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基础范例

高三数学基础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1

1.学习动机的驱动

如何让教学行为最大的发挥功效,是各种教学理论研究永远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在高三备考阶段,备考最大的关键是在课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就能极大的提升学生备考阶段的学习效果.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则是:备考阶段教师普遍不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驱动,而对“题海战术”盲目迷信.甚至很多教师将反复大量做易错题这种效率极低的教学强化方式作为有益的经验推广,这些认识都是不准确的.例如,数学函数几何往往是高考数学的难点,很多学生对此把握不足,尤其是文科学生面对抽象的几何函数往往表现出无能为力.大部分教师对此的应对措施都是反复地要求学生对难题进行演练,但实际效果却往往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和耐心.与此相反,有部分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以“笛卡尔爱心函数”为出发点,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主动研究函数的兴趣,备考效率也是大为提升.

2.教学原则的实施

中学教学的原则包括很多方面:科学性和思维学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启发、循序渐进、及时巩固、统一要求以及因材施教等,都是教学原则的重要部分.而高三数学备考阶段应该实施的教学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并能及时巩固.循序渐进就是要求高三数学备考不能因为时间紧、压力大,就直接以难题、偏题轰炸学生,而依然要由浅入深,既能将学生基础打好,简单题目不失分,也可以持续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时巩固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消化,不能因为持续不断的新知识引入,就忘记之前的学习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机械化的反复训练,而更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记忆.比如,函数求极值这类问题解题思路大体一致,但因函数不一致也有难有益.有的教师对待这类问题并不要求多次重复难题的解答,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基础题的巩固练习上,学生以简单题目为突破口掌握了完整的解题方法,也能独立完成难题的解答,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3.活动过程的执行

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也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评价因素.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任何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失败的.而为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前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高三数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特殊性,在高考中数学考试的独特地位,只有这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也可以按照预先的设计有的放矢.

二、高三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1.过程性教学

过程性教学的含义是指,以高三学生的特征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作为基础,以讲授法为形式,由教师建立适合高三学生的数学学习氛围.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全面领会思维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教师应该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数学解题的整个思维过程全面暴露出来.其次应该善于利用范例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关注过程,并能够突破学习难点.

2.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持批判态度,审慎地看待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课程,有助于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教学的问题,也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及时疏导,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了实现反思性教学,就必须明确反思价值,强化学生主体的反思.然后训练学生掌握常见的思维反思手段.

3.合理安排作业

高三数学教学最长的学习时间在课外,正因为如此,家庭作业对于高三数学备考十分重要.但是高三数学作业的安排也有讲究,题海战术并不适合.高三学生备考压力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作业量的安排需要更加科学合理,既要满足教学任务和要求,也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学习的时间,同时也需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新课程下,数学作业的布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绝不仅仅是量的堆积.比如当天教授的是立体几何,作业就应以满足教学需求的关键题目为主就可以了,之后留1至2道发散性很强的题目即可.

三、结语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2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行为习惯相对较差,中考的失利更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一上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蒙头大睡。根据“破窗理论”,完整的窗户可以保持很久,一旦有一块玻璃破了,其它玻璃很快也会被打破。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教,从而驱动自己要学。就我们数学来说,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基本听不懂,久而久之,睡觉、看课外书、玩手机等现象必然滋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由强迫学习逐渐转换为自主学习,通过逐步延长学习时间,逐渐加深课堂难度来锻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比如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中“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很多教师习惯于1课时完成。其实不然,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弄懂“直线和方程”的关系。所以,第一节课略微接触到“点斜式”即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摸索“斜截式”。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文化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功能,找到文化和数学的契合点,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比如,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节课中,可以引入“2015年1月,我国探月工程三期飞行器返回到远地点54万公里、近地点600公里的大椭圆轨道”的信息,激发学生爱国情结,从而有效促进文化背景与相关知识的亲和度,完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为学而学。

二、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中职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弃儿,是学习成绩差的代名词。一直以来,从初中、甚至从小学起他们就是数学课堂的看客,是老师眼中的旁听生。课堂上,他们很少被关注,没有提问,没有批评更没有表扬。因此,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首先要营造的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渐提高学习自信心。比如数学第一章《集合》第一节“集合的概念”,该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一节内容,如果第一节课取得成功,势必对后期的数学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注意到,该内容与初中数学关联度小,内容简单易懂,学生较易入手。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集合,关联数学中的集合,从而共同探究集合的概念。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如{新高一班集体}、{马航客机失联乘客}、{公牛队球星}等集合都大量涌现,这些内容将颠覆数学枯燥、难懂的思维,让学生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再比如第四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中的第二节“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回忆、复习和掌握初中“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自我发掘“实数指数幂”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只是初中数学的一个简单延伸,从而克服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恐惧,逐渐提升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当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一名中职数学教师来说,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数学不同于专业学科,数学枯燥、乏味,甚至被认为“无用”。教师可以尝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更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探究的能力。近期,宁波市教研课题《微课在中职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应用和研究》(编号:2014018),研究表明:高三学生高考意向明确,学习主动性好,但高三学生数学基础其实并不扎实,通过微课的导向教学,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次复习数学基础知识,不断修复“知识缺陷”,完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45分钟的课堂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师生讨论和小组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初窥和体验“翻转课堂”的精髓,并为进一步研究“翻转课堂”提供教学依据。例如课题组研究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微课教学模块,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不仅仅要求能解,更要求能旁推侧引、融会贯通。研究发现:尚有14%的学生连求解也不能正确完成。因此,我们制作了公式法和图像法的微课教学模块,让学生课外多次学习和研究,课堂上则用检测和讨论的方式去巩固和拓宽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事实证明,事半功倍。再比如第六章《三角函数》中的“角的概念和推广”,常规教学模式一般分五步:引入—新授—例题—练习—小结,该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教条式的讲授型课堂。笔者有这样的设想:是否可以从学生专业入手,例如汽修专业剥轮胎,机械专业工件的旋转等,增强专业和数学的黏度,使学生较快融入课堂;同时,让学生通过身边例子去主动发现和归纳角的知识点,从而形成概念;总之,多通道信息交流和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融合之美,从而大幅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革评价机制,提倡多元化评价标准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3

