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概论论文范例6篇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范文1

问题总是一体两面的,材料的多向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写作空间却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导性。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作文只能是限定范围、即场发挥。学生过分信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则可能忽视其限制性,一不小心就超出了材料的延伸范围。在写作实践中,新材料作文常常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学生感觉良好的作文最终被判偏(离)题,百般辩解不得其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评阅新材料作文也时有疑惑,难有衡定标尺,对一些观点似是而非的作文难以定夺。自然,加强作文审题教学和训练是必要的,以保证作文的观点在材料的辐射范围内;但有些学生即便立意谨慎,牵引材料和分析道理的过程中仍然可能“走”得太远。可见,延伸过远的偏题行为不仅发生在审题时,也发生在行文过程中。

作文教学中,师生都渴望为新材料作文的延伸范围划定一个边界。只是思维延伸往往具有不可控性:当时觉得可行,过后又发现不可取;不同人有不同标准,边界模糊难达成一致。也就是说,作文写作并兀确凿边界。尽管如此,考生写新材料作文时为保证立意准确,分数可观,却应有一种勿跨过边界的警惕感。树立这种“边界”意识,要求处理作文材料有更清晰、更规范的方法和原则。

结合以上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循着新材料作文延伸、延展的这个线索来斟酌如下问题:如何分析材料阐述的内容,怎样探究材料背后的深意,怎么牵引佐证观点的论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有据地指导学生准确立意,谨慎行文。

一、紧扣材料就事论事,易而较泛

不论是原来的材料作文,还是现在的新材料作文,都具有“缘事而发”的特点。要保证符合题意,最简易的做法便是尽可能针对材料本身就事论事,自然减少了过度引申造成偏题的风险。

那么,就事论事的写法是否符合新材料作文要求呢?细数2014年17道全国高考作文题,其中9道作文题的要求明确提出不脱离(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内容”实际上就是材料的表层意思,“含意”才是需要进一步延伸的深层理解。分析这句话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作文可以紧扣材料表层“内容”来写,也可以围绕材料深层“含意”来写,鼓励向材料深处挖掘的同时也并未完全否定讨论材料本身内容。就事论事的写法正是侧重材料的表层内容。

就事论事,顾名思义是剖析事件本身。具体到材料作文,是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白己的看法,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例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材料为“高中阶段同学关系”调查数据和分析,考生就此发表看法,这恰恰是当年评分标准中所认定的“切合题意”要求;2013年江西卷作文题,以评析材料中所示的“中学生三怕”为主体的作文自然是稳妥切题、不偏不倚;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作文的主要内容同样可以停留在讨论“游客喂食动物”这一行为;2014年湖南卷,材料讲述“最美乡镇干部”心系人民创造最美风景的故事,作文亦可就此发表看法。应该说,作文的内容聚焦材料本身,这是一种简易的行文方式。

就材料论材料的方式虽然简易,但不能以一制万。这种写法比较适合于以现象、事件、调查数据等为材料的作文题目。就事论事重在一事一议,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做出价值判断、表达自己立场、分析问题事理、理清道理逻辑的能力。就事论事就是指考生的写作对象必须是试题材料所展示的内容,可有不少作文还是应由实到虚、以小见大,探究材料的深层指向。例如,寓意型和观点型材料本无“事”可言,自然不能就事论事。也就是说,就事论事确实没有普适性。除此之外,就事论事毕竟多是泛泛而谈,停留在对材料的浅层次论述,缺乏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内容单薄,思想不深。对于部分缺乏思维锻炼的学生不失为一种求稳的行文方式。对于要求更高的学生,则应明确把就事论事的写法作为针对特定材料的短期做法或是考场“头脑短路”时救场的无奈之举。

就事论事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同时也是处理新材料作文时慎熏保守的表现。尽管这种写法分值不可能高,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与之相对,推广、鼓励这种写法也不足取,毕竟从材料到观点所呈现的思想广度和深度也是考场作文考量的重要指标。

二、抽象概括上位概念,拒绝笼统

新材料作文不是随意从某处引用一些文字就可以命题的,其材料一般有较强的指向性,常蕴藏着特定的人生道理和社会话题。相较于可能浮于表面的就事论事,命题人和阅卷者更愿意看到学生能够从材料出发,找到这些有价值的道理和话题,书写有深度的文章。

