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礼仪心得范例6篇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范文1

关键词:礼仪修养;人才培养;德育

G451.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但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道德冷漠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礼仪之风的传承,人们的整体礼仪素养出现滑坡,急需提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应努力为提升社会整体礼仪素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高职教师应积极响应、以身作则、谨言慎行,为学生在学习和礼仪方面做好榜样。

一、教师礼仪修养综述

1.教师礼仪修养

礼仪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为人们所遵守和认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在风俗习惯、历史传承、时代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以建立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为目的而形成的。礼仪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准则和规范,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打扮等各个方面的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约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

因此,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在生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文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教师的礼仪修养包括言行举止、外表修饰、师德师心等,做到“行为师,言为范”。例如,教师在各种公开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自然、得体、大方;教师要穿戴符合教师身份的服饰,剪得体的发型,不能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教师在与人交流时,要注意礼仪礼节,做到文雅、温和、谦虚、有礼貌。

2.教师礼仪修养的特征

教师礼仪修养有明显的强制性,艺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具体特征就是教师礼仪的四大关注点,即师德、师表、师资和师心。

师德。教师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要有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爱护学生、遵纪守法,要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

师表。为人师表,就要要行得正,教师就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既然是榜样,就要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做到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心灵美,决不能误人子弟,做反面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为人师表”,使学生信服。

师资。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教师就应有一技之长,这是一个人成为教师的根本。特别是高职教师,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高职教师一定要深入熟悉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到业精于勤,用自己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凸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师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学生热爱老师,老师更要爱护学生。教师应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排忧解难,见证学生的成长历程,不辜负作为一个教师的良心和国家的期望。

二、教师良好的礼仪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传道受业的过程首先是学生对教师品格、言行的认知,然后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过程,而教师的礼仪素养正是连接着两个过程的桥梁。通过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高职生具有与本科生或专科生不一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高职生的文化课成绩比较差一些,他们在与老师接触的过程中,往往更注意一些学习之外的东西,例如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妆容、穿衣打扮等,并根据这些东西来推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老师定位的同时划定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决定将与老师保持什么拥墓叵怠U馐保礼仪素养良好的教师很容易赢得学生们的好感,作风正派、举止儒雅、穿着得体大方的形象会深深的印到学生们的脑海中,利于教师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拉近距离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守礼仪规范,可以使学生觉得老师更亲切,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感觉老师始终和自己站在一起,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师生关系下,学生会乐于向老师打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并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教诲,接受老师的帮助,进而转变为自己成长的内在意志和信念。这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学术型高校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低,基础薄弱,且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缺,进入高职院校后如不能及时扭转这样的现状,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而高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其品味习惯和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这一观点也正好印证了教师的榜样作用确实是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直接影响,即教师直接向学生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即具体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样的行为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首先考虑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一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产生影响。最后教师自身的形象作用。

3.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职学生毕业后既面临着就业,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动机,因此学习兴趣比较高涨。但教师的礼仪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高职学生有时也会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发展到对老师教的这门课程失去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也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教师的人格修为同样不可忽略。因此,拥有良好礼仪素养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会更愿意听这样的老师讲课,相应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

教师无小事,教育无小节。要成为优秀的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健康的身心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能力,还应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和收人最终的外在形象及高尚的品德修养。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教育人才,高职教师应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努力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毕国珍,教师礼仪浅谈田.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3)

[2]王昔,以德立身以仪立行―浅论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田.文教资料,2010(1。).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范文2

学校礼仪文化氛围精细化管理活动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清初思想家颜无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讲究文明礼仪、互相尊重,必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利于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可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传统养成教育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文明赋予我们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因此如何在学校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受益终身的礼仪教育,就成为我们教育者面对的现实问题。本人从2013年在学校组织开展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探索,经过2年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同行分享。

一、精细化的管理是礼仪教育活动的有效保障

1.开发《礼仪教育》校本教材,进行系统科学的教育

组织骨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搜集资料,开发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系统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2.营造浓郁的礼仪教育环境

充分利用学校横幅、标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宣传牌等资源,着力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尤其是校园文化墙布置,更是要凸显这一主题。

