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毕业总结范例6篇

摄影毕业总结

摄影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摄影课程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39-02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摄影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如果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在之前已有的课程基础上,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与改进,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传媒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文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的摄影课程为例,探讨高职教育摄影课程的办学特点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摄影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摄影课程作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是本专业群中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该课程旨在让以往习惯了素描、色彩,具有一定艺术功底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数码相机,并且在今后的艺术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于通过摄影来观看、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课程设计。摄影课程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影视动画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程后续开设的基础。因此,课程设计应围绕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通过摄影课程的前期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为将来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正好符合高职教育“学做合一”的办学特点。根据传媒艺术系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生源情况,结合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将此课程定位为:了解现代摄影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摄影实践操作,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数码相机,成为具有真才实学、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面对不同的场景,完成图片拍摄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作用。摄影课程的开展,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中相关的专业如平面设计、图形图像制作、影视动画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对于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职业岗位。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必须能与行业接轨,因此多证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持有两证:毕业证和上岗证。因此,传媒艺术系改变了以往书面考试的方法,而是通过摄影课程的学习,通过专业技能考试,获得国家劳动部门所颁发的摄影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广告摄影、新闻摄影、影视后期制作、动画摄影等相关工作创造条件。

二、摄影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职教育摄影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思路与传统艺术院校截然不同。它更加注重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导向来进行组织教学,课程设计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竞争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摄影比赛、摄影展览,注重学生间作品的交流讲评;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采用情景实践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一)课程设计理念。摄影课程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于摄影基础技能的提高。摄影课程以实际工作岗位及内容、任务开展教学环节,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职业能力为主,并通过任课教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建立起的关系,积极与各类摄影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授方法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式教学,实现“教、学、做“三者的合一,使学生易于接受,寓教于乐。整体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紧紧围绕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理念,实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和课程考核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理实一体化设计: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布置相关作业,每次作业后进行交流讲评。教学环境的理实一体化设计:运用高职教育的新思路、新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情景教学,循序渐进;课堂讲授,作品欣赏,讲评与摄影实践相结合。课程考核理实一体化:以提交作品的大作业形式进行考核,取代以往的书面考试形式,强调在实践拍摄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程培养目标。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摄影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摄影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摄影常识,能准确使用各种数码相机,参与摄影实践,满足一般工作场合的图片拍摄要求,最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摄影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毕业求职就业掌握一门技能,满足一定的工作能力要求。

三、摄影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取。在摄影课程内容选择上,高职院校与普通艺术类院校还是有所区别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块。在理论教学部分,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目前知识够用为原则,只讲授最基本的摄影知识,而一些在实际拍摄工作中接触比较少的内容则被排除在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之外。实践教学部分,加大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和课后把相机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熟练使用各种相机;面对各种场景,要求学生通过充分实践,能够完成基本的图片拍摄。

(二)课程内容组织。一是课堂讲解结合实践操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同时展开教学;二是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摄影工作流程来安排教学进度与内容;三是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按难度进阶,每个部分都结合日常的实际案例展开。摄影课程是对整个摄影行业进行分析整理和对摄影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摄影工作的过程要求而制定的整体课程教学内容。并且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能力递进原则,编排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在教学中按照“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理论讲授与企业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摄影课程按照摄影实例和工作过程设立了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多个方面的项目模块来进行教学组织与安排。

(三)课程的针对性。江苏城市职业学

院摄影课程主要是针对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摄影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于所拍摄图像的理解,针对不同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略微有所调整:对于广告专业,加入广告摄影基础知识、影棚拍摄的方法;对于影视动画专业,加入数码摄影后期图像处理的内容;电视节目制作则偏重于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对于装潢专业,加入适当的艺术摄影技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

(四)课程的适用性。摄影课程的开展,适用于本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为相关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平面设计、图形图像制作、动画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

(五)网络资源。在摄影课程开设的同时,可依托学校网络资源,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上开设课程学习的平台,通过QQ群与学生及时沟通,能够第一时间与学生保持交流,并且在知名摄影网站上设立专业讨论版,不定期开展摄影作品的在线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摄影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在摄影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加大实践实训的内容,从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到各种题材的拍摄技巧,从摄影构图、光线的运用到拍摄体会,告诉学生即使同一题材、同一拍摄环境,也存在着不同的拍摄手法。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使用学校最新购买的专业数码相机和灯光影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相机的操作,掌握摄影技术。

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到校园周边进行摄影拍摄指导。此外,还可在系内成立摄影兴趣小组,不定期举办图片交流和摄影展,带领学生参观各种摄影展览,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已经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暗室工艺,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图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常识,加大摄影后期处理的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实景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教师自身摄影实际拍摄的经验,从案例分析、实际拍摄出发。这种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实景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起以往明显提高。

(二)实训条件。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拥有专业暗房,大型灯光影棚,多组专业影室灯具,尼康、佳能共计40余台当今主流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高标准设置的专业苹果电脑机房,专业扫描仪和打印输出以及相关的印刷设备,能够满足学生的摄影实践拍摄需要。在摄影理论学习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到摄影器材,完成课堂作业、课后大作业的拍摄,并参与课外实践,通过机房中的专业电脑完成数字影像的后期制作与相关的影像输出。

(三)工学结合。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开展校外实习同样重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现与南京多家摄影工作室、相关摄影企业、图文制作公司、后期印刷企业建立了校外合作关系,并设立专业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基地,教师可以把教学的过程搬到校外课堂来进行,让学生接触到当今最新的数码拍摄与冲印设备,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间去。

(四)企业实习。学生在校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可以根据所学专业不同,选择相关校外实习基地,亲自参与到广告、人像摄影的拍摄和数码影像后期制作的实践中间去,以增强对于该课程理论部分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摄影动手能力的培养。每年都有十多名应届毕业生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校外基地完成了数码摄影,以及影像后期处理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校外基地领导的好评,有部分同学与企业间确立了毕业就业意向。

