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调查报告范例6篇

音乐调查报告

音乐调查报告范文1

关 键 词:红河本土母语音乐;音乐教育;课堂教学;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J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40-03

一、调查初衷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则是汉族音乐之外的重要音乐存在。从当前的相关情况看,汉族音乐因其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传承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却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传承逐步断层,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和严峻挑战。从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局思考,早在1995年12月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因此把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在少数民族地区着力发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是推行这一新理念的具体实践。然而,这些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在当前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地位和课堂教学如何,为了了解相关情况,我们课题组以红河片区为例设计了本次问卷调查。

二、问卷分析

在此期间,我们先后对位于滇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的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传授本土母语音乐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问卷调查,按每校一份共发出问卷1217份,共回收问卷954份,回收率为78.4%。其中被调查的普通初级完中152所,占此类学校总数170所的89.4%;其中被调查的普通完小1065所,占此类学校总数1248所的85.3%。本次问卷调查得到了多数教育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下属校方的积极配合,整个调查过程具体、真实、细致。

下面我们就本次问卷调查所涉及的四个主要项目与主要目的以及问卷结果所显示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与总结。(方法采用:①百分比统计;②要点式归纳;③主题类摘要)

项目之一:“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主要目的是了解祖国西南边疆滇南地区红河州13个县市10余个世居民族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配备状况。这是本次问卷调查的首要项目。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性别:①男②女

2.年龄层次:①18―35岁②36―60岁

3.民族:xx族

4.学历层次:①中专②大专③本科

5.参加工作时间:xx年xx月

6.红河州属地:xx县/市①普通自然村②乡镇所在地③县城或市区所在地

7.从教类别:①小教②中教

8.是否为专职音乐教师:①是②否

问卷结果显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第8小项,音乐教师为专职的仅占21.46%。这一状况表明,一方面音乐师资仍然普遍短缺,另一方面师资水平仍然停留在业余水平阶段。音乐教师在我国当前音乐教育改革“人的因素”中,首先要求“音乐教师专职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音乐教师专业化”。从问卷结果看,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的老问题――中小学音乐师资问题,确实亟待解决。

项目之二:“具体问题测试”――主要目的是通过对12个关键问题的描述与表达,深入了解红河州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传授本土母语音乐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本次问卷调查的核心项目。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你认为在红河州各中小学教唱本土民族的母语歌曲有必要吗?你对“红河本土母语音乐进课堂”有何看法?

问卷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的占88.42%,认为没有必要的占8.57%,认为可有可无的占3.01%。当谈及对“红河本土母语音乐进课堂”有何看法时,其回答十分多样,但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对自己家乡音乐的兴趣和了解家乡本土风情和民俗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爱家爱乡的本土情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本土气质;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红河民族文化大州建设总体方略的认识水平。

2.你目前能演唱几首红河本土民族歌曲?能用母语表演的都有哪几首?

问卷结果显示――毫无了解,一首都不会的占20%;基本了解,能演唱1―5首的占54.29%;较为了解,能演唱6―10首的占22.86%;非常了解,能演唱10首以上的占2.85%。当问及能否用母语演唱时,其比例9.36%令人担忧,母语音乐渐趋丢失已是事实。能用母语表演的曲目主要集中在《罗佐歌》、《酒歌》、《花山谣》、《勐拉情》、《金水河》、《梯噜噜》、《阿密策》、《家乡的一条河》等。

3.你觉得学生对红河本土母语音乐感兴趣吗?你认为用什么方式更易使学生接受?

问卷结果显示――直接表示感兴趣的占48.39%,直接表示不感兴趣的占19.26%,认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占11.43%,认为只有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占8.62%,认为学生兴趣需要从头培养的占5.87%,表示对学生兴趣不甚了解的占6.43%。在传授方式上①结合课堂与社会:建议开展热爱家乡、争唱家乡民歌的文体活动或民俗活动;建议教师带动学生积极有效地利用本土音乐资源开展课外活动或校外采风。②结合方法和过程:建议课堂教学方法可用学生比较熟悉动听的、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旋律引导学习兴趣;建议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先介绍、再放音乐的方式更易使学生接受,首先讲述音乐背景,然后范唱领唱,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导入母语和舞蹈并教,让学生从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中领略本土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风貌;另有建议在唱法上通俗、民族和美声相结合,只要“尽其味,浓其情,不失风格”即为美。③结合感受和欣赏:音乐艺术首先是听觉艺术,是建立在听觉体验基础上的一种感受,而后激发人们去欣赏它,并最终主动学习它。既然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师首先考虑的就不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去学唱,而是如何让学生去感受。建议教授方式应该先有一个“作品聆听――美感认知――体验认可”的感受和欣赏的过程或者说是产生最初欲望与需求的过程。

4.你每学期在教学中能教唱几首红河本土民族歌曲?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问卷结果显示――能教唱一两首、两三首的占51.13%,能教唱三四首、四五首的占9.71%,表示对红河本土民族歌曲不熟悉而只能教现行教材中出现的占11.27%,表示没教过也不知道能教几首的占27.89%。最大的困难:①主观上唱不出古老而纯朴的那种风味且缺乏必需的教学资料,又没有人做具体的教学培训或指导;②主观上由于民族母语丧失的现实,教唱操作中的“不懂民族语言内涵或不甚了解”的语言障碍在所难免;③客观上受曲目本身音准节奏、速度力度、情绪情感以及色彩风格等难度影响的学生兴趣大打折扣;④客观上以学校看不到民族母语音乐的美育作用为主要特征的校方支持力度疲软。所有这些现实困难都将直接关系到本土母语音乐的传授过程能否顺利进行。

5.你觉得通过简单乐器进行红河本土母语音乐教学可行吗?你愿意或有条件使用的乐器是什么?

