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例6篇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1

摘 要: 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师范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

>>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探索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究 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基于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专业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全球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创新思考 关于改制转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若干思考 国际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意识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转型期及网络化双背景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中共十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艰苦专业中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袁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师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

商洛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Sjyjx02004。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双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47-02

“双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是“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

一、新形势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1.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的改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等存渣泛滥。这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和氛围较差。虽然国家领导人发表了很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话,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地方政府、企业单位更多围绕经济利益行事,并把经济指标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个人价值观上更加看重金钱的力量和凸显金钱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被忽视。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影响。近年来,伴随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众多高校大量扩招,一些新兴专业顺应社会发展异军突起,学生报考专业可选择性大增。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则受就业不理想、办学无规模效应等因素影响,被看成弱势专业、“夕阳”专业,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招生规模不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无特色,人才培养同质化,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能力弱,导致人才需求危机。而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的高校,本来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悠久的办学历史,但是有的院校也把开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看作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认为给该专业学生单独开设几十门课,会耽误大量的时间,拖老师科研工作的后腿,在研究生生源不错的情况下,这些院校往往停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供给危机。

3.社会需求的明显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承担着为我国中小学校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重任。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主体的政治课在高考中地位降低,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压缩,教师队伍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需求量大幅降低。

与此相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面偏窄,就业前景不被看好。师范类主要是到中小学任政治课、品德课教师,部分同学考研、报考公务员,部分同学到企业从事宣传、行政工作。高考报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学除了极少数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第一志愿报考,其他相当部分是高考分数不如意“委屈”填报,有的是为了录取保险填报。因此,专业录取的学生中,调剂录取的比重相当大.进入高校后,虽然专业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对他们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引导,但是转专业的学生比例仍然相当高。这几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双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巨大的挑战目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更新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双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构建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一是由强调共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决定的,忽视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二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强调“灌输”教育决定的,即注重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信息;三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决定的。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学术背景来看,有学哲学的,有学政治经济学的,有学历史学、文学的,甚至有学自然科学专业的通过转岗过来担任该专业老师。在相关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以自己的爱好、偏好或者理解的重c来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使教学理论体系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和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深刻而全面认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系,避免把二者对立起来的极端化倾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围绕让学生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才能做好?”等方面进行,要立足于构建灵活多样实用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个性化多样性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人才的全面协调发展。

2.构建从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为课程门类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少;理论课程多,实操课程少;要求记忆的多,创新动脑的少。其弊端也非常明显:相关学科重复内容多,教学投入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学员不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

能力本位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必将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断变革,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更新不能只靠学校教育,更要靠在生产实践中结合实际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宽松和谐的环境,融洽的人际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当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在集体生活实际中培养自己的协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注意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重点,突出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立足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建从应试教育转为重视人格养成、综合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的教育长期存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而轻素质培养的倾向。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就是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应对考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应试教育”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只看重分数,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导致考试功能的扭曲,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创新能力被扼杀等弊端。二是“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有失偏颇,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智育(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克服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必须构建从应试教育转为重视人格养成、综合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求学校教育目标要立足于立德树人,为学生立本。高等院校所培养思政教育专业人才一定要修心养性,具备鲜明的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政治立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其次,高等院校培养的思政教育专业人才需要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公共关系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最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还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价值辨别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等,这将对其今后所要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组织宣传工作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Analysis "Dual Cor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HU Yong-Jiu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rxism,ya 'an,Sichuan 625014,China)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传媒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传媒学院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办出特色,提高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传媒产业服务,未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地方高校该有的贡献是我们的目标。而根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需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围绕媒介转型下,如何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设计人才是我们当前急需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新媒介对专业发展的冲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面对的设计范畴和载体形式已大大超越视觉传达专业的现有学科体系。本专业依赖的传统媒介正被替代,现代视觉传播方式已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建立了媒介传播新生态体系,人们对信息接触的不断拓展,各种媒介手段带来了人类获取新闻、资讯的全新体验。整个视觉传达的创意思维,表达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必须看准新媒体带来的契机及时转型,谋求自身发展的出路。

2视觉传达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传媒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媒介形态的转变,未来以服务新闻传播领域及影视推广领域作为发展方向,是符合现有专业发展的要求。具体到视觉传达专业而言,以上两个领域与本专业在结合点上要有深入的研究,可视化技术在传播和服务领域的巨大潜力,使得以可视化设计成为服务新闻传播领域,本专业可以发展的方向之一。而产值巨大,行业属于热门的影视推广中,影视推广策划、影视海报及衍生品设计等都是对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服务对象的转型。