文章无高下之分,考场作文则有分值之别。考场作文立意见真章、辨高下也不是什么秘密。于是,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拓宽、扩展、延伸材料以找到更好的观点:从纷繁的论述中理清主线,从实在的现象中抽取从属话题,从单一的表象中挖掘深意。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作文离题的乱象大抵发生在这个环节中。

众多审题方法、延伸路径都在探寻材料的特定指向和作文立意的范围。厘清这些纷繁的审题方法和延伸路径,大抵也是在“抵达”材料的上位概念的过程。所谓上位概念,就是把具体材料的“这一个”推演出的上层“这一类”。具体而言,就是事件属于什么性质,事实属于什么现象,讨论内容属于什么话题等。抽象概括出上位概念,相当于找到了材料讨论的外延,明确了承载的空间,将材料放同了讨论的坐标系。广东省2014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张玉金教授在分析当年高考作文时就明确指出:“‘含意’可以指上位概念或同一上位概念下的其他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

其实,我们通俗说的“写到点子上了”中的“点子”指的正是材料的上位概念。学生需把握好这个上位概念,才能获得进一步联系现实或者自身阅历的自。2013年重庆卷作文材料是:大豆难以引起食欲,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将其变为豆腐,易于吸收,可供烹饪多种美食。材料内容简单而模糊,不少学生难以下笔。其实,只需抓住大豆成为豆腐这一过程的上位概念即可,那就是变(变化、变形、转化)。当然,近几年的作文题日也凸显出对思辨性的考查。于是,不少材料的上层概念就不那么单一纯粹,而是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2014年广东卷描述了这样的困境:黑白胶片时代照片少却常引起人们深情同忆,数码时代照片多却稀释了感情。这也直指“科技与生活方式”或“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的纠葛。上位概念并非玄而又玄的说法。有时为了减轻审题难度和引导学生思维,上位概念就直接出现在材料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关键词。

概括出材料的上位概念,自然就不是流于表层,而是有深挖意识,应该是一种谨慎规范的延伸。至于怎样围绕上位概念来写,自然还要看功力。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学生即便具备了由实到虚、由个到类、由表层到深层的延伸意识,却仍然会出现失误。特别是从概括材料得到一个普遍的道理后笼统论述,不着边际。合理延伸新材料作文,是要在上位概念统摄下,不任意拔高,不笼统论述。总结起来,还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同归材料,不宜转移。材料的上位概念囊括了材料,但毕竟包括了其他内涵。如果没有精确把握,则可能在论述中发生偏差。例如一则讲述“古村落消失和保护”的材料,可以从“保护古村落”这种行动推向“保护传统文化”这类现象。只是有些学生从我们应该保护民族的根本――传统文化,转向论述“人不能忘本”,这其实就是概念把握不准,存在偷换概念或视点转移。二是谨防空泛,不宜扩大。从材料中得出观点,行文围绕观点展开,这是一般的做法。问题在于,有些观点和话题过于宽泛,不接地气,不免丢失了材料的个性。2013年广东作文题就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富翁捐助自然是帮助的一种体现,但立意不能扩大到“帮助”层面,例如扶老人过马路,帮爸妈做家务,借同学一支笔等帮助举动,离材料就很远了。三是避免空泛,莫写话题式。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所以不同,就在于材料不仅是一个引子,还是作文的隐线。在写新材料作文时,还采用话题作文的贴标签式写法,是忽略了材料的整体内容,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以“禁止喂食野生动物”的禁令为起点讨论“规则”这一话题,基本上是符合题意的,但就“禁令”论“规则”,没有触及材料所描述的人因喜欢而喂食这种“情(喜欢)与理(规则)”的两难,多少有些遗憾。

三、类比迁移同层事物,追求神似

对材料进行延伸,就是在“含意”层面进行加工。延伸时,可以纵向深挖,抽象概括上位概念,那么,也可以横向拓展,类比迁移同类事物。所谓类比迁移,是指在审题时恰当地推理、引申,得出合理的立意方向;也指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生成丰富素材支撑观点,充实文章内容。类比迁移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物到人,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到充分,由材料到现实,实现了材料平面剑立体的塑造。原材料的“所指”意图不能改变,考生只能在此基础上延伸…能纳入总轨道的“能指”联想,追求神似的类比迁移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步。

