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年中总结范例6篇

物业年中总结

物业年中总结范文1

现将XX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物业管理工作指导思想:XX年对于“××”这个“年轻”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迎接挑战、自我加压、探索新课题的过程。回首过去的管理工作,我们在逐步地适应村委会体制改革和开发单位对我们的信任。结合项目情况和借鉴均豪管理模式,努力探索项目内部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标志。坚持对客服务多种经营的思路,全面提高各级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及开发商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以安全文明服务为基础,以“业主无抱怨、服务无缺憾、管理无盲点、工程无缺陷”为工作标准,通过积极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我们在安全文明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XX年物业管理完成的主要经济指标:

1、办理入住:住宅510户,底商8户,物业管理费收入629958.37元。2、办理装修498户,装修管理费收入XX00.00元。3、停车场因价格及其他原因,虽进行降价,但出租情况不佳,故收入甚微。4、提倡勤俭持家、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经营效益,项目部将采取严格有效措施。控制各项开支,积极想办法扩大收入、力争赢利,保障项目部的正常运营。三、物业管理主要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前期筹备工作:

1、岗前培训:根据企业员工的特殊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培训计划,收罗培训资料,从零开始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物业管理知识培训,从物业管理初探到物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从物业管理的内容到物业管理的目标,生动深刻的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将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以经验开发为主,结合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进行开导,使员工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在观念、思路、礼仪、心理、安全、服务意识等方面经历了一个由悟到变的过程。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定会有一个不平凡的结果。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完善规范了授课内容,针对员工的特点首先从物业管理的服务意识入手,使员工明白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是无法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从3月11日起,为了结合物业交接验收,在工程专业方面做了及时、全面、细致的培训,交接验收工作流程、房屋建筑基本知识、物业接管与验收、以及验收标准和方法、设备的管理等,为了对所学知加深印象,分阶段进行考核,出题围绕此次验收的标准,例如:墙面,梁、柱、板、主体,顶棚,地面,门窗,楼梯、扶手,插座,接线盒,开关,照明,供水系统,排污管道,室内配电箱,水表、电表、天然气表,这些项目的验收标准作了考试,并随即投入了验收房屋的准备预验工作中,使之学为所用。居安思危,安全是我们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无论任何工作都要以安全为保障,安全两个字渗透着血、渗透着泪、它牵扯着每个人、每个家庭,所以安全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培训中以大量有针对性事实教育大家并出相应考题,使大家在安全问题上有了高度认识。

2、接管与验收:

(1)房屋的预检:住宅及设备的验收交接是搞好物业管理工作的前提,交接过程的验收直接关系到今后工作正常开展,也是在竣工验收合格基础上,以主体结构安全和满足使用功能为主要内容的再检验。根据开发商要求,工程部于XX年3月10日与XX年3月15日会同建设方工程部、监理公司、施工方对四方景园五区的室内结构及设施进行了一次预检工作。房屋的预检验收对我们前一段的培训工作是一个很好检验,对我们每一个员工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在这次预验过程中,每一个员工都以极其高度的责任心,在寒冷的楼内把所有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和公共区域的每一个消防栓、每一个报警器、每一个声控开关都检查的仔仔细细,而且向开发单位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并提出了下一次验收中注意的事项。并将出现的问题汇总给开发单位及建设单位,要求其进行返修工作。

(2)交接验收:在交接验收工作中,我们从物业的角度出发,站在产权人立场上代表产权人的利益,替产权人严把质量关。自XX年4月4日至XX年4月13日会同开发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四方景园五区的房屋主体结构、外墙、屋面、楼地面、初装修及电气、水、卫生、消防、供暖、供气、电梯、附属工程及其他项目和部位进行了质量与使用功能的检查,对接管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的质量问题,由工程部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及其他分包商于XX年4月14日起至XX年5月31日进行了彻底的返修。保证了业主的顺利入住。3、特种作业培训:培训了18名电梯司机,全部合格并持证上岗。4、入住资料、装修管理资料的准备工作:在开发公司与均豪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相关入住资料、装修管理资料的修订、印刷,展板的制作等工作。5、保洁开荒:在人手紧、任务急的情况下经过物业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完成了园区内保洁开荒,通过保洁开荒、对保洁人员进行了重新组合。并与保洁公司签订了园区内保洁服务合同,完成项目日常保洁服务。