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1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保留原有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媒介的转化,受众生活习惯的转变将带来思想上的转变与知识结构的更新。因此,针对传媒学院的办学特色,密切结合传媒产业,专业知识架构完善,教学方向特色鲜明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学习计划、课程安排,注重教学不同阶段的专业课程与跨专业课程的关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保证体系能满足学生具备新媒体时代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

3.2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首先,明确不同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思考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其次,遵循教学的循序渐进,每学期课程形成相互的关联,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呈现一种螺旋形上升的状态。再者,根据媒介的转型,对现有课程进行更替或内容调整。同时,依照传媒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跨专业相关学科课程的选修,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复合性。最后,寻找传媒行业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3.3教学监管研究

建立教学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细化教学任务,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要求。以便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管和考察,并随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查,以最终就业数量及质量,反馈整体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的准确性。

4教师队伍的构建

师资队伍是教学的核心力量,在实践性强的专业中,单纯依靠理论研究型为主的传统教师是无法满足进行的教学需要的。首先,双师型人才的引入,可以有效弥补理论型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同时也使得本专业和行业发展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其次,给予传统教师创造多样的学习条件,无论是国外进修、企业实践、组织各类学术活动都能使教师知识结构不断更新,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对师资队伍建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最后,新媒体时代打破专业界限的学习需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师资共享,最大限度的优化和健全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能与学科发展相匹配。

5模式创新的价值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转型,充分立足传媒院校的办学特色,结合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发展契机,以蓬勃发展的媒体行业为就业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译林出版社,2000.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4

引言

我国自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后,建立了医学学位授权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硕士、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8年颁发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把学位类型正式区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为目标,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是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1]。所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符合临床需要、能胜任临床工作的合格学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宁夏医科大学自2002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研究生中应届学生比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院研究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比例从2005年的不足30%上升至2010年超过90%。本科阶段学习中,很多院校注重学生考研、就业率,鼓励学生考研,忽视了生产实习,导致这些学生入学时临床技能、知识及经验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以《试行办法》为指导,结合本校实际,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体会和经验和大家做以下探讨。

1 培养模式探索

1.1 重视岗前培训,强调临床基本技能 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第1学期的基础理论课程后,随即进入临床培养。每位学生临床轮转前,先接受为期2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强调临床基本技能,包括:体格检查、内科四大穿刺、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心肺复苏等,并针对病史采集、病历及处方书写等内容进行专门训练,开展法律法规、医患沟通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岗前培训结束后,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对培训所有项目进行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培养。为保证培训内容、手法的规范性,所有的培训教师及考核专家都先期进行了规范化培训,从而保证了岗前培训质量。

1.2 加强临床科室轮转,保证轮转质量 岗前培训后,进入临床培养阶段。要求每位研究生总临床轮转时间不少于28个月;其中二级学科及相关专业的临床轮转,依据各专业情况,轮转时间不少于8-12个月。结合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及临床工作实际需要,规定内科学研究生必须轮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外科学研究生必须轮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每个必转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个月。此外,为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轮转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轮转期间,研究生作为住院医师参与科室日常诊疗活动、危重病人抢救、疑难病例讨论及临床教学等工作,参加医院及科室安排的所有学术活动。要求硕士研究生每3个月在所在科室完成公开性读书报告1次,不仅提高了学生文献阅读、综述及语言表达能力,还带动了各科室医师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氛围,促进学科发展。

为保证每个科室临床轮转培养质量,严格执行出科考核制度。出科考核由轮转科室考核小组实施。考核小组由学位点负责人、带组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教学秘书组成。考核内容重点体现临床思维能力。此外还包括劳动纪律、思想品德、技能操作及专业理论。考核由专门的研究生工作督导组和管理人员进行督导、反馈。

在完成二级学科轮转培养的基础上本文由收集整理,深入到本专业三级学科,着重于该专业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科研思维的强化训练。参与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日常查房时,要求研究生先提出自己的诊断、鉴别诊断、诊疗意见等。组织研究生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结合临床工作学习有关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临床决策能力。

