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例会汇报材料范例6篇

工地例会汇报材料

工地例会汇报材料范文1

一、主次分明,主题集中,力求直奔主旨,有血有肉

同志对于如何汇报工作提出“要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要求。1956年南宁会议期间,同志认真听取了各部委、各省区的工作汇报后指出“文件、文章、讲话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要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工作汇报,就其性质而言,是对工作实践的反映,是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只有准确,才不至于脱离实际;只有鲜明,才不至于毫无特色;只有生动,才不至于令人生厌。汇报工作上要做到这些,首要的是主次分明,主题集中,既要有血有肉,又要直奔主旨。

党的工作一个时期、一个阶段都有其工作重心和中心工作以及围绕工作大局部署的主题活动。作为党建工作汇报,应强调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根据汇报的主旨确定汇报主题和汇报重点并以此来选取汇报材料。

从立意(即主旨)上可以把党建工作汇报分为工作动态性、专题性、经验性、请示性和调研型汇报。

对于工作动态性汇报:一是要把当时党建工作的重心和重点工作作为汇报的主要内容,要说清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进展、工作特色、工作成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和后期的设想,其中工作进展、工作特色、工作成效是汇报的核心;二是要简要概述常规性党的工作情况;三是要注意汇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汇报材料的布局上,在导语中概述常规工作,在主体中汇报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在结尾中汇报新情况新问题。

对于专题性汇报:例如专门汇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汇报发展党员工作,汇报换届选举工作等等,这类汇报要一事一题,着重汇报工作进展、工作特色、工作成效、工作经验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工作特色是汇报的重点。在汇报材料的构思上,在导语部分简要介绍这一专项工作的背景、工作思路、工作布局、工作措施。在主体部分集中汇报工作特色、亮点、经验和成效,要按照工作的自然逻辑安排汇报的顺序。在结尾部分要简要汇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汇报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主要措施。对于专题性汇报,既要突出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工作亮点,又要全面、准确、生动地反映工作实际。

经验性汇报:从本质上将也属于专题性汇报,也要求一事一议,着重汇报工作特色、亮点、成效和经验,其中工作经验是汇报的重点,要观点鲜明、主次分明、材料典型,在典型材料选择上,切忌堆砌数字、罗列现象,要用具体的形象生动的人和事去论证观点,说明问题。

请示性汇报:主要用于下级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矛盾、新课题,需要请示上级“怎么办”时,这类汇报要求:一是在导语部分简要概述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工作特色和所要请示的问题;二是在主体部分,要阐明清存在问题的根源、表现和危害,以及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上及有哪些制度上、政策上的安排和还有哪些不明确的地方,自己认为在实践中应怎样处理此类问题;三是在结尾部分,要明确请求上级予以答复。例如在**年后半年全县农村“两委会”换届中,党支部换届结束后发现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许多村党支部选举中,把直系亲属、甚至是把夫妇、兄弟、姐妹、父子选进同一个支部班子。对于这个问题,党内没有明确规定,上级在部署这项工作时也没有预见到,怎么解决。后来,我们专门进行了请示汇报,在汇报前详细统计了存在此类问题的村,对这些村选举程序进行审核,对民意作了调查,特别对当事人进行谈话,弄清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在候选人“双推”阶段,没有明确要求“不准直系亲戚进入同一个支委会班子”。我们分别请示了市委组织部和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均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工作,但又不能强制让任何一方退出支委会,因为对村一级而言党内还没有明确的回避制度。后来,我们主要采取了谈心谈话方式,让有直系亲戚关系的双方协商,其中一人辞职,最后妥善解决了问题。

调研性汇报:包括工作创新调研、新课题调研和各种试点调研汇报。对于工作创新调研汇报,要突出工作的特色做法、特别措施、特新经验。要有典型事例作支撑。要介绍创新的背景、思路和成效。要分析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对于新课题调研汇报,要按照“现象、实质、危害、根源和对策”来组织材料,深入剖析;对于工作试点性调研汇报,要突出工作试点中的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工作措施、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工作特色、工作亮点、工作经验等组织材料,尽可能增强汇报的针对性、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二、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力求具体、形象、生动、鲜明

