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类职称论文范例6篇

高级类职称论文

高级类职称论文范文1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教师 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20-02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要求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单位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单位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师管理体制体现在能充分发展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才可以培养出好的学生。因此,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中心指导思想对高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型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办法,有利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

一、当前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

高校教师管理属于事业单位管理范畴,管理主要依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岗位设置管理明确了学校具体岗位和岗位职责,为学校规范管理提供了基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管“人”到管“岗”的转变,但是由于对具体岗位设定比例,导致很多教师不能正常晋升,挫伤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岗位聘任上必须取得相应的职称,而职称的评审权在政府,评审权和管理权的不一致导致校内岗位聘任和管理考核不能有机融合。这种管理体制还是遵循传统的以“管”为主的思想,把教师管得很死,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发挥。

(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教师管理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实现了管“人”到管“岗位”的转变,为高校进一步分类管理提供了基础。在实践中,由于政府层面缺少进一步细化的指导,导致目前高校教师管理还是停留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管理层面,缺少进一步的细化和分类。在岗位聘任上还是以“工龄、获得职称先后”等论资排辈方式进行聘任,没有真正形成“能上、能下”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三)考核评价重科研轻教学

目前,高校教师的评价还是依据事业单位管理的评价系统,事业单位考评系统由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组成。职称评定涉及岗位聘任资格,评上职称可以聘到高一级岗位,工资提升幅度大,年度考核合格以上晋升工资级别,工资提升幅度小。当前,高校职称评定评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能评审通过的都是依靠论文和课题来支撑,如果论文和课题数量不到一定的数量,职称评定是很难通过的。这种评审模式导致很多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写论文和从事科研,导致在教学上有所忽视,有的甚至通过不正常手段获取论文和科研数量。而真正教学好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却无法得以通过,导致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年度考核制度,考核指标涉及遵纪守法、业务能力、工作量、工作效率等宏观指标,是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由于一年一度的年度考核是在年尾进行,且评价的内容过于统一和宏观,加上和评职称没有必然的联系,导致考核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只能起到管理作用。

(四)岗位设置和岗位考核不匹配

高校涉及不同的学科,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具有博士授予权单位与一般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并存。尽管高校已经按政府部署,设置了不同的岗位,并且编制了岗位说明书,但是在岗位如何考核方面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形成细分的考核。具体的聘任考核从职责上是由高校人事处组织完成的,但是由于没有政府的指导和督促,目前高校基本都是在观望。

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体系构建

“以人为本”体现人是核心,尊重人的成长成才规律。教师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根据实际制定有利于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新型管理制度。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管理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不尽完善,作为专业技术岗位涉及绝大部分教职工,没有进一步进行分类管理,难以全面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对教师的导向不好,应该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才符合实际。

根据高校培养人和参与国家科学研究主要任务功能定位,培养人主要依靠抓教学来提升,需要高素质的教学型教师,从事国家科学研究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笔者认为,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高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进行分类如下五个类别的岗位:教学型岗位、科研型岗位、教学型为主岗位、科研型为主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从而构建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体系,具体见图1。然后,针对不同的类型的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才可以体现出工作的差异性,才能有效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图1 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体系

教学型岗位以大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职业生涯的主要内容,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任何一名大学生、研究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教学型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科研型岗位是以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为基础的岗位,这些岗位肩负着国家科研项目,是学校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岗位,肩负学校开拓创新的艰巨任务。

教学为主型岗位和科研为主型岗位是具体工作岗位,需要从事科研也需要实践教师的岗位,如设计等。具体看偏重于哪方面,如果偏重于教学即为教学为主型岗位,如果偏重于科研,即为科研为主型岗位。

教学科研型岗位是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要的岗位,是高校的主要岗位,这是由高校最根本的职能――人才培养所决定的。因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科研是人才培养的升华。

三、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体系实施策略

(一)调整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限制

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评上了职称,而由于岗位比例的原因没有办法聘任,人为制造矛盾的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政府控制一定的比例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比例应该通过政府评职称的通过率来调节,职称评审的通过率由政府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来确定,政府评审职称通过的,政府应给予聘任。针对当前取得职称没有办法聘任的问题政府应通过调整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限制来解决,确保教师晋升涨工资的渠道畅通,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改革职称评审导向

