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文化论文范例6篇

校企文化论文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1

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重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层次追求。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效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突出职业原则、教育原则、互补原则和先进原则,通过“四维度、五载体、四体系”模式,重构高职校园文化,实现高职教育的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文化对接;高职校园文化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研教改课题“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传媒类高职校园文化重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JY0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与深度融合,必然会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碰撞。如何全方位对接企业要求,重构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重构原则

高职校园文化重构是结合高职自身特点,有效吸纳优秀企业文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再判断。校、企文化的主体具有一致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为适应企业而培养的准技术技能人才,企业文化的主体是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技术技能人才,二者主体都是自然人,只是在时间过程节点中的名称不同而已①;校、企文化具有文化结构的相通性和文化功能的相融性,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可以划分为精神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二者都具有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协调和辐射功能。这种主体一致性和结构功能融通性是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基础,也是重构高职校园文化的关键。重构高职校园文化应该突出职业原则、教育原则、互补原则和先进原则。

(一)职业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和市场与企业的联系也更紧密,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中吸收、融合企业文化是其使命之所在。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重构中应重点研究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内涵,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的职业特征和所需技能,在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与企业贴近的职业教育文化氛围,专业技能与企业的需求能共同包含在校园文化之中。

(二)教育原则

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是教育和培养学生,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载体②。校园文化是教书育人的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比,它更关注人的持续全面发展,具有教育性。因此,在校企文化对接中重构高职校园文化,必定要遵循教育原则,坚持自身特色,传承人类文化,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完善高职学生人生品格,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三)互补原则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努力实现文化互补、管理互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这就是说,校企深度合作必然导致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向融合及对接,既相互渗透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文化的互补,达到校企文化的共融和共荣③。

(四)先进原则

为更好地进行校企文化对接,高职院校要善于吸收、融合校园和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既要凝练大学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凝聚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特别是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勇于摒弃企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不要盲目引进和全盘吸收,要遵循先进原则。

二、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四五四”重构模式

高职校园文化“四五四”重构模式,是指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四维度、五载体、四体系”。“四维度”指高职院校在校企文化对接中从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层文化内容维度进行重构;“五载体”指校企文化对接中高职院校利用课程教育、实践教学、校园环境、课外活动、顶岗实习五个载体实施重构路径;“四体系”指校企文化对接中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内部管理能动、“双师素质”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外部合作关联等四个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校园文化重构有效运行。

(一)“四维度”——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重构内容

1.以精神文化对接为高职校园文化重构的着力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是企业精神,高职校园文化重构的根本着力点是保持和企业先进文化的与时俱进④。高职院校应把优秀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对接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用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使学生对企业文化产生初步的印象和积极的认同感,为实现“零距离”上岗做好心理准备。例如,使学院的校训、校徽、校歌等融合和体现企业精神文化元素及精髓;通过“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先进企业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到工厂感受企业的各个工序如何有效配合,员工责任心对最终产品质量的深刻影响,使学生体会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出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⑤。

2.以物质文化对接为高职校园文化重构的切入点。物质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外在标志,高职院校应围绕自身办学理念与办学条件,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性和企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建设符合职业特征的教学环境和设施,从校园的整体设计、建筑风格和道路命名等方面通盘考虑,营造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使广大师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如铁路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区内建成“火车站”形式,设计有电子屏幕、铁轨、站台⑥;建设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区内设置中外经典建筑柱廊,以古今建筑工程大师的名字来命名学校的主干道路,建立名人墙、优秀校友墙等,时刻激励师生。通过教学和学生管理融入“职业标志”,如以企业名称或项目名称给专业教学班冠名、按企业员工的工作服样式制作学生的实训服装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增强对职业的亲切感。