问卷结果显示――认为可行的占74.22%,认为不可行的占14.29%,表示要依情况而定的占11.49%。关于使用乐器方面:①愿意使用的乐器多为钢琴、手风琴和电子琴等教学较为常用且价格昂贵的键盘乐器;②有条件使用的乐器多为竹笛、葫芦丝等本地较为常见且价格低廉的吹管乐器;③无论是愿意使用或有条件使用什么乐器应视多方面因素而定,但最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教师反映学校什么乐器也没有。

6.对“原汁原味的土民歌”和“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两者,你觉得哪一种更容易被引入课堂教学?

问卷结果显示――有91.44%的人认为“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更容易被引入课堂教学;有7.37%的人认为“原汁原味的土民歌”更容易被引入课堂教学,尤其是幼儿园或小学;另有1.19%的人认为两者可以同时被引入课堂教学,关键要看作品是否经典。以上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原生态的本土母语音乐正处于严重被淡化的境地,是造成少数民族地区本土母语音乐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局面的主要障碍之一。

7.你希望哪些方面的音乐先引入课堂?用什么样的声音(美声、民族、通俗、土语)来表现会更美?

问卷结果显示――占86.55%的被调查者建议先引入课堂的音乐是“儿童歌曲”,占11.71%的被调查者建议先引入课堂的音乐是“风俗歌曲”,另建议先引入课堂的音乐是“其他方面音乐”的占1.74%。至于声音表现上回答不一:多数人认为不管哪一个作品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并不十分重要,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作品本身的地域风格和情感特征,以及能否为大众所接受并喜闻乐见,这才是作品用声的真正标准。

8.若让你从“欣赏”与“教唱”两个角度进行红河本土母语音乐教学,你更侧重于哪一种?

问卷结果显示――侧重于“欣赏”教学的占86.34%,侧重于“教唱”教学的占4.72%,认为“欣赏可以与教唱交替教学”的占8.94%。这一比例说明多数人对红河州本土母语音乐并不精通,仅停留在不甚熟悉的“欣赏阶段”,与此同时也说明“欣赏资料”的物质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9.你觉得红河州各中小学音乐教师传授本土母语音乐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应有怎么样一个过程?

问卷结果显示――说法不一,仅作摘要。最大的意义:爱国爱乡、继承母语音乐文化、不忘自己的民族传统、弘扬本民族的人文精神等等。应有的过程:从欣赏到兴趣到学唱到热爱、从“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到“原汁原味的土民歌”、从“优秀作品”到“精良制作”到“审美体验”到“自觉传唱”、从“教学任务”到“积极响应”等等。

10.如果学生对传授红河本土母语音乐不感兴趣,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问卷结果显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归纳6点)

①缺乏足够的音乐教学资料和作品音响素材,教学秩序混乱、开课课时严重不足、考核无任何评价指标等因素,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对本土母语音乐的热情。

②教师本身没有教唱的能力,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依然陈旧,根本无法解读本土母语音乐的风格特征和艺术美感。

③学校领导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对音乐教师教什么内容并不关心,上面的领导和下面的学生都把音乐课当成“走场课程”或“可有可无的副科”。

④尤其是教学器具需求无法解决,加上部分教师的歌声并不是那么优美动听,学生很难接受,也就很难热爱。

⑤学生在思想上越来越赶时髦,大多以喜欢流行歌曲为荣,没有足够的本土优秀作品就很难真正地把学生拉过来,发掘经典作品更显重要。

⑥有时更需要对本民族文化史的了解,不会讲母语的学生和老师越来越多,对自己本土的母语音乐文化也越来越淡薄。

11.你认为红河州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没有必要增编一本“本土母语”性质的音乐教材?

问卷结果显示――占98.89%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增编一本“本土母语”性质的音乐教材,另有占1.1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先下发一些讲义试用后再说。

12.你感觉自己在教授红河本土母语音乐时,可能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或障碍是什么?

