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控制范例6篇

制造业成本控制

制造业成本控制范文1

[关键词] 制造业;成本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英国的Simmonds教授提出的。其主要是用于监督和构建与企业的战略相关的企业间竞争者的管理会计数据提供和分析情况。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是一种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和企业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这种理论站在了战略的高度对相关联企业间的各种成本行为及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及控制。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信息。这种理论的提出是传统的成本管理的改良,更加是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是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作业成本理论

作业成本理论提出于上世纪70年代,其创始者是美国的G.T.Staubus教授。在其之后,Cooper和Kaplan教授在80年代之后通过分析产铜成本会计的利弊后,提出作业成本的具体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各种成本动因更加精确地分摊到产品成本当中,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的相关信息,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最终目的。

(三)价值链理论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第一,侧重成本源流控制的思想,即企业设计和产品规划设计阶段。第二,立足价值链的思想。整个价值链流程中,不仅包含对产品规划的设计规划成本、采购成本及制造成本的控制,还应该包含对管理及营销成本、消费者成本和合作企业间成本等成本的控制。第三,重视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思想。企业生产的产品在销售市场的竞争地位,取决于产品差异化的及成本控制的优势是否能有机结合。第四,适应企业环境的思想。

二、制造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一)研发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由于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决定了产品总成本,因此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应该格外受到关注。然而,大多数企业对此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研发设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1)过分重视产品的性能而忽视产品的经济性。(2)生产过程严重浪费,等待动作较多。(3)过分关注显性成本而忽略隐性成本。(4)忽视产品的开发费用。(5)急于新产品开发忽略了原产品替代功能的再设计。

(二)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

采购成本指的是发生在采购过程结束后因采购引起的相关成本费用。包括订购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储存成本等。在采购成本环节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很多企业只一味的降低采购价格,忽视了材料质量、运输及库存成本的重要性。其次很多企业忽视了与供应商的合作,而过分重视采购价格,并利用各种方法来压低价格,从而失去了长远的合作伙伴。最后是企业忽视绩效考核,对采购人员的约束力减小,采购效率就会降低,采购风险也会增大。

(三)生产制造存在的问题

在生产制造方面很多企业存在成本控制观念落后的问题,尤其是对产品材料的控制不够明确,在生产阶段占大部分比重的料工费三个方面中,其中原材料的控制最为重要。然而制造业企业往往缺乏对原材料用料的控制,造成了物料的浪费,于是大大增加了成本。同样,员工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对员工的管理考核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后果不可估量。而生产产品中的其他不可避免的费用也多多少少影响着成本。

(四)营销服务存在的问题

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接受,而且营销服务在企业中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其中服务成本占据着企业总成本的大部分比重。但企业也往往容易忽视企业服务成本的控制,而单单以产品销售的结束作为控制的终点。然而在事实上,由于社会成本、环保成本、人工成本、人民币汇率都在逐年攀升,企业要想将成本做的更低,就必须考虑从供应链方面入手的问题,因为从采购环节到生产到配送,甚至于跟所有这些环节同步发生的库存费用等大多成本集中都在供应链的运营上。只有把成本做下来、交期和质量做上去,企业才能生存。

三、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成本控制仅局限于制造成本

制造业的成本控制长期以来一直集中在产品的生产阶。然而在实际中,八成的产品成本早已在设计阶段就固定了。这就使开发设计、确定工艺流程等阶段能够降低的成本空间大幅增加了。因此,企业就需要贯彻“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将价值工程作为企业实现预定目标成本的手段。企业财务部门应当将预测和监控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采用一体化分析方法,将成本计算与产品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将产品成本降到最低。

(二)成本控制仅重视账面成本

多数的企业将成本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账面成本的分析方面,比如: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行政管理办公费、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的价格等等,极少有企业会考虑通过提高营运效率方面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包含的指标有:提高员工劳动效率、设法提高设备利用率等等。企业要想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就得从源头上开始控制,即从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开始入手。