3.完善管理网络体系

成立学校礼仪教育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礼仪教育工作,分工合作,做到人、财、物到位,确保礼仪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具体由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教研组,班主任、任课教师构成五级管理主体。任课教师负责课堂常规教学中礼仪教育资源的挖掘和礼仪教育渗透;班主任负责日常活动和监督指导,培养学生遵守礼仪的自觉性;教研组负责研究课堂教学中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导处(少先队)负责课程管理、组织竞赛及教学服务;校长室负责长远规划及必要的设施投入。这样便形成了“五级管理网络”体系,不仅凸显了学校礼仪教育工作的整体性,而且保证了学校礼仪教育、竞赛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

4.加强课程管理,确保教学效率

(1)严格课程设置,改善课程结构。除正常开设国家规定课程以外,每周开设一节《礼仪教育》课,以保证必要的教学时间。

(2)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对《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要求教师上课要有详案,同时每学期开展《礼仪教育》优质课竞赛,督促教师上好《礼仪教育》课程,提升教育效果。

5.落实完善制度,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能促进学校礼仪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及评价机制,如《升国旗制度》《集会制度》《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和《文明礼仪示范班评价标准》《校园礼仪星评价标准》《特色班级验收标准》等评价制度。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合理的评价,促进校园礼仪文化更好更快发展。

二、丰富多样的活动,是礼仪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径

1.礼仪教育处处渗透,家校联手促和谐社会

(1)学习礼仪,加强礼仪教育和培训。学校开设《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中且具体的礼仪教育;同时对教师进行礼仪培训,引导教师的言行。要求师生认真学习文明礼仪,并将之渗透到师生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中去。

(2)实践礼仪,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相结合。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活动中提高师生的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做到人人学礼仪、懂礼仪、崇礼仪、用礼仪、传礼仪,营造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红领巾监督岗的值周,管理人员的日检查、周评比、升旗仪式中每周工作点评等形式,树榜样、抓典型,把学生的礼仪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3)展示礼仪,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以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和重大纪念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利用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演讲、绘画、写作、慰问、参观、访问等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

(4)宣传礼仪,坚持文明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礼仪规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通过“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礼仪意识的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的“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公益活动、寒暑假等时机,倡导学生走出家庭,走进乡村,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让文明礼仪真正走进家庭、走进社会。

2.主题活动引领,营造师生校园行为礼仪美

(1)在全校开展“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活动,引导全体师生从小事做起,注重交往礼仪。

(2)实行首位负责制:家长来到学校,哪位教师或学生看到了,主动打招呼,引领他们找到要找的人员。

(3)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一杯茶”活动:有人来访,不仅要微笑迎接,主动打招呼,在办公室还要递上一杯茶。

(4)在班级开展文明礼仪星评比活动,在全校开展“争创文明礼仪示范班”活动及“校园礼仪星”评比,全校大会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在校园宣传栏广泛宣传。

3.考核评价督促,营造各项活动礼仪美

(1)学校结合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文明礼仪教育分层目标,并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造就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原则,开展读、讲、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以及有关礼仪常识及古今中外的名人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书;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赛,即组织学校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进行评比,评选“校园礼仪星”。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范文3

 

礼仪培训心得感想1

 

通过学习教师礼仪规范,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更为深刻认识和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重教师礼仪修养。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只要书教得好,讲不讲究礼仪无所谓;有的认为礼仪还是需要的,但不要规定得太死;经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教师不但要遵循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因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着装修饰、工作态度、创新精神、高尚品质等,无不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擦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可见教师注重礼仪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

 

1、教师的着装应符合身份——简洁、端庄。当今的社会在服装上的变化日新月异,人们从服装上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现个人的独特,以不与众人一致为时尚,以奇装异服为前卫,以独出心裁为特色,以众人瞩目为光荣……这些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影响着我们教师的视觉,激荡着我们教师的随潮热望。但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因此教师的着装从一个侧面上体现出教师是否能够做到自律、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师时刻要注意为人师表。

 

2、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着装上,更应该在教师的素质、学术、造诣上有所体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否则,也可能污染他们纯洁的灵魂。

 