——关于工作汇报中的议论。传统观念认为汇报工作应多讲事实,少发议论。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工作汇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讲“实事”就是要客观、全面、准确的反映工作情况,讲“求是”就是要在总结工作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但在实践中,诸多同志把“实事”同“求是”割裂开来,要么事无巨细、罗列材料,要么空洞无物、大话套话连篇。其实,汇报工作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要忠实地反映工作事实,又要有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这包括谈汇报什么,不汇报什么,在材料上要有取与舍,在材料运用上要有剪裁和加工,在角度上要有选择和灵活处置,同时在汇报上要有独立的、精辟的、新颖的见解。工作汇报,不仅需要论证,而且要论理有力、立论有据、观点鲜明。针对工作汇报中的议论之必要性,同志在1958年3月2日在听取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的汇报时指出:工作汇报“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同志认为,有材料有议论,不仅体现出汇报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掌握工作内情、准确把握工作规律的实践能力,而且也能为领导者(听汇报的人)在更高层次上科学决策提供思想资源。总而言之,汇报工作,不是在开中药铺,而是在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要按照尊臣佐使和有的放矢的原理用药。

——关于汇报工作中典型材料的运用。传统观念认为汇报工作应少讲具体的人和事。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有的同志在写汇报材料或口头汇报时,习惯于罗列数据,不习惯运用典型人和事,习惯于抽象地概况,不习惯运用特色材料,这是工作汇报的大忌。汇报工作,不仅要让人听懂,还应力求给人以深刻影响,尽量用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了解到的直观生动的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反映工作的特色和核心。其实,喜欢罗列数据的人,是对工作汇报采取了急功近利的态度,试想一项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这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喜欢只说概要不讲具体实例的同志,是因为对工作浮而不入,是十分令人生厌的。1956年3月2日,同志在听取地方工业部汇报之前,专门讲了如何汇报工作的问题,他指出: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讲存在问题,要举事例,把人指出来,不举例等于无用,别人不好懂。文件重要的是使人懂,为了使人懂,长一点也不要紧。文字方面不是要反对标语口号吗?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有人物。没有具体形象,作品就没有生命。半个月来汇报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使我强迫受训,比坐牢还厉害。坐牢脑子还自由,现在脑子也不自由,受你们指挥。只有观念形态,没有物质,要脱离实际。你们这些条条,一定是从具体问题的材料中得出来的,应把具体问题写清楚。老人家讲的这些告诫我们:在工作汇报中,不想让上级产生强迫受训的感觉,必须力求观点准确、鲜明、直奔主题,而且还必须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应当具体、形象、生动,以鲜活的事件、人物加以佐证。

——关于工作汇报的长短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工作汇报宜简明扼要、言短意刻,不宜长篇大论。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科学的态度是要言不烦、无话则简。同志多次告诫部长、首长“为了使人懂,长一点也不要紧”,在1956年3月召开的南宁会议期间,要求各区、省、部要写汇报材料,八千字也行,一万字更好。要准确、鲜明、生动,特别要做到鲜明和生动,没有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典型的事件材料是不行的。这里,举一个工作汇报的典范。在上世纪中叶,淮河流域发生洪灾,一位省委书记在书面材料中写到,发生洪灾后,落水的人攀上树枝,毒蛇也爬上了树枝,结果这个人又被毒蛇咬伤,落水而亡。在阅读汇报材料时数次泪流满面,他没有记住材料中的统计数据,但记住了这个典型事例,他又多次讲到这个小事件,并且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如果,我们能把汇报材料写成这样,即便再长,也不会使阅读者生厌,产生被迫受训的感觉。一部《三国演义》百万之言,读者为什么还会津津有味的阅读呢?可见,文不在长短,关键在于富有感染力,要使汇报材料写得准确、鲜明、具体、形象、生动传神,从根本上讲要吃透实情,要善于运用特色材料。

三、深思熟虑,亲力亲为,力求增强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工作汇报包括口头汇报和书面汇报。作为基层领导,在汇报前一定要调查研究,吃透情况,并且深入一线,了解、搜集、整理活生生的实践材料,并且要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升华。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所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最先是从基层发现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想到的,基层领导要汇报就要汇报这些领导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东西。

对于口头汇报,一种情况是汇报人处于主动地位,提前打好腹稿。另一种情况是提问式交流,这时汇报人处于被动地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求汇报人必须深入工作实际,亲力亲为。既掌握工作全局、动态,又掌握典型的事例。抓点示范,整体推进,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方法,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推进工作中做到手中有榜样、胸中有策略、工作中有典型,必须在工作进程中随时随地了解群众的创新之举,这些都是汇报工作时应重点运用的素材。

工地例会汇报材料范文2

一、目的定位:不仅仅是汇报工作

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写汇报材料、为什么汇报的问题。汇报目的定位清楚与否,关系重大。汇报不只是工作情况的汇报,也是汇报者个人和单位的形象展示。

