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护理实践范例

高级护理实践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对策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高层建筑工程正在不断的增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问题的频繁发生,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此提高重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施工工作中支护施工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项施工环节。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属于一项临时的施工环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相对较多,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对此做好处理措施,很有可能会对周围的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有可能会对施工现场的周边交通产生影响。

1工程概况

以天府云城A区工程为主要的施工案例,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展开分析说明。天府云城A区工程位于眉山市仁寿县视高镇邬家坝,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拟定将场地的北面、西面、南面全部为拟建规划道路,东面为空地,A区为81.9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9.43万m2。在本建筑工程中,1号楼(1单元),4号楼、5号楼为2栋高层住宅楼,1号楼(1~7单元)为2栋多层商业建筑,以及纯地下层建筑。

2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施工

深基坑支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便利同时也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如期完成施工的原则。经济合理主要就是指以安全可靠为基础,同时还应当在此施工基础之上,针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材料、施工工期、施工造价以及施工人工等方面的施工实际状况,制定出更加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性主要就是指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工作必须要对自身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变形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能够符合相关要求[1]。

3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的相关对策

3.1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对策

(1)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内容。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施工中的支护施工设计方案是否设计的合理,对于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威胁。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的支护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实际的施工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得出,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深基坑工程事故的数量并不少,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能够对深基坑支护施工造成影响的因素,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全面的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质、水文等信息,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支护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施工重点就是需要将专业不同的施工人员进行结合,同时也要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支护施工设计团队,从而确保支护施工的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都能够得到保障。(2)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合理的选择施工主体,同时也要对对分包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想要控制高层建筑的施工成本,同时也要有效的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将建筑工程进行分包。因此,为了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这就需要合理的选择分包单位,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分包管理工作。在选择分包单位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分包单位的资质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要确保分包单位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应当针对分包主体以及转包主体制定出合理的管理计划,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层层转包的现象,最终导致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预算不足而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2]。

3.2深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的管理对策

(1)施工人员必须要处理好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积水问题。地下水对于深基坑施工的支护施工工程产生的影响相对较为严重。如果施工人员开挖的深基坑深度较深,就会出现积水问题,如果不能技术处理积水问题,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产生坍塌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深基坑的面积较大,施工人员不能对积水来源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无法及时处理积水问题。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对于积水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处理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排水、防水、降水。在这三种解决方式中,排水是一项最主要的解决方式。在本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本工程的地下水位相较于基坑底更低一些,因此不考虑地下水的排除,主要应当对涌入基坑内的雨水进行考虑。如果无法及时将基坑中的雨水进行排除,这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基底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工程的边坡容易出现塌方现象,同时也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建筑物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在基坑内设置明排水沟、集水井,从而确保及涌入基坑中的地下水能够被及时的排除。(2)必须要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引进管理工作过程中。在深基坑施工的支护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沉陷以及坍塌的现象发生,就需要对深基坑的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进行全面的监控。想要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施工人员必须要在管理过程中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检测手段,对于在支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位移以及变化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在监控过程中最主要的监控点就是支护结构中的倾斜与裂缝、沉降与裂缝以及深基坑底的隆起等方面。首先,要做到动态设计。由于建筑工程的设计依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建筑工程中的地质报告不一定能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等,导致实际的建筑施工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实时监测、分析、预测、反分析以及动态设计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设计,将施工方案中可能存在的设计不足进行适当的调整。(3)信息化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对监测数据与各种过程现象及施工工况之间的关联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要将现有的分析理论以及计算工具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规律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预测,使施工工艺能够得到优化,并降低工程费用,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3]。

4结语

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在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也会必须要强化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力度,从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都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明确管理工作中的要点,提高深基坑支护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为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渊.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8,520(08):70-71.