3.以制度文化对接为高职校园文化重构的落脚点。制度文化是企业对主体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理念及各种规章制度⑦。优秀企业具有得到社会实践检验和认同的,经长期积淀和合理继承的完善的制度文化,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中,应将自身的制度与这些优秀企业的制度文化加以结合和改造,建设具有企业管理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通过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引进优秀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如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规范学校内部质量管理监控;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引进企业特色管理规章制度,如PDCA循环管理模式、海尔集团的OEC管理模式等,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以“准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悟企业文化的内涵,为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4.以行为文化对接为高职校园文化重构的关键点。行为文化是以制度文化为保证的精神文化的折射。高职院校的行为文化建设不仅要适应各项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为生产实习、社会服务、课外实践等各项活动营造氛围,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⑧。因此,校园文化应融入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企业规范,培养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可借鉴企业员工的管理方法,实行学生职员化管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氛围,提前适应企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引入企业规范,推动教学活动贴近生产一线;在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生产实习中引入企业标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二)“五载体”——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重构路径

1.课程教育。课程是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目的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依据高职教育的特征,通过课程教育这个载体来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实现校园文化的重构。通过企业调研,与行业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及教学资源库,使其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职业性特征;通过将企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要求相衔接;通过推行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通过开设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通识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接受职业心理辅导。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认识理论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载体。学校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与生产第一线相同或仿真的训练环境来进行实践教学,实现实践环境的企业化;将学生根据企业生产部门的分工分成不同的小组,完成项目教学任务,实现实践教学组织的企业化;将实践教学考核的百分制折算成企业的薪金制,用企业标准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在实践教学的反复磨炼和熏陶中逐步养成。

3.校园环境。校园规划、校园建筑、校园设施以及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等都可以作为凸显企业文化的环境载体⑨。通过设计布置具有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形象标识,营造融入企业文化元素的视觉型环境,让学生在充溢着职业氛围的校园中感受企业文化;将学生校内实训基地包装成企业的车间或工作室,在技能实训过程中,按照企业的标准和操作流程要求学生,打造融入企业文化特征的感受型氛围,让学生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

4.课外活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⑩。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各类文化科技活动,如举办文化节、科技节,安排各类学术讲座、企业家报告会和专业技能大赛,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等;通过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创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增强学生创业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学生节假日参加科技下乡、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5.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的实际岗位工作的教育活动,学生有真实的岗位、真实的职业角色、清晰的职业权责,实习成果也是真实的有形或无形的劳动产品。在顶岗实习的劳动实践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职业理想,强化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因此,顶岗实习是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重要载体。为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一要做好岗前企业文化认知教育,可邀请优秀实习生作报告,结合思政课到企业观摩参观,开设与企业文化相关的课程;二要做好岗中企业文化体验教育,建立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自己评价的“立交桥”式项岗实习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考核评比计分方式,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职业评价,教师分组分工到各实习点,与企业专家一起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指导;三要做好岗后企业文化再教育,建立企业教师、校内教师、实习学生三方交流机制,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建立奖惩机制,顶岗实习的评价结果与学生奖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评选、升学、入党等挂钩。

(三)“四体系”——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重构保障

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重构,既有利于校企合作和校企文化的顺利对接,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实施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院校都应该从战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重构,从而丰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增强高职校园文化职业特色的优势,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校园文化重构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1.内部管理能动保障体系。(1)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重构组织系统。成立由行政管理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组成的教育集团,协调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相关工作,认真检查有关校企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成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管理本校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下设校企文化对接办公室,研究、制定、执行校园文化重构各项具体工作,协调高职院校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和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并全面负责校企文化对接的重构工作;成立二级学院校企文化对接工作小组,由行业企业的专家、院校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全面负责执行学校的各项决议和计划,对院校各专业的建设、校企文化对接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指导。(2)建立科学规范的校园文化重构制度系统。系统设计校企文化对接的管理制度,提出实施校园文化重构的指导意见,编制院校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校企文化对接的方案和措施,同时根据校企文化对接的要求,重新修订或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和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管理条例。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仿真企业职场文化环境,在院校的规范化制度建设中注入企业形态的经营与管理,从而保障校企文化一体化育人制度的实施􀃊􀁉􀁓。(3)建立校内各部门联合联动的校园文化重构运行系统。合理调配校内各部门的职权,达到功能联动;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任务责任机制、对话协作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实现全程全员联动,更好地响应行业以及企业的动态。(4)建立全面监控的校园文化重构控制系统。在设定控制目标和确定控制对象后,对高职校园文化的重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从而确立正确的控制方法,强化控制基础􀃊􀁉􀁕,保障高职校园文化重构工作顺利进行。