(三)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按照传统的核算方法来计算产品成本,低科技含量的产品成本往往被高估,而那些高科技产品的成本会被少计。这种现象的发生将会导致企业的决策出现偏差,而这种错误对与企业来讲往往是足以致命的。这种核算方法计算的成本是通过对企业产品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跟踪记录,按作业动态反映成本形成的过程进行归集的,可以较为精确的为企业决策提供成本信息。

(四)成本考核不到位

企业中的成本考核工作不能有效实施的首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实施成本责任管理制度,很多企业中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分析以及责任信息反馈的管理体系,这使得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不能够落实到明确的责任主体上,成本考核也就无从谈起。其次,一些企业即使建立了成本责任管理体系,但并没有有效实施,这使得在考核中,也仅仅只能考核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发现部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却不能使各个部门针对本部门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改正,从而导致前期工作失效,这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屡见不鲜。

四、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研发阶段成本控制

一个产品近80%的成本取决于产品的设计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产品设计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之高。研发开始前,可以通过客户服务系统对于本企业产品有需求的用户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了解客户的需求,将其需求融入到服务提升、产品创新及流程设计的前端,既提高效率,又降低成本。“以客户为中心”,增强客户满意度,巩固客户关系,并利用客户反馈问题改进产品或研发新品,提供新服务从而进入服务延伸领域,也可以通过研发阶段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控制成本,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采购阶段成本控制

一般情况下,传统成本管理中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50%~80%。良好的控制采购成本对企业的意义重大。就制造类企业采购来说,降低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2)建立完善采购制度,建立采购计划和相应流程及合理的经济订货批量;(3)集中采购,总结价格的变动规律,采用性价比高的原料,减少中间环节;(4)采购部门和定价部门相分离,专人验货,避免采购不良品;(5)建立采购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奖罚制度。(6)坚决杜绝贪污受贿现象发生,以免增加公司营运成本。

(三)生产阶段成本控制

既要合理安排作业程序,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新技术创新,还要大力度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技能,实施业绩考核配套制度,将成本与企业贡献挂钩,使成本管理的控制真正落实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及全体员工的心中。(1)提高员工素质及专业技能;(2)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作流程;(3)提升产品优良率。(4)降低产品耗料率,对生产耗料进行严格管控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一些贵重物品就必须控制耗料率,一般必须控制在0.2%以内。

(四)营销服务阶段成本控制

目前,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宏观条件下,市场占有率问题是重中之重,抢占较高的市场份额,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强大的企业才是真的强大。所以将产品转化为更多的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手段就是拥有良好的经营销售策略。(1)可以将营销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营销策划、营销宣传、产品销售、产品的安装调试、顾客访问、售后服务等六个模块。通过各个模块分别清晰的反映企业产品的真实耗费,避免了传统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因一次性扣除而造成无法准确归集到具体产品上的现象。(2)销售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国家、各地方的税收政策。合理运用布点论的相关理论,科学有效的规划销售分公司布点的税务筹划。(3)决策时要考虑销售部门的经济性,使运输成本降到最低。

[参 考 文 献]

[1]Michael Maher. Cost accounting[M]. Creating Value for Management 5th Edition Mcgrau-Hill. 2010:43-67

[2]姜继伟,张艳军.从现代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企业成本控制[J].魅力中国,2012(13):62-64

[3]孙理军,叶学平.政府促进低技术制造业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3(10):203-208