摘要: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如何才能发挥课堂优势,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数学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高效,这里本人提出几点具有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的高效性,让教师的课堂变得更有韵味,学生易于接受和吸收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采取的有效性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产生帮助。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关于教师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实施,至关重要。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图形的认识

教学的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的热切希望和殷切追求。在教学中,倘若教师将生活性渗透在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众所周知,数学的终极教学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积极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生活化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的教学,培养和丰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更上一层楼。比如说,在关于空间与图形的课堂知识教学中,当讲授到图形的认识时,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就要注重对教学生活化的渗透,联系生活实际,在图形的认识中联系生活中的知识,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以便学生有更好的认识。对于图形的认识,在小学数学中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等,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图形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理解图形,正确区分相似图形之间的不同点,就像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由于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不完善,特别容易混淆一些知识,如圆形和球体。关于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与书本进行一定的融合,如粉笔盒,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教学工具,来指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于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认识教学的基础上,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形成原则和特殊性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融入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提倡教学的生活化,是让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的一次尝试。这样的课堂,其效果势必会接近或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

二、积极实施分组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强大和良好的数学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为了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率,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参与,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注重分组课堂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要目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一定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对于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讲解,教师就可以以长方形为对象,让学生围绕长方形进行交流和实践,阐述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讨论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各种计算途径。关于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学生可以通过直尺测量的方法,将每一条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然后将各条边的测量数值相加,最终就能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当然,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不止这么一种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必要时做出一定的实践探究,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实施小组讨论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交流和互动,将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保驾护航,提供有力的基础和保障。

三、加强知识巩固,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关于知识的巩固和总结,早在古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道理,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总结和巩固,这要从温故开始,引导学生回顾课堂的主要知识,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知识巩固课,分析教师进行课堂知识总结与巩固的教学环节设计:师:通过对空间与图形这一章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一些什么知识呢?生1:我认识了各种图形。生2:我学到了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生3:我学到了关于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的相关知识。……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关于这一章的学习,现在,老师综合了大家的认识,对这一章的教学主要内容提出了一定的总结。师: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教学中,首先,我们认识了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周长等于各条边的长度总和;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我们还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分类: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等等。(教师一边阐述,一边在黑板上写出关键的知识)。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总结,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丰富,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空间与图形这一章的课堂教学时,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将知识的讲解变得更加有效,教师可以采取三点尝试: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原则,积极实施分组课堂交流与实践,加强对学生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作者:韩国祥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东河小学

第二篇:高三数学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进入高三阶段之后,学生们面对的学习任务集中,学习知识量增多,尤其是他们每天都会面临大量的数学练习任务。所以,很多高中生都认为学数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将数学复习看成了一件周而复始、机械重复的事情。但是,这种机械的“题海战术”并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应该要在高三数学课堂上展开探究性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数学的方法,减少他们所做的“无用功”,使其学会举一反三。下面,本文就对在高三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的具体事项进行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高三;数学;探究活动;先学后教;因材施教

在高三阶段,学生们不仅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回顾整个高中教育阶段所学到的所有数学知识,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时间花费在做大量的高考真题、模拟题上,教师也总是将课堂时间花费在解答各种真题答案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出错率高的题目出现了高度相似的问题,这并不代表学生不努力、不认真,而是没有掌握解题的科学方法,所以在高三数学课堂上出现了“高耗低效”的局面。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是以学生出错的题目展开的,但是并没有发挥高三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他们依然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为此,教师就应该要充分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然后教师对其进行修正与肯定,真正提高高三生的应试能力与数学能力。下面,笔者从设计探究活动、实现先学后教、注重因材施教三个层面,讨论在高三数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设计探究活动

为了真正转变高三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应该要在数学课堂上展开探究性活动,为学生真正施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数学能力等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为高三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合适的机会与空间。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中的“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中,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五点法”来描绘正弦函数的图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与画图经验,所以在“余弦函数的图像”教学中,我是以探究活动来进行教学的。首先,学生们需要调动自己的经验与知识,预习教材,并且在教材的指导下自行描绘余弦函数的图像。在大部分学生的自学结束之后,他们需要以座位临近的原则,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学生都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描绘的余弦函数的图像,对彼此存在的不同点进行讨论,在讨论、修改之后最终确定余弦函数的图像。然后,学生们需要根据图像来讨论余弦函数的性质。整个过程为时15分钟,然后我会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组际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会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适当的指导,全班讨论结束之后我也会对学生们探究出来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补充。整个教学活动需要学生们的亲自参与与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升,教学效果有所改善。

二、实现先学后教

高三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十分紧张,数学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实际上,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数学知识,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知识体系,高三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以及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而不是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当做是新知识进行传授。因此,在高三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先实现先学后教,保证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能够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难杂症”,使数学课堂变得更有价值。上例中的探究活动也是“先学后教”的一个典型代表,除此之外,我常常会让学生们进行预习,并为学生的预习布置练习任务,学生们要提前将自己的预习问题总结与汇总,上交于我,我便会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老的教学思想,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得以落实。正如上文所说,高三数学课堂时间十分紧张,所以任何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行为都很可能会对学生最后的高考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在高三备考阶段,学生的心理因素也能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落实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同时也让每个高中生都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来学习数学。就如我们班有部分学生在做立体几何题目的时候,对于添加辅助线、辅助面、辅助角等具体做法与能力较弱,因此,我在对他们传授一些基本的添加方法的同时,还会着重训练他们利用空间向量来解答立体几何的具体方法,保证他们在做题时有多种方法;再如,我们班有些学生对于解析几何中,对参数的范围的认识不够深刻,总是忽视参数的取值范围对解析几何题目结果的影响,因此,我对他们进行了着重的分类思想的训练。总而言之,高三阶段的数学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高三阶段做好冲刺。教师要设计探究性活动,让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实现先学后教,让数学课堂围绕学生的真实需要展开;落实因材施教,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共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兵.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段利智.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

作者:朱少华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

第三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探讨

摘要:新高考模式的推出,对于高中教师而言是更具挑战性,这意味着高中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方式,将学生放于学习的中心,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为,重视对学生自主思考,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笔者以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为出发点,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对于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一直受到高考政策的影响,使得较多教师的题海式的教学模式很难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还会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大幅度下降。而从当前的新高考模式来看,虽然考试的整体科目未变,但却为其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学生的意愿放在了教学的首要位置,使高考更具人性化。