2.“双师素质”队伍保障体系。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高职教师既要有教学、科研能力,又要有实训、技能指导能力,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它是校企深度融合、校园文化重构的重要保障。(1)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制度。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连续半年以上的挂职锻炼,已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也要利用寒暑假下企业顶岗实践,制定下企业锻炼制度和考核评价细则,并将其纳入教师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中。(2)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企业的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人员技术高超、实践经验丰富,对行业技术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有独到见解,高职院校应该将他们聘请为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通过他们在教学、实训指导和各种活动中的作为,把优秀企业文化引入高职校园。(3)建立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会。高职院校通过聘请企业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各专业校外专家指导委员会,审定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各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实现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真实需求来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3.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场所,拉近了企业与学校的距离,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和校园文化重构的必要保障。(1)建立真实或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为参考目标,确保实训环境真实化、实训项目任务化、实训操作流程化、实训内容岗位化、实训管理责任化。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训练,学生能初步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接触到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具备初步的职业素质􀃊􀁉􀁖。(2)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依靠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努力实现校企结合最优化、校外实习实务化、实习单位基地化。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作为“企业人”参与生产实践,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而且会真切、客观地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

4.外部合作关联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外部的政策环境是实现校企合作、文化互补的保障。(1)国家应健全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从源头解决目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高的现状。(2)政府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政策制度,出面成立融合政府、行业、企业、教育职能部门的校企合作行政管理机构,通过资源调控统筹本地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建设。(3)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搭建校企合作媒介平台,共享校企文化的优秀成果。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重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层次追求。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校企文化对接的积极价值,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具体企业的文化性格,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路径,以职业、教育、互补和先进原则重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以积极的文化张力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田芳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注释]

①张弛.校企文化一体化: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4(31):11.

②⑩郭秀敏.基于校企文化结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167.

③漆福刚.现阶段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9.

④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12):58.

⑤⑦孙卫芳.校企文化互动视域下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0.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企业文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19-03

文化是所有学校的立校之基和育人之本。构建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型的重要内容,而校企文化互动则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校企文化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必须首先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校企文化互动?校企文化为什么要互动?校企文化为什么能够互动?

什么是校企文化互动

校企文化即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合称。

(一)高职院校文化

高职院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积淀和外部环境影响逐步形成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反映高职院校群体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行为规范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高职院校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又是凝聚广大师生的精神纽带。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一般认为,高职院校文化在结构上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外在表现,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

需要指出的是,多年来,部分学者一直把“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混用,其实,这两者是有一定差异的。从词义上看,“校园”是指一种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者说是一种场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封闭性;而“学校”更多的是指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机构,所以,在许多时候“学校文化”又称为“学校组织文化”,突出的是其组织特征。学校是整体概念,校园是学校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学校是开放的,校园则是内向的。学校文化涵盖学校的一切文化,是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整体;校园文化是侧重于校园环境和师生在校园内部活动的文化,学校文化包含校园文化。因此,使用“学校文化”这个概念,更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开拓。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为企业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

(三)校企文化互动

“互动”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物理学中,用以解释物体或系统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哲学层面上,“互动”被理解为“交往”或“合作”。 简言之,互动即相互作用,指个人(或组织)为了一定的目标,因彼此交往而引起双方或多方变化的过程。互动的最主要特点是交互作用性,即双方都会因对方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校企文化互动,简单地讲,就是指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彼此融合共生的趋势。校企文化互动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和企业,校企文化互动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双方的文化自觉和共同努力;互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从学校方面讲,一方面,高职院校吸收、认同、效仿企业优秀文化以及企业规范和制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文化可以也应当被渗透和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校企文化互动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新取向,同时又是校企合作朝着纵深方向不断推进的新抓手。校企文化互动不仅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文化,也深刻影响着企业文化。