(二)楼宇入伙与装修管理服务:

1、楼宇入伙:这是业主与物业公司的首次接触,标志着物业管理工作的逐步展开,XX年5月19日开始布置四方景园五区业主入住现场,全体员工放弃休息,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齐心协力对入住会场进行布置,XX年5月22日开始办理业主入住手续,共办理入住510户,底商8户,入住率100℅。在此期间全体员工表现非常出色,全力保障了业主的顺利入住。2、装修管理与服务:(1)装修管理:自XX年6月1日起四方景园五区即进入装修期,从6月1日至今已办理装修手续498户,装修手续办理率达97.65℅,在此期间先后出现60多户未办理装修手续进行装修的业户,经工程人员多次协调沟通或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解决,现已全部解决。(2)装修服务:针对装修期间的施工垃圾、进行了专项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保持了良好的卫生环境。(3)多种经营:自XX年4月底工程部即开始筹备物业多种经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招募10多家装饰装修企业在5号楼地下一层开辟了物业家装市场,为业主提供家庭装饰装修施工及装饰装修咨询服务。(4)调解业户纠纷:在装修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业主不按规定进行装修活动,引发多起业户纠纷事件,我们主动出面进行协调处理,基本得到业主认可。在此期间拆除违章安装窗户护栏一户。(三)正常期管理:1、完善配套设施:自业主入住之后,四方景园五区即暴露出施工质量问题和规划得不尽人意之处,工程人员尽力协调各方进行处理,填补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不足,使辖区内保持着良好的环境和设施,赢取业主和住户的信赖。如增设自行车管理处、安装电梯机房及中控室空调、生活水箱间的改造、检修供电线路及各类开关、增设各户水路控制阀门、一层、二层增设防盗护栏、完善地下停车场配套设施、增设电力宽带网络等。

物业年中总结范文2

随着xx年的第一场雪的降临,预示着xx即将结束。xx年的钟声已经开始倒计时。此时此刻,拿起笔来对自己在xx年做一个总结,及来年的规划。自4月3号进公司至今已有8月有余。在公司的这些日子里,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感到十分愉快。

作为一名客服人员,在文化大厦物业客服工作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面临和要处理的问题是什么;其次,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这些问题;然后,配合及时到位的服务和一颗对用户负责的热心去为客户服务。让客户在被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们的工作价值。

进公司以来,我主要负责中商大厦的物管,水电等费用的收取,中商每月的收费率都达到90%以上,xx年中商收费预算已超额完成。同时协助文化大厦函件的收发,投诉处理等相关事宜。在完成上述工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不少。

1、工作中的磨砺塑造了我的性格,提升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对于我这个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不丰富的人而言,工作中不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难,但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尤其是在经理、主管、的悉心教导下,让我遇到困难时勇于面对,敢于挑战,性格也进一步沉淀下来。在中商大厦费用的收取方面,曾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中商是商住两用的楼盘,人员流动大,某些业户是住家晚上才在家,很难找到业主,在中商的安防,工程人员帮助我晚上收取相关费用,对此我十分感谢他们。

2、工作生活中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因其“小”,往往被人所轻视,甚至被忽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无暇顾及。在保利的工作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细节疏忽不得,马虎不得;不论是拟就公文时的每一行文字,每一个标点,还是领导强调的服务做细化,卫生无死角等,都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深入细节,才能从中获得回报;细节产生效益,细节带来成功;

物业年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虚拟水;农业用水;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089-01

1 研究区概况

陕西省地处北纬31°42′~39°35′,东经105°29′~111°15′。土地总面积2.058×105km2,2005年末耕地面积2.788×106ha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5%。年均温11.6℃,积温421℃,无霜期150~270 d,年均降水量653 mm,年均蒸发量1608mm,多年水资源总量为442×108m3。2005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72×107人,其中农村人口2.335×107人,从业人员9.492×106人。2005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3675.66×108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435.77×108元。

2 研究方法

2.1 农作物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

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是在知道作物的需水量的前提下得到的。作物需水量是作物在生长发育期间的累积蒸发蒸腾水量。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气象因素(降水、气温、水气压、日照、风速)、作物类型、土壤条件及种植时间等,其数值为:

2.2 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

畜类活体的虚拟水含量是指该动物从母体分离出来到其生命结束的时期内,动物生存生长所消耗的总水量,包括饲料所含的虚拟水、饮用水、动物饲舍清洁等耗水。动物虚拟水含量主要依赖于动物的类型、动物的饲养结构和动物成长的自然环境。

3 陕西省2005年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及分析

3.1 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

根据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及农业生产结构类型,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选择陕西省2005年的主要农产品产量进行计算。虚拟水的计算主要包括两部分:初级农产品和畜产品。计算中因计算的是初级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因此更能反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其他学者对陕西省农产品虚拟水的研究,根据生产每单位质量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计算了陕西省2005年农产品总的虚拟水含量(见表1)。

3.2 结果分析

从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看,在初级农产品中虚拟水含量最高的是茶叶16000 m3/t,其次是棉花9693 m3/t,最少的是蔬菜135 m3/t;在动物产品中最高的是羊肉180005 m3/t,其次是牛肉19989 m3/t,最少的是奶类2201 m3/t。但在2005年陕西省的主要农产品中,总虚拟水含量最多的是水果105.37×108m3,其次是小麦56.17×108m3,最少的是糖类为0.05×108m3;在动物产品中总虚拟水含量最多的是牛肉237.39×108m3,其次是羊肉168.12×108m3,最少的是鱼虾3.68×108m3。这说明农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多少一方面是由作物类型决定的,另一方面取决于农产品产量,而且农产品产量对虚拟水含量的影响要大于作物类型对虚拟水含量的影响。这一结果对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区域农业生产用水及水安全意义重大。

从表1可以看出:2005年陕西省农产品总的虚拟水含量为539.13×108m3,而陕西省河川径流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21.36×108m3,总供水量为71.17×108m3,农业用水总量为52.2×108m3,农产品总的虚拟水含量是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的1.03倍,是总供水量的7.575倍,是陕西省农业用水总量的10.33倍。陕西省农业生产用水远大于区域可提供的水资源总量,用水紧张,尤其是农业用水更为紧张。而陕西省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2005年的降水量为576.9mm,大气降水是区域水资源补给的主要形式,降水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区域水资源的供给量。

4陕西省农业用水安全的对策

4.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合理用水

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及农作物生产需水量的多少,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但是由于农产品的比较效益,某些需水量少的农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却不如需水量大的农产品,这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阻碍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解决农业用水安全问题。因此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4.2 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解决是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可节约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减少因缺水造成的受灾面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用水安全。

4.3 通过贸易来调节水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均

富水国家或地区提供水密集型产品给贫水国家或地区不但可以实现缺水地区实体水资源的节约,同时还会提高全球和国家(地区)间水资源利用效益[3]。因此可通过农产品贸易来调节区域间的水量平衡,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及生态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凤英,王让会,黄俊芳,等.中国西部地区水安全的多指标物元综合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6.

[2] Allen R G, Pereira L S, Raes D,et al. Smith M. Crop evap2transpiration2gudi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R].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56. Rome.1998.

物业年中总结范文4

1.1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根据《2006年指南》关于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公式和张兰[19]等学者的研究,能源消费主要考虑煤炭、石油、天然气,此外还包含少量的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由于其他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予考虑。核算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式。式中,E-C为能源消费碳排放量;Energy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αi为第i种能源转换因子,即根据净发热值将燃料转换为能源单位(TJ)的转换因子;CCi为第i种能源碳含量(t/TJ),即单位能源的含碳量;NCi为第i种能源的非燃烧碳,即排除在燃料燃烧以外的原料和非能源用途中的碳;10-3为单位转化系数;COFi为第种能源的碳氧化因子,即碳被氧化的比例,通常缺省值为1,表示完全氧化。将上述公式进一步简化,可得到计算中更为简便且实用的公式:。式中,β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即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国内外开展能源碳排放系数研究主要有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国家计委能源所、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美国能源部、DOE/EIA等,本文研究中选取几项权威系数的均值作为计算系数,详细情况见表1。

