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范例6篇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范文1

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词语最早是由于本•阿格尔提出的。1979年,时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的本•阿格尔在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生态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学术界接受并认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涌现,还有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学术界才接受和认可生态马克思主义。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五期中,段中桥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并把其作为西方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加以介绍,该文在2006年被《新华文摘》第五期转载,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纳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译法。

2、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涵义,在本•阿格尔本人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有所提及。他认为:在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弗洛姆、歌德曼和马尔库塞等。本文将生态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地批判,并对自然的观念进行重新解读,力图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劳动之间的关系,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还提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流派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

1、莱易斯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莱易斯和阿格尔以生态危机将经济危机学说。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叙述,不能够诠释资本主义的继续生存和进化,难以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化提供理论上的向导,当代出现的新危机就是生态危机。因此,要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除此外,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消费会引起的生态危机,虽然根本原因即资本积累,但是无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具有其固有的责任。消费异化是无产阶级消费的一种特点,正是这种异化消费支撑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生态危机替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此,阿格尔期望通过消费期望的破碎和稳固经济理论消灭生态危机。

2、詹姆斯•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是由詹姆斯•奥康纳提出的,所谓的双重危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存在。他概括了两类矛盾,矛盾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矛盾之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资本积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奥康纳说明了在二元对立结构中(当然是一种全球性不平衡发展的二元对立结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剥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源,揭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即资本积累以及由此而酿成的全球发展不平衡。

3、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克沃尔提出了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设想。首先要实现使用价值代替交换价值。克沃尔论述了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这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去探讨的。生态社会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其次是设想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克沃尔初步构建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发展和挖掘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各种形式,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一切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最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生态系统没有崩溃之前采取行动。

4、福斯特关于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学福斯特仔细研究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并在此观念中发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现代生态学的重点是如何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福斯特指出,马克思考察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这无疑就是现代生态学的系统观点。他主要考察了马克思应用新陈代谢的四个环节:首先,人需要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而且自然是人体的器官的延伸,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其次,人类与自然新陈代谢的桥梁是劳动;再次,社会性的劳动联系着新陈代谢和整个人类社会;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要控制整个新陈代谢的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在分析自然与社会的代谢过程中已经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概念——可持续性发展。

三、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建设

生态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发。要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

1、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的维持,生态环境也应该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主导经济发展全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方位的认识现代化的新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要加大力度发展循环式的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的社会,以此促成低耗能、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形成。第三,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第四是要尽快建立环保资金投入的机制,把社会和民间的资本引进,推动生态环保项目的产业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政策一定要尽快制定并实施,要尽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推进能源节约和“三废”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并且形成在生态化发展中对不同产业和行为的鼓励和惩戒机制,对符合生态化要求的产业给予支持和鼓励,逐步淘汰对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

生态文明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27)这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且也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的实现都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及内涵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段。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也无法抵御各种自然力的肆虐,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现成的食物,而是对自然进行初步的开发和改造。这时人类和自然处于初级平衡状态,对自然的开发没有像后来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但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主体的真正解放。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对自然开发能力单薄相联系的生态平衡,因而不是人类应当赞美和追求的理想境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的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转折。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它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人化自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材料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箱。[2](p114-115)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和征服,从而引发了工业文明时代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原料危机等。更为严重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面前。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必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弊端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作出过深刻的反思;恩格斯甚至提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醒世人:“化学工业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化学品毒性实验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正在成为毒性测试的实验品。”她用纤弱而坚定的声音告诫世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严峻问题迫使人们进行认真反思,开始把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探索一条人类繁荣昌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987年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给出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是人类认识地球和自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对人类发展经验的反思。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整整走了30年,这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30年,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30年。

可见,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众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所谓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与共生。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3]。根据这三个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呢?

二、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1、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大力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政府应当建立绿色教育机制,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对政府管理者要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教育;在农村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绿色生态教育;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应大力加强排放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教育,宣传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力争在全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一是摈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钟表似的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这种以机械为基础的自然观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对自然内在的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认识和控制自然的高估,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家园的毁灭过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看来,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精神意义上的联系;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是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使命。道德也不仅仅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二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维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予以鼓励。在发展目标上,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如此优点,目前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响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要求,还要为他们创造并提供满足其欲望的机会;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满足其欲望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欲望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还后代人公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权。二是持续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应有节制地消耗资源和环境,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止。三是自然资源价值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树立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观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四是公众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关系到每个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关系到每一个民族、社会群体和家庭,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真正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法制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对那些滥砍滥采、滥捕滥杀、滥排滥倒,破坏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人必须绳之以法、严惩不怠。[4](p21)