高校职能主要有培养社会接班人和承担国家科研。培养人和承担科研有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和思想教育上花很多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在要求教师在科研上有很大的建树是不科学的。同样,承担科研的教师要想花很多精力来教育学生也不是现实的。而当前政府在评职称中存在过于注重论文和课题,导致很多教师过于重视论文和课题,忽视了教学提升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评职称部门应该改变全部只重视论文和科研到分类同步重视论文科研和教学,让重视科研和重视教学的教师都能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政府在设置评职称条件时在如何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上有所明确,不能在职称评审中只从科研和论文数量上来衡量,应更多看教师培养学生的业绩,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大学生。从长远的角度,政府部门应逐步下放评审权,让学校真正掌握考核权,这样才可以更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完善校内管理体制,强化内部聘任

针对高校教师管理还停留在政府层面的宏观管理层面,笔者认为国家政策导向已经很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四、第五条规定“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政府对岗位设置只是宏观管理,更多是要求学校要进一步细化管理,在岗位设置、岗位聘任等方面实现管理的精细化。作为高校,应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推进为契机,在岗位设置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进行细化分类管理,在全校范围内实现竞聘上岗,形成能上能下的管理体制。

(四)建立和完善分类考核制度

考核是管理的核心环节,没有考核就相当于没有管理,高校不能只停留在政府的宏观考核上,应根据科学和以人为本原则研究学校教学型岗位、科研型岗位、教学型为主岗位、科研型为主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五个类别的专业技术岗位的考核细则,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型,明确各学科必须完成的任务,由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进一步完善校内考核体系,最大限度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汤爱荣.以人为本与企业员工的快乐工作[J].山东社会科学,2011(S2)

[2]史保东,等.积极探索高校岗位设置后教师分类管理的新途径[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1)

[3]吴凌尧.基于职称―岗位分级设置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4)

[4]许日华.高校教师分类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以探讨高校教师工作量分类评价实践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高级类职称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北京地区党政机关;称呼语;平等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3-0001-07

引 言

近年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称呼行为一直是一大社会争论热点。《人民日报》[1]、《新京报》[2]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党政机关人士称谓语呈现“庸俗化”、“商业化”和“江湖化”的不良态势,并指出“党员之间无论层级和资历彼此互称‘同志’的良好传统已被强化层级意识并鼓励下属人员奉承上级的庸俗做法所取代” [3]。甚至,曾经在党内无限风光的“同志”称呼语如今也沦落到上下级之间难以启齿的地步。针对这一现象,中央机关、上海市、广东省、甘肃省纪委曾下达官场称谓禁令,要求“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称‘同志’,不称职务”。近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

在当前中央和地方纪委三令五申整顿称谓乱象的背景下,北京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称呼行为是否存在上面谈及的“三化”现象?“同志”这一称呼语是否真的已“渐行渐远”?其重新流行的现实基础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深入调研的课题。因此,研究旨在对北京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当前称呼模式和称呼特征进行调查描述,揭示称呼语背后的称呼观念,提出合理的称呼建议,规范称呼行为。

一、 调查方法

(一) 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问卷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称呼语的总体使用情况,第二部分调查被试对称呼语的喜爱程度,这两部分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第一部分:5分=总是,4分=经常,3分=有时,2分=很少,1分=从不;第二部分:5分=非常喜欢,4分=喜欢,3分=一般,2分=不喜欢,1分=非常不喜欢)。第三部分考察被试在四种场合下(党支部会议、部门会议、办公室和休闲娱乐场所)如何称呼与自己关系一般的、亲密的上级、平级和下级。第四部分对五类称呼语进行语义区分测验,使用七级量表。第五部分是被试的基本信息,含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所在单位名称及担任的行政职务和党内职务。

基于祝畹瑾[4]对汉语称呼语系统的分类,本次问卷调查中的称呼语共分5大类,23小类,分别为:姓名类(姓名、名字、修饰语+姓),同志类(姓名+同志、职衔+同志等7小类),职衔类(姓+职衔简称、姓+职衔等5小类),通称类(“领导”、“老板”、“老大”等7个称呼语)和拟亲属称呼语(如某哥、某姐等)。

访谈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在您的单位,同事之间怎样彼此称呼?”、“您喜欢哪种称呼模式?”、“在单位您喜欢使用拟亲属称呼语吗?”、“在工作中您和同事使用‘同志’称呼语吗?”、“您在什么场合会称呼他人或被人称为‘同志’?”、“您如何看待中央和部分地方纪委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之间互称‘同志’这一规定?”、“您怎么看待某些单位存在称呼上级领导为‘老板’、‘老大’、‘哥们儿’的现象?”、“您认为当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称呼行为需要如何规范?”等。