校企文化为什么要互动

(一)校企文化互动是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促进内涵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从规模上看,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众多的高职院校把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过于追求硬件建设,或者片面理解能力本位思想,带来了我国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特色、个性、魅力的淡化和缺失,“有高楼没有文化”的现象成为制约和困扰各高职院校深层次发展、内涵建设的瓶颈问题。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启动的100所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项目是高职院校转向内涵质量提升、加强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开放合作、特色创新”成为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对文化建设路径的共同心声。为此,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特点和规律,从战略高度研究和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道路,从而以特色文化立校、兴校,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已达1 200多所,可谓院校林立。各高职院校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引入企业的“品牌”观念,强化特色,错位竞争,创立自己的院校品牌并形成品牌效应。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的根本,品牌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保证。高职院校文化特色是该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的文化氛围。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对高职院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创建自己的人才培养品牌,提升本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必将起到重大和长久的推动作用。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伊始就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学院文化建设,并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四双”育人模式,即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双元”互动、主干专业链与地方支柱产业链“双链”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教”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有力推动了学院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2007年我院在全国首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2011年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建设单位。

(二)校企文化互动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高职教育既是一个办学层次,更是一种办学类型;在办学定位上既要突出一个“高”字,更要突出一个“职”字。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院校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必须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工作体系、工作过程的关联度,强化实训、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着力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现代课程论认为,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和有意识设计的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企业用人需要,必然要通过“校企文化互动”来创设新的高职教育环境。在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既有过硬的技能,又有对企业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还有个体自由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转岗能力。校企文化互动教育模式既纠正了当前职业教育本科式办学模式的偏颇,又防止“工具人”的错误倾向,能够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三三模式”。“三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专业群及主干专业与职业岗位群对接,辅助专业或专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对接;“三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学历教育内容与岗位职业资格考核内容融合,专业素质与创新素质融合;“三平台”: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外实训实习平台和校企共建研发平台。这做到了专业对接市场,课程对接岗位,理论融合实践,教、学、练、做合一,实现了培养目标与用人目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毕业生以其“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生活朴实、心态平实”的特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校企文化为什么能够互动

(一)校企文化互动的理论支撑

高职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这两种文化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见表1)。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相互区别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矛盾是对立的统一。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校企文化在结构、终极价值取向、基本功能、存在状态上的相同点为校企文化互动提供了衔接点;而二者在建设主体、建设目标、建设途径、本质特征上存在的差异点为校企文化互动提供了切入点。正因为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为校企文化互动提供了可能。

文化的主体是人。高职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毫不例外地指向“人”这一主体,都以“人”为着眼点,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为校企文化互动提供了融合点。现代企业对员工要求培育企业意识、职业精神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学生,必然也要适合企业需求,培育学生的企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等,但又不能脱离学校实际。因此,必然要综合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分,以校企文化互动来营造一种教育环境,缩短高职毕业生与企业员工的差距。

(二)校企文化互动的实践支撑

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不可或缺的条件,是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一种普遍形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校企文化互动的一个成功典范。它较好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形成了在校园中创设企业环境与学院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进行实战培训,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对师生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做法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学习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海洋.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4(23):24.

[2]林凌斌.“校企文化互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结构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0):5.

[3]林凌斌.以“校企文化互动”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47.

[4]张林龙,王春模.现代纺织业高职人才培养“三三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3):107-108.

[5].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启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3

(一)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可能性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众多的关联性,二者对接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梳解:首先,从特征上看具有相似性。其一,二者同具有综合性。一般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部分组成。其二,二者同具有社会性。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必然反映时代的变迁。其三,二者同具有历史性。都有其自身的形成、变化与发展过程;其次,从基本功能上看具有相通性。二者都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等;再次,从对接的基础上看:一方面,在指导思想上,二者均需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另一方面,在目标与内容上,二者都必须使其成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成员的人文素质与修养,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协调人际关系,改进方法,提升能力,在终极价值目标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创新性诉求