摄影毕业总结范文2

闯荡非洲二十国

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杨磊作为新华社派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唯—名摄影记者,常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当年摄影记者的驻外名额非常少,为了争取向新华社非洲总分社派驻一名摄影记者,总社摄影部做了很大努力。当时摄影部有意派杨磊去,为此他准备了一个月参加英语考试,之后不久,就被派往内罗毕。

在一个不太了解的国家工作,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走在街上,总会有很多双好奇的眼睛注视你—这种成为“老外”的感受非常奇特,也让杨磊感到不安。在一开始的工作阶段,他总有束手束脚之感。初来乍到,杨磊为了听懂“非洲英语”就花费了不少时间,直到逐渐熟悉了当地环境,才越来越主动和自信。

新华社虽然在非洲派驻记者,却极少到战乱或者形势不稳定的地区采访—“确保安全”一直是新华社驻外记者采访的首要原则。内罗毕的治安状况并不好,记者们除了必须的外出采访或集体活动,晚7点之后是不允许外出的。到第三国采访也必须得到北京总社的签批,到不稳定的国家采访更是难上加难。

虽说纪律和限制是如此之多,但杨磊在驻内罗毕的两年期间,还是到近20个非洲国家做了采访。他曾端着相机在枪声如麻的多哥首都洛美街头战战兢兢地走过,也曾坐着只有十几个木头座椅的小飞机降落在索马里临时首府乔哈尔高低不平的黄土机场,还眼睁睁看着津巴布韦反对派用大棒击打自己的汽车……

因为杨磊从不满足于被动等待分配任务,而是擅于主动创造和抓住各种机会。

1991年索马里内战爆发,时至今日,战争还没有结束。2004至2005年,索马里临时过渡政府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逐步建立。杨磊坚持采访、拍摄了过渡政府在内罗毕的所有活动后,终于和政府高官们有了一些“交情”。2005年6月底的一天晚上,他与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外长在内罗毕一家咖啡厅聊天,得知第二天他们将回索马里参加独立日活动,就提出和他们一起进入索马里。外长犹豫了一阵,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是新华社记者在索马里内战14年后第一次进入这个“非洲之角”。

2006年1月,非洲联盟第六届首脑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吕国增应苏丹政府的邀请访问苏丹达尔富尔。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近年来,随着石油等矿产资源不断被开发,此地部族之间为争夺资源的斗争日趋激烈,一些毗邻的国家也以各种形式卷入其中。由于长期以来达尔富尔地区部族间的武装冲突不断,致使该地区的许多地方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随行的杨磊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进入达尔富尔采访的中国摄影记者。

向前迈一步

在非洲的诸多采访经历里,杨磊最难忘的就是多哥暴乱。

多哥是西非小国家,2006年初,多哥举行总统大选,结果势力强大的反对党仍然输给了执政党,两方立刻在首都洛美发生武装冲突。反对派在全城的主要街道上堆放轮胎放火燃烧,阻断了交通,洛美全城浓烟滚滚。而早已做好应变准备的武装部队迅即冲进城内进行镇压,街道上枪声大作。杨磊不顾危险,在总统府附近采访、拍照,在交通完全阻断前赶回分社及时发稿。给总社发了一组大选结果的照片后,杨磊背着相机又走出了洛美分社的铁门。政府军在全城实行,四处抓捕戴黄头巾的反对党分子。反对党不甘示弱,用砍倒的树木封锁了通往其大本营“绿区”的街道,在马路上和政府军对峙。处在“绿区”内的中国驻多哥使馆也遭到了冲击,就连大使也受了轻伤。

最惊险的是,杨磊的相机一天之内被政府军士兵抢夺了三次,而杨磊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机智,一次次保住了手中的相机。第一次他正拍摄在路边巡逻的士兵,一个黑大个上来就抓住杨磊的相机,杨磊赶紧把相机带套在脖子上不松手,与黑人士兵厮扭在一起,眼镜也掉了。这个士兵竟然还解下腰带高高举起,想抽杨磊,幸好被另一个士兵跑过来推开,杨磊这才保住了自己的相机。第二次,杨磊正在拍执政党的支持者和政府军士兵拦截一辆美国使馆的越野车,这时士兵们发现了他,便喊叫着冲过来。杨磊急中生智,瞬间向别的地方连拍了十几张照片,然后向过来查问的士兵展示了几张街景照,成功蒙混过关。第三次,杨磊有了经验,动作也快,士兵还没来得及说第二句话,他就掏出10美元塞过去,避免了一次盘查。

杨磊认为,做摄影记者,一定要有“再向前迈一步的勇气”,不论是正常采访还是突发事件,有勇气才会主动出击,才能争取到采访机会。

好照片的两要素

杨磊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一生从事新闻。受父母影响,杨磊也希望成为一名新闻从业者,多累积一些经历。

杨磊回忆,当年父母的书柜中多是文学、历史、新闻类的书籍。耳濡目染,杨磊也自小喜欢读书读报。当年杨磊的父亲其实一直希望儿子可以学医,甚至高二分科时还逼着他进了理科班。但杨磊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终于在高三时又转到文科班。高考之后,他报考了口碑很好的兰州大学新闻系。

1997年7月,杨磊大学毕业,适逢刚成立的新华社重庆分社招文字记者,他顺利被录取。分社组建之初亟待成立摄影采访室,杨磊借这个机会向分社领导申请转为专职摄影记者。

杨磊当上摄影记者不久,来总社参加新入社记者培训。培训结束那天,新记者们每个人都领到两台尼康FM2相机。杨磊接过相机摆弄了一会儿,马上报告说:“老师,我的相机坏了……”管器材的人拿过来一看,笑了,原来相机还没有装电池。

当年还是对摄影一无所知的“菜鸟”,在摄影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来,成了今天的摄影记者杨磊。

在杨磊看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首先需要洞悉新闻内涵,而摄影只是一种表达手段,要准确地用影像把新闻用最合理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出来,同时使其具有感染力。