(二) 调查对象

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119份,调查对象是来自北京地区36家单位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其年龄分布在25~55岁之间,党内职务有书记、副书记和普通党员;行政职占中在处级和科级的正职与副职人员。其中,参加访谈的人员共5人,男性3人,女性2人,来自外交部、等单位。问卷和访谈时间为2016年1~3月。

二、 数据分析及讨论

(一) 总体情况分析

119份有效问卷中五大类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合成均值显示,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职衔类、姓名类、拟亲属类、通称类和同志类。其中,职衔类称呼使用频率最高,同志类称呼使用频率最低。受欢迎程度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姓名类、拟亲属类、职衔类、同志类和通称类。

结合本研究的焦点,我们从褒/贬、亲/疏、流行/落伍、高雅/庸俗、平等/权势、自然/不自然五个维度调查了参与者对职衔类、拟亲属类、同志类、老大和老板五类(个)称呼语的态度评价,语义区分测验结果详见表2。

从语义区分测验结果的合成均值来看,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拟亲属类、职衔类、同志类、“老大”和“老板”。拟亲属称呼的评价是褒义、亲切、流行、平等和自然,但不够高雅。职衔类的评价是相对褒义、流行和自然,但不平等。同志类比较平等和褒义,但不够亲切,不够自然而且落伍;“老大”尽管亲切,但整体上比较贬义、庸俗、权势和不自然。“老板”的评价最差:贬义、庸俗、权势和不自然。

(二) 北京党政机关人士的四大称呼特征

通过分析问卷中有关称呼语使用频率、受欢迎程度以及更细化的语义区分测验,结合访谈语料,文章概括出北京党政机关人士内部称呼行为的四大特征。

1. 职衔类称呼语大肆流行

职衔类称呼语俨然是北京地区党政机关人士使用最频繁的称呼语,其地位似乎不可撼动,其各小类的使用频率均值以及在23小类中的排序均比较靠前,详见表3。

姓+职衔简称(如“张局”,均值393)是23个称呼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其次是姓+职衔(如“张局长”,均值353),二者均接近“经常”使用。运用SPSS170对两组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t=3158, p=0002

晏小萍[5]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国家部委机关45名科级和处级工作人员的问卷数据,发现“字头(老、小)+姓”(31%)、“姓名”(30%)和“姓+职务”(25%)是当时这一群体最普遍的称呼形式,而本研究的发现与其不一致。距其研究15年已经过去了,职衔类称呼语已取代姓名类称呼语成为公务员工作场合的首选称呼。尽管表面上看,职衔类称呼似乎能够更好地体现岗位职责,但实际上此类称呼语在反复使用中,层级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民主逐渐向权力让步。

2. 拟亲属称呼语举足轻重

拟亲属称呼语是指“用亲属称谓语去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6](45),是亲属称呼语的泛化或“扩展用法”[7]。拟亲属称呼的数量较多,有“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姐”等,公务员同事之间主要使用的是“×哥/姐”形式,×一般为姓氏。

就使用频率和受欢迎程度而言(见表1),拟亲属称呼语的均值分别为298和338,在所有的23种称呼语中均排名第五,表明拟亲属称呼语也是党政机关人士主要使用的一种称呼模式,其在党政机关内部备受欢迎,这与其丰富而正面的语义内涵有直接关系。

表2的语义测验结果显示,总的来看,拟亲属称呼语具有亲切、褒义、自然、平等和流行的正面语义,遗憾的是略显俗气。除“庸俗的―高雅的”维度之外,拟亲属称呼语在另外五个语义评价维度无一例外地得分最高,尤其是“疏远的―亲切的”这一维度均值高达609,亲切度之高是其他四种称呼形式所无法企及的。

在当今整个中国社会,拟亲属称呼依然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机关单位规模相对较小,人员稳定性高,长时间的相处更容易让他们之间形成一种泛家庭成员似的关系,因此拟亲属称呼语在h政机关工作人员中深受喜爱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时,语言具有建构功能,可用来调节人际关系,拟亲属称呼在拉近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当然,拟亲属称呼语的使用情况会因工作部门、工作性质、行政级别、称呼对象等亦有所不同,这一点从下列访谈中亦可窥其一二。下面为两则访谈。

【1】(甲来自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

采访者:那称呼同级呢?