一、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数学本就是一门抽象度较高的科目,尤其到了高中阶段,此科目的学习更具难度,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教师题海战术的实施,会让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价值。因此,新高考模式的推出,给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带来了新的生机,让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逐渐得到了放松。高中阶段的学习虽面临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但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其教育需从学生的意愿出发,不能再将应试教育的重担强加给学生,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情况。此外还有些学生,宁可在其他科目中补分数,也不愿意去学习数学科目,此种想法过于极端。可以说高中数学是学生必须深入学习的科目,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其他科目成绩及能力的提高都极为有利。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基础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思考、创新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以,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基础知识,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学生有了数学基础功之时,才能够真正喜欢上数学科目的学习。那么需要怎样来做呢?可以从两方面来做:第一,对于每节课中的概念、公式以及教材提及的、教材重难点等,教师都必须分析与讲解清楚,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与运用。特别是每节课中的概念,大多数是由文字组成,学生一般都只记忆大概内容,难免会将概念中附加的条件忽略掉。第二,数学教材中会出现较多的例题及课后练习题,一般都是针对当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从而通过习题练习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此外,每节课的习题都与教学目标相关,更与高考时的题型相关,是设计高考题目的根本。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章节之时,由于有较多的概念、公式等,教师必须要放慢教学的节奏,加强基本概念的讲解与训练,坚持循循渐进的原则,这样学生才可以在理解概念、公式的基础上,巧用习题巩固该章节的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真正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功。当然,设计练习题之时,要坚持难易适中的原则,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2.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数学科目的严谨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在新高考模式下,每道考题之中,都包含较多的知识点,对于每一大题中的小问题,都需要学生具有多方面思考的能力。比如,有关《三角函数》的考题中,往往会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知识点融合起来,这表明在新高考模式下,更加重视数学知识考试的调拔性与交并性。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各个章节知识联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各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善用推理、反问、假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善于将疑难问题放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引导学生将思维放于具体问题上,从而剖析出问题的本质,有效地解决问题。

3.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新高考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开展任何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所以,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于依赖黑板及教师直述的讲解方式,枯燥的教学模式、抽象的数学知识会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无任何益处。因此,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每节课中的难点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或将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实现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在不断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必须要以生为本,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更为轻松地应对高考。

参考文献:

[1]陆燕燕.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浅探[J].数学教学通讯.2015(01):25.

[2]张晓斌.新课程高考与高中数学教学适应性研究[J].中学数学.2015(05):01.

[3]曾繁荣.试论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考试周刊.2016(60):3-4.

作者:韦艳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有效教学方式探索

摘要:早在2011年,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改革就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加入到了学习标准中,这也是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本文根据实际教学中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内容设计、调查以及探究建模等活动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思维形成的角度来完善课题设计,从课题、教学模式和设计等角度入手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课题学习

1引言

所谓“课题学习”指的是教学研究化、综合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和学习。现阶段,生活中的题材和现实问题已经被初中数学教材所收录,主要目的就是以“课题学习”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了“课题学习”的重要性。开展这项活动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基本模式

初中数学中几何是涉及到教学设计和制作的重点内容。初中生对于几何知识的认识也比较直观,从几何教学发展而来的图形制作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就尤为重视图形制作,每一册教材中都有专门的课题,占比重较大,也是现阶段“课题学习”的基本模式。不仅如此,还包括对数学中数据的调查、探究和建模,例如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课程《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数据计算问题,贴近实际;初中二年级的《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以探究的方式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等知识,也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以及《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教材的内容中就包括了使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使数学脱离了乏味的“公式”,更为灵活。这些都是现阶段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最基本的模式。

3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有效教学方式实践探索

3.1教师树立课堂有效教学理念

想要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就要树立起有效“课题学习”的教学理念。第一,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对教材和课程的认识,在课余时间多与办公室其他数学老师进行探讨,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第二,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分数,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压抑学生们的个性,了解学生们的情绪,解决学生们除了数学以外的问题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之一;第三,正确引导学生对于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讲授《最短路径》一课题的时候,充分了解到了初中生对几何的接触较少,遇到实际问题原有经验更是捉襟见肘的情况,帮助学生找到教学的难点,充分认识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当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实践探索中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

3.2强化课堂管理,发现式教学模式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性格一定会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活泼,有的内向,这样一来就有喜欢与老师互动和不喜欢与老师互动的学生。管理不同性格学生时,应该对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并用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数学领域中,教师就是权威,但是在其他领域,教师可能不如学生了解得多。所以在课堂管理上,可以适当在其他领域“请教”学生,这样一来可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可以用创造性的思维来解决自己从未遇到的问题。

3.3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游戏是实现“课堂学习”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在游戏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方式。例如,先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拿出图片向学生说明有连续的5座桥,可以与湖中四座小岛相连,每个桥只能通过一次,出发后如何回到起点?此时提出问题,将5座桥看作直线,四个小岛为点,能否一笔画出图形。经记载发现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但是现代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却很少应用。还可以为学生们设计出更为有趣的计算方式,不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思考,在游戏中学习,通过现象看本质,在游戏中轻松解决问题,还能够形成新的“课堂学习”有效方式。

4结论

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从班级里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手,通过对以往数学教学的分析,总结出初中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学习”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国宝.浅谈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与对策[J].学周刊,2016,(1):61.

[2]蔺如鸿.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6,(6):50.