2008 年,国务院安全生产百日督查活动开展期间,贵阳市修文县递交了一份汇报材料,但材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抄袭之作,与邻县的汇报材料相比,有15 个段落基本一致,只是将其中数据稍作改动。该县因此一度成为舆论集体批判的对象。由此可见,悉心领会和准确把握汇报材料撰写的特殊、重要的目的,才不至于以敷衍、随意的态度对待汇报,认为无非就是那些工作,差不多讲讲就可以了,以致汇报材料草草成文,错漏百出,或是抄袭交卷,最终影响了个人和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从汇报者的角度而言,汇报的目的一般有三个:一是展示个人素质。汇报材料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汇报者的思维水平和政策水平,体现的是个人的全局观念、决策能力。汇报不仅是工作情况的汇报,也是汇报者优良工作素质的展示,撰写汇报材料的人要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将二者相统一。二是展现单位亮点。上级来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或者是为了对各单位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或者是收集下级单位的工作措施、建议,因此,汇报材料应表明单位独特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绩,让听取汇报者感觉耳目一新,而不是人云亦云。三是获得支持认可。有时,上级是来了解完成某些重大性、决策性任务存在哪些问题或需要什么支援,这时,所汇报的主要是工作中所遇见的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上级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工作顺利完成。一份好的汇报材料能使上级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产生共鸣,意识到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从而认可其解决办法,并给予所需要的支持。

二、角色定位:搞清楚是向谁汇报

所谓角色是指“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第746 页)。关于角色,有个经典故事:一天,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阿尔巴特拌嘴了,阿尔巴特一气之下跑进卧室,紧闭房门。女王叩门。“谁?”“维多利亚。”房门依然紧闭。女王第二次叩响了房门。“谁?”“是您的妻子,阿尔巴特。”这次房门开了。这一故事让我们清楚看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多种角色,角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性别、年龄、经历等方面———会使一个人的语言具有一些独特的成分,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交流。

汇报材料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所用的文章,下级或上级,只是比较概括的说法,在不同的场合中,他们所承担的角色还有差别,而往往是对这些差别的准确区分决定了汇报能否成功。同时,和一般应用文主要是写给人看不同的是,它往往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说给人听的材料,汇报双方的交流是即时完成的,所以,注重汇报中双方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

汇报的角色定位需要考虑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搞清楚向谁汇报。汇报是向上级汇报,而在不同的场合下,上级因层级、职务、职责等的差异,其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汇报也因此而需要有差别,不能谁来听汇报,都是说一样的话。一般来说,面对主管领导,应多作全局性汇报,而面对副职或部门领导,汇报应主要聚焦于其分管工作;面对上级机关,应多汇报思想、事例等。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应根据领导在具体场合中所担负的不同角色而及时调整汇报内容。

如有时主管领导有临时任务,委派副职代为听取汇报,这时虽然听汇报的是副职领导,但实际上还是向主管领导汇报,那么,就要注意多讲些全局上的问题。

所以,要搞清是向谁汇报,不能单纯考虑某一方面,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一方面,清楚由谁汇报。同样的,因地位、职务、经历、年龄、个性等方面不同,汇报者的角色也存在差异,这使其思维方法、语言风格等也有差异,这样,对同一个问题的汇报,汇报者各有其侧重点和语言表述风格。汇报材料的撰写就应把握这些差异点,既体现汇报者的意图,又符合其独有的语言风格。

三、内容定位:汇报工作应适当“发议论

在明确了目的、角色之后,接下来要确定的就是汇报内容。上级听取汇报,是为了能准确全面深刻地掌握下情,从而使决策更科学、更有针对性,能更有效地指导工作。因此,汇报材料所提供的情况就应在全面准确反映事实的同时,又做到有重点、有特色、有思想。这样,汇报才能吸引领导,从而有效达到汇报目的

(一)用事实说话

汇报材料的最大特点在于用真实准确的事实和客观的评价说话,以事明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汇报的作用,更好地反映工作情况,为上级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用事实说话,首先是汇报言之有物,不是华而不实。有些人汇报时,为了不出岔子,汇报材料通篇都是说大话、空话、套话,没有具体数据、事例、分析,或者有些为了使汇报显得有水平,生搬硬凑出一些四六句,语言是漂亮了,但就是让人听了不知要表达什么意思,难以引起共鸣。一般领导考虑的都是全局性问题,对局部性的具体问题不一定了解详细,汇报时对领导希望了解的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或者是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结果和涉及人员、单位等都应该了解清楚,在撰写材料时,才可能选用典型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使写出来的汇报材料有血有肉、吸引人眼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体现在汇报材料中的内容都是真实准确的。提出的问题、列出的现象、谈到的成绩,都应是客观存在、真实可信的,尤其是文中涉及的有关突出成绩和薄弱环节的数据、事例、评价等,不能有丝毫差错。汇报既不刻意回避问题,也不故意拔高成绩。如果内容有偏差或者失真,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客观、辩证地掌握各项情况,并对其作定性定量尤其是定量的科学分析,不走极端,也不搞绝对化,不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虚构事实。这样才能让上级领导机关了解现象、问题的性质、意义,以便区别对待