甲:同级啊,如果是年纪大一点的,我们一般称“哥、姐”,这也是我们单位的一个传统嘛,显得比较亲切友好。

【2】(乙来自外交部)

采访者:您和同事在工作中会用拟亲称吗,比如“哥、姐”之类的?

乙:偶尔也会使用,但不是常规的用法,可能一些新来的、年轻的、实习的小同志们,刚刚入职的(同事)可能比较客气,但它不是一个常态化的称呼。

采访者:如果同事这样称呼您,您怎么看待呢?

乙:没问题啊,听着也很亲切啊。如果是刚刚入职的,我觉得也可以啊,很亲切,除了工作这一层关系外,还有一层就是你有义务去帮帮他,带带他,这体现出我们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综上来看,党政机关群体常用拟亲属称呼语,可以借助其在工作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亲切融洽的沟通氛围。这一特点与某他某些行业的情况截然不同。刘永厚、朱娟[8]调查研究了10家在华欧美企业中国员工之间的称呼模式,发现其称呼以平等的中英文名字为主,而很少也不鼓励使用“哥、姐”等拟亲属称呼,原因在于大部分欧美企业有比较严明的工作制度,滥用拟亲属称呼语会给他人故意拉帮结派之嫌,而这与企业追求自由平等、杜绝“圈子文化”的专业管理理念是极不相符的。

3. 同志类称呼语风光不再

“同志”是一个曾在革命和建国时期在党内无限风光的称呼语,它象征着“平等”、“团结”和“尊敬”,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和“政治内涵”[9](4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日益宽松的政治氛围以及频繁的国际交流,促使人们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反映在称谓上则是西式称呼语的复活和行业专指性称呼语的涌现,“同志”这一称呼语迅速退出普通大众的社交生活,退居成为政党成员内部的专属称谓语。Liu[10]曾于2007年前后调查了北京四个不同级别的服装商场近90名售货员对顾客使用的称呼语,竟未听到一例“同志”用法。

时至今日,“同志”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进一步缩小。研究发现同志类称呼语无论是在使用频率,还是在受喜欢程度方面,均已一落千丈,再也无法与建国后一段时期内的受欢迎度相提并论了。

在五大类称呼语中,同志类称呼语的使用频率最低,其各小类的排名也十分靠后(见表4)。就其内部而言,名+同志(如“建国同志”)、姓名+同志(如“王建国同志”)、“同志”(单独使用)这三类尚接近“很少使用”(均值175、166、153)。修饰语+姓+同志(如“老王同志”)、修饰语+同志(如“老同志”)、职衔+同志(如“局长同志”)、姓+同志(如“王同志”)四类已接近“从不使用”,这与我们当前在工作、生活中的观察基本吻合。

在受欢迎程度方面,在五大类中同志类称呼语排名倒数第二。表5是同志类称呼语的受欢迎程度均值在23类中的排名,分值均不高,排名整体靠后。由此可见,即使在党政机关内部,同志类称呼语的生存空间也是非常狭窄的。

通过分析研究问卷调查的第三部分,发现场合正式程度、权势关系和亲疏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同志类称呼语的使用。

表6显示,在正式程度截然不同的四种场合下,同志类称呼整体上随场合正式程度的降低(从左到右)其使用频率递减,在最正式的党员会议上使用频率最高,而在闲暇场合不用或极少使用,表明场合正式程度是影响同志类称呼语选用的主要因素。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上级对下级使用“同志”的频率远高于下级对上级,下级对上级更多使用职衔类称呼,这体现了同志类称呼语的选用受权势关系影响,且主要表现为非对称性用法。

亲疏程度也影响“同志”类称呼语的使用,关系亲近的同事使用“同志”的频率明显低于关系一般的(如总计中的对比2269% vs 2689%; 5209% vs 7059%; 3949% vs 5546%),表明了“同志”在党政机关内部已成为一个正式的、象征距离的称呼语。

表2同志类称呼的语义评价测验也显示,“同志”总体上是一个褒义的(语义测验均值497)、平等的称呼(505),但同时也早已演变成为一个疏远的(371)、落伍的(283)、不自然(336)的语言符号。这几点结论可得到访谈语料的佐证。

【3】(乙来自外交部。)

采访者:我们想知道“同志”在党政机关还用吗?