制造业成本控制范文2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概述

(一)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概述

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制造业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制造业行业的生产周期也比较长、资金的占用时间久、金额大、资本回收期也比较漫长,其自身也是一个资源耗用十分巨大的产业。因此,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就尤为重要,产品的成本也是人们所一直关注的首要问题。这不仅关乎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与发展,也是关系着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制造业企业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提升市场竞争力,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在同一个行业之内,企业之间关乎生死存亡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成本的控制上。在同一行业之间的竞争,谁的产品成本更低,谁就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同时也可以提升制造业企业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最近几年虽然市场经济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随着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出现,制造业企业的原料价格一路上扬,其采购成本不断加大,使得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提升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也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可靠途径。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明确掌握成本控制的重心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们基本上都能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很大一部分都存在对成本控制的误区,他们不能明确的掌握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忽视了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只把眼光放在了短期的回报上,不能将长期利益与短期收益有效的结合起来。现在很多的企业管理者多数都把眼光放在了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上,仅仅局限于生产流程上的管控。而实际上,成本控制是企业整体流程的一种全局性战略把控,企业的管理者应具备全局性眼光,要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采购、销售、服务等环节严格把控。企业只有从全局出发,制定全方位的控制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在原料采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许多的制造业企业在原料及设备等的采购过程中只是单一的注重原料及设备的采购价格的表面成本,忽略了原料的质量对今后在生产过程所会带来的问题而产生的成本以及运费等的成本掌控,也忽略了机器设备在投入方面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企业在这些细节方面的不重视、不能将价格与成本控制直接进行联系,这种不正确的成本控制观念给企业在今后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上及产品质量的把控上都带来了潜在的问题。也有很多的企业把原料的质量问题归结于采购人员的工作不认真或者,但实际上,原料的采购不仅仅是采购一个部门的事儿,而是关系到整个生产的环节,这其中的每个部门都应该加强沟通、时刻交流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原料对质量都有哪些方面的实际要求;采购员也不能单一的局限于对价格的比对上,要对原料的质量从多方位进行考察。如果一味的只是从供应商处压低原料的价格,这也会导致企业在后期的采购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员工缺乏对成本控制的主动性

制度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集体生存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更是一个企业能否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崭露头角的重要依靠。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虽然成本控制的概念已经被反复强调很多年了,但是在企业的管理层却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造成企业成本控制效率得不到提升。同时,企业的员工也缺乏对成本控制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因也在于企业本身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缺乏对员工的激励机制。我国的经济虽然近几十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相比于西方国家还是有着几百年的差距,想要在一夕之间赶超也是不能够达到的,所以在基础的经济管理层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也导致员工的执行力不强,使一些本来就不够完善的制度更加形同虚设,继而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三、改进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策略

(一)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明确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但是始终不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强国,究其问题根源,主要还是在于成本控制不到位。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企业的管理制度只有不断的改进才能逐步的完善,不能只停留在只是说说而已,而要身体力行。对于产品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把成本控制关,不仅仅是在产品的生产领域,在采购、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环节都应该加强成本控制,而且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在今后的生产中所会涉及到的成本问题,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成本控制制度,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鼓励全体员工建言献策,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尽一份力。

(二)重视产品创新,不断改善成本控制方法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已经不单单是产品价格的战争,若想在产品品种极大丰富的今天占有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就如同全世界的人们都想在苹果手机新款的第一时间就拥有它一样。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也想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应该不断地改革创新、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不断地满足全世界消费者的需求。不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管理的创新,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如果只是一味的压低成本而不去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当企业的成本低到一定程度再也无法降低的时候,企业的管理稍有懈怠,那么就是企业被市场淘汰的时候。所以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同时重视成本控制方法的创新与产品创新齐头并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

(三)增强企业员工及管理者对成本控制的主动性

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的制造业企业要想从根源上加强成本控制的能力,就应该增强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也要着眼于企业的文化发展,培养员工与企业共存亡的危机意识,真正的关心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完善与成本控制相关的评定机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创新性。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现在正是经济发展的好时候,占据着“天时、地利”,那么只要我们“人和”,就一定能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本控制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当前以及今后的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在经济形势不断变革的今天,建立健全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加强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重视产品的设计与更新换代、与时俱进、紧跟经济发展的大潮,才能使我国制造业企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长久的立于世界经济的不败之林。

参考文献:

[1]刘宏军.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应对措施[J].西部财会,2011(03).

