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例6篇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反思教学”;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反思教学”,即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按照课程标准循序渐进展开教学活动,并且层层推动教学环节的展开。在渐渐进入学习状态之后,一边学习一边对已经完成的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重点设计、课堂习题等方面,通过反思总结每一个学习步骤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反思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探讨问题。由此可见,“反思教学”应用的重要性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反思教学”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反思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论,也不仅仅是一种新时期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既可以推动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可以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应该掌握的物理重点知识,大体上来讲,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扭转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看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物理课堂为活跃物理课堂,变单一模式的物理教学为互动式教学;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不足,并对学习程度定期展开反思,有效解决了在课堂中遇到的物理难题;再次,加强了学生独立处理物理难题的能力,只有从不足出发,才会反思出错误的来源,才会明确解题思路,每解答一个物理难题,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进步。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展开“反思教学”的基础

作为当前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反思教学”似乎正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并且更适合新时期高中学科实践应用。但是,由于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异,“反思教学”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教学基础:第一,物理学科跨度大、知识较为抽象,只通过课堂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关于力学、电磁、电流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学习反思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抽象物理知识。第二,高中物理知识的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许多物理课程都是源自于生活,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现象进行反思和认识,能够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运用知识,尤其是物理实验,可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难题,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的应用出来。

三、“反思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反思教学”理论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将该方法用于课堂实践的却不多。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将“反思教学”合理用在高中物理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良好掌握知识,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1、对课堂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反思

与其他高中学科相比,高中物理知识点集中且不便于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消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将“反思教学”合理用于教学中。比如,在讲解高中物理一年级力学版块的“受力分析”这方面的物理知识点时,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物理学“受力物体”,当学生初步了解“受力物体”基本概念后,就可以针对“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及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反思学习,力学中的“受力物体”为什么不能和“施力物体”等同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受力图,从而引导学生对第二个教材重点进行反思和分析,即受力图完成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学生理解了物理基本点,掌握了“力学”相关知识,对于本课的课后习题就会应付自如。

2、对课堂之后产生的疑问进行反思

高中物理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的时间,短暂的课堂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点解的重点还心存疑惑,这就为课后反思做了铺垫。在高三物理“电磁感应”教学过程中,对于电磁感应如何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做铺垫等重点知识,课堂上的讲解远远不够。教师应立足学生学习特点,考虑到学生对“电磁感应”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课堂知识延伸到课下指导,带领学生延续对《电磁感应现象》章节“电磁感应条件”、“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等难点进行反思和总结,由课堂知识点到课后疑问进行归纳和探讨,能够深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物理知识思维能力。

3、对物理学习中出现的不足进行反思

与上述两种情况不同,物理学习中出现的不足往往是要经过仔细观察和反思才总结出来,而不是在课堂或者课后及时发现。教师只有不断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判断学生到底哪一环节没有学好,推动师生对教学、学习效果进行共同反思。高二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第六节《电阻定律》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课堂基本问题,比如说“电阻率”、“电阻率反映导体导电性能”、“100W是额定功率”、“金属电阻的测定”等,但是通过本章节的检测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对于“电阻变化和电路的关系”等问题无法深入分析,只对课堂上指出的公式熟悉,却不能运用到解题过程中来,导致测试错误百出,学生并未在课堂上熟知电流、串联并联等内在联系。运用反思教学可以清楚认识到这些不足,帮助学生针对性制定学习修复策略。

四、总结

每一个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同,物理教学课程设置也不同,“反思教学”法应该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并且多进行实质教学反思,以教学实践的优化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得鹏.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J].教育革新,2012(2)

[2]付聚周.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45-001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反思能够提高教学技能,有助于认清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本文重点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进行有关探讨。

一、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已完成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的一种重要教研形式,也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回顾、分析、思考,并简要地记录下来,目的是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是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坚持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其次,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物理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操作性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1.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所以,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之一是坚持进修、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丰富营养。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位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充实自己,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连起码的底气都没有。教师的成长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二是要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了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

2.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

(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进行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很多。

三、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启迪性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能够很好的促进物理教学,有很强的启迪性,它启迪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1.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各种信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概念,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在新课改一标多本的格局下,课程标准、教科书与教学实际是构成教学内容的三个基本要素。优化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删减与质的改造,是建设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迫切要求。

2.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3

孔子的这种说法,是否完全正确我们暂且不去研究.不过,由于他的这段话而产生的成语“举一反三”,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有深远的意义.实际上“举一反三”首先是一种思维方法,它通过在“举一”过程中所揭示的思维方法,进而达成“反三”的目的和能力,它注重的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很多学生在听物理课时,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或者题目稍微变一变就做不出来.主要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运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通过反思总结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下面我就从“举一反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举什么“一”及如何“举一”, 反什么“三”及如何“反三”; 教学过程中运用“举一反三”的注意点;从几个方面分析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好“举一反三”.

