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建筑论文范例6篇

国内外建筑论文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3

【关键字】:建筑学;教学方向;实战

Abstract: Architecture is a research buildings and their environment across engineering and unique arts and humanities disciplines, with strong practicality, close ties with the community. Architecture of gener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poor,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work in the short term, less competitiv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general university teaching should face combat, in order to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target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 Architecture; teaching direction; combat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筑专业人才对我国建筑业的整体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建筑学专业是培养专业建筑人才的基地,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不少国外建筑机构大量入驻国内,建筑专业人才的竞争也日趋国际化、激烈化,在此形势下,我国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向应如何发展也成为相关领域内研究者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国内外建筑学专业教育理论研究

国外一些国家的建筑教育起步较早,公元前1世纪罗马工程师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即在其《建筑十书》中对包括建筑教育、建筑历史和建筑材料、公共、城市、家庭家住、内部装饰等一系列的建筑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完备的论述,并在本书的第一卷中着重强调了建筑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提出建筑师不仅应长于绘图技巧,还应通晓历史、哲学、几何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到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建筑师L.B.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在《论建筑》中提出数学和制图为建筑教育中必备的科目,学习者对建筑设计的鉴赏力和想象力应通过阅读、听讲、习作来获得;此后,逐渐开设建筑学院通过师生相传的授徒方式培养专业的建筑人才。

11世纪,法国克隆尼(Cluny)修道院即设有建筑专业学校,16世纪中期,法国人P. 德洛尔姆先后著有《建筑工程学》和《建筑学理论》作为建筑专业的教材;18世纪末,德国柏林艺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建筑课程,标志着德国建筑教育的起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将魏玛(Weimar)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为公立包豪斯大学(Staatliches Bauhaus),其是世界上第一所为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建筑教育发展于18世纪中末期美国独立战争前后,其建筑师多来自于欧洲,美国早期的建筑教育多师承德国,较为偏重艺术,到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现代派不少建筑师移居美国,使其建筑教育开始转向包豪斯发展;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建筑知识,同时开始聘请国外建筑师在高校造家学科中任教,之后逐渐开办了专业的建筑学校,并由本国建筑师担任教师,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开始传入日本。

纵观国外建筑教育发展史,其不仅注重技术,同样强调人文艺术在建筑专业中的重要性,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为例,其建筑学院的研究课题包括有城市规划,当代建筑理论、形态分析等设计过程,人类工程学、建筑使用评价等环境与行为,生物学、热工、节能、计算机及建筑生物与气候学关系等建筑与环境和建筑史、建筑经济等多个方面,将更多的人文、环境融入到建筑学专业中。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将提出的广义建筑学的新建筑观即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这也应当成为当前乃至未来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外建学专业教学模式

国外的建筑专业教学方式最早多为学院派教学,随着包豪斯影响范围的扩大,其教学模式开始在世界各国盛行,至今世界上仍有不少国家的设计教育还继续遵循着这一教学模式,我国也有部分院校的教学方式为当年的包豪斯教学模式。一些欧美国家及日本则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设计课程选择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设计课题的题目设计,促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题目进行积极的思考。多数的建筑院校均有自己独立的师资力量和各具特色的工作室,不同的工作室有着独立的研究方向,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题,参与到教师课题中,教师也可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开设选修课、学术讲座等,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有专业的教授分别注浆城市形态问题研究、城市形态理论、学习与社区等,同时学校还会外聘知名建筑师担任实践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日本的建筑学专业中,包括教师、助教和外聘教师在内的老师数量几乎与学生数量等同,可直接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交流,通常教师和助教对学生进行理论、技术方面的指导,外聘教师则多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我国一般性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多源自于前苏联,苏联的建筑教育起始于十月革命前,采用的是于包豪斯类似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早期注重工程技术,后来逐渐偏重装饰艺术。我国建筑学专业教学目前仍多侧重于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工程技术类课程,而较少注重美术和造型的训练,易忽视建筑学的创造性,影响到教学水平,不利于培养真正的建筑学人才。同时在教学中更为偏重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学生毕业时的成绩也多只以一纸设计图作为评价依据,判定优劣时更注重表现技能,而不是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对周边环境的调研能力,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课本而忽略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国内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欧美国家建筑学专业中,其教育均是依据建筑师执业的需求,以培养职业的建筑师为主要目标。不少欧洲国家建立了本硕连读的体系,学生经过本科学习后可转入更优秀的院校进行研究生学习,在5年内可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将学生分为职业学位和后职业学位,职业学位类学生学习分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为实践阶段,有实际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后职业学位类则招收的为已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开设必修基础课和选修设计课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观念。英国采取的是学生读完本科后工作一年再回校继续学习两年基础理论课程的“3+1+2”教育制,毕业考试合格后,即获得硕士学位;法国、德国的建筑学专业采取的是六年制教育,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后即可获得相当于英美国家的硕士学位。