乙:用的挺少的,如果说以前很常用的话,现在可能也就在极个别的场合才会用到。

采访者:那您觉得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乙:原因很多方面的,主要是现在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像过去那么特别政治性的,可能更平等吧,就是说,哪怕你是一个部门领导,是一个处级或司级领导,但同时更多的是抛开你的职称来讲,你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对吧?

采访者:嗯,可是,如果互称同志不就能更好的体现平等性吗?

乙:并不是,会显得有距离感。

采访者:哦。

乙:并不融洽,它只是很官方、很客套的一种称呼法,如果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这么互相称呼的话,那会是一个很奇怪的一个场景,同事们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是想象中的那么融洽,你想想,在一个职场中,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的话,那必然会想法设法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靠这种政治化的词汇去疏远彼此,对吧?

采访者:对。

此外,同志类称呼语也见诸于党务会议、党政领导人会谈、党员干部的任免大会、重大会议以及起草文件时、政府公文、官方刊物等正式场合。下面访谈一例。

【4】(丙来自北京市新安教育矫治所。)

采访者:您和同事在什么场合下会称呼“同志”?

丙: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在党支部会议上,这是为了体现党员之间相互平等的P系;还有就是文件里也会用到,比如说在重要领导干部的任免通知中。

采访者:您刚才提到了在文件里使用“同志”,像这种在书面称呼里使用“同志”的情况多吗?

丙:挺常见的,实际上要比口头上称呼“同志”的比例高一些,比如说政府的公文、官方文件以及呈报给高级领导的请示等等。

总之,“同志”的风光早已不再,也确实已渐行渐远!同志类称呼语衰落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其一,“同志”一路走来被渲染上浓厚的革命和政治色彩,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下,当新的社交称谓语层出不穷时,“同志”自然而然就受到了人们的冷落; 其二,“同志”这一称谓“既无性别标示也无相对年龄标示,因而显得过于笼统,在某些非正式场合甚至显得疏远和冷淡” [11](31),因此这一称呼形式被不断边缘化;其三,中国的同性恋群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采用了这一新称谓,使“同志”进一步经历了语义贬值。

4. “老大”、“老板”和“总管”三个通称并未泛滥

本研究中的通称类包含七个称呼语,包括“老大”、“老板”、“总管”、 “领导”、“老师”、“哥们儿/兄弟/姐们儿”和“亲”。

研究重点关注“老板”、“老大”、“总管”这类具有商业化、庸俗化和帮派化特点的称呼语。“老大”、“老板”和“总管”这三个通称用语的使用频率均值分别为151、119和107,居于“很少”和“从不”之间,在23类称呼语中位次分别为第16、21和23,总体比较靠后,这表明此类庸俗称呼语在北京机关单位的使用频率很低。

“老大”、“老板”和“总管”受欢迎程度的均值分别为219、205和189,属于“不喜欢”一类,排名也是末尾,这再次表明此前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的称呼“三化”现象在北京地区并不严重,北京地区公务员的称呼行为总体上仍是比较规范的。以下对外交部和人员的访谈也基本佐证了这一结论。

【5】(乙来自外交部。)

采访者:您有没有接触到公务员私下称领导为“老板”的或者是“老大”的这种?

乙:几乎没有吧,反正在我们部门是不存在的,我觉得可能在地方这种情况会比较多。

采访者:那您个人怎么看待称呼领导为“老板”或者“老大”的呢?你反感吗?

乙:嗯。我个人会有点排斥,因为就你的工作来讲,没必要(用)像这样很江湖的一种称呼。

采访者:对……对。

乙:而且这与中央的精神也是极不相符的,中央已经明确规定了。我们就不允许,本来我们就没有,我觉得我们反倒是符合要求的,但在地方的某一些不同的层面上还存在这种,就感觉像这个帮派、江湖气较重。

采访者:对,有《新京报》等一些媒体说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称领导为“老板、老大、哥们”这种称谓乱象,然后一些省份,比如广东还有上海,他们就下发通知说党政机关禁止使用这种江湖化的称呼语。

乙:对,这是中央下的规定,而不是说是地方的,鉴于目前这种乱像存在,中央已经注意到了,所以才会出台这样的政策,算是规定吧,约束一下这种乱称,乱象吧。

采访者:那是不是我们这边本身就没有这种现象,是吗?