将类比放在审题环节,就是将材料生活化、现实化,自然而然地得出观点。可以筛选、概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适当类比延伸,迅速构造作文的框架。仍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为例,材料中的一个角度是“喂食动物会使动物丧失觅食能力”,可以直接对应现实中“过分呵护孩子会使其难以成才”;材料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接受喂食的动物丧失了觅食能力”,则可以类比到“依赖父母难以适应社会”,也就是说“自立,才能更好地成长”。材料中的观点有时语焉不详,为将其明确化、清晰化,就需要这样进一步类比延伸。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还是“房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的情况,使学生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技术特性、相关标准等基本知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建筑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建筑材料”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可以说它是通往专业课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决定学生专业面宽窄和工作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要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化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但其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岗位群设置专业,增强专业覆盖面,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同时,还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应淡化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把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企业对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我们认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的要求,针对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群,整理出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并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教学大纲。笔者认为,“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与掌握建筑行业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掌握我国现行建筑材料的各种标准和常见的检测方法,比较熟练地对目前施工企业常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基本上可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合格性评定提供依据;三是强化对专业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庞杂,以叙述性内容为主,涉及知识面广,教材涵盖了十多个大类,上百个材料品种,但其系统性差,各章节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这是由于材料学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各类材料本身就是一门专业学科,如胶凝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等。如此多的内容都汇集到“建筑材料”课程中,使其成为一门介于材料学科与建筑工程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 

“建筑材料”的课程内容庞杂混乱,主要是对各类材料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是针对各类材料技术性质的总结,缺乏逻辑性和理论计算分析。同时,由于一系列和工程密切相关的试验资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繁多的条文叙述及经验公式,而又缺少逻辑推理,使得其整体性、逻辑性、严密性、连贯性均较差。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高职教育极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依然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重理论教育,轻技能训练,使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基本上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编订的课程,也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学校自行其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践课的开课率没有达到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践课看成理论课的附属课。二是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多按传统的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单一闭卷考试方法。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对“建筑材料”课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就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沿用以前的教材,这些旧教材的内容比较狭窄,很多教材缺乏对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实验方法、新标准的介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建材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建材领域发展的速度,所以,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建筑材料”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以应对工程实际的高速发展。 

(二)沿用本科教学大纲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只是对这门课程本科的教学内容作了局部删减,略降低教学要求。“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讲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一些基本测试,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仅仅是用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因而,在现阶段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实验课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属于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真正地把实验课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旧停留在口头讲授、“满堂灌”的层面上,而建筑材料领域中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难以描绘。大多数理论知识只有在具备工程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学生更好、更快地加以理解。此外,随着大学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吸引了众多高中毕业生就读。这就导致了在高职就读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不扎实,且个体差异较大,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多,主动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这给“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精研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就应该有所侧重,在深入分析岗位工作对本课程知识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打破学科框架,构建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体现土建专业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讲解透彻的同时,兼顾讲解其他一般内容,其余内容则可要求学生们课后自学完成。建筑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结合专业的特点,应该突出两个重点,即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结构材料。

材料的基本性质这一章很重要,它是研究建筑材料共性问题,是后继各章的基础知识。因此,应较详细地把材料性质的各个概念结合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清楚,要求学生们牢固掌握。结构材料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和正常使用。所以,应把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列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这些重点内容时,应尽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诱导和启发学生去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正确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某些具体材料的教学,则宜采用在众多材料品种中选取典型品种予以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水泥”一章,应选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通用水泥作为主要讲解内容,其中又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熟料的矿物组成、水化反应、硬化机理、技术性质、腐蚀及应用、储存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介绍其他掺入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而水泥中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彩色硅酸盐水泥不是重点内容,仅作简单介绍即可。特别要做说明的是在突出重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其他非重点章节中也有重点内容,譬如在“砌体结构材料”这一非重点章节里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砌块是重要的墙体材料,所以它们的技术性质是重点内容。确定重点和非重点内容教学,不仅能缩短授课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而重点地掌握建材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融会贯通 