作者:陈茂群 单位: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了,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目前的很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的策略是有必要进行研究的。本文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1引言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应该如何实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都能成功的教学行为。而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也要培养和提高数学应用和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实现,是非常有必要的。

2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的错误理解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也要体现出数学的文化价值。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有个全新的认识,不能再以之前的理念和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但是很多学生学校对于小学数学仍然是应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认为老师才是教学学习中的主体,采用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只是在追求学生在考试中分数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的行为不但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违背,而且也容易导致学生因为枯燥无聊的教学逐渐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束缚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

2.2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缺少课外延伸

课本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的展开都是围绕课本进行的,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将课本教材放在首位,就容易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倍功半。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旦只是局限于课本的内容,就会导致教学活动变得十分呆板,并且与现实生活无法联系起来,也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很不利的,教学质量也就大大下降了。

2.3教学内容过多,教学课时不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学生们的在校学习时间,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自行支配。然而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接受教学的时间就减少了,分配到数学教学的时间也就更少。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数学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这也就造成了教学时间与内容之间冲突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数学老师只能要将讲解的知识进行简化,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很有限的,对于新学的很多数学知识都不能够完全理解,也就导致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无法进行。

3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策略

3.1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学生去学,所以想要让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就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充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巧于学习和乐于学习,想要做到这些就一定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习策略。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一般是阅读自觉和探究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这些还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集合的思想方法以及对应的思想方法等重要数学学习方法。

3.2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目标是想让学生在数学课程教学还没开始就对要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当数学课堂教学正在进行时兴趣越来越浓;当数学课程教学结束后,兴趣更是浓厚。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状态,就要以兴趣为重点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数学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效率。

3.3让学生有意义地去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义的学习是以思维为中心的理解性的学习,没有了思维能力就无法进行理解。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多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展开充公的思维,这也是有意义地学习关键之处。有意义地学习是指科学的、自主活跃的、积极思维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所以在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有意义地学习要重视。

4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4.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步的动力源泉,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这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表现欲望都会比较强,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教师可能通过这一特点来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

4.2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并加强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其实我们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数学也是来源于生活。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利用教学的生活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将其进行整理,然后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处于特定的生活情境,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也就是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而且还要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数学教材,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找出来,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们讲解。

4.3科学利用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由于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教学手段了。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很难将那些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讲解清楚,学生也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了,这时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图片、图形、声音和动画等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也更丰富了教学内容。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当然,老师也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喧宾夺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老师也不能中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要让学生多多动手,多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更透彻,掌握也会更牢固。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讲解和实践结合起来,充公提高数学课程的有效性,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是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按高低分来评价学生的成绩。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多下功夫,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展开各种创新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热爱学习,也为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红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

[2]刘亚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5,(18):267.

[3]易立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24):9.

作者:杨艳琴 单位: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该类型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与整数部分的应用题相比,分数应用题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很难根据题目快速地理出做题的正确思路,甚至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针对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学习能够有效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又是应用题的重要类型题,这类题目的做题方法与其它的应用题有所不同,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题目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只有在做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所以在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着重研究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巧妙使用道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自制力比较差,比较调皮,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喜欢的科目会格外地关注,会利用很多时间进行学习,所以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学数学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之前的学习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失去学好分数的信心,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认真听讲,小学分数的讲解本来就比较抽象,加上个别同学的不配合,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学生对分数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小学分数的讲解过程中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以相对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刚接触分数的概念时,很难深刻地理解单位1的具体含义,这也是学习分数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分数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教师在讲解时要适当地使用道具,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眼球,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对分数中单位1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可以拿一根粉笔,假定这根粉笔的长度是单位1,从中间掰开,其中一截的长度就是1/2;现假设其中的掰开后其中的一截长度为单位1,难么未掰开时粉笔的长度就是2。通过道具具体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二、利用分式关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目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小学分数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题目中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要想正确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就要学会在题目当中筛选信息,同时将题目中的文字叙述转换成相应的关系式,列出题目中隐藏的分式关系。教师在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对应的数量关系,通过所学的分数知识先确定单位1的具体指代内容,列出关系式,最终得出准确的答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例如题目“学校集体采购一批文具,一共买了80支笔,其中有五分之二是铅笔,剩下的均为圆珠笔,问,学校买了多少支圆珠笔?”教师在对这道题进行讲解时,要教会学生提取信息,“其中五分之二是铅笔剩下的均为圆珠笔”可以列出圆珠笔占总数量的(1-2/5),“其中”一词指代80支笔,从而求解出圆珠笔的数量是80×(1-2/5)=48支。通过列出分式关系,逐步求解答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讲解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所列出的数学分数关系式并不是唯一的,但同样都可以得出准确的答案。这是因为由于选取不同的学生做题方法不同,在解题的过程中所选取的单位1指代的具体内容也不同。所以在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解题习惯为学生们讲解不同的做题方法,考虑所有的做题思路,对每一位学生的做题方法都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做题思路。这样不但可以肯定每一位学生的正确做题方法,让学生们找到学习小学数学分式的信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还能促进学生在听讲多种方法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大脑中储存的数学分数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分析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出现的分数关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加严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四、结语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复习方式

在当前的高中课程教学中,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之后所读大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调整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课程的教学模式,改善圆锥曲线课程的复习计划,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弥补自己的相关不足,提高解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高中数学难度系数较高,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直接影响,教师在圆锥曲线课程的授课及数学模拟试卷的讲解中,就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在复习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课程时,教师应设计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保证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在复习时更深入地了解数学圆锥曲线的知识,跟上教学改革的进度,熟悉高考数学圆锥曲线题目的类型,从而提高学生高中数学题目的解决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

一、完善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课程学习的基础

教师在制定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复习计划时,需要依据高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例如,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现阶段我国高考中数学圆锥曲线的题型更多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考察规律、定义方面的知识,而对一些高难度、技巧性的知识点则会有所涉及[1]。因此,教师在制定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的复习方案时,应该对数学基础知识加强重视,让学生了解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之后展开的复习奠定基础。而在复习基础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有目的地复习,以免浪费复习的时间。在复习知识点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首先复习圆锥曲线的性质、公式等知识点,并重视课文及课后的案例习题,将其和基础知识点结合,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巩固学生的数学圆锥曲线知识基础。

二、提高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的运用及归纳能力

在复习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点运用能力的培训。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时非常努力,但学习的成绩依旧没有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掌握解题技巧,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2]。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建立系统的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框架,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在短时间内便可以解析题目。

