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家庭教育范例

高级家庭教育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家庭教育情况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家校沟通策略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关于高职学生个人及家庭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的调研工作,为科学地了解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抽取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834名高职在校学生,采用无记名的网上问卷方式进行了高职学生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调查,主要从家长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经济条件这些客观因素以及家长的教育期望、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旨在发现高职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促使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成长。高职院校生源既有普高毕业生,又有来自职高、中专、技校的“三校生”,还有招收的初中毕业的“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生源构成复杂,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学生的个体素质差异很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习惯和行为规范相对较差,学习的专心程度和自觉性较弱,缺乏自控力,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单靠学校方面的教育不能完全担负起教育职责。

1个人及家庭情况

(1)被调查学生中男生286名,女生548名,男生所占比例仅仅为34.3%,与我院在校生中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的现状是吻合的。(2)我院学生来自乡镇及农村的人数超过一半,比例为58.4%,来自县级市的比例为20.4%,来自地级市和大城市的仅占21.2%。(3)独生子女学生占调查学生人数的42.3%,非独生子女比例为57.7%,非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数比例高于独生子女。其中来自乡镇及农村的487名学生中有336名是非独生子女,比例高达69.0%;来自县级市的170名学生中非独生子女为83名,占比为48.8%;125名学生来自地级市,其中77名学生为独生子女,占比为61.6%;52名学生来自大城市,其中独生子女38名,占比为73.1%。此次调查结果正好验证了“我国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乡镇及农村地区的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力”的国情。(4)在被调查学生中,学生父亲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601人,母亲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634人,其中父母均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576人,占总人数的69.1%。(5)调查显示,我院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65.4%,高中或中专占25.4%,大专占5.0%,本科及以上仅占4.2%。母亲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74.3%,高中或中专占21.3%,大专占3.1%,本科及以上仅占1.2%。其中,父母文化程度都是初中及以下的为495人,占比高达59.4%。(6)88.3%的被调查学生的家庭是父母子女同住或者三代同堂,仅有11.7%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少年。总体而言,我院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还是比较幸福美满的。7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非常幸福或者幸福,1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一般幸福,只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幸福。(7)学费主要来源为父母提供的占89.1%,通过自己打工所得的仅占2.5%,说明我院绝大多数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仍然需要依靠父母。(8)仅有8.6%的学生家长经常自己看书,59.5%的家长在家偶尔看书,31.9%的家长在家从不看书;47.3%的家长完全不会英语,仅有4.5%的家长可以辅导孩子的英语;50.4%的家庭从来没订过报纸杂志。这些调查数据均与之前调查得出的“我院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是相对应的。父母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家长自身的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代。因此,父母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才能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1]。(9)83.6%的父母很少或从来没有在子女面前吵架;85.9%的父母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在子女面前有过打麻将等娱乐行为。

2家庭教育情况

(1)4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是权威型,27.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专制型;7.0%的学生经常被家长打。(2)27.0%的学生觉得家长经常会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66.3%的家长偶尔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3)96.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关系和谐;42.3%的学生认为母亲更了解自己,只有10.6%的学生认为父亲更了解自己,47.1%的学生说不清父母谁更了解自己;82.6%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管教不太严,只有17.4%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管教太严。(4)33.6%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32.6%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学业,28.1%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心的是自己待人处世的能力;98.1%的学生偶尔或者经常参加劳动。(5)93.9%的学生的高考志愿是由自己决定的,只有6.2%的学生的高考志愿完全是由父母或者他人决定的;63.2%的学生认为父母部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31.7%的学生认为父母不太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5.2%的学生认为父母非常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6)仅有39.6%的学生认为父母平时有足够的时间教育自己,60.4%的学生认为父母很少有时间教育自己;62.2%的学生的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共同完成的,21.0%的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母亲承担,9.2%的学生的家庭教育是由父亲承担,7.6%的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他人承担。(7)调查显示,我院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注程度不高。71.1%的家长偶尔主动与教师联系,20.2%的家长从不主动与教师联系,仅有8.7%的家长经常主动与教师联系;23.2%的家长经常检查子女的作业,63.3%的家长偶尔检查子女的作业,13.5%的家长从来没有检查过子女的作业;51.9%的家长从没有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仅有5.0%的家长经常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8)69.6%的学生在家里有自己的书桌;77.4%的学生有自己的房间并且会自己打扫房间。(9)87.3%的家长基本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2.9%的家长了如指掌,9.8%的家长不了解。考试成绩下降后,57.4%的家长会帮助子女分析原因并制订措施,34.4%的家长会训斥或者打骂子女,8.2%的家长对子女成绩不闻不问。

3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我院学生的家庭情况一般,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超过一半的学生家里不止一个孩子,很多父母迫于生活压力,疏于对子女的教育,不少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给高职学生的教育带来了不利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在调查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生住校,家长原本应该更积极主动地联系班主任、辅导员,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但事实是很少有学生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因此,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开展的一项工作。学生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利用家长会、手机短信、电话、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家校沟通的最佳途径,以实现家校合力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教育;高中教育;研究

1.引言

在现代教育中,互联网的技术无处不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但是互联网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不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打游戏和上网等。因此互联网在高中家庭教育中如何应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众所周知,家长在孩子教育阶段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统教育中,许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中时,认为这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因此家长会严格控制孩子应用互联网产品,将互联网产品拒之门外。这个看法的转变就在今年,大多数家长看到了互联网给与教育的方便,并且结合孩子的学习情况,觉得学习效果也非常好,所以对于互联网进入家庭教育是指日可待的,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互联网对高中家庭教育的影响。

2.互联网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2018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上建立“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方向,旨在利用“互联网教育”大数据平台,不断探索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综合治理新模式。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们就处于互联网时代,当代的这一些孩子生活于互联网大数据中,就可以把互联网大数据当作一个工具,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来促进自己的学习,甚至影响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从互联网大数据的前景看来,发展迅速,形势一片大好。因此,互联网大数据对教育教学来说也是必要的,会有以下几个优点:

(1)加快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对于互联网大数据来说,一定会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发挥到它的作用。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抱有的期望特别大,报各种补习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可以分身,把每一门课程都学到熟练应用。而利用互联网可以代替各种补习班,坐在电脑前,就可以把所有的课程尽收眼底,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老师的授课方式,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学习方式,然后学以致用。年青人,也都喜欢追寻新鲜并快捷、熟知熟练掌握新生事物,所以,他们在获取数据能力上也一定会是远超长辈们的。

(2)推动多元化教育教学与个性化蜕变。学校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院校,为每一个在校学生带来更为适合的高质量高品质教育教学。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加大教育教学供求,助推互联网教育甚至整个教育行业的转型发展。家庭运用互联网教育学生成长,让每个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以及不懂就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这一平台。教育改革应建立学校、家庭与外部社会的合作机制,形成一个资源高度共享、过程无缝衔接的新生态环境。增强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等的能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

3.“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与失承。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期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家庭教育。孩子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的行为、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庭教育绝大多数是继承,人们小时候受到什么样的教育,长大以后,也会以这种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就是这样长大,而且自己的人生发展和人生思想也肯定了教育的可靠性。肯定了这种教育之后,在全部的实施到自己孩子身上。不可否认,也是会有一些积极向上的教育观念是值得肯定的,但现今社会,发展的特别快,如果教育方法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社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个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做人做事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育观念,我们大部分人所获得的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行不通,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是非常残酷的,我们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之前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思路,互联网作为一个新事物,有其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通过互联网,学习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的,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家长和孩子的想法出现了分歧。但是也有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家庭教育也有了新的改变,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家庭沟通创意化,有些平时不愿意表达的话语,可以通过互联网表示出来,不尴尬,更敢于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家庭教育方法的粗放与单一。在我们小时候,几乎很少使用电脑,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获取课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他们存储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阅历也很丰富,遇到人生的选择题,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每一个的优势,帮助我们选择一条更正确的路。家长就是孩子的百科全书,遇到问题,都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到答案。后来,互联网的发展,取代了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地位,遇到问题,他们也不愿意问家长,而是直接从互联网上找答案,自己学习。出现了“问父母不如上网”的热潮,毕竟网络的全面性、正确性是家长取代不了的,因为家长的受知有限,不能方方面面的了解每个知识点。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的成就感丧失,孩子相对于父母来说,更相信自己在网上查到的东西。因此,家庭教育除了在孩子的做人方面可以进行指导纠正之外,其他的方面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教育。在小孩子看来,家长的地位没有之前那么高,权威性也丧失了。

4.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对策

(1)充分认识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高速行驶的阶段,互联网+教育已经覆盖各个城市及农村,家长应该积极响应社会的发展,使孩子适应这种网络教学,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必须对传统的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进行改革。对互联网教育给与肯定的答复,培养孩子接受新的事物,快速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以及学习都是有利的一面,互联网也有不好的一面,要面对网络带给孩子们的正负效应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提高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从而体现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2)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陪伴孩子的成长是每一个家长主要的责任,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与思想,是每一个家长主要的任务,在网络时代,家长的职责更加的重要,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等,在网上会经常看到孩子学习,家长在看电视、玩手机等,孩子在旁边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因此家长在教育中要主动承担,不要一味的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样才能增加家庭的幸福感,社会的幸福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幸福拼凑起来的,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3)充分激发社会功能,发挥教育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经过多方努力形成的,只要大家积极面对,团结一致,定会打造最完美的网路环境。第一,整合资源,各方参与,形成合力,重视网络道德建设。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道德是网络世界的灵魂。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应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每个青少年应自觉反对网络暴力,网络迷恋,网络垃圾,网络侵权,做到文明上网。要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一是全社会要重视培养青少年具有崇高道德修养;二是大力推举办得好的适合青少年的优秀网站,开展健康的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家庭和学校要始终把培养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只有这样,良好的道德规范才能在青少年中逐步形成,网络上空才能是洁净的蓝天。第二,开设青少年专门网络。专门网络的建立是为了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学习网路,因为网络世界五彩缤纷,然而青少年对于网路的诱惑抵抗力弱,所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坏境是非常重要的。开设青少年专门网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他们自己的网站,弘扬正能量,传递真理和道义。专门网站的开设,一是要强调“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要有针对性,即是适合青少年上网的网站,能达到自我教育之目的;三是要有科学性,网站栏目的设置,内容的选择,图片的上传等都应切合青年人的实际。就像现在的抖音等短视频,都会有青少年通道,青少年可以选择青少年的模式,在里面的视频,更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各种辅导课程的开设,包括猿辅导、51talk等大量学习视频的开发与研究,各种名师讲师在等着大家,可以学习到更快速、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在高中家庭的教育中会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家长与孩子要快速适应互联网的教学,使得自己可以处于不败之地,其中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最大化的利用网上资源,使自己在本身教育缺乏的基础上可以与其他优秀的学生在同一水平线上。家长也要学习互联网知识,拉近自己与孩子的距离,跟上孩子们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甘相元,赵慧敏.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趋势[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

[2]王琪.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13)

[3]张绍梅.“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新课程(中),2018(03)

[4]窦英华.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探索[J].科普童话,2019(02)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3

关键词:边际效用递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机制构建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研究、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研究、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研究、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个案研究等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高等教育扩招的实施,导致我国高校学生的数量剧增,这一方面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使得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大幅攀升。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家为主,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为辅的资助体系,这对于缓解学生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指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等费用,或支付这些费用困难的学生。感恩意识指的是感激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并设法对其进行回馈的心理需求。目前,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例如,原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在父亲病重的情况下,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做兼职赚钱给父亲看病,在她的悉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情得到好转,黄来女也因此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然而,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却比较匮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父母缺少感恩