我国一般性高校的建筑学专业采取的是五年教育制,学生经五年的本科学习后,可获得学士学位,在培养学生时没有层次性,而由于录取时虽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美术知识,但实际工作中对学生美术功底的考核并不严格,一些学生可能不具备学习建筑专业的基本素质,这种一包到底的教育制度必然会影响到专业的培养质量。另外,我国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融合,课程中很少有建筑史的教材,导致学生的视野狭隘,建筑理论知识空洞。

结语:

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在校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还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知晓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体会不同的地域地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即可独立完成包括结构设计在内的工程设计。国外建筑学教学有理论方向和实践方向,培养出的建筑人才更具专业性,国内高校毕业生则实践较差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对规范掌握较差,因此,一般性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向应面向实战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走向职业化,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若华.建筑学教育改革方向的实践性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6):26-28.

[2]苏群,苏胜达.国内外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差异[J].商品与质量,2010,(4):1-3.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4

对当代各国建筑学科而言,“民族化”研究具有某种“内核研究”的意义。“民族化”是基于文化上的民族化,即所谓的传统性,以维持、发展本民族文化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最大限度地消融外来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核上赋予新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重生。20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落成,使建筑界看到了中国建筑师表达东方建筑文化的意愿。(图1)无论它是否成功,目标却是明确的,即建筑艺术的民族化必然是我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建筑如何实现民族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符号嫁接

将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中的局部符号嫁接在当代建筑中,这在我国接触西方建筑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如南京中山陵建筑、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等。这类建筑需要表现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的社会需求,它们基本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建筑造型。到了当代,我国的新建筑利用传统符号嫁接表现建筑民族性的日益丰富,它们大多具有删繁就简、注重文脉的特点,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图2),把中国传统园林与江浙传统民居符号运用其中,甚至将一些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变形或抽象化处理,创造出现代建筑的新形式,在传统意象思维包裹下的现代建筑,表达着地域与建筑的关系。在当代我国建筑领域,此类作品成为建筑走向民族化的大多数。

二、形式的“中国式”

“中国式”建筑形式是什么?这包括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指导建筑的理论体系。物质形态方面,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建筑空间、结构、材料和建筑色彩的利用。在建筑空间上,中国式的建筑一般以半封闭的空间为主。空间形式讲究既遮阳避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的感觉。而建筑材料上,追求材料的素雅、柔和,注重生态材料的使用,建筑色彩上大量使用原色调,受光处用暖色、背阴处用冷色。建筑理论上主要是影响世界的现代建筑思潮和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思维认识。而影响建筑师思维的是我国所处的时代和传统民族的内核文化。物质形态和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当代建筑的形式体系,形成当代中国建筑的特点,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在当代“中国式”建筑里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建筑、轴线建筑、半闭合空间的建筑、同一“自然”情结的建筑和整体性的场所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形式,没有它们是形成不了“中国式”建筑的。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图3),就是“中国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看似是一个与传统无关的现代前卫的建筑。但建筑却在空间、结构、材料和色彩等方面均利用民族化的元素。在空间形态上,外壳的“鸟巢”以一种传统民居冰裂纹的形式塑造了空间的半封闭效果,新颖激进而又朴实无华;色彩方面,在建筑的内部大面积使用中国红,利用冰裂纹半封闭空间呈现出来,体现“中国式”建筑的衬托性的美,整个建筑圆润饱满,与民族的中庸思想相吻合。