1.3 严格毕业技能考核,提高培养质量 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不仅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还需参加严格的毕业技能考核,考核成绩合格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必须条件。毕业技能考核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实施。考核专家组为前期经过临床基本技能规范化培训的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组成,涉及该二级学科的所有三级学科。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固定项目的考核专家相对固定。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思维、内科穿刺操作、外科手术操作、放射学、超声学、心电图7大项。考核方法为:在二级学科范围内随机抽取病人,由参加考核研究生对其经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然后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答辩,包括分析病例特点,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依据,治疗原则,诊疗方案,学科新进展等方面。内科穿刺考核由学生在所在科室选取需要穿刺的病人,考核胸穿、腹穿、腰穿、骨穿中任意一

项操作,主要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应变能力。外科手术操作则在手术室内进行,从刷手、消毒、铺巾、穿手术衣戴手套、切开、暴露术野、止血、缝合、无菌观念、应变能力各个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考核。放射学、超声学、心电图的考核则结合各专业特点,考查学生对辅助检查项目的阅片能力。

1.4 论文开题、答辩体现专业学位特点 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三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论文开题。研究生在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从事临床科研,学习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分析,培养临床科研思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选题一般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以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应用性。论文质量标准体现为应用性和创新性,但创新性与科学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为,研究生通过分析过去及现在的临床工作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新的应用价值。

2 经验总结

2.1 领导重视,投入充足 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得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医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我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临床在岗前教育时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和实操训练,总医院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外科学实验室,购买先进的模拟人设备,在现下的医疗环境中,为研究生临床基本技能的练习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医院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研究生培养及导师队伍建设等。在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的领导下,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各学科学位点负责研究生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工作督导组,督导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并及时向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反馈,提出整改意见。

2.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导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只有学术造诣深、临床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学风正派、思想品德高尚的医学教育者,才能在研究生培养中身体力行,带领研究生跟踪和挺进学科前沿,并把自己好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探索精神、正确的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医学研究生[2]。我院定期举办导师会、导师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导师来院交流。明确导师职责,交流研究生带教经验。要求导师在除了对研究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及生活中遇到是实际困难,帮助研究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采用激励机制,导师竞争上岗,根据导师学术业绩(学术论著、科研项目)和在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等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对连续几年没有科研成果,或未能认真履行职责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者,取消其导师资格。

2.3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控体系 严格规范的临床能力考核是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3]。国外研究报道,在临床技能考核实施过程中,规范考核标准,减少评判的差异,提高考核的公平性,有助于克服临床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于客观评价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意义非常大[4]。我们在不断的征求临床专家、尤其是每年的考核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培养考核研究生的经验,根据各学科特点,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临床能力考核指

标体系,提高了了考核的客观性。并由学校督导组、学院研究生工作督导组对研究生培养及考核工作全程督导,保证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性以及考核的公正性,从而严格把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51-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严峻。而相关调查表明,全国不少企业行业却为找不到合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苦恼。“大学生相对过剩”与“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这一结构性矛盾折射出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等教育还不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一些高校不了解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封闭式办学、自定人才培养规格、自我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自娱自乐”的办学现实造成高等教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可以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应时、应需而生的。

一、转变思想观念,推动转型发展

转变思想观念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先导。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甚至认为职业教育是对本科教育的变相“降格”和“矮化”。因此,地方本科高校首先要彻底破除从领导层到教师、学生中间存在的职业技术教育“低人一等”的传统观念,要明确高校转型不是降格,而是一种面向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其次,地方高校应围绕“为什么转、转什么、如何转”等核心问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讲座论坛、专题研讨、外出调研、考察培训等方式,促进广大管理干部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引领学院转型提升与内涵发展。再者,转型院校应认真分析研究,瞄准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目标,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写进学校章程,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核心内容,改革传统人才观,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转型院校要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建立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用人标准结合更紧、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行业实际要求结合更紧、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更紧,突出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标准相对接,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接,把岗位需求标准渗透人才培养全过程。

构建融“知识结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四位一体的能力素质结构框架,即具备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职业技能、基本素质和职业精神;适应职业岗位变动的横向迁移能力和就业弹性;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等。根据“专业+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导向,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采用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的方法,即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职业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细化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由此确定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最后整合优化为课程。课程内容要和职业标准相对接,要实现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相衔接,建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技能训练、素质拓展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深化校企合作,健全“四育人”合作育人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是地方普通高校实现转型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打破“有什么就设什么”“设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思维惯式,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相对接,发挥市场需求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转型院校应加强合作教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专门机构,推进“合作教育”计划,与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全面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实现与业界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四合作育人运行机制,实现校企互动交流、互利共赢。