三、在题目解答中积累解题经验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在复习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时选择使用题海战术,即让学生多做题来提高成绩[3]。虽然很多人认为使用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这种方式对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解题能力确实有较好的推动作用。首先,因为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课程中有一部分概念和定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即使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根本的内容,但在使用概念解题时,依旧会出现较多问题,不知道应该从哪一个角度入手。可是,学生在进行大量习题的训练后,会更好地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理论性知识和实际解题过程,掌握更多的解题方式、解题思路等,了解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应如何应用[4]。其次,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掌握数学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光靠教师教,学生是无法学会的。学生只能通过平时做题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解题思维及数学思维模式[5]。因此,题海战术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更好地运用到解题中。再次,模拟考试、题海战术都是为了让学生见更多的题目。这样,在最后高考的时候,学生才能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不会因为高考的气氛而感到紧张,或者看到一些较难、较怪的题目而心理出现焦躁感,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如何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是高中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它不仅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形成其它数学能力的基础,而且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必备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对高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四、结束语

教师在设计数学圆锥曲线课程复习方案时,应该以高考试题的内容、常考的题型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为主要目标,完善当前学生高中数学课程的答题能力,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成绩,跟上当前的复习进度,完成相应的复习任务。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时应达到的综合性能力。运算能力是数学学科素养的基本能力。由于圆锥曲线题目运算量大、思维量大、推导烦琐,学生经常望题兴叹,甚至自动放弃。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运算问题?教师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教给学生计算的步骤和方法。这样,再难算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教师在高中时期教授的数学圆锥曲线课程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姚新国.感觉•感知•感悟探究•思维•素养:“求曲线的方程”教学实录与反思[J].中学数学月刊,2017(11):1-3.

[2]徐泽宇.试析如何正视高二数学圆锥曲线学习中的错误[J].发现,2017(8X):57.

[3]王思俭.老师,高三数学复习需要课本吗?:圆锥曲线几何性质篇[J].新高考(高三数学),2017(4):26.

[4]洪云松.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中构造法的使用[J].农家参谋,2017(13):160.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备考复习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通常情况下,在高中阶段的备考复习中,都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着重培养,之所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高三学生即将面临人生当中比较重要的高考,而且在高考结束后他们即将步入大学的校门,如果在高三这个阶段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他们在失去束缚后就很有可能会迷失人生的方向,甚至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重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1]。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当中,核心素养与现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完全符合的。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备考复习中,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考察,也就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查,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然后在实际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学生作为整个复习过程中的主体,让他们学会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例如,对高中生来讲函数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那么学生在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经常会想要放弃或逃避,甚至是直接等教师来讲,那么就这种现象来看,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不要退缩,要勇敢地面对挑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由易到难的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

高中阶段不同于其他学段,它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在高中的课程结束后学生面临的是决定命运的高考。所以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备考复习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就要求高中的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以基础结构作为复习的基础,然后再依次的展开教学,这样的复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复习水平,而且还能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2]。对于现阶段的高中生来讲,数学这门学科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公式解题和计算是必备的,所以对高中生的数学备考复习来讲,一定要对数学当中的公式进行牢固的记住,这样才能具备一个稳定的基础,同时学生还要具备计算的水平,然后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对公式进行套用,这样的话,学生的备考复习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另外在高中的数学教学当中对于数学的运算求解和逻辑推理也属于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例如,在正式的考试之前,学生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课本上的公式及内容进行标记,特别是那些比较复杂的公式一定要进行深刻的记忆,然后再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对相关例题进行计算,教材当中那些比较典型的例子都能够对运算能力和记忆进行培养,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常规复习课教学策略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具体的题型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学会对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数学题目不同于其他学科,所以在高中阶段进行出题的过程中,绝不会出现任何一句废话,所以每一个题目当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向学生传达信息,所以要把握住题目当中的所有信息,只有对题目的具体意思有了了解才能够解决问题[3]。同时在进行备考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加强自己对数据分析的能力,这样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复习的整体效果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素养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例如,在高中阶段会出现概率统计方面的题目,这种题大都比较简单,对学生来讲是很容易得分的,且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题目进行观察,为了增强记忆可以将题目当中的数据勾画出来,下面我们以一道复习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箱子装球的题目为例,在进行抽奖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将球放置在不透明的箱子中,有红色、白色、蓝色、绿色这四种颜色的球各1个,然后每次从箱子中抽取1个,再放回去,这样往返的进行4次,然后求出下列事件的概率:第一种情况4个球都是红色的,第二种情况4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第三种情况4个球的颜色完全不相同,第四种情况4个球的颜色不全相同,那么结合这个题目我们要对其中的有用数据进行掌握,一共4种颜色四个球,那么每个球被取出的概率就是四分之一,然后再放回,当看到第四种情况的时候,不完全相同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颜色就可以,当我们对题目进行捋顺后,大脑也就变得清晰,这样的话结果就很快出来了[4]。

2.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卷讲评课教学策略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试卷讲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高三阶段进行备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会经常安排一些试卷讲评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试卷当中的题型加深印象,而且还能够帮学生检阅自己的学习水平,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试卷讲评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评价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测评又属于评价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测评手段[5]。所以说高阶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试卷讲评过程中,之所以要进行师生互动就是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然后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阶段的备考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总结反思能力,这是整个高三阶段备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同时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复习的兴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学生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是整个学习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石菁.一道高考“小”题的“大威力”———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模式初探[J].中学数学杂志,2017(11).

[2]王飞,殷长征.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J].中学数学研究,2018(4).

[3]郭宁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8(3).

[4]郭建华.探究:示以学生思维之道,践行数学核心素养———“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实录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17,(9):23-29.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6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注重探究性学习模式,即让学生在导向性信息的引导下实现自主学习,加强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和体验,从多方面验证、猜想、推理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数学公式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数学公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采用不同的审题角度和类比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直觉和灵感,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高中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过程体现了探究性学习方式.