问卷结果显示――可能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或障碍是:(归纳3点)

①教师本身缺乏教学能力,学生本身又缺乏学习兴趣。

②没有教材文本,没有教学器具,学校不关心本土母语音乐教学。

③母语本身发音吃力,作品风格内涵艰涩难懂,师生沟通困难。

项目之三:“思想动态预测”――主要目的是预测被调查对象思想动态上的倾向性,在进行红河本土母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主观态度和解决方法。这一问卷内容由于回答繁琐多样,仅粗略汇总如下:

1.最希望最高兴的是:①能让我做个专职的有专业素质的音乐教师;②学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供一定的教学器具;③教管部门能颁发一本充分反映本州地域特点和人文精神的乡土教材;④相关部门能提供一些民族史学、民俗风情、文化典籍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声像资料;⑤相关机构能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和教学指导;⑥通过教学实践摸索一套与本土音乐教育现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⑦以各种校内外活动为基础,广泛开展民俗民风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⑧社会媒体能和学校音乐教育积极有效地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本土母语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2.最担心最苦恼的是:①教师教学时因不了解作品的大意或背景而教错,从而丧失教学信心;②学生嫌弃本土母语音乐太土不流行,加之作品本身的各种难度致使学生不感兴趣;

③学校不能正确对待音乐教师,无法理解本土母语音乐的情感教育培养效能,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得不到切实的改善;④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母语语言能力和必需的文献音响资料支持。

项目之四:“相关问题聚焦”――主要目的是让被调查对象能够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问什么,聚焦问题的个性特征,从而发现问题的共性所在,从全局上透析并权衡本土母语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现状特征和问题所在。同样,这一问卷内容由于回答繁琐多样,仅粗略汇总如下:

1.想说――①如果真的要让“红河本土母语音乐进课堂”就必须先得有一本适合师生的个性教材和一定的学习环境及培训条件;②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深入民间切实感受一下民俗风情或采集一些乡土歌谣;③如果能够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和理论认识,最好能根据本土风格创作各自的校歌。

2.想问――①不知道教管部门能否在较快的时间内组织编写发放有关本土母语音乐的教材,最好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培训和指导;②不知道学校基层能否在当前的形势下充分认识并理解本土母语音乐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③不知道我们所做的努力能否使本土母语音乐文化最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

三、突出问题

从红河本土母语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看全局,“教师・教材・教法”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据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教科书(试用)”音乐教材相关分析数据显示,新编教材虽然收集了一些本土母语音乐,但其覆盖面较小,针对性有限,没有从实质上解决本地区或本地域教材的问题。与此相关,音乐教师的在校培养和职后培训,以及有关教法的提炼和研究还没有被列入议事日程,迫于当前形势亟需革新。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把“教师・教材・教法”这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了,本土母语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可能获得新生。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值得思考:

1.师资现状:红河州中小学音乐师资仍普遍短缺,具备本土母语音乐从教能力的更为短缺。音乐教师的专职化和专业化程度很低,正是导致其开展具体教学过程中“民族语言不通,作品理解不透”的主要原因。

2.学生现状:作为本土人的一种自然意识,大多数学生对本土母语音乐比较感兴趣。但因其渐趋丢失的事实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兴趣在心理上经受着“作品聆听困难,美感认知模糊,体验认可受阻”的三重障碍。

3.客观因素:一方面是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教学的资金投入不够,多数中小学严重缺乏必要的音响资料和教学设备,这些硬件设施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则是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教学的社会气氛有待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民俗民风建设。

4.主观因素:对于从事本土母语音乐创作的人要求开发更多的优秀作品,对于从事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工作的人要求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对于从事教育管理的相关人员而言,则是在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

音乐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音乐考级 音乐学习 素质教育

音乐考级是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映出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愿望。考级对社会艺术教育中的教与学都是一种检验,对普及社会艺术教育非常有益。以专业艺术院校的招生为例,近年来,考生水平逐年提高,以器乐演奏的表现最为明显。正如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教授所说:“这些年专业音乐院校考生质量明显上升,与考级的作用是分不开的。”音乐考级不仅仅是给音乐爱好者提供权威性的鉴定,更重要的是通过考级的形式,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普及工作。为了全面了解社会艺术考级的现状,笔者于2013年暑假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内容做了分析,以期促进考级工作更为顺利健康的发展。

一、社会调查实录

1.调查对象:安徽省艺校(1所)、音乐考级培训机构(2所)、考级人员、老师及家长等。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走访等。

3.调查实施过程:调查主要采取的是问卷的形式。先拟定问卷,对问卷进行审核并提出问题,确保问卷可行性。对音乐考级人员发放问卷,同时对一些老师和家长进行走访,寻求他们对社会考级的想法和意见。最后回收整理问卷,分析研究走访结果。

二、调查结果总结统计与分析

1.关于兴趣调查的结果,广大考生的社会音乐考级积极性较高。近些年,参加社会音乐考级的人数逐渐递增。调查显示,女生所占比例为56.48%,男生为43.52%。这可能是因为许多家长认为女生性格文静,学习音乐对女生气质的培养有益;而男生活泼好动,没有足够的耐性。入门时的枯燥会让男生提不起兴趣而放弃。但也有家长鼓励男生学习音乐,对此笔者也赞同。据有关专家分析男生更具有学习某种乐器的优势,例如钢琴,成年后手掌相对宽大的男性在表现力度方面更有利,因此男生学习钢琴更有发展潜力。一些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中也以男性居多,朗朗、李云迪、理查德・克莱德曼等等。因此一些传统观念并非永远正确,家长应该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只要孩子感兴趣,性别不应该成为阻碍的理由。

2.关于年龄调查的结果,不同年龄段比例及不同年龄段的考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如下表1:

(图表1)

(图表2)

(1)10岁以下和20岁以上考生所占比例比10-15岁的多,最少的是15-20岁考生,这个年龄段的考生正处高中,面对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所以他们精力都用在了文化课上;另外有些考生这时在准备艺考曲子,没有时间去考级,所以这个年龄段考级人数最少,占13.88%。

(2)10岁以下和20岁以上考生所占比例较高,这两个年龄段考生多处小学和大学,有较多空闲时间。小学生学业不太重,到了高年级才会紧张一点,而且现在的家长很重视从小对孩子的培养;而大学时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最多,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培养爱好并丰富大学生活,因此这两个年龄段考级人数比例相对较高。

3.关于对音乐理解程度的调查,根据图表2得出结论:不同年龄段对音乐的理解不一样就会导致喜爱音乐的程度不一样。小孩子的认知活动相对较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音乐的理解只是靠第一感觉判断,觉得好听就喜欢,不好听就不喜欢。通过调查发现,10岁以下考生喜欢音乐的占84%,一般喜欢的占16%;10―15岁考生喜欢音乐的是一般喜欢的大约2倍,保持中立态度的占0.4%;15―20岁考生一般喜欢音乐的是喜欢的大约1.6倍,有0.5%的考生保持中立;20岁以上考生有60%喜欢音乐,38%不喜欢,有2%保持中立。由此可见,对音乐感觉的不同致使对音乐的喜欢程度也各不相同。

4.关于学习音乐原因的调查,考级学生选择学习音乐的原因有以下四点:自己的兴趣爱好、遵从爸妈意愿、成为明星和目的不明确,所占比例分别为:60.19%、15.74%、13.89%、10.18%。由此可见,考级中大部分考生是自己感兴趣才选择学习音乐的;遵从爸妈意愿的考生所占比例不高,也许只是想应付爸妈才勉强学习,自己真的不感兴趣;想成为明星的考生要注意,因为通过考级取得的成绩跟成为演奏家或演唱家没有切实联系,有梦想固然是好,但也要切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还有一些目的不明确的考生要尽快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有动力继续学习,在音乐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

5.关于教师家长支持率的调查,在学习上,老师是良师益友,而家长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图表3)

(图表4)

由图表3可知: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持支持态度,当然不排除一些不支持的老师和家长。

首先,文化课教师不支持的原因:

(1) 一些初高中文化课老师他们认为这个时期正是学习的黄金阶段,学生一定要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争取考入重点高中或名牌大学,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就算这是老师的用心良苦,但学生本身也面临着升学、竞争的压力,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是有必要。

(2)一些老师认为学习音乐浪费时间,不如好好学习。有的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其学生获得的荣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学习艺术与文化课并不冲突,只要安排合理,可以做到二者兼顾。

其次,家长支持的原因:

(1) 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有些家长把自己年轻时未能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喜欢那再好不过,如果不喜欢,家长硬逼着,这样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的变化,甚至会耽误孩子的未来。不少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曾有几个孩子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音乐,希望每次考级都能通过,否则父母就会不开心,担心父母因生气不再爱自己。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听听他们的心声,勿让小小的心灵承受莫大压力。

(2)有些家长做法很好,因为他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孩子有兴趣,条件允许的家庭应该尽量满足。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一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会一直陪着,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还能对家长进行艺术熏陶。这样看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6.关于考级科目的调查,据不完全统计,社会上现已开设的考级科目达三四十种。通过调查,由图表4得出结论:考级中,钢琴和古筝受到广大考生青睐。被誉为“器乐之王”的钢琴,除给人高贵的感觉外,能让人在学习一些特殊的指法时很好地开发大脑智力。古筝在民乐中占较高地位,从最早的《高山流水》到现在的《春江花月夜》、《将军令》、《战台风》等,一直受到广大好评。那为什么钢琴比古筝更受欢迎呢?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国人有了崇洋的思想,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所以他们更愿意接受国外的东西。这只能说明他们不够了解中国文化。近年来,学习钢琴和古筝的热潮有增无减,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而且对开发智力、丰富课余生活也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乐器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它是一个全面的音乐教育过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再通过考级给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做一个评估,在予以肯定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和不足,以激励学生进入下一个更深层次的学习。

三、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存在的问题

1.各考级单位自成体系,存在考级门类交叉,考级标准不统一等现象

由于考级单位自定教材和考级标准,如在一个考级单位四级没通过的考生,在另一个考级单位却通过了五级,这使得考级单位的信誉度大大降低。所以相关部门眼下当务之急不仅要监管各考级单位的运行,更重要是统一各考级单位的考级标准,以提高其信誉度。

2.艺术考级以“升学及特长生”为目的的人数占较大比例,不容忽视

目前许多学校拥有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出于学校艺术团队建设的需要,近些年来对“特长生”的招生有增无减。尽管考级成绩已不再与升学挂钩,但在招生中考级所获等级仍是录取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成为“特长生”就能进入理想学府等功利性目的就造成了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的原因。对于这一点,走艺术之路的考生应该更有体会。