为了克服“建筑材料”内容多而散、系统性差的不足,同时也为了避免讲授时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特别要注意加强课程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各种工程材料服务与工程实际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明确各种材料在工程实际中所处的地位为出发点;以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基本构造与组成、材料应用发展方向展开论述;以材料在工程实际中不同的功能作用作为结论来开展教学,会使学生感觉总体思路明确,条理清晰,前后上下知识融会贯通。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无趣等问题,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样品教学,做好对比分析。“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叙述性内容偏多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我们应尽力收集相关的材料样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学生对该材料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再介绍其性能、特点和应用等其他内容。同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共性和特性,便于掌握和理解其技术性能。如讲解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当场取少量水泥、天然砂、石子和水进行搅拌,介绍各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可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观察不同配合比的材料性能的差异。再如在介绍过火砖、欠火砖时,可直接用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砖的外观颜色和形状,就能很快掌握这两类砖的特点和区别,学生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第二,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述为主要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比较低。采用电化教学,借用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而且还能通过影像,真实而直观地反映出材料的“真面目”,使学生加深对材料性能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引入工程实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定义、概念,把工程的实际环节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以实际工程为例来讲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效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例如,在讲石灰的性质时,可列举石灰的应用、抹灰墙而出现爆裂点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此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石灰熟化时体积膨胀较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石灰变储存期为陈伏期的必要性。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通过对这些简单试验的操作与观察,学生对生石灰熟化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可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发挥实验在建材课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的叙述性和定性的(有时是半定量的)性质,它对某些概念的定义是不精确的,仅仅从定义本身难以作出精确的认识和严格的区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泥的“凝结”和“硬化”、“初凝”和“终凝”这样一些成对出现的概念。这里不妨引用一下水泥的“初凝”和“终凝”这一对概念的定义:“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随后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这里的“开始失去”“完全失去”和“开始具有”等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定量的规定。学生难以区分和掌握这样的定义。而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样的概念。这里不妨再引用一下该实验中有关试验结果的规定:由加水时算起,到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初凝时间;到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所经历的时间为终凝时间。这样由实验对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量规定和区分,显然比上述的定义要精确,且实验形象、具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授课时,教师就结合实验把“初凝”和“终凝”概念量化、具体化,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概念。“建筑材料”课程中类似的概念很多,如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沥青的黏性等概念,都可以用有关的实验来使其定义精确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尽管结合课程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和实践环节上,我们作了积极的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改革已初步有了成效,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的改革和实践的探索中,我们要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以更好地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材料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概论》课 课程建设 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其核心课程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我一直和同事们一起,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加强和完善《概论》课的课程建设,努力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教学条件和设施

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大纲中包括课程性质说明、每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章节纲目要点、复习思考题、学习参考资料篇目等内容。根据高校思政课05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在新调整的教学计划中,专科学生《概论》课开设64学时,采用小班型授课为主。使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并为教师配备了相关教学案例等参考书以及《复兴之路》、《大阅兵》、《香港、澳门回归纪实》等近40种的影视资料,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编写特色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此外,我们还为学生开列了多种学习参考书目和文献,并为学生提供了三种学习的途径:提供主要思想政治课精品网站地址;提供学校图书馆教学专用阅览室;提供《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让学生阅读上面推荐的经典文章及相关信息等。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概论》课程组共有教师13人,这是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体,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也是一支职称高、学历高、实践技能强的教学队伍。教师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了提升水平,我们除了参加学校各种培训外,还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及参加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并为青年教师专门配备了指导教师。我们还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多篇教改论文获省、市校级奖励,并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校教改立项的研究工作。

三、深化教学改革

(一)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

《概论》所使用的教材是全国统编教材,又是本、专科通用教材。因此,高职院校做好《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工作更为必要。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是教师要非常熟练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这是前提,含糊不得。所以,每学期上《概论》课之前,我们都要仔细研读教材,哪些是重点、难点,应该讲到什么程度,应该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认真思考,一一熟记于心。对于教材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要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和相信。在教材的使用上,既依靠教材,又不拘于泥教材,以教材知识点为依据,以专题教学为表现形式,适量增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及最新的时事政治等内容。

在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坚持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过程上精心设计。《概论》课教学始终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以达到教学目的,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指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不同的内容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