二、在数学解题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还可以渗透到高中数学习题中.在数学各种类型题的解答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生基本学习了数学公式和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解题思想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答不同类型数学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指,针对同样一种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的过程.在数学习题教学中开展一题多解的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已知{an}是等差数列,这个等差数列的前十项和S10=100,前一百项的和也是100,求数列前110项的和.这道题目的解法有很多种.如,通过求首项和公差,借助方程思想求出等差数列的和.假设数列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可以得到这样一组数列:10a1+12×10d×9=100,100a1+12×100d×99=10.根据数列求解a1和d的数值.2.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变通性一题多变主要是指,从一道题目出发,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根据解题需要适当改变条件来方便解题.一题多变的探究性解题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三、在数学实验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相结合的学科.实验验证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其中,数学实验验证主要是指,在假定条件下对数学结论变化的研究,并能够从抽象的数学结论中发掘科学问题的方法.计划的制定是实验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用具的安排、实验方案、实验注意事项的明确等.在高中数学实验性探究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四、在社会实践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数学探究性学习注重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实践操作的结合,即通过一定的学习能够将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生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如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生产问题、现代科技问题等.因此,教师要将探究性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各种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概率统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在收集和整理材料之后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最后通过建模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等.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发展,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陈旧、教学理念落后等.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数学教学理念,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徐建忠 单位:广东佛冈县佛冈中学

第二篇: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思考

摘要:复习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内化和规律应用的重要抓手.无论是新课教学阶段的复习教学,还是高三一轮复习阶段的复习教学,教师都应该做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螺旋式向前,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驻足,停下来复习.那么,如何开展高中数学复习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在新课复习教学中,以新知识为线索串联旧知识

新课复习教学指的是,在高一、高二阶段进行的阶段性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是为了及时地巩固前面所学,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方法迁移到一起,强化认知,提高能力.具体的做法通常是,以新知识为线索串联旧的知识,连成知识块.例如,在复习“函数的基本性质”时,有必要让学生对函数的基本性质形成整体、系统的认知,但是不能让学生对相关概念死记硬背,笔者借助函数f(x)=x+ax,引导学生对这个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一方面学生没有接触过该函数式,因此他们会感受到一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这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基本不等式时的研究对象,此刻呈现出来有埋下铺垫的意思.情境创设:有关函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明确函数的哪些性质是已知的,哪些是有待探索的,而且处理相关问题时,图象是关键.笔者用几何画板展示f(x)=x+1x的图象,引导学生通过图象来研究函数的值域和单调性.学生比照图象给出结论,教师则要指出有关函数单调性的分界点仅仅只是一种直观的判断,对性质的说明需要严格的证明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以明确的方式整理出来.求证:f(x)=x+1x在区间(0,1]上为减函数.在学生形成完整的证明过程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有关性质进行深入分析.①求函数f(x)=x+2x的单调区间;②求函数φ(x)=x+ax(a>0),φ(x)=mx+nx(m>0,n>0)的单调区间;③求函数f(x)=x-1x的单调性、奇偶性,并描出函数图象的草图;④请总结f(x)=x+ax(a≠0)的图象特点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⑤求函数y=x+1x(x>0)的最值;⑥求函数y=x2+2x+0.5x在区间[1,+∞)上的最值……虽然f(x)=x+ax的图象以及性质不在课程标准的范围以内,但是在复习教学中以此为载体创设情境,能帮助学生保持课堂的新鲜感,进而调动学生探索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以及最值的主动性,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图象在探索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进入高三以后,数学复习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复习的深度与广度又应该达到怎样的层面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每个高三数学教师考虑的.它对数学第一轮复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一轮复习中,数学基础知识是主要内容,高考的考点是复习的牵引,然后教师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讲解.这种复习模式,大多在知识整合和方法渗透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按照此种模式复习,很多时候复习变成了知识的简单重复,缺乏复习应有的高度,更谈不上温故知新.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状体系,应该是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使复习的系统化和综合化得到提高,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进行关注,将条理性与逻辑性连接到知识复习中.对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进行研究发现,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都是比较重视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而且试题一般都是设计在几个知识点的交汇点上的,在蕴涵一定的特殊解题技巧的同时,突出了对通性、通法的考查,而且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都蕴涵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掌握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在组织复习具体知识时,教师应该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总结.总之,不管是新课阶段的复习,或者是高三阶段的复习,教师都应该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出发,注重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果.

作者:张兰云 单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迎合学生发展的需求,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舒适的教学情境下提高数学水平.那么,如何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呢?

一、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基础情况为依据,因材施教.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这是开展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所在.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和“开放”,自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开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自主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研究函数一般包括哪些方面.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研究函数的目标———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二是指数函数怎么研究,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进行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进行深入思考,从图象和解析式两个不同角度对指数函数进行研究.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思考,如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这样运用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习研究函数性质的不同方法.在自主和开放的教学模式下,相信高中生会对数学有进一步的研究和体会.

二、改进讲授式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普遍的教学模式,把知识讲授给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效率相对来说是较高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因此,在新课程教学理念背景下,教师应该对讲授式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致分为复习已学知识,讲授新知识,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通过改进,保留这三个主要部分,但是对这三部分教学环节进行充实,结合学生的兴趣,将其打造的充满趣味性.例如,在讲“空间直角坐标系”时,我利用一个实际生活案例问题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在房间内如何确定灯泡的位置.这个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经过短暂讨论,我向学生讲授这节课的内容,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则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只需利用x,y就可确定.为了确定不在地面内的电灯的位置,需要用第三个数表示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即需第三个坐标z.因此,只要知道电灯到地面的距离、到相邻的两个墙面的距离即可.假如这个灯泡在平面xOy上的射影坐标为(7,8),到地面的距离为3,那么(7,8,3)就是这个灯泡在房间里的立体坐标.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对空间直角坐标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要用坐标来代表空间物体.

三、创造式教学模式

创造式教学模式,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种模式侧重于让学生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者对解题方法进行创新.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颇受教师的关注.创造能力是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总之,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都需要以学生为本,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进步.