3、要具备新型的教师观。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教不严,师之惰”,姑息放任是对学生的坑害,是对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在心悦诚服之中接受老师的教诲。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教师的集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做一位现代意识、服务意识强的教师,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啊。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队伍。

 

礼仪培训心得感想2

 

作为行政部一员,我们都应该秉承公司的优良传统,牢记“热

 

情服务每一刻,优质服务每一天”是我们后勤部门共同的价值取向,发展是我们的第一培训心得,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加强管理。

 

3月29日在销售会议室培训窗口服务礼仪,由陈思含老师主讲此次培训学习主要心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礼仪的标准规范 

55%着装、38%肢体、7%语言。

 

3A原则:接受别人、重视别人、赞美别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兴。

 

要有规范的言行,要文明用语,如:您好,请坐,谢谢,请稍等,请问,对不起等。

 

着装统一,微笑服务,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要给人一种精神焕发的印象,接待客户要有足够的耐心。

 

二:沟通的层次

 

从无法沟通到沟而不通再到沟而能通,55%来自语气,38%来自肢体,7%来自言语。对不起为何难于说出口,1:不能认识到自己错了,2:错了也拒不认错,3:理性无法战胜感性。

 

沟通顺畅非常重要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我很理解你,第二句话:我很欣赏你,第三句话:我很佩服你。

 

通过此次培训,为我们食堂员工解决了服务困惑,明确了提升服务的重要性。食堂服务客户存在的问题与提升方法:

 

1:计较个人得失,与客户争长短、争道理,没有把客户看做上帝,心胸没能彻底打开。

 

2:传统服务观点保留太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服务措施不够细,服务流程待完善。

 

大胆创新服务技能,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技能培训学习、自学、传帮带、并不断总结、创新,完善服务流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身作则,带领食堂员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让员工和客户真正感受到家的温馨。

 

礼仪培训心得感想3

 

礼仪,是个人素质和素养的外在体现,更是企业形象的具体化体现。礼仪已经倍受人们的重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更是企业形象的“名片”。荀子说:“故人无礼则不生,是无礼则不成,过无礼则不守。”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职业人员,不知礼,则必失礼;不守礼,则必被视为无礼。职业人员若缺少相关的从业礼仪知识和能力,必定会经常感到尴尬、困惑、难堪与失落,进而无缘携手成功。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职业礼仪是指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员在因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交往艺术。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自尊敬人的行为规范,律己敬人的具体化表现和行为技巧,是个人素养和社会观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具体表现。职业礼仪可以有效自己的专业形象,给交往对象以专业、敬业、权威、有礼、有节的良好形象,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职业礼仪作为社会交往中行为规范的准则,是由人们共同完善、共同认可产生的。在人际交往、商务活动、事物接待与服务工作中,人们应当自觉学习和遵守职业礼仪,按章办事,任何胡作非为、我行我素的行为都是违背职业礼仪要求的。职业礼仪鹰遵循宽容、敬人 、自律、遵守、适度、真诚、从俗、平等的原则。从我个人的生活中来看,我存在好多违反职业礼仪的行为。自己看来不怎么样,其实早已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对于我们今后求职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步入职场,但职业礼仪的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颇为有用。学了它我们可以增加好多良好的礼仪行为能够改善和提升企业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生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可以通过表层形象展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目标追求等企业理念,是企业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个人而言,遵守职业礼仪能有效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职业礼仪能使工作成为艺术。

 

礼仪培训心得感想4

 

中国素以“礼貌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礼、学礼、用礼呢?实践求真知,5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工会组织的文明礼仪培训会,在学习基本礼仪知识的同时,了解到很多在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技巧及细节。现浅谈一些自已的体会。

 

一、“礼”在自律

 

作为管理所的一名综合管理员,无论是在日常接待还是沟通协调方面,礼仪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学习礼仪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交往艺术,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强化自己的自律意识,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将礼仪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细节之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应对什么难题,都能大方得体的处理。

 

二、“礼”在尊重

 

什么是礼仪呢?它看似抽象,其实包含在我们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与仪表特点的和谐之美、综合之美、完善之美,更代表一种深刻的道德指引。善于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友好,为他人所理解,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保持一颗尊重他人的心,时刻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乐观用心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三、“礼”在细节