在平时的工作中,“责任心”是驱使杨磊用心拍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摄影记者,采访机遇相对更多 ,如果不用心拍摄,实在对不起自己的职业,每一幅作品,都会面向媒体和受众,所以必须要经得起受众检验。此外,能不能找到与众不同的拍摄角度,能不能坚持到事件的最后一分钟,这些都体现着一名摄影记者的用心程度。时代特征和画面的独特性,这是杨磊认为好的新闻作品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两者不可或缺。

在实践中成长

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60周年、2010南非世界杯、广州亚运会等等重要的新闻现场,都留下了杨磊的身影。杨磊也在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拍出了一些佳作。

1999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发生了一起著名的假球案件—“渝沈之战”,主场比赛的重庆隆鑫队与沈阳海狮队在这场比赛中被判定为踢假球。赛后,杨磊在球员休息室外拍下了一群武警护卫“铁帅”—重庆队韩籍主教练李章洙—的照片,为这场假球和当年中国足球联赛中极其猖狂的假球和黑哨现象作了耐人寻味的注脚。这张照片被《人民摄影报》评为当年最佳体育和最佳人物照片,同时获当年中国新闻奖铜奖。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杨磊租车从重庆开进四川灾区,于当晚进入都江堰并发回报道。他是新华社除四川分社以外第一个进入灾区核心地带的其他分社记者。杨磊在现场拍摄了《还有谁是孩子的亲人?》,当时医护人员都认为孩子的父母已经遇难。照片后,刊登照片的多家报社不断接到社会各界要求领养灾难遗孤的电话。人们把这张照片张贴在灾区,所幸三天后,孩子的父母又通过这张照片找回了孩子。

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杨磊主要负责拍摄举重项目,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残疾人的举重是躺着做仰卧推举,在场内拍摄席上很难拍到运动员的脸。他查阅了之前残奥会的照片,拍摄效果也欠佳。在仔细了解和熟悉体育场环境之后,他决定在体育场楼顶正对运动员的地方架设了两台遥控相机,加上自己在记者席上的一台,三机同步拍摄,做到了运动员的精彩画面基本不漏。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报道,杨磊被指定在天安门广场的最高点拍摄大全景,需要在45米高的消防云梯车上工作。45米的高度比人民大会堂还要高出一截,细长的云梯支架把他“顶”到了天上,狭小的工作台随风晃动,一不小心就要摔下去。这样的工作环境更考验摄影师的专心与意志。杨磊通过接片的方式,将阅兵和庆典的宏大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他的作品《和谐盛世》成为新华社国庆图片展览中的首幅照片,另外一幅《世纪大阅兵》也被评为社级好稿。

杨磊对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报道,几乎可以出一部关于南非世界杯的“百科全书”。除了精彩的比赛画面,赛事环境和风土人情等等细枝末节也都汇聚在杨磊的相机里。最特别的是,他还在世界杯主办城市之一开普敦进行了航拍,这是其他各大通讯社都没有选择的拍摄角度。

2012年杨磊被派驻新华社洛杉矶分社。在美国,他感触最深刻的就是面对各种采访机会,记者的坚持是至关重要的。

一次在盐湖城的世界杯短道速滑比赛,杨磊先后写了5封邮件申请采访,直到比赛开始前3天才得到采访资格。刘翔在尤金的世界田联钻石赛,他也是多次申请才得到采访机会,最终拍到了刘翔夺冠的精彩瞬间,还拿到了社级好稿。2012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记者名额锐减,已经拍了十几年奥斯卡颁奖的新华社也差点被组委会拒于门外。洛杉矶分社写了多封邮件申请,反复申述,最终争取到了报道机会。

遗憾与展望

说到经历的遗憾之事,杨磊特别有感触。

2002年,亚洲议长年会在重庆召开,杨磊的任务是拍摄主会场。在会场里拍了半小时后,他溜出会议厅拍摄场外花絮,而参加会议的朝鲜和韩国的议长就在此时在会场内进行了一次握手。由于擅离职守,杨磊没有拍到朝韩议长握手的珍贵画面。正是通过这次遗憾,杨磊明白了坚守现场的重要性。

在2006年多哥暴乱后的第二天,杨磊只身开车去拍摄大使馆被砸的照片,回来的路上,他看见不远处的一座加油站旁,一名士兵正在鞭打一名跪在地上的年轻人。杨磊犹豫片刻,最终没敢下车拍摄。让他事后懊悔不已的是,当年“荷赛”(WPP,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一幅获奖照片拍的就是这个画面。提起此事,杨磊说自己“为胆怯付出了代价”。

伴随着工作中的这些遗憾,杨磊也在一步步成长。“新闻发生的瞬间无法复制,没有人能永远不错过精彩的镜头。这种遗憾总是伴随着我,我能做到的只是让这种概率减到最小。”

说到目前的局限和未来发展,杨磊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勇气,更持久的耐心和更灵动的智慧。

“我的计划分两方面,一是走更多的路,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作为通讯社的记者,我有机会走进更多的新闻现场,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领域。一个摄影者应该有宽广的视野,我的视线也许受媒体的局限多,跳出一个框架,也许视线所及会有更多美景。”

“我的另一个计划是,掌握更全面和前沿的图像处理方法,探索图片多媒体化的制作,让我的照片不再仅仅是照片,不再仅仅是一种平面的存在。”

其实在图片多媒体化方面,杨磊已经开始有过一些尝试。杨磊特别建议摄影的同行们,不要轻易删掉暂时用不着的照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高清影像就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绝佳素材。

在工作之余,看画册和网络照片已经成为杨磊的职业习惯。“摄影始于模仿,又在模仿中突破,如果没有相当的影像积累,是很难有想象力的。作为摄影者,失去想象力就不会有进步了。”