3.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健全复审机制,对考级单位无法有效监督管理

有关考级单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随意变更考级等级、提高收费标准等,已严重影响到广大考生的利益。在考级中,由于没有健全的复审机制,无法对考官进行判定,一些考生对评定结果提出异议时,投诉无门,合法权益难以维护。这种对考级单位和考官监督的漏洞,将继续严重扰乱考级秩序,影响各考级单位信誉,有损考级权威性。

四、推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1.尽快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依靠优秀培训机构,合理安排各考级单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艺术考级逐步的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势在必行。切实规范考级工作,认真审查考级结果是基本要求,保护考生的合法利益是最终目的。据有关调查显示社会上许多艺术培训学校规模、店面设施、教学队伍不合要求,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安全保障。因此在鼓励艺术考级单位自办或配合其他单位协办的同时,以各大艺校为依托,合理布局和规划,这样既能体现考级单位的实力,有能提高考级单位的信誉度。

2.引进科学管理方法,鼓励考级单位走出去参与国内外艺术考级活动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同样,各考级单位也应该与时俱进,合理引进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发展优势。为了与国际艺术接轨,各考级单位应充分了解社会最新资讯动态,利用掌握的资源,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多展示平台,鼓励他们走出去参与国内外的考级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还能更好地传播艺术考级的魅力。

总之,艺术考级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的一条重要渠道,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切实了解掌握社会艺术考级情况,用平常心对待,不要为了证明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争得面红耳赤。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艺术方面的才能,提高综合实力是作为一名现代化接班人和艺术传播者的必备能力。最后,我们还要善于运用艺术考级中的积极因素,推动民族音乐的教育,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华音乐文化,让中国的音乐文化之花开遍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音乐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民族音乐;调查问卷;高校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58-02

一、绪论

1.选题依据。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承担起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院系设置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医药学院、水产学院、基础教学中心音乐表演专业等。但艺术类学生掌握的民族音乐知识较普通专业相对丰富,因此本次调查以非艺术类学生为对象,开展音乐知识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中学阶段接受的音乐教育情况。

2.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此项调查问卷,首先了解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在掌握文化课知识的同时是否具备基础的民族音乐知识?从而引发对当代大学生音乐教育的思考。其次为提高高校及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强调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是培养高尚的情趣以及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学习音乐基本知识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3.研究方法。①查阅资料。首先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当代大学生音乐知识层面以及高校音乐教育的现况,为调查研究做铺垫。②问卷调查。通过特别设计的问题表格,由调查对象做自填式回答,收集笔答资料。③抽样调查。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作为调查的样本。④对比分析。通过收回的问卷进行分析,不同题目进行对比统计,从而得出结论。

4.调查对象: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

5.调查时间:2015年5月。

6.调查方式: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7.创新之处。①作为中国海洋大学音乐类调查问卷,以鱼山校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为基础,排除了艺术类专业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了鱼山校区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确保调查人群更为全面和有参考价值。②可以丰富我校音乐类问卷调查,为其他更深层次的音乐类研究提供基础。

二、正文

1.根据调查统计,接受调查的54人中,有43人更了解民族器乐,占总人数的79.63%;11人更为了解民族声乐,占总人数的20.37%。

2.对于所在的高中音乐课中涉及民族音乐的知识情况,28人选择“一般”,占总人数的51.85%;17人选择“几乎没有”,占总人数的31.48%;选择“经常”和“总是”的人数分别为7人和2人,占总人数的12.96%和3.70%。由此可见,高中阶段受访人群接受民族音乐知识的情况相对薄弱。

3.本科期间接受民族音乐知识的情况,28人选择“几乎没有”,占总人数的51.85%;22人选择“一般”,占40.74%;只有3人和1人选择“经常”和“总是”,分别占总人数的5.56%和1.85%;

在接下来的民族音乐常识题中,大部分受访者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选择属于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歌中,90.74%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在选择《阿里郎》是我国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歌的题目中,44人选择了正确答案“朝鲜族”,占总人数的81.48%;4人和6人选择了“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分别占总人数的7.41%和11.11%。

在选择二胡作品的题目中,42人选择了正确答案《赛马》,占总人数的77.78%;各有6人选择了古琴作品《高山流水》和琵琶作品《十面埋伏》,各占总人数的11.11%。

在选择吹奏形式的乐器中,52人选择了正确答案“笛子”,占总人数的96.30%;各有1人选择了“古筝”和“琵琶”,各占总人数的1.85%。

在选择属于蒙古族民歌伴奏乐器的题目中,53人选择了正确答案“马头琴”,占总人数的98.15%;只有1人选择了“二胡”,占总人数的1.85%,此题成为正确率最高的题目之一。

在考察二胡名家华彦钧(阿炳)代表作的题目中,同样有53人选择了正确答案《二泉映月》,只有1人选错,正确率高达98.15%。

在选择我国民族乐器琵琶的图片题中,52人选择了正确的琵琶图例,占总人数的96.30%;各有1人选择了二胡和中阮的图示,各占1.85%。

在选择作曲家王洛宾先生作品中较为熟悉的歌曲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最被受访者所熟知,各有41人选择;36人选择了《康定情歌》。此外,各有26人选择了《达坂城的姑娘》和《青春舞曲》;有24人选择了《半个月亮爬上来》。