[2]严孝科.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17):29-30.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地建设;基地管理

根据国卫医发〔2016〕64号文件《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加强护教协同工作,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1],我校护理专业制定“产教融合、仁术融合、选择多样、胜任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2+1”教学模式,即2年校内培养+1年临床实践,校内培养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临床实践主要由校外实习基地承担。因此,校内校外基地的内涵建设、加强院校紧密合作是深化我校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

1.1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1.1.1直属分院的院校两级管理模式

护理实训中心为直属分院的院校两级管理模式,基地的组织构架为:教务处直接管理,分院教学副院长兼任实训中心主任,实训中心副主任负责中心具体运行,以护理学基础、内外科护理、急重症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为模块,每一模块配备专门的实验管理人员。

1.1.2建立健全校内基地管理制度

校内实训基地自2002年建成以来,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实验室工作条例》,其中包括《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统计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管理办法》《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安全守则》《校内实训基地危险品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同时根据护理实训中心的特色,制定《学生管理员值班制度》《实训室业余开放制度》《实训授课质量信息员监督制度》等制度。

1.2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1.2.1多中心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

根据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以临床护理为基础,开设康复、社区、口腔、涉外、老年、中医、美容等7个护理专业方向。在校期间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由护理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训中心、口腔护理实训中心、康复护理实训中心等多中心合作完成,既增强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也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了选择。各中心除承担《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外,还承担7个岗位方向的21门专业选修课程。每3年分院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基于行业发展要求、学生培养质量现状、校外实习基地等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计划,对护理技能实训质量、基地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改进意见和建议。

1.2.2以“互联网+”为契机的信息化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在信息化实践教学背景下我校不断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硬件设施,所有实训基地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完成智能管理系统建设,配备医院模拟信息(HIS)系统和实训中心管理系统等软件。我校教师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手段,对传统的300余项实训项目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云课堂等教学手段;同时在原有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开发近30项虚拟仿真项目,包括有创血流动力学、大手术后的监护、脐带脱垂急救、子痫急救、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与解救、哮喘、气胸病人综合模拟训练系统、高龄者体验等。

1.2.3多元评价的护理缺陷防范机制

护理实训中心的运行受学生、授课教师、用人单位、兄弟院校、政府部门的多方面评价,从而不断改进、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在学生培养方面,虽然我校已积极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在教学中采用SimMan、情景模拟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但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在真实场景下依旧缺乏感觉、感情、态度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反馈,实习初期屡犯差错。针对这一现状,我校近几年在实验实训课中加大标准病人(SP)的应用力度,通过专门参加过SP培训的校内专任教师与临床专家共同设计案例、培训SP,将真实临床情景中的各种差错、过失、事故等通过SP呈现出来,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进行站点考核,培养学生的差错防范意识,以便更好地与临床实习、工作衔接。

2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与运行

2.1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

2.1.1建立健全的校外实习基地准入机制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紧缺型护理人才,结合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护理专业实纲》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我校对已有的百余所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调研、考察、评比,最终遴选出77家医疗水平较高、带教水平较好的二级甲等及以上级别的实习基地。

2.1.2不断完善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随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学校与分院相继制定和实施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条例》《紧密型合作基地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毕业实习管理条例》《毕业实习检查制度》《学生实工作职责》《关于实习期间请销假制度规定》及《实纲》等相关规范,并充分发挥学校、分院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的微观调控职能。同时,分院还配合学校教务处制定《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优秀带教老师及优秀实习管理工作者评选办法》《优秀实践基地评选办法》,护理学院还制定了《临床见习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教学计划》《实习生和带教老师互评表》,进一步规范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

2.2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

2.2.1信息化多方位护生管理运行机制

我校对实习护生实施校内信息化动态监控和临床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模式。利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为每位实习护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专业上通过护生书写周记-教师批改周记、教师线上答疑等方式指导学生业务、就业;辅导员通过该平台动态监测护生就业情况和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在护生进入临床前学校分管临床实践的专业教师与各医院沟通,确认护生进入临床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护理部认真制订临床护理带教计划,落实各项教学措施,采用不同形式的带教方式,如“一对一带教”即1名临床护士带教1名实习护生;“导师制带教”即护士长或专科护士带教本科室实习护生。护理部定期检查,带教老师与护生互相评价,严格按照《实习手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2.2.2校内校外基地一体化运行机制

