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论文范例6篇

新媒体技术论文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1

在管理机构方面,学校与国内多家知名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校园的手机客户端,并成立了信息中心负责管理校园内的网络运行情况。目前,学校基于OA平台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安全、稳定、高校的教职工的校园办公工作。但在校园活动的宣传推广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众多,容易造成信息准确性较差、口径不一、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诸多问题。另外,在开放平台的信息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审核机制,校园信息的公信力得不到保证。信息过程中平台众多导致的信息泛滥使得学生产生信息疲劳,由此对校园活动产生厌倦情绪,有时候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二、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对于校园活动的作用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学生更多的选择在网络与社交平台上进行娱乐活动,究其原因,网络与新媒体凭借其丰富的形式、广泛的内容以及较高的时效性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由此入手,校园活动中可以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应用,提高校园活动的知名度与参与度,将学生由单纯的参与线上活动向线下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线上宣传可以节约学校的宣传经费,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校园活动的丰富与发展。在推进无纸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促进学校师生的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对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

三、当前校园无纸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新媒体平台繁多,兼容性差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们发现目前校内的活动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官方平台(校园门户网)、电信运营商平台(飞信等)、网络社区(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QQ、人人等)、校园手机客户端(微校园、PU平台)等。众多的平台各有特色,依托的资源不同,功能差异明显,技术上难以兼容。用户群各有侧重,往往校园信息在某一平台时无法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使得信息效率低。

(二)活动信息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

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其开放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在此过程中,校园信息的主要依靠同学们自发地转发传播。除了学校的官网由学校网络中心负责管理维护之外,其他平台很难做到实时监管。因此对于某些不规范、不真实信息的监管上存在漏洞,有时候会引起信息的误解和负面信息的过度放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信息安全性差,对于信息保护力度不足

众多的平台丰富了师生的联系途径,同时也给信息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诸如个人资料、成绩、就业资料等信息通过同学间的转发与上传,极易导致信息外泄,从而侵犯到相关学生的隐私。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学生对于此类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无形中加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由于技术更新快,校园信息平台更新频繁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类客户端与社交平台层出不穷。近年来,江苏大学共启用5种信息平台。然而在某一平台的建设完善过程中又推出其他平台,两者存在功能冲突或者重复,导致相关部门和学生对于平台的定位不清,平台的普及率因此受到影响。平台的频繁更新也使得其相应功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不利于校园内信息共享,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在相关软件购买维护方面的费用浪费。

(五)相关校园客户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好的反馈机制

据调查,学校的校园客户端建设多依托于外部的网络公司,而网络公司由于自身对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平台功能设计过于单一,使得平台交付之后无法全面满足师生的要求。而师生的实际需求无法通过直接渠道有效的反馈给开发者。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学生对于平台使用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新媒体的应用推广。同时,针对智能手机的客户端开发忽略了一些没有配备智能手机的同学对于校园活动信息的需求,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四、以无纸化为目标的校园网络与新媒体应用问题解决方案

(一)整合各种平台资源,促进平台高效运行

现今校园内各种不同的信息平台共存,要充分研究各个平台的特点,在信息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不同优势。分析各平台用户群差异,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盲目滥发信息。研究平台间的兼容通道,促进不同平台间信息传递与转发,融合平台差异。

(二)完善校园活动信息审核机制

建立从上到下的审核机制,选拔各级信息审核员,形成信息审核体系,监控校园信息的流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不规范现象。学校要建立信息应急机制,对于不真实信息及时纠正,对于网络谣言予以打击。校园活动从立项到开展过程中的所有线上宣传,都应该进行有效的审核,保障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

(三)对不同信息实行相应的安全把控,确保信息安全

对校园信息进行分级,编写信息安全守则,严格规定哪些信息可以在上传,哪些信息不可以上传。确保内部文件、学生档案、论文材料等信息不外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信息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校内信息平台的登录、访问权限,启用IP、用户名的多种认证方式保障信息安全。

(四)建立网络平台建设反馈机制,保证平台建设与学生需求相对接

在校内开展网络平台建设专项调研,了解师生对平台功能的不同需求。邀请各网络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到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尽量在已启用的某一较成熟平台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功能扩展,既稳定了用户群又节约了学校的经费资源。在后期管理方面,信息中心定期开展意见征集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平台建设的方案和效率。

(五)制定校园信息守则,促进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形成健康、进步的校园网络文化

要建立一个成熟高效健康的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校园活动的无纸化,离不开学校的校园信息文化建设。学校应该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基础,编制校园信息守则,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把网络平台活动打造成引导学生成长、促进学生交流的沃土。在校园活动的推广过程中,逐步树立学生对于当代社会信息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而推动学校师生的更好发展。

五、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媒介;艺术学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1新媒介语境下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必要性

