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范例6篇

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

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范文1

2016医院双拥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

做好双拥工作关键在领导。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坚持把双拥工作摆上各单位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今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列入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做好双拥工作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院党组明确规定,全院中层以上领导,既是双拥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双拥工作的实践报告者,在双拥工作中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对双拥工作重大事项亲自把关决策,重大问题亲自处理解决,重要工作亲自组织协调。组织安排好各项重点活动,同时做到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以保证双拥工作各项任务得到贯彻落实。

二、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

为增进广大干部群众对双拥工作的了解,使双拥工作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我们紧密结合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在全院广泛深

入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宣传教育,大力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增强全民双拥意识和国防观念。一是把国防教育纳入干部在职教育体系,结合 20xx年干部在职教育培训,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对广大在职干部进行国防教育,使广大在职干部树立牢固的国 防观念。要求中层以上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宣讲国防形势,带头参加习武日等国防教育活动,以此带动全院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还要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国防宣传教育,扩大国防宣传教育的影响面和效果。二是以建军82周年为契机,抓好主题宣传教育。全市卫生系统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热爱人民军队为主题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通过报刊、内部网络等媒体及召开有关会议,集中宣传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作用和新时期双拥的先进事迹,扩大双拥工作在本系统内的影响。

三、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为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我院每年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我院与75210部队卫生队结成军民共建对子,几年来不断完善健全共建制度,进一步明确共建责任和目标。20xx春节,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部队活动,通过召开军政座谈会、走访驻军机关和基层单位,进一步丰富双拥的内容,进一步增进军地军民之间的感情。组织对干部职工中的军属进行慰问,今年

八一恰逢建军82周年,我们将根据上级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共建活动。

四、着力促进双拥工作的政策落实。

我们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双拥工作的发展,对涉及到卫生工作的双拥政策法规进行梳理、清理,不断完善,不断配套,努力用完善配套的拥军优惠政策为自谋职业的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和退休士兵这一特殊群体排忧解难,在双拥工作中积极发挥税务的职能作用。

五、动员全院卫生工作者积极参与和支持双拥工作。要广泛开展行业拥军,调动和发挥基层双拥工作的积极性,按照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要求,不断扩大双拥的群众基础,努力形成双拥工作整体合力,促进双拥工作的落实和各级任务的完成。

2016医院双拥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军政军民团结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系列讲话精神,我院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双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卫生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立足我院实际,服务大局,努力做好国防教育、征兵体检和优抚等各项工作。

一、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10月-11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xx市中医医院双拥在基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大力宣传双拥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全院职工融入到热爱国防、军民共建的热烈氛围当中。

(二)走访摸底、掌握实情(20xx年11月-12月)对已经结对的预备役二团官兵及烈士家属等进行走访摸底,摸清所需所盼,并将走访调查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以帮助官兵及优抚对象解决困难。

(三)全面开展活动(20xx年1月-10月)大力开展专项活动,建立排忧解难长效机制,确定活动内容和共建项目。

(四)总结阶段(20xx年11月)对活动情况全面总结。

三、具体活动内容

1、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全体职工参观部队、感受部队艰苦生活。在电子屏幕打出拥军爱民、双拥共建标语,营造活动氛围。

2、帮助基层部队排忧解难。

一是针对预备役二团实际生活需要,我院志愿者服务队专项服务小分队每年春秋季节变化之际为官兵进行两次健康体检、并开展知识讲座及咨询服务。

二是在重大纪念日、节日,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歌颂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军队。拟定组织青年职工排演节目。组织男子篮球队,与官兵们进行友谊比赛。

三是紧密结合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保护军事设施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双拥和优抚安置的政策法规,宣传我院制定的有关拥军优属的各项优质优惠服务措施。拟定八一建军节之前与预备役二团官兵联合举行国防知识竞赛有奖活动。

四是门诊收费处、药房专门贴有烈军属、革命残疾军人优先等提示;广大职工对前来就诊的军人及家属一律优先照顾,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

3、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形式,及时掌握官兵战士、烈士家属、困难军属等实际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在春节等传统节日进行走访慰问,带去慰问品等,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爱。

xx市中医医院

双拥在基层活动小组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

xxx 员: xxx 成

xx市中医医院

双拥在基层活动具体安排

4月-5月 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专项服务小组为预备役二

4月-12月

6月-7月

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范文2

今年是我市第四次争创省双拥模范城之年。根据市争创省双拥模范城的要求,我镇争创市双拥模范镇的工作部署,为切实做好我镇的双拥工作,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的要求,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我镇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使争创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提高双拥质量和层次为落脚点,努力推进双拥工作各项任务在基层的全面落实,切实解决双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群众性双拥活动形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树立新目标,制订新规划,再创新业绩。

二、争创的目标和任务

我镇双拥工作争创目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支持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开展双拥工作,努力争创市双拥模范镇,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为营造全民创业创新,全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主要任务是: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1.党委、政府把双拥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严格执行《镇军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镇优抚对象奔小康规划》、《关于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的意见》、《镇优抚医疗保障暂行规定》以及为“三老”解“三难”具体计划的有关规定,使双拥工作有规划、有落实。对双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研究,予以解决。