摄影毕业总结范文3

《贝壳之恋》一部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这部作品以三对不同类型的男女同学毕业前的学习,生活为线索,反映毕业生所面临的工作和感情的问题,同时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贝壳”是北科的谐音“贝壳之恋”的恋,是爱情友情,师生情,以及对学校的感情。”说起《贝壳之恋》的拍摄直到现在该剧的编剧兼导演张伟还觉得不可思议。在两个月之内拍摄一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对于这些从来没碰过DV也没有剧本创作与拍摄经验的新手,的确是大挑战。

对母校的爱成就“第一人”

在谈到为什么耍拍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张伟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想毕业前留给母校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事物同时也给同学留下美好的回忆;二是北科当时还没有谁拍过部DV电影,我想做第一个第三嘛,当然是想尝试下做导演的感觉。

这部片子最后成了张伟本科毕业之前献给母校北京科技大学的份大礼。对于学习工商管理,从来没有接触过DV也从来没有学习过电影创作的张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个极重的礼品。

于是,离毕业还有两个月时张伟开始筹拍《贝壳之恋》。“当时其实也没有想好拍什么,只想拍一些反映毕业生生活,学习,感情,的片段,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找了一个搭档一起构思,成立了摄制组。那时我们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开始自学拍摄剪辑,张伟激动地说,“当时有浓厚的兴趣和澎湃的激情,促使我和我的搭档一起去挑战这项工作,接触DV之后也不觉得特别难,记得当时我们经常上网看别人的拍摄经验和技巧,看别人拍的DV短片,从中学习怎么用镜头说话,怎么用灯光等。大家边学边做就连《贝壳之恋》的名字也是大家举手表决的结果,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剧组的主创人员白天拍摄,晚上就起讨论第一天要拍摄的戏。刚开始我们想过要自己写剧本,但因为时间太紧来不及写,就参考了《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里的点情节加以改编,融入我们自己的故事元素和创意,成了《贝壳之恋》。

学生“大片”的诞生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部绝对“大片”仅摄制组核心人员就有十多人,参加演出的有50多人,工商管理专业两个班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演出,还不包括来自其他各系的群众演员,谈起经验张伟说:“要得到大家的支持,首先要得到老师的支持。我们首先把这个想法跟我们的辅导员说了,他非常支持,随后我们写了一份倡议书,表明我们的想法和这个活动的重大意义发给每位同学看,希望他们参与,结果同学们特别踊跃我们原来认为的最难的人手问题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顺利解决了。”

在拍摄过程中学校也给予了他们大力的支持不仅解决,经费的问题,且在场地及设备等方面也是有求必应。这部电影还在学校举行了首映式,结果大礼堂全场爆满,在学校引起轰动。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出席首映式的校党委副书记说,这部电影将载入学校发展史册”谈到这段令人自豪的往事,张伟很是激动。

在首映式之后《贝壳之恋》热度节节攀升,做成了光盘,在校园内出售,当时辉煌的“销售业绩”成了北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部片子的销售额几乎把当时投入拍摄的所有费用都收回来了,“本院的好多同学都是一人买好几,张用来送人。本专业的同学我们赠送其他则是以10元或15元套出售。10元的是黑白封面的包装15元是彩色封面的包装。因为这部片子确实很有纪念意义,很多学生都愿意买,不少是看了首映之后自己不仅买,还介绍同学朋友买。

这部片子生动地反映了大学生的状态,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和困惑,剧情和创意都非常不错但作为第一次拍摄这部电影在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这也是张伟感到遗憾的地方。但是瑕不掩饰,这的确是部可圈可点的好片子,从在学校的热烈反应就可见一斑。

贝壳DV电影协会

大四时,张伟放弃了保本专业研究生的机会考取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出于对DV的热爱他,与搭档龙根星在2005年3月成立了贝壳DV电影协会,后来学校原视频中心与之合并改名为现在。“贝壳视频协会”。

创社之后张伟拍摄了学校的一些大型晚会,学校活动的纪录片等,自己也继续创作了一些短片,社团还创立并举办了学校DV大赛,评出了学生DV金贝壳奖。承办了电视剧《谈谈心,恋恋爱》的校内首映式,同时也不时与外面的公司和团体接触拍摄广告片,宣传片,MV等。这些活动的收入再加上学校的资助使DV社的经费相当充足。

在DV社的众多活动中,最令张伟难忘的还是与水木年华合作摄制的MV《少年维特的烦恼》,说到与水木年华的合作张伟十分自豪,“当时水木年华的一个忠实歌迷找到了我,把她的想法告诉了我,希望我们协会去拍这个MV。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参加了水木年华的几次歌友会,说服水木年华跟我们拍摄是比较棘手的事他们特别忙,一开始也没完全同意参加我们MV的拍摄,我们就拿出《贝壳之恋》的片段给他们看,找机会和他们谈,说我们的想法,最后他们答应让我们试一下,水木年华MV拍完之后,我们又为水木年华公司旗下的天空乐队拍摄了一部MV《我们走过的路》,当时《新京报》也对此作了报道。

“贝壳”之后,天空更宽广

张伟后来在学院任党支书,团委科技部副部长等职,还去了西门子公司实习,实在忙不过来,于是在做了一年多DV社长后,张伟退出了协会,毕业后,张伟成功地应聘到了上海宝钢浦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

回忆起那段与OV为伴的日子,张伟说:“DV社的锻炼对我以后的工作影响很大,在DV社,我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同时作为社长也锻炼了抗压和组织协调的能力,这为我在宝钢的面试中确实帮忙不少,当知道我当时拍片领导的是一个60多人的团队,在资源缺,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很多考官都很赞叹”。结果张伟顺利被录取了,工作之后,张伟又导演了宝钢新进大学生文艺晚会,可见他的社团工作经验在公司中还是很得到重视的,