当前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许多经济困难学生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受到“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母也会勒紧裤腰带给子女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父母无私的奉献使得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不需要感恩和回报。在一项有200名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的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感恩父母的问卷调查中,仅有10%的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有30%左右的学生计划和父母庆祝自己的生日,有50%左右的学生表示还没有做过让父母感动的事情。[1]高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一些经济困难学生进入校园后,感觉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消费存在很大差异,往往感觉低人一等,部分学生把贫困归咎于父母的无能,认为是父母给自己拖了后腿。

(二)对教师缺少感恩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尊师重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愈在《师说》中有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虽然高校和教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却对他们缺乏感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教师交往缺少礼貌。很少有经济困难学生对教师说一句感谢话,重大节日,仅有少数经济困难学生记得给教师发送祝福短信、打电话问候,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在路上遇到教师很少主动打招呼;第二,对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缺乏感恩。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因获得的资助金额太少而埋怨老师,有的经济困难学生因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额度较大国家助学金落选而抱怨老师,还有的学生对于教师为他们争取来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挑肥拣瘦,等等。第三,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缺课现象严重。把教师对其的严格要求视为故意刁难,将教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品头论足。

(三)对于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推行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缴纳学杂费,在校学习期间其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贴息。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却把生源地贷款视为一种福利,获得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却不按时还款,恶意欠费。[2]这表明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国家缺乏感恩意识,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只享受国家给予他们的受教育权,却忘却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还款义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基本生活需求,国家设置了一系列的助学金,然而一些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助学金后,却用来购买高档手机、请客吃饭、旅游,与国家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当前,社会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也越来越多,不少慈善机构、企业、个人在高校设置奖学金和助学金,旨在帮助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些资助都是无偿的资助。然而,不少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后,既不和资助的单位与个人保持联系,也不写信汇报自己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也缺乏推己及人的意识,极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回馈和感恩社会的意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边际效用递减分析

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theDiminishingMarginalEfficiency),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和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虽然其总效用(TotalUtility)不断增加,但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趋势。[3]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表1和图1更为直观的展现。如表1和图1所示,当经济困难学生连温饱都成问题,无法支付学费时,获得第一笔资助,他们心理满足感是最强烈的,这一资助对于他们的边际效用是10。随着第二笔、第三笔资助项目的获得,虽然总效用分别增长到18、24,但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却逐步降低,边际效用也分别降低为8、6。当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第六笔资助时,边际效用为零,总效用开始停止增长,并且逐步下降。随着资助项目越来越多,资助力度越来越大,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继续获得资助,他们心理满足感将继续减弱,边际效用曲线也将越来越接近横轴,并最终穿过横轴,边际效用变为负数,这也意味着,此时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时不但不会感激、感恩资助方,甚至对获得资助或经济困难学生身份感到羞愧和耻辱。此外,这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体现在受资助学生消费需求变化上。当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较少时,他们会将资助经费用在吃饭、穿衣、购买日用品等维持基本生活的用途上,但随着资助经费逐步增多,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们将会把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的资助经费用于更高层次的消费,如购买高档电子产品、外出旅游等等。这可以从近年来关于经济困难学生高消费的投诉越来越多中可见一斑。也就是说,当资助经费达到一定数额后,受资助学生原有的消费诉求会逐渐降低,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消费层次,而诉诸更高端的消费。一些高校为了防止高消费的学生入选经济困难学生,明文规定参评学生不能使用高档手机和电脑,甚至将每餐饭菜的消费标准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些举措固然会将一些“伪经济困难学生”甄别出来,但也难免会伤害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一项政策出台后,实施的初期效果非常好,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政策的作用逐步降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也是一些法律、规章、制度等在实施、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进行修改的原因所在,国家资助政策也概莫能外。我国国家资助政策已经实施了10年,当前的资助政策属于“无偿式”“输血式”的资助,过度强调经济困难学生的权利,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从2007年起,我国开始逐步构建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初期,当各类资助资金和物质发放到家庭经济经济困难学生手中时,他们的心理满足感非常高,他们对国家资助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溢于言表,因为这些资助资金和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入学和生存问题[4],缓解了他们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保障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0年间,国家资助政策持续不断完善,慈善机构、高校、企业、个人资助项目也越来越多,资助覆盖面越来越广,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也越来越多,但经济困难学生对于获得资助的感受却没有以前那样强烈,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甚至对获得资助没有什么“感觉”了,这也导致当前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情况进一步恶化,这与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相背离。感恩教育缺失也是造成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比较关注,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重视不够,即使开展感恩教育,也主要采取说教和灌输的方式,教育内容空洞,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较少关注学生的感恩体验。[5]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让经济困难学生重复接受这样的感恩教育,刚开始教育效果会比较好,但随着次数的增加,教育效果会逐步递减,到最后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此外,大多数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在贫困证明材料收集和核实、贫困认定、奖助学金发放等日常资助工作中,对感恩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开展感恩教育存在一阵风,致使感恩教育脱离学生实际,无法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导致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更遑论培养他们的感恩行动。

