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应用论文范例6篇

数学生活应用论文

数学生活应用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学效果;网络资源;人文教育

在高校数学教学互动中,推行人文教育工作改革,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倡导更加深入的素质教育模式的工作应用探究。倡导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改革,在于加强高校数学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要在高等数学活又校挖掘数学学科的统一之美。倡导在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深入把握数学理性的精神,强调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建设,并且显著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推行人文教育改革的重点

推行高等院校教学中人文教学模式改革,重点在于开发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然后给予充足的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够挖掘数学人文教学中的理性思维价值。

在人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函数、极限与连续的知识板块为例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使用综合和分析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极限类问题的求解活动中,不断地探究极限的多种求解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以实用性知识教学为主,发展学生的高层及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培养有一定数学能力的学生。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学生的探求研究活动开展。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小组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二、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教学模式建设的探究

(一)强调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应用“X+1”的模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将多节理论课与一类数学模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板块化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题性系统化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自行成立建模讨论小组,并且对数学模型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模型中不同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对应值的设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展开教学工作。其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广泛交流活动。向学生了解课程学习中的难点内容,并且重点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数学题连续性的考察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视频课程的探究版块内容,并且及时地处理与之对应的课后习题。学生应该更加熟练地掌握常考题型的解决思路,并且要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中掌握解决极限、函数类型题目的一般性方法。

(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数学史专项学习

在数学教学的人文教学模式的建设活动中,教师应该对知识专题的历史发展背景进行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海上航行期间,根据旗杆与灯塔的角度,进行船与岸上距离的计算,这种数学计算活动与实际相贴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高等院校数学人文教育模式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大量数学大家生平事迹简介的方式,了解前辈克难奋进、锲而不舍攀登数学巅峰的艰辛之路。学生不仅能够在习题训练中强化个人的数学能力,还能够了解该项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展情况。鼓励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数学探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史的学习。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并且让学生在数学史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情境延伸,让学生简述专项知识板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

(三)开展理性思维建设,培养集体探究意识

在数学课程人文教学活动中,强调理性思维的运用,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出现局限性。

我们以导数与微积分的知识联系分析为例进行分析,强化对于学生导数定义知识体系的考察工作,到学生充分理解导数的定义之后,再对学生微积分知识的理解水平进行开发。其中,强调对于导数与极限两个板块的结合考查,有利于发掘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强调对于导数的性质考察,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导数的基本性质来求极限值,从而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邀请小组长作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知识讲授,从而帮助学生在讲述和推理中养成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学习意识,学生不仅能够互帮互助,还能够在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实现思维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的集体讨论确立一个明确的合作目标,从而在指导合作的过程中提出有益的指导性建议,鼓励大家对一道难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解答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

三、结束语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采用分组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X+1”的模式中,强调将数学理论应用与生活中具体难题的解决中。这种情景的创设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耳目一新,还能够引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数学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自主探索的轨道中来。力求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建立,以数学模型案例练习检验与巩固该阶段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雪.京津冀高校数学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5,(16):170-171.DOI:10.3969.

[2] 林远健,杨飞.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实践教学的对策[J].知识经济,2015,(20):148.

[3] 杨云帆,魏建云.高校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28):152.DOI:10.3969.

[4] 沈定文.新课标下高校数学主干课程教材与教法现状的调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9):27.DOI:10.3969.

[5] 叶万红. 李定平,朱江华.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38-239.

作者简介:

数学生活应用论文范文2

1.对数学知识、思想和应用的认识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数学科学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知识创新的重要因素,将更深刻地改变着客观现实的面貌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提升数学科学研究,大力发展数学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从以上意义来讲,提高每个人的数学文化修养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实用性的目的,而是提升民族素质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在某些调查表明,有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在离开学校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数学的用处并不大,除了小学的加、减、乘、除外几乎都没有用。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他们片面的理解数学应用这个概念,误以为数学的应用就是数学的计算和证明,事实上数学的应用远远不是这样的,它是指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寻找对科学事实和现实世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数学的应用,其思想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古代的韩信点兵、田忌赛马、诸葛亮布阵等都是典型的数学应用的例子。现代的股票分析、贷款购房、商业决策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的严士健教授认为,“无论学生是从大学进入社会,还是从中学进入社会,一旦遇到实际问题,能想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和想不到用数学的人其解决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并不在于他到底解决了多少应用问题,而是他有了这种感受和这点经验,其意义就大了。”对于我们数学教育,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去“用”数学,让他们看到发生在身边的数学应用。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通常所说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是要看是否具有数学抽象的能力,是否能应用数学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新颖的思想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觉得职业数学教育不应当削弱,而应当提到应有的高度。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2.目前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往往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大部分时间用在理论教学上,在教学的时候也很少注意在时机或相关专业上的应用。但现在,另一种相反的方向是强调动手能力,认为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而理论教学则比较浅显,把一些有助于学生增强日后的创新能力的一些课程砍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数学学科从上级领导到老师到学生都忽视了数学在人的素质,以及科技进步,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数学底蕴的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虽然能应付目前的工作,但缺乏后劲。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数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应该知道从过去、现在一直到将来,教数学的教师不能浮在空中,而学数学的学生也必然是属于社会的。从教学方式来看,数学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只注重老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在实际生活中能应用的数学知识,老师也往往联系不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呈现低效性,培养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数学教育的工具性,不注重概念,原理发生和形成过程的教学,只注重解题。教师照本宣科地把书本上的演绎论证和解题技巧讲出来,却不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没有“用”数学的意识,学生不知道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当然更谈不上运用数学思维的方法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

3.数学教学的几点改进

(1)充分利用教材,改编教材,挖掘数学应用素材,既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

(2)结合教材,利用数学典故,运用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体系形成的过程,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3)让数学“生活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实际问题,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4)利用讲座,介绍数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数学与当代前沿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

数学生活应用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教学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84-01

数学学科属于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进程还比较缓慢,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未能达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

一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

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开展。很多教师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对如何让数学学科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指导。

2.课程教学改革与时展进程不相适应

第一,数学课程教学与专业学习衔接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还是单一地教授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课下安排学生做习题,巩固理论学习内容,未能发挥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工具性作用。相应的练习设计也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要。

第二,教学方法落后,不适应学生发展需求。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很多高校增加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而缩减了一些基础性课程的学时,这就造成学习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赶教学进度,在授课时对数学知识点和实际应用方法采用“走马观花”式的讲课方式,缺乏教学的重点和应用落脚点,造成学生们理解模糊,应用上缺乏指导,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

二 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高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理解,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意识,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1.从“应用性”角度完善教学内容

第一,提高学生对数学实际应用价值的认识。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既要认真讲授各种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计算法则,还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总体认识,挖掘数学学科所包含的思维方法、实际作用和具体应用方法,看到数学与生活、工作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显性作用,了解数学在应用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数学角度分析赵州桥的拱形设计的合理性,了解这样的设计如何能增加桥体的抗压性。使学生了解数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第二,推进研究性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也可以运用数学思维去考虑现实生活或其他专业上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思维锻炼,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布置同数学学科相关联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第一,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联系,积极思考运用数学思维探究解决方法。如在学习极限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联想生活中发生的相似现象,学生将自己的例子列举出来,进行集体讨论,这样既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对学习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第二,分层式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划分学科专业,提出不同的应用学习目标。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多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基础学习作为辅助,着重培养数学意识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可着重进行基础巩固性学习,同时穿插一些实际应用活动。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如在学习导数知识时,经济类学生可以研究成本、利润方面的变化率,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电流、电阻强度的问题,这样既可帮助学生们尽快加深对导数的理解,又能促进本专业的学习,发挥数学的工具作用。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习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在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生活应用论文范文4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很注重知识的传授,在利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应付考试当然也绰绰有余。但这种教学方式很少注重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忽略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是怎样来的;不知道这些知识与生活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不少教师和学生都感叹数学很枯燥无味,调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数学其实并没有我们说的那样难,只要教师有心设计,让数学融入生活,并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下去体验生活,从体验中获取数学知识并应用于生活,那数学将会从一个枯燥无味的学科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用的学科。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当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新知识的引入几乎都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而且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可是很多教师还是新教材,老方法,不让机会给学生去做,去探究,去体验,去获取知识,忽视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忽略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使新教材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入新课,或者进行新课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你导演的情境中亲身经历、切身体验,学习数学。