在“如果有机会,您会选择学习下列哪种或哪些民族乐器?”的题目中,古筝最受受访者喜爱,有20人选择。此外,古琴、笛子、二胡和琵琶也得到了较高的呼声,分别有18人、17人、12人和11人选择愿意学习这些乐器。

在受访人最熟悉的三种民族乐器中,二胡、琵琶和古筝是最为熟悉的三类乐器,分别有28人、26人和25人填写了这三类乐器。

受访者最熟悉的三首民歌分别为《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康定情歌》和《在那遥远的地方》。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者有着一定的民族音乐常识,对于常见的民族乐器以及民族歌曲都有一定的了解且对民族乐器的了解高于民族声乐。高中和本科时期对于民族音乐知识的接触相对较少。对于冷门的民族乐器与民族歌曲并没有较高的兴趣。基于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1.作为当代音乐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应提高对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将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限选课的标准。此外,还可以鼓励社团进行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2.加大对民族歌曲的宣传与普及。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受访者对民族声乐的了解远不及民族乐器。平日里,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民族声乐的讲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歌、热爱民歌。

音乐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 完善 专业艺术院校 就业质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80

Further Improve Professional Art School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inking based on MyCOS Company on Employment-based Data Analysis of Music Schools

LEI Yong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Wuhan, Hubei 43006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rate statistic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mployment rate of the art colleges and the art majors is lower. Reading the employment statistics report of Hubei and China from the Myco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the other main employment indicators is not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data from the statistics of the music colleges and some music majors is paradox. 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following, such as some think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jobs are the same; some don't hav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indicators' relations; some are lack of knowing and considering about the employment ways after the culture system reform and so on. In conclusion, the suggestion is to have a classified assessment of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the art colleges and the art majors, an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the employment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art colleges.

Key words improve and perfect; special art colleges; employment quality; assessment

我国高校就业率统计中,艺术类专门院校的就业率低于综合性院校,综合性院校中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低于本校其他专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而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结论更令政府、社会和高校关注――部分艺术类专业被列为红牌专业或者黄牌专业,其直接后果是招生计划可能被调整,乃至社会认可度持续走低。

2014年,麦可思研究院连续第六次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和数据分析。2014年底,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连续第三年了《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预警与重点产业供需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对湖北省地域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分析。笔者分管就业工作,在研读这些年度报告的过程中,对涉及音乐院校、音乐类专业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1 音乐院校和音乐类专业就业数据对比分析

1.1 音乐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分析――以武汉音乐学院为例

麦可思公司的《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列出了毕业生就业的10项主要指标。在湖北省27所非“211”公办本科院校中,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2013年的数据及其排名如下:

表1的数据表明,武汉音乐学院连续两年在湖北省非“211”公办本科高校中就业率排名最低(该校2012年、2013年非失业率分别为84.5%、87.3%),但是,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对母校推荐度”、“自主创业的比例”高居榜首,显而易见,其就业率与其他就业主要指标并不呈正相关。

1.2 部分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麦可思公司的《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专业预警系统”中,以毕业生一年后“非失业率(就业率)低”、“月收入低”、“工作相关度低”、“就业现状满意度低”四项指标作为高失业风险专业的衡量指标,其中涉及到了音乐表演、音乐学两个音乐类专业。

表1 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分析

表2 部分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数据来源:《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湖北高校(含省内部属高校)招收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的17所公办本科高校中,音乐表演专业的非失业率(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末位,但是,其就业现状满意度分别位于前7位、前16位;而非失业率(就业率)同样较低的音乐学专业,其就业现状满意度连续两年居于第2位,并且并未进入“月收入最低前20位”、“专业相关度最低前10位”、“就业现状满意度最低的前20位”之列。

表3 部分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表3显示,对全国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的数据与对湖北省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的数据具有相似性,就业率与其他就业主要指标没有正相关,甚至呈现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低,另一方面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现状满意度名列前茅。就业率低,是否就是就业质量低?值得我们深思。

2 音乐院校和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矛盾的原因

麦可思公司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不可谓不全面,但是,表1、表2和表3的数据表明,单纯的就业率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大学生真实的就业质量,甚至出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相矛盾的现象,尤其是音乐类乃至艺术类院校(专业)。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

2.1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就业数据单一,没有全面体现就业质量

教育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采用的是初次就业率,而初次就业率的主要来源是协议就业率,其次是灵活就业率。为了防止高校和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弄虚作假,教育主管部门更看重的是协议就业率。2014年初,75所部属高校了就业质量报告,但是,笔者研读了部分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感觉就业率的罗列者居多,“质量”二字难以体现,无法真实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2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样本不足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渠道主要有三个: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第三方调查机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数据来自于高校。不论是高校还是社会机构,在毕业生离校后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毕业生配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问卷调查的回馈率低,也有的毕业生不如实填写就业状况,比如对收入状况明显有所隐瞒。高校向已经离校的毕业生调查了解就业状况,耗时费力、效果不理想。目前,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已经委托社会机构承担毕业生就业调查。麦可思公司作为社会第三方调查机构,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公信力,但也存在样本不足问题。《就业蓝皮书:2014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调查回收全国样本约26.8万,而2013届我国大学毕业生为699万,其样本不足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4%。同样,麦可思公司对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2013年的总答题率只有42%,2014年的总答题率只有41%。