三、边际效用递减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机制构建

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一)高校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是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一,系统开展感恩知识教育,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认知。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曾说过:“人类的天性是容易忘记感激别人。”高校应当系统开展感恩知识教育,从而巩固、强化、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认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将感恩相关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将感恩教育相关内容融入该课程,通过讲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关于感恩的经典故事,结合典型的事例,引导大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感恩认知。[6]另一方面,开设感恩课程。通过开设感恩课程,教师可以系统地讲授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应该怎样感恩等内容,比如从法律中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角度让同学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使他们学会正确的感恩方式,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第二,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情感。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定期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高校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感恩演讲比赛、感恩知识竞赛、感恩征文比赛,组织他们观看《感动中国》《俺爹俺娘》等感恩主题影像作品等等。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他们牢固树立感恩意识,培养积极的感恩情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宣传感恩教育。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广播、宣传橱窗等校园媒介,宣传感恩人物和事迹,让经济困难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感恩教育氛围中,使他们受到浸润和感染,心甘情愿地接受感恩教育。第三,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光有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还不够,关键还是要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以节日为契机,学会感恩国家、父母、老师等。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高校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观看爱国电影,观看大阅兵,一起唱红歌,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之心,引导他们感恩祖国。其次,利用寒暑假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寒暑假,高校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去孤儿院、敬老院、福利院等公益场所奉献爱心,组织他们当交通文明引导员和春运志愿者,组织他们去边远山区、农村支教等。最后,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去西部边远地区创业就业。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目前还比较贫穷、落后,高校可以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去西部边远地区创业就业,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家庭注重感恩教育是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基础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长是孩子的一面旗帜,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要发挥好表率和榜样作用。家长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孩子,会被孩子无意中模仿。日本家庭中非常重视感恩教育,日本人饭前通常会双手合十说;“我开动了。”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做饭的人的劳动表示感谢,二是对面前的食物表示感恩,并要吃干净。孩子们看到父母的这一行为,也会效仿父母的动作,慢慢养成了感恩的习惯。[7]其次,家长要引导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通过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既能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艰辛,感恩父母的辛劳和挣钱的不易,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养成助人为乐,感恩他人的意识和情怀。最后,家长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通过营造和睦友爱、相互尊重、真诚相待、互帮互助的家庭氛围,能够使孩子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和浸润,这样他们才会逐步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感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进而传递给学校和社会上的更多人。

(三)国家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是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制度保障

当前,国家资助政策绝大部分属于“无偿式”资助,过分强调经济困难学生的权利,而对于其需要履行的义务规定较少。这违背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系,导致权利与义务的失衡,让经济困难学生形成“过度”的权利意识。为减小政策的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将“无偿式”的资助政策调整为“有偿式”资助,提高资助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改变国家助学金发放方式。高校可以尝试将国家助学金经费纳入到勤工助学管理中,高校提供更多助教、助管、助研岗位,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岗位劳动来获取报酬。[8]这样国家助学金就变成了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报酬,这既能缓解他们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又能使他们从勤工助学岗位工作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获取报酬,帮助他们树立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回报社会和国家的理念。另一方面,进一步大力推行生源地贷款。生源地贷款是资助政策中权利与义务相结合比较好的产物,它既能为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经费支持,又要求他们限期还款,这培养了经济困难学生的上进意识和奋斗精神,有效避免了他们“等”“靠”“要”的依赖心理。[9]大力推行生源地贷款,还需要做好三项工作:首先,国家设立专门的助学贷款管理部门。该部门专门负责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的受理和回收,从而扭转目前学生“逃贷”、高校“惧贷”、银行“惜贷”的局面。国外就有类似的管理机构,例如,英国的“公营贷学金有限公司”、日本的“日本育英基金会”等。其次,延长贷款还款年限。当前,我国生源地贷款年限基本是学生学制加上十年,这对于顺利实现就业的经济困难学生来讲压力不大,但对于就业困难、面临摩擦性失业以及遭遇家庭变故的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相较而言,国外的学生贷款还款年限长达20年,甚至25年,压力就比较小。因此,国家可以考虑进一步延长还款年限,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还款压力。最后,国家要加大对逃贷学生的法律约束。对于违约的经济困难学生,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加大惩治力度,从而保障贷款如期偿还,保证生源地贷款制度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尹丽艳.我国高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伦理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3.

[2]贺志武.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5.

[4]徐丽红.社会权利视域下的中国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陈海娟,周祥龙.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

[6]张玉刚,林伟英,方慧.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高教与经济,2011(6).

[7]张冠楠.日本:感恩教育无处不在[N].光明日报,2017-06-12.

[8]袁小平.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研究——对NT大学的调查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校;课程;家庭教育

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我国已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构建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而家庭教育由于其有别于学校显性教育的隐蔽性,虽然在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但受到的重视不够,教育成效不容乐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无法替代的。我国大部分家庭教育仍处于朴素的、自发的、随意的阶段,导致家庭教育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将家庭教育素质纳入大学素质教育体系,必将为我国未来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形态的基础。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无时无刻不受到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家庭对人的教育最具生动性、隐匿性和时效性。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家庭的熏陶和教育直接影响其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养成。从小接受同样学校教育且智力水平相当的孩子,长大后展现出不同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无不折射出其成长经历背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参差不齐的家庭教育素质。而个体教育的失败,也绝不仅仅是家庭的悲哀,还是国家和社会的损失。

(一)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的经济及技术支持仍需加强

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数据来看,自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历史性突破4%的目标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执行数据均在4%以上,这显示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经费逐年增加,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分配占比分别为7.65%、45.48%、15.68%、26.1%和5.09%。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家层面在学校教育上的投入占绝大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日本早在1994年就通过《家庭教育手册》向大众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我国台湾地区也于2003年颁行了《家庭教育法》及相关系列法规,并且从组织平台、经费保障、继续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了较为完善的实务推展模式。从我国大陆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来看,自1985年前把家庭教育作为个体私人问题的模糊表述,到2007年至今的家庭教育法制社会化,虽然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律法规的制约管理中,为家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法制化进程的速度仍显缓慢。

(二)教育在家庭层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竞争成为一切竞争的根本,加之大多数家长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在当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各地炙手可热的天价学区房到动辄上万元学费的课外培训班,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可谓不遗余力。对家庭而言,重视教育的最朴素的理由就是教育关乎个人未来和家庭幸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观念中的教育更多倾向于学校教育和智育,以至于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被淡化,造成家庭层面对教育的极端重视和对家庭教育本身却又严重忽视的矛盾现象。

(三)家庭教育执行者素质参差不齐造成诸多教育误区

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基石。优秀孩子大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而从“问题”孩子身上往往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在我国还不太普及。作为家庭教育执行者的家长无需培训就能上岗,这是教育体系最大的漏洞。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或自身教育素质低下的家长用自己错误的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或方式影响或误导孩子的成长。比如,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重视知识教育,将家庭教育狭义化为智育,不知道孩子最好的德育课是家长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不了解家长行为的重塑和传递对孩子生活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教育目的、价值观偏离正确轨道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育效率低下。失败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损失。

