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范例6篇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范文1

[关键词]实践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贯通性

[中图分类号]G71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008 ― 03

21世纪高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强调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育人环节,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等部门2012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苏州科技学院为适应当前国家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调“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苏州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建校以来便成立的一个老牌专业,历史悠久,专业基础深厚。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对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个转型问题,即由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向强化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方向转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转型,也为了将实践教学改革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具体教学实践当中,真正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和构建“三位一体”的整体贯通性实践教学体系。

一、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实践教学,“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为基本目的’的教学活动。它通常包括生产劳动、技能训练、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参观、调查、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基本形式。”〔1〕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以致用、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中介。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学本科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偏见,实践教学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首先,师生对于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他们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比如一谈到实践教学,许多教师都以为这是高职高专和工科院校的实训课或者实验课,一般文科院校特别是其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可有可无;学生也认为实践活动就是放羊式自由活动,许多学生只是在活动开始时点个卯,然后就放任自流,消极应付。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其次,教师相关的专业实践知识、技能和技术上的不足。承担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就进入高校工作的,一直从事的是纯理论性专业学习和研究,大多没有真正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更没有多少专业技能、技术方面的经验,而且科研方面也大多拘囿于一些纯文学性课题,缺乏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导致实践教学缺乏具体规划和针对性,实践内容流于空泛,与学生心理期望相差太大,学生缺乏实践的激情和兴趣,茫然随意,懈怠逃课。再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其内容之间缺乏整体连贯性。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本科四年各个学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第一学年的“学术报告与专业指导”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第二学年的“秘书技能训练与测试(一)”、第三学年的“秘书技能训练与测试(二)”和“学年论文”、以及第四学年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相互之间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贯穿始终的连贯性,学生实践漂浮于获取学分的层面,缺乏更深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与训练。最后,是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不足。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场地、经费和仪器设备等,这些都受制于学校现有条件限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许多实践课程只好停留于教室课堂上的悬空虚谈,或者是利用校外资源,建立社会见习实践基地,但许多基地的建设也是做些表面文章,不仅学生见习实践“走马观花”,缺乏明确的实践任务和实践要求;实践基地的单位、企业也没有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操作训练,只是让他们打打杂、跑跑腿,并未参与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对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虽然在拟定实践教学工作计划书时,对于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任务和内容都有比较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按照这些规定进行实践教学的。本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实践环节结果变成了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一个点缀或是用来平衡教师工作量分配的一个辅助。本科实践教学过程被整个儿地变味了。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构想

为了改变实践教学的上述现状,真正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活动,2015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的工作目标:“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创新平台内涵建设,完善实践创新的管理机制,探索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体制与机制。”但应当看到,学校搭建的是一个优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宏阔理论构架,真正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实践教学发挥创新能力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的,还应在实践教学的微观具体方面进行一些更明确的改革探索,那就是构建“三位一体”的整体贯通性实践教学体系。所谓“三位一体”的整体贯通性实践教学体系,指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衔接、师生研习互动及多种资源整合等方面实现融会贯通,使实践教学真正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和提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上,要实现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创新能力三位一体。即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在实践训练中灌注着理论指导与能力提升,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落实理论指导与总结。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是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两翼,理论教学主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训练则是检验、运用和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而且任何理论都源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提升。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2〕有论者在谈到现代大学实践教学基本观念时也强调,要“树立并重发展观念”,即“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发展。这是因为,作为教学的两个方面,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各有长短,不能重此轻彼,坚持并重发展不是各自孤立地发展,而是要着眼于教学整体目标需要,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3〕因此,改革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创新能力三位一体非常重要。

其次,教学衔接上,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社会需要三位一体。即在实践教学内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以培养高素质和创新人才为前提,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社会需要揉为一体,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和任务为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我校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因此,改革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内部衔接上,要注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社会需要三者相结合。