 

良好的文明礼仪不仅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形象和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标尺。从理念上来说:文明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它的内涵却是体现于一言一行中、举手投足里。在办公室工作中,老师讲到的怎样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推门礼仪、站姿礼仪、坐姿礼仪、谈话礼仪、电话礼仪等很多我们平时经常接触。但并不在意的细节问题,还有在和领导就餐或召开会议时怎样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为客人安排主、次、座位等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认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性问题才能决定自己履职的能力。

 

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而精通礼仪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将我们所学的点滴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之中,以礼存心,以礼待人,不断学习,一步一步完善自己,争取尽力为司乘、为职工提供质的服务。

 

礼仪培训心得感想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在礼仪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觉得学习文明礼仪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对我深有感触,受益非浅。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我通过这次对文明礼仪的学习,使我意识到,原来平时忽略的细小问题,其实带给对方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大的,不要让别人觉得我们没文化,没水平,是一个没有目标,不懂文明礼貌的平凡人,而要在他们面前展示出我们高尚人的风格,让他们对我们刮目相看。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把“文明礼仪”这四个字铭记在心,我们不仅要把它记住,还要把它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自己学习运用,还要让你身边更多的人也学习运用。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学习文明礼貌的.高尚品德。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范文4

Abstract: As the etiquett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able manner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tiquette, does not get the deserved attention. Now, most of kindergartens have developed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to let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it and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and respect arising from observing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to improve children's moral level and etiquette awareness.

关键词: 幼儿;就餐礼仪教育;调查与分析

Key words: children;table manners educa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176-03

0引言

我国“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在此时侯打下基础。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是在六岁前培养的,所以,从幼儿来到幼儿园之日起就应尊重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幼儿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1相关概念及意义

1.1 礼仪礼仪,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通过人的外在表现,体现在诸多的细节与场合当中,形成整体的社会规范,进而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有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学说。其后的荀子,更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明训,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明确: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学习和践行礼仪可以与他人更好地和谐相处,宣传和推广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祥和、安定。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一个人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幼儿也是个体,更是国家新一代的希望。幼儿礼仪是人类礼仪的基础,正如人们所说的“三岁看长,五岁看老”,所以应该把幼儿礼仪教育放在礼仪教育的重中之重。

1.2 就餐礼仪就餐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在就餐时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以及应注意的礼仪。然而就餐礼仪又包含了很多内容,如:按时间前后分:就餐前的准备和就餐中的礼仪;按不同的用餐种类分:中餐礼仪和西餐礼仪,而西餐又分为3种类型(包括东方型,印度、阿拉伯类型和西方型);按不同场合分:学校餐厅就餐礼仪、家庭就餐礼仪、宴请礼仪、自助餐就餐礼仪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分类方法。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而就餐礼仪正是生活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 就餐礼仪的重要性礼仪乃为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前途和命运,完全能够充电人生,引导人生。我们应该知道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都是最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细节,才能顺应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难能可贵的良机。

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简而言之,通常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内强素质;第二个作用,外塑形象;第三个作用,增进交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都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学习并运用礼仪,能使你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更会帮助你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礼仪意识和掌握更多的礼仪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潜在都资本,成为参与激烈竞争的精神营养,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规范,就能使大家相处得和谐、愉快。从表面上看,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是技巧,是艺术;从本质上说,人际交往更有赖于人的内在修养。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言语礼仪,能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能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能美化人生,美化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社会而言,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定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现在不少家庭忽视对孩子应有的礼仪教育,导致的不良影响在用餐时表现为孩子只顾自己、旁若无人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知道,习惯对人的影响极大,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的,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

礼仪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礼仪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也使得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途径

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幼儿园开始重视品德教育,但幼儿园礼仪教育多半以教育活动为主,教育生活化显得较欠缺。幼儿园课程是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幼儿良好的礼仪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课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自然地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

针对幼儿就餐礼仪教育现状问题,我认为幼儿园在就餐礼仪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幼儿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观察、模仿、示范可以看作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如下两条措施来优化幼儿礼仪教育环境:

2.1.1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根据礼仪教育的要求,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