例如: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如果直接讲有很多学生不一定明白,不如把常见的行程问题分成几类,给学生布置好本课的学习任务,放学生到跑道上去上一节室外课。①相遇问题:分别让学生在直道和环形跑道上演示此问题,其他学生观看、思考(起点、终点、时间、路程的关系)、总结,并现场开个总结会马上把这类问题的关键知识点总结出来。②带着相同的要求体验追及问题:把班上学生一快一慢组合成一个小组,让学生在环形跑道上让两个学生同时起跑,到快的同学又追到慢的同学为止,让其他学生数数两位同学分别跑了几圈,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很容易知道,快的同学多跑了一圈。③在搞清楚了前面两类基本的行程问题的基础上,体验相遇再相遇问题:分别在直道和环形跑道上让学生相向而行,相遇两次,让所有学生计算他们走的路程和时间是多少?是什么关系?……经过这些一系列的实际体验活动,学生对行程问题中的这些基本问题理解恐怕比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的效果要好吧。

又如:在学习《统计》时,就以班级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统计班级男生和女生人数及比例;统计各个年龄段的人数及比例;统计上次检测全班各个分数段的人数;算出各个小组的平均分、方差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成绩好……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来了,干劲来了,个个都投入到学习中,画表格,收集数据,作统计图……且教师可作要求:如果有什么不会的小组交流或问教师,一定要把这个“本事”学会,经历了这样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学生不仅学会这个知识点,经历了探究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而且培养了他们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即要精心设计,让数学更有生活的气息,更要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地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从体验中学习数学,相信师生都会体验到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

写作小常识:

数学生活应用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评价模式改革

近几年,社会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标准也越来越高。高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专门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习该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其他学科学习的融合渗透更是意义重大,同时在学生终身学习、继续深造时又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但是目前高职数学教育已经跟不上培养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分析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进行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注重提高质量,办出数学的专业教学特色。

一、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育现状

1、教材实用性不强。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材要以应用为目的,近几年,教育部、高教社组织编写了一批高职院校数学教材,教材在体系和内容上比过去的教材有较大优化和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当前数学教学的需要,教材仍然偏重知识性,应用性环节比较薄弱,导致了数学教学和知识应用脱节,数学教学滞后于专业应用,学生在专业学习、实际工作中遇到数学问题时理解不到位。

2、授课学时不足。据调查,目前高校基础理论课时(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课、数学课和体育课)一般占总课时的20%左右,教育部对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的教学时数有明确的要求,外语课由于它自身的时代需求特点而得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的教学课时则不断减少。

3、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和高中生源的减少,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下降,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给数学教学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4、教学手段单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近今年不断推向深入,很多学科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有很大改观,但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改变不大。课堂上直接给出概念,然后对概念进行验证、演绎的现象比较普遍,过分强调“循序渐进”,反复进行讲解与练习,而未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

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地位

1、研究授课专业、规划内容体系

高职数学教学在职业院校学生培养中的要求是必须、够用,结合目前学生基础和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这就需要按照数学教学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将与后继课、专业课相关的内容予以保留甚至加强;对后继课、专业课用不上或使用较少的内容则降低要求或进行删减。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特殊要求的内容可自编讲义教学,教师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要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的研发。教学任务安排时,数学教师应相对稳定于一定专业,这样有利于深入专业,了解专业学习对数学的需求,在教学中更好的结合专业。

2、精简理论推导、突出知识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由于课时限制和学生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对于过分繁琐、抽象的理论和推导证明要进行精简。精简的方法可以采用重视理论本质的通俗表述,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数量关系和生活中实例进行说明,实现强化定理的条件、结论目的。比如极限概念以生活中实例引入,描述性定义为主,降低严密定义的要求;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可以忽略,只借助几何图形和具体函数说明即可;换元积分法以凑微分法为主,函数间断点的介绍也主要借组几何图形说明。

(二)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

1、提高应用意识、遵循职教规律

高职数学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职教理论知识,高职数学教学要实现由知识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变,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成以数学的应用为重点,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习专业课的迁移能力。高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主要集中在学生刚入校的第一年上,在理论知识的授课中,要有应用意识,例如从物理学、几何学等实际问题导入建立微分方程概念;导数的应用一章引入大量和生活相关的经济函数;概率、数理统计教学引用方面例题等。通过加强实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了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加大教研力度,开展教学竞赛

为了提升高职数学教师教学能力,院校要加大对教研活动的监督力度,以教研活动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比如学校之间教研教学交流活动、教师说课竞赛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优秀课件评比活动、新进青年教师达标课活动等,认真开展教师说课、优质课评比活动等,通过教研活动和一系列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数学任课教师可以把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最优秀的经验成果展示出来,大家在互相交流中学习,能够达到共同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3、创新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兴趣