学校每年召开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会,教务处及护理学院每年安排多次实习巡查,定期召开实习医院总带教座谈会、教学医院工作座谈会、实座谈会、实习生座谈会、节假日向实习医院实习生发送慰问信,建立《实月汇报制度》、建立实习生动态检测平台,及时发现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学校和基地、学校和实习生之间的交流,促成感情纽带机制,树立校内校外基地一体化的概念。

2.2.3全程化考核运行机制

根据实纲要求,实习期间的考核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完成,实施全程化考核。学生成绩包括校内综合理论考试成绩(70%)和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成绩(30%)两部分组成。实习成绩包括平时考核、出科考核和临床综合实践能力考核3部分:平时考核分“优、良、合格、不合格”,由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依据护生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工作态度、操作能力、团结友爱、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情况等评定,记录在《实习手册》;出科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由实习科室在实习生认真做好实习小结的基础上进行,所在科(室)病区负责人及带教老师共同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考核,出科考核不合格者暂停实习,返校学习并经重新考核合格后再延续实习;临床综合实践能力考核以案例分析、床边查房、实践操作考核和观摩等形式在学生实习中后期进行不定期抽查和考核,由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和临床学院教师参与,考核结果报学院备案,并反馈实习单位。

3校内外基地建设的规划与展望

3.1进一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

我校在原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7个岗位方向要求,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计划在未来3年,我校将先后拓展虚拟仿真实训中心、OSCE中心、老年服务人才培训中心,拓展面积达3000m2,预计投入资金达3000万元。拓展后的实训基地不仅在硬件上更加贴合临床真实场景,同时引进虚拟医院系统、智慧管理平台等软件。

3.2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医护类高职院校因无附属医院一直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受到诸多掣肘。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我校与宁波市7家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成立7家临床学院,由医院院长担任临床学院院长,医院分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和护理学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临床学院副院长。下设临床学院办公室和临床护理教研室,重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实行同聘任、同培训,共同完成校内课堂和校外实习的双重教学任务。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我校积极在护理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以护理卓越班为试点,为每位学生配备双导师———校内导师和临床导师,召开师徒结对大会,明确导师职责,制订结对后工作计划,并有序开展工作,定时阶段总结、反思及改进。为学生在职业素养的养成、课程的选择、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计划的制订、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全方位给予辅导,做到专业有引导,实践有指导,双导师协同育人,培养卓越护理人才。总之,高职护理教育中校内外基地的建设、共享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可缺失的重要方面,而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程,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及经验,探索适合我校“仁爱健康”校训的改革之路,汇集各方优质资源,搭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质量和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方式;问题;控制

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走到了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为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更多的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高度不断提升,建筑难度不断增强。高层建筑深基支护 越来越重要,研究其特点和问题,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和技术,保障高层建筑质量。

1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施工特点

目前,为了缓解城市里空间环境的压力,建筑的层高不断提升。随着高层建筑施层高的不断加大,基坑需要不断地向更深、更宽的方向发展。有些基坑开挖的长度和宽度能够高达数百米,开挖的面积也不短加大,这样,基坑的支撑防护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弱土层施工环境下,进行深基坑挖掘,有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沉降问题,这就会对周围的建筑及一些城市设施带去很大的安全威胁。并且,开挖深基坑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很长,如果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状况,或者是在上面堆放了一些重物,都会导致基坑的稳定性差,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并且相邻场地中,如果开展打桩、挖土、混凝土浇筑等施工作业,也会对深基坑开挖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相互之间的协调工作做的不好,就会影响到深基坑开挖的质量。结合深基坑开挖的一些特点,必须要做好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防范工作,这样才能保障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建筑的高质量、高品质。

2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认识

深基坑支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操作技术性强,并且相关操作较为复杂。深基坑支护工程主要包括岩土工程、设计工程及勘测结构工程等内容,深基坑支护操作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要保障高层建筑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性,必须保障高层建筑基坑的结构的安全,其对深基坑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方式有很多,对应施工方而言,如何根据深基坑开挖,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导致我国建筑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周期不断增长,这是目前建筑施工的突出问题。