乙:几乎就很少。不过我们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比如在国外,我们的某一位大使就是一馆之长,他的确就是老大,但我们从来不当面“老大长、老大短”的叫,而是和同事们在谈论到他的时候,会怀着一种尊敬的心情偶尔说一下“我们‘老大’怎么怎么样”,但这绝不是拉帮结派或者阿谀奉承。

【6】(丁来自。)

采访者:在工作中,您是否听到过“老板”、“老大”的叫法?

丁:很少听到。我觉得它们不太适合像中央机关这种层级比较高的单位,但是你要是到基层的话,比方说地级单位、或者是地方街道办事处、派出所之类的,这种称呼就很常见了。

经过此番实证调查,我们欣慰地看到这类称呼语基本上并未在北京地区的党政机关群体中蔓延开来。但是从近年来媒体的集中报道、部分省市纪委三番五次下达的称谓禁令和上述的访谈可知,一些地方机关和基层单位确实存在称谓乱象。“老板”、“老大”、“大哥”、“总管”此类称呼语看似小,实则大,它们把平等的同事关系雇佣化、金钱化,把简单的人际关系帮派化、江湖化。此类庸俗的称呼行为在满足了很大一部分人对财富和权力的贪恋心理的同时,正悄无声息地腐蚀着整个社会的民主和平等之根基,这当属一种语言贿赂现象,对政府形象和整个社会的伤害是深远的,所以值得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对称呼异化和称呼乱象必须加以约束、纠偏和管理,以引领社会风气。

三、 Y 语

通过对北京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称呼行为的调查研究,文章有以下结论和建议。

其一,不管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职衔类称呼语,尤其是“姓+职衔简称”,是当前下级称呼上级时使用频率最高的称呼形式,反映了我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对当今社会称呼行为的影响,也折射出近年来党政机关人士对权力的过分崇拜。这种庸俗化的风气应该得到整顿。体现人人平等的姓名类称呼最受欢迎,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以促进新时期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其二,同志类称呼的使用频率和受欢迎程度均相对较低,多出现在正式场合,尤其是政治场合,扩大其语域已不具备现实基础,较合理的做法是重新定位其功能,凸显其政治涵义,成为正式/政治场合的一个代名词。本研究还发现,在非正式场合,拟亲属称呼以其无可比拟的亲切性优势而深受机关工作人员的青睐,尤其是在基层单位。

其三,“老板”、“老大”、“总管”等商业化、帮派化、庸俗化的称呼形式总体上在北京地区的党政机关人群中并不广泛使用,也不受推崇。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大家谈:称呼庸俗化,如何来根治[N]. 人民日报, 2014-05-19(5).

[2]王姝. 对领导称谓有何讲究?[N]. 新京报, 2014-05-21(A18).

[3]美报关注中国官场称呼:称上级为“老板”[EB/OL].参考消息网,2014-05-13[2017-01-16].http:///2014/0513/387583.shtml.

[4]祝畹瑾.汉语称呼研究――一张社会语言学的称呼系统图 [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0:71-73.

[5]晏小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称呼使用的调查[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4): 68-73.

[6]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7]潘之欣, 张迈曾. 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 (2): 10-15.

[8]刘永厚, 朱娟.在华欧美企业中国员工之间的称呼模式 [J]. 语言文字应用, 2015, (4): 87-95.

[9]Fang, H. Q. & Heng, J. H. Social changes and changing address norms in China [J]. Language in Society, 1983, 12 (4): 495-507.

[10]Liu, Y. H. Determinants of stallholders address forms to customers in Beijings lowstatus clothing market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9, 41 (3): 638-648.

[11]方传余. “同志”一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 28-33.

高级类职称论文范文3

中级和高级职务材料:

⑴申请表一份;

⑵《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二份;

⑶年度考核表各一份(原件);

⑷现任职务资格证书或资格评审表复印件一份;

⑸最高学历和参加工作时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各一份;

⑹有效期内的职称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身份证复印件一份(符合职称计算机免试条件的教师),粘贴在评审表第一页的侧面;

⑺继续教育证明书复印件一份;

⑻中专讲师系列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一份(粘贴在评审表第一页的侧面);

⑼推荐表一式十二份;

⑽《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信息表》一式一份,并用“广力软件系统”录入3.5寸软盘(仅限中学高级);

⑾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经验总结等资料和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

⑿反映个人学术水平、工作能力、业绩贡献的述职报告一份(打印);