2、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教学形式上精心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有:(1)专题教学法,形式是精讲。主要是针对基本原理,教师一般都精心准备,做到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2)讨论式教学法,形式是课堂讨论。针对热点难点和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教师加以理论分析和引导。(3)问题式教学法,形式是对话教学,以学生提问和教师答疑为主。

3、教学手段上尝试创新。充分利用电脑课件、多媒体网络、电视机、录放机等现代教育手段和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很大实效。教师开设“思政博客”、公布个人手机号码、电子邮箱,便于师生沟通。创设课前新闻报道或点评、主题辩论、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特设情境行为选择、自选章节学生讲课,浏览《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撰写心得,社会调查主题汇报等多种学生主动学习方法,并积极拓展课外实践教学。

4、教学内容上调整充实。由于本门课程特有的时政性,我们经常会根据国内外实践和形势的变化而及时更新或调整教学内容,吸收当前理论界和具体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如在2011年,增加了两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利比亚战争、人民币升值等内容,用大量丰富的最新信息资料,来说明理论观点,从而增强了大学生的参与度和课程的吸引力。

(三)创新《概论》课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

教学模式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配合课堂讨论、课堂交流、观看影视资料、演讲、辩论、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演唱革命歌曲等实践教学环节,较好地做到了理论性、思想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统一。

《概论》课的考核模式主要是采取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教师注重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运用综合多维度评价机制评定学生成绩。总评成绩构成:平时综合表现(包括作业,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辅导员评价等)占30%;参与社会实践(态度与书面报告)占20%;期末考核占50%(基本形式是笔试,开卷或毕卷。)

四、强化教学管理

课程组积极组织教研、教改,强化教学制度管理。每学期任课教师共同制定课程的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进行授课,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公开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做到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每年都有教师考核记录和“学评教”材料。制定课程考试纲要,每学期考试后都要做试卷分析,并撰写课程总结与分析,相关材料存档。

总之,在《概论》课课程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以学生能力、素质提升为出发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师生“结对子”活动为载体,以改革学生考评机制为牵动,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而努力工作。2010年,《概论》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这是对我们课程建设的初步肯定。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力争把《概论》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使这门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概括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概括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创设的“新材料、新情境”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采取以下策略: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依据,对于纷繁复杂的史料和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但要将教材的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则需要对教材做进一步的概括。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教科书中的专题导语、课前提示、目录、课题和子目录的习惯,因为它们是对全书内容系统、高度的概括,能让人很清晰且有重点地从宏观上把握课本结构和知识的基本线索。教师应当组织学生根据导语、课前提示、标题,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总结,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如人民版必修二中的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之后民族工业经历了什么样的曲折历程,这就可以将本课的内容系统化,顺着这样的线索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索和归纳每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概况、结果,从而更好地提炼核心内容,理解知识点,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过程。此外,在阅读教材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图文史料深入开发,合理利用“学习思考”“自我测评”栏目中的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概括,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历史现象的本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结构具有系统性和立体性等特点。从人类历史活动的要素看,历史由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构成;从横向结构看,历史知识由经济、政治、军事、民族、对外关系等构成;从纵向结构看,历史现象都有一个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征也不相同;从联系的角度看,历史现象也都有其产生的前因后果、背景、条件和影响;从理论的角度看,历史知识又由史实和观点两个方面构成,而观点又包括性质、实质、意义、评价、经验和教训等。以上这些知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及运用这些结构。不仅要构建专题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结构、章节知识结构等,还要立足于整体,着眼于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再回到整体,善于打破时间、空间、模块及章节子目之间的界限。

3.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教师要选择典型的有概括要求的多样化的材料和习题,启发学生对其深入分析和归纳以及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另外,要引导学生掌握和自我发现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做完习题之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的学习习惯。新课程习题呈现的都是“新材料、史料”,对历史知识的概括离不开两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即“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概括能力的水平也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历史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采取课前试编教学提纲或学案的方式预习,课后记录读史札记、试写历史小论文、编写历史短剧等,这些方式都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掌握思想理论,提升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最高形式的概括。在教学中,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各种思想理论分析问题,诸如: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阶级斗争的理论、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理论等等。