摄影毕业总结范文4

在美国的高等影视院校中,以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最为着名。而这两所影视院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因为与百老汇临近,表演、导演、剧作专业教学实力很强;南加州大学电学影院则素有“好莱坞的后备人才基地”之称。美国的影视专业课程具有丰富、细化、专业含量高的特点,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例如纽约大学影视系剧作方向要求学生选修3门课程,有11门课程可供选择;制作基础课程要求选修4门课程,有23门课程可供选择;制作技术更是有47门之多的课程供选择,仅动画方向课程就有包括数字动画技术、初级、高级3D动画、故事板等14门动画技术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一专业方向,也可以在本专业搭建的主修专业平台上辅修其他学科的课程。因此,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各方面潜能可以被充分地挖掘。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以下简称“南加大电影学院”)的教育具备很多美国本土的特色。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介绍南加大电影学院的部分课程与教学方式,以点带面,了解一下美国的影视教育。南加大电影学院数年在全美国电影电视制作方面排名中名列第一。学院下设五个专业:影视制作、动画、互动媒体、剧作、评论。在这五个专业中,影视制作是该校最具影响力的招牌专业。南加大电影学院的核心教学思想就是培养影视制作人员,而不是大艺术家或大导演,因而定位不是精英培养。影视制作是综合导演、制片、摄影、录音和剪辑等课程于一体的专业,学生只需选修其中一部分课程。该专业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课比较多,几乎没有纯理论课程。该校影视制作专业设有本科和硕士两种学位。影视制作专业的教授都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实践技能。南加大电影学院的影视制作的课程体系由综合制作、专业方向和联合作业三类课程组成。

1.综合制作类课程

综合制作类课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507制作一”和“508制作二”,这是两门必修课。507是影视制作基础课。要求学生使用一件数字DV设备和一套学生用的灯具拍摄5分钟左右的故事短片,不需要同期录音。制作周期平均每周一个,共需完成5至6个。完成后在课上演示,教授进行点评。因为整个制作过程中包括编写剧本、挑选演员、确定拍摄地点、找帮手、搬送器材、拍摄和剪辑等所有的工作,这都需要每个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所以没有影视制作经验的学生大多数被累得晕头转向。所有的技术问题,都是通过边做、边学、边问的方式解决的,所以在课程开始阶段,学生们往往很狼狈。在完成507课程后,学生就会对影视制作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508与507不同,要求学生两个人一组,合作完成两部电影短片。两部短片中,两个人分别作编导和摄影剪辑,然后在另一部短片中调换职位。这种以项目为驱动的“边实践边学习”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了美国影视制作专业的教育理念。“507制作一”和“508制作二”后面的很多专业方向类课都是要求修完这两门课程之后才能修。

2.专业方向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导演、制片、摄影、剪辑、录音的课程。修完“507”和“508”之后,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方向的课程主修,也可以选修一些其他课程。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在“507”和“508”完成后才能选修,比如电影市场运作、视觉表现、电视制作、电影美术、视觉特技等课程。每个专业方向都有几门专业必修课,例如在摄影方向的课程共有五门:(1)彩色摄影。这门课程主要学习镜头、光圈、景深、色彩等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在课堂上教授会安排一些手动功能的相机拍摄人像、静物等专题练习。最后是一个题材自定的创作作业,时间比较充裕,最后在课堂上做演示并阐述自己的创作思路。(2)电影摄影机。这门课程相当于“初级电影摄影”,比较系统地学习电影摄影的基础知识,包括摄影机、灯光、镜头、色彩控制、焦点、影调控制、感光度等各个方面。该课程只在第一节课全部讲述专业知识,其余课程主要是课堂作业,每次上课时间为3小时,分配1小时讲授知识点、分析作品、点评学生作业,另外2小时在学院影棚完成课堂作业,作业内容是模仿电影中一段精彩镜头的影调和照明效果。学生要分2至3个小组,每个组7到8人,轮流做摄影指导、掌机、摄影助理、灯光组长、灯光助理、电工和演员。(3)电影摄影实践。这门课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综合训练,目的是掌握构图、影调、灯光、色彩的综合运用。这个阶段主要是课外作业,方式是教授设定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学生们自行发挥,使用照相机拍摄,交5~10幅一组照片来表现这个情节,上课是学生演示作业和教授点评。第二阶段是学习使用高清摄影机和各种设备,由专业摄影技师讲解,然后是分组作业,方式与“电影摄影机”课程相似。第三阶段是学习使用阿莱电影摄影机完成几组课堂作业和一组课外作业。(4)中级电影摄影。研究生课程更加系统地学习电影摄影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光学、摄影机构造、镜头原理与构造、影调、运动摄影、灯光照明、色彩控制、滤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内容比“电影摄影机”深入很多。二是实践作业,方式和“电影摄影机”课程的相似。(5)高级电影摄影。研究生课程,内容和“中级电影摄影”基本相同,区别是作业使用35毫米胶片电影摄影机。

3.联合制作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这类课程是一个班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影视项目,学生分别担任剧组中导演、制片人、摄影指导、美术指导、录音师、剪辑师等职位。原则是竞争上岗,在这个领域谁最强,谁就“上岗”。因为竞争的不仅是岗位,还有教授的个别指导。对于每个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学习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4.毕业创作

毕业创作的时候。如果学生家庭的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选择自己当导演,自费拍摄一部毕业作品。也可以选择寻求赞助拍摄,拥有资金来源的学生有决策权。不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当导演,只要在一部毕业作品中担任过导演、制片、摄影、美术、剪辑等主创职位,就可以毕业了。

二、器材的管理

南加大电影学院有大量的影视器材需要管理。南加大的器材由器材中心统一管理,实行“制作号”管理制度,器材中心对每门课使用器材的时间、数量和规格都有规划,并给每门课的每个学生都编制了工作号。学生借器材要提前24小时预约,中心会提前准备好器材,放在中心外面的小推车上,每个小推车贴一个有工作号的表格,学生来 取器材时,就可以将有自己工作号的小推车上的器材全部取走。还器材时不需要和工作人员当面交接,只要把借的器材放在一辆小推车上,然后贴上有工作号的表格,就可以离开了,这样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摄影毕业总结范文5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1.选题盲目,自主选择性不高。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没有确立审核这一环节,不少选题缺乏创新;题目过大或过小,学生不好操作。学生选题时没有太多自主性,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从中选择相对容易操作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所选题目基本的过程和要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调动。