2.稳定组织。镇及时调整双拥领导小组成员,避免因组织人事变化使双拥工作受影响。村、企事业单位要相应成立双拥工作小组,确保双拥工作的正常性、连续性。

3.建立较完备的双拥工作网络。双拥领导小组在党委领导下负责全镇的双拥工作,双拥领导小组下设双拥办负责日常工作,与民政科合署办公。各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成立双拥工作小组,组长由村委会主任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全镇设立五个双拥窗口和20个双拥服务小组。五个服务窗口分别是:卫生院优抚对象就诊优先窗口;银行、信用社优抚对象金融服务窗口;20个双拥服务小组分别是政府机关、人武、团委、妇联成立一个小组,担负突击任务,12个帮耕助耕服务小组(每村10个)、2个信息服务小组(企管站、农服中心各10个)、2个医疗服务小组(卫生院、胡桥卫生院各1个),使我镇双拥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国防教育广泛开展

把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列入全民教育体系,宣传、教育等部门必须将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工作列入计划并抓好落实;党校、成教中心、中小学要开设国防教育课,利用“七•一”、“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和新兵征集、民兵整组、党员干部冬训等重大活动开展国防教育,对重点规模企业开展军训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会议墙报、标语等手段坚持常年的宣传教育,使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深入人心。要激发广大青年报名参军热情,适龄青年兵役登记率在95%以上,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做到无责任退兵。

(三)政策到位,工作落实

1.按政策规定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要严格按照人均纯收入的70%,年底前100%地兑付到位。

2.对立功授奖的军人家属实行奖励优待,具体标准是:三等功奖励200元,二等功奖励500元,一等功及以上奖励1000元,不重复计奖。

3.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残军人家属、在乡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优待金标准按市有关规定执行。

4.做好退伍士兵的安置工作,鼓励退伍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保障军人和军属的合法权益,重视优抚对象的思想教育,妥善解决优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上访率低。

5.“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为“三老”解“三难”,不断完善双拥工作整体功能,要多方法多渠道地解决好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的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的问题。

6.进一步探索双拥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拥军措施,坚持依法开展双拥工作,使双拥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迈进,同时不断研究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在“创”字上下功夫,在“深”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抓落实,在“新”字上求突破,在规范中求发展,不断推动我镇的双拥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争取更大成绩。

三、总体要求

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范文3

一、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双拥”工作新格局

强化领导促进“双拥”工作合力形成,乡党委、乡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常抓不懈。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乡党委委员、乡人民政府乡长***担任组长,乡党委委员、乡武装部部长***、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全乡“双拥”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双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双拥”工作任务,形成了乡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新格局。各职能部门积极发挥优势,加强联系沟通,齐抓共管,互相补台,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确保拥政爱民工作与拥军优属工作协调发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双拥”氛围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广大群众拥军爱国的自觉性,必须做好广泛深入宣传和教育工作。乡“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运用墙报、宣传栏等开展宣传教育。一是邀请县关工委的老同志和乡武装部领导为学生讲述当年为祖国为革命英勇斗争的事迹,以此激励广大青少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子弟兵;二是在征兵期间大力宣传,使广大适龄青年积极踊跃应征入伍,为部队添砖加瓦,输送新的血液。

三、积极开展“双拥”活动,发动社会力量为优抚对象做好事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国军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一是在“八·一”期间组织复员军人代表、伤残军人代表、现役军人家属代表和退伍军人代表参加“八·一”座谈会,共商全乡的发展大计为我乡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二是在“八·一”和春节期间组织慰问组慰问优抚对象,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三是给在部队服役的战士写信,让他们了解党和政府对家里的优待情况,了解我乡的经济发展,使现役军人在部队里能安心投入到保家卫国的工作中去。同样也使他们感到“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四是在各村组织为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及照料;五是积极组织共青团员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为老革命军人送去生活用品,挑水洗衣,打扫卫生等,同时老革命军人为他们讲述当年为祖国建设英勇战斗的事迹,使他们了解历史,受到教育,以此激励广大青少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子弟兵。

四、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为优抚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范文4

一、考评的总要求

根据*年各镇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行量化考核,综合评定。

二、考评内容及标准

(一)考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经济指标和其它工作。

(二)主要经济指标考评标准:

1、税收总收入(基准分30分)。以县财政、国税、地税下达各镇的税收任务数为基数,完成税收任务的得30分,每超过两个百分点加1分,加分10分封顶;未完成县下达税收任务数的,每少一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由县财政局牵头,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参与考核。

2、镇级非税收入(基准分5分)。按县划分的考核档次,完成任务的得5分;未完成任务的按比例扣分,扣完为止。由县财政局负责考核。

3、消化镇级债务(基准分10分)。以*年12月31日前各镇财政结算中心报表上报的各镇债务余额为考核基数,分四个档次考核。债务额500万元以下的当年应化减10%;债务额500—1500万元的镇当年应化减8%;债务额1500—3000万元的镇当年应化减6%;债务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镇,当年应化减4%。达到所属档次消化债务预期目标的得10分,超过或未达到所属档次消化债务的,按实际比例加分或扣分,加分5分封顶,扣分扣完为止。由县财政局负责考核。

4、实际利用外资(基准分20分)。全县预期目标增幅为61.3%。达到预期目标增幅的得20分,每超过十个百分点加1分,加分10分封顶;未达到预期目标增幅的,每少两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由县外经贸局负责考核。

5、农业总产值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基准分20分)。两项指标各占10分,全县农业总产值和农村人均纯收入预期目标增幅分别为6.9%和6.7%。达到预期目标增幅或以上的分别得10分;未达到预期目标增幅的,每项每少一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由县农业局牵头,县统计局参与考核。