艺术学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构,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当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当前我国高校的艺术学理论课程主要包含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干课程。与艺术实践类课程相比,这些理论类课程所具备的共同特性是:第一,艺术学理论抽象,趣味性低,学生接受度低,课堂互动性不足。第二,艺术理论类课程教学方式传统,教师较喜欢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教学手段较为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媒介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使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可资利用的新型媒介工具。在新媒介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改进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将有可能对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2媒介技术的历史演进及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2.1媒介技术的演进及当代语境下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

媒介是传递与交流信息的手段与载体。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所使用的媒介突破了身体局限,人类进入体外媒介时代。纸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古登堡印刷机术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印刷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廉价的书籍、报纸、杂志出现,普通民众因此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出现是媒介技术史的一大革新,电子传播时代,人类信息传播获得了快速发展,人类可以自由获取信息资源。当前所处的社会已经被网络媒介技术、数字媒介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宽带局域网等媒介技术所包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新”其引申义为与旧相反的新出现的事物。质言之也即,“新”的内涵与外延是与“旧”相对而言的,对于任何一种媒介技术而言,“新”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语境而言的,与当时社会所使用的媒介技术只要是相对于旧有媒介技术的革新,那么这种媒介技术在其所处的语境下就可以被称为新媒介技术。置于当前的社会语境下,人们所述的新媒介技术特指那些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与无线电通信,以及手机终端、电脑终端、数字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为接受端口的,可以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技术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当前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均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新媒介技术对整个高校理念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于高校艺术类教学而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媒介逻辑,它推动着高校艺术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以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为逻辑起点,通过全面分析当前社会语境下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以对之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的。

2.2当前社会语境下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的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现状表现为:新媒介技术成为高校艺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在艺术理论类课堂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于多媒体教学当中。在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要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PPT的制作方面。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PPT运用于教学当中对于之前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大的改进,可以使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著名艺术作品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得以呈现,同时也减少了高校教师制作文字文本的时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更深层次进行考量,这种教学模式只是辅助高校教师完成了素材搜集、文本书写等任务,它无法将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新媒介技术做深层次的融合。在艺术理论的教育当中始终强调艺术审美价值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仅是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融合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育人,“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情感与意义领域的象征符号”[2]艺术审美价值涵养人的目的。因此如何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校艺术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新媒介技术运用于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还呈现出下述特征:即最新的媒介技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呈现出显著的滞后性。诸如VR技术、AR技术在我国科技文化产业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利用。在博物馆当中,人们可以很好地通过VR技术、AR技术进行具身性的场景体验。博物馆中不便于进行展示的艺术品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媒介技术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并为其带来身临其境的实景式体验,使得抽象、枯燥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生动、立体、多维地呈现给受众。这些博物馆因为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也使得其成为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起到良好的媒介效果。但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更多地只是体现于其对网络媒介技术的运用,所谓的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其实主要停留于二十一世纪初所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这种媒介技术,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其为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这种单一性的媒介技术的运用是很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产生共鸣的,是与当代学生的实际媒介使用水平不匹配的。以现代性的教育思维理念来进行审视,理论类教学虽然是对实践类教学的一种抽象形态,理论源于实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滞后于实践具有约定俗成性。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对于当前所产生的一些新型媒介技术,高校艺术理论类课程当中应该采用一种开放的理论胸襟来予以吸收,而不再是将新型媒介技术视作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放置于“艺术”理论之外。

3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策略

(1)打破传统课程教学将媒介工具辅助工具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让新媒介技术真正走入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课堂。在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明确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并非是单纯通过借助新型电子设备以快速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理论课业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观念,艺术学理论课程也并非是将理论类课程与新媒介技术的浅层次堆叠。触摸媒体、桌面视窗、智能媒体在课程当中的简单应用,将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的形式加以展现并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因之真正触发学生利用各种媒介真正地将枯燥、抽象的艺术理论课程予以具象化,这种教学思路模式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要想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要从思路上做彻底当前“云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新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要在艺术学理论的课程教育内容当中与这些最新的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鼓励他们运用新媒介技术通过短视频制作,在课堂上积极互动,革新与改变。新媒介技术的特色在于其互动性强。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同时也是普通受众的一部分,普通受众无论是对于智能手机终端还是智能显示屏,以及互联网媒介技术,乐于接受,学生与新媒介平台有着高黏合度,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中,教师发掘新媒介技术的交互性、可参与性是重要的。要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所衍生的抖音、西瓜短视频、哔哩哔哩网站以及在学生群体当中广受欢迎的智能化媒介终端,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这些新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学习。(2)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将抽象性强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变得具象化,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实操性的实践类课程相比,艺术理论类课程以其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著称。自从艺术学从美学当中分离出来之初,就决定了其与美学之间存在天然联系性。如何将抽象的艺理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视频、图像、文本或者图形甚至是动画,对于艺术理论类课程的学习是重要的。比如在艺术史论课程的讲解当中,会涉及对具体作品的讲述,这就需要教师确立起新媒介教育的思维理念,将新媒介技术融入对作品的讲述当中,使得艺术史论当中所涉及的年代久远、历史悠久的作品生动起来。如大英博物馆曾使用3D媒介技术将中国的山水画《秋林读书图》打造成三维动画。在艺术史论的讲解当中不仅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媒介资源进行教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利用新媒介资源共同梳理史论知识。(3)结合门类艺术学科特征,利用新媒介技术促进艺术理论类课程的“个性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艺术理论类课程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在艺术学门类下又包含戏剧影视学、美术学、音乐舞蹈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一级学科,同时广播电视编导、数字传媒艺术等众多二级学科的存在使得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艺术学理论的知识偏向与接受力是有差异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是艺术实践基础上的升华,对于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学好该门课程,用他们熟悉的艺术语言来进行理论的讲解是达成其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将智能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新闻机器人“张小明”“腾讯翻译君”“腾讯微信智聆”等新媒介技术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艺术理论类课程的讲授当中其效果必然好于枯燥的理论讲述,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据挖掘,勾勒其爱好图谱,将AR、VR、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到艺术理论所涉及艺术作品的图像转化与处理当中,将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3]更好地培养起相关专业同学的理论思维与观察能力,以促进其深度学习。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当中,对我国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参考文献】