再次,师生互动上,要实现专业建设、实践训练和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即将教师科研活动、实践训练内容和学生自主创新融为一体,力求“实践专业化,专业项目化”。换句话说,教师带着科研项目进行实践教学,将学生吸纳到自己的科研活动中,这样一来,科研成果可以丰富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科研实践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师生在科研活动中可以教学相长,共同促进,提高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丰富和提升教学理论,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资源整合上,要实现校园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三位一体。即尝试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聘请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做实践指导老师,到学校实训中心现场指导和传授经验,丰富和活跃实践教学内容;本校师生则走出去,到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做科研项目的交流合作和实训操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要创建网络实践平台,实现校内校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把社会实践与网络实践相结合,拓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等。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改的具体做法与建议

前面所述的实践教学改革目标与构想实际上还是一个教学改革的蓝图或者说方案,要真正实现“三位一体”的整体贯通性实践教学体系,还得从以下方面展开具体的落实和尝试。

首先,从本科教学内容的衔接方面,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要三者的衔接关系,使整个本科教学体系一脉相承、贯通起来。这不仅牵涉到教学培养方案中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的适当调配,还牵涉到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安排,要求改变以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训练倾向,打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坚硬壁垒,真正实现在课程教学中贯穿着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实践教学中灌注着理论的指导与提升。具体一点来说,改变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所占的总比重,真正实现《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我校2014年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总学分数为180学分,实践课学分为28学分,占总学分数的15.6%,超过了此前的11.8%。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实训项目,即把理论课挪到应用文科实训中心去讲授,一边传授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训演示。或者增设一些开放式实训选修课,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贯穿理论指导和专业知识运用,并结合地域文化经济发展需要,在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进行地域文化方面的教学传授与科研指导。

其次,从实践教学各环节内容的衔接方面,在短学期实践教学、学年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各环节内部做到教学内容的真正贯通。以往的短学期实践教学、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个实践环节在教学内容上几乎都是各不相干,互不牵连(除了有些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具有连贯性之外)。为了打破实践教学的这种零散现状,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计划与安排上,要做到纵览全局,统筹规划,对大学四年各个学年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计划性和整体性;又要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需要相关联的社区文化调研、资料收集与整理、地域文化考察、文案筹划与制作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并把这些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他们在毕业论文选题上多做一些与上述话题相关的课题研究,而不是像以往一样都是写作一些纯文学性的研究论文。这样一来,才会实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内部的真正贯通。

再次,从师生研习互动方面,将教师科研活动、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等三者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可以跨界地选择一些贴近文秘方向的课题进行研究,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苏州地域文化研究、历史文化名人及古村落保护研究、历史街区的文化发掘与提升、市场经济和社区文化调研及秘书文化历史的考察等,这样一来,教师可以使自己的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这些科研思路和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丰富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把学生吸收到自己的科研实践中,真正达到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真正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学有所乐和学有所获。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说,各个学年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应当更明确和具体化,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体制,增加学生自主科研创新项目的数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同时,应尽可能地使这些实践活动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社会发展需要,融创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实践的热情和兴趣。

最后,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实现社会资源、校园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开拓实践教学领域,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如前所言,以往的实践教学往往流于走过场,学校教师的指导作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质性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是敷衍了事,没有真正融入社会实践中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做实践指导老师,到学校实训中心现场指导和传授经验,丰富和活跃实践教学内容;本校师生也可以走出去,到企事业单位或党政机关做科研项目的交流合作和实训操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切实丰富实践经验和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学校要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带着课题到政府机关或公司企业进行临场实践,真正掌握实践环节,提高科研水平,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或者让新进教师先进政府机关或公司企业进行实践取经,工作一、两年后再正式走向讲台。总之,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能进行理论与实践双边教学的实践性教学队伍。此外,创建网络实践平台,实现校内校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将社会实践与网络实践相结合,拓展实践活动领域,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如在校园网络上开辟专门的课程讨论区和才艺展示区等、开展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制作、课件制作和网络演示活动等来提高学生实践热情,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实践指导等等。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实践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不论是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抑或是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的建设和发展等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一,可以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的人才培养更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尤其是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扩大就业范围。因为实践教学改革不仅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强调实践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关联,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扩大就业范围。其二,可以更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动手,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施。”〔4〕实践也证明,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获得,仅靠课堂教学无法达到,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获得。因此,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更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还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反过来显然也有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可见,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改革具有极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尝试。

〔参 考 文 献〕

〔1〕〔3〕陈云棠.对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65-69.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范文2