(二)凸显重点

用事实说话,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只要相关的就写进汇报材料。还需要对事实进行筛选,尤其在汇报的内容比较多或者是作全面工作汇报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否则一份让人难以把握其核心的面面俱到的汇报材料很难引起领导的兴趣。

汇报重点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是领导最关注的内容。怎样摸清哪些是领导最关注的内容呢?一般而言,上级机关会预先下通知,明确汇报范围、问题和听取汇报的意图、要求,在撰写汇报材料之前,应认真领悟上级通知精神。如果没有相关通知,就应及时咨询上级工作组成员、联络友邻单位打探,明确上级的关注点,从而准确清晰地确定上级领导机关想听取哪方面内容,撰写材料时,即可围绕上级需要汇报,使汇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更为丰富。如果不清楚上级关注点,只按汇报者的个人主观意愿来写,则极有可能上级想听的没写,所写的都是上级不想听的,以致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

二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所谓内涵最丰富、最深厚,是指对汇报主体而言,这部分内容是汇报者最有事实可佐、有成绩可证、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这一内容有时可能就是领导最关注的内容,有时可能不一致,不一致时这部分内容也可考虑作为汇报的重点,因为这往往也是一个单位、部门最容易汇报出彩、能给人以启发的内容,把这部分情况汇报清楚、成绩汇报充分,也可能抓住领导心理,使之愿听想听。

(三)挖掘特色

汇报有重点但没有个性、特色,也很难引起领导的兴趣。要给上级领导留下较深的印象,汇报时还应将本单位、本部门有特色的内容,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优势,反映出来。

尤其在多个单位同时汇报而重点可能一致时,更应注意汇报出特色,以使听汇报者能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

特色主要体现在新,即撰写汇报材料时,善于从共性、常规的工作中,充分挖掘出其他单位所没有的创新做法、优势制度、鲜活经验、闪亮成绩等,并说清说细,展现其与众不同的效果,或者能从独特的角度阐述议题,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并透彻分析,能创新性地回答领导关注的问题,力求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四)提炼思想

一份好的汇报材料,不但要有事实、有重点、有特色,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能从工作中总结和提炼、升华出较有深度的规律或是能给人以启发的经验。正如所说,汇报工作应适当“发议论”,“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没有思想的汇报,质量肯定不高。

汇报材料的思想性,体现在对材料的分析、总结上。既综合各项情况又深入探讨道理,不仅罗列现象更揭示规律,能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抓住事物本质,对相关做法、经验提炼出理性认识,不大而化之,不发空泛议论,不为了显得有思想而刻意凑出“四六句”。所谓“不以辞害意”,写作是立意要紧,汇报则思想要紧。词语堆砌空虚,只会让人如坠云雾,听之不得要领。

汇报材料的思想性还体现在其正确性上。汇报的思想观点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与军队的各项法规制度和上级的命令指示精神,即政治上不能出错。汇报者往往代表某个单位、某级组织,其言行具有极强的导向性,汇报的任何思想都要与政策、法规、指示精神保持一致,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敏感的思想问题,更应谨慎看待,应尽量避而不谈或者慎之又慎地提出看法,以免出现偏差而导致不良影响。

四、形式定位:尽量运用口语化、质朴的语言

(一)合理结构

因汇报多数时候是说给人听的,人在瞬间能听清、记住并理解的东西有限,再加上汇报时间一般也有规定,所以,汇报材料需要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结构,汇报什么不汇报什么,哪些具体、详细汇报,哪些寥寥数语说明……这些问题解决好,汇报才能吸引领导关注。

合理结构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线条单一。汇报材料应有一条主线贯穿各部分内容,使主题鲜明集中、结构严谨清晰。同时,一部分只说一项内容,不宜多项内容、多条线索同时展开;同一项内容如果分为几个方面,宜进行归纳梳理,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个内容没讲完,又跳到了另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写了几句之后,又跳回前一个内容。这样,势必使听汇报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究竟汇报了一些什么内容。

二是详略得当。汇报材料的结构一般按照工作开展情况、做法经验、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今后的打算等几部分内容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汇报材料都需要写全这些内容,也不是这几部分着墨多少都一致,一般而言,重点、特色内容或是上级不了解又特别关注的先说、具体说,向直接上级汇报也应尽量具体说,而共性的、常规性的内容或是上级已经清楚的则后说、概括讲,向高级领导机关汇报多半也应概括讲。另外不一定先写措施,再写成绩,也可以先摆出成绩,再言明措施,这样既突出展示了汇报单位的形象,又有助于增加上级听汇报的兴趣。