[1]宋芳斌.李格尔与福西永的形式主义思想及其“视觉性”溯源[J].四川戏剧,2018(6):58-62.

[2]李晓燕,甘锋.杜威传播思想的再审视及其当代价值的再评估[J].新闻界,2018(10):46-55.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现代农艺;技术教学;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指借助一种及以上媒体或者载体的形式来表达和展示信息,这种技术按照特定的次序组织信息,形成一个人机交互能力的系统。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直观、生动、形象,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1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指的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语言、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容量大、非线性网络化的特点。关于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主要归纳为以下3点:(1)图文声像并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传统教学中,授课内容受到学时、教材、设备等影响,教学形式单一,学习被动,效果不明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通过图形、动画、文字、声音等构造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清晰直观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中为学生塑造生动、形象、新颖、直观的视听美感,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农艺技术教学中,诸多课程中多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变为形象,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更直观。例如,在农作物病虫害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生理功能等形象展示出来。还有一些课程受到季节时间的限制,例如讲昆虫,但实际教学已经到了昆虫越冬的时期,所以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让学生更细致的观察昆虫的活动和习性特点。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将静态转化为动态,将抽象理论变为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易于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按照自己思维特点选择学习内容,针对性强,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运用多媒体超文本结构组织和设计农艺技术信息教学,设置学习能力阶梯的形式,不断巩固学生学习,保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农艺技术教学内容枯燥,概念抽象,而且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无法实践的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的形式,将抽象概念和枯燥内容更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蔬菜生产技术》这门学科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展示如何通过昆虫的习性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主题,通过设置环环紧扣的教学情节,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平衡环境的理念。(3)节约时间和空间,共享信息资料,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将相关科学知识体系相联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获取更多的前沿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方式,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成本低、辐射性强、学习形式灵活,管理方法开放,能够有效地解决地广人多、学历层次低等传统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如何实现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现代农艺技术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应当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1)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理论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不过其只是一种学习手段,与传统教学具有互补的作用,由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当与教育理论紧密联系,以理论指导实践,反之,实践活动为理论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帮助。由此,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应当充分考虑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才能确保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2)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课件的演示时间、速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视听思考速度,两者衔接要确保互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的图文声形,发挥其教学辅助功能,为教学服务,将静态过程灵活展现出来,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3结语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学中具有极大的辅助功能,文章通过论述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农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指出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理论、传统教育的关系,是提高现代农艺技术教学的关键。

作者:孟祥刚 单位:新乡县职业教育中心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艺术批评;媒介;媒介批评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无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传播,还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技术因素与艺术元素始终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互化”的关系,即艺术被技术化,技术被艺术化。尤其在新媒体艺术蓬勃兴起以后,媒介不仅为艺术提供技术支撑,而且显示出支配性地位。可见,技术性已经逐渐演化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艺术与媒介的高度融合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产生的影响,引起了艺术批评家们广泛关注。评论新的艺术形态,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批评模式,因为“只有当研究对象与具体理论模式相统一时,才会获得其他理论模式所不能取代的意义解释效果。”从而揭示出艺术现象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批评家们深谙此道,他们自觉从媒介视角进行艺术批评实践,媒介批评应运而生,并在网络媒介时代迅速发展为一种被频频使用的艺术批评方法。媒介批评,以其对新的艺术形式解释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传统艺术批评方法不能取代的地位。wWw.133229.cOm