总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离不开对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勇.中学生历史学习技能培养之我见[J].教师,2009(19).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堂教学 案例法

中图分类号:TU37;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202-0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该课程主要研究典型构件梁、板和柱等的一些力学性能、设计方法、构造要求和破坏特征等,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性能、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特点是概念多、内容多、符号多,加上规范的约束性,公式的经验性和问题的多解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作了一些探讨。

1 课程特点

(1)课程综合性很强,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知识。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内容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入手,然后研究基本构件的承载特性和破坏特征。由于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和水搅拌经凝结硬化而形成,因此,混凝土材料的离散性大,力学性能较为复杂,相应的材料参数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获得混凝土材料及其构件的强度设计值,需要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的数学知识,理解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在分析构件基本受力过程中,虽然混凝土材料不是均质且非各向同性材料,但仍采用了材料力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与力学基础。

(2)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需要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一门由理论向工程实践转化的学科,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论与工程实践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有解决问题的结果为什么不是唯一的困惑。因此,需要让学生明白,影响一个实际工程的参数很多。在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前提条件下,很多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因此,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工程概念,培养他们的工程素质。

(3)涉及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

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特性、构件的承载性能、理论分析、构件设计计算等四个部分。在材料特性中,不仅要掌握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也要掌握其非力学特性,如收缩与徐变。构件的承载性能中,由于混凝土的离散性及脆性特征、钢筋与混凝土2种材料的配比,以及荷载的加载方式,都会影响着构件的承载性能。通过分析构件的承载性能,建立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并与实验结果相对比,并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最终落实到工程实践中。因此,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涉及内容多,体系庞杂。

2 课堂教学探讨

(1)采用案例法,梳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内容。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对案例的运用和讨论为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重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而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最根本的内容就是案例的选取和使用,这也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它方法的关键。其特点有:真实性、典型性、规范性、启发性和实用性。

(2)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培养工程素养。

在刚开始讲授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课程时,学生的概念里仍然是任何问题都只有唯一的精确理论解,学生只会解答严格给出条件的问题,但条件设定不完全时,学生往往会无法下手。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学生总会设法找到设计结果的唯一性与精确性。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回答正确的设计观念。设计是从未知到已知,包括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计算分析,结果评价,反复修改。在收集资料过程,使用材料的属性只能估算;结构方案分析时,只能进行结构的近似分析;建筑结构物上承受的外荷载并不能准确得知。因此,设计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性工作,设计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它是一个寻求最佳解的过程。由于材料属性的离散性和外荷载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设计结果答案不唯一,但有好坏之分。通过对设计概念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设计一个工程与做一道数学题的区别,从而培养他们的工程素养。

(3)系统介绍研究思路,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性结果的科学性。

与材料力学课程比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试验数据曲线拟合的基础上,构件的设计计算内容是建立在实验和工程实践基础上的,故存在很多经验系数和经验公式。这可能使得学生怀疑这门学科的科学性,难以让学生找到学习这门课的方法。因此,需要老师系统地介绍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设计理论方法。针对一个未知的领域,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首先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找到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②建立合理的数学力学计算模型;③以相关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④将理论结果与对实验经果进行认真对比分析,寻找结果差异的原因;⑤以工程实际需求为目标,对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修正。然后以某一构件(如抗扭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例,来讲解其设计方法。这就使得学生易于理解规范中的相关构造要求,以及设计参数的上下限值(如最小和最大配筋率)。

(4)注重归纳总结,加强教学的逻辑性

符号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一大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混淆符号。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给学生讲解符号的规律。符号的下标一般是英文单词的开始字母。如:εe、εp、εsh、εcr依次为弹性应变,塑性应变,收缩应变和徐变。为了便于学生能很好记住这些符号,在课件中给出专业术语的英文单词。另外,课本中构造部分规定性东西多,内容比较零散,缺少逻辑性,有时,一个规定,在不同的地方多次出现。

3 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概念,又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应以工程实际需求为目标,系统介绍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归纳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的逻辑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列平.混凝土结构(上册)[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工程材料概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迹象;迹大于象;概念服装;非纺织材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21-02