1.2农业碳排放核算IPCC有关农业生产碳排放的论述多集中于生物活动产生、土壤碳和水稻的甲烷排放,而关于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导致碳排放的研究不多。结合我国和湖南省农业生产特点,以《2006年指南》为主要参考,结合田云[2,22]等基于投入视角的农地碳排放测算研究,确定农业生产碳排放源包括:稻田、化肥、农药、农膜、牲畜活动。由于农业机械动力相关的碳排放已在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中涵盖,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涉及。构建农业物质投入碳排放核算公式为。式中,A-C为碳排放;i为第i种农业生产要素投入;εi为第种农业生产要素碳排放系数。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碳排放系数参考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见表2。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甲烷,而甲烷是IPCC公布的六类温室气体之一。水稻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因此核算湖南省农业生产碳排放需要考虑水稻生长的碳排放。Wang[23]、Cao[24]、Matthew[25]等学者测算了稻田甲烷排放系数,结果为0.44gCH4/(m2•d)、0.44gCH4/(m2•d)、0.50gCH4/(m2•d),研究将三者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计算系数,即0.46gCH4/(m2•d)。根据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相关内容,1单位甲烷与1单位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比为25∶1,据此可确定甲烷与碳的转换系数为6.82,结合稻田甲烷排放系数,确定稻田碳排放系数为3.136gC/(m2•d)。湖南省水稻生长周期为120—150天,研究选取平均值135天为计算标准。稻田碳排放计算公式为。式中,R-C为稻田碳排放量;S为水稻播种面积。根据《2006年指南》第四卷第10章关于牲畜和粪便管理过程碳排放的相关论述,畜牧业尤其是诸如牛、羊等反刍动物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具体而言包括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两部分。参考田云[12]等学者的研究,我国畜牧业产生甲烷排放的主要牲畜品种有牛、马、驴、骡、猪、羊,以IPCC给出的排放系数为依据,运用上文所述的甲烷—碳转换系数,建立我国主要牲畜碳排放系数见表3。畜牧业碳排放计算公式为:。

1.3废弃物碳排放核算根据《2006年指南》第五卷有关废弃物的分类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有四类: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废弃物的焚化与露天燃烧、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废水处理与排放,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即SWDS)是废弃物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固体废弃物被掩埋后,甲烷菌可使废弃物所含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气体。由前文可知,甲烷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且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据IPCC相关研究估计,全球每年约3%—4%的温室气体来源于废弃物填埋处理产生的甲烷。《2006年指南》推荐使用一阶衰减法(FOD),一阶衰减法能获得更好的测算精度。根据《2006年指南》和渠慎宁[3]等学者的研究,本研究给出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置产生甲烷量的一阶衰减法的估算公式。

2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2.1数据来源农业生产中涉及的水稻种植面积、化肥、农药、农膜数据来自2001—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能源数据来自湖南省能源平衡表;农业生产中各类牲畜数量来自历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垃圾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确实部分运用插值法根据历年数据补充完整(限于篇幅,方法介绍略);土地利用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经济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湖南省统计年鉴》,按2000年不变价格参与计算。

2.2处理说明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赵荣钦等学者的研究,承载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牧草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水利和其他用地。研究将根据碳排放发生载体,本文将其分解到具体的用地类型,畜牧业按照食物来源将牲畜活动分属于耕地和牧草地,用地类型与碳排放源对应关系见表4。

3结果分析

3.1碳排放总量与时序特征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对湖南省的碳排放总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见表5。2011年湖南省碳排放总量为10377.79万t,比2000年的3504.60万t增长了196.10%,远低于同时期GDP增速(500.21%)。从碳排放来源分析,2011年湖南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仍然是能源消费,占总量的95.69%,达9930.06万t;其次是畜牧业碳排放,占总量的2.43%,达2523.01万t;种植业碳排放站总量的1.78%,达184.76万t;废弃物碳排放最少,仅为碳排放总量的0.10%。根据IPCC给出的《2006年指南》,全球能源消费占碳排放总量比例的平均水平为75%,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远高于参考值,说明湖南省的能源消耗量较大,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本研究重点测算了湖南省2000—2011年的碳排放总量,通过分析其时序和结构变化特征探讨了湖南省新世纪初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时序内湖南省碳排放逐年增加(表5),且增速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10.37%,低于GDP的年均增长率(17.69%)。湖南省碳排放的结构特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年能源消费仅占碳排放总量的77.29%,随后逐年上升,直至2008年超过90%,2011年达到总量的95.69%,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增强,湖南省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日益突出,暴露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种植业碳排放占比逐年下降,比2000年降低了4.12倍,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逐渐变小。畜牧业碳排放在碳排放结构中处于第二位,2000占比高达13.36%。随着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迅猛增加和畜牧业自身的萎缩,畜牧业碳排放占比也逐年下降,比2000年降低了4.50倍;废弃物在总量中的比例一直较低,2000年占总量的0.23%,随后逐年下降,2011年仅为0.10%。