三是过渡自然。对于说给人听的汇报材料而言,这点非常重要。由一层意思转到另一层意思或由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有适当的过渡词、过渡句乃至过渡段作自然过渡,以使汇报材料结构逻辑性严密,又保证听汇报者思路跟得上。

(二)精炼语言

精心锤炼语言,选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汇报,汇报才能成功。

首先是谦恭的语言。汇报是向上级汇报,汇报基调是“下对上”。这一表述基调决定了汇报语言必须谦恭,这不仅仅表现了对上级的尊重,更体现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其次应是准确的语言。汇报材料的遣词造句应恰当达意、合乎规范和事理,不能含糊不清或是有歧义。应适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正确运用模糊语言,尽量少用“某种程度”、“一定范围”、“部分”等词语,绝对不用“大概”、“据说”、“有人反映”或“太”、“非常”、“好极了”等词语,也不宜使用夸张、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谈成绩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夸大其词;说缺点则实实在在,一针见血。这样,才能防止汇报不客观而说过头话,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工地例会汇报材料范文3

1、各单位党组织需要选拔任用属于县委或县委委托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在正式呈报之前,必须先由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根据党委(党组)酝酿的情况,向县委组织部部长或分管部长口头汇报任用意向。

2、县委组织部根据拟呈报单位口头汇报情况,经过充分酝酿后,由分管部长向拟呈报单位口头回复是否正式呈报的有关事项。拟呈报单位必须按县委组织部答复意见办事。

3、拟呈报单位在正式呈报干部前,必须与县委组织部协商,确定并组织好民主推荐会。县委组织部派人参加民主推荐会或委托单位党组织主持进行民主推荐。否则,重新按要求进行民主推荐。

4、拟呈报单位党组织根据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与县委组织部进一步沟通,确定拟呈报人选。拟呈报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5、各单位党组织向县委组织部呈报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材料时,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干部本人档案、党委(党组)会议纪要(含票决情况)、会议讨论记录复印件和民主推荐材料。呈报材料要注意保密,须由组工干部当面呈交县委组织部干部科(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为综合干部科和经济干部科,下同),不得转交、代交。干部科对各单位呈报的干部任免材料要及时登记。

6、干部科对各单位呈报的材料应当严格审查。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①呈报材料不齐全的;②呈报属于县委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没有经过分管的县委常委和县政府领导签字的;属于县委委托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拟呈报单位未向分管的县委常委和县政府领导汇报的;③未经县委组织部派人参加或委托进行民主推荐的。

7、干部科对各单位呈报的干部任免材料进行审查把关后,提出初步意见,报分管部长审定,然后提交部长办公会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8、根据部长办公会意见,分管部长会同干部科制定考察工作方案,组建考察组。考察组一般由2人以上组成,并至少保证有1名组织部机关干部。

9、考察组到达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后,先向单位主要领导商定考察事宜,并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考察预告。

10、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一般可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全面考察拟任人选的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考察组通过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11、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对考察对象的任免建议,向部长办公会汇报。

12、分管部长会同干部科综合分析考察组汇报情况,并参考平时掌握的有关情况之后,拟定干部任免的初步方案,提请部长办公会讨论决定。

13、部长办公会研究干部任免事项时,部长、副部长必须全部到会。干部科长、干部监督科长列席会议。

14、对干部任免事项,部长、副部长在听取情况汇报后,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应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在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时,暂缓作出决定。

15、对于县委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部长办公会讨论议定方案后,由部长、分管部长适时向书记办公会汇报,经过充分酝酿,再提请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16、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干部任免事项时,分管部长列席会议,一般情况下,由分管部长向常委会汇报,并作好记录。县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一律实行票决制,县委组织部负责制发票决表,做好计票工作,并当场公布计票结果。

17、县委常委会作出任免决定后,由分管部长及时向干部本人所在单位(主管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县政府领导通气,对于县委委托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拟任人选,部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后,其中副局级职务拟任人选报分管干部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审批。部长办公会决定任免的干部由干部科长及时向干部本人所在单位(主管单位)主要领导通气。

18、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在部长办公会或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属提拔重用的干部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按《关于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的意见》(监组发[2001]12号)执行。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19、办理任职或免职手续前,属县委直接管理的干部,由县领导或组织部领导与拟任免干部谈话,属县委委托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委托单位(主管单位)主要领导与拟任免干部谈话。

工地例会汇报材料范文4

一、会议多

参加县里召集的各类会议是乡镇领导人工作的重要形式。会议是接受任务和汇报工作的基本渠道。根据访谈估算,乡镇主要领导人参加县(市)召开的会议,整体来说一年在60次左右,每周一或两次。其中最少的每年30次,基本上每月两次;最多一年80次,每月六七次。绝大部分会议都是半天。