2.内容空洞,缺乏实际价值。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易于获得,但由于学生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导致大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脱离实际,实际价值不大;有的论文内容浮夸,缺乏理论分析,仅凭个人喜好分析电视作品。这样一来,论文从内容到研究价值都较为空洞,很难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3.学生依赖性强,论文原创性差。学生在选题和进行论文写作时过分依赖导师和相关资料,自主性差。个别学生只是把寻找到的资料堆在一起就发给导师,完全依赖导师来选择合适的思路和内容。同时,大多学生依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复制、粘贴、修改,使原创性很难保证。

4.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寻找工作,或是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考试,认为毕业论文好坏对其找工作影响不大而忙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持应付的态度,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实例

1.提早做好论文、作品和调查报告的选择工作。指导老师要提前布置选择工作,使学生在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题要求。同时学生也要根据教师建议作出慎重选择。

2.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规范。2010年6月人文学院决定开始实行多种毕业模式考核,之后广播电视教研室的有关老师对规范和考核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经过学院领导的完善和校领导的审订形成了最终的规范,其中对选题范围和质量、指导职责、过程指导、修改、评阅、答辩、评分、总结等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建立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形式,毕业作品的文案工作并未受到轻视,仅文案部分就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头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工作量不亚于毕业论文。此外,毕业作品的创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品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需要毕业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3.指导教师全程跟进,严格把关作品的选题及制作流程。指导毕业作品对于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构思策划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创作意图是指导老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准确的指导,对执行的可行性提前做好预期。第二,在分镜头脚本撰写阶段,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文字格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学生写出一份成熟规范的脚本,以便于拍摄、剪辑时有规可循。第三,在拍摄阶段主要由学生自行操作,指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对拍摄的素材从拍摄手法、素材内容、构图角度、景别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点评,去粗取精,为后期剪辑保留有效素材,减轻剪辑负担。第四,在剪辑阶段,教师要通过粗剪、精编并多次向学生反馈:内容上,指导学生理顺逻辑关系,合理配置叙事结构;画面上,要求学生对多角度拍摄的镜头有机组合,镜头成组;特技上,点拨学生适当运用剪辑特技,增加画面美感,转场流畅,从而使节目更具整体性。

4.借助业界力量帮助学生完成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集中在校园内进行,导致现有实践作品选题集中在大学生生活、感情等狭窄的范围内,人物形象和文字语言雷同,作品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1]通过学生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电视台等业界的工作流程,拓宽思路,跳出校园的单一环境,制作出有一定社会责任和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与业界相关传媒机构的联系,还可使学生在制作毕业作品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5.实验室实行全时制,在工作时间对毕业班学生全面开放。人文学院的实验室从开始建设至今一直秉承着为学生服务、加强学生实践锻炼这一宗旨,除了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都免费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里进行自己的创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供了方便。2011年和2012年毕业班学生制作节目的考核方式出台后,院实验室对其拍摄和剪辑提供方便,优先满足毕业班学生的制作需要,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该毕业考核模式改革还是相当成功的。在现场答辩时,当毕业作品《格桑花开》开始播放,采访同期声和后期配乐以及拍摄者的解说都撼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此类毕业考核模式进行下去的决心。不过,由于是初步尝试,缺乏经验,再加上时间仓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1.确立评价标准,使学生有的放矢,早作准备。由于该毕业考核模式申请于2010年6月才确定通过,而真正的评价标准也是2010年9月份左右才完成,学生选择节目制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仅剩半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出于安全可操作的考虑,选择节目制作的比例较小(毕业生45人中仅7人选择)。同时,由于时间紧张,评价标准中有一部分不够妥当,通过此次考核、答辩,指导教师已经很清晰地感觉到需要修正的地方并进行了调整。以后,这种毕业考核模式要在学生上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就讲述清楚,同时在专业教学时不断重申评价标准,给学生提出建议,使其有的放矢,早作准备。

2.从理论评价转变为实践评价。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文案部分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保证了学生创作的独立性,避免了抄袭现象。作品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考核检验,更是锻炼提高。对于作品的评价打分则要区别于以往传统的论文模式,要进行评价角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理论学术评价为拍摄、剪辑、制作、写作等综合实际能力的评价。

3.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此次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作品选题不合适,缺乏思想性,有些则有模仿的痕迹,缺乏个性色彩。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太完善所导致的。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已经采取了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如《电视摄像报道》《非线性编辑》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均以2∶1的比例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使学生有了一些实践的经验。但是,有些实验课程仅仅停留在完成理论的补充这一基础任务上,缺乏启发、开拓的作用,创新性更是很难培养。所以,要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多带领学生拍摄规范的、有水平的电视节目,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4.解决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现阶段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科师资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经验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业界的联系,适当地引进有媒体工作经历的媒体从业人员,由他们协助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2]另外,学院应多给在校教师提供学习业界专业知识和媒体经验的机会,扩大学院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专业建设积累必要的资金和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指导实例——《格桑花开》

1.学生报《格桑花开》选题,感觉很不错,故事性很强。

2.主题思想和叙事手法,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该选题主题思想上略显稚嫩,不是很平实很客观地去反映这群玉树孩子们的生活常态。而往往正是这种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才是他们生活的最真实体现,也是最感人的。学生在前期策划时,补充了政府领导和汉藏情怀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政治性,但由于选题较大,内容欠丰富和集中,因此,难以达到实际的播出效果。

第二,在选择主旨人物时没有主线,范围很宽泛,没有一个核心人物。这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做起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让人有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这位学生只关注一个核心人物——玉树女孩,其他人物只是她的衬托,这样一来,人物会比较有血有肉。如果像学生刚开始定位的那样,采访很多学生,又因为纪录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最后易导致各个角色都有描写,但各个角色均不多的境况,整个纪录片就会很无力。