2.1.2 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我们轮流让两个小朋友站在门口,担任小小司仪员,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在班级里放置一块整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对幼儿要有表率作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利用好社会环境,在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同时必须选择、发掘和利用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有很的深的影响,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把握,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完美结合,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合理的成长环境。

2.2 以爱心教育为核心,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2.3 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可以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提供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就餐礼仪教育,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就餐礼仪判断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和情景表演的方式丰富幼儿的就餐礼仪认知。

2.4 积极评价,促进内化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遵循强化的原则,采取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们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达到要求,逐渐提高了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2.5 家园共步,强化良好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家园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强化幼儿的就餐礼仪。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现实的状况是,“社会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仅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中,学校往往孤军奋战,缺乏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等,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此外,礼仪教育还可以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会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3创造条件,提供幼儿实践机会加强就餐礼仪知识教育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重要的环节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为此,我们应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3.1 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了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如在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过家家”这个游戏中体验“宴请礼仪”和“西餐礼仪”。让一个或几个幼儿去另一幼儿家“做客”,在幼儿游戏中,老师注意观察,随时提醒、引导幼儿遵守礼仪。

3.2 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教师和小朋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教师提前设置好情景,向幼儿讲解情景并让幼儿选择角色参与表演。如教师提前将教师布置成西餐厅,让幼儿选择顾客、服务员等的角色,然后开始表演,包括点餐、用餐在内的就餐礼仪都亲身体会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引导幼儿遵守正确的西餐礼仪。表演结束后,让幼儿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对使用正确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没有正确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予纠正和鼓励。

3.3 任务活动为了使幼儿的礼仪认知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体现,使知行统一,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给幼儿分配“任务”,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如在设置好的自助餐厅的情景下,教师让幼儿完成取餐、就餐、离开餐厅等一系列行为。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并且针对不同幼儿的礼仪问题给与评价。对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使其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并且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遵守就餐礼仪的次数,并使其固定下来成为习惯。

3.4 社会活动让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增加经验,丰富其情感体验。如组织全班幼儿到餐馆内,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既实践已学餐馆就餐礼仪,又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总之,幼儿就餐礼仪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加强幼儿就餐礼仪教育,并提高幼儿的道德和礼仪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晨辉.好礼仪好人缘[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谭洛明,徐红.礼仪与形象塑造[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2):140-142.

[3]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3,(1):72-74.

[4]蓝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J].生活教育,2006.

[5]碧冷.一生要学会的100种礼仪[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6]金正昆.礼仪金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范文5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国俗有“礼仪之帮”的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然而,当前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讲文明、不讲礼仪,不懂谦让、任性霸道等不良行为习惯。而成年人中也不同程度存在不懂礼仪,不讲究社会公德、待人接物礼仪缺失等现象。因此,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幼儿抓起,近年来,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探索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规范教师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学习榜样

儿童极易模仿身边事物,他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新的行为规范。因此,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境对幼儿学习礼仪意识的培养和礼仪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与孩子接触的重要人群,在幼儿礼仪学习中具有无以替代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我们要求老师仪表端庄大方,不穿拖鞋、不穿奇装异服。在行为上,更要为孩子做出榜样示范。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语言文明育礼,幼儿招呼要回礼,工作要细致有耐心,不顺心时不拿幼儿当出气筒,待幼儿真诚有爱心。对同事彼此谦让、宽容大度。这样,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影响。

二、创设礼仪学习环境,为幼儿体验礼仪交往提供条件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学习礼仪的必要条件。我们将《弟子规》《三字经》配上图解布置成校园主题墙,让幼儿深刻感受传统文化与礼仪。在活动室中,各班开设礼仪特色版块,结合阶段礼仪学习重点,定期更换特色版块内容。我们还将幼儿生活礼仪要求绘制成幼儿喜爱的图画,并附上琅琅上口的礼仪三字经,悬挂在幼儿园的走廊、室外活动区、餐厅、盥洗室、楼梯旁。让幼儿随时随地感受生活中的礼仪,边活动边诵读,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三、提供实践机会,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礼仪交往学习