3对高层建筑深基坑进行支护的必要性

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种工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有限,这样施工难度很大,并且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要解决相关问题,操作者必须采用一定的测验,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质量达到安全标准,而深基坑支护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渐探索出来的,相关技术已经证明,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能够发挥强大的保护作用,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深基坑支护防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深基坑常见的支护方式

4.1放坡开挖方式。放坡开挖方式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基坑的深度、土质状况对边坡系数进行合理的设置,保障边坡土质的整体稳定性,但这种方式能够保障边坡土质的稳定性,对位移问题不能有效的控制。放坡开挖方式使用与安全等级为三级的基础,这种方式应用费用低,一般在施工中都会首先考虑这种方式。应用放坡开挖方式要求地基土质较好,开挖的深度不是很深,并且施工产地要有足够放坡的场地。一般情况下,新城区的场地较大,周边没有高层和高耸结构的建筑,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采用放坡开挖方式。

4.2土钉墙支护方式。土钉墙支护方式指的是在边坡上打入细长的金属钢管,并在坡面上铺设上钢筋网,在钢筋网表面喷射上混凝土,这样就使钢筋管能够与混凝土融合在一块。根据实际经验,形成整体的边坡基坑深度需要达到十米左右,这种方式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土钉墙支护方式比较适合应用于地下水以上或者是人工降水后的粘性土、杂填土、粉土、卵石等环境中。而淤泥质土或者是未经降水处理的,地下水位以下的涂层环境则不适合应用此种方式。另外,土钉墙支护有一定的深度要求,一般要求控制在5—15米的深度。

4.3悬臂支护桩围护方式。悬臂支护桩围护方式需要依靠足够的入土深度,并且对结构的抗弯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相关方面达标,才能保障整体施工的稳定性,保障施工结构的安全性。悬臂支护桩围护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桩排桩墙、钢筋桩、木板桩、钢筋混凝土板等方式进行防护。悬臂支护桩围护方式的应用对深基坑的开外深度有严格的要求,并且这种方式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方式应用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只有土质较好、开挖深度不超过6米的环境下才能应用这种方式,并且这种方式要去软土层的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4.4重力式围护方式。重力式围护方式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深层搅拌法,或者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实现,深层搅拌桩重力式的围护结构适用于黏土土质环境,要求开挖的深度要控制在6米以内,这种基坑工程才适合应用这种方法。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进行操作,能够在砂类土地基中形成水泥土挡墙,这种土挡墙的防护能力较强。水泥土坑拉强度较低,水泥土重力式围护方式比较适合用于深度较浅的基坑,开挖操作中,这种方式下变形问题较为突出,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5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5.1高层建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问题。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相当复杂,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质量问题依然存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选择不合理,施工过程偷工减料,施工方案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另外,如果高层建筑施工中,搭建支护所应用到的材料如果选择不当,或者是所使用的挖槽工具不合理,使用方法不当等也会影响到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不仅如此,如果施工程序设置不合理,建筑施工技术不达标,或者是技术条件不完善,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一些施工单位只顾眼前利益,偷工减料,在施工中水泥搅拌的深度不够,这些都影响施工质量。在图纸设计方面,如果设计不合理,对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研究,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对重要环节施工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支护围墙倒塌、滑移、支护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5.2没有合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如果不能合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也会极大的影响到施工质量。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深基坑每一个部分开挖的土方的空间尺寸进行合理化的设计控制,能够充分利用每一部分空间。如果这个工作做不好,空间利用不合理,这样在每一步开挖的过程中,无支撑阶段的显露时间很长。如果不能对土地本身强度进行有效的利用,就不能控制土层位移,这样深基坑整体的位移和变形问题就容易产生,深基坑施工质量就难以得到预期效果,这必定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

5.3施工监测不到位。深基坑之后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监测不到位,很容易引发施工问题。施工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检测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就难以保障。施工监测不到位,就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不负责任的情况发生,一些施工人员随意应付自己的工作,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应用不合理,这施工安全施工防范意识不强,一些人员对工程事故预防管理不足。相关监测工作不到位,信息返回不及时,这些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另外,如果监测不及时,检测内容不全面,管理人员不能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不能及时对施工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及时做好防范,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