第三,在拍摄技巧上面对这么多要素,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很多情况下,学生把握起来会很难。这就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捕捉那些细节性的画面,真正地用心灵去和孩子们沟通,着力去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的片子看起来才会非常有质感,有力度。

3.后期剪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这个片子的播出质量。镜头语言的把握、叙述逻辑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在剪辑时,叙事逻辑性不强,镜头的潜在语言和舆论导向不明确,往往剪辑出来的片子让大家看后没有一个总体上的主旨接收感,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想传达什么。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节奏的控制,画面的长度,景别、镜头长度的选择,包括一些必要的特技处理,甚至再加上现场音响、解说词和音乐的配合所塑造的抒情环境,往往不能和观众自然的情感抒发节奏相配合,要么太长,让人觉得节奏太慢,有些腻烦,要么就太短,没有足够的感情抒发空间去宣泄,这两种都会让人很不舒服。

4.配音和音乐的运用。一个好的纪录片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和情感暗含在里面,纪录片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都会影响这种情愫的表达。如果配音和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很不搭的话,就像一朵典雅的兰花上叮着的那只苍蝇,让人无心去欣赏,打破了整个画面的美感。音乐更是这样,配乐的感觉不对,整个片子所想抒发的那种情感就会被破坏。因此,在节奏上就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播音乐,播什么样的音乐,播多长时间,都应按照片子的叙事节奏来定,在给学生指导时,应进行重点讲解。

参考文献:

[1]雷晓艳.《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的“551”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TheExplorationonGraduationInspectionPatternof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Specialty

YangLei,CaoLin

Abstract:TosolvetheproblemsofradioandTVjournalismspecializedinChinatakingthegraduationthesisasthesingleassessmentmodelofundergraduatecoursegraduation,thecollegeofliberalartsofHebeieconomicandtradeuniversityproceedsthemodereformofgraduateassessmentforradioandTVjournalism,changethesinglemodetothesispaper,programproduction,reportandsoonmanykindsofassessmentmodel,inordertohighlightthepracticeofundergraduatethesis.

Keywords: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graduationexamination;educationalreform

摄影毕业总结范文6

1991年10月23日,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协定在巴黎签署。参加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的18个国家的外长,与柬埔寨4方代表在和平协定上签了字。《巴黎协定》(即柬埔寨和平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延续了13年的柬埔寨战乱从此结束。然而,中越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打了十年仗,硝烟刚刚消散,两国关系依然紧张。

也是在1991年11月,来自国内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等媒体的7名记者,组成中国新闻记者采访组,前往柬埔寨首都金边采访。这是自1979年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12年后,中国记者首次踏上柬埔寨金边的土地。新华社辽宁分社摄影记者李永宏是这次采访组里的成员,也是唯一一名摄影记者。

参加中国记者组赴金边,李永宏是有备而去。临行前,他除了带上两套相机和足够的胶卷外,还带上黑白照片放大机、胶卷冲洗设备,外加美联社产的AP照片传真机—他的行李装了满满两车。

采访组于1991年11月8日离开北京,途经曼谷和河内,11月12日晚抵达金边。

13日一早,李永宏便提着相机走出酒店,开始四处寻找拍摄题材。他在金边独立广场拍摄了竖立的西哈努克大幅画像,又在街头拍摄市民的日常生活,捕捉着柬埔寨民众期待和平的目光……回到酒店,李永宏用被子盖着胶卷,将其装进显影罐,把大衣柜的隔板取下来,钻进衣柜冲洗胶卷,再把放大机架在卫生间,用床单挂在门窗上遮光,总算洗出一张照片。在使馆工作人员和一名华侨的带领下,李永宏连续跑了几家大饭店和邮局,可惜都未能将照片传回北京。忙了一天,却无功而返。

11月14日,西哈努克亲王抵达金边。李永宏在波成东国际机场(现金边国际机场)拍到西哈努克抵达金边的照片后,迅速返回宾馆冲洗照片。有了前一天的经验,他这次带着AP照片传真机来到金边通讯总局机房,申请了一条直拨电话线路。但连上传真机后,却发现传真机出现故障,一开机就发出“扑啦扑啦”的声响。李永宏打开背板一看,一只蟑螂正在传真机里蹿来蹿去。赶走蟑螂,机器还是不能用。无奈之下,李永宏只好将照片通过文传方式传回新华社总社摄影部,虽然编辑认为这张照片的清晰度不好,但这张照片还是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国内外众多媒体采用。

11月16日,金边近20万群众在王宫广场举行盛大集会,欢迎西哈努克亲王返回金边。有数百名外国记者云集金边,你争我抢、各显其能。李永宏是第一次在国外采访,而且是第一次单兵作战,面对众多国外记者,他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要拍出好照片,不能丢新华社的人。西哈努克亲王乘敞篷车返回市区时,现场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很多记者在拍摄时被挤倒在地。李永宏溜边寻角找机会,但他几乎无法挤进人群,只能将相机高高举过头顶,拍摄在敞篷车上向群众祝福致意的西哈努克亲王。

为了保证发稿,这一次,李永宏只选了一张底片,找到了设备先进的法新社,请他们帮忙将照片传真回北京。经过协商,法新社同意使用底片传真机,但传一张照片要收600美元,还要李永宏出线路费。李永宏说,这价钱当年在金边能买一辆本田125摩托车,真是心疼。

亲历金边暴力事件

1991年11月27日,李永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经历了一场突发事件—“11·27”暴力事件。

由于事先得知11月27日早上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民柬方面成员乔森潘(编者注:Khieu Samphan,1931年6月27日~,柬埔寨共产党领导人,也是红色高棉主要领导人之一)将到达金边准备参加12月4日的柬埔寨四方会谈和平会议,李永宏在当日乘车赶往机场,准备拍摄乔森潘抵达的照片。

一路上,他看到不少市民、学生举着标语牌在示威游行,高呼口号,向柬共讨还血债,抗议乔森潘返回金边。李永宏闻到了火药味,他预感要有情况发生。抵达乔森潘住处时,现场已经被军队和警察封锁,李永宏拿出记者证才被允许进入。原来,当乔森潘一行乘车离开金边机场时,大批游行示威的群众、学生尾随车队。乔森潘刚到达下榻的别墅,就被群众包围了。