尤海军 大安市乐胜乡古城学校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语文实践性学习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实践性凸显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在课堂

教学还是在课程评价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多样的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被开发开始设计并呈现在各版本的教材中。但

却没有明确提出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体系。我们认为,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是直接为语文实践性学习服务的课程内

容,那么其体系设计建设也必须遵循其内涵与必要性出发。

关键词:语文;人文性实践;设计;构建

一、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内涵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有其特定的阶段性要求,

小学,特定对象,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单一的语文人文性实践

活动是构成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基础,也是人文性实践活动体

系设计的重要元素,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不仅重视对于单—语文

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但它更重视的是各个实践活动之间的整

体联系,它们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于多样中体现统一。另外,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作为一种应用性的实践,它能够具

体体现语文活动课程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方式理论的实际运

用,应该为当代语文教育新理论与师生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

梁,那么其结果应该是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必要性

(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

度正在日益加深,同时,崇尚国学的风潮在国内再度掀起,也带

动了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

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

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的设计应当结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

奇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

并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语文学科

的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来

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示语文学科的内涵,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

解,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达到语文教育促进学生价值

整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重要途径

语文实践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当前不少学生

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为学语文没意思,比如一提作文就

头疼,还有学生认为已学过语文,早会了,为此听语文课当然提

不起精神。伴随着这种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的相互体验而

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排斥的心理状态。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

体系设计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实践兴趣与方法,切实促进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当前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思想上轻视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和有效落实的最大障碍。进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是一

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各大教育机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来

说,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克服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教育

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里,小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

的,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造成太多的教师多用填鸭式的教

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个人创造性难以发挥,造成了孩子对所学知

识的兴趣极大的缺失,自主学习能力持续下降,变成了死记硬背

的机器。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活泼生动

的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

有很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思想固化,没有摆正自身的

位置,教师,应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航者和辅助者,而不

是主宰者。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固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小学学

校存在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对实践能力培养轻描淡写或重

视不够,对学生也只是重视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的过程。从而

在教育教学的思想意识上,把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管理放在首

位,而轻视实践教学和时间教学的管理。

四、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建立

(一)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知道,任何涉及活动

都是从理论认识上的一种新的实践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

的设计也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是上文所述的语文活动课程

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理论。我们开始在中小学语文的人类实践

活动安排的考虑,并认为中国人文实践系统设计教学的需要,他

们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出发点。其次是小学生身心发

展的理论和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

的设计必须考虑的计划安排和实施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特点,与法律的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一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和教材编写的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还具有科学的范畴及

其理论基础,掌握设计理论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系统设计的重

要前提。

(二)学科性原则: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具有

实践性,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在学习功能上具有整合性。

特别是活动内容应能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对语

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新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是

创新教育的时代,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学

科性方向的再度明确。在这个背景下,继续贯彻过去流行的语文

教学原则,已不能适应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现

有的语文教学原则进行适时的审思。如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

的语文实践活动尽管主题各异,形式有别,但都把培养学生表达

能力作为重要的活动目标。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人文性实践活动的

语文实践属性,体现了现代人文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

计的构建方面,客观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

们的重视。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坚持原则,

具体实施,良好反馈等细节方面的问题,并持之以恒。总之,在

素质教育体系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小学

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

协调发展,是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

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篇[M].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7.

[2]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1.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突出“聚力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再创*辉煌”为实践总载体,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际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领和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健康顺利开展。

二、宣传重点

1、宣传省委、*市委和*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和重要活动;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宣传我市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组织好市领导和各活动参加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

2、宣传我市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进典型和进展情况。大力宣传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及时报道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找准学习实践活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报道好各部门各单位的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3、宣传我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着力宣传我市各部门各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两年”活动,完成“两大任务”推进“两大工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宣传各部门各单位要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着力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事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的情况。