3.2土地承载结构特征与效应分析根据以上有关土地承载碳排放来源的描述,本研究将2011年湖南省碳排放根据其土地承载的属性进行分解,并进一步计算结构特征与碳排放强度,以期从土地利用的视角分析碳排放的来源及减排路径,具体见表6。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是最大的碳排放源,总量达7781.06万t,占总量的74.98%,且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与土地面积的比值,t/hm2)也最高,为263.94;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次之,碳排放强度为33.41,碳排放占总量的11.30%,为1172.40万t;其他用地类型的碳排放量较少,总计占比为13.73%;牧草地的碳排放总量虽然较少,但其强度较大,单位面积碳排放达32.22t,是仅次于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的碳排放土地承载类型。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从2011年湖南省碳排放测算的结果可知,能源消费碳排放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畜牧业、种植业和废弃物。能源消费的高碳排放与湖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能源过度消费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新世纪初期,忽视环境问题和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是造成碳排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湖南省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为配合国家碳减排的重大目标,在后续发展中应着重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差能、创新能源利用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着手。研究时序内,湖南省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且增速不断变快,碳排放结构中能源消耗碳排放占比逐年增加,说明湖南省在能源消耗方面存在浪费问题。畜牧业碳排放占比仅次于能源消耗碳排放,其次是种植业碳排放,废弃物碳排放最少。除能源消耗碳排放占比外,其他来源占总量的比例均逐年下降。能源消耗碳排放的迅猛增加与新世纪初期湖南省经济发展的特征有关,大量工业企业项目投入使用,产能过剩,造成了资源浪费,从而造成碳排放激增。在种植业方面,在研究时序内湖南省耕地种植面积没有明显增加,但碳排放却显著增加,这与近年来优越的农业政策有关。农业政策刺激农民积极种粮的同时也加重了农业物质的投入,如化肥、农药、薄膜等,这些都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畜牧业的碳排放降低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关系,湖南省畜牧业萎缩,其产值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技术创新等手段对畜牧业碳排放影响较小,因此碳排放量较最初降低。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是碳排放强度最大的用地类型,其次分别是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牧草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耕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集约利用度高,人口密集,且承载了主要的能源消耗碳排放,因此其碳排放强度较高。通过土地承载碳排放效应分析,可为控制碳排放提供一条新路径。即通过调控土地结构控制碳排放增加,保护其他碳排放强度较低且综合效益较高的用地类型,如林地、草地、牧草地等。

物业年中总结范文5

【关键词】产业结构;实证分析;存在问题

一 引言

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善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拉动内需,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发展当地的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状况进行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笔者利用2004~2010年奈曼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资料,在分析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 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农业既是农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销售市场,又是农产品加工部门的原料供应者。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之间,不仅在人力、资金、资源方面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联系,而且还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投入产出关系。这客观上要求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必须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2004~2010年,奈曼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绝对总量在同步增长的同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并有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加(见表1)。

1.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1993~2008年间,奈曼旗在农林牧渔之间的结构调整上,种植业产值仍有所上升,牧业产值有一定比例的增加,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见表2)。种植业仍然是奈曼旗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种植业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55.7% 到2008年的56.4%;牧业比重从1993年的31.6% 上升至2008年的39.4%,绝对量增长了101514.3万元,增长了3.91倍,林业所占比重从5.1% 降至3.5%,绝对量增加5611.8万元,增长了2.37倍。

2.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从表3可看出2004~2008年,种植业内部的粮食作物占绝对优势,结构变动特征总的特点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不明显,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和所占比例有小幅上升,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的比例从2004年的73.08∶7.1∶2.43,调整到2008年的82.29∶7.3∶4.55(见图1)。从种植业结构变化上看,近5年调整的方向不是很明显。政府应在政策上有所倾斜,确保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农民增收。