2.3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缺乏分析

麦可思公司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第三章,以大量的图表,从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月收入、专业相关度、离职率等5个方面,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分析;麦可思公司的《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报告》,则从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半年后离职率、对母校的推荐度、对母校的满意度、自主创业率、国内读研率等10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对于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而言,其指标是比较全面的,但是,这两份就业报告中对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度比较分析不够,对上文中列举的某些矛盾的现象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往往容易使人形成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就好的片面印象。

2.4 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文艺行业就业形式的变化缺乏了解和考虑

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低,而其就业现状满意度却名列前茅,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音乐院校和音乐类专业行业和职业的特殊性使然,具体而言,有三个主要因素。

(1)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使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协议就业机会少。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国有文艺院(团)普遍采取项目制管理,其用人机制更加灵活,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成为常态,其演职人员的招聘与使用取决于某个项目的时间长短、人才需求的多少,因此,与文化体制改革前相比,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协议就业形式越来越少。

(2)音乐类职业的特殊性使音乐类专业毕业生不愿意签订就业协议。一般而言,音乐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追求职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对于体制内的编制问题并不看重。以笔者所在的武汉音乐学院为例,根据《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三个行业是教育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分别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4.22%、28.27%、4.5%,其中所指的教育业,并不限于在中小学担任教师(高校教师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很大的一部分毕业生是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从事音乐培训、音乐制作。随着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毕业生个体或者几个人组合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音乐培训市场广阔、潜力巨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培训班遍及各个社区、小区,他们不仅有较为稳定的收入,而且自由空间大,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顾虑就业协议的约束力,不愿意签订就业协议。

(3)音乐行业从业特点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由于音乐类专业学生“一把乐器可以闯天下”的从业特点,他们开展自主创业、从事自由职业的时候,往往可以不登记注册公司,在外“走场子”、在家开展家教,貌似薪资水平低,实则是从业过程中的现场、现金交易统计困难,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其收入状况,我们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发现,从事音乐培训的毕业生的收入要超过学校的音乐教师。上文表格中,音乐类专业就业率低、薪资低,但是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对现状满意度等指标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3 完善艺术院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麦可思公司的就业报告显示,类似音乐类专业就业指标之间不能呈现正相关的现象,在其他艺术类院校(如湖北美术学院)、在动画、美术学、播音主持等其他艺术类专业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十以来,政府、高校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出台了更多新的改革措施,要真正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落实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对于艺术类院校、艺术类专业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在就业质量评价方面更新观念、创新举措,为艺术类高校和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工作释放活力。

3.1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类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后,特色办学、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等观念,已经成为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艺术类高校毕业生从业行业的特殊性、职业工作的特殊性,更应该有理由对他们的就业质量采取有别于其他高校的评价办法。当前,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的背景下,应该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艺术职业特点,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和鼓励艺术类人才的个性发展,避免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把尺子,一刀切地评价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如果能够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进行分类评价,这些高校在就业率、签约率方面的压力就会减轻,他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创业培训,他们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就会更强。

3.2 要把毕业生的个人收入状况作为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首要依据

当前我国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偏重以就业率,尤其是协议就业为主要依据。事实上,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就业和从业形式千差万别,我们要承认他们因为专业和行业特点形成的不同的就业属性,承认大学毕业生以其所学服务社会的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只要大学毕业生有合法的、稳定的个人收入来源,就应该视为已经就业。类似于上文提到的大量音乐类大学毕业生,他们是自由职业者,可以不注册公司、不愿意登记就业、不愿意签订就业协议,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失业。据了解,加拿大制定了《就业保障法》,每个公民拥有永久性对应的社会保障号码,可以根据该卡号对失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其就业信息、失业信息、再就业培训等都被政府和地方人力资源中心准确备案,因此加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既简单又真实。

3.3 要确立多维度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就业质量是衡量劳动者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是质与量的统一体。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界定就业质量的内涵,避免片面追求就业率的提法和做法,就业统计指标除了就业率以外,还应包括就业途径、专业相关度、薪金水平、工作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性质、离职率、稳定性等情况,并赋予一定的权重,便于多维度、全面衡量就业质量,准确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3.4 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和个人收入监管体系

这是落实上述建议的重要保障。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登记注册的自主创业大学生比较少,很多自主创业者往往是自由职业者,这部分从业者的特点是交易的随意性强,现金交易、现场交易的情况多。例如音乐艺术类的培训、演出,绝大多数是培训(演出)一次收一次费,或者培训(演出)一段时间收一次费,加之一些企业和个人往往采取某些不当的避税措施,其个人收入信息不透明(其它行业的商业活动和市场行为,也有不少类似情况)。如果个人收入监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健全,大学毕业生是否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很容易掌握,就业质量也就很容易了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艺术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应该包含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预警与重点产业供需2013年度报告[R].2013.