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因此,创造情境可让幼儿亲身体验礼仪交往的过程,激发幼儿良好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每周,我们各班都要评选出几名在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幼儿“礼仪小标兵”,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为他们佩戴礼仪绶带。每天早上入园时,小标兵们肩披绶带,礼仪站姿挺拔地立在园门两侧,向每一位进出的幼儿及家长鞠躬问好“叔叔好”“小朋友好!”“奶奶再见!”孩子们清脆的问好声,和着家长们的回应声,给礼仪小标兵们带来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时也给每一位入园的孩子及家长带来舒心。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礼仪交往环境,让孩子在温暖舒心的氛围中自觉学习礼仪。

四、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开展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要求,才能取得成效,礼仪教育必须常规化。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是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生活环节中,蕴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将幼儿每天入园、离园、早操、喝水、入厕、午餐、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各个环节礼仪要求,均编成礼仪三字经,让幼儿诵读、表演。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妈妈辛苦了》,目标是引导幼儿知道妈妈的节日,感恩于妈妈的辛勤劳动。《乘公交车》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和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五、家园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范文6

1.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课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礼仪知识缺乏,对护理礼仪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大部分学生缺乏礼仪知识,未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校学习过程中更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护理技能的练习,而忽略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和良好的沟通的重要性。学生甚至认为礼仪是做给人看的,没有真正将礼仪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1.2 礼仪知识生搬硬套,灵活应变能力有待培养

礼仪,贵在实践,重在强化训练,难在活学活用。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实践礼仪知识时,偏重于对规则、理论的记忆,忽略了实践转化和运用,行为举止显得程序化和形式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的改变而灵活应用礼仪知识,实践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1.3 语言行为消极被动,沟通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护士的沟通能力显得愈发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融洽护患关系的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而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与医生、护士、病人交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语言苍白干瘪,缺乏沟通技巧,不利于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

2.护理礼仪教学方法及改革措施

2.1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护理礼仪是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应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礼仪等知识。但目前承担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师一般是护理专业课教师,没有经过礼仪的专业培训,部分护理专业教师甚至没有临床经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礼仪与社交等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任课教师进行礼仪培训,督促教师自身通过阅读礼仪相关书籍、观看礼仪教学片等方式拓展教师礼仪知识面,提高教师人文修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派遣无临床工作经验教师进行临床实践、加强与临床护理专家的沟通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这样的教师才能“言之有物”、“行之有礼”,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2.2 创新教学形式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内容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2],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每位教师应该做到的。护理礼仪课程在多媒体教学、教师示范教学等教学方法基础上,还可以引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教学效果。

2.2.1 比较法教学

如在讲到着装礼仪时,可以请几名同学穿好护士服,戴好护士帽,到讲台上,请大家看,在教师引导下请大家按照规范的护士着装礼仪要求对其修正。特别是戴帽子时对发型和头饰的要求,要求护士戴帽前不遮眉,后不及领,侧不掩耳。老师亲自讲学生的头发按照要求梳理好,带好发网或发套,再戴上护士帽,让大家比较前后的效果差异,学生不难明白着装礼仪的重要和细节所在。

2.2.2 养成训练法

护理礼仪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兼顾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营造师生互动的融洽教学氛围。如在讲授护士坐姿时,就让学生分组到台前演示,教师帮助纠正其不规范的行走和坐姿。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矫正,不断强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2.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对护理礼仪的学习非常实用,护理礼仪这门课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程的学习,它是有很多行为动作需要示范,很多护理语言需要掌握的[3]。在学习护士交谈礼仪、交往礼仪、工作礼仪时,教师先对礼仪要点、规范细节进行讲解,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各种工作和生活情景,如相互介绍、接受发放名片、接听电话、病人出入院、出入电梯、测量生命体征等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和扮演,在扮演中配合护士着装、仪态、表情、言语举止等,将所学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做到不仅学到礼仪,更要用好礼仪。

2.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在护理礼仪教学中既要重视系统的礼仪教育,又要注重相应的操作和专业实践,使护生从心智到行动,将礼仪规范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护理实践中去[4]。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只有通过实践练习才能激发护生的学习愿望;只有走进医院,围着病床学礼仪,让护生亲眼目睹护士的工作、亲自与护士及病人交流沟通,护生才能获得感性认识和临床经验,体会护理礼仪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