一个乡党委书记说,“我经常到县里开会,开会次数太多了,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一个月至少四五次,有时候星期天开会,有时候晚上开会,有时候今天刚开完这个会,明天又开那个会。会议名目繁多,有政法会、组织会、基建会,有工业的、农业的、水利的、通水泥路的、临时安排的、迎接检查的、布置工作的,什么会议都有。”有时候县委不同的领导同时开会,但是都要求一把手参加。有的乡镇书记说:“报纸、电视上总说要精简会议,我们好像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效果。”

二、文件繁

乡镇要接受大量上级文件。大致而言,一个乡镇一年中接受的文件总量在300-500种之间。这些文件主要来自县(市)领导部门,也有少量的来自地区(市)或者省级领导部门。如河北的一个镇,2003年接受的上级文件是470种,其中来自县级的有451种,来自市级的有12种,来自省级的7种。来自县级的文件半数以上是部署工作任务的。

在通过文件接受任务的同时,乡镇也大量向村庄等单位下发文件。大致来说,每个乡镇一年中下发的文件在100种左右。根据我们在浙江一个镇的调查,该镇2003年一年下发的文件(意见、通知)是180个。在一些地方,所谓“落实”成了“文件对文件”的落实。

三、汇报滥

这里的汇报是指书面形式的汇报总结材料。在这些乡镇中,通过党政办公室系统向上报送的汇报材料一年在70-100种之间,这还不包括计划生育系统的汇报材料。几乎凡是有检查、有考核的工作,都需要有专门的书面汇报。为了应对这个工作,每一个乡镇都有专门人员负责写材料,有的不止一个人。

乡镇文字汇报的工作量很大,但是难度并不大。根据秘书人员的写作经验,编写这样的汇报有三个基本套路:第一是要依据当初的工作计划写,甚至直接把计划里的将来进行时改造为已经完成时态,数字指标则根据乡镇主要领导的指示办。第二是依据上级发来的文件写,通常上级文件会对这项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一些主要的口号提法和工作方法,诸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去抓”、“成立专门机构具体抓”、“责任到人”、“经费到位”之类。把这些上级文件强调的要求做法,直接结合进本乡镇的基本情况就可以形成书面汇报。第三是灵活运用“典型经验”,通常每个乡镇都会有某些典型事例,写汇报材料的关键是要善于“以一当十”来运用开发。比如本乡某村有农户养牛的典型经验,这样的事例在总结“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时可以用,总结“科教兴乡”时可以用,总结“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时也可以用。

四、接待奢

接待上级来人是乡镇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县市有关部门的人员经常下乡镇,但频率各有不同。从工作内容来看,首先集中在林业、水利、税务、交通、农业、计生这些部门;其次是司法、土地、民政、宣传、组织、纪检等部门;再次是科技、审计局、财政局、人事、教育、计划、环保等部门。从时间分布来看,突出规律是年末的检查考核下乡镇多。

许多乡镇领导人谈到,若干县(市)部门的人员下乡镇,往往是在临近中午,目标是奔着吃饭,所谓工作,几分钟就可以谈定,或者打个电话也可以解决。基本上每个乡镇每天都有形形的来人需要招待,通常他们按桌来算,多数乡镇领导人的概括是,全年下来,平均每天一桌到两桌客人。有的乡镇书记谈到,2/3以上的上级来人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接待应酬并不难,难的是需要时间和金钱。从乡镇主要领导人每年接待时间来看,乡镇之间差别较大,最少的说20天,最多的说300天。从费用来说,一般在账目上反映不出全部接待花费。有的乡镇书记说:“在决算报表上,我镇的招待费用是5万元,其实去年真正花费是16万元,我们的全部财政收入是120万元。”越是财政收入规模小的乡镇,招待费用比例反而越高。

为了刹住因应酬而起的不正之风,有关部门规定了若干“不许”、“禁止”。针对不良行为的禁令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进政府运行机制,因为这些不良行为根本上是从政府运作体系中衍生而来的。

调查情况:

工地例会汇报材料范文5

. 培训目的:使受训人员了解公文的基本特点和一般格式,掌握常用快速的写作方法及其变化提高日常公文的写作能力。

.培训内容:

1、公文的概念

2、日常公文的分类

3、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4、电子公文

5、公文范例

6、尝试写作

.课程长度:6时

.培训方式:讲解法+范文欣赏+模拟练习

.教材内容:

引言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企业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的写作也正在从旧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什么是公文?