[2]欧宜莉.制造业成本控制方法和实施研究[J].中国外资,2012(11).

制造业成本控制范文3

【关键词】 制造业 成本控制 成本结构

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自己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多创造较多的利润,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

成本控制研究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Kenneth simmonds)提出,他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后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Jack Shank)和戈文德瑞亚(V.Govindarajan)等人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通过对成本信息在战略管理的四个阶段(战略的简单表述、战略的交流、战略的推行、战略的控制)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

国内的成本研究相对落后,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多局限于纯粹理论层面的分析而没有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而且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国内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同时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现有的传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也难以对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信息保障。

2 制造业成本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产业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成本构成要素,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是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企业成本的构成要素。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实际,制造业的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力成本、制造费用构成,此外成本战略决策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本高低。

2.1 原材料成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器加工方法越来越先进,原来的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三分天下的情况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原料和制造费用为主的结构。人工成本已经大大的降低,在有些自动化高的企业甚至占不到1%。材料成本在制造业中占到50%以上,在其他行业中从30%~70%不等,而且鉴于这种变化材料成本的比例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

原材料所占的比重决定了它在成本降低措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的敏感系数来看是非常高的,它变动10%可引起利润变化达100%~200%,一般行业中也可达到3~4倍,可见在成本降低中材料是不可忽略的一块。另外,在我国由于材料问题导致企业每年的财务费用达到2亿多元,这个数字不能不说是触目惊心的。[1]而且由于材料管理导致了一大批管理人员吃回扣、贪污腐化、堕落等很多问题,从而暴露出当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由成本管理的经验可知,产品设计在80%或者以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而生产制造过程及其他仅仅占到20%还少。常规的方法仅仅是在20%上下功夫降低成本,而更大的80%却已经在设计之初已经决定了。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研究怎样从80%之中降低成本。有人说过“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设计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设计不光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而且也决定了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将成本降低扩展到设计甚至更早。

2.2 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指能归属于成本对象(已完工的或在制造中的)并且能通过经济、简便的方法追溯到成本对象的全部制造人工的补偿,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工会经费等。

2.3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一般是指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递延资产摊销、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包装物、其他等赞同。

2.4 成本战略决策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 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降低成本。然而效果甚微,甚至效益变得越来越低。究其原因,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降低成本,控制支出,并没有将成本控制同企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其实,企业的成本战略决策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成本战略决策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外部环境因素有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等。内部因素有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企业资源、企业文化等。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就是要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内部与外部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其次,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非常重要。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要像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正确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反之,错误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战略成本决策应建立在对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联系的重大问题的深入了解、透彻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不应草率作出战略成本决策。

3 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3.1 成本控制的一般方法

为了实现成本控制,企业界采取了多种方法降低成本。主要的方法有:第一,制定标准成本法。就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生产定额或标准制定出产品的目标成本,并根据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第二,预算控制。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控制成本有效的办法除了制定标准成本以外,还有预算编制。第三,变动成本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固定成本从总成本中分离出来,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把变动成本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视为期间费用,在期末全部从损益中扣减。第四,价值分析。价值分析是通过产品成本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以达到用最低成本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第五,全面质量管理。即贯彻责任成本制、质量成本制、目标成本制。此外,还有作业成本和价值控制等。