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也被译为媒质、媒体),最初用于传播学,后来逐渐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在美学和艺术学中,“媒介”主要在技术层面被使用,组成审美媒介、媒介文化、媒介批评、新媒介/媒体艺术等专业术语。通常,“媒介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影音光盘等;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如国际互联网、vod随选视讯)三大类。”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广播类和网络类等媒介要素,我们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审美媒介。当媒介与艺术发生关联后,这时的媒介便是审美媒介了。

本文中所谓的媒介批评,即从艺术符码的存储和传达的技术和传播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媒介批评的对象除艺术作品外,还包括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涵盖的“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都属于艺术范畴。

但是,作为艺术批评方法的媒介批评与传播学中的“媒介批评”不同,传播学的媒介批评是指对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批评,与社会学家们指责利用控制媒体形成的话语霸权去操纵民意,以此限制公共民主性政治活动的批判也存在差别(如布迪厄的媒体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批评新方法,如同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一样,媒介批评从技术的层面,将传播理论运用于艺术批评,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资源,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在漫长的媒介与艺术结合的演变过程中,从原始社会的工艺媒介、口头语言,到奴隶社会的书面文字、再到近现代的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直至今天的互联网,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性剧变。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形态和运用该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工艺媒介时代,彩陶、青铜器、衣饰和器物等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间都起到了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的作用。工艺媒介时代的“艺术品”是为实用制作的,与今天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创作和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批量生产的艺术产品不同。那时,“艺术品”的制作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只是附带起到了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作用。

口语媒介时代,歌谣、神话和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最初的言语艺术作品,就是依靠口耳相接流传下来的。口语的诞生,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不需要科技的力量,口语媒介的存储性和传播性都很低,很多口头文学作品因此而失传。

文字媒介时代,带来了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以及传奇的兴盛。文字媒介的传播性较之前两种媒介形态有所增强。用刀笔刻录在石头、兽骨、纸张、绢帛上的文字利于长期留存,文学作品在时间流逝中依靠人力或驿马的携带传播开来,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媒质的作用。

手工印刷媒介时代的主要艺术形式是白话小说。文字和图画的一次制版,可以被反复印刷多次。手工印刷与刀笔刻写相比,大大加快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也促使该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代表性体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篇幅和数字上有显著增加。手工印刷媒介的发明,开创了媒介技术的新纪元。它向我们预示:下一次媒介技术革命不会遥远。

大众媒介的时代到来显示出媒介的强大威力。在大众传媒时代,电影以先天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媒介商业利润,宣告了文学传播霸主地位的终结。手工印刷时代结束,机械印刷,如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形态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成为主流传媒。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认识到媒介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意义。

网络媒介时代,代表艺术是数字艺术或新媒体艺术。由电脑、因特网、网站三部分构成的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它们将人类艺术的传播推进到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与传统媒介进一步融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例如:新型恶搞作品要借助电脑先进技术——融导演、编剧、音响配置、图像处理于一身的多种制作手段。在网络时代,与技术息息相关的艺术种类越来越繁复,如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电视、新媒体艺术都需要用媒介制作、负载和传播。网络媒介时代的技术,不仅生产使用价值,也生产着精神价值,是美的技术。

总之,技术与艺术由初期的结合到对立再返归统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合——分——合的历史演变过程。远古时代的艺术是精湛的手工技艺,是通过经验获得的熟练操作技巧。手艺人或者说工匠就是所谓的艺术家。从文字媒介时代到手工印刷媒介时代,艺术与技术分流,在工业革命时期,它们仿佛势不两立。从大众媒介时代开始,技术与艺术又交融在一起难分难解。尤其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掌握媒介技术的使用方法,成为艺术创作的前提。在这两个时代,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技术理性中包含了感性因素。尤其是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与技术的界限、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界限。各种新兴的电子媒介技术,形成了复杂的媒介环境,媒 介技术对艺术的审美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有何种媒介,就有何种艺术,一种艺术形态还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思潮和流派,这时,批评家们建立的批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而是针对各种电影思潮和流派创立不同的批评话语。比如:针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形成了德国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印象主义等电影流派。绘画上的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文学上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荒诞派戏剧等流派。新的艺术批评理论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与意识流、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等。无论如何,艺术批评家至少要建构一种针对某一类艺术形式有解说力的艺术批评方法。