所谓公文,它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公文的种类主要包括:命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在各类企业中,所指的公文一般为商务公文,主要分为介绍报告、请示、会议纪要、工作计划要点、公司及产品介绍、信函、讲话稿、可行性报告、工作总结、市场调查报告、说明等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大体同一般文章的写作方式相似,但是由于公文在性质、作用上及其写作要求上的不同,拟写时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公文的拟写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 明确发文主旨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拟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发文的主旨,即发文的主题与目的,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比如相关工作的改善,主要提出目前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方式、需协助事项;再如请求事项,拟请上级机关答复或解决问题等。

2、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比如,汇报工作情况,是写专题报告还是写情况简报;针对下级来文所反映的问题,是写一个指示或复函,还是一个带规定性质的通知等。

3、明确文件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

4、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例如,是要求对方了解,还是要求对方答复,是供收文机关贯彻执行,还是参照执行、研究参考、征求意见等。

总之,发文必须明确采取什么方式,主要阐述哪些问题,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落笔起草。

二、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

怎样为拟写公文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呢?一是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实际当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草拟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首先需要查阅去年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以及参考有关先进企业的同类工作计划等,还要研究本部门今年所面临的形势,今年的中心任务上级要求等。

总之,收集材料及调查研究,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为了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然后经过分析思考产生一个认识的飞跃。

三、拟出提纲,安排结构

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草拟出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以便正式动笔之前,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

提纲的详略,可以根据文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习惯、写作的熟练程度而定。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问题,依次再写什么问题,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提纲的文字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在文字上推敲。当然,需要集体讨论或送给领导审阅的提纲除外。

拟写提纲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文件的基本观点,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和修改,使提纲日益完善。由两人以上分工合写的文件,更需要共同研究写作提纲,以免发生前后重复、脱节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四、落笔起草、拟写正文

结构安排好后,要按照要求所列顺序,开宗明义、紧扣主题、拟写正文。写作中注意两点:

1、 要观点鲜明,用材得当。也就是说要用观点来统帅材料,使材料来为观点服务。运用材料要能说明问题,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

在写作当中,要注意明确观点,用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如果观点不明,令人不知所云。有些文件,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不易信服。而只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会使人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不了解发文的意图 ,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介绍。

2、 要语句简练,交代清楚。拟写文件既要尽量节省用字、缩短篇幅、简洁通顺,又要注意交代的问题清楚明了。

五、反复检查,认真修改

初稿写出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写文章,需要下功夫。自古以来,好文章都要经过反复修改的,写文件也同样,尤其是重要的文件,往往要经过几稿才能通过。

1、 关于主题的修改。看主题是否明确,主题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是否深刻。

2、 关于观点的修改。修改公文要考虑到观点是否正确,表达有无问题。

3、 关于材料的修改。材料是文件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观点,还要通过适当的材料表现出来。

4、 关于结构的修改。修改文件的结构,包括文件总体结构的修正,使全文更加严谨。

5、 关于语言的精练。主要是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不规范的字及标点符号。

修改工作要做到认真仔细,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请示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请示的特点 一、针对性。只有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重要决定、重要决策、人事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因而"请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领导对于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三、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受文领导,即使需要同时呈送其他领导,也只能用抄送形式。四、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单位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一、 请求指示性请示。二、 请求批准性请示。三、 请求批转性请示。

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如下:

一、 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 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组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2、 受文领导。每份请示只能写一个受文领导,不能多头请示。

二、 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1、 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

2、 主题。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3、 结语。另起一段,其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呈请核准"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予以执行"。

三、 尾部,其主要结构为落款与成文时间两部分。

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一、 一文一事的原则。

二、 材料真实,不要为得到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

三、 理由充分,请示事项明确。

四、 语气平实、恳切,以引起上级的重视。

报告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报告"是陈述性文体。写作时要以真实材料为主要内容,以概括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报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种,撰写"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所以报告的内容要求以摆事实为主,要客观的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的采用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以概括为主,语气要委婉、谦和、不宜用指令性语言。

报告的特点:

一、报告的目的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这是它与请示的重要区别之一。二、报告中一般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部门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三、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四、报告广泛使用于下级向上级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向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

报告的种类

报告从种类与内容上分主要有: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例行工作报告。写法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受文领导、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下面介绍几种报告的写法

一、 汇报性报告

汇报性报告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分为两类:1、 综合报告。这种报告是本单位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就工作的全面情况向上级写的汇报性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成绩或问题,经验或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报告的特点全面、概括、精练。2、 专题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向上级所写的汇报性报告。

二、 答复性报告

这种报告是针对上级或管理层所提出的问题或某些要求而写出的报告。这种报告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涉及询问以外的问题或情况。

三、 呈报性报告

呈报性报告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随文呈报的一种报告。一般是一两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据或目的以及与文件、物件相关的事宜。