6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控制方式

6.1对深基坑支护进行严格的监管。在深基坑支护过程中,要到严格监管。深基坑施工质量受到地质情况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动态化监控,对施工情况进行及时了解,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偏离问题,对其进行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深基坑支护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明确检测要求,在工程开始后的几天内,就需要开展实时监测工作,检测之后,还需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对数据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严格的监控,保障深基坑支护操作的质量,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6.2加强对深基坑支护工程周边的保护。深基坑支护工程在施工中,很容易对周边地面造成影响,导致地面裂缝出现。如果地面水渗透到裂缝中就会导致土地强度降低,使支护结构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需要加强对周边的爱护,当地面出现裂缝时,需要及时堵塞。如果出现地面水堆积,还要及时进行倒流,防止基坑浸水。

6.3加强桩体质量的管理。深基坑支护的桩体质量很关键,在施工中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桩体排列。土体的受力状况与桩体的排列情况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桩体间的距离过大,土地就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这就容易出现土体脱落现象,桩体距离过大,排桩就不能发挥重要的支护作用,基坑支护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桩体间的距离过小,土体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因此,做好桩体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人员要能够不断优化排桩方式,能够分析土体和排桩两方面的因素,使二者能够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提升施工质量水平,保障施工的安全。总之,如果能够科学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就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我们要加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大问题,相关方要加强深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相关问题,科学合理的利用相关支护技术开展施工工作, 确保高层建筑能够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余肖锋.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

[2]陈兆伟.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河南建材,2020(03).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4

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日常护理中遇到重症疑难病例或重大抢救时,通过护理会诊对兄弟科室进行专业指导,共同解决护理问题。本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4个护理专家会诊组,主要负责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围手术护理、PICC等方面的会诊工作,目前,护理会诊已被列入临床日常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展现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1.参与孕妇学校教学与咨询

孕妇学校:由高级职称护士组织并承担教学,主要开设了孕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准备、怎样“坐月子”、婴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怎样照顾宝宝、胎教与早教、产后保健、新爸爸训练营等课程;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10余位高级职称护士经培训后组成团队,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通过网络、电信等平台提供咨询、答疑,内容涉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妇科肿瘤化疗、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指导等。

2.参与教学与培训

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参与科研及循证

通过调查显示,高级职称护士科研能力及写作知识方面的得分都较高,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本院高级职称护士多数具有特定专业研究方向,她们作为亚专科学科带头人组成相关学科团队,负责申报各类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每半年总结汇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计划,保证各项研究课题达到预期结果。在完成临床科研的同时,高级职称护士负责培养年轻护士开展质量监控、个案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时将循证的结果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融入临床实践,制定出快速有效的临床路径。

二、体会

1.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英国卫生部于2000年首次专门设立了重症监护部门护理专家岗位,并要求该护理专家(包括助产士)至少保证5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直接与患者接触上,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临床护士能以更专业的技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改革效果在英国利兹大学教学医院注册护士Fairley[2]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证实,DeborahDawson[3]的研究更进一步显示英国临床护理尤其是危重症护理领域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无论在人员数量、工作年限方面均呈现上升趋势。妇产科护理专业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时间的磨练,高级职称妇产科护士以临床工作为基础,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及时提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饯行安全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这在重症监护、病理新生儿护理和新生儿观察护理等方面尤其能体现其优越性,而且高级职称护士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威望,是患者信任的护理人员,因此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高级职称护士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她们成为了医生们最为放心的工作团队[4]。护理会诊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会诊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目前,本院4个专家会诊组,在高级职称护士的主持和参与下,护理会诊病例数逐年增加,达到了每年近50次。

2.有利于拓宽服务范畴提升医院声誉

高级职称护士在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中,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目前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娴熟的技巧给孕妇及家属进行教学,受到孕妇及家属的高度评价,每年500余场次的健康教育使得本院孕妇学校蓬勃发展、省内外闻名,成为浙江省示范孕妇学校培训基地;网络、电信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为当今社会广为使用,本院电信、网络服务自开展以来,每天完成30余条网上咨询和百余次电话服务,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导乐师的培训实现以助产士为主体的导乐陪伴分娩,在医院剖宫产的控制率、孕妇满意度、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3.促进护士专业化发展引领学科建设