当代西方艺术批评发生了两次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艺术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转向重点研究欣赏者的接受。后一次转移,不能不说与大众传媒的发达,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有关。解释和接受美学家们认为,艺术作品的意蕴不是作者设定的,也不是唯一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观者的解读,才能成为艺术品。但是,理论家们忽略了达成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读者接受的两个转向之间的中介,即艺术家是利用媒介(从大众传媒时代起是利用媒介及其技术)创作艺术作品,再利用媒介把他们的作品传播给读者。如作家的构思和生命体验用文字媒介的形式物化为艺术作品,存储在书中,然后利用印刷媒介把艺术品传达给读者。这个完整的过程用图示意,即:艺术家媒介及其技术艺术作品媒介及其技术读者接受。媒介是艺术创作的原材料,是存储艺术信息的容器;也是传播作品的通道。毋庸置疑,在媒介时代,艺术批评的第三个转移则为“重点从研究读者和接受转移到重点研究作者——读者、传播者和数码化技术。”这是一次媒介技术带来的艺术批评的转移,这条与新闻传播学平行发展的艺术批评的媒介研究路径,被传播学研究者称为“界外批评。”而后者,叫作“界内批评”。其实,媒介批评是从西方艺术理论的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批评范式。

媒介批评从发端至今已将近一个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作品中媒介成分含量增加,媒介已贯穿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如时下热映的电影《阿凡达》运用3d合成摄像机(3d fusion camera)、虚拟呈像摄像机(virtual camera)和传统摄像机(traditional camera)同时拍摄,通过网络传输影像数据,在远离拍摄现场的城市里由计算机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阿凡达》是利用计算机媒介技术制作的一个范例。如果没有今天高端的媒介技术,我们就看不到这部充满立体感的超现实场景和人物的精彩绝伦影片。对于这部影片,如果艺术批评家不从媒介技术的视角评论它,他们又能对这部影片言说什么呢?在媒介主宰艺术的时代,以往的艺术批评方法对当代丰富复杂的研究对象已丧失了描述、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作为一个批评者,如果要真正地理解和介入作品,就必须从媒介楔人作品。如果批评家在媒介时代仍固守着传统的艺术批评方法,用旧方法去解决新问题,他们过时的钥匙打不开新造的锁。批评的原则要遵守,批评的技巧要训练,批评的范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从媒介的视角评论艺术作品,必须打破以往仅仅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或者作者的经历以及读者的接受方面对作品所作的优劣程度鉴别,给作品的制作技巧以应有的评价。艺术理论工作者不应对新出现的艺术形式保持沉默与束手无策,理论应跟上艺术创作的步伐,及时对艺术家的创作给予指导和评断,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完善。

艺术批评家还担负着提高欣赏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职责,要达到这一目标,艺术批评就必须发生媒介转向,这是在当代科技背景下,艺术批评发展的必然。批评家不仅要结合作者的学识修养和艺术经历把作品纳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要依托作品产生时代的媒介语境鉴赏作品,“恰如克拉克在《观画》一书的献词中所言,正是弗莱教导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观赏绘画作品。”难道我们当代的批评家不该象弗莱那样教导读者们如何欣赏新媒体艺术吗?

从20世纪初期至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百年间,涌现出了许多从媒介角度评论艺术作品的批评家。他们的批评实践是不约而同的,在批评家们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媒介批评”这种艺术批评维度,但无人能否定他们的批评不是媒介批评。在西方艺术批评史上影响较大的媒介批评理论主要有:洛文塔尔(leolowenthal,1900-1993)的文艺传播批判理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和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的媒介美学等。

洛文塔尔是最早从媒介传播的视角研究艺术的艺术传播理论家,他“从传播角度出发进行文艺研究,同时又从文艺角度出发进行传播研究。”他把文艺与传播结合起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从媒介人手,考察大众传播时代的艺术特征,寻找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与媒介的关联,从而揭示艺术转型的奥秘。洛尔塔尔敏锐地发现:只有“从传播的角度,把对文艺本质的探讨放在传播这一基点上,把文艺传播作为文艺自身的存在方式、作为本体存在的范畴来研究,才能深刻认识文艺的本质。”艺术作品在传播中被欣赏和消费,在鉴赏主体的一次次解读中作品的内涵被领悟,“传播”已成为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创造的不仅是它的内容,而且包括它的形式。一种理论要具有创新性,除了内容上的新意外,还必须用新的概念和范畴表达这些内容。洛文塔尔为了增加其艺术传播理论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他提出了两个具有原创性的范畴:“‘传播力场,和‘理解力场”,并赋予其独特的内涵。洛文塔尔的艺术传播理论,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创新,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他在20世纪20年代前即着手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研究艺术,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证明了他的艺术传播理论的前瞻性和开拓性。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了印刷术和照相术的复制功能取消了艺术作品的原本,艺术作品唯一性消失。复制技术也取消了传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神圣性和唯一原本的珍贵性,笼罩在传统艺术作品上的“光晕(aura)”熄灭了。但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一方面直接指向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历数印刷技术和摄影技术的诸种“罪状”,惋惜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另一方面,他接受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看作和物质生产具有相同规律的特殊的精神生产,认识到复制技术对艺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他推崇建立在现代技术之上的“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给予摄影和电影等现代艺术带来的“惊颤”效果以高度评价。这两种观点统一于本雅明的艺术理论中,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这正体现了本雅明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介技 术的进步对不同艺术形式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复制技术并不能宣告所谓“原本”的不复存在。电影、电视、照片的复本与原本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每一个复件都是原本。复制不仅没有导致原本的丧失,相反,倒是有利于艺术的普及。本雅明或许认为艺术欣赏只是少数社会精英们的专利。艺术需要进入民间,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享受。复制技术、传播媒介担负着开辟艺术通向世俗化之路的重任。