6、农村集体、农村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基准分15分)。全县预期目标增幅为50%。达到预期目标增幅的得15分,每超过两个百分点加1分,加分10分封顶;未达到预期目标增幅的,每少两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由县统计局负责考核。

(三)其它工作考核标准:

1、计划生育(12分)。进一步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四术”任务与“三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指标,“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工作到位,切实做好创“双无”工作,力争早日达标。由县计生局负责考核和计生工作“一票否决”制的审查。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分)。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等进行考评。落实社会综治领导责任制,综治各项工作有计划、部署、落实;积极开展综治宣传活动,认真落实综治工作中心工作制度和平安建设工作,抓好重点问题、突出问题的治理工作;社会政治安定,刑事发案率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治安稳定,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积极扫除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明显减少。由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负责考核。

3、(6分)。重点考核各镇的“三率一量”,即结案率(指县及县以上领导交该镇承办的案件结案率)、回报率(指县及县以上领导交该镇承办的批示件回报率)、重复率(指县受理群众反映该镇问题的重复量占县受理群众反映该镇问题总量的百分比,其中来访按批计、来信按件计,不含一信多投部分)、集体上访量(指该镇群众到县及县以上党委政府集体上访量),以及镇委书记、镇长接访日制度落实情况等工作。由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

4、新农村建设(4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切实做好示范点的统筹、规划、建设工作。由县委农办牵头,会同有关单位负责考核。

5、农业综合开发(4分)。完成粮食、花生、水果生产计划任务,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做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县统计局参与考核。

6、农田水利建设(4分)。积极开展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完成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农村机电排灌溉设施改造、面上水库移民民房改造等三个议案的实施任务;积极开展面上水利建设;切实做好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的规划和工程建设,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抓好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建设,加强三防工作,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等情况。由县水务局负责考核。

7、农村党组织建设(4分)。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有关发展村集体经济政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抓好镇务、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办公楼建设,达到“五有”要求;着力解决好农村相对突出问题。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考核。

8、党风廉政建设(6分)。全面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抓得扎实,认真落实处理好领导的各项批件并能及时回报,查处党员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制逐步健全落实。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考核。

9、精神文明建设(4分)。政治理论学习规范正常,宣传思想工作广泛深入,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文明村、文明户占八成以上。由县委宣传部负责考核。

10、安全生产(4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切实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由县安监局负责考核。

11、科技(4分)。领导干部科技意识强,队伍健全,制定了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先进生产技术与优良品种得到大力的推广,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培训完成较好,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型企业发展扎实推进,专业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由县科技局负责考核。

12、教育(4分)。党政领导重视,教育工作由镇长直接负责,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建设;保证学校上缴到镇财政专户的学杂费在10个工作日内全额返拨给学校,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按规定划拨新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由县教育局负责考核。

13、卫生保健(4分)。农村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占农业总人口的90%以上(常住人口覆盖率达100%);按时完成县下达的公民无偿献血计划指标;初级卫生保健和爱国卫生达到省、市验收标准。由县卫生局负责考核。

14、绿化造林和森林防火(5分)。落实绿化造林责任制;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山火受害率控制在0.4‰以下。由县林业局负责考核。

15、劳动保障(4分)。扩大和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宣传贯彻落实扩大和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政策,指导、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完成该镇劳动力资源调查及建库工作,并投入必要的工作经费;按规定缴交社保基金,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由县劳动保障局负责考核。

16、殡葬改革(6分)。按照《*县“*”期间殡葬管理目标考核办法》进行考评。由县民政局负责考核。

17、农村社会保障及双拥(4分)。积极开展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低保、五保对象准确,资金发放按时足额到位,敬老院入院率达25%以上。优待抚恤定补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健全了镇双拥‘工作机构,明确了成员职责,制订有本年度双拥活动方案,开展了经常性双拥活动,并按规定筹备拥军优属保障金1万元以上;村(居)建立了拥军优属服务组织,制订了服务公约,开展了“一帮一”或“几帮几”的帮扶活动。由县民政局负责考核。

18、扶贫开发(4分)。镇级扶贫机构健全;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下降15%以上;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县的规划指标;贫困户得到相应的增收;农业扶贫龙头企业得到发展;按时按量完成县下达的安居工程危房改造任务。由县扶贫开发办负责考核。

19、武装(4分)。民兵基层组织落实,民兵营建设达到“六有”的标准;民兵“五项"工作登记、统计准确规范,民兵军事训练落实,完成任务好;征兵工作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措施得力,任务完成圆满;国防教育有计划、有安排,措施落实。由县人武部负责考核。

20、环保(4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环境建设投资,环境宣传教育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投诉,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由县环保局负责考核。

2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3分)。镇主要领导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第一责任人,组织本辖区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到100%,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猪、牛、羊和家禽因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1%和8%以下。由县畜牧水产局负责考核。

三、考评方法

(一)县成立镇工作综合考评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考评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办、县府办、人武部、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综治办)、农办、局、民政局、统计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安监局、劳动保障局、农业局、水务局、扶贫办、林业局、外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计生局、环保局、畜牧水产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考评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镇综合考评工作,由指定的职能单位牵头,有关单位参与,各项指标考评以县统计局及牵头职能单位提供的年终统计报表为准。各相关单位要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办法。

(三)主要经济指标考评采取达到预期目标增幅(或完成任务)的得基准分,超过或未达到的分别给予加分或扣分,其它工作考评直接得出考评分。镇的各项工作如获市级以上表彰的(含税收考核获市前5名的),该单项加2分,可多项累积加分;如受市级以上通报批评或黄牌警告等处分的,该单项扣2分或按“一票否决”制取消考评资格。主要经济指标考评得分按30%折实计分,其它工作考评得分按70%折实计分,两项得分相加为各镇工作综合考评总得分。

