对未来经营活动盈利能力的预测。但许多公司过度乐观的假设导致了巨额递延金额,掩盖了真实情况和正常的波动(Scow E.Sfiekel,2007)。养老金筹资状况是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与PBO的差额,当计划资产公允价值>PBO时,则表现为养老金净资产,若相反则以负债表示。准则是在附注中披露该信息的,其金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养老金资产或负债净额有很大不同,这是由于递延项目存在所致。新准则要求将递延项目从养老金资产或负债净额中剔除出来,单独列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下的,作为抵减项目,列示在“其他累积综合收益(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项目中。这对很多公司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一净资产大幅减少,负债大幅增加。据统计,“财富100”中发起了DB计划的公司,其养老金负债净额合计从620亿美元增加到3930亿美元(以2004年的数据计算),同时全部净资产的减少达9.3%。最近的标准普尔公司对“标普500指数”涉及的500家公司的净资产进行了统计,发现跌幅在8%~9%。其他的相关研究也都有类似的结果(scott E.Stickel,2007)。

(二)损益表没有影响 SFAS NO.158对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没有影响(这也是改革不彻底的表现)。资产负债表的调整项目绕过了净利润项目。非预期的股票市场、利率波动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因此,净利润仍旧没有考虑养老金资产或负债净额实际情况的变化。在FASB下一阶段的养老金会计改革计划中,将考虑把这些成本、损失、利得纳入利润表。

(三)企业融资不利 在债务合同中,对借款者通常有些限制性条款:如保持一定标准的财务比率、最低净资产、负债不高于特定比率等。实施新准则将让许多公司不得不如实反映大量增加的养老金债务和大幅减少的净资产,在双重的压力下,一些公司不得不用大量的篇幅对其债权人进行解释以维持现有合同的有效性。由于财务杠杆的变大,债权人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公司的融资成本也会增加,如银行很可能提高贷款利率。

(四)股票价格影响 这次改革把原来附注的信息纳入资产负债表,而无论是表外附注披露还是表内披露,都是公开信息,只是披露形式不同,根据有效市场假设,SFAS NO.158对股票价格是没有影响的。但该假设本身是有缺陷的,市场并没有足够的有效性,即已公开的信息没有反映在股票价格中。Franzoni和Matin(2006)发现在附注中披露了有严重筹资不足的养老金计划的公司,其股票价格明显被高估。这表明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未足额筹资的养老金计划对未来利润的影响。Picconi(2006)通过检验资产负债表附注披露的养老金信息与股票价格、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的相关性,也发现附注中的信息没有被充分理解,反映出信息使用者对附注信息的关切度不如报表本身。这说明新准则的措施是有意义的。但对投资者和养老金参与者来说,由于股票市场并没有充分消化附注中的信息,新准则造成的负债增加、净资产减少就对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而只要股票价格仍是考核管理层业绩的最重要的指标,就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冻结甚至终结DB养老金计划(Scott E.Stickel,2007)。

(五)金融服务行业和财务分析师影响 为了减少资产负债表波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管理层必然要考虑通过减少养老金计划的波动性来达到免疫目的。如可以持有债券型投资组合,使该组合的现金流入与养老金计划负债的现金流出在时间上相匹配,或通过“久期匹配法”(丹尼斯・E・罗格等,2004)达到免疫目的。这些方法既专业又复杂,往往由专门的金融服务机构及其人员提供这些服务,新准则的实施会刺激这方面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受到新准则负面影响的那些公司。