3.2 成本控制的途径

具体到制造业而言,必须从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制定合适的成本战略决策。

首先,设法降低原材料成本。鉴于产品设计决定了原料成本的80%,因此,必须在产品设计上加大投入。以较小的设计成本增加来获取更大的原材料成本节约。

其次,降低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的控制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一,从从产品设计阶段直至生产作业过程,每一环节都应考虑降低直接人工成本的可能性和办法。在设计阶段达成加工方法的标准化与通用化,在生产计划阶段,谋求加工方法的不断改善,在生产计划阶段,研究如何缩短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与每一生产过程的期间。第二,通过作业分配及作业过程的控制来提高作业效率。 第三,透过作业方法与厂房布置等作业改善来减少工时与生产停滞状态,主要途径是通过作业改善、程序改进、运搬管理和尽量实现机械化操作。第三,防止出现作业等待与操作停止等情况,加强设备的维护。第四,通过产量的提高、不良品的减少来减低单位成本。第五,通过提升员工的工作意愿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提高员工的正确操作率来降低成本。第六,购进机械设备,提高车间机械化作业程度,以降低直接人工成本。

最后,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控制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员参与,要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形式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划分责任,明确权利,对于各种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应集思广益,达成共同的目标,统一的行动。 成本控制必须靠制度来约束,需要制定各种消耗定额、费用预算的限额、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设置一整套完整的计量工具、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采用标准成本制度,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

总之,制造业降低成本的因素很多,企业只有做到全员成本管理,实现对成本全过程的控制,才能真正降低成本,达到增盈创收的目的,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制造业成本控制范文4

1.缺乏准确的成本预测与预算由于有些服装制造企业过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缺乏对成本控制科学认识,对于成本的预测及预算工作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缺乏准确的成本预测。以销定产的经营方法常是服装制造企业的主要经营方法,但是有些企业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后,并未对其产品的销售方向进行准确定位与科学预测,导致生产出的服装产品销售面临困境,进而导致产品积压,成本费用增加,资金周转不畅。其次,产品生产各环节中的费用预算也是服装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预算中,其结果却存在较多与实际生产不相适应的情况,尤其领用材料、人工等费用未切合实际的进行预算,造成预算的准确性缺失,成本控制的效率不高。

2.成本控制内容较为片面对于诸多服装制造企业而言,其成本控制的对象多集中在与生产及加工制造过程中支出的成本费用,仅通过对服装生产过程中各种消耗资源的控制来控制成本的支出,这样并不能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采购及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以及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成本支出行为等都是服装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内容,因此较为片面的成本控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新时期,服装制造企业单纯依靠降低服装生产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是难以实现的。

3.采购成本控制不到位采购成本控制作为纺织制造企业事前控制的重要内容,在较多企业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采购的随意性较大,暗箱操作行为较多,造成成本支出较大。同时,有些服装制造企业还不重视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仅注重一次易过程中的价格谈判,未重视售后服务保障,当采购的原材料中发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退换,只能寻找新的供应商,导致在订货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增加了采购的成本。另外,在服装的开发设计阶段,服装制造企业未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服装的价格、款式、色彩及季节等要素分析不够透彻,进而在原材料采购工作上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出现采购库存积压的情况,占用了较多的流动资金。

二、加强服装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1.加强开发设计阶段就的成本控制服装制造企业的开发设计成本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产品开发数量及市场研究费用的控制和对设计师、制版师等人数的控制与薪酬奖金控制。服装制造企业尤其要重视间接开发成本,科学开展对产品设计的功能成本分析,对产品生产工艺方案进行科学的研究,旨在选择最经济高效的生产方案。同时,企业要对物料消耗定额与工时消耗进行审核,准确预测并预算出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整体费用支出。服装制造企业要在目标成本法的基础上,根据产品功能、消费者需求及产品利润等要素设定成本目标值,并通过对产品生产工序及流程的优化尽可能的将成本支出控制在目标值以内,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服装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大约占产品出厂价的50%,其成本控制是服装制造全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一方面,服装制造企业要以材料采购计划为依据,在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上确定合理的采购数量。对于众多服装制造企业而言,成批生产是其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企业首先需要明确产品投产的数量、生产开始日期、产品完工日期及质量标准等参数,并估算出其成本。其次要对产品生产所需的材料数量、质量及规格等制定计划,进而制定企业总的采购计划。另一方面,服装制造企业要确保材料采购价格的合理性。首先,企业要重视采购,将备料所需数量减去库存量作为采购量实施采购;其次,企业要重视询价,争取以最低的价格购到质量最优的材料;最后,企业要重视合同审批环节,重点关注供应商的交货日期及售后详情等。