从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上看,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比重一直在60% 左右,其他作物比重不足10%,甚至低于5%。玉米、水稻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由于粮食作物总的播种面积减少较快,实际的播种面积都处于减少趋势。近五年玉米所占比重一直处于60% 左右。

3.养殖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养殖业农产品中,肉类占到80% 以上,其次是牛奶的产量。从2002年以后养殖业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肉类和牛奶的比重呈此消彼长的态势。从肉、蛋、奶和羊毛产品的产量和结构变化上看,肉类总产量增加速度最快,从2004年的52048吨增加到2008年的87004吨。禽蛋产量从2004年的4134吨增加到2008年的7238吨,羊毛产量增加不明显。

三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几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1993年~2010年,奈曼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65.2%下降到了21.4.%,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原来的21.1% 和21.2%分别增加至49.5% 和29.1%。说明奈曼旗在这16年中,其经济已由一个农业旗逐步向农业和工业并存的经济转化。

(2)1993~2010年的16年间,奈曼旗第一产业内部各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奈曼旗农业结构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并未发挥作用。

(3)2004~2010年的5年间,奈曼旗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占主导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应利用玉米的区位优势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经济作物中的油料产量相对较高,其他则非常少,养殖业中的肉类产量相对较高,牛奶、禽蛋等高蛋白的养殖业产品则产量很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禽蛋的需求将增加,应鼓励农民发展畜产品的生产。

参考文献

[1]焦嵬嵬.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赵劲.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3]熊德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与关键[J].经济研究参考,2002(71)

[4]林鲁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

[5]万多.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物业年中总结范文6

一、关于生产资料市场形势

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和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也出现了需求促进市场,市场拉动经济的好形势。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按照现行价格计算,1985年为4480亿元,1990年翻了一番,达到9851亿元;1993年再翻一番,达到2.2万亿元;1998年又接近翻番,达4.27万亿元;2002年7.1万亿元。如果照这个口径计算,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在18年间差不多翻了4番。即使剔除价格因素,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也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

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总体来看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计得要好。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达到8.5%的增长速度,总量超过11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增速又创新高。一是市场需求强劲,销售增速加快。1—10月份,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完成7.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全年预计超过8.5万亿元。二是国内资源产销两旺。1—10月份,钢材产量1.9亿吨,同比增长20.5%,预计全年产量可达2.1亿吨;汽车产量363万辆,预计全年产销量将达到430万辆。三是主要品种进口量攀升。1—10月份,重要生产资料进口增长24.9%。其中,钢材进口3105万吨、同比增长51%,铁矿石和原油的进口增长幅度分别为31.7%和30.3%,有些原材料进口量已达到或超过国内产量的一半。四是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从重点监测的200种生产资料价格来看,约80%的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1—10月份,价格水平累计同比上升7.5%,其中油品、钢铁和部分化工原料涨幅较大。从目前走势看,全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有可能比上年上升6%左右。

生产资料市场形势显著回升,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标志。拉动市场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有:一是生产的拉动。1—10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同比增长18.5%,从而促进了基础原材料消费需求的上升。二是投资的拉动。1—10月份,投资同比增长30.2%,高于上年6个百分点,而且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性原材料和重大装备的需求大量增加。三是消费的拉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由“衣食温饱”向“住行小康”转变,住房、汽车和电子通讯产品等成为消费“新亮点”。四是进出口和外资的拉动。1—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823.3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全年预计达到8000亿美元。到10月末,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35.6亿美元,期末国家外汇储备4009.92亿美元,都达到新的高度。五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先后利用国债资金8000亿元,建设规模超过3万亿元,成为扩大生产资料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明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国家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的力度和重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生产资料市场从总体上来说还会处于上升期,销售总额增长幅度会继续高于GDP的增长,重要生产资料国内资源和进口量将持续增加,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将在高位呈稳中有升的态势。生产资料市场持续向好的形势,为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例如,价格变化过快,对国外资源依赖程度加大,下游产品成本承受能力限制等。国家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我们也要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二、关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

传统国有物资流通企业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曾经是生产资料流通的主渠道。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无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93年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10年,也是传统物资流通企业脱胎换骨,分化重组,转轨变型的10年。经过10年改革,原来自成体系的全国物资流通行政管理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以市场为主导的流通体制基本确立。地县一级原来的国有物资经营管理单位基本上转轨变型,大多数县级及以下单位已经改制为民营企业或退出原来的行业。省区市一级经过深化改革,并购重组,有一部分走上新的发展道路;一部分正在重组整合;还有部分企业仍处于生存探索当中。从总体上来看,原来的经营管理体系已经打破,多种所有制流通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基本建立,我国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出现了新的局面。