二、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的优势

(一)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质”的优势

整体而言,我国的教育具有显著的代际传递特征,父母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的水平有显著传递效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逐步向普及化转变,教育的代际传递必将更加有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的代际传递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家长综合素质在下一代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高等教育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使命,育人是其核心目标。高校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系统教学,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品德、知识、技术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故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具有“质”的优势。

(二)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量”的优势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是未来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素质水平关乎今后社会的教育成效。2018年我国高校有820万毕业生,他们会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就业创业,也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而成为“准父母”。在这一大背景下,在高校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无疑是提高今后社会整体家庭教育素质的有效途径。这是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的“量”的优势。

(三)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时”的优势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因学生年龄尚小,不宜在这一阶段开展家庭教育课程。高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日趋成熟,但即将面临的高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是摆在现实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在高中阶段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无疑会困难重重。而大学是相对自主宽松、可以置身其中完成自我重塑的理想环境,也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后一次系统性地接受教育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会期待爱情,对即将到来的事业和家庭会有自己的憧憬和思考,此时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是高校开设家庭教育类课程“时”的优势。

三、高校普及家庭教育素质课程的途径

(一)对高校普及家庭教育素质课程的正确定位

素质教育在我国大学已开展了20多年,而对未来人口素质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却极少被提及。高校应把家庭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之中。高校家庭教育素质课程教学定位,应是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家庭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培养其具备基本家庭教育素质。由于课时的限制,可从狭义家庭教育素质进行实施,即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素质的养成着手教学。高校可参考国内外优秀的综合性家庭教育教材,结合我国国情编纂教材,使课程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和延续性。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每个大学生都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在教育大学生今后如何教育下一代的课程中,大学生本身最具发言权。家庭教育素质课程要紧扣学生心理,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这里的实践之一就是大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问题的反思,通过回顾自己的童年、少年时期家长在对自己的教育中的成功之处和误区,结合家庭教育理论,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基本家庭教育素质。另一有效的实践方式是对现实教育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所有的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大学阶段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帮助学生解决今后要面临的家庭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不仅仅针对家庭教育问题,大学生将来要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专业领域、全新的家庭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百态,若要与之适应,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更新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四、结语

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形态的基础,大学阶段是家庭教育素质构建养成的最佳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素质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通过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家庭教育素养水平,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未来的教育质量和国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关迪.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误区和发展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沈蓓绯.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法》的内涵及实务推展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

[3]吕慧,缪建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校与家庭;联动育人;实践探索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现代高校需要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沟通、相互配合,建立联系沟通的机制,努力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一、家长参与高校的教育——为什么要参与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家长通过自身教育角色的创建、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以及通过学校了解大学生的需求特性发挥作用。为此,高校与家庭建立联动育人机制,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家长角色的实施

家长参与高校学生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潜在的作用,如何衔接他们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每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大学生教育,将成为家长发挥潜在作用的关键。这种角色的构建意味着相关责任和活动已经被家长想起和考虑并接受,从而创造了一个富有积极作用的可能性;为了参与进角色,家长必须采取行动,以便家长相信有可参与的技能和机会。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成功,获得个人效能感

家长参与高校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取得成功,获得个人效能感。家长效能感来自四个方面:在其他参与或参与有关活动的成功的直接经验;其他人参与或参与相关活动成功的经验;被其他人口头说服参与活动是值得的,并且活动是可以由家长完成的;情感觉醒引起重视的问题时。对家长参与来说,尤其是当参与活动通过持续一段时间时,将家长介入和家长角色的建设联系起来,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在学校取得成功的效能感比较强,可能构成充分条件。

(三)有利于高校获取动力,不断深化育人工作

在家长参与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思路和理念、发展前景等,家长走进学校,参与高校教育,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同时能够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社会更了解学校、认识学校,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育人过程之中,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高校也就引入了新鲜的血液。创新育人理念,改变学校育人的单一模式,深化了对大学功能和教育目标的理解。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要办开放性的大学,要让学校向社会、向家长开放,坚持“学校工作要经得起家长检验、教师工作要经得起学生考验,学生素质要经得起社会检验”这一工作目标,学校与家庭、家长共同参与到育人过程之中,才能形成育人合力。[1]家长肯定学校育人理念、积极参与学校育人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源泉和动力,从家长的视角提出的育人思路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利于高校思想开放,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高校的育人工作,推进高校更全面、更合理、更科学地实施学校育人工作。

二、家长参与高校教育——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文献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孩子的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是有益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在大学阶段,家长为什么要参与大学生的教育以及家长怎样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的教育以便更好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发挥学校与家庭的育人合力已成为日益受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的“后援团”作用

由于来自不同地域、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社会环境等原因,使学生在个人价值取向、个性意志品质、学习能力、自律意识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升入大学之前的学习秉性,家长和家庭比学校和老师更为清楚。学生入学后,学校和家长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学生家长要在入学初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后援团”作用,为学校教育做有力补充。高校和家长要发挥好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学校和家庭的信息沟通,及时准确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家庭教育的“智慧库”作用

学生家长可以说是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智慧源泉,学生家长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的行业背景、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全面性、广泛性和社会性是学校教育管理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积极参与高校教育,家庭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家庭教育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建立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动育人机制是借助家长的成功经验和成长智慧,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学校探索新的教育载体和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库。充分认识学生家长“智慧库”的作用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监督员”作用

学生经过在高校的学习和培养塑造,家长是学生学习成果和学校培养效果的最有力的监督员。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最有发言权,学生的阶段性教育成效是否符合家长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希望,高校应充分吸取学生家长对育人效果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修正和改革,不断完善高校育人模式,建立家庭教育和高校教育的联动育人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的监督引导作用。