三、阶段性宣传工作安排

1、学习调研阶段(5月中旬前)。

以“理清思路、凝聚科学发展共识”为主线,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宣传各部门各单位联系实际,探索创新,引导广大干部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的情况。重点抓好学习培训、蹲点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三服务”专项行动的宣传。一是开展理论武装思想的宣传。宣传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通过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市领导宣讲、“*论坛”专题报告会、组建宣传团巡回宣讲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部署;二是开展“保增促调、助推发展”蹲点调研行动的宣传。着重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宣传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科学发展专题蹲点调研,集中民智,理清思路的情况。三是开展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行动的宣传。宣传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学习实践活动总载体,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宣传开展“领导谈发展”、“讨论转观念”、“征文聚共识”、“演讲展风采”、“为科学发展献一计”和“我为招商引资出把力”等活动。四是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专项行动的宣传。重点宣传好部门(单位)“一对一”服务企业内容,在深化光机电产业“一对一”服务的基础上,扩大到规上企业,开展全市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服务,主动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与企业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宣传突出服务群众,开展“对接民生”活动。重点宣传好群众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机关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责“挂号对接、销号解决”,推进市“两会”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办理、积案调处、城市征迁工作和政府实事项目落实。宣传突出服务发展,开展“问责提效”活动,重点宣传好机关部门如何着眼解决服务“中梗阻”和执行力递减问题,宣传好“亮党员身份、亮岗位职责、亮服务承诺”制度,树立部门服务态度可亲,服务质量可信,服务效果可查的“三可”形象。

2、分析检查阶段(6月底前)。

以“民主公开、共谋科学发展大计”为主线,重点宣传市级领导和各部门各单位走进基层、走近服务对象、走入群众当中,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代表、行业监督代表等参加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民主恳谈会。通过领导接待日、现场办公日、设立意见箱和电子邮箱等形式,广泛听取征求意见建议的情况;宣传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对照检查和自我剖析的情况;宣传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讨论分析存在问题,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召开民主评议会的情况。

3、整改落实阶段(8月底前)。

以“克难建制、再创科学发展优势”为主线,重点宣传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按照群众意见建议,制订整改目录,制定整改方案,向社会公示承诺的情况;宣传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建制攻坚月”活动,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的落实情况;宣传广大党员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满意度测评情况,并做好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总结的宣传报道。

四、宣传形式

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分三大系列展开,即:新闻宣传系列、理论宣传系列和社会宣传系列。

(一)新闻宣传系列

《*日报•*版》、市广播电视台、市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市委报道组要精心组织,发挥优势,形成合力,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1、设置专栏。各新闻媒体要统一开设专栏,通过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报道、动态报道、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等形式,形成全方位、多渠道、集中式的新闻宣传报道格局。市级新闻单位要分别设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看*”、“科学发展之*样本”、“科学发展点点问”、“学习实践在身边”等专栏,主要报道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进展情况、重要动态、典型经验等;社会各界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结合《科学发展实践样本36例》,宣传学习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结合“践行科学发展36计”有奖征集活动,宣传具有前瞻性、现实性、可行性和实践性的科学建议和对策。

2、组织评论文章。围绕活动的目标要求、主要原则,紧扣活动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针对活动各个阶段、环节的特点和要求,组织撰写编发富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社论、评论、述评等。

3、开设网站专题。政府网站和新闻网站要开设专题网页,设置活动动态、媒体评论、通知精神、学习资料、典型经验、工作简报、学习体会、“科学发展大家谈”等主要栏目,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活动,为推动*经济保增促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4、办好“行风视线”电视专栏。以“聚焦政风行风、维护民生民利”为主题,以“在线对话预告、民生回音、热点追踪”为基本形式,接受市民监督,在*电视台民生直通车节目中公布部门、单位在市长电话受理中心的值机时间、值机领导、主要对话内容;依托市长电话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受理群众诉求,听取群众意见与建议,为群众排忧解难;对部门、单位热线咨询投诉情况向公众反馈,并根据值机部门、单位一定时期市民反映热点,选择专题或相关问题进行跟踪报道。每期从报道具体问题入手,扩大问题覆盖面和部门、单位参与面,必要时同一专题(或问题)可多期、范围可扩大至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跟踪报道。