校企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中心。根据真实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根据不同专业集群,建立翻译工作坊、工程技术训练工作坊、艺术设计工作坊等,强化虚拟训练、真题真做,优化实践育人环境。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制度,构建循序递进、有机衔接、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社会实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开设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切实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发挥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积极作用,突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技术应用性,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在生产实践、社会调查和实验实训中完成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考核。

四、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实现师资队伍转型

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是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关键。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实现以理论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向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坚持“培养、引进、借智、稳定”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师资转型计划,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评定(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行业资格证书,在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展理论型教师与技能型教师、校内专任教师与来自企业的实践课教师互相拜师活动。理论型教师以到企业实践锻炼为主进行培训,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聘用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与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内外各种技能竞赛、学科竞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五、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难点。坚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理论学习、实践应用、问题解决和项目管理等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倡导以项目带动教学,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两个转变:从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向评价学生“职业能力”转变;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特别是岗位职业技能的考查;在考核形式上,注重过程考核,依据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笔试、口试、机试、作品设计、调查报告、现场操作、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和方法;在成绩构成上,注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学习过程、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积极探索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相衔接,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向衔接的考核评价方式。

六、创新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推进评价标准转型

构建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是地方本科高校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保障。转型院校要构建一种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一种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激励机制。转型院校要逐步改变过去以学校为主导的、单一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考核评价内容多维、考核评价方式多样”的质量监控体系,稳步推进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的转型。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吸纳社会用人单位人才评价,探索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共同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校内评估、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手段,对人才培养是否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进行监控和考核,不断改进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的符合度。

参考文献:

[1]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2]牟延林.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以“需求”引导,以“主题”促进,以“典型”推动[J].河南教育:高教版,2014(3).

[3]吴旭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5).

[4]张君诚,许明春.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三落实”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3).

大学转专业的思考范文6

1.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职业转换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由于职业发生了变化,工作内容与所学知识往往关系不大,有的甚至毫不相干。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要想顺利地从一个职业变为另一个职业,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并且能够不断地深入下去,持之以恒,不断进步,最终成为新的职业领域中的能手和专家。

2.专业素质。

有人说,既然已经改变了职业,原来的专业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不需要再强调专业素质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明智的。一个人虽然不再从事他所熟悉的专业,但专业知识仍然是其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从事其它职业的立足点和基本依据。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和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学好学精一门专业所收获的财富要远远大于专业知识本身,掌握学习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专业素质也是职业转化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职业转换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高职农学专业的教学存在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教师习惯“一言堂”,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记,老师是权威,学生只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整个课堂缺少师生互动,没有考虑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往往表现为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而当现实问题摆在面前需要动手解决的时候却感到无从下手。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思维能力的养成来源于实践,思维能力在职业转换能力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前的教育模式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机器,不懂得如何去学习,更不知道如何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

2.重智商,轻情商。

我国中职农学专业教育多数以传授专业知识为首要任务,重视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打牢专业知识基础,但由于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为适应能力差、不敢直面挑战、在压力面前容易退缩、心灵脆弱、经受不住打击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往往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前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是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前中职农学专业重智商、轻情商培养的现状阻碍了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养成。

3.课程内容不合理。

目前,我国中职农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过分注重本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农学专业的课程安排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而且抓不住要点。许多边缘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4.课程单一,视野狭窄。

我国中职农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课程内容十分单一,课程体系中基本上只有农学方面的课程,对于许多重要的知识根本没有涉及。我们知道农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管理学、养殖等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目前的中职农学课程中很少涉及,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仅不利于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而且连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受到影响。

三、增强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措施

1.改革课程体系。

中职农业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把最为核心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期中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必修课程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次重要的课程可以作为考察课,要求本专业学生都要学习,可以适当降低考试要求,以开卷或者让学生提交论文的方式进行考察。第三种课程是选修课。例如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及时了解就业形势。这种按层次划分不同课程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学生从以前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另外,设置大量选修课,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习热情。后两种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职业转换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丰富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

职业转换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很难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获得,必须让学生亲身投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得到磨练和提升。因此,中职农学专业的教学应该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形式,特别是要增加社会实践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素质高低也会影响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中职农学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够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转变教学观念。从学校方面来说,要为农学专业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条件,主要是让广大教师深入农业产业第一线,丰富他们的实践经历,努力让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学校培养一支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2]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4.建立毕业后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