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范文4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为中国企业树立价值标杆”为宗旨,立足寻求行业高度,成立专业研究机构,不断举办行业高端论坛。如,有中国房地产行业年度顶级盛会之誉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还有倡导“重估价值,幸福国民”的“21世纪GNH国民幸福论坛”;甚至还有“中国社会创新国际论坛”。年度的、季度的、月度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各种论坛犹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借鉴同行做法,我们举办了南湖文化(系列)论坛、嘉兴房地产创新策划峰会、湿地与居住环境峰会、嘉兴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论坛,邀请郎咸平、易中天、于丹、王志纲等著名人士前来演讲,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取得了超预期的广告收益。接下去,嘉报集团已明确将围绕嘉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独特问题去策划、设计出更多更好的论坛广告产品。如嘉兴的老龄化问题。目前嘉兴市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达到15%以上,并且每年以3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加,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养老的经济负担将会明显加重,但也催生了“银发经济”。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就明确了七个重点任务,即: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家庭养老支持政策、老龄服务、老年活动场所和无障碍设施建设、老龄产业、以及老龄法制建设和法律服务。专门研究“银发经济”人士认为,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年群体相对于年轻人具有更多的余暇时间和财力去消费。这方面发达国家已有先例。如邻国日本,1500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中,其中60%由老年人持有,所以在日本“银发经济”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老年人消费占该国个人消费的比率已经从2002年的33%上升到2011年的44%,年消费规模超过100万亿日元。在我国,目前老年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银发经济”的空间巨大。因此,我们拟联合嘉兴的两个国际生态养生健康园投资主体及政府权威部门,召开论坛、出版特刊,把嘉兴的养老服务业推上新台阶。最后一种产品是“排行榜+特刊”。借鉴《21世纪经济报道》有关做法,我们也尝试开发相关广告产品,如:嘉兴品牌节、品牌力量榜、诚信房产商、消费者信得过楼盘、十大畅销楼盘,这些产品虽也取得了不错的广告收入,但它们的智慧含量和创新成分还有待提高。

在上述广告产品中,为什么都要加上“特刊”呢?这是因为纸质“特刊”符合报纸的根本属性,可以有效拉长报纸的出版维度,将版面广告收入做到最大。所以,不管策划、设计、研发什么样的广告产品,为了使其广告收入最大化,出版特刊是上佳选择;如能在一个广告产品的存续期间连续出版特刊,则传播效果会更好、对广告主会更有吸引力、广告收入也会更多。产品经理制度的核心是产品的销售实行广告产品经理制度并非要求广告人员一个人去单打独斗,而是要在广告经营业务活动中更加注重处理好团队与个体的关系,在团队统合的背景下,更强调业务人员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因此,当一个业务员创意策划、设计出一个广告产品并经可行性论证后,经营团队就要发挥集体力量不遗余力地去实施,即售卖给广告主。我们根据报业广告经营体制实际实施了以下几种广告产品销售模式。一是产品经理独立销售。适用于单位销量不大或单位收入不多的广告产品。百万元以下的产出、时间上又是短平快的、涉及的行业也是单一的,这样的广告产品,就让产品经理去自行销售。二是产品经理与工作室统一销售。当设计的广告产品预期收入达到百万元以上时,就要发挥工作室的集体力量开展营销。否则,产品经理孤军作战,不仅会拉长销售时间,而且很可能会功亏一篑。集团广告工作室多则四人、少则三人,最多也不过五六人,人手还是很有限的。这样的人力资源配备,也不能过高估计了它的营销能力。三是产品经理+工作室+广告部集合销售。对预计会有二三百万元左右收入的广告产品,就要举全部门之力来做好。广告部主任自己不承揽广告业务,只管不断地策划设计广告产品品经理去销售。这样做,业务经营才会始终处于主动出击、有仗可打的状态,广告收入才会源源不断。强调建立产品经理制度的必要性不是要削弱广告部负责人统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事实上,产品经理还是要靠工作室、广告部负责人去指挥,否则很难做到广告产品销售的最优与最大化。因此,可以说,组织策划、设计、生产、销售广告产品,是广告部负责人的第一要务和核心工作。当今报业,不可能有广告产品策划、设计、销售做得差而其广告业绩却很好的报纸。四是产品经理+工作室+广告部+体现媒体影响力方面的合作销售。有的广告产品仅仅靠产品经理及广告部门自身的力量还不能做到销售的规模化,这时就需要整合采编部门的力量来实现销售的最大化。实际上,媒体策划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外媒体都在走的一条有共性的道路,是媒体自身树立并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展经营收入的市场行为。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它一要与新闻报道分开,始终坚持经营规律与新闻规律的职业操守;二要遵循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的职业分工,坚守“两分开”与职业道德。五是产品经理+工作室+广告部+采编部门+报业集团整合销售。这是广告产品经理制度中广告产品销售的最高形态。论坛类、评选类或排行榜类的广告产品,真正想做大的,都应该采用这种销售模式。在吸收了国内外媒体行之有效的经验基础上,嘉报集团2011年和2012年的两届“品牌力量榜”广告产品充分整合集团资源抓销售,结果每届收入都超过了400万元。产品经理制度的关键是产品的考核要保证产品经理制度真正长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对产品经理来说,他们策划、设计、销售广告产品不过是实现业绩的手段和过程,最终能拿到多少薪酬才是他们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因此,广告产品经理制度实施后,考核如何跟进十分重要。一是要明确产品设计任务。