在工业革命稍后的一个时期内,技术化的艺术意味着美学上的失败,因为那个时代的媒介技术不像当代这样发达和强大并取得了在审美活动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具有一种特殊的调解功能,那么,在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阶段,艺术尚不能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科技之间的对立。现代主义科技发展只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科学尚未发展到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阶段。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决定论;媒介环境;小生境理论;媒介进化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介研究中的软、硬技术决定论

每一种新的媒介出现,都引发媒介沙场的鼓角争鸣和铁骑硝烟;每一种新的媒介出现,都带来社会关系的权力角逐和动荡震颤;每一种新的媒介出现,都引燃思想疆域的思想爆炸和群舌论战。因为媒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是巨变,所以我们难以遏制对其的思考:为什么这种媒介会带来人们生活的如此变化?是否这种媒介就必然会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此种变化?

于是,媒介技术形成的媒介环境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每种媒介出现后的讨论热点问题。相应地,与媒介环境相关的技术决定论成为研究媒介的学者们讨论的关键词。

关于技术决定论,于光远先生曾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下了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通常是指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技术决定论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自从人类出现之后,技术就和人类息息相关,人类对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反思从16、17世纪开始,至20世纪开始枝繁叶茂,各个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对其提出过自己的看法。马克思对技术持乐观态度,却被艾伦·梅克森斯·伍德认为不是技术决定论者。对技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的,还有培根、麦克卢汉,他们可称得上是乐观的技术决定论。法兰克福学派、鲍德里亚等的思想则相对悲观。此外,关于技术决定论还有很多其他提法,如技术统治论、技术万能论、专家治国论、媒介决定论、技术至上主义、技术霸权主义、技术帝国主义、技术救世主义、技术乌托邦主义、技术敌托邦主义、技术恐惧主义等,都是技术决定论的别样说法,实质都是认为技术对社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媒介研究领域,有一系列与媒介环境研究有关的学者被看做技术决定论者,比如,研究城市规划的人类生态学之父格迪斯(Geddes)被认为是对芒福德的研究有重要引导作用的人,他的思想给予技术足够的重视。格迪斯创造了旧技术阶段(paleotechnic phase)和新技术阶段(neotechnic phase)的概念,旧技术阶段指的是蒸汽机占主导的阶段,新技术阶段指的是电子占主导的阶段;芒福德对历史仍然按照技术分期,在格迪斯的基础上分为三个阶段:前技术、旧技术和新技术阶段。在芒福德看来,文明的形态其实是机器产生的结果;雅克艾吕尔认为,新媒介本质上是技术媒介;博斯曼认为,电视这种媒介的属性就决定了其不适合真正富有意义的话语;威尔伯·施拉姆更是给媒介环境学派的学者们贴上了技术决定论的标签,指出:“麦克卢汉,正如他的老师哈罗德·英尼斯一样,是个技术决定论者他同英尼斯一样,把西方近代史解释为‘建基于印刷文字的传播上的偏颇与知识上的垄断的历史’”法国学者鲍德里亚也有类似的标签言论:“……由于回避了任何团体经由媒体所建立的具体关系,他的‘地球村’预言成为一种技术决定论。”詹姆斯·卡伦(J.Curran 2006)则对媒介技术论者们的纷繁芜杂的学术做了统一的总结,认为这是一种媒介技术决定论的媒介史,这种媒介史的主张可以总结如下:每种新的传播技术及方式对时空维度都进行了改变,影响了社会的组织形式;英尼斯认为石刻文字产生受地理限制的社会的时空偏向论;麦克卢汉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论断;梅洛维茨提出的电视媒体降低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障碍,因为不同群体如男人、女人、小孩都可以收看相同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在频道单一的年代。