3.加强生产过程成本控制服装生产环节是服装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环节,对其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整体成本支出控制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要利用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成本的事前控制,企业生产部门要在计划编制阶段确定价格好流水节拍、批量及生产周期等标准参数,规定各生产车间在定期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有效控制人力、物力及财力的耗费。此外,企业要利用标准成本法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能将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集中起来,根据成本差异而进行分类计算和控制差异,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成本差异的改进,降低成本支出。

三、结语

制造业成本控制范文5

关键词:新常态;钢结构;成本控制

一、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概述

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同一般性生产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并无明显差异,其也是各种成本管理、控制类活动开展的总称。成本控制的首要目标在于对成本消耗事宜进行更好的控制,通过成本支出规模上的不断压缩来更好进行利润获取则是其进行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近几年,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成本支出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的压力不断上升,成本控制环境与需求的变化也倒逼企业在成本控制相关工作开展上进行重新思考。特别是自有资金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较好进行成本控制对于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成本支出进行更为有效的管控也是其在持续经营发展中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二、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着成本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思想意识层面对成本控制认识上的不充分,重视程度上的不足也导致良好的成本控制环境无法形成。虽然成本控制工作一般由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负责,但企业核心管理层无法给予成本控制工作足够重视和支持,成本控制工作在开展上自然无法较好地进行下去,断断续续地进行成本控制也会严重削弱成本控制有效性。例如,很多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内并没有完备的成本控制制度对系列工作开展予以指导和规范,部分钢结构制造企业虽然确立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既有制度对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的指导与规范性功能明显不足,成本核算、预算指标确立以及成本目标达成上的管控性工作在实际开展上也变得极为混乱。

(二)成本控制全面性不足

很多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的全面性明显不足,由于其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带有明显局限性,成本控制工作开展中自然也带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的主要业务可以分为钢结构制造与钢结构安装,不同业务层面的成本控制重点不尽相同,其两大主要业务层面的成本控制需求也存在差异。但鲜有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可以在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下,开展对应成本控制工作,仅仅关注于某一个层面或某几个点进行成本控制的做法也导致其成本控制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更为严重的是,成本控制全面性的不足会使得很多成本控制需求无法得到较好满足,部分业务开展上的成本消耗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与调整时,企业成本控制压力会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成本控制问题也会顺势产生,从而侧面上增加成本支出规模。

(三)成本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缺位

成本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缺位也是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存在的不足,缺乏专门的成本控制制度予以支撑原本就大为降低了成本控制的水平,一旦相应评价与监督机制长期处于缺位状态之中,各种形式的成本控制工作在开展上自然无法得到较好支持与保障。此外,评价与控制机制缺乏下,企业对成本控制状况与需求很难有精准掌握,信息不对等这一问题也会对成本控制措施选用产生负面影响,这很容易增加成本控制的盲目性,并导致很多成本控制资源处于闲置或浪费的状态之中。而缺乏成本控制监督时,一些业已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或不足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这些问题长期积压也会在拖慢企业成本控制开展效率的同时,不断增加成本控制能力与水平提升的实际难度,并使得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陷入到极为被动的境地之中。

三、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积极进行成本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对成本控制事宜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确立成本控制制度,围绕成本控制制度进行成本控制制度体系等手段,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成本控制环境。例如,沈阳市某大型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及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进程中进行了成本控制制度的构建,其不仅将成本控制的原则、目标、内容、权责关系等在制度中予以了较好确立,更是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转自上而下地进行了成本控制制度推行,成本控制制度也成为了具体工作开展的较好指导与规范。得益于成本控制规范性的不断提升,最近三年时间里,其总成本增长率基本维持在5.7%左右,但利润率却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其它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需要认识到成本控制制度构建的重要性,并借助对制度进行完善来确立出更为完备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扩大对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的指导、规范与支持。