作为浙江省妇产科领域的龙头医院,高级职称护士引领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极大作用。5年来,本院高级职称护士主持省厅级及以上课题近30余项,获得各种奖项9项;迄今为止,已有10余名护理专家分别在浙江省护理学会、妇产科质控中心、护理与康复杂志和专业委员会中承担要职;本院1位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全国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工作,并成为国家爱婴医院评估员,获得全国新生儿复苏及母乳喂养培训师的资格证书;在各培训基地完成全省数百名抚触师、游泳师和近百名母婴专科护士的培训,上述工作都促进了护士专业化发展。

4.稳定了护理队伍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5

本院多数护理单元护士长由高级职称护士承担,离开护士长工作岗位后则根据其专业特长立足相关临床,对年轻护士进行业务指导以及本科室护理质量检查与控制,如原分娩室护士长离开管理岗位后继续服务于分娩室,参与并指导科内助产士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难产、急产、重症产妇观察护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导乐分娩;NICU是极低体重儿、病理新生儿集中的科室,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在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妇科病区及高危产科病区如生殖内分泌中心、妇科肿瘤病区、肝病孕产妇病区、糖尿病孕产妇病区等均设置临床护理专家岗位,不仅直接为患者提供专业化优质护理服务,还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指导护士解决疑难问题,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

2.1设置护理专家会诊组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日常护理中遇到重症疑难病例或重大抢救时,通过护理会诊对兄弟科室进行专业指导,共同解决护理问题。本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4个护理专家会诊组,主要负责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围手术护理、PICC等方面的会诊工作,目前,护理会诊已被列入临床日常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展现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2.2参与孕妇学校教学与咨询孕妇学校:由高级职称护士组织并承担教学,主要开设了孕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准备、怎样“坐月子”、婴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怎样照顾宝宝、胎教与早教、产后保健、新爸爸训练营等课程;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10余位高级职称护士经培训后组成团队,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通过网络、电信等平台提供咨询、答疑,内容涉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妇科肿瘤化疗、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指导等。

2.3参与教学与培训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4参与科研及循证程金莲等[1]通过调查显示,高级职称护士科研能力及写作知识方面的得分都较高,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本院高级职称护士多数具有特定专业研究方向,她们作为亚专科学科带头人组成相关学科团队,负责申报各类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每半年总结汇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计划,保证各项研究课题达到预期结果。在完成临床科研的同时,高级职称护士负责培养年轻护士开展质量监控、个案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时将循证的结果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融入临床实践,制定出快速有效的临床路径。

2体会

2.1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英国卫生部于2000年首次专门设立了重症监护部门护理专家岗位,并要求该护理专家(包括助产士)至少保证5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直接与患者接触上,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临床护士能以更专业的技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改革效果在英国利兹大学教学医院注册护士Fairley[2]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证实,DeborahDawson[3]的研究更进一步显示英国临床护理尤其是危重症护理领域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无论在人员数量、工作年限方面均呈现上升趋势。妇产科护理专业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时间的磨练,高级职称妇产科护士以临床工作为基础,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及时提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饯行安全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这在重症监护、病理新生儿护理和新生儿观察护理等方面尤其能体现其优越性,而且高级职称护士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威望,是患者信任的护理人员,因此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高级职称护士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她们成为了医生们最为放心的工作团队[4]。护理会诊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会诊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目前,本院4个专家会诊组,在高级职称护士的主持和参与下,护理会诊病例数逐年增加,达到了每年近50次。