仅仅5分钟以后,愤怒的群众手持铁器、木棍、石块,一边叫喊,一边投掷石块,并且开始拆毁围墙,砸碎门窗,冲进院里。其中一些人还将乔森潘及其随员的行李从车上扔出来,捣毁、撕烂、烧毁。

李永宏面前的情况十分惊险—棍棒在眼前飞舞,石头也随时可能落在头上,但李永宏却端着相机穿梭在暴乱的人群中,冷静地左躲右闪,捕捉着现场画面。在接连几个小时中,他拍摄到了乔森潘被石块砸伤、血染衣襟,拍摄了数千人捣毁围墙、焚烧物品的现场,以及乔森潘乘装甲车被迫返回机场的画面。

直到中午12点,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金边方面成员洪森来到现场,呼吁群众要冷静。下午2时30分,一辆装甲车将乔森潘一行送往机场,准备乘飞机飞往曼谷。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只好宣布,该委员会原定于12月4日在金边召开的和平会议,改在泰国举行。

金边“11·27”暴力事件,既是突发,也是必然。出现此种情况,与柬埔寨的历史有关。1970年3月,柬埔寨的朗诺亲王,在美国中情局策划下发动,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柬埔寨王国政府。1975年4月,被称为“红色高棉”的柬埔寨共产党了朗诺政权,建立了民主柬埔寨政权,乔森潘出任民柬总理,后又就任国家主席团主席,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在其后4年统治期间,柬埔寨共产党实施“从肉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恐怖政策,在全国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清洗,造成200万柬埔寨人因劳役、迫害、饥荒等死亡,成为20世纪继纳粹后又一次人为制造的种族灭绝灾难,使整个世界震惊。李永宏见证了这次暴力事件,拍摄的这组标题为《金边“11·27”暴力事件》照片获得了第11届全国摄影金奖。

最近,我与李永宏在一个签约摄影师培训会议上见面,聊起当年为什么派他去柬埔寨采访,他微微一笑说,不清楚。在1990年代初,能派到国外去报道的国内分社记者可谓凤毛麟角,李永宏去柬埔寨是经过严格的政治、业务审查和挑选的。我知道,当年在摄影部的老编辑眼里,李永宏是那种有新闻头脑的记者。

22年过去了,回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李永宏没有了后怕和激动,甚至许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他庆幸自己亲历了这个历史事件,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并且表现得“相当勇敢”。

迷摄影被招进新华社

1982年,李永宏考上辽宁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那时学经济还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情,可李永宏在业余时间迷上了摄影,自己花200多块钱买了照相机。在校期间,他把全部奖学金都“不务正业”地砸在摄影上。当然,这个奢侈的爱好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另外一个职业选择。

1986年夏天,李永宏临近毕业时,被指名分配到新华社辽宁分社。李永宏说,一下进了国家最有权威的媒体,仿佛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

1980年代,大学毕业生是计划分配。用李永宏的话说,自己不是高富帅,只是个出身农村的普通学生,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因为自己曾担任辽大摄影学会秘书长,在校期间的摄影习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毕业前还在学校举办了首个学生个人影展,就连当年很火的《青年科学》杂志也曾在一期的封面和封底用了他的摄影作品。

当年正赶上新华社辽宁分社有两位摄影记者面临退休,分社摄影组后继乏人,李永宏被分社看中了。但是,辽宁分社并没有大学毕业生分配指标,于是,分社派人找到省计委、教委,又找到辽大的校长,最后将要来的分配指标直接落实到李永宏所在班级。眼看就要毕业,班里突然冒出个中央直属单位分配指标,有些同学不明真相,还想靠着家里的关系努力一把,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当年7月,辽宁分社派出当时分社最好的上海牌小轿车,车队队长刘军亲自驾驶,到辽宁大学将李永宏接到分社,安排在单身宿舍中。就这样,摄影原本是李永宏大学时的业余爱好,现在成了他的职业。他成了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

关注辽宁国企转型

刚入社那几年,李永宏仗着年轻气盛,手脚也勤,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工作中不但体育报道、社会新闻、对外专题样样涉猎,还被指定为对外摄影报道记者。那时候他发的照片在国内的报纸上采用率很好,偶尔还有组照被辟栏刊登;他发的对外照片经常被港澳媒体半版、整版采用。

李永宏第一次在中央级报纸上看到自己拍的照片时兴奋极了,但兴奋之后也感觉到压力。他说,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像个“紧箍咒”,自己总是怕漏掉什么。

李永宏是个低调的人,不论去哪里采访过,回来只谈照片和发稿,不说其中的艰苦和周折。1990年9月,他去沈飞公司拍摄歼8Ⅱ型飞机时,需要到航空航天部保密局拿批文,周折不少,但他从没提过。还有一次,他在盘锦市双台河口世界最大的黑嘴鸥繁殖种群基地拍摄黑嘴鸥,在隐蔽棚内一呆就是一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是工厂林立,机器轰鸣,号称“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新华社辽宁分社也算是国内的大分社。从1949年起,与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对应,辽宁分社地位相对较高,摄影记者的人数和实力都位居前列。但是,到了1990年代,辽宁的重工业开始转型,在改革中,社会必然经历“阵痛”。新闻报道同样面临转型,作为通讯社记者,报道辽宁不能一味地用“蒸蒸日上”的思路,而李永宏正是赶上这个年代的记者。

进入1990年代中期,辽宁的工业改革、转型仍在继续,众多企业遭遇破产和转产,职工下岗、失业困扰着辽宁的经济发展。学经济出身的李永宏,开始关注辽宁大中型企业的走向,关注“三角债”、国有企业倒闭等各种经济事件。他认为,任何经济现象、经济规律,都必须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反映,所以要把关注点放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深入观察、采访,然后再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