⒀《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⒁国家语委颁发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复印件一份;

⒂学校对申报者的思想品德鉴定材料一份;

⒃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学校团委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经历材料一份(在年度考核表和评审表中注明);

⒄年度最后一本所教学科(专业)的《备课本》(教案)原始记录,原则上交手写体原件;

(二)装订材料要求

1、任现职以来,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能代表本人学术最高水平的1500字以上的主要论著(含教材)、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若是集体完成(如课题),应由合作者或课题负责人出据申报者所承担的内容,或所起作用的书面证明材料,若是教研教改经验交流文章应注明何种范围内交流。以上资料和获奖文章证书装订成册,要求做封面和目录。

2、学历证书、职称证、职称计算机证书、继续教育证明、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等复印件(除职称计算机、职称外语)粘贴在评审表第一页侧面。

3、其他文字材料按获奖证书(如名优教师证书)、赛课类、辅导学生类、班级获奖类、指导青年教师类顺序装订成册,做封面和目录。

4、除《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表》为A3规格以外,所有材料纸张均为A4规格,凡复印件经学校(单位)审核无误后,到学校档案室加盖本单位公章。纸张、袋子大小一致,装订牢固。

5、评审材料书写(手写)规范,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所反映的内容客观、真实,依据可靠。

(三)材料报送

高级类职称论文范文4

1、“标尺”的建立。探索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引导教师全面发展,使其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职务评聘工作的人才评价职能,引导教师全面发展,首先学院建立和完善了教师职务资格评审条件,积极制订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科学合理的评审指标体系。2010年我院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讲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2011年又对该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1.1中级评审指标体系表。

1.2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坚持的两个原则。一是教学能力导向原则,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关系到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要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坚持以教学为主;二是实践能力导向原则。要求我院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教师必须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由于评审指标体系的正确导向,老师们逐渐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突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

2、在具体评审过程中,重点细化三个方面评价内容一是教学工作系统评价。教学工作系统评价包括七部分考核内容:教学工作量,执行教学规范,教学竞赛,学生评价,听课成绩,实践锻炼,评委评价。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我们对下企业锻炼做了特别要求,作为评职的必要条件;二是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考核内容:论文、教材、专著、教研、科研成果及应用科技成果,成果奖励等。其中,对教研教改做了硬性要求;三是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包括四部分考核内容: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荣誉奖励,教书育人,评委评价。其中,对育人工作(担任辅导员)做了硬性要求。通过重点强调细化这三方面内容,充分发挥了职称评审这个“指挥帮”作用,更加突出了高职教育特点。

3、规范评审程序,遵循三公原则,保证职称评审的客观公正一是信息公开。评职前人事处要就评职的具体工作安排、各相关岗位空缺情况、各类职称评审的条件等进行公开。评审过程中绝不搞暗箱操作,评委们充分交流意见,民主表决。评审后严格按要求进行公示;二是评审的公平公正。评审前人事处及相关部门要对申请人的任职资格、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评审过程中努力做到组织科学、合理,过程公开、透明,评审组和评审委员会坚持原则,把握标准,对申报者的评议、判定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预期。通过职称评审,学院基本形成了人才成长的正确导向,切实发挥了职称评审的激励导向作用。

4、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职称工作纪律为确保我院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我们进一步强化了监督机制。首先是加强对参评人员的诚信教育,并按规定填写诚信承诺书。其次是在制度设计上加强监督,评审的每个环节都有学院纪委工作人员参与,评审结果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最后是完善并加大对评审专家、工作人员的监督问责机制,每个环节的评审都要有人签字负责。正是有了这种制度的保障,两年来学院评职工作没有出现一次违规现象。

高级类职称论文范文5

期刊根据级别不同,类别不同,价格会有不同。比如普通的省级,部级期刊,一般2000多字符的文章价格在800元,-1000元左右,篇幅长一点的价格高些,而同样是省级期刊的医学期刊,价格则可能一千多元甚至更多。而核心期刊则价格更贵,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主要是一些期刊,即便花钱也是发表不出去的,对文章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而且周期也比较长。

最重要的是要确定期刊的正规性,否则就算发上去了也是没用的,单位不承认的,那么什么是真刊什么是假刊呢?