2.2有利于拓宽服务范畴提升医院声誉高级职称护士在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中,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目前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娴熟的技巧给孕妇及家属进行教学,受到孕妇及家属的高度评价,每年500余场次的健康教育使得本院孕妇学校蓬勃发展、省内外闻名,成为浙江省示范孕妇学校培训基地;网络、电信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为当今社会广为使用,本院电信、网络服务自开展以来,每天完成30余条网上咨询和百余次电话服务,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导乐师的培训实现以助产士为主体的导乐陪伴分娩,在医院剖宫产的控制率、孕妇满意度、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2.3促进护士专业化发展引领学科建设作为浙江省妇产科领域的龙头医院,高级职称护士引领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极大作用。5年来,本院高级职称护士主持省厅级及以上课题近30余项,获得各种奖项9项;迄今为止,已有10余名护理专家分别在浙江省护理学会、妇产科质控中心、护理与康复杂志和专业委员会中承担要职;本院1位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全国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工作,并成为国家爱婴医院评估员,获得全国新生儿复苏及母乳喂养培训师的资格证书;在各培训基地完成全省数百名抚触师、游泳师和近百名母婴专科护士的培训,上述工作都促进了护士专业化发展。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6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难,很多行业人才饱和,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而母婴护理产业还属发展初级,产业形成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需求旺盛,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现在月嫂大部分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但是高级母婴护理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普通的月嫂,虽然从经验,年龄,责任感来讲,他们有着很多优势,但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学历以及,学习力方面而言,普通月嫂不能满足高级母婴护理的要求,所以需要能多新鲜的劳动力的参与。这样就为,90后务工人员进入母婴护理行业提供很好的社会环境,是新时代务工人员的有利就业方向。

二、90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以及解决的方法

90后这一特殊群体在从事母婴护理工作又有着许多优势:

(一)90后学习能力强。90后一方面具有年龄的优势,同时三十岁之内都是很好的学习阶段,90后不仅能够很快对母婴护理技术进行掌握和运用,同时还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原理,从原理出发,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二)90后大多有艺术方面的一技之长。90后人群不同于以往年代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有一技之长,尤其是在艺术方面较为擅长。90后对音乐,舞蹈,表演方面都很擅长,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母婴护理当中,不仅仅能够有利于开展母婴护理工作,有益于孕妇以及婴儿的成长,同时也是对母婴护理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三)90后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的能力。传统的月嫂,由于学历和学习力的欠缺,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90后而言,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网络来丰富知识,获取最新最详细的知识,更好的运用于母婴护理工作当中。

同时,90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会普遍质疑和不信任90后从事母婴护理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母婴护理面对的是孕妇和婴幼儿这种特殊群体,尤其是高级母婴护理师不仅仅对操作能力有要求,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90后年龄小,社会经验不丰富,都会影响他们的实践机会。

(二)90后性格缺点。90后存在一些性格缺点,例如: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很早的就融入网络,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等。

在于社区教育的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当中,本文也找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实践环境。在高校可以开设一系列和母婴护理相关的课程。同时在社会教育中掌握实践操作技术,社区应与高级月子会所中心合作为90后提供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场所,使90后更好的掌握母婴护理技能。

(二)工作环境的提高和改善。90后消费能力强,所以提高母婴护理的经济环境,才能更好的吸收优秀人才,促进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团队忠诚度荣誉感的培养。让90后真正的融入母婴护理工作中来,不仅要提高经济收益,社会也要正视和提高母婴护理师的地位。母婴护理,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同教师一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对母婴护理这个新型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社会的重视和称赞,才能从心理上更好的宜于母婴护理行业的发展,从而培养90后团队忠诚度和荣誉感。

三、小结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7

[关键词]口腔护理;项目教学法;虚拟仿真技术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该方法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参与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能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程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虚拟仿真技术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虚拟仿真技术具有沉浸性、虚拟性、逼真性及交互性等特点。它以构建全系统统一、完整的虚拟环境为典型特征,充分满足了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需求[2]。笔者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结合项目教学法,结合护理岗位要求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情,利用学习通线上学习平台,从教学分析、策略选择、过程实施和效果反思4个方面对其进行教学探讨。