三、家长参与高校教育——怎样参与

高校以全面育人为宗旨,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为载体,形成特定的制度,家长积极地介入发挥了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功能,增强了学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持家长对象选择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高校在选择参与学校教育的家长时,要力求覆盖面广泛,各专业、各年级、不同行业背景的家长要具有全面性,也要具有针对性。面向全校公开招募参与家长观察活动的家长,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到位,通过学生志愿报名,确保学生家长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家长选择时应注意尽量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职业,在考虑广泛性的基础上,考虑家长技能和知识的具体领域以及参与的形式。家长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充分混合,帮助孩子在学校获得成功,有助于家长获得积极的个人效能感,他们的天赋和技能知识领域将影响具体参与形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家长将会选择与他们的看法一致的具体的技能和知识参与类型,特定的技能和知识的自我接受将会影响家长参与类型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家长选择他们认为会成功的参与形式,比如家长定期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利用技能知识为学生举办讲座和召开座谈会,积极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参与学校的决策,等等,形式的多样化更能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坚持家长参与内容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为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育人中的参与作用,高校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家长观察日活动,家长系统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保障、校园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各项工作情况,让家长深入全面了解学校的育人模式。辅导员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育人途径。[2]学校组织家长在学生餐厅就餐,察看学生用餐整体情况;组织家长参加学生早晚自习或主题班会,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和学习风气;组织家长察看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和校园安全管理,参观学生活动中心,组织家长参加课程教学听课,深入了解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听课和学习表现等情况,参观学校各教学场地、实验室、实训中心等。在家长观察日结束前组织召开家长反馈座谈交流会,家长提出学校育人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及时整理反馈给各个职能部门,从而不断改进提高学校的育人工作质量。在探索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动机制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育人机制内涵,充分挖掘家长育人资源,邀请家长开展家长讲堂活动,家长以自身的经历畅谈人生,让学生获得启示,或以自己专门的技能和知识传授学生,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家长榜样引领和协同育人作用。

(三)坚持家长互动成果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高校在科学制定家长反馈意见表前提下,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落实并反馈。通过反馈机制不断完善高校育人工作,不断丰富家长参与高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第一,新生入学家长会。新生入学后,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交流会,全面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育人模式,与家长建立联系。第二,家长成长导师。在新生家长见面过程中,遴选有行业或专业背景的家长成长导师,指导相应专业班级。一方面家长可以深入学生班级,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和就业前景的认识。第三,给家长的一封信。每学期结束时,及时向家长反馈本学期的学校基本情况、育人工作进展和学生的具体表现,通报学生成绩。第四,开通家长热线。固定时间开通辅导员与家长的热线,通报学生基本情况和在校表现。第五,组织开展家长反馈交流会。定期开展家长反馈交流会活动,分享育人经验,不断改进学校育人工作。不断增进学校与家庭在学生育人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建现代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动育人机制是深化大学生教育的时代命题,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教育系统工程,构建家庭与高校的联动机制有利于形成全方位的育人合力,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不断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陶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育人模式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10):20-22.

[2]罗静,我国家长教育权意识淡漠的原因与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07):138-140.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6

[关键词]溺爱;管理;诚信;励志;敬畏生命

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有经验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又包括家庭社会背景、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这些悲剧的产生不仅反映学校层面的教育与管理的乏力,更折射出部分高中生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这里就一起高三学生的生命陨落案例来挖掘高中生家庭悲剧的产生背景,研判家庭教育的失误点,以期对高中生家庭教育起到警示及指导作用。

一、案例再现

2015年春节过后,各校纷纷开学了,学生基本都能准时到校,但某省属重点高级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赵某一天都不见人影。班主任立即联系其家长,得到的消息是令人震惊和悲伤的,赵某已于前一天夜里溺水身亡了。人们唏嘘的同时,也在寻问事情发生的缘由。原来,赵某于2012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省属重点高级中学,被学校编入强化班,高一时成绩稳定,名列班级前茅。进入高二后,他迷上网络游戏,一发不可收拾,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与家长多次沟通,通过管理教育暂时控制了他的网瘾。高三上学期,家长为了哄其学习,承诺春节后购买电脑,让他在家上网,条件是他必须取得一定的名次。但春节期间电脑涨价,家长以“高三下学期要备战高考,上网影响学习”为由,决定高考后再给他买电脑,于是,就这样产生了家庭矛盾。赵某一气之下,趁家人不备,投河自尽了。

二、背景调查

赵某家住农村的集镇,他以前就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父母没有认识到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力,再因经常外出打工,平时对他管得较少。赵某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认为,只要成绩好,玩玩网络游戏也没关系。实际上,家长在节假日爱打麻将、,这对赵某也是有影响的。赵某进入高中后,父母在县城租房陪读,对他更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其所有要求。长期以来,赵某也习惯了,稍有不如意之处,就会用自残或自杀来威胁父母,这也是产生悲剧的主要因素。

三、深度反思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赵某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少。首先,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从小到大都是在溺爱中成长;其次,他网瘾很大,习惯难改,意志力薄弱,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差;再次,他胸无大志,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更没有报效国家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最后,他无视生命,不懂生命的价值,不知道珍惜,更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1.上行下效少管理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代替的重要教育形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所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很有必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是子女的监管人,更是子女的榜样,是子女的首任老师。首先,家长的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往往直接影响子女的习惯和爱好。正所谓“己不正何以正人”,就是这个道理。本案例中的赵某养成的迷恋网络游戏习惯,实际上是受到家长爱打麻将、等习惯影响的。其次,在这个案例中,家长对子女从小沉迷网络游戏不管不问,没有意识到网络游戏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会带来负面影响,以至于从小养成的习惯长大后不能改变,正所谓“小树不育,难成大材”。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为孩子树榜样,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当发现子女出现一些不良习性时,应当及时引导,晓之以理,适度管理,直到其养成良好习惯。