(四)考评结果由县考评领导小组审核,评出主要经济指标考评先进单位和镇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范文5

谈起南宁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南宁人对他们获得的荣誉会自豪地如数家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2000年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1-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抓住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切有利机遇,按照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利用南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两近两沿”(近海近边;沿线沿江)的区位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城市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围绕富裕南宁、文化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南宁建设展开,取得了斐然成绩。

富 裕 南 宁

――成果丰硕的“十五”

生产总值新增101.80亿元

财政收入完成100.22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00.50亿元

这是2005年南宁市为“十五”划上的圆满句号;同时,又划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南宁市由此成为全区财政收入第一个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城市。

“九五”期末至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77.94亿元增至722.66亿元,年均增长11.40%;农业总产值从137.79亿元增至191.07亿元,年均增长7.53%;全部工业总产值从241.73亿元增至489.71亿元,年均增长15.1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从2.74亿元增至13.60亿元,年均增长37.77%;财政收入从36.46亿元增至100.22亿元,年均增长22.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12.58亿元增至362.90亿元,5年累计投资1094亿元,年均增长26.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2.43亿元增至378亿元,年均增长12.22%。

“十五”时期是南宁市历史上投入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这5年,南宁工业及商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改革改制不断深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逐年扩大,招商引资连年攀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焕然一新的城市

“十五”时期,南宁市委、市政府为了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制定了“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的城市建设管理目标工程,即“136”目标。基本思路是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打通城市干道,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强化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和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塑造首府城市新形象,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格的现代园林城市,最终建成“中国绿城”。

在城市建设管理“136”目标工程、工业强市百亿投资工程、城建美市百亿投资工程、商贸活市百亿投资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推动下,南宁市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094.46亿元。2002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55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18项;2003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62.4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15项;2004年安排城市建设投资122.7亿元,共安排城建项目178项。2005年继续安排城建投资115.1亿元,安排项目112项。项目涉及道路桥梁、相思湖新区基础设施、旧城改造、重点公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堤路园、水环境综合治理、园林绿化、市政公用配套设施、旅游风景设施、文化、体育、广场、会展项目、信息化建设以及城市综合管理等22个方面。

作为全国首批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南宁在打造防洪堤工程上创出了特色,邕江两岸堤路园工程集防洪、交通、旅游、商业等功能于一体,把防洪与交通、防洪与城建、防洪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邕江堤路园的防洪标准已经达到50年一遇。

为了提升南宁市整体市容景观,南宁市实施了景观亮化工程建设。实施南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工程,建成了“中国绿城”精美“名片”的南湖南广场“名树博览园”;建成民歌广场、会展广场、五象广场等9个城市广场,建成了全长1.2公里的邕江一桥南岸江滨休闲公园、5城区游园绿地等项目;实施了民族大道、朝阳路等12条城市主干道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对全市11大片区的78户(单位)126栋楼宇以及91栋高楼装饰灯实施统一控制,达到了“白天看园林景观,晚上看灯光亮化”的效果。

南宁变化最大的地方,南宁人最骄傲地方,要数东。朱槿花造型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大型民歌广场、大地音符式的竹溪立交桥,森林般的南湖广场、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和办公区,现在的东已经成为南宁市最具现代气息的都市新区。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投入,南宁市配套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状况得到更好的改善;城市景观、亮化、美化、绿化程度极大地提高;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根本改观,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和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功能,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市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塑造了首府城市的新形象。

――令人鼓舞的开局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南宁市的“开放创新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开放创新”大讨论,全市上下围绕抓住“机遇”、正确处理好“九个关系”、努力实现“九个转变”开展了“百万市民开放创新建议活动”、“百万市民素质培训活动”、“百万农民就业培训活动”,以进一步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创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上半年,南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7亿元,同比增长14.9%;财政收入完成60.64亿元,同比增长23.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95亿元,同比增长31.48%;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9亿元,同比增长13.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2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73元,同比增长17.81%。

文 化 南 宁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和信息中心,又是一个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等12个民族聚居的多民族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为构建文化南宁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建设“内涵丰富、魅力无穷”的文化城市已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

――精心打造的节庆文化品牌

1999年11月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因此一炮走红。她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化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为扩大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影响力,2000年南宁国际民歌节采取与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结合的方式举办。第二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第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民歌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广西民间歌手邀请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了南宁向世界传递出的一张亮丽名片。

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全程承办,全额负担的做法,推动“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全新运作模式,实行在民歌节组委会领导下的专业公司经营与部门负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新的运作模式使民歌节文化活动逐步走向了市场化,取得了经济效益和双赢的效果。

历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在旅游.经贸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节庆文化带来的品牌效应,推动了南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方面,仅2002年民歌节期间南宁市就接待游客22.84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988人次,全市旅游收入1.19亿元,形成了第四个旅游黄金周。经贸方面,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大,效果一届比一届好。4年来南宁市共签订577个正式合同项目金额达240.58亿元,还签订了214.97亿元的商品成交合同。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全面推介南宁市投资环境,推动南宁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舞台,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经贸盛会。

