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创新思维浅析

高三生物教学创新思维浅析

【摘要】

高三阶段是学生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年,高考对学生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学生要面对的复习内容广而多,而生物学科较为沉闷,教师要想提高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一方面需做好教案的准备,一方面需以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本文简要阐述如何以创新的思维进行高三生物的教学。

【关键词】

生物;高三教学;创新

一、教师需转变观念

以创新思维进行高三生物教学,教师首先需进行观念的转变,真正的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最好的状态进行学习。在以往的高三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因担心学生在知识学习之后会容易忘记而瞻前顾后,教学时放不开,经常炒旧饭,教学方法偏向死板,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教师的步伐走,机械的整理、记忆知识点,不但造成课堂教学乏味枯燥、沉闷,耗费了精力,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并且没有能够使复习达到最佳的效果。成绩突出的学生不能在这样的教学中完善自己,成绩落后的学生依然没有能够完整的梳理和掌握知识。在高三阶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与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应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实践,得出自己要的答案,而教师应做好引导的工作,将学生的学习慢慢的指引到正确的方向。教师可向学生列出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去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或者教师可点出复习的线索和思路,给学生的复习指出方向,让学生自己去复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主要的特点有:“新”,指的是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不同的,灵活新颖的,是学生在诸多新的方向中摸索出来的,或是学生创造性想到的,能够作为独创的方式;“多”,指的是分析问题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从多种联想得出多种可能;“全”,指的是从细节和整体、从横向和纵向去考虑问题,从问题出发并考虑相关的条件;“活”,指的是灵活的以客观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及时更新自己的认识。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设定问题时不过多的设定框架,不限定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进行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与异想天开的想法,教师应给予其鼓励和肯定,再对其想法进行点评与总结,点出其中十分独到新颖的地方,点出存在不足的地方,告知学生其独特的想法也给了教师不少启发。对学生的勇敢给予肯定,鼓励其他的学生发散思维,敢想敢说。以分析类比的方法教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进行知识的迁移。

三、创新教学环境

创新教学环境,创新的教学活动能够影响学生的创新行为。在实际的教学中,主体为学生,主导为教师的理念一直反复被强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精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但如何具体的运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课堂讨论可以作为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生物教材为依据进行问题的设定,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一个小问题的争论,学生之间不同思维进行碰撞,能够互相的磨合、互相完善,在碰撞之下产生许多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难以出现的新看法、新观点、新认识、新思想。如在进行细胞膜结构这一课题的复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细胞膜的流动性进行思考,并要求学生举出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发散思维,思考所有的可能性,通过课堂讨论,抒发自己的想法,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发现自己没有考虑到的面,完善自己的理论,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在有些情况下,学生会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向教师提问,教师应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认识,有在面对科学时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平等位置的意识,与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在发生错误和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应向学生坦诚,待课后通过研究学习得出答案后回复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同为求知者,互相分享见解,互相促进,互相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自我,改善教学的环境,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以创新思维进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此要求下,教师应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转变不合时宜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实践能力等各项教学技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钱海霞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小红,黄志坚.把握整体性教学原则优化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J].生物学教学,2015(04):32-33.

[2]姚亭秀,陈侠.高三生物复习课中“自主测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