1 “绘画迹象论”的含义

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通过迹象而有所表达,这是绘画活动的一个简单事实,也是钟孺乾首次提出的在绘画活动中可以作为一个共通的、基础的概念——“绘画迹象论”。

什么是“迹象”?简单讲,“迹”指艺术家手工或半手工半机械的操作痕迹,即以工具作用于材料留下的踪痕。在绘画中,说起某画的“迹”如何,就是指画中某“象”的质地,它包含大家所熟知的笔墨、肌理、笔触、质感、色彩之类,用现代汉语注释,“迹”可说成是一物作用于另一物而产生的痕迹;“象”指有形可见之物,由可视之迹构成的“象”,而说起某画的“象”如何,就是指画面的间架结构和画中表现对象的形状与态势,它包含我们常说的轮廓、形象、造型、构成等等,连同绘画材料的边沿和角线在内。以上的解释是分解了“迹”“象”的所指,也就是“绘画迹象论”中的“迹因素”和“象因素”。通过分析绘画作品,加以对“绘画迹象论”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明白,“迹”在“象”中,“象”由“迹”生,“迹”为“象”之“迹”,“象”为“迹”之“象”,“象”既是“迹”,“迹”即是“象”,“迹”“象”统一便是“迹象”。

2 服装艺术领域中的“迹象论”

如今,“绘画迹象论”已被众多学者接受和认同,并被运用到其它领域。“迹象”一词,相较“笔墨”“肌理”“文本”“语言”等有着显而易见的确定性和包容性,且“迹象”作为专业术语和艺术概念,更有着不可替代的适应性。那么,介于“迹象”的确定性和包容性,如果我们愿意把绘画看成是人类“作迹造象”的事体,而且认同绘画起源于人类作迹的本能,那么人类从一开始的树叶遮体,再到如今设计师们通过对面料裁剪进而缝制出服装的过程,也可看作是人类在服装艺术领域中的“作迹造象”。

“绘画迹象论”中认为绘画是起源于人的作迹本能,绘画艺术的发生及其变化,都是因为人的智慧“首出万物,自能制造”,“人灵不能自己也”才得以产生,人类的服装亦是一样。当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开始用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遮蔽身体时,也开启了人类出自本能的属于服装艺术领域中“作迹造象”的历史。这当中,叶子及其纹理即为“迹”,编制而成的裙子外轮廓即为“象”。

服装艺术中,“象”指的由“迹”而产生的服装廓形,但这个“迹”与“绘画迹象论”当中的“迹”有所不同。服装艺术中“迹”不仅仅指艺术家对所用材料手工或半手工半机械的操作痕迹(肌理、面料质感、色彩等),它也包括所用材料本身存在和持有的肌理或质感或色彩等等。

3 服装艺术中的“迹大于象”

在绘画艺术中,油画家讲究造型与色彩,版画家重视黑白灰调子和“版味”、“刀味”,水彩画家看重水性色彩在时间序列中所呈现的图像与趣味,中国水墨画则强调意象和笔墨。同样,服装设计师亦注重服装材料“迹”的选择和改造,以及整体廓形“象”的变化。

但在“迹因素”与“象因素”的博弈中,“迹因素”略占优势。这是源于人类服装史已发展久远,且受到人体躯干造型空间等的局限,“象因素”似乎已探究到公式阶段,但“迹因素”却不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服装制作混入的材料越来越复杂,新材料越来越多被起用,媒介物质一步步自主自立,从艺术语言的辅助手段上升为艺术语言本身,“迹因素”明显被重视和凸显。设计师在许多作品中开始较多的追求“迹”的艺术表现,并有意凸显“迹”而忽略“象”,“迹因素”的呈现多过于“象因素”。因此,“象”因素被挤出了中心地位,有时甚至根本与“象”无关。这时,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生命与物质材料的对话,思想与现成物品的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最终留下的是注入了生命和思想的“迹”,这便是“迹大于象”。有“迹”必有“象”,而且是顺应于“迹”的“象”。

图1 Alexander McQueen贝壳制成的服装作品4 概念服装中非纺织材料凸显的“迹大于象”的艺术现象

在众多服装类型中,包括成衣、高级服装等等,带给我们最多“迹”的视觉盛宴,并将“迹因素”展现到淋漓尽致的要数由非纺织材料构成的概念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