(1)注重启发教学、深入分组学习

高职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新知识的学习要建立在对旧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比较它们本质的特点,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树立学习信心。启发式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讲解上,还是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需要真正的把学生调动起来,小组讨论教学法可以在每学期安排几次穿去,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即能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激发求知欲望,为他们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2)改善教学设备、尝试循环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开展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评比,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要引进计算机数学应用软件,开展计算机数学实验课活动。

“循环教学法”,即由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所有教师组成教学小组,每人各负责课程中的某一章,并互相合作,依次在全年级所有班级中循环讲授,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的方法。定期轮换授课教师的做法,使师生双方常有新鲜感,

教师有时间收集更多、更优质的教学资料,并有精力深入研究教材,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

(3)注重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

当前,数学教学还要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低的状况,研究因材施教问题。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设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选择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为学习专业知识准备好必要的数学基础。

4、能力培养为先,知识灌输并重

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单纯理解为到企业去实习,学铺床,学讲解,学机床等,这只是感性认识和单纯的操作技能,对高职院校学生要求的主要体现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数学教学教授学生的是科学的思考方法,善于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和归纳出数学模型,遇到实际问题能够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分析出问题的主次,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比如,在实际中要确定河断面所受压力,首先要确定河断面的几何形状,这样才能测量尺寸,运用定积分进行计算。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上述方面训练,例如,提出问题(商品陈列、建筑材料的库存堆放等问题),让学生将这类问题抽象成数列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

(三)创新考核模式、探索实践途径

1、“一页开卷”模式

“一页开卷”模式是指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在这张纸上提前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例题解法,要求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后,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这种考试办法,减轻了学生许多心理压力,不用再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如积分、微分、导数公式等),学生在填写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不过,单靠这一张纸上无法完全应付考试,尤其对数学学科来说,思维素质训练是最重要的。

2、学生出试卷模式

大部分高职学生惧怕数学考试,学生自己出试卷的模式可以适度减轻学生的这种心理负担,激发了参与考试的兴趣与复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做法是:

(1)教师确定学生出题的试卷模式

(2)要求每个学生按出卷模式出一份试卷,并做好标准答案交于老师。为了能出好试卷,并提供正确答案,学生不得不把知识吃透,这就保证了学生能够认真复习课程。

(3)统一考试试卷的题目将在全班学生试卷中抽取,向学生承诺试卷的全部内容是班内学生试卷的原题,被抽到题目的学生被抽到一题平时成绩加5分。

(4)学生本人试卷的质量占考试成绩的40%,统一试卷考试成绩占考试成绩的80%。

这种考试模式提倡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3、“平时成绩与知识应用能力”相结合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数学教学和考试模式应该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相挂钩,以下是我们教学实践中用的“30%课堂教学+70%知识应用能力”相结合考试模式。

课堂教学的考核可以分听课出勤率、上课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几部分,占期末考核成绩的30%。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或小于3人合作,深入企事业单位完成所学知识应用的调查报告、论文等,上交后作独立论文答辩,以检验合作组成员参与投入度与数学基本知识的应用情况。如《经济数学》课程,在课堂教会学生基本数学方法后,教师要求学生就如何利用极限、导数、微积分知识对最值问题、经济优化问题、产品成本与利润边际问题等提供书面的调查报告或论文,论文的质量与答辩情况占期末数学考核成绩的70%。

总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应当遵循职业教育“必须、够用”原则,突出数学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和应用地位。高职数学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有独创精神。所以我们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该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随着高校教改的深入,相信高职数学教学会更加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在提高综合素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晓东等.北京大学本科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1999(4)

数学生活应用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内蒙古 少数民族预科 应用文写作 职业教育

一、研究现状及背景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内蒙古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 在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促进人才能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因此,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改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主干课程之一,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担负着汉语补充学习和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双重任务,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社会交际及沟通能力,进而影响高质量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具备应用文写作技能,它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交际的重要能力,是人们自由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工具。

目前高职院校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缺少专门针对预科生的应用写作教材,课程设置及讲授方式和高职学生无异,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没有关注到预科生特有的认知思维方式及其母语负迁移对于汉语写作的影响。结果导致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排斥。

更为重要的是,学术领域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国内学者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领域的讨论大都集中于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研究,并没有关注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本文借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领域研究成果,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学习汉语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教学现状,改革教学方式,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研究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写作教学理论、语言心理学等理论,立足于内蒙古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应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培养为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目前高职院校中,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中与高职学生教学模式无区分、无专用教材、教学方法单一、任课教师不关注预科生特有的认知方式、学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在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方式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一)前期调研