――不断健全的文化活动阵地

南宁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其中市属3个,县属6个;公共图书馆16个,其中市属8个(国家一级馆1个,即将建成城区图书馆5个),县属6个;全市127个乡有乡镇图书馆128个、村图书室496个,总藏书量120万册,专业公共图书馆总面积26729平方米;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城区、县级文化馆(现更名为文化广播电视站)12个,乡镇文化站128个;文物管理机构9个,文物保护单位133个,其中部级文保单位1个,省级文保单位16个,市级文保单位116个;现有文化经营单位2089家,其中电影放映单位31家,网吧763家,歌舞娱乐场所220家,音像经营出租单位913家,电子游戏室118家,录像放映34家,在册民间剧团10个。

――文化精品战略成绩显著

“十五”期间,南宁市生产创作了一批优秀精品: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先后荣获了全国舞剧比赛“荷花奖”金奖第一名,的“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并入围20038-2004及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初选剧目。大型古装粤剧《紫金锤》获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曹禺戏剧奖剧目奖”。2004年创作的大型广西民族歌舞《美丽壮锦》、大型古装邕剧《龙象塔奇缘》上演后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邕剧《开泰新声》荣获第二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表演金奖;小品《张大嘴与李干部》荣获“第十届中国曹禺戏剧奖”、《灯下的女孩》获全国百优小品二等奖。舞蹈《姑娘不穿鞋》获“全国第十届孔雀奖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一等奖,群舞《壮族大歌》获“全国第七届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独舞《网歌》获“全国第十届孔雀少数民族舞蹈赛”三等奖;创作歌曲《山歌牵出月亮来》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新歌政府十大金曲奖。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南宁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不断进步,推动群众文化迈上新台阶,群众文化的阵地网络、活动网络、队伍网络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群众文化的优秀作品在全国获奖:小品《冤家路宽》荣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南湖南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南宁市按照“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以“创建文化先进市”为龙头的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结合文化工作阵地建设,打造一批有标志性的基础文化设施;结合民间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弘扬,打造一批地方文化品牌;结合文化对外交流,打造一批文艺精品;结合机制创新,打造一个以高层次文化名人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人才小高地;结合文化市场管理,打造健康有序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节庆产业为龙头,巩固发展传统娱乐业、音像业、电影业,培育发展新兴知识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民族工艺品业,基本形成产业的格局,不断提高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及年均增长速度,促进各类文化艺术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平 安 南 宁

南宁,简称“邕”,在古代属百越领地,建制至今已有1688年的历史。唐朝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分岭南道为东、西二道,岭南西道,治所在邕州(今南宁)。这是南宁作为省级政权驻地之始。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南宁”由此得名。

――双拥模范城南宁

南宁有着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有效地推动了驻邕部队的全面建设,已经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殊荣,成为南宁三个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南宁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全国“双拥”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巩固、发展、提高,坚持抓基础、抓基层、抓落实的要求,把争创双拥模范城作为军地双方共同创造的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以“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国防教育广泛深入,双拥活动坚持经常,军民共建富有成效,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军政军民关系融洽”为标准,着力在“巩固、发展、提高”上下功夫,以抓重点、抓难点、抓基础、抓落实为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了双拥共建工作。

群众性创建活动多元化。一年来,全市军地各级积极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着眼基层、讲求实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

一是继续广泛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县(区)和“四个十佳”等群众性双拥创建活动。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南宁警备区联合对为南宁市双拥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7个双拥模范县(区)、2个双拥先进县、“四个十佳”、100个模范单位、99个先进单位和161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

二是各县区积极举办各类基层干部双拥培训班,增强基层的双拥工作意识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辖区部队服务,全市的窗口服务行业全部实行了“军人优先”、“军人优惠”、“军人免费”。

三是大力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等活动,积极开展“援建军营图书室、共建学习型军营”为主题的活动,全市共援建图书室38个,折合人民币171000元;并为北海舰队的“南宁舰”官兵送去了一辆价值15万元的汽车。

深入开展军(警)民双拥共建活动。南宁市军(警)民共建对子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军民共同开展共建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积极开展“法制进军营”、“军民共建平安大道”、“军民植树”等活动;组织开展军民共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出现了军地互学、互教、互益、互促的良好局面;现全市共建单位共有670多对。各级党委、政府也积极组织开展春节、八一走访慰问活动,切实让驻地官兵感受到了第二故乡的温暖。

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一年来共举办国防教育报告会、演讲会、播放国防教育专题片108场次,区、市、县(区)各级电视台报道双拥工作150余次;各级党校、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国防双拥教育课,充分依托国防教育基地(室)、纪念场馆、战争遗址遗迹、烈士陵园等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军民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政治热情。

贴近实际、突出重点,双拥工作成绩显著。去年以来,南宁市各县(区)普遍采取“宣传教育联抓、公益事业联做、人才培养联手、问题活动联谊”等共建形式,集中精力重点解决广大军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深入开展、富有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宁江南支行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本级、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兴宁区、武鸣县和宾阳县双拥办获得自治区先进双拥办称号,9名双拥工作人员获得自治区先进双拥工作者称号;市双拥办陈政生副主任被自治区双拥办推荐全国双拥工作“援建军营图书室”先进个人。

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把安置随军家属就业作为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和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重要环节来抓。去年来,全市共为442名未就业随军家属申请了保障安置待遇,已发放生活补贴439120元;2005年,全市共安置部队转业干部380人、随调家属32人、退役士兵550人、退休干部63人;全市各类优抚对象的优待金、补助金、抚恤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优待面达100%。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平均达到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