音乐调查报告范文5

流行歌曲调查报告范本

一、研究背景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与消费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加迅速、有效和广泛。在最近的几年里,总是会不经意的发现在电视里、电波中、internet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和网页,其数量以及被点击数超过其他的节目与网页,而且这些节目的数量、与时间也一直在不断的增加。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音乐排行榜、演唱会、歌友会等等音乐有关的名词对于大多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孙燕姿、周杰伦、blue等歌手以及音乐团体更是耳熟能详。在大街上,在公车里,校园中经常可以见到带着walkman的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和幻想未来使得中学生也迅速的成为了追捧流行音乐的一员,他们追求流行音乐的活力让人欣赏,可是也不得不问上一句: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钟爱流行音乐(或者叫通俗音乐)?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流行音乐风潮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为中学生带来的利与弊,引导中学生对此现象保持正常的心态。

2、通过进行研究调查,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了解有关的知识并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初步调查,拟订课题。

第二阶段:,制定《中学生音乐风潮调查问卷》,对城区几所中学的各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写出书面报告。

四、调查结果

本研究小组在青浦高级中学,实验中学,尚美中学,东方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在发放后收回有效问卷450份,从中抽取100份,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各为50人。整理后得以下资料:

1、你听音乐吗?

2、你喜欢流行音乐吗?

3、听流行音乐对学习有影响吗?

4、你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

5、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并喜欢流行音乐的?

六、结论

流行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还是洪水猛兽?对我们中学生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是全盘接受,还是去发现、体会、成为音乐的主人?两校学生的课题对此作了理性的思考。

青少年追星四种效应

青少年追星缘于以下几种心理效应:

光环效应当人们被某人突出的外表和气质所吸引时,就会觉得他什么都是美的。

从众心理青少年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从众(即跟风)现象。

炫耀心理一些追星族为了显示自己的气质、见识高人一等,经常拿偶像作为炫耀的工具,以获取一种莫名的满足或虚荣心。

逆反心理,老师和家长不让我听歌,我偏听;不让我喜欢某明星,我偏喜欢。

流行音乐利耶?弊耶?

■从调查结果来看90%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是喜欢的,甚至有些还是狂热的,对于选择歌曲方面也有一定的见解,而且认为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影响是有利而无弊的。可见流行音乐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高!对于大多数发烧友而言,追星更是美好情感的宣泄,这些有声有色的东西与普通人产生共鸣,音乐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但是,如果中学生对偶像只是崇拜,不分好坏的一股脑儿地全盘照搬,那便会误入歧途,得不偿失。对流行音乐过于热迷,荒废学业,那么只有弊,所以喜欢任何事物都要有个限度,过分后果难以预料。

■选择什么样的星作为追逐对象,往往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在振兴祖国的今天,社会不仅需要文艺方面的影视歌星,还需要振兴经济的经星,发展文化事业的文星,献身科学的科星。时代需要的是群星异彩纷呈,而不是一类星的耀眼和无数的追随者。追星热于社会可能造成社会人才结构的失衡,于个人可能造成独木桥上的拥挤。青少年选择星时,决不能没有理性的思考,而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长的选择追逐、效仿的对象,切不可只凭一时的兴趣和躁动。

音乐的传播深刻的影响着青少年欣赏音乐的内容方式和演唱的需求。欣赏音乐可以消除大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分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的出现,同时可以宣泄情感,使心理得到平衡。对于长期进行紧张学习的状态的中学生来说,适当的欣赏音乐可以使精神饱满,活力旺盛,而且通过欣赏音乐可以培养人的气质和风度,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从这一点上来说,适当的听音乐是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的。

中学生对待流行音乐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应该过分的追求所谓流行,流行音乐和明星热潮一样是一波接着一波,前一阵流行的八度空间到神奇都是流行音乐的产物。流行始终就是流行,它是会自动变化的。

在cd、磁带上的花费属于享乐性的消费,引进版磁带10元一盒,cd18元,如果购买正版,价钱更贵,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中学生只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在享乐方面不应花太多的钱。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转型期,接受能力强,喜欢快节奏,不甘于平淡,在这一时期接触到的音乐内容必定会深刻的影响中学生的成长。类似于哈狗帮的另类音乐,由于其内容不文明、素质的低下,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着不良的影响。

音乐调查报告范文6

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常规工作:

一、按照音乐室的要求在墙上钉好制度和挂图,摆放好钢琴、电子琴、风琴、收录机、讲桌、仪器柜、学生凳等,布置好音乐室。

二、每周安排学生打扫两次音乐室的清洁卫生,将地面打扫干净,将门窗、讲桌、仪器柜、琴、学生凳等抹干净,把桌凳摆放整齐。平时安排学生保好洁。

三、协调好各年级的音乐教师上课使用音乐室的工作,以免发生冲突,要充分使用好音乐室,发挥音乐室的功能作用。

四、做好各种乐器的登记和保管工作,如有外借,做好借还登记记录,如有损坏、报废等情况,做好登记,并报告教导处。

五、搞好音乐设备设施的登记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分管领导反映。

六、我每周对音乐室的安全进行检查,主要对地面、墙壁、门窗、仪器柜、课桌凳、电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能处理的自行处理,处理不了的报告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