三、“和”的审美

我国传统的审美模型不是建立在一个理论框架体系上的,而是建立在体悟上。认为客观事物虽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用精确的语言表达,中国人讲神会,讲心领,讲意得。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认为建筑都是有灵魂的。虚实相生,或外实内虚,或内实外虚,所以中国审美的基调是天人合一、“尚中”情结、均衡之美、停顿等,这种审美认识体现在建筑中就是对建筑形态、空间的本质的探索。对于这一点我国现代建筑大师齐康的建筑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图4),整体建筑群顺应地形而建,轴线分明、交错有致,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而光和混凝土壁体的冷灰色调营造出一种有灵、安宁的心境。经由这样一种建筑空间,人们便会有灵由心生的意念,强化建筑自身意境,使民族认知在建筑环境构成中共生的表现出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我国,从古至今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到了近现代建筑发展到传统建筑形式被现代主义时期“简约洁净”的形式所取代,西方建筑的概念在我国出现了泛化的倾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提出质疑,随即后现代主义建筑、乡土建筑等涌入我国,它们既打破了现代建筑信条,也打破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概念。但随之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表面上对世俗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尊重掩饰不了形式上的造作、语言上的混乱和美学上的无聊。本世纪以来,慢慢地退出建筑历史的舞台”。②这些建筑形式本身的问题暴露出来,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国民对建筑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5

     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初期,政府管理部门逐渐认识到,重新打开对外交流的大门有利于对建筑师的培养,有利于新的学术环境的构建,有利于整个创作环境的重建。政府部门及学术单位通过积极努力,采用多种渠道重建了与国际上的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相应机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不同国家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开始了比较密切的交流往来。与发达国家日益频繁的接触,特别是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交流的深入,其建筑领域的成就不断被中国建筑界认识和了解。一些美国和日本建筑领域的世界著名建筑师,如贝聿铭、丹下健三、芦原义信、黑川纪章、大谷幸夫、波特曼、罗普森等都与中国建筑界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中国建筑师也有机会和他们交流并面对面地学习。同时,中国建筑界还邀请了欧洲、美洲、澳洲等地的建筑师来中国访问,进行建筑学术上的探讨。这些举措对于中国建筑师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了解发达国家建筑设计的经验以及国外建筑师的个人成就和风格,都提供了客观、直接的条件。

    与此同时,国内建筑界的学术活动也开始广泛展开,专题学术交流如火如荼。1978年5月,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广州共同举办了“旅馆建筑设计经验交流会”,会议成果《旅馆建筑》出版。同年10月,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恢复活动大会上,讨论了建筑现代化及建筑风格等相关问题。建工总局设计局、卫生部和中国建筑