作者:花杰 单位:江苏省东台中学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创新也是学生赖以发展的灵魂.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要强调“新”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展现出“新”.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大多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灌输式教学,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将教材上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是低效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在一个适当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教师必须改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抛弃传统教学的糟粕,以学生为本,打造适合学生的高中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法上进行创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情境下获取知识.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粉笔和黑板的演示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立体几何的魅力,立体的形象很难通过二维平面表达出来.此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多媒体课件中动起来,旋转、平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立体图形中各元素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以及图形本身的性质等.多媒体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具.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能够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认知数学,体会数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习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数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脑、眼睛、耳朵、双手要相互配合,加强对数学的训练,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华罗庚说:“只把现成饭拿上桌,而无做饭过程,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塑造,把学生当作录音机,其结果是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信的人格和创新意识.”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过程更加重要.无论是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还是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都异常重要.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一点一滴积累,厚积薄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式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导数”时,我利用变式训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首先给出一个例题:已知函数f(x)=2ln3x+8x,求f(1-2Δx)-f(1)Δx的值.由导数的定义知:f(1-2Δx)-f(1)Δx=-2f(1-2Δx)-f(1)-2Δx=-2f'(1)=-20.这道题,重点考查了导数的实质.导数的实质是求函数值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即求当Δx→0时,平均变化率ΔyΔx的极限.然后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某市在一次降雨过程中,降雨量y(mm)与时间t(min)的函数关系可以近似地表示为f(t)=t2100,则在时刻t=10min的降雨强度为多少?通过学生对导数的认知,加上对例题的思考,学生很快得出,降雨强度为0.2mm/min.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变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给予学生充足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思考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进行交流和讨论,共享学生之间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教师要深刻理解这一行为,并加以鼓励.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都非常享受交流讨论的时间.学生相互探讨,能使创新思维得到共享,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复数的四则运算”时,我将学习目标设定为:能运用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会求共轭复数.在讲解教材的内容后,我将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复数的运算进行心得分享,并鼓励学生自由结组,相互出题,考验对方对复数运算掌握的程度.班上某两位同桌分别给对方出题:复数z满足│z+i│+│z-i│=2,求│z+1+i│的最值;已知z是纯虚数,z+21-i是实数,那么z等于().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当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诸多方法.

作者:朱效生 单位: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方式,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正在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但是以测验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并以习题的方式实现知识学习的巩固与深化,始终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如何,最终仍要通过解题加以检验.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所需关注的重中之重.

一、学好基础知识,解题有前提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基础知识是前提.正如建造高楼大厦,只有将地基打好了,才能谈到将楼房建得多高、多牢.无论数学问题多么疑难复杂,始终是与基础知识息息相关的.如果学生从基础部分便没有掌握牢固,接下来的深入思考与有效分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从基础抓起.例如,函数图象的变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模块,其中包含很多变换方法,学生容易混淆.将这些方法甄别清楚,对于学生掌握函数知识十分关键.我设计了如下习题:(1)现有函数f(x)=2-x,且函数g(x)的图象与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函数h(x)的图象是由函数g(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那么,函数h(x)的解析式是什么?(2)如果要得到y=lg(3-x)的图象,应当将y=lgx的图象进行怎样的变换处理?(3)如果将函数y=f(x)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且纵坐标不变,再将该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图象解析式是什么?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则,说起来简单,对具体的函数操作起来,仍然需要学生分别练习,才能把每个基础细节落实到心中.细心观察不难发现,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不在少数.每一个基础知识点,看似简单易懂,其实背后都是包含有丰富内涵的.而学生在初次接触新知时,往往不能从基础知识的精炼语言中剖析出其全部含义,造成基础知识漏洞的产生.这就需要教师以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漏洞所在,及时补足,完善知识基础.

二、善于总结规律,解题有方法

高中数学问题的形式多变,甚为灵活,让很多学生感到应接不暇.好不容易将当前的题目解答清楚,问题一经变化,就又无法应对.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而没有站在规律与方法的高度来认知.建立学生的这一意识,将为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提供强劲动力.例如,在讲“数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1,数列{bn}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b.(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对于这道题目,我选择将重点放在对整个解题过程的规律总结上.经过分析学生发现,在第一问的解答中,需要分别考虑n=1和n≥2两种情况,而在解答第二问时,则需要分别考虑b=1和b≠1两种情况.这样,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一规律性方法的成功提炼,不仅让学生解答数列问题变得容易,也为对类似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便利.解题方法的出现,就像是对整个高中数学中的百变问题进行梳理与归类.问题的数量虽多,但经过这样的整合之后,种类便精简许多.学生只要将每种思维方法把握住,并明确每种方法所适用的题目情况,面对问题加以分析匹配,解题过程就会便捷.无论题目的表面形式如何变化,学生均可以不变应万变,妥善应对,高效解题.

三、经常联系实际,解题有深化

数学学科的理论性特征是显著的,但这不表示高中数学学习仅仅局限于理论范围之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更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有效助力.经常将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对于学生深化理解解题过程颇有助益.例如,在讲“解析几何”时,我请学生试着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两个哨所之间的距离是1400m.突然,某处有一颗炮弹爆炸了,两个哨所听到爆炸声音的时间相隔了3s.如果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炮弹的爆炸点会在一条怎样的曲线上?能否将这条曲线的轨迹方程求出来呢?这道题目的背景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如果没有把它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其与解析几何的知识联系起来.经过对上述题目的分析思考,学生不仅发现了解析几何的广泛用途,而且提高了解题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不难发现,在学生尝试分析这些实际问题时,他们对于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是有所深化的.为了解答实际问题,学生不仅要将知识理论本身弄清楚,还要从中找到合适的连接点,使其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影响解题效果的多角度进行全面考量,既要考虑到知识基础的构建,又要关注到规律与实践的引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任重而道远.高效的数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汤建南 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第六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对策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合理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设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素质就必须得到提高.教师可以一同探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比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交流研讨,组织教师一起备课.在交流会上,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并对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判.也可以让数学教师去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中吸取经验.还可以组织数学教学竞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教师对学科的兴趣及热情.教师的积极性高了,就容易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所教的枯燥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有趣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点多而且烦琐,理解起来比较难,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将其系统化,有条理性地整理成册,并作为学习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作为参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将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学效率的高低都有赖于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巧妙.高中数学课堂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分清主次,抓住重难点.在讲解新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知识,既夯实基础,又学到新知识,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生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有层次、有针对性地教学.例如,在讲“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有趣化,营造一种宽松愉悦、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组,组织一场专题活动,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对于一些吸收消化理解能力较好的优秀学生,可以出一些难度稍大、能够激发思维的练习题;对于学习程度不高、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以便稳固基础.同时,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要在全班进行表扬,并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不断鼓励,尊重每一个学生.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课后巧妙地巩固复习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7

高中数学学习没有捷径可言,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可循。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学习经验,详细论述如何运用错题集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旨在为广大高中学子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错题集;复习