一个业务员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一个产品经理一个月要策划设计多少广告产品(并附可行性研究分析)必须明确。二是月度奖金要与广告产品设计任务挂钩。没有完成月度产品设计任务的;或完成但一看就是滥竽充数的;完成了月度设计任务;或不仅完成了月度设计任务、而且可行性强或已实施取得了成效的,等等不同情况,都要明确权重、细化考核、区别对待,并在月度奖金中有所体现。三是年终分配与广告产品的成效挂钩。年度广告经营任务是完成了,但产品设计任务未完成;或年度广告经营任务未完成,但广告产品设计任务完成出色、取得的收入可观;或年度广告经营任务与广告产品设计任务双双完成;或年度广告经营任务与广告产品设计任务均超额完成诸种不同情况,都应在薪酬中有所体现。广告产品经理制度是报业练好内功、增强发展信心、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在报界从事报纸广告工作的同志普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报纸广告越来越难做。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确实,信息平台是越来越多样化了,但这并不是说传统媒体将退出历史舞台,就像摄像机取代不了照相机,电视取代不了电影和广播一样。传统媒体通过调整和创新,同样可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普利策曾说过,新闻永远是文明社会中起作用的一种社会力量。因此,在报纸面临挑战的时代,我们必须有职业信仰,这是对报纸的坚信,更是对新闻的坚守。无论是报纸的旧载体还是网络的新载体,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必须遵循的生存之道。只要我们的报纸内容优秀、质量不滑坡,纸媒广告就有希望!

作者:魏荣彪

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范文5

关键词:养老金;企业;制度;会计处理 

1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现状

1.1 设计制度方面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计划由基本养老金计划、补充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计划组成。基本养老金计划采取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主要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来源问题,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基金制,这个部分主要解决的是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按照其所尽的缴费义务多少不同而有所不同的问题。补充养老金计划实行的是个人账户方式,是基金制,它解决的是实力雄厚的企业的退休员工将取得更多养老金收入的问题。但是自从我国推行“统账结合”的养老金计划以来,个人账户一直是“空账”运行,现阶段的老年人的养老金仍只能依靠社会统筹解决,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而要做实个人账户,其所引起的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问题却使中央财政难以承受。因而,从根本上说,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仍属现收现付制,社会统筹的比重较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统筹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萎缩,基金制应占据主导地位。

1.2 筹资机制方面

目前我国企业养老保险费欠缴严重,除了经营状况不好等客观因素外,有意逃费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引进个人账户,意在发挥个人账户的激励机制,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但现实情况是:“统账结合”制度下,“搭便车”和“缴费难”的现象仍然很严重,个人账户的激励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在我国目前实行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中,个人账户的比例较小,养老受益与职工的缴费并没有直接挂钩。无论是来自社会统筹的缴费还是来自个人账户的缴费,都存在着严重的激励缺失,职工对其个人账户的缴费和企业对社会统筹的缴费都不积极,彼此也都不关心对方或监督对方是否缴费或足额缴费,甚至两方面都存在着“故意逃费”的动机。

1.3 会计处理方面

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养老金是职工工作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与工资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即付部分,而养老金则是职工劳动报酬的延期支付部分。既然养老金是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因此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企业在支付工资的同时就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确认和计量这部分延期支付的附加价值,并计入当期成本。

2 对我国养老金会计发展的思考

对于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去改进:

(1)完善现收现付制,逐步向完全基金制转变。虽然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已经过这么多年,但本质上仍是现收现付制。企业是养老保险资金的主要缴纳者,但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使用权由政府控制,企业只有按期缴纳保险费的义务,而没有对自己所缴纳资金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企业职工退休后到底能领取到多少养老金,取决于国家的规定和其个人账户的积累,企业对职工领取养老金的数额并没有义务做任何保证,因此,从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来看,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属于确定提存制,或者说就企业而言,还应该按照确定提存制来进行会计处理。基于这种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对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应先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现收现付制,以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社会统筹部分的不断萎缩和个人账户的做实,彻底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后,才能实现向完全基金制转变。

(2)开征社会保障税,消除企业和职工对养老金缴费问题认识的不足。对于企业和职工在缴费上的认识不足,政府也可以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方式解决。社会保障税是为筹集特定的社会保障资金而对一切发生工薪收入的企业、职工就其支付、取得的工资和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它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开征社会保障税正是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资金保证,它不仅为社会统筹筹资,也为个人账户筹资,费改税的本身增强了筹资的强制力度,保证养老金有一个可靠的资金来源,对解决我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筹资困境将有重要意义。 

(3)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中,尽量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披露原则,加强与国际接轨。

权责发生制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意味着使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计量期间养老金净成本,它是能够提供比过去会计实务中使用的成本更为真实的期间养老金净成本的一种计量方法。权责发生制反映了基础计划的要求,能更好地在员工服务期间内确认员工的养老金成本,便于通过在员工的大致服务期间内确认员工养老金的报酬成本和将该成本直接地与计划条款相联系,从而提高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同时,它提高了财务报告的质量,让报告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企业所采用的向员工提供养老金及相关财务安排的范围和效果的披露,将提供更完备和比现在的财务报告所能包含的更及时和配比的信息。

披露原则。扩大财务报告的披露范围,使反映出来的信息比现行财务报告所能体现的信息更具及时性和完整性。我国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对养老金方面的信息披露几乎没有。首先这种做法违反了真实性原则,因为“负债是企业承担的需在未来以资产或劳务支付的债务”,很显然,养老金应列为企业的负债;其次这种做法违反了配比性原则“收益应与费用配比”,在实现收益时没有确认费用;最后,这种做法无法反映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除开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的揭示外,还需要作其他的披露,如退休计划所覆盖的职工,提拨基金的政策等。

加强与国际接轨。基本养老金计划中的个人账户应实行确定收益计划,该个人账户组成的基金应由政府社会保障机构管理,基金管理应注重风险防范、收益的稳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中的个人账户应实行确定提存计划,该个人账户组成的基金应由参与保险计划人自己选择基金组织,各基金组织可以在社会保障机构的监管下从事各种投资活动,投资收益由参与保险计划人获得,风险由参与保险计划人承担。通过这些养老金计划上的调整,以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处理原则的接轨,提供可比的信息平台。

总之, 实施养老金会计势在必行, 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不断研究和解决养老金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使之科学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锋.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养老地产可行性报告范文6

《决定》 指出,要进一步调整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目录。对能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质量安全的输水管、泵等19类产品取消事前生产许可;对与大众消费密切相关、直接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电热毯、摩托车乘员头盔等3类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不再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调整后,继续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减至38类。同时,对仍需实施生产许可,且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有效的饲料粉碎机械、钢丝绳等8类产品,将许可权限下放给地方质检部门。目录调整后,取消、转认证、下放幅度达50%,有利于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直接为企业松绑、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

延型养老保险年内启动试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目前财政部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技术问题已基本形成政策建议。

专家指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三支柱”,以税收优惠等措施促进其发展不仅能够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不足,还能增加居民选择,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满足个人多层次养老需求。

央行: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位置

7月4日,央行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展望2017年的金融政策和发展方向,《报告》 指出,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基本稳定,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报告》 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与评估,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功能,探索金融机构风险市场化处置机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7月28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全文《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7年修订)》,7月28日起正式施行。《目录》 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作为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基本依据。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原则上不得实行对外资准入的限制性措施。

1―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增近一成

7月4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表示,1―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稳中向好,进出口总额1824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其中,出口5679.4亿元,增长4.6%;进口12566.9亿元,增长11.5%;逆差6887.5亿元。逆差主要集中于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使用费三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