5、加强典型宣传和对外宣传。市级新闻媒体要精心策划,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推动面上活动深入开展。市广播电视台、*日报社*分社要结合《科学发展实践样本36例》乡土教材的学习,推出“科学实践之*样本”专栏,报道结构由“样本解读”、“实践者说”和“百姓感言”三部分组成,开展具体细致的系列典型报道。同时根据阶段性工作计划,适时推出阶段性的典型经验报道系列。电视台《金*党建》节目要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专题报道。市广播电视台、*日报社*分社和市委报道组要注重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认真挖掘活动中的亮点和特色,找准报道的切入点,积极向上级媒体送稿件。积极与上级新闻媒体对接,邀请来平采访。

(二)理论宣传系列

1、及时编印《*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要注重实效、点面结合、保持合理密度编发《简报》,全面反映学习实践活动情况,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特色亮点工作,并适时宣传信息报道要点。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与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络,积极主动地向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信息线索、报送高质量的信息,确保报送渠道畅通,提高信息报送时效性。

2、广泛宣传新一轮解放思想行动。通过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市领导宣讲、“*论坛”专题报告会、组建宣讲团巡回宣讲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部署。宣传我市上下如何利用电视网络报刊会议等平台,开展“领导谈发展”、“讨论转观念”、“征文聚共识”、“演讲展风采”、“为科学发展献一计”等活动,进一步形成科学发展的合力。

3、推出系列理论文章。以“解放思想、形成科学发展共识”为主线,邀请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以及*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新鲜经验,撰写一批理论文章。结合以“领导谈发展”、“讨论转观念”、“为科学发展献一计”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开展好政策、观念等理论宣传。结合《科学发展100问》等乡土教材,开设“科学发展点点问”专栏。结合“一对一”、“民生对接”、“问责提效”活动,继续做好有关服务企业、为民惠民政策的解读和宣传。

(1)充分发挥《*学刊》的作用,刊登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文章,进行交流研讨。

(2)在《*日报•*版》“论苑”版面“东湖时评”中,广泛征集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评,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形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家谈的浓厚氛围。

(3)在《*日报•*版》“视点”版面,适时推出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经验、典型样本的系列专版,通过深度报道的形式,总结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展现社会各界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编印乡土教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本原则、目标要求等,结合*实际,编印《科学发展观100问》、《*市科学发展实践样本36例》、《践行科学发展36计》,发放给党员干部学习。

(三)社会宣传系列

1、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根据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形式多样、广泛深入地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环境氛围营造工作,要在市区主要入城口等重点区域设立大型公益广告牌。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画廊、宣传横幅、电子屏幕、党员活动室宣传栏等多种载体,积极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2、组织实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和谐之声”全市职工诗歌朗诵演唱会、“中外妇女携手融情金色*”文化交流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摄影展、*新居民迎国庆文艺晚会、全市中小学器乐大赛等活动,充分展示*生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3、开展“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巡回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实际,设计编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深刻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实践经验、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等。

4、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企业服务年活动,组织开展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比赛和展播活动,重点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关注民生、注重实效等方面开展公益广告宣传,传播科学发展理念。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活动的宣传工作,市级新闻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认真制订每个阶段重要的宣传报道方案,要组织精兵强将,进行广泛深入全面的采访报道,重要报道要安排在重要版面和时段,报市委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2、全面准确,突出重点。市级新闻单位要及时掌握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各个步骤、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策划好宣传工作,主动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的联系,做到既要从常规性工作中提炼挖掘特色,又要在反映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特色上狠下功夫,把亮点做亮,把特色做特,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范文4

1 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

艺术管理专业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是设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艺术管理,只有给予它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才能明确艺术管理学科的地位、特性和研究方向,才能够形成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

第一,从学科名称来看,艺术管理赖以形成的两个基础性学科是艺术学和管理学。而它赖以形成的两个学科都是交叉性学科,艺术学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管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同时管理又是由这两门学科交叉形成的,可见艺术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交叉性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科学。其交叉性是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最明显的区别之处。

第二,从学科研究内容来看,艺术管理研究的范围不在行政领域、不在金融领域、也不在司法领域,而在艺术领域内。然而,艺术管理不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也不研究艺术中的审美规律,它侧重研究艺术中具体的艺术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动态过程,既有对非赢利性艺术团体开展的艺术展演的研究,也有对赢利性艺术机构艺术活动运营模式的研究。由此可见,艺术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