驻邕部队及武装警察部队的广大官兵,视邕城为故乡,把邕城人民当父母,在完成各项军事斗争准备和新军事变革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南宁的各项建设和公益事业,广泛开展了“服务博览会,建设新广西”活动,积极支持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在重点工程建设、“希望工程建设”、扶贫帮困、绿化造林、抗洪救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宁各级领导牢固树立以创新精神抓好双拥工作的新理念,围绕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双拥工作全局,坚持把服务国家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任务,把维护广大军民的利益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推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协调发展作为双拥工作的基本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南宁市军政军民团结一心谋发展的大好政治局面。

――信息化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南宁市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的第一个应急联动智力援助项目,是2000年度、200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南宁市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的龙头项目,在此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分三阶段实施。一期工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于2002年5月1日在南宁市正式投入运行,是当时我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市社会应急联动中心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负责该系统的运行、管理、指挥、协调工作。该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对公安110报警服务台、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和市长公开电话12345的统一指挥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向市民提供便捷的紧急救助服务。二期工程(非紧急救助平台:南宁市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2003年底建成,应对社会综合服务需求,全面整合了南宁市政府下属各部门已有的呼叫服务系统和南宁市电子政务,解决了现有公共服务缺少统一规划、各系统相对独立、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等问题。三期工程(南宁市重大灾害(难)应急联动系统)为城市重大灾害(难)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用于处理所有可能发生的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重大突发事件或灾难事件。

――平安南宁建设全面开展

南宁的社会秩序保持稳定,治安防范和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局势的能力不断增强。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取得新进展;开展了“大接访”活动,农民土地征收、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农村“三大纠纷”涉法涉诉等突出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和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有效遏制了刑事案件上升势头,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力做好“两会一节”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重要活动的成功举办。抓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事故防范工作成效显著,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下降了10%,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生 态 南 宁

――绿城

“中国绿城”是南宁最近10年打出的一张城市名片。南宁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坚持不懈地绿化城市。到1997年,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南宁市首次编制完成了《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确保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由“见缝插针”向“规划建绿”转变。而南宁市委、市政府在编制南宁市城市建设发展“十五”规划时,更是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绿城”的目标,为南宁市这由来已久的城市特色找到了发展的目标。

南宁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陆续对《南宁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修编,进一步确定了全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保证城市绿化用地可持续利用,城市生态保护、建设的规划调控和管理从建成区转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绿地系统完善、绿量指标先进、特色鲜明、物种丰富、生态良好,园林文化精品荟萃,园林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目标,打造出“四季常绿绿满城,花果飘香香满街”的“中国绿城”新形象。

南宁市充分利用山、水、林等自然要素与城市的融合,创造自己独特的绿城特色。通过规划调控,给城市留下足够的开敞空间,构成绿化网络,使点、线、面的绿化系统浑然一体,城市众多绿色空间相拥,真正体现南宁“绿城”特色,创造出层次丰富、多姿多采的街道景观。同时,按照“大、精、深”的要求,加快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步伐,使南宁成为绿化系统完善、生态系统良好、地方特色鲜明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他们立足高标准、大手笔,注重生物多样性,大量运用了乡土树种,以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浓郁的亚热带风光。同时,还从“点、线、面”三方面着手,推进以青秀山、各大公园为标志和以城市主干道为骨干的绿色通道以及以单位、庭院、居住小区为面上的绿化美化建设。既重视对市内湖、溪、江的治理和保护,又大力采取“拆房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地、绿量和绿化品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总体上形成了层次丰富、多姿多采、生态良好的独特园林绿化景观和“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风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曾评价:“南宁的绿是特色,南宁创建‘中国绿城’不仅仅是单纯的栽花种草的绿,而是一个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通过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广义的‘绿’,这也是南宁的魅力所在。”

目前,南宁市园林绿化已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947.5公顷,覆盖率39.58%;建成区绿地总面积4127.5公顷,绿地率3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市郊区森林覆盖率38.80%,全市森林覆盖率39.47%。南宁市已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相辉映,绿化、美化、香化、彩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南国亚热带地方园林特色和绿城风貌”。漫步南宁,随处可见绿树葱郁,绿茵遍野,一草一木皆是自然美景,映入眼帘的都是醉人的绿色风貌。夜晚走在灯光辉映的大路、街道和广场上,更突显出绿树婀娜多姿的风采,给散步悠闲的市民和夜游观光的游客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赏心悦目的城市风貌、花团锦簇的园林景观、流光溢彩的夜景灯光、心驰神往的南国风情。”是对“中国绿城”――南宁的真实写照。

去年底,南宁市委书记马飚在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绿城”的建设水平,按照现有市区人口每人种植一棵树的标准,今年要完成种植150万株树木的工作,尽快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树要成林,花要成片”的亚热带园林绿化景观,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快更好地推进首府开放型经济发展。

――卫生城

1989年,全国开始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1990年8月10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成立首府创建卫生城市总指挥部,全市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经过5年的努力,在1995年12月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全国卫生城市”,1998年,全区城市卫生检查,南宁市名列第一名,在1999年10月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2003年,新一届爱卫会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将新一轮创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上。市委、市政府把改水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来抓,积极推广应用自来水和各类无害化卫生厕所。至2005年末,全市农村改造、新建卫生户厕累计46.14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5.68%。

2006年上半年,南宁市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的标准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11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南发[2006]35号),从而拉开了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帷幕,目前创城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中。

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南宁市对邕江等主要河流的水污染进行防治,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了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使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95%以上。