一、“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举一反三”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主演.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间应该交给学生.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可以使教师即轻松的教学,又可以使学生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课前,教师要要认真准备典型的例题,一定要对该题考察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全面了解.同时要准备好该题目的变式题,可以在该题目的基础上变式,比如间接给出已知条件、将已知和要求的物理量对调、修改已知数据,也可以准备几条知识点类似的新题.例如讲动态平衡问题时,举例:重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该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F2如何变化?该题先画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找出不变的量,再根据F2的方向的变化看新的平行四边形如何变化.这题目讲好后,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该类型的题目的一般解题思路,这时候可以在该题基础上变一下,比如,给出斜面的角度,挡板从竖直缓慢转了角度.也可以再加个问题:斜面对球的弹力F1的大小怎么变化;还可以让挡板不动,斜面转动,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解,最后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该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教师课堂上“举一反三”,学生反复地思考、反思、总结,解决一类问题.从而使课堂效率明显地提高.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就可以略讲或者不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钱学森把思维分为三类:一类叫做形象思维;一类叫做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还有一类叫做灵感思维.高中物理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组成的系统性较强的学科,是通过形象思维而上升到抽象思维的一个知识体系.教师讲例题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总结,弄清该题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要求高一点,可以让学生在该题基础上自己进行变式(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好变式,或者相同知识点的习题).学生解决变式题或相关题目时,就会自主地运用刚学过的知识,这样就会养成一个知识的迁移、归纳、运用的思维习惯.反之如果教师唯恐讲得不够全面,生怕学生不懂,把“四个隅”一个个都讲出来,不仅影响进度,浪费时间,而且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养成不加思索的习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讲摩擦力的时候,先讲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即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接着讲静摩擦力时要求学生能在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基础上,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去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即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特别要注意,良好的思维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运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时要做到细致、耐心地引导,要长期地坚持下去.

3. “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解题之后不总结,犹如光播种不收获,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必须经常总结反思.总结要落实到说出题目解法的原理、过程、重点、方法的适用范围;寻找新老题目之间的联系;归纳出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只要长期养成这种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三年高中知识积累下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头脑就像一个归类整齐的图书馆,碰到什么类型的题目该用些什么知识点去解决,就会有条不紊的按照正确的方法思考,最后灵活地解决问题.就不可能出现遇到生题无从下手的情况.例如:通过例题讲动能定理的应用时,讲完例题后,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归纳总结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方法除了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动能定理.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后碰到动力学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动能定理.

二、举什么样的“一”及如何“举一” .

1.举什么样的“一”.“举一”具有导向功能,是“反三”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作为“举一”中的“一”必须能起到基础作用和具备导向功能.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的选择典型的例题.什么题目才可以称的上典型性例题呢?至少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举一”中的“一”必须是能够代表该类型的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要鲜明. 如果不具备这两个特征,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基础作用和导向功能,可能会把学生导错方向,甚至误入歧途.(2)难度不宜太大,以中等难度为宜. 难度过大,学生会认为该类题目对他来说是个难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太容易又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总之,教师选例题时一定要把握好难度, 这是能否使“举一反三”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

2.如何“举一”.“举一”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反三”效果的好坏.如何举好“一”呢,具体的做法:(1)问题的引出.著名教育专家李燕杰曾说过:“教育科学发展到一定高度,必须强调教育艺术化,借以增强它的磁性,增强教育的魅力与实效性.物理教学中,问题的引出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语言叙述法、实验引出法、提问引出法、实物投影引出法、小组讨论引出法等.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讲追及相遇问题时,可以给学生放个猎豹追羚羊的视频,然后给出下题: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 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 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的距离能加速到30 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0 s设猎豹距羚羊X m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沿一直线跑. ①猎豹要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 ②猎豹是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值在什么范围?从心里学角度,这就是通过外界环境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非常重要,通过这个过程来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展示思维的发展和迁移过程.其中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教师的合适巧妙的设疑、引导和启发,不断地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讲深讲透,从而最终达到完满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常采用“问题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结合的方式来操作. 教师课前周密准备后,到了课堂上,巧妙合理地设置问题,并采取灵活的提问方式展现.通过层层设疑,步步深入,不断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不断地“人为”制造“障碍”,然后不断地扫清“障碍”,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那些经过观察,联想,分析,归纳后才提出的问题,这对学生形成“生成性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大有好处.同时为后面的“反三”做了铺垫,为自然过渡到后面的“反三”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完成问题的解答后,教师应该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并进行小结性陈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突出主干,理顺思路,总结规律,提示思维的发展历程.

三、反什么样的“三”及如何“反三” .

从“举一”与“反三”的相互关系来看,“举一”是一种向导,“反三”是一种能力;“举一”是基础,“反三”是目标. 在完成向导作用的基础建设后,就应解决如何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问题.