综上所述,艺术管理是一门应中国艺术市场发展需要,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形成的较强应用性的新兴学科,艺术学和管理学是其学科基础。

2 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管理是一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应用型的新兴学科,特殊的学科定位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不能只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而应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由于艺术管理属于交叉性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管理学理论,还要学习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和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其次,由于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在管理对象上的区别,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再次,艺术管理是以管理学为依托的应用型学科。它需要将管理理论、经验服务于实践,于是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全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人们一般认为:“艺术管理者应有艺术创意者、创作者、策划者等职能,既应具有宽广的视野,又应具有细腻的、微观的创造能力;既应富有研究素质,又具有批评内涵;既应有理论修养,也应拥有管理运作的较高水平”。[1]

2.1 扎实的理论素质

任何专业的人才都需要具有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素养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既应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也应体现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首先,从继承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每一个学科的形成都不可能割断同过去的联系,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过去、未来和现代的相互交织,每一个学科的当展都必须以前人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艺术管理人才需要从中国古代典籍和西方经典中汲取理论资源。同时,艺术管理又是在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时代性,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应具有创新性,艺术管理人才应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保持自己的学术敏锐度;其次,从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艺术管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是管理学相关理论,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需以管理学为核心。同时,艺术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在掌握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广泛地掌握其他相邻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以让艺术管理人才懂得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和运营方式;艺术学的基础理论,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人文历史素养;法学的相关理论,使艺术管理人才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相关文艺政策,遵守文化艺术的法律法规等,使艺术管理人才形成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2.2 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从事的策划、组织、经营等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艺术管理人才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艺术发展史,也需要能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欣赏传统的经典艺术,也需要能尊重新晋艺术家的创意;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发掘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也需要能予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同时,艺术管理人才还需要能在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广相应的艺术作品。

2.3 全面的实践能力

从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来看,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战略性新兴艺术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以艺术学为根基,以管理学为指导,在现有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下,对艺术品与艺术机构进行操控,达到体现艺术内涵及功能价值与满足人们文化艺术需求有机融合的目标。[2]在学科定位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鉴赏素养最终都体现在艺术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所以艺术管理人才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对艺术项目的策划能力、项目组织和实施的能力、艺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甚至还应具备初步的艺术创作能力。

3 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清晰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指明了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因而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因围绕构建人才的全面素质展开,在夯实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围绕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提升人才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3.1 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是其综合素养形成的基础,艺术管理专业应把基础理论教学放在首要地位,以管理学作为主干课程。同时,开设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尤其在本科低年级阶段更应多开设理论课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为高年级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另外,专任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案例讲授本学科理论知识,有助于人才形成系统的、逻辑性强的理论体系。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由于未对艺术管理专业形成完备认识,面对开设的多门不同学科的课程,会陷入专业定位不明的误区。这一方面,需要各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色准确介绍;另一方面,更需要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主次关系,以管理学课程为主干,在不同学年开设不同的管理类课程,如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在大一学年上学期开设的《管理学基础》,之后的各学期中再分别开设《行政管理学》《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等管理类课程。在管理类主干课程基础上,再适当地进行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安排,如《文化产业概论》《民族文化学》《艺术法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3.2 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管理人才需要具有独特的鉴赏力,鉴赏力的提升涉及多个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美育在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属于美学研究领域,指通过培养和提高人才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使人才形成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学校内开设美育课程不但有助于提高鉴赏个体的艺术修养,而且能提高全校的艺术鉴赏水平。

(2)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历史、文化知识。只是看几部电影、欣赏几次画展、观赏几部话剧,是不可能从根源上提升人才鉴赏力的,如达?芬奇的绘画同他渊博的科学知识有密切关系;美国舞蹈家邓肯的舞蹈深受西方古典文化熏陶;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的舞蹈“水月”、“行草”和“竹梦”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优美传递出来,对这些艺术的欣赏都需要有渊博、深厚的文化修养。因此,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艺术鉴赏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在艺术管理专业中开设中西文化导读、艺术鉴赏类课程的必要性。当然,文化知识的积淀也不是只靠死记硬背一堆艺术理论就可以获得的,真正文化修养的培养,应是学校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重要名家、名作的艺术价值和独特意境都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本国的作品,如云南艺术学院地处西南,拥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我院在设置课程时更注重民族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并且组织学生前往西双版纳等地,进行民族艺术的实地调研。