放眼南宁,青山碧水绕城走,半城绿树半城楼。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南宁因丰硕的城市绿化成果而屡获殊荣,199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998年获“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称号,2000年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奖”,2001年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诸多荣誉,无不向世人昭示,“中国绿城”南宁已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卫生局双拥工作计划范文6

xxx镇位于田县城区西北部,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xx人,辖xxx个行政村。是县委、县政府和全县驻军领导机关所在地,现有驻军单位xxx个,其中正团级单位xxx个(县武装部),营级单位xxx个,xxx武警中队和xxx生产建设营。近几年来,我们镇党委、镇政府和驻军部队,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县双拥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社区建设和双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争创双拥模范新镇”的目标,拓宽思路,探索创新,大力实施“六进军营”、“六进镇区”工程,镇区双拥共建活动蓬勃开展,营造了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镇区两个文明建设。三年来,我镇双拥工作曾多次获上级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确保镇区双拥工作高起点高效率运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关系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的一项大政策、大战略,是一项政治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于田县城小,相对而言驻军部队多,联系广泛,镇区双拥资源丰富,双拥工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传统。随着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双拥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镇党委一班人认为: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工作,联结军地,涉及长远,关系全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镇区双拥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地贴近社区、服务社区,把双拥工作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立足于这些认识,我们从本镇的资源优势和工作特色上,对镇区双拥工作的任务和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提出了“创建双拥模范新镇”的奋斗目标,并在双拥工作的运行机制上,突出抓了“三个坚持、四个到位”。

“三个坚持”是:坚持把镇区双拥工作,作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阵地,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属政策,积极为部队排忧解难;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推进镇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镇区的资源优势和驻军部队的政治优势、人力优势,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坚持把镇区双拥工作,作为本镇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双拥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四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不断调整和充实领导力量,坚持镇党政一把手挂帅,注重发挥驻军单位的骨干主导作用,发挥镇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作用,切实加强了镇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的建设。广泛发动辖区各单位及村组与驻军单位结成军民共建对子12个,辖区共建对子40多个,保证了双拥共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性地开展。专门建立了镇区双拥工作站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研究解决实质问题,保证双拥活动的统一性、计划性和持续性。健全了联络员机制,保持联系渠道,及时沟通信息,形成工作网络,共商共议镇区双拥工作和国防教育活动,共建双拥模范城镇。

二是领导到位。始终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各部门和各村干部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制度。镇党政一班人每年都直接参与主持制定社区的双拥规划,全镇主要的双拥活动都直接参与、直接组织实施,涉及军民、军政关系的事项都直接过问处理,优抚对象和驻军的困难都直接协调解决。

三是措施到位。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镇机关各部门、各村的主要议事日程,纳入部门和村争优创先、评比考核的主要条件、硬性指标,有机地把我镇双拥活动与各项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行了“一有三同步”的工作举措,即培训镇、村干部有双拥内容;镇拥军优属组织机构与村居委会组织机构同步组建;开展镇双拥共建活动与创建文明城镇同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同步开展。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化我镇的双拥活动。

四是宣传到位。坚持做到日常宣传和节日宣传相结合,不仅基层村委会的日常宣传工作坚持不懈,每到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镇政府还集中组织宣传,造成声势,形成有规模的社会效应。坚持点上宣传和面上宣传相结合,点上宣传着重深度,面上宣传着重广度,镇上专门开辟了双拥专栏,及时利用媒体转递双拥活动信息,表扬镇内的双拥先进事迹,有力地凝聚了军心、团结了民心,形成了自觉拥军优属的教育环境。

二、选准载体,创新思路,大力实施“六进军营、六进村镇”工程镇区双拥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不断赋予新的生机,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国防建设,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是时代赋予双拥工作的重大任务,也是我镇各单位、各部门共同的政治任务。今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七一”、“5.31”重要讲话精神,在城镇建设上提出了创建“安全型、服务型、生态型、文化型、学习型、数字化新型城镇”的目标,在双拥工作上进一步拓宽思路,与驻军单位整体联动,围绕“创建双拥模范新镇”的目标,大力实施“六进军营”、“六进村镇”工程,努力形成具有我镇特色的双拥共建新路子。

民以拥军为荣。我们充分发挥本镇双拥资源丰富的优势,多层次、高品位地深化社区双拥工作,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拓展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模式,弘扬新的特色,全面实施了“六进军营”工程。

一是村镇文化进军营。村镇文化是镇区工作的重要一环,部队文化也是村镇文化的组成部分,抓好村镇文化与军队文化的交融共进,是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本镇特点,围绕创建“文化型”城镇,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村镇文化进军营活动。以乡村乐队为主,组织各村委会文艺宣传队,到部队进行歌舞专场和戏曲专场巡回演出,送戏进军营,目前已演出十多场;镇政府镇电影院为部队放映精彩影片,送电影进军营。利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积极举办军民书画、摄影作品展、歌咏比赛等特色活动,送文化进连队、进楼群、进家庭,广泛开展军民联欢活动,丰富了城乡居民、驻街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双拥共建工作。

二是体育联赛进军营。体育作为军民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安定、优化社会环境、增强军民党群凝聚力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镇靠近县城体育设施和资源丰富,全民健身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基于此,我们坚持把体育作为开展双拥的重要手段,经常组织开展体育联谊活动,辖区单位和各村委会定期、不定期与部队举办运动会、篮球、乒乓球、拔河等体育比赛;经常联系聘请专业体育人才辅导部队官兵和居民的健身锻炼,定期让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到部队为官兵进行体质检测。今年来,辖区共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联谊活动20次,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