    学会联合召开“全国医院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会议在总结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就县级医院建筑设计、医院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建工总局设计局组织召幵了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此后,还扣继举办了休育、医疗等建筑设计的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中旧建筑学界受意识形态约束,著书立说者常被指为“一本书主义”或有“名利思想”,因而与建筑学相关的著作出版很少。改革开放之初,中老年建筑师在十年动乱中耽误了许多宝贵时光,在老一辈建筑师中,著作较丰者已为数不多。学术荒芜的建筑界急需出版物来传播建筑思想,许多建筑师也急需了解建筑实践的例子,获得建筑理论方面的营养。面对这一现状,建筑学界也开始解放思想,积极行动,整理和编辑了一批建筑理论著作出版。首先,出版社对“文革”期间去世的老一代建筑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然后结集出版。1982年先后出版了《梁思成文集》、《刘敦楨文集》等。同时,卓有成就的老建筑师如童雋也在开始了有关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写作。1979年,陈志华编写的《外丨11建筑史》出版;1982年,由四所院校教师合作编写、由M济大学罗小未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也出版了。这些®础建筑历史著作的出版,初步改善了中国建筑教育长期缺乏外U3建筑史相关教科书的轩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西方建筑大师的名著也开始被引进翻译出版,出版社还出版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前沿建筑理论。一些西方建筑名荠的中文译本也汗始在书店面世。1981斤:,就翻译出版了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吴景祥译)、PL奈尔维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黄运升译)等。1986年6月,汪坦主编的《建筑理论译从》出版,这是山13本专荠组成的丛书,许多建筑界研究外[1建筑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从书的翻〖筆工作。这一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还组织出版了《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fi批共12册),介绍了世界公认的12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值得注意的是,丛书的许多作者都是与这些外国建筑师有直接联系的学者,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甚至还有大师言传身教的经历。因此,介绍起来不仅内容真实可信、案例分析很专业,而且还有建筑的学术深度。另外,这些作者本身大都是从事建筑工作的,所以,书籍的内容在专业上分析很到位,在国内建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85年,清华大学教授汪坦主持召开了“中ffl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开始了卓有成果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些中青年教师或建筑师,也陆续出版了研究成果,如彭一刚出版了《建筑画与表现图》、《空间组合论》等。这些著作的出版,无疑对促进中国建筑文化在新时期的建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设计竞赛是国际上十分常见的建筑文化活动,对建筑专业的发展具有极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世界许多国家经常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设计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扩大建筑领域的学术交流范围、探讨设计发展趋势、征集优秀的设计方案、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意识等,

    从而推动建筑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前也曾经举办过多种建筑设计竞赛,但十年动乱中断了这些活动。建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学术环境的重建,设计竞赛不可或缺。从1980年代初起,各类建筑竞赛活动也开始逐步开展。1980年2月,

    受国家建委及农委委托,国家建委农村房屋建设办公室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举办了全国农村住宅设计竞赛,各地提交了6500多个设计方案。同年4月,中国建筑学会、国家建委设计局、文化部艺术局和国家建工总局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小型剧场设计竞赛。在此次竞赛中,许多中青年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亟待发展的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1981年6月,全国农村房屋设计竞赛方案揭晓,优秀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深入农村访问了农户的需求,考察了农村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以钢代木,推广钢筋混凝土构件,为农村新住宅建设提供了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1981年,创刊不久的《建筑师》杂志成功地举办了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1983年,该杂志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论文竞赛,优秀论文结集成《1983年全国大学生竞赛论文集》出版。参加竞赛的论文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显露出中国未来建筑师所具有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1985年5月,《建筑师》杂志又以“高等学校校庆纪念碑”为题,在福建举办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国际建筑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国外一些设计竞赛也吸引了国内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好评。1980年,同济大学讲师喻维国、张雅青、卢济威、顾如珍合作设计的中国乐山博物馆,就荣获日本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佳作奖。据不完全统计,1980-1986年间,中国建筑师在国际竞赛中共获奖30余项。^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为鼓励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多出优秀作品,完善建筑文化结构,开始从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综合指标上评选优秀建筑作品,改变了过去30年中国建筑界罕有建筑作品评选活动的局面。

    1980年7月,国家建工总局颁发《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条例》(试行),为建工系统优秀设计作品评选提供了依据。1981年7月,国家建工总局公布了苏丹友谊厅、广州矿泉别墅和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等9个项目为建工总局优秀建筑设计项目,优秀设计作品的评选极大地鼓励了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同年11月,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全国优秀设计总结表彰会,会议评选出了1970年代国家优秀建筑设计项目。

国内外建筑论文范文6

今日建筑媒体的发展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表现非常活跃,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是中国建筑成长全过程的纪录者,是多元思想集合的平台供应者,是联系建筑师与使用者的纽带。身处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碎片化的数据、图片、信息无所不在,始终围绕着我们。建筑媒介要有从海量的素材里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的眼光,与从大众汹涌的意向潮流坚持自我定位的勇气。建筑媒介作为信号的发送者,利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内容更加讲究迅速和高效,提高用户参与度,实现互动。