(3)艺术鉴赏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艺术基本知识和规律的掌握。艺术修养既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美学特征的熟悉,所以《艺术概论》和《艺术美学》类课程一般都是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4)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艺术作品的实践。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很重要,如多听音乐可以培养乐感;多欣赏绘画可训练视觉美感;多阅读文学作品便逐渐具有了鉴别能力。然而,艺术院校在提供艺术鉴赏机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每个学期校园内都有丰富的艺术展演活动,如云南艺术学院有的展演活动已经初步具有品牌效应,艺术管理人才在大量、经常地欣赏作品过程中,可直接提高鉴赏能力。

(5)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生活阅历的。生活经验越丰富的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感受越深刻,艺术管理人才的生活阅历,更需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积累。

3.3 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基础理论素养的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最终都要在艺术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因此,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应在教学活动中把实践环节放在核心地位,将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从校内实践活动来看,可将教学活动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多层面、多方式地开展实践活动。在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在课堂内适当加入实践环节,如专任教师可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专任教师可以以团队形式设置课前的十分钟发言,发言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这既可以锻炼艺术管理人才的团队组织能力,也可以提高人才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自我表达是人际沟通的前提。同时,专任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堂辩论赛、课堂法庭辩论、课堂艺术品竞拍等活动,这些实践教学可交由艺术管理人才全程策划、组织,并安排相关学生参与,既增加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也锻炼了人才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堂外开展。为了加强艺术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国内相关院校都进行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山东艺术文化学院于2010年建成‘艺术创意与策划实验平台’,侧重对文化创意、文化营销、文化会展、艺术市场、文化经纪等方面模拟训练以及实践锻炼……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于2011年9月建成艺术项目策划与营销实验室;广西艺术学院的广播站、策划创意协会、戏剧社及人文学院‘梦飞扬’创意工作室等成为文化艺术管理系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 [3]同时,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一间,更在院内新设三个实训工作室――“ing”演出演艺工作室、“Ace”展览策划工作室和心理研究工作室,这三个工作室由相关专任教师负责,学生自愿报名加入,现已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多个艺术展演项目的工作,尤其是在“ing”演出演艺工作室的负责教师杨洋自编、自导、自演的庭院话剧《问心》中,从主要演员到工作人员,都由“ing”工作室的学生全程参与完成。另外,“Ace”工作室的学生也负责完成了院内多个画展的策展、布展工作,这些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提升了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在活动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艺术管理人才未来走向市场奠定基础。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除设置了实践工作室外,还在每个学期安排了教学实践周活动。教学实践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准备和操作阶段。艺术管理人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意策划案,然后根据策划案在校园内开展活动,如“创意市集”等;第二阶段,为展示阶段。艺术文化学院将对各团队的策划案进行评比,艺术管理人才将自己实践过程和成果以生动形式展示出来,最终获胜团队,将有机会代表艺术文化学院参加每年全国性的创意大赛。教学实践周的创意大赛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现与考察,从中发现的问题也有助于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修改。

校园内的实践活动,只靠教学活动开展是不够的,更应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艺术管理专业人才以所学知识为管理,实现对自我管理便是最基本的运用,如宿舍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等,均可以在相关教师指导下,由人才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同时,日常生活和课余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提高艺术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范文5

一、认真总结,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月份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及要求,局党组给予了周密的安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全面动员,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多方征集意见建议,紧张有序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确保活动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加强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1、局党组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夏云广以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华任正副组长的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组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全体党员干部发放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读本,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

2、3月31日召开了环保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动员大会。动员大会上局党组书记夏云广就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进行了动员,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扎扎实实推进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党员、干部对参加这次活动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通过动员和学习,一是对县委的文件和精神有了全面理解,增强了搞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信心。二是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局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新时期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局作风建设,确保我局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三是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局领导干部对这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非常重视,全局干部职工也十分关注,局领导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扎扎实实的作风,力求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扎扎实实的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如:利用工作间隙时间集中组织学习,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中交流讨论为辅的方法开展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他股室都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学习和讨论,保证了学习课时的完成和学习质量。