2.诚信缺失少示范

对高中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是学校的教育内容,更应当是家庭教育中必上的一课。家长应当知道,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本案例中,赵某的家长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其一,在赵某进入高三时为了阻碍他玩网游,承诺购买电脑,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改变不良习惯的方法没有用对;其二,家长答应了春节后给赵某购买电脑,但电脑涨价就不买了,这就是不讲诚信,家长没有诚信意识,就不可能教育子女讲诚信了。这也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可见,诚信缺失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3.励志不足多溺爱

立志,是指设立自己未来的志愿,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在这基础上努力进取,且不断调整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的过程。总理一生崇尚理想、自强不息,少年时即庄重地表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从此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矢志不渝,奋斗终生。积极进取、不断锤炼的坚韧意志,已成为当代中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动力和源泉。本案例中,赵某学虽然已经是高三的学生,而且即将参加高考,还沉迷网络游戏,说明其没有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而家长的励志工作做得不够,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没有运用名人成功的实例来引导和教育子女立志成才,在其即将步入成人阶段时,不能科学引导,帮助他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过度的溺爱养成其脆弱的性格,使其不能承受任何打击,缺少韧劲,缺乏毅力,没有坚定的人格力量。

4.生命不珍缺疏导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7

[关键词]中职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品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作用更是不可小视。如何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并把它与学校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是许多学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课题之一。通过对上海某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了解中职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找出其特点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某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家庭问卷247份,回收230份,回收率为93.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自编《中职家庭教育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二是教育期望;三是教育观念;四是教育方法;五是教育内容,六是家庭人际交往情况。

(三)研究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和分析

(一)教育期望

关于“您对孩子现在的学习、生活状况感觉满意吗?”的回答:11.8%中职一年级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感到很满意,而40.9%的家长对孩子感到不太满意或者很不满意。这说明为数较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习、生活上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母亲职业”与“对孩子满意程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r=0.211,P<0.01),“家长对孩子初中成绩的评价”与“对孩子满意程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r=0.269,P<0.01)。对孩子初中阶段成绩持正面评价的,则越能接受孩子现在的学习生活状况。家长本身的生活境遇和状态会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孩子现状的满意程度。关于“期望孩子获得的最高学历”的回答:有182名家长希望孩子获得本科学历,占79.1%,希望孩子获得大专学历的占8.3%;也有家长对自己孩子期望过高,期望孩子获得硕士甚至博士学历的共占10.5%,这反映了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一种心态。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与“希望孩子的最高学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的因素有:“父亲学历”(r=0.219,P<0.01),“母亲学历”(r=0.197,P<0.01),也就是说,父母亲的学历越高,则越期望自己孩子获得越高的学历。另外“父亲职业”(r=-0.174,P<0.05),“母亲年龄”(r=-0.183,P<0.05),“家长对孩子初中学习成绩的评价”(r=-0.210,P<0.01),与“希望孩子的最高学历”存在显著差异,并与之呈负相关。具体而言,年龄越小的父母亲越期望自己的孩子获得高学历,家长对自己孩子初中成绩评价越高,则越期望自己的孩子获得高学历。

(二)教育观念

关于“您在孩子升学、就业等重要问题上会征求孩子意见吗?”的回答,大部分家长通常在与孩子切身相关的重要问题上会征求孩子的意见,选择“常常会”的家长最多,占47.0%;选择“总是会”的家长占36.5%。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与“征求孩子意见”有显著差异的因素为:家庭月收入(r=0.157,P<0.05)。也就是说,家庭月收入高的家长比家庭月收入低的家长更会征求孩子的意见,这大概是因为月收入高的家长大部分是高学历家长,比较强调民主,比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

(三)教育方法

关于“您教育孩子时,最主要依靠的力量”的回答:选择“夫妻共同商量”的最多,有125人,占54.3%,接下来是选择依靠“自己个人的想法”的,有64人,占27.8%,再次是“参考书刊、网络、电视媒体等资讯”,最后是“寻求专家或亲友意见”。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家长是否看教育类书”与“教育孩子依靠什么”有极其显著差异(r=-0.222,P<0.01),也就是说越是经常看教育类书籍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越倾向于求助于他人或是其他媒介资讯。

(四)教育内容

关于与孩子交流的主题:表1显示,超过一半的家长平时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与孩子交流得最多的就是学习情况,这类家长占62.2%;其余的家长关注与孩子交流的重点则分布在“未来打算”“学校生活”“家常”“社会经验”上,不同的家长侧重面不同。关于“您表扬孩子最多的时候”的回答:表2同样反映出在教育内容上,家长最重视对孩子的学习教育———有73.0%的家长选择在孩子学习进步时,其次有10.4%的家长选择孩子学会本领,零星家长分别在孩子做好事或者做家务、听话、获得他人奖赏时表扬孩子。这反映了家长在教育内容上是重视品德教育还是才能教育上的侧重点不同。

(五)家庭人际交往

关于“您平时跟孩子交流很多吗?”的回答:认为自己和孩子交流比较多的家长最多,有139人,占60.4%;有21.7%的家长认为交流不太多;认为自己和孩子交流很多的家长,有37人,占16.1%,只有极少数家长认为自己和孩子交流很少,占0.9%。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家长与孩子的交流频率”因素与“家庭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r=0.146,P<0.05),也就是说家庭人口数越多,家长跟孩子交流的频率就越高,反之离异家庭、单亲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交流的频率就低。

四、讨论

(一)中职学生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有碍家庭教育的开展

当前中职生大多数来自社会中下层人群的家庭,学生及其家庭生存状况处于相对弱势,受教育情况也相对较差。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职业多为一线工作人员,低收入家庭比例较大,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单亲或是离异家庭。尽管许多家长希望在家好好教育孩子,但他们身处的弱势给他们的家庭教育发展带来困难。