但是,流通渠道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流通快速发展的总趋势。10年前,物资系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52亿元,占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2万亿元的29%。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系统企业占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比重下降为10%左右。现在,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估计系统物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社会销售[next]的比重顶多也就在3—5%。10年来,原有国有物资企业市场占有率逐步下滑,而各种类型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工业生产企业的直销蓬勃发展,多种所有制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迅速做大。虽然没有详细的统计资料,但年销售钢材上百万吨、销售汽车上千辆的民营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都已出现,发展势头很猛。在流通主体和渠道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制、配送制、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方式得到较快推广,生产资料流通的规模、速度、效益、效率、服务和质量都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中,一批原来的物资流通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转轨变型,走出了新的路子,规模越做越大,竞争力越来越强。据统计,纳入2002年重点统计的33家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比同期全国生产资料市场销售总额增长13.8%高出11.2个百分点;今年1—10月,47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4%,高出同期全国生产资料市场销售总额增长幅度13.9个百分点。47家重点企业中有28家盈利9.7亿元。全年预计销售收入,浙江330亿元、上海260亿元、天津230亿元、广东200亿元、安徽100多亿元,20多家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物资企业可望达到10亿元以上。对这些企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在这次会上,我们就请部分企业介绍了他们的经验,总结起来,有这样一些共同点:

(一)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企业改革,抓好体制创新、企业转型。浙江物产集团从抓机构转体和成员企业改制入手,历经10年改革,完成了行政机关向经济实体的体制转型,成员企业由原来单一的投资主体,普遍进行了多元持股的公司制改造,建立了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经营业绩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从去年起连续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今年名列第58位;连续8年进入全国外贸500强行列,200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预计超过10亿美元。今年以来,浙江物产集团继续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华星集团经过几年来的整改重组、招商改制,已由资不抵债转变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所属成员企业基本上完成了改制任务,全体职工实行了劳动用工市场化和岗位聘任制。集团确定了“一切以投资回报为出发点,努力创建新体制、新业务和新文化”的发展思路。三年多来,引进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12亿元。所属华星汽贸建立品牌汽车专卖店63家,年销售规模达50亿元。在2001年和2002年财政部考评中,华星集团被评为优良企业,并被列入国家统计局的500强企业集团名单。安徽省物资局1995年退出政府序列,成建制转为经济实体。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集团经营陷入困境,到1998年明亏加潜亏超过1个亿。从1999年开始,徽商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了由不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到多元投资企业的转变,对资不抵债、亏损严重企业清理重组,在能够正常经营的企业全面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到2001年,集团公司净资产累计增值74.5%,职工年人均收入增长35%。2002年同1998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2.62倍,盈亏相抵增加赢利6630万元。通过改革走出困境的例子还有许多,他们的经验表明,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是国有物资流通企业的根本出路。

(二)明确市场定位,调整经营结构,集中培育核心竞争力。天津市物资集团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狠抓企业结构、资产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充分运用优势企业和良性资产,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生产企业和金融部门,培育核心业务。2001年,公司名列全国企业500强第119位,2002年上升到111位。广东物资集团坚持做大做强主营业务,连续7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今年1—10月,实现自营销售收入118亿元,汽车、钢材、机电、煤炭、石油、有色、建材等主营品种普遍大幅度增长。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狠抓骨干企业和重点品种。2002年21家骨干企业经营总额同比增长32.1%,占集团经营总额的87.3%,旧车、拍卖、汽车、煤炭、铜、铝锭等品种和业务在当地市场保持了领先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编辑:)(三)大力推行现代流通方式。中国诚通集团1999年进行剥离重组,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进入中央管理企业序列。集团现有总资产98亿元,年货物吞吐量3500万吨,现货交易额700多亿元。近年来,诚通集团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向现代物流业务转型。他们对原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改造,扩展服务功能,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收入结构由单一的仓储向仓储、运输、配送、货代、分销、加工、仓单质押、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等现代物流模式转换。诚通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在3—5年内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徽商集团把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产业和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经过两年整合,明确了发展现代物流、对外贸易和汽车销售三大支柱业务,今年上半年又开办了钢材电子交易市场。他们的“农家福”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项目,已建成3个中心店,130多家[next]连锁加盟店。天津物资集团按照贸易加物流的模式,努力推进经营方式创新,配送企业已达255户。按照现代营销方式,应用电子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他们吸收供应链管理理论,联合金融部门,与生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向上下游企业延伸业务链条,不断开拓出企业做大做强的新路子。