真刊,是指国内公开发行的,拥有独立的CN刊号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出版物的原本。因为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所以期刊的原本是每期的原本。

假刊,假刊就是不是真刊的所以版本。它包含,私自编造刊名,克隆伪造真刊原本,盗用他人刊号,规定外出版的增刊,副刊等一切刊物。

高级类职称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对策

1.引言

近几年,我国发生多起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纠纷事件:2012年4月,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林因为没评上教授,对专家评审委员和同院教授林莉红大打出手;同年7月,复旦大学副教授陈云一纸诉讼将复旦大学告上法院,由于学校拒绝公开教授职称评审的相关材料。各大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期间都出现类似纠纷事件,表明目前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存在问题,有待于结合实际情况尽快解决,从而提高和改进高校职称评审工作。

2.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存在问题

2.1聘用岗位职数受限制

我国高校职务结构采用定编定员制,按照高校的编制数和一定的初级、中级、高级的比例,来规定每个职称级别的岗位数,根据各级别岗位人数的指标实行聘任,也就是说,有多少个岗位指标就聘任多少个人员,不能超岗位指标聘任。一方面,由于许多高校编制仍然是十多年前核定的,不能适应现在学校的发展需要,导致岗位指标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普遍为博士研究生,造成中级职称岗位紧张。

2.2过度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

教育部、人事部1991年联合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科特点,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于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多、教学效果不易量化而科研成果主要与研究者个人能力相关,比教学客观性高、教育部门各类资源分配政策更关注高校科研等原因[1],在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问题严重。很多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对被评审者的论文数量、主持科研项目多少有明确规定,而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却没有体现,导致许多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转向科研,对教学不重视,不愿意多上课,不愿意认真上课,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水平。相比之下,一些教学认真的教师却很难晋升职称,产生职称与能力倒挂的现象。媒体曾报道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晏才宏、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朱淼华两位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评价极高,但由于达不到要求而无法晋职,媒体称为“两位教学型大师的悲情遭遇”[2]。

2.3申报材料弄虚作假

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前,拟晋升职称人员需要向学校人事部门递交评审材料,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奖等,由主管部门负责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会会发现一些造假材料,有的是论文专业与职称申报专业不符合。如一些艺术专业教师提交的论文,课题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领域[3]。此外,还有课题排名作假,例如,在职称材料中写课题排名为第二,其真实排名为第六。

3.对策

3.1相关部门权利下放,给学校更多的自

编制审核部门应结合高校发展实际情况,及时重新核定编制。在把握专业技术人员总体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把权力下放,给高校更多的自,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评审政策,确定初级、中级、高级的岗位数量,自己评审,并及时将评审和聘任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到不超岗位总量、不降低评审水平。

3.2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校的三大职责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做任何科研项目都要围绕教学工作展开,教学工作为科研引领方向,科研为教学工作增添活力。

二是提高教学业绩权重。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文件中,可以规定相关教学业绩的评审,例如,要求提交一门课程教案进行评审,教案质量高的教师通常其上课水平高于教案低质量教师;适当强调课程数量与工作量,针对不同岗位级别制定工作量的上限与下限。

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以教学为基础,推动科研进步,提升教学水平,将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另外,制定奖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师授课大赛,给予优秀教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从而创造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的环境,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精神。

3.3完善评审材料审核工作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时间较短,申报材料递交到相关部门后,由主管部门负责真实性审核,对审核无误的材料再交给专家评审,在短时间内需要阅读大量申报材料,并要逐一核实材料的真实性,给职称管理部门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材料统一网络公示。通过网络公示,将拟晋升人员提交的评审材料和评审结果公布在学校内部网站上,时间不低于1个月,对评审结果和材料有异议可以随时举报。现阶段部分高校通过纸张粘贴的方式只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且公示时间较短,不超过1周。

第二,对评审材料的审核工作,要落实责任。对于每份材料的审核工作,要采取“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遏制评职过程中科研造假行为的产生。

第三,量化、细化评审标准。制定严格、量化、细化的评审标准,对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制定不同的任职条件,例如,对专业教师,可以从学科专业、文章类型、文章字数等方面进行界定,具体如下,发表期刊学科必须属于所评职称一级学科或者近似学科;对文章类型进行界定,报纸文章、研究论文、综述、快讯等含金量均不同;对论文字数有下限要求。只有标准统一了,才能合理、公正的开展评聘工作。

结语

在当前不断深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要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审制度,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细化、优化、量化评审的相关内容,将专业技术评聘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人事处)

参考文献:

[1] 蔡亮,李勇.我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07,(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