(二)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提升成本控制全面性

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需要不断地提升成本控制全面性,使得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开展都被较好纳入到成本控制体系之中,避免成本控制上留有“死角”或“空白”。例如,某民营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其在2016年进行了管理会计岗位设置,并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充当着成本控制主体,伴随着全面预算管理这种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结合成本控制目标与要求所确立下来的预算指标也成为了成本控制的有效媒介。得益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成功构建以及预算管理同成本控制间的较好融合,该公司原材料成本消耗年增长率近几年被控制在了4.9%左右,诸如营销成本,研发成本等实际增长率也得到了很好控制,管理费用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可以看出,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提升成本控制全面性的做法较为可行,其它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也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成本控制上的一个新选择。

(三)构建完备的成本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

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不仅要进行成本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更加需要借助评价与监督机制的效用发挥,更好驱动成本控制工作开展,并为成本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支撑与保障。具体来说,企业可以让核心领导层成员与财务主管共同组成成本控制评价与监督小组,小组成员需要根据细化后的成本控制评价与监督标准履行评价监督职能。通过对成本控制目标达成状况,成本控制方式方法选用状况,成本控制整体进程中进行评价,企业能够对成本控制实际状况有更为全面的感知,这则可以为相关工作开展上的调整、优化提供很多参考,甚至是为成本控制决策制定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持。借助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成本控制相关监督工作开展,企业需要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以此来更好地驱动成本工作开展。

制造业成本控制范文6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1引言

在不断寻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今天,成本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重视成本。目前,虽然关于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业行业的,专业的、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却显得极其贫乏,我国整个汽车制造业行业的成本控制体系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如何加强汽车制造业行业的工作基础、提高行业运作的规范化,如何对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提出独到的,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更是迫在眉睫。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内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分析,来揭示我国目前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以此来评价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是否合理,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2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经营现状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全球汽车制造业的地位越来越高。虽然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总价值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甚至一些中国产品,全球产量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总体规模很小,按照规模,只能占日本汽车制造业的整体规模的25%;而中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更低,只有美国劳动力生产率的4%。虽然就整体水平来讲,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我国相对其他国家成本控制相对落后,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点混乱;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一方面,对于较高端的产品,供应远低于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在另一方面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大量产品积压远远大于需求;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在一方面,许多高科技、高学历的人出国,中国汽车制造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另一方面,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也对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是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我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体系

3.1研发设计环节

产品的研究和设计阶段被视为成本控制的初级阶段。产品控制的起点为研发设计环节,也是产品成本控制的关键点。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研发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成本控制,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注重产品性能而忽视了产品经济性。研发部门与市场脱节,设计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在产品的设计,只考虑产品的特性,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容易产生一个功能齐全,性能良好的产品,但是在市场上却不一定收到消费者的认可。

(2)忽视隐形成本。从表面上看,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选取的材料和数量对成本的影响很小,但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零件的选择如果产生错误,甚至使整个产品损坏。这种隐性成本也是设计师和生产管理人员很容易忽视的。在产品开发阶段考虑的重大事项是选择的材料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如果选择的材料成本价格较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增加总产品成本,并最终影响企业利润。

(3)急于开发新产品而忽略了对原有产品重新设计。大多数情况下,研发部门经常会忽略这一点,在幵发完一款新产品后,就会将所有的精力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上。导致了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对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从而加大了生产成本。

3.2采购环节

在汽车制造业企业中,采购成本超过总成本的一半,可以说控制采购环节的成本可以直接对总成本进行控制。在我国,采购环节成本控制一直存在以下问题:

(1)许多公司忽视材料的质量、采购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而错误得仅仅将降低采购成本等同于降低采购价格,这种思想观念是非常落后的。