1.反什么样的“三”.完成“举一”后,教师要给出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反三”训练.用来“反三”的题目应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必须跟例题考察的知识点相同;其次用来反三的习题相对例题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不宜太大);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具体方法:(1)设置一个平行性的问题进行巩固复习,使知识和思维平衡过渡. (2)变换不同的情境和条件,扩大知识迁移的范围.

2.如何“反三”.在“反三”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大包大揽,亦不可以放任自流.大包大揽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形成学生的能力无益,放任自流则会使学生徘徊于问题的门前,茫然不知所措,无法突破而产生挫败感.较好的做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教师提点”相结合. 由于学生的先天禀性和后天的社会因素影响不同,每个人的素质有明显的差异,小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自学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经过“举一”的“铺路”能够解答出问题,所以在讨论中发言的同学素质应由低到高排序.而多数同学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尚需辅助指导.此时教师应该提示和指点,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的瓶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 在此之后的讲解中,教师应仔细研究学生在“反三”过程中有何不足和独到之处,在学生讨论困惑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的讲解,对学生解题中的独到之处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指点,最后达到新的提高.如此螺旋式地上升,学生所学的知识便可越来越巩固,越来越加深,用起来也就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自如.

四、教学过程中实践“举一反三”的注意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举一反三”要做到坚持不懈.今天用了,明天还要用,天天都要用,坚持每堂课都在用.

2.教师要更新观念,在“举一反三”过程中主角始终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起着重要作用的“导演”,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担当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3. “举一”与“反三”之间同样存在着时间差,学生对“一”弄懂了,并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完成“反三”.所以,教师在“举一”与“反三”之间要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如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等等.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4

一、教学思维的反思――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思维指的是教师在设计系列教学活动时的思想倾向,它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执行、开展与落地,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就应当从教学思维这一点切入,看看自己是否有以学生为主体。以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为例,在设计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在讲解时多以引导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举例用生活中的声音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在循循善诱的过程中去传递章节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紧扣教材

教学内容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和教会给学生的所有内容,这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质量。因此,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第二项内容就应当从教学内容这一点切入,而其反思的标准就在于教师是否在讲课的过程中始终紧扣教材。以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与规律及其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其中,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个实验探究中,教师要重点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教师可以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个实验来教会学生整个逻辑思维过程。

三、教学手段的反思――丰富多样

教学手段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以何种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应当以是否丰富多样作为对教学手段的反思标准。以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为例,这个章节将弹力、重力、摩擦力这三种常见的力分列为三个小节来讲解,不难发现其目的在于便于教师精讲、细讲,由于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看不见但真实存在,其对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包括实验、多媒体展示、微课视频等多种教学工具在内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就容易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比如实验,除了教材中演示的实验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手动操作来验证,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实验,并通过放大、暂停、反复播放等功能来全面解析实验,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反之,如果教师干瘪瘪地只是照本宣科,单纯依赖于教材,那么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体现知识亮点。由此可见,物理教师以教学手段是否丰富多样来作为反思的标准将有利于教师从多个角度去全方位地解析知识要点。

四、教学评价的反思――有效激励

教学评价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何种评价方式去判断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行为,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师评价的反思时应当以这样的评价是否对学生产生激励为标准。以苏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为例,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电学,有一些学生可能之前在声学、光学、力学等领域都表现颇佳,但一进入到电学却表现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当仅仅以卷面分数为评价标准,还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是否积极提问,是否认真听讲,课后表现,如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主动与同学们讨论,课中表现,如学生阶段性的进步等等,不难发现,尽可能从多个方面去评价学生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挖掘到学生的学习亮点,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被肯定与赞许的,由此自然地迸发出来自内心的满足感与驱动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去面对学习困难并最终实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实际上,这就是有效激励的表现――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实现自我提升。以有效激励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反思会帮助教师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并鼓励学生不断努力。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52-02

1 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 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

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史、物理学论文、物理著作等。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而且提炼物理学研究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

3 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3.1 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反思教学的可行性。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措施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其实是一种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3.2 物理课的听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我校的“周教研”已经形成教学常规,同科每周一人主讲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听讲活动后即说课、评课,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3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促成教学反思的常规性我校教案后有一项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总感不足或不妥,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阶梯。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4 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教学反思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首先,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都是素质的突破口。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或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而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道德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反思性教学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而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要学会教学,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即要求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点好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因此,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已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深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相比之下,如果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没有教师不断的学会教学,学生的学会学习很难保证。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理论专业基础 教学基本策略 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课程形势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绝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在新课程背景下,首先,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而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知识的记忆当作教学的一切,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其次,一些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在课堂上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肤浅。最后,探究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化,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因此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就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或网上咨询,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充满着时代气息,它不断更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赋予生物课堂教学以更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生物教师应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生物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作评课;课后与授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很多。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