三是社会服务进军营。坚持以人为本,为驻军部队搞好社区服务,始终是我镇双拥工作的重点。我们始终坚持以办实事、解决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建章立制、经济投入为根本保障,不断拓展城区服务空间,深入开展城区双拥实事工程。专门成立相关组织,对部队官兵和有困难的优抚对象实行上门服务,积极协调学校,为一大批部队子女解决入托入学问题;组织镇志愿者队伍为驻军进行义务服务,部队子女上学接送、作业辅导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组织美容美发店服务人员定期到部队营房为官兵义务理发;对烈军属定时间、定人员、定职责,包家庭卫生,包服务照顾。此外,还开展了医疗、电器维修、洗衣、缝补等方面的服务。

四是科技、法律进军营。我们在帮助部队解决训练、工作、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还根据部队战备训练的实际需要,适时把拥军工作向科技、法律拥军方面逐步转移,用社区的教育科技优势支援部队的人才建设和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素质,用严密周到的法律服务,保障军事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官兵的正当权益。近年来,我镇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捐赠图书1万多册,依托县办学单位,为驻军讲授电脑、法律、财会、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作出了贡献。坚持把法律拥军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来抓,专门建立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咨询站,为部队官兵和军属维护合法权益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此外,还组织法律服务所和法律志愿者服务队送法进军营,帮助部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培训。

五是送温暖进军营。围绕部队官兵的学习和生活需求,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几年来,我们积极协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村委会和农牧民,坚持逢年过节向驻街部队赠送食品、洗衣机、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方便了部队官兵的生活。同时,对我镇数名烈属,20名伤残、复员军人全面建档立册,镇各单位与特困优抚对象帮困结对,机关干部定人、定点、定责,把优抚政策落实到每一位优抚对象。

六是就业岗位进军营。安置军属难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党委、政府知难而上,高度重视,把军属安置工作作为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的一项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军属安置“三优先”原则,即就业工作岗位优先给军属提供;军属开办的城区服务项目,优先为他们办理手续,享受城区服务有关的优惠政策;辖区商贸企业优先让待就业的军属挑选岗位。今年来,先后在幼儿园安置3名军属,在柏林、建德大酒店中,安置军嫂6名。三年来,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措施,全镇累计接收、妥善安置了30名退伍义务兵,目前,有5人走上了县直部门、镇、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岗位,成为我县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军以爱民为本。驻街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与我镇建设配套联动,大力实施“六进村镇”工程,为我镇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治安服务进村镇。驻地部队义务为我镇训练治保队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参加居民小区的治安巡逻,建立了“重大活动联系、互涉案件联办、营区环境联防、处置突发事件联动”的军警民协作机制,创造了稳定安全的城区环境,居民的安全感大大增强。

二是卫生服务进城区。驻军部队坚持把维护城区的环境卫生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积极帮助城区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特别是配合创建十佳文明新镇,驻地部队为城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出车出人,清理垃圾,清除乱贴乱画,营造了清洁优美的城区环境。

三是绿化服务进城区。驻军部队积极帮助社区植树绿化、建设游园绿地、修剪草皮、浇水护绿,修建城区道路,实施军民共建路、军民共建游园活动,为建设绿色城区作出了贡献。

四是国防教育进村镇。驻军部队和镇各单位各村委会密切配合,充分利用闭路电视、黑板报、宣传牌、宣传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采取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行报告会、座谈会,落实国防教育课和知识讲座,组织双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广泛深入地开展村镇国防教育活动,激发了城镇居民的爱国热情和应征青年报名参军的积极性,每年辖区适龄青年兵役登记率达到了100%,应征入伍人数均是各镇、街道最多的。坚持为辖区各单位举办国防教育课,为大、中、小学生进行军训、上军事课,组织学生过军事生活,增强了全民的国防观念。

五是扶贫帮困进村。部队官兵与我镇居民中的困难户、低保户、老弱病残家庭等结成帮扶对子40多对,定期进行走访,慰问“三老”,重点进行帮扶,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六是便民服务进城区。部队官兵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走进城区,组织便民服务队深入城区开展便民服务,帮助老人和烈军属做家务劳动,与城区居民进行联谊联欢,加深了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三、几点经验和体会

双拥工作,是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下,开展镇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体会,抓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本镇实际条件,勇于探索,努力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双拥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夯实基础,健全网络,完善机制,形成格局上,下真功夫,特别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工作由务虚向务实、数量向质量、纵向向横向、单向向双向的四个根本性转变,构建起双拥工作的稳固平台和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双拥活动由务虚向务实转变,虚功实做。拥军优属工作要从通常逢年过节的慰问、联欢活动为主要内容,转向为部队做实事、办好事为主,真正做到“部队的事就是镇政府的事,部队的困难就是镇政府的困难”,想部队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动真情,办实事。

二是坚持军民共建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名副其实。军民共建活动要从形式上的单纯挂牌求数量,转向讲究实际内容,注重社会成效,做到抓硬件投入,重基础建设,年年有规划;结合时事,定期开展宣传教育、互助互学、联谊联欢等共建活动,月月有计划。

三是坚持双拥工作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形成全方位大格局,由点到面。双拥工作要从由镇机关单一的联系驻军单位开展拥军活动,转向基层村委会、城区所有单位普遍与部队单位建立广泛的横向联系,做到每所部队单位都与镇政府单位结成对子,不拘一格地开展拥军活动,使拥军活动有机地成为基层村委会、机关单位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