需要指出,关于媒介环境学派学者们与技术决定论的关系存有争议。技术决定论是研究者们给媒介环境学派学者们贴上的标签,但这种标签是否贴切值得琢磨。有观点认为,给媒介环境学派学者定性为技术决定论者过于武断,至少媒介环境学派并不认为技术是社会历史变化的直接、唯一因素。在他们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传播内容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他们承认多种因素对社会历史变化的影响和人在媒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不认为社会将在技术的规定下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演进,更没有为我们描绘一个万事详备的未来。他们只是刻意强调,媒介本身与社会图景的宏观变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们认为,不能统一地给媒介环境学派的学者扣上一顶技术决定论的大帽子。媒介环境学派的学者们重视传播技术对社会生活影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同时媒介环境学派学者们对传播技术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也是有讨论和评价的。从这个角度说,他们更适合被认为是软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可分为“硬技术决定论”和“软技术决定论”,其关键区别是认为技术在多大程度上是“自主”的影响社会变迁的。硬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绝对自主的,技术是影响社会变化的最重要原因。而软技术决定论则认为虽然技术可以影响社会变迁,但是它是相对自主的,它身上还负载着一定的社会因素。这两种决定论的划分分别可以以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TS…………(硬技术决定论)【式子1】

T+S(小)S(大)…………(软技术决定论)【式子2】

其中,T代表技术,S代表社会,S(小)代表社会中的一些局部因素,S(大)代表社会的整体变迁。需要注意的是,从式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硬技术决定论还是软技术决定论,技术与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都是线形的,也就是单向指向的。这也说明这两种决定论所认为的因果关系都是单一的,缺乏互动和循环。

二、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的启示

关于媒介的软、硬技术决定论,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 2002)指出,有些媒介学家认为信息系统对社会具有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影响,他们称这种关系为硬媒介决定论。这种关于抽象语言和人类的关系的观点尤其极端。按照软硬决定论的划分,可以明确的是,媒介环境学派的学者们称得上是软技术决定论者。对媒介环境学派学者们对传播技术看法的讨论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因为针对媒介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媒介环境学派学者考虑问题已经有其生态的角度,比如格迪斯提出的人类生态学观点。对他们讨论问题生态角度我们充分肯定,因为生态意味着整体、意味着和谐、互动。进一步看,我们赞同将从生态问题考虑传播技术影响的技术决定论称之为“生态技术决定论”,而非“软”和“硬”对立的两极中的一级。因为智慧从来不是两极的。

提及生态技术决定论,需要阐释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观点。保罗·莱文森关于媒介进化的观点颇有生态技术决定论的意味。保罗·莱文森将媒介放在人类生态的大环境中,将媒介生态与人类生态结合,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媒介在人类生存的规律,即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改良,都意味着媒介生态的变化,意味着媒介生态的重新构造和组合。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媒介发展史上,有的媒介衰落了,有的媒介却以傲视群雄的姿态屹立于媒介诸侯纷争的沙场。那么,媒介环境重新组合过程中,对媒介技术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或者说,后来的媒介技术对之前的媒介技术生杀予夺的权力运作规则是什么?在对诸多媒介点兵评将的过程中,研究媒介的人要思考这盛嚣尘上背后的生死存亡、兴衰成败规律。保罗·莱文森的思考独树一帜。

保罗·莱文森的思考从一个经典的媒介兴衰案例开始。20世纪的美国,有两种媒介占据媒介中的强者地位:无声电影和广播。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几年之后,有声片和电视出现了。于是,原来的媒介生态被改变了。改变的结果是:无声片退居到人们怀旧的记忆角落,广播却生存得很好,虽然是面临着电视的威胁。

很自然地,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两种媒介的命运会如此,而且如此不同?衰落的为何衰落?健在的为何健在?答案是:媒介的人类学理论表明,媒介倾向于复制前技术的世界。

保罗·莱文森分析认为,对前技术世界的考察可以分析媒介传播模式的生存问题。在前技术世界,人类很容易做到或者习惯于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所以,这解释了只用听觉不用视觉的广播媒介的发展机遇。广播之所以能够继续生存,在于它是对前技术世界一种人类感官模式的复制。广播的传播模式和人类在睡梦中被吵醒、在黑暗中听别人讲故事、偷听隔壁的人说话的传播模式是一致的。而在前技术环境的自然世界中没有只看不听的传播模式,人们习惯黑夜的来临,却不习惯白天万籁俱寂。所以,这解释了无声片的生存境遇。

媒介进化的普遍原则就是和前技术环境中真实世界传播模式的一致程度。一致程度越高,越能和自然和谐而生存。这和生物世界进化的规律是一致的。比如某种生物能历经亿年而不消亡,是因为这种生物和外在环境和谐,适应外在环境。媒介的进化就如同生物进化一样,也有和环境和谐与否的问题,和环境和谐意味着这种媒介的传播模式与前技术的真实世界的传播模式相似度高,否则便不与环境和谐,必然面临进化或消亡。媒介的人类学理论表明,媒介倾向于复制前技术的世界。前技术的世界,是人类的感官在没有技术干扰情况下自然生存的世界。生命的整体是平衡、和谐,前技术的世界是自然地平衡和和谐,人类的感官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生态平衡而无倾斜。其时,人类的感官没有被延伸,人的生态还没有成为电子媒介环境中感官被延伸至环绕地球的巨型触觉人的另一种生态,这种前技术世界的人类生态是媒介发展规律所依循的所在。媒介进化的普遍原则就是和前技术环境中真实世界传播模式的一致程度。一致程度越高,越能和自然和谐而生存。生存下来的媒介回应的环境必定是符合人类生态的、人类喜欢的真实环境。这样存在下来的媒介,被称之为找到了它的人类“小生境”的和谐媒介。与“小生境”和谐者生,否则死,这便是媒介生存进化律,即“小生境理论”。