“创新实践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当代的现实生活是由知识经济、全球化构成的,它们充满了创新实践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市场经济的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因此,无论企业还是高校,都必须抓住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力求解答“钱学森之问”。换言之,以创新实践为特点的当下,创新无可非议的成为人才的内在属性,我国的任何一个领域,这里自然包括财经类企业与财经类院校,都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种应然与实然的诉求,这是其一。其二,无论是从财经类院校的地位上,还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亦或是从知识经济的客观需要,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上来看,财经类院校必致力于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整合中谋求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从主观而言,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探究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的人;从客观而言,是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的普遍性与主导性使现代社会的一切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性,要求现代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适应创新实践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变革。”这意味着,一方面,财经类院校仍然是知识创新的平台与载体,与此同时,又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财经类院校培养的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与此同时,创新人才还必须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换言之,财经类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实现与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链接,实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整合。既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关照现代人才的内在属性———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作出积极贡献。“……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心理实验室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不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攻关,而要通过开放办学、参与创新实践等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缺位———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问题厘析

(一)二者在自身特质方面存在差异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关联性之外,各自又具有自身的特质。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质主要有:包容性、超前性、主导性,在多元化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财经企业文化的特质主要有:效益化、竞争化、现实性、在效率至上的文化导向基础上存在众多需要进一步引导与规范的因素。二者自身存在的上述特质使二者的对接存在某种疏离。

(二)文化对接自觉性不强

长期以来,我们对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的认知过于狭隘,以为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就是学工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财经类院校大多缺乏构建财经职业类型校园文化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导致目前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财经特色。这样导致了如下的后果,一方面,有许多财经类院校毕业生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另一方面,财经企业又无法找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进而影响到自身以至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一些信息渠道显示,因为缺乏对职业文化、企业文化足够的理解和认同,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财经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态度、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成为制约他们在行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瓶颈,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对企业的不适应症,出现了心理差异、文化差异、习惯差异和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使得学生不能尽快融入企业并有效的开展工作,有的甚至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而最终无奈离开。”

(三)在实践对接中缺乏整合与创新

目前,财经类院校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薄弱,究其原因,与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财经行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也反映出我国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在财经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原因,会发现目前财经类院校育人实践中专业知识教育重于职业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强于专业观念教育,注重能力的训练却忽视职业精神的塑造,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却忽视了财经人才培养职业化的特点这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当前,整体上看,财经类院校还没有把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战略来考量,缺乏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还未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对接上,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缺乏进一步的整合与创新,并没有形成“四位一体”的对接格局。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上,财经类院校尚没有突破传统“象牙塔”式的教育,没有形成现代开放式办学格局。在软硬件设施共享、网络及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人才交流与合作方面、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合方面,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创新的文化对接体制与机制。

三、重构———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创新对接方式探寻

(一)理性的建构———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1.顶层设计方面,财经类院校在办学定位与理念上,应具有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自觉性。

在办学定位上,务求与财经行业零距离就业;在办学理念上,渗透重诚信、公平、效率与效益的企业文化精神。

2.文化对话方面,实现财经类院校与财经企业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全方位的对接。

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应体现财经行业特色,如在校园雕塑设计与使用上体现财经文化,在学校校园网、宣传栏、标语、指示牌设计上紧扣财经主题。在精神层面,应使大学精神与企业文化哲学相互渗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精神接地气,展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企业精神脱俗升华,展现企业精神的科学发展指向,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制度与行为层面,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切入点,将财经企业严格的规范制度与体系、经营文化融入财经类院校制度与行为文化建设中,逐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其在校期间成为准职业财经人。

(二)实践的导向

如果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各自“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那么二者之间的疏离就成为难以化解之殇,再合理的文化建构只能是孤芳自赏,无法达到雅俗共赏。因此,二者在理论层面顶层设计上,需诉求文化对话、沟通、理解与回应外,在实践层面具体操作上,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则成为破解二者疏离之殇之匙。“创新能力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创新成果,必须坚持知行统一。特别是大多数普通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产学研的方式才能锻炼与实现创新能力。”