1教学分析

1.1内容分析。本次课选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护理综合实训》情景三基本生活支持技能——任务四口腔护理。该教材实用性强,联合临床实际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口腔护理操作技能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用较广泛的一项,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1.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为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已学过口腔护理理论基础,已经掌握了口腔解剖的相关知识,期待融合临床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对技能及虚拟仿真技术的学习很感兴趣,为本次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3教学目标分析。1.3.1知识目标熟悉口腔护理的目的,熟知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1.3.2能力目标正确实施口腔清洁护理的操作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1.3.3素质目标培养职业道德,树立人文关怀。

1.4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难点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

2策略选择

2.1教学环境。采用高级模拟病房,内配置虚拟仿真技术,仿真医院临床环境,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内设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与考核训练系统。教师机设有护理情景病例编辑功能。

2.2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2.2.1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2.2.2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角色扮演法、虚拟仿真训练。

2.3任务设置。2.3.1任务一口腔清洁护理的目的及评估内容。2.3.2任务二正确实施口腔清洁护理的实施步骤和擦洗的顺序。2.3.3任务三阐述口腔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2.3.4任务四对病人进行有关口腔清洁护理的健康宣教。

2.4教学手段。微信、网络、微课、虚拟仿真技术、学习通。

2.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病房、口腔护理用物。

3过程实施

3.1课前准备。3.1.1确立项目、布置任务课前一周,通过学习通线上平台,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组长,确定“口腔护理”这个项目,把项目分成四个子项目,按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写成项目内容。第一组:口腔清洁护理的目的及评估内容。第二组:正确实施口腔清洁护理的实施步骤和擦洗的顺序。第三组:阐述口腔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第四组:对病人进行有关口腔清洁护理的健康宣教。3.1.2通过学习通上传操作视频微课3D视频、课件课前两天,各组形成项目内容交教师审核,准备课堂展示项目成果。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观看网络视频,引导学生利用护理程序,提供用物及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去实施项目,激发学生积极能动性。

3.2课中实践。3.2.1环节一案例展示,导入新课(2min)。通过学习通展示临床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3.2.2环节二创设情境,仿真教学(18min)。①走进高级模拟病房,创设以上临床案例情景,利用高级模拟病房进行虚拟仿真教学。②学生展示项目成果。第一组学生讲述口腔护理评估,第二组学生组内学生采取角色扮演法,分别扮演护士和病人实施口腔护理操作,组内其他学生补充用物准备等相关理论,第三组学生阐述口腔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第四组学生对病人进行有关口腔清洁护理的健康宣教。③所有项目成果展示完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点评,再由教师对学生成果展示进行点评和补充细节示教。3.2.3环节三仿真训练,录制技能(20min)。两人一组,在高级模拟病房里练习,一人扮演护士,一人扮演病人,让学生在临床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实操训练,相互纠正操作中的问题。教师认真观看每个学生操作步骤,对个别细节问题及时给予纠正,记录共性问题待小结,让学生利用高级模拟病房摄像头装置进行录制操作,课后可反复观看,强化学生操作问题。3.2.4环节四解答疑问,巩固知识(3min)。学生经过仿真训练及录制后可观看自己操作的视频,发现问题,教师解答疑问。教师通过课件给出相关习题检验学生掌握口腔护理的情况。3.2.5环节五评价总结,知识拓展(2min)。①通过微信问卷星完成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②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完成对本次课的回顾总结,强化本次课学习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评定平时成绩,完成对学生的本次课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介绍器具的革新,如细毛牙刷、电动牙刷、海绵刷等。3.3课后提升强化训练、知识宣讲。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课后时间加强实训练习,录制视频相互纠正,强化细节训练;链接临床,带学生走访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见习;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进行口腔护理宣讲。

4效果反思

4.1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设计,项目教学法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虚拟仿真病房让学院学生融合临床一线护理场景,护理技能大大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信息化教学优势,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2教学反思。①教师通过微信上传视频、课件、任务,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方便有效。②利用高级模拟病房、虚拟仿真技术,创设情景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同身受,学会换位思考,锻炼了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③通过高级模拟病房摄像头录制学生操作,学生可以回顾自己操作视频。教师通过视频可以更清晰看清楚每个学生的细节操作,延伸教师的教学功能,可以实施个别差异教学,优化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岩燕,岳军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5):36.

高级护理实践范文8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