据小生境理论,媒介对社会影响互动遵循的是生态技术决定论,而非软或者硬技术决定论。生态技术决定论指的是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在大至全球、小至人类某一小生境生态环境中产生的,这种影响受到诸多含有诸多生态因素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中生态因子的作用。传播技术和社会影响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循环往复作用的复杂关系。关于生态媒介决定论,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T+S(小)+S(大)S(小)+S(大)……【式子3】

其中,T代表技术,S代表社会,S(小)代表社会中小的生态环境中诸多的生态因素,S(大)代表社会大的生态环境中诸多生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从式子3中可以看出,生态技术决定论中,技术与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不是线形的,单向指向的,而是循环往复、互动作用的。我们以传播技术发展的互联网发展为例阐释。按照曼纽尔卡斯特尔在其《网络星河》一书中的阐述,关于互联网的发展,要从阿帕网谈起。阿帕网(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计算机网。阿帕网是高级计划研究局1969年创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阿帕网的建立就是为了服务于高级计划研究局,而将计算机中心和研究组织实现计算机共享的在线服务。阿帕网开始时只有4个节点,经过几年成功的运行后,发展成为连接许多大学、研究所和公司的计算机网。在此我们不是从卡斯特尔的角度来继续对阿帕网的介绍,而是从生态技术决定论的角度对阿帕网的发展进行解释。阿帕网发展的这个过程是阿帕网首先适应了高级计划研究局这个小的生态环境,然后逐步适应了美国的大的生态环境中政治、经济等生态因素的发展需要,在和谐互动中发展起来了。后来,随着阿帕网的发展,其大环境及其生态系统逐步扩大,阿帕网能通过卫星通信与远方的英国伦敦和北欧挪威连接,如此一来,欧洲用户也能通过伦敦和挪威的节点入网。适应小的生态系统,在很和谐的互动中逐渐发展,阿帕网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的网络。从T和S(小)的和谐融合,到和S(大)的和谐互动,即从传播技术阿帕网和高级计划研究局的生态适应,到和大的生态环境中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互动(阿帕网的政治商业应用),然后再从S(大)、S(小)如其他诸多国家及和卫星的联系,互动回到T和S(小)、Sf大),这里的T指的是民间计算机网络传统的电子布告栏系统。因为阿帕网并不是今天因特网的唯一来源,上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个人电脑网络的BBS运动也是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来源。于是,遵守着生态技术决定论,互联网就这样发展起来了。也可以说,有了阿帕网,才有我们现在用的互联网,我们才能畅游今天的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

结语

新媒体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网络文明传播;媒介融合

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建构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精神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综合。大众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直接或间接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观点、主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们的头脑里搞建设,涵盖文明教育、文明活动、文明创建、文明传播四个部分。其中文明传播的开展必须充分依靠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与新媒体平台的参与,进而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最终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一、网络的兴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所引发的技术大革命深刻改变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IC)2016年1月在京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中国网站总数为423万个,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总数为1636万,社交用户规模5.3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03亿,论坛1.19亿,手机网络新闻4.8亿,手机网络视频4.05亿,手机论坛0.86亿。显然,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传播形态已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和使用。确实,“互联网能够把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发展出一种经过优势整合的综合性媒体,它既是传统媒介性能大荟萃,优势各大传统媒介优点大综合。它既有传统印刷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又具有电子媒介的形象和及时性”,为此,不断丰富的网络技术和手段,不断出现的新的媒介形态,如QQ、MSN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传播方式,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还有以下载音频、视频文件为主要功能的多媒体或流媒体技术等,都是我们完成文明传播任务离不开的技术支撑。我们进行网络文明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以传播文明为出发点,努力办好中国文明网及各地联盟网站,通过开办网络社区,开展网上宣传,成立网站联盟,举办各类网上活动,展播网上公益广告,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吸引广大网民浏览网站,跟帖留言,在互动中传递网络精神文明的理念,在转发中影响网民的精神世界。

二、媒体融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网上网下、网内网外舆论合力形成

面对大众传媒的新形式,新特点,新技术,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8月18日,中央关于《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微博为平台的传播异军突起,个个都是“通讯社”,人人手握“麦克风”,我们要充分依托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办事,强化平等、共享、开放、技术引领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推动中国文明网及各联盟网站、传统媒体(新闻网站)、新媒体之间的融通共享,扩大网络文明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