1.搭建科研与实习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财经类院校和财经企业双方都应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共同磋商理论与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创新体系良性互动与整合。一方面,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要把财经企业文化融入到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当中,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实验基地的科研功能,通过举办各种竞赛、讲座、聘请财经行业专家做兼职导师的方式,使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技术革新、经营哲学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财经企业实训基地的前沿作用,加强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真正实现订单式培养。

2.发挥创业教育孵化器作用,加快构建实践导向型的创业模式。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内涵;高职院校;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27-02

作者简介:孙亚娟(1981-),女,陕西宝鸡人,讲师,硕士,从事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研究;郝占辉(1981-),男,吉林伊通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法制建设和高职教育研究。企业文化内涵丰富生动,内容多元,蕴涵着深刻的伦理价值观念。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于高职学生的成才与成人以及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1]。本文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壮大的意义为切入点,在论述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强调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参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发展实践中,经过广大职工不断创造、培育和传承而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它必须有较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和传承,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企业文化集中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追求、精神传统、发展理念、行为风尚及形象识别等,是企业管理作风和社会形象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主要涵盖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物质文化是基础,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以其先进性、和谐性与创新性促进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完善,对社会文明风尚培育和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包容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七类,并与上述四个层面相互对应。具体是企业特色文化和人本文化,属于精神文化层面;企业秩序文化,属于制度文化层面;企业诚信文化和社会责任文化,属于行为文化层面;企业团队合作文化和创新文化,属于物质文化层面。这些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价值。高职院校应当认真体会,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原则要求建设好自己的文化,走出一条特色鲜明、让人民满意的办学之路。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属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范畴。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须要遵循一般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基本规律,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但是,基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教育目标、教学科研要求和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与普通大学存在诸多不同,所以,高职院校在发展路径选择上、人才培养模式上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必然会有很多特色之处。尤其在文化建设上,更应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市场需求,独辟蹊径,自觉主动与企业文化相衔接,相融合,与企业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以企业文化的内涵、原则和要求引领其文化建设。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才能办好让社会认可、企业满意和家长放心的高水平的职业院校。

三、启示与实践

1.精神文化层面:企业特色文化和人本文化的启示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和历史传统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特色文化和人本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法则是任何一个企业主(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要想把企业办好,办大,办强,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企业管理者既要立足企业的实情和市场需求状况,又要统筹兼顾同行业伙伴的竞争与合作态势,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自己的特色。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氛围和环境,塑造核心价值观[2]。

企业特色文化和人本文化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启示在于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务必首先要重视特色文化和人本文化的建设。高职院校要以体现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为重点,认真梳理与归纳办学思想,形成先进和清晰的办学理念,凝练概括出具有现代大学精神特质,符合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的校训,总结提炼能够体现师生员工行为准则、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的校风,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和考风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大学教育教学的各环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诚信的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保障教职工民利,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做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使其共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贡献。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重要形式 ,其运作要求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系统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如何在校企合作的新形势背景下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校园文化水平,对高职院校的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1]

一、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中国古代《大学》中,开章明义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强调大学要注意学生的德性教养、性情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至善至美的人。这是对大学教育宗旨的集中表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具有高校校园文化共有的特征,也具有与高校教育相适应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大前提。必须在就业、职业、技术这几个大的前提和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至善至美和全面发展。

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标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校企合作新形势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应研究如何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以效率和利益为重,以产品为核心,通过执行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严格监督和考核等方式来体现,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强调控制和权威,通过明确的奖惩加以保障;校园文化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引导思考、质疑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体现,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民主和平等,保障方式虽要求遵循一定的制度,但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来实现。校园文化中揉进企业文化的内容,会使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的特色,使学生能够预先体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于经济、效益、监督与考核的真实氛围,认识自己将来所面临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融实践与教学于一体,摸索出了一套示范性较强的工学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内容中,不断创新发展,满足当前企业技术更新、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现状。[2]