2建筑媒体传播探究

2.1专业纸媒文章列举

在国内创刊发行的几本中外建筑杂志作为代表(见表1),对传统纸媒在国内发生的变化与秉持做一个分解、梳理与总括。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随着建筑业的进步,仅有的建筑期刊由官方承办,例如《建筑学报》。这一期间主要刊载各院校的科研机构的学术成果,解读传达国策方针,理论焦点围绕“形式—内容”关系展开,对外交流局限在苏联与第三世界国家等,与西方国家建筑交流比较少。改革开放之后,与之前的期刊仅是官方创办相比,以高校、各级地方和设计院作为主办单位的期刊蓬勃发展,出现了《世界建筑》《时代建筑》《华中建筑》等等至今在建筑界有很大影响力,几乎所有建筑学生都会阅读学习的优秀期刊。这些期刊出版当时,建筑界的思想改革行动可称大刀阔斧。这一时期,思想束缚微微松动,西方先锋理论还未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涌进,建筑师开始重视现代设计思想,如何看待传统建筑,如何传承传统建筑保有民族风格的话题讨论的如火如荼。20世纪80年代中期,期刊实行“西风东引”,将西方建筑文化及诸多先锋理论,经典作品分析登载在期刊上。如建筑学报设置国外建筑专栏,介绍经典的国外建筑作品,获奖作品,建筑理论,建筑师的翻译引介和个人、官方游记见闻。20世纪80年代中“西方中心论”在中国大行其道,建筑界盛行“文化嫁接”,建筑师急迫的学习西方所有的理论、方法和概念[1]。90年代则开始反思与讨论西方建筑文化是否适用于中国本土。2000年后,本土逐渐成熟的刊物不断寻求变革与创新,内容不断细化跟随数字时代的新发展[2]。同时高校、出版社等与国外著名的建筑期刊合作,引进国外期刊的中国版。这些国外期刊的中文版以原版译本为主,又增加了部分本土化内容[3]。中国建筑界已经不再信息匮乏,不再有“时差”和“距离”。诸多国外期刊进入市场之后,本土期刊也在进行积极的革新,寻找“本土”的优势建筑期刊的多样化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对专业媒介的需求多方位、多层次发展。

2.2互联网新媒体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建筑媒体种类日益丰富。主体除了原来的纸媒杂志社外,更增加了大量的专业建筑网站、论坛小组、建筑微信公众号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见表2)。并且现代人越发依赖手机,习惯于在细碎时间“刷”出各种新闻,这就更显出建筑新媒体推广的重要性。专业媒体网站如ArchDaily、谷德、有方等在报道各项建筑新闻的领域里有极大的优势。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网络媒体在更新速度、信息检索和互动性方面比传统纸媒更加吸引受众,这是网络媒体对纸质媒体的角色替代[4]。网络社区如豆瓣建筑学相关小组,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文本的者,可以成为明星作者、阅读他人推荐的课程、软件应用经验和读物等。每个人都通过自主选择架构多重层级的圈子[5]。由于以前微博有140字的限制,而且阅读者比起文字说明更青睐图像信息,多半微博id精炼文字介绍配上尽心挑选的图片吸引受众眼球。微信以真实手机号注册为条件,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匿名性,建筑师在朋友圈上传自己的工作进程,日常生活,自身即为焦点。而微信在国内使用人数之多,占有市场之大,不管是传统杂志还是媒体网站都会设置公众号。公众号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除了传统的建筑新闻报道、新事件新案例、工程图纸分享;还有受建筑学子青睐的软件交流;以鉴赏大师作品为主题的建筑之旅;以建筑师为中心的文化故事等等。

2.3两种媒体的优劣比较

传统建筑期刊和互联网建筑新媒体各有优势和劣势(见表3)。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其报道的深度,严肃性和可靠性,报道速度则受限于出版周期。对比传统建筑类媒体,新型媒体本身有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性,建筑信息的传播极为自由[6]。弊端是人们辨别真假异常艰难,有的时候谣传比真相更容易深入人心。信息结构的扁平化也比较明显,人们更爱好快速浏览图片而不是深入思索批评。新兴媒体在规范运作和信息选择上仍需要借鉴经验丰富的纸媒,开拓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