整理运用错题集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深化、查缺补漏的过程,是高中数学复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错题集不仅能帮助我们整理、归纳出错点,掌握解题思路,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积极探究错题集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错题集的作用

(一)将自身错误系统化整理

建立错题集,不断收集自己的错误点,并将错误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就能找到错误的规律与共通之处,进而针对性找到解决同一类问题的窍门,在查缺补漏的基础上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进一步提升复习效果。

(二)改变自身对错题的认知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怕出错,实际上,通过错误可以更好地看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错误,而不能忽略或排斥错误。

(三)最大化利用复习时间

高三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同学们不仅要进行章节练习和全面复习,还需要进行周考、月考等各种类型的模拟考试。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制作错题集就是浪费时间,而且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练习题,没有时间去重新抄一遍错题,还不如用整理错题的时间多做几个练习题。长此以往,学生会有做不完的练习题、出不完的错误,进而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实际上,建立错题集是让学生找到数学复习捷径的重要方式,也是最大化利用复习时间的有效方式。相比于题海战术,我们更应采取错题记录、循环复习的良好复习方法。

二、运用错题集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

(一)找出错题

1.错题分类。在高中数学复习中,错题类型一般分为三种情况:①由于粗心大意犯的简单、低级的错误,这类错误只需稍加用心,就能避免。②题目难度适中,根据自己的能力本应做对,但还是做错了。③题目难度较大,看到题目后没有思路,不知道如何解决,但是一看到答案就豁然开朗。

2分析原因。在分析出错类型的基础上,只要找到出错原因,就可针对性避免做题出错。笔者认为第一种、第二种是比较有价值的错题类型,这类错题的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种:一是粗心。粗心犯错其实也分为很多类型:是看错数字、看错题目,还是错误地曲解了题意?为什么会看错,为什么会曲解题意,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还会出现类似错误?实际上,几乎50%的错题都是由于审题不清导致的,高三阶段的学生都应该知道审题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错题,首先分析是因为何种原因导致的,如果是由于审题不清导致的,就应该找到各种小陷阱,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错误。二是由于思路错误、切入点错误而导致的,甚至我们使用的解题方法根本不适合这种类型的题目。三是计算错误。怎样才能做到细心,怎样才能避免计算错误?在高考中,因计算错误而失分的比例非常高。如果自己能细心、认真计算,杜绝粗心大意,肯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建立错题集

1.准备本子。为了有效地进行错题分类,方便日后复习,建议学生准备三个错题本:第一个错题本按照内容来分类,即随着数学复习的逐渐深入,按照章节内容进行分类;第二个错题本按照题目类型来分类,即对不同类型的错题进行归类;第三个错题本按照原因进行分类。

2.收录错题。在老师讲解题目时,我们应使用红色笔记录老师的讲解重点,并在空白处记录题目出错的原因,然后按照老师的讲解思路,重新将原题规范性做一遍,进一步加深对这类题目的认识,逐步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最后还应使用其他颜色的笔标注出错原因,从而起到警示作用。一定要定期整理归类错题,每次月考结束后,将这个月的错题进行分类整理。这个过程是我们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全面提升知识理解掌握程度。同时,错题集上还可记录一些解法灵活、知识点全面、具有典型性的优秀题目。此外,错题集的整理必须及时,出现错误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尽量不要拖延。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毅力和恒心,不能应付了事。整理错题集的过程虽然比较复杂,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会逐步掌握如何学、如何研究数学,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三)交流探讨

班级中每位同学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数学基础均不相同,他们所建立的错题集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加强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比如相互交换错题集,或彼此交流讨论,从别人的错误中得到启发,从而起到警醒作用,提高数学练习的针对性与准确性。

总之,本文以错题集的作用为切入点,从找出错题、建立错题集、加强回顾、交流探讨等角度,运用错题集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的方法,旨在全面提升高中数学复习效率。

作者:刘铮 单位: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吴宗普.错题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6(8)。

高三数学基础范文8

以往,人们常说数学是一门理解性学科,所以学习数学重在理解。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数学除了需要理解,还需要记忆,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先背会再理解更是数学中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高中数学自身的特点来决定的。高中数学不但内容多、题型多、难度大,而且还变化多样,让人难以捉摸。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万变中的不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把每一节的知识点和类型题背下来,掌握每个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及出题类型,并了解与其结合的常见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及解题思路。不仅如此,还需掌握高考中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考察情况:前几年是如何考察的、近几年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二是有些知识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理解不了的,所以只能先记住结论,等到日后学习了其他知识再对这个知识进行解释,比如在高一学习集合中求含有n个元素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问题时,就只能先记住结论,等到高二学习了二项式定理之后才对它进行解释,而有些知识甚至要等到上大学或者在数学领域有更深的研究之后才能做出解释,对于这些知识就只能先背下来再理解。

二、记笔记的重要性

笔记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笔记可以把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和类型题记下来,便于随时查看,巩固所学。前面已经提到过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且题型多,就必修一函数部分来说,函数值域的求法就有十几种方法,条件稍微变一下求解方法就大不一样,更别说函数单调性、奇偶性那部分的知识点和类型题了。另一方面,这些笔记还是高三一轮复习的最好资料。每到高三,大家就会为一轮复习资料的选取和做法大伤脑筋,尤其是资料的选取,它不仅是一轮复习的关键,更关系着整个高考的成败。资料太难,复习起来既慢又没效果,而资料太简单就会出现知识点覆盖不全又脱离高考的现象。那有没有一本资料既能恰到好处地把高一、高二的基础知识捡起来,又能紧密地联系高考呢?那就是笔记。笔记中其中不仅有详细的知识点,还有难易适度的类型题,所以只要学生把笔记拿出来反复做两遍,当年的知识就回来了,期间再辅以各知识点在最近两年各省市高考题或模拟题出现的新题,就能使学生快速地与高考衔接起来,既提高了速度,又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二、三轮的复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三、反复重复,加深理解

学习过程其实也是逐渐遗忘的过程,想要使知识记得牢固,那就必须多做多看、不断重复。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当某一知识在脑中至少出现8次以上,我们才能把它记牢。寻常知识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数学中枯燥的知识点和题型呢!所以我们就更需要多做多看,才能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才能在做题时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四、勤于归纳、善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