二、当前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今天的大学校园,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相对贫乏,没有突出职业特色,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和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导致学生道德水准、人文素质、审美能力、人际交往、专业意识等的低下和不足,尤其是校企合作还未能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些现状成为阻碍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如下: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目标和要求不明确。高职院校由于面临着发展中的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直是顾此失彼,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短期利益的追求上,没有从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学院的长远发展上考虑问题,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要求上出现缺失或者认识模糊,以至于办学者不知该怎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想投入也不知该如何投入。一种是老校园文化的自然继承,没有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呈现出低层次的倾向;二是为拔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层次,盲目的与一般大学的校园文化片面等同起来,这都是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方向、要求和目标不明确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也使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得不到准确的定位。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机制,合作无长效保障。部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仍不充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在资金建设、企业师资引进等方面没有长效机制做保障,校企合作共建校园文化方面没有专门的合作团队,大部分是学院团委老师指导学生出去寻找各种合作、赞助等,很难找到共同利益,没有长期合作基础,很多企业就只合作一次,下次再没音讯,这样,校企合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最终造成合作“流产”或断流。

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完整性,校企合作未能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没有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就办不出真正的职业教育。做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除了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之外,还要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让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来。高职院校提出必须从文化的层面上去更深地挖掘校企合作的意义,并从合作的内容到形式上有所体现。[3]

三、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 “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开展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也为校企文化互融提供了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示范者是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以及行业企业专家。具体的体现者是全校的师生员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为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聘请企业专家以“师徒式”的形式,进行手把手教学,边教学边生产,依托教学生产中心分“见习――实习――参与生产”三段进行递进式教学,在此过程中逐步融入严格的企业化的管理,让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言传身教中逐步体会并融入到企业生产的氛围中。

第三,依托企业项目开发和项目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我们作为高职院校,无法与企业从资金投入上进行比拼,因此我们要从技术开发或创新、人力资源投入作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企业某些项目的开发和创新的人力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企业成立联合培养基地,学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在本地形成了研究、培养、实践为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高职校园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校园文化水平的关键,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和灵魂。

参考文献:

[1]施祖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略

校企文化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进程中,高校与企业科研深层对接对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转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影响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因素,提出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研市场导向、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沟通机制体系、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校 企业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对策 高校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已达到每年近3万项,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全国近2/3。但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高校成果向企业转化难的障碍因素分析看,高校除了要注意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建设外,还应该以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为导向。 一、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目前,许多学者把障碍因素分析作为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大至有如下几种因素:1.管理体制没理顺,缺乏有关政策法规;2.缺乏科技成果推广费用;3.企业对大学科技成果需求能力不足;4.校企合作收益分配不合理;5.知识产权力度不够;6.大学与企业沟通信息不畅通。 在如何解决脱节的问题,目前的对策,主要有加强政策干预,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除了这些对策外,还需要在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风险投资机制是一个很好解决转化难的机制,对信息不通、中介机构吸引不过来,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去解决。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再是一个辣手的问题。 二、借助企业风险投资,促进高校技术成果转化 风险投资是高校通向资本市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条捷径。典型的案例有:1.深圳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委托管理和建立投资联盟,建立平行合作关系的共同基金,在2005年初出资1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一个大学科研创业基金“深圳大学创业基金”。2.大连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已投资5个项目,其中包括大连职业学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湖北省投资集团2011年开始投资高新技术项目,与武汉理工合作开发的汽车厂电气化控制项目,投资当年就创造利润700多万元。利用风险投资有助于缩短大学研究到工业生产的周期,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择优培植机制,为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成熟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被市场认可的结果也使风险投资获得了回报。风险投资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催化作用,这一点可从以下过程看出: 一是选择科技成果。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投资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投资者要对高科技产品的市场潜力和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创业者素质进行深入研究,制定若干投资方案并认真评估、筛选。面对投资较少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较多的状况,投资者当然十分慎重,其重点考虑的是高校科技成果的科技含量和创业者的素质。风险投资的筛选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注重科技成果的时效性和市场推广性。 二是投资科技成果。风险投资者选定了投资对象后,就要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共同协商投资方式、条件并形成法律文件,安排资金的投放。为了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风险投资者要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进行培植,投资者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获得更高的收益。一般来讲,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不具备上市能力,通过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