(2)错误的认为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只是采购部门的责任。其实,由于企业的采购环节成本是指采购发生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同时也包括采购结束后保存和运输的成本。所以就牵扯到各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参与其中,供应链上涉及的各个部门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保证对采购环节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3)企业过于关注购买价格,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采购价格,压低供应商的利润,使与供应商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企业采购物品的价格较高,或者压低价格后贪图价格的便宜大量进货而不考虑实际需要量,从而产生大的库存量,这也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

3.3生产制造环节

很久以前,企业对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的控制就比较注意,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相对较少,但仍然不可忽视。现在,大多数企业将产品制造成本分为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两个部分。对原材料消耗过大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这也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直接产生的成本。如果在原材料消耗缺乏控制,利用不合理,会经常出现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浪费现象,造成成本的巨大浪费。例如不考虑废料的使用等方面,很多废弃的材料实际是可以回收二次利用的,但是很多企业往往不注重这方面的成本控制,对于废旧的材料常常会直接丢弃。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会影响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如果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差,单位产品生产所用的时间将会增加,而单位产品所需时间的增加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4营销服务

营销服务往往被我国企业所忽视,但其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企业将产品卖出去,而企业产品的售后服务也尤其重要。良好的售后服务可以良好的促进产品的销量,对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对于企业品牌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营销服务成本是指服务环节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营销服务成本的控制主要在于加强对售后员工的培训上,专业素质高的员工对顾客的营销能力强,顾客的满意度高,反之专业素质低的员工营销服务使顾客满意度差。所以员工的专业素质对于成本控制十分重要。

5改进汽车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5.1研发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

我们知道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主要决定在研发设计环节,所以结合汽车制造业的自身的特点,在企业研发设计之初就确定了成本降低目标,这样应用于在企业生产研发到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整个期间都努力进行成本的降低。实施时,在进行目标成本控制时就应先对目标价格和目标利润进行计算,最后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相比较。目标成本低,就寻找办法消除差额。从而使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达到最优。

5.2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

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对于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制造业企业需要从管理层的角度入手,提高思想,针对旧的观点勇于批评指正,提高观点意识,将采购过程的成本降低。并且,需要确认采购环节的责任,有部门分工,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使责任细化。最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企业需要重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沟通,不断的降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

5.3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

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包括着很多的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把控。我们可以实施成本改进和虚拟利润中心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生产制造环节成本控制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控制的优化。在生产阶段,虚拟利润中心与成本控制中心相比是更实际,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只有在这方面做出进步才会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同时,生产过程中的要求和鼓励员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并且能积极提出他们自己的建议。如果意见或建议非常好并且被采纳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则会给予提出意见的员工一定的奖励,奖励或者给予精神上的,而且由于是企业员工自己提出的建议,一旦采纳员工实践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同时会有利于建议取得效果,因此会不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4营销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营销环节,我们应当采用以下方法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来对营销环节的成本控制进行完善。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来说,销售费用往往会被一次性扣除,不会因为产品不同而被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分摊开来。而这种方式是不够科学准确的。采用一次性扣除反映不出成本在哪个产品中消耗成本最大,成本是不可能的方式反映企业产品清晰真实的成本扣除。所以我们在实践中需要将营销阶段划分为以下几项阶段:例如营销过程的策划、宣传、产品的安装调试、顾客访问和售后服务等一条龙的服务。从而将成本进一步分摊;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以作业管理为基础,同时将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看成一个整体。从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加以研究,增强售后服务在使用成本方面的影响力,增加关注度。企业还需不断的优化产品销售环节的相关作业活动,从而有效地降低产品使用成本。

6结束语

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控制是当前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企业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本文中,根据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各种综合深入的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对于构建企业的制造成本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相应的提出对于汽车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议,形成了自己的新的价值理论。

参考文献:

[1]郭海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建议[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孙铮,李增泉.指标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