首先,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2012级少数民族预科生为样本,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全面调查他们的基本情况,包括教育背景、认知基础、课程设置及应用写作学习心理等。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预科学生认为应用写作课太难学,语言、格式规范性要求极其严格,往往与现实生活难以联系,从而失去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对应用文的写作成绩也不满意。有些学生甚至建议用蒙语授课大家更易接受。对教师而言,因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课时少,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活动不易组织,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相对于其他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应用写作课的关注度都比较低。

(二)开展教学实验

针对预科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提出的教改方案和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并展开行动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教学方式改革,随机抽取四个预科班,两个作为实验班,另两个作为传统教学班。在实验班推行新的、符合预科生认知基础模式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班仍以目前授课方式,即将教学过程分为“介绍写作知识、阅读并讲解范文、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模仿写作、作文批阅讲评”这五个环节进行讲授。

1.逆向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采取反传统的逆向思维,将常规教法倒过来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以写促学”“以错促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训练学生使用语言,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请假条、借条、启事等相对简单的文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写作,然后模拟生活现场,从中纠错,再告诉学生正确的写法。

2.合作教学法。合作学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由多名教师同时授课,在课堂内“师师互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师生互动”;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性活动的“生生互动”。合作性学习属于经验语言学习模式,它侧重以群体为主,学习者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弥补自身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并各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能力上的提高。

3.生活情境教学法。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的任务被局限,学生相对处于被动状态,降低了写作课的效率。如果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情境,如会议现场、丢失物品现场等,对于会议记录及寻物启事的写作应该大有帮助。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进行“生活中的写作”。

4.角色扮演法。预科学生入校年龄一般在十八九岁,爱玩好动,性格单纯,喜欢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快乐的氛围中。课堂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欲望,通过自身角色的变化,体会写作材料的有效程度。如对求职材料的写作教学可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分两组,一组扮演求职者,一组扮演招聘者,模拟招聘会现场,从中分析自己求职材料的优劣以及在就业竞争中的成功指数。又如对凭证性条据中借条的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两种角色,借条写得怎么样,能否出借钱物,让学生在实际效果和责任风险中,自己衡量与判断。事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播放学生的情景表演录像,既激发了兴趣又加深了印象。

5.运用多媒体动画教案。从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看,多媒体对写作知识的学习有积极作用。它集视频、图像、声音、文本、动作、色彩等形式为一体,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也便于教师把写作知识转化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能直接感受并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可以达到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直观地领会文体写作知识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班采用诸如以上种种注重生活实际应用性的教授方式,传统教学班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讲授,期末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观察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实验班与传统教学班接受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结果差距很大。实验班的接受效果更强,对应用文各个文种掌握牢固,学生明显对应用文写作课很感兴趣,表现为课前已经在期待新鲜的创意。尤其是对于每个文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得很好,相对于传统教学班,期末考试成绩更为理想,不及格率为零。学生并没有因一味热衷课堂活动而影响学习质量。传统教学班因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单一的讲练,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生对应用文实际运用能力较差,单纯理论不容易记忆,所以,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教学效果仍不明显。以下表1为两组学生学习效果调查,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分析见表2。

调查显示,应用文写作开课一学期后,两组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的兴趣差异很大,实验班有83.67%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很感兴趣,他们表示非常期待应用文写作课的创意教学,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模拟生活场景式教学,课堂参与率达到89.19%,总体满意率86.70%。而传统教学班因理论讲授较多,练习时间少,实践活动更少,只有51.74%的学生感兴趣,课堂参与率为54.32%,总体满意率为63.91%,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期末考试情况也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实验班考试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班。由此得出,对于预科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具体意义:首先,立足内蒙古自治区、立足民族教育,专门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这一特殊群体,探究符合其心理特点、认知基础的汉语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填补了学术界空白。其次,本研究选择应用文写作进行教学研究,一方面是因为应用文具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和惯用表达,与命题作文相比更适合放在预科生写作学习的初始阶段。另一方面,应用文是交际性很强的文体,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几乎在人们正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文写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工作、交往的重要能力,是人们自由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工具。而目前学术界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旨在提高内蒙古少数预科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及主动性,并使其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实际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高职院校少数预科生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基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职业技能教学背景,建立汉语基础写作课程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完成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实际教学效果补充、完善教学理论模式这一科研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3

[3]王玉明.高职高专预科汉语写作教学浅析.语言学研究,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