2、局党组及参学成员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的学习,在思想认识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学习组成员结合我局实际开展了讨论交流,通过学习交流,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认真通读和重点精读了相关理论文章和文件精神,理论上有提高,思想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收获

理论学习阶段,全局党员干部都保持了较高的热情,充分利用集中时间和业余时间,学习了、邓小平、、同志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文章及省、市、县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

1、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增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局的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以加强环保工作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加强和提升服务能力。

3、进一步确定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维护职工的权益,以创建环境保护文化为抓手,构建和谐氛围。

(四)初步查摆主要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方面。对理论学习有部署,有安排,但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还有待加强。

2、如何破解环保工作难点是我局持续发展的瓶颈,技术管理的提高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范文6

根据市局党委《关于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安排意见》(西地税党发〔2009〕11号)和《中共*县委关于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安排意见》(周学组发〔2009〕2号)的部署和安排,现就做好我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目标要求

学习调研阶段从3月份开始,到4月底基本结束。学习调研的目标是:紧扣市局党委提出的“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载体和县委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打好两个翻身仗,建设人民满意金*”的实践载体,通过学习培训,专题调研和主题讨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各种与推动科学发展不符合不适应的思想认识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税收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税收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全局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集体,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地税工作的各个方面。认真做好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努力通过大学习、大调研,促进思想观念的大提升。

二、动员部署(3月中旬)

1、在县局党组的领导下,成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学习活动第一阶段的统筹安排,并在3月底前及时报送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3月30日,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县局党组书记作动员讲话,并邀请县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莅临指导。对学习实践活动做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给全局干部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

4、刊发《*县地方税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及时反映学习活动动态。

5、在市局内网及县局外网上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交流提供平台。

6、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展板、板报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时总结本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素材。

三、学习培训(3月26日至4月中旬)

1、明确学习内容:《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同志《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孙清云同志《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全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张印寿同志《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全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肖捷同志《在总局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姜锋同志《在省局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仲瑞智同志《在全市地税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及有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

2、发放学习资料、制定学习计划。

3、创新学习形式。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对照先进、现场体验、主题征文等形式,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4、保证学习时间。县局党组、中心组专题理论学习不少于3次,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科所长)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

5、建立学习制度。全体党员干部使用统一的专用笔记本。各党支部要严格学习纪律,建立学习考勤制度,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心得体会,建立健全学习辅导授课、考勤登记、讨论交流、抽查补课、请销假等学习制度,做好检查督导。

6、县局主要领导参加县委举办的学习实践活动骨干培训班和全县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研讨班。

7、各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集中学习。要确保人员、时间、地点、效果四落实。

8、参加县委组织的“体察民情,访贫问苦”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认识县情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思想观念。

四、调查研究(4月上旬至4月底)

1、结合地税发展实际,紧扣“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的实践载体,围绕税费收入保增长和强化税收服务体系建设,安排调研计划,制定调研提纲。

2、由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3、结合本职工作,注重围绕制约地税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分析调研资料,查找问题差距,剖析性质根源,梳理调研成果,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4、组织召开由有关人员参加的调研成果交流研讨会,对调研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及时报送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审阅。

5、组织开展“我为地税发展献良策”“我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座谈会。由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系统目标责任考核、行风评议,采取问卷调查、网上专栏、热线电话、意见箱等方式,积极开展“我为地税发展献良策”、“我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开门纳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地税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6、结合到基层调研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全力抓好落实工作,力争为群众办一些实事大事,对存在的问题,做到边学边整改。

五、解放思想讨论(4月上旬至4月底)

1、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打好两个翻身仗,建设人民满意金*”为主题,结合我县地税工作实际和党员的思想状况,围绕“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实践载体,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解放思想讨论。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把握客观规律,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思想解放和思想统一,在科学发展上进入认识和实践的新境界。

2、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主题讨论,通过座谈、演讲比赛、学习简报等形式增强活动效果。

3、大讨论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转化为制度措施,转化为工作部署,转化为工作措施,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