(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浙江物产集团为什么在这10年改革发展中始终站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关键在于他们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董事长、好的总经理。他们坚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住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重大决策集体决定,没有发生大的失误,班子每位成员都维护领导集体的团结。因此,浙江物产能够连续10年保持平稳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广东省物资集团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两手抓”,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经营管理双丰收,集团名列全国500强企业第81位,广东省50强企业第19位。集团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浙江物产、广东物资和其他单位的经验再一次表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职工队伍,有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10年前,我们就讲过“有为才有位”。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领先的地位。各地情况有所不同,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借鉴。

三、关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当前,全党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各地都有安排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当前国际形势时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变的两个主要趋势。世界经济逐步回升和结构调整加快,对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有利的。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使我国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十六大关于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论断,切实增强紧迫感,牢牢抓住机遇期,努力加快自身的发展。下面,我结合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实际,谈谈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些想法。

(一)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抓好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

显然,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而不属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对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不应该是“一刀切”,也不是简单地“一卖了之”,而是按照中央确定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和市场竞争的原则,实施“进”或“退”。“有为才有位”。“有为”在行业中有优势,有竞争力,就能做大做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你才能“进”。否则,“无为”,不适应市场需要,没有竞争力,就只能“退”。“退”不能使国有资产流失,不能逃废债务,要安排好职工出路,做到退而有序。当前,各地都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筹划对国有资本的战略性改组,我们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之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重组方式。

(二)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改革方向。

这几年,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一股独大、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包括一些已经获得稳定发展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因此,我们要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而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作为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来选择具体的改革模式。从这次会上几家企业介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这么几种做法:一是以浙江和广东为代表的,以国有资本为主,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模式。用广东物资集团的说法就是“一人坐轿,两人抬轿”的改革思路。即以我为主(国有资本坐轿),引进两者:投资者和合作经营者。二是以安徽为代表的股份制改造模式。从产权入手,分步骤改造国有独资公司,将直属企业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去年,按照省政府决定,原省商务厅12家直属企业已与徽商集团合并重组。三是以上海物资集团为代表的改革重组模式。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整体进入新组建的“百联集团”。

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原来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走到尽头,体制创新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凡是发展型企业都是进行体制创新的企业,不解决体制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没有出路。我们一定要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抓紧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根据自身优势,明确市场定位,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我国加入WTO,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竞争进入新的阶段。买方市场已成为商品供求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企业没有资源优势可言;民营流通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已经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我国履行WTO的承诺,到2005年将取消分销服务的所有限制;对东盟地区率先实行零关税政策,与港澳地区的贸易便利化安排,给生产资料市场加入新的竞争因素。这种竞争的压力,迫使我们必须明确市场定位,采用现代流通方式,尽快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们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传统物资企业都去搞现代物流。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优势条件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目前物资企业转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转向纯贸易企业,集中力量把贸易做大做强;一种是转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再一种就是贸易加物流,通过扩大贸易支持物流的发展,物流的发展又反过来提高贸易的竞争力。物资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扩大主业经营,促进业务创新,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因此,物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自身优势,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很多物资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仓储设施、运输手段、物资加工和配送能力,这些物流资源是开展现代化物流服务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发展现代物流首先要盘活利用好这些资源。从物资企业发展看,资源整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我为主,着力于内部整合或整合外部资源;另一种是,被具有竞争优势的外部企业整合,承担其供应链中某一段物流服务或成为其物流服务的能力供应商。企业的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我们必须加入到供应链当中去,游离于供应链之外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

(四)改造提升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企业批发交易市场有89043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6545个,消费品市场82498个),年成交额34772亿元(其中生产资料交易额8796.3亿元,消费品交易额25975.7亿元)。虽然这些批发交易市场大多是批零兼营,但仍然是目前中国许多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与部分日用工业品的重要批发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