(二)中职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有碍家庭教育的实施

1.期望偏离现实,观念存在误区

在对孩子的期望方面,家长对孩子获得学历的期望大部分是本科或者大专学历,但有一成家长期望孩子获得硕士甚至博士学历,这反映了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一种心态。在教育观念上,家长认为应该树立家长的绝对权威,不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而且几乎大部分家长目前最关心的问题都是孩子的学习,把家庭教育与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等同起来,这是存在误区的。

2.方法陈旧,内容重智轻德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依靠力量尚有“靠自己一个人的想法”,不顾及伴侣想法,不懂得借助他人或是其他媒介的资讯。部分家长不懂教育方法,对孩子采取打骂措施较为常见,重智轻德现象比较严重,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平时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与孩子交流得最多的就是学习情况,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于重视,而对其他方面比如品德、能力的培养不够。

(三)中职生家庭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有碍家庭教育的发展

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不够、交流主题多为学习,比较单一。虽然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但在家庭中的人际沟通进行得并不顺畅。尤其在离异家庭、单亲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交流的频率很低,孩子有过多的课余时间在社会中,造成很多危险事件的发生。

五、对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社会教育的特殊部分,也是学生启蒙教育的特殊途径,对中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中职生今后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研究和讨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家长方面

作为家庭的主要教育者———家长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模式、质量和效益,进而决定学校教育的成败及其程度,以至于影响整体教育效益。家长自身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要明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长,家长自身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同时,家长不要吝啬爱子女的语言,要适时用语言表达爱意,让他们能体会到爱。

(二)学校方面

高级家庭教育范文8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等,在该理论指导下,比较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的差异。中方家庭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中西方家庭教育观的产生原因是受到宗教和亲子关系差异影响,有利有弊,最终选择一种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

东西方家庭教育观;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控制;最近发展区

随着东西方的不断交流,家庭教育观差异日益明显。教育分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是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东西方家庭观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差异。而本文重点阐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控制、最近发展区、行为理论在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体现。

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控制、内化、最近发展区、搭手架、活动理论等都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内涵。其中,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非常重要。该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同样也可以指导父母教育孩子。控制理论指的是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起初要完全依靠他人,没有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父母就会控制一切。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控制逐渐减少,最终变成自我控制。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最近发展区水平”,即在成人帮助下儿童才能完成。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表明教授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行为理论是由习俗决定的社会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参与者的身份、目标和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看法。目标决定了方向,动机决定了努力的程度,行为最后在具体的情景中实现。[2]

二、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对比

1.控制

东方教育观是控制型教育观。东方国家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一切都必须遵从他们的权威。“妈宝”体现出东方家庭的特征。一方面有孝敬父母,遵从之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是孩子缺乏主见,依赖父母,遵从父母的安排。导致孩子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多年轻人到了结婚后还不能脱离父母,古人所说“三十而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3]因此可以看出,控制型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西方教育观是平等型教育观。西方的父母认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西方父母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鼓励孩子朝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父母这种平等型教育观比东方控制型教育方式具有优势。

2.最近发展区

东方教育观是被动型教育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会竭尽全力帮他们解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让孩子独立完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普遍都是“授之以鱼”,只是一味地给予物质的东西,或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或技能。因此,孩子受到的教育是被动的。西方教育观是主动型教育观。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父母不会马上告诉他们解决办法,而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解决,这时才会告诉他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西方父母采用“授之以渔”的教育方式,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学到知识和本领。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有能力自己主动解决,这种教育观是非常适合孩子成长的。

3.行为

东方教育观是物质型教育观。在东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是评判成功的标准。因此,东方父母总是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孩子没能达到这个标准,父母就觉得丢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只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父母根本不知道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动手能力的锻炼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精英”。[4]显然,东方父母教育观是不可取的。孩子应具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社会文化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发展,面对未来一片茫然,这完全不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西方教育观是精神型教育观。在西方国家,有名望、有好工作不是评判成功的标准。西方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独自生存,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孩子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自立是最重要的。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不会包庇他们,一定会严肃地指出,让他们知错改错。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孩子沮丧时,会和他们聊天来排遣郁闷的心情。西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独立解决。这种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符合行为理论的内涵,对东方父母有一定地借鉴意义。

三、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的原因

1.宗教因素差异

东方教育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源于中国,后传到东方各国,如韩国、日本等。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成功的最高标准,把治国平天下看成光宗耀祖的大事,看成人生的终极意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东方父母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好的工作是评判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总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常见的是“就是卖房卖地也会让你学习”。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东方教育观的特点,学习、工作最为重要。西方教育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成功标准只有一个:遵守上帝的律法。基督教不在乎你是否有好的职位,不在乎你是否做了大事,只在乎你是否遵守上帝的律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不认为好成绩和好工作是成功的评判标准。因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所以人生理想,人生道路也是不同的。他们不会强迫孩子学习,而是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西方父母教育孩子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在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严厉批评,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西方父母认为必须像朋友一样跟孩子好好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2.亲子关系差异

东方家庭中,父母为家庭付出了一切,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规划好了人生的每一步。因此,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东方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他们所希望的只有“望子成龙”。东方父母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最终成功。孩子只需努力学习,找到好工作,最终回报自己的父母。西方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具有相同的地位,具有相同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并非一体。他们认为对孩子要进行养育,但不主宰其命运和发展道路,孩子长大后应自由飞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允许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不可人云亦云。[5]

四、结语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差异得到了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控制、最近发展区和行为理论的阐述。中方是控制型、被动型,物质型教育观;而西方是平等型、主动型,精神型教育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两种教育观应该相互补充。对于东方父母,首先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尝试想做的事情。[5]其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东方父母要让孩子养成遇事不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西方父母,首先应重视孩子的学习,虽说每个孩子的人生理想不同,但学习对孩子成长本身并没有坏处。再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西方父母过分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忽视了父母与孩子长时间相处的重要性。因此,西方父母也要时常陪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呵护他们。

作者:李雪兰 张晶 陈爽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俊波.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9-15.

[2]木壮.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8):83-84.

[3]邵璇,张晶.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