四、 例行工作报告 例行工作报告是下级向上级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如,财务报告、费用支出报告等。

公告

公告是用于对企业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

公告的写法

公告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它内容较为单一,篇幅较短,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

一、 标题。

公告标题有三种:一种是完全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发文机关和文种以上两项,多用于政府机关;有的只有文种,如《公告》,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二、 正文

正文一般由主旨与说明构成。

主旨单独成段,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此公告的主题内容。

说明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用"特此公告"作为结语。

三、 落款及日期

公告日期有的标注在标题下方,也可以注在公告结尾处。重要的公告落款处除注明发文单位外,还应标明发文地点。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的进行传达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是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同级单位进行交流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一、 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公司******会议纪要》

二、 正文。会议纪要正文结构由前言、主体两部分组成。

1、 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

2、 主体。它是会议机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三、 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电子公文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公文通过E-mail的方式批阅使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但现在国内缺少实现网上公文批阅的软件,文件容易被拷贝、篡改,企业的办公方式还无法真正实现无纸化。

电子公文的写法

电子公文主要由主题、事项或附件落款组成。

一、 收件单位/人

二、 抄送单位/人

三、 主题。相当与公文的标题,如《关于***请示》、《关于****报告》。

四、 事项。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发文目的,事项等(与日常公文协作方法一致),若提供相关文件或报告等,可以附件方式发送(注明)。

工地例会汇报材料范文6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挡案是根据7年12月16日**省*届人大常委会**会议《**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的决定》修正的第四章第二十条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和命名机关,要建立健全文明单位档案,并按国家档案工作的有关要求逐步规范化。”另外在《**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中,又对“各级文明单位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创建活动挡案”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几年来,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创建文明单位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声像资料。这些资料是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综合反映和真实的历史记载;是接受上级考察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和探讨创建活动规律的基础和条件。建立健全比较系统、规范的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档案,对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不断深化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促进文明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建立健全文明单位档案是保持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连续性的需要;是推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文明单位档案可以为开展创建活动、制定创建规划、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文明单位档案可以作为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用我们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举办展览,以此来教育群众,方式新颖、真实性强,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加强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档案势在必行。

二、创建文明单位档案的主要内容

文明单位档案可分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声像资料三种。

(一)、文字资料分为主卷、副卷。

主卷内容

1、创建文明单位规划:长远规划、(三至五年);年度规划(创建当年)创建规划应该按中央文明委的《暂行办法》、《**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组织内容:(1)、指导思想(应简明扼要,突出贯彻落实《暂行办法》、《条例》,以《暂行办法》、《条例》为依据、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2)、创建目标(三个文明目标一起制定,党建、中心工作、经济指标,其它考核指标最好量化);(3)、创建任务(三个文明任务一起下);(4)、保证措施(通过各种形式、方法学习贯彻《暂行办法》、《条例》,真正认识到三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性)(5)、组织机构。

2、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基础材料:(1)、文明职工、文明班组、文明厂(队)、文明科(股)室等评比条件、考核细则、评比结果、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目标管理等(这些情况可在实施方案中体现);(2)、创建文明单位的申请报告、申报表,单位及人员的奖励、取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及处罚情况,文明单位的变化情况、重大事迹记实等;(3)、开展各种创建活动材料,学习贯彻《暂行办法》、《条例》、党风廉正建设、三个文明考核的标准等材料。

3、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文件:是指上级下发的文件,对上呈报和下发的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文件。

4、精神文明建设会议记录:是指领导班子在研究三个文明建设方面的会议记录(至少每季度一次会议)。

5、共建共育:在创建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共建共育材料,各项规章制度、签定的协议书、责任状等。

6、经验事迹材料:有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先进事迹,经验材料等。(含个人的)

7、总结报告:自查报告、年终总结或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汇报应该由迎检单位主要领导同志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取得的主要荣誉称号;在创建活动中的主要做法、主要成果、基本经验或体会。如何贯彻《暂行办法》、《条例》做到一把手亲自抓(领导重视程度、工作推进机制、当地示范作用),三个文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职工素质提高情况;基础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要结合本单位或本行业特点有自己的做法,要有生动的事例和说服力强的数字,工作过程应简明扼要,成果要充实。

以上七个方面为文字档案的主卷。

副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

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教育、文化事业、民主法制、公益事业、环境卫生、生产业务、党、政、工、团等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材料都可以列入副卷。

(二)、图片资料:

是在创建活动中积累的图片及取得的各类荣誉称号、奖牌、锦旗、证书等拍成照片,按照荣誉称号的档次、先后顺序,注明时间、地点、活动内容、责任者等装订起来。

(三)、声像资料:

是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的录音、摄像资料。(声像资料可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