三是树立绿色消费观。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诸多矛盾,很多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引起的,实行绿色消费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绿色消费是指强调不应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应以立足于节约资源能源,来求得生活上的舒适,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一种消费。实行绿色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那些从生产到使用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它具有如下特点: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合理的包装;产品使用后易处理易分解。如日本的牛奶、饮料、酒类等物品,已大多改为纸质包装,而避免使用塑料袋;在法国的食品货架上,已看不到塑料、玻璃等难以回收的包装,绝大多数的奶制品、果汁、饮料改用无菌纸盒包装。只有倡导这种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才能使自然界永远供养人类的生存,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被自然界分解或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以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

四是树立生态软实力观。生态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的循环系统。生态诸因素的良性作用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生态软实力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潜力的生态力量。但在软实力的评比中,长期以来忽视了生态因素。经济学理论中的“木桶”原理表明,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从表象看,生态是最短的木板,如果不加以重视,在不远的将来,最长的木板越来越长,最短的木板越来越短。生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其后发优势越来越突显,不仅发达地区要注重生态保护,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更要注意生态保护。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生态制度供给,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除了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外,还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采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尤其是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政府的生态责任包括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对公众的生态责任。[5]政府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公正地对待自然,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不是像以往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在企业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按照环保的要求进行,如规范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标准;注重产品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绿色产品价格;帮助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等。政府对公众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确立“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观念,“代内公平”要求以自然为中介实现同代人之间的共同发展,“代际公平”要求为后人着想,多谋“留予子孙耕”的事。

其次,加强对环境的税收征管。在我国,除了、台湾等少数地方外,绝大多数地方实行了征收排污费制度,这对于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比单纯征收排污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有益。作为新的税种,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的补偿费,是一种生态保护的平衡机制。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收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把应由资源开发者或消费者承担的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后的补偿,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平衡,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收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原则,在环境的使用上不再有“免费的午餐”。

再次,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行法规等一系列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来看,我国的环境立法还不够完善,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除此以外,还应大力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实充分证明,许多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益冲突,已经暴露出行政控制手段的缺陷,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倡导的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见,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再走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之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还很大。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甚至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转变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的路子,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路子。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子,使环境保护事业获得坚实的经济保障。

第三,应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讲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

注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2]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3]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论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4-4-30(3).

生态文明范文3

海南省于1999年在全国首先提出生态立省,全省农村从2000年开始广泛开展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使生态立省在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找到了一个科学的综合载体。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截止到2011年全省超过50%的自然村已经建成文明生态村。农村的道路、供水电气、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广大农民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明生态村”已经成为海南省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1]。海南文明生态村,在建设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关系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继续推进,也关系到海南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所以,持续增收已成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所在。2010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作用不可小视,建立起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保障海南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文明生态村成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1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 文明生态村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海南城乡一体化旅游业的组成部分,是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环节。可以发展成为具有海南特色的景点、景区,是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的根本基础。 1.2海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 海南旅游要努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从人文元素着手,丰富海南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海南旅游的文化品位,靠文化提升海南旅游的品牌影响力。要推动海南旅游文化的发展,头等重要的事就是保护和发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文明生态村的建设,通过融合发展挖掘和保护海南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使当地村民更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本土传统文化,也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优秀文化。打造好体现本土特色、属于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 1.3海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有利于海南乡村经济发展,打造海南乡村兼具生态文明且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副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与互惠发展。促进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的提高。创造海南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海南健康农村新形象。 1.4是文明生态村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南的文明生态村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品牌”。海南省从2000年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使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的文明生态村总数已经超过了10000个,占全省自然村落总数比例的50%以上。已经建成的生态文明村,生态良好、特色各异、群众安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崭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一块绿色品牌。当前,海南的总体发展正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目标转型,这一转型意味着经济社会的整体格局也随之变化。文明生态村要与建设国际旅游岛大战略相适应,实现新的转型以实现海南生态文明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生态村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态村的发展是伴随着生态农业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生态村的发展模式与欧洲的开始模式不同,不是新建或扩建,而是对现有自然村庄进行生态化的改造而成的,它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寓生态环境建设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农村。从实践上来讲,可简单概述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精神文明、资源节约、高效低耗、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绿色村庄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结合,达到生活、生产、生态的高度统一[2]。海南省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傅治平教授提出:文明生态村作为海南的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品牌”,为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要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大转型:①把单一品牌拓展成为综合品牌,将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海南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载体,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单元;②把生态品牌转化成特色品牌,保持海南农村现有的良好生态,把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独有优势,开拓一条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道路;③把环境品牌塑造成民生品牌,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将“文明”放在最前面,并与“生态”融合在一起,就是强调要从大文明角度出发,把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现代农村的文明;④将地方品牌上升为国际品牌,文明生态村最初只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从海南实际情况出发打造的一块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海南的“三农”问题。经过十几年来的创建实践过程表明,海南文明生态村展现出来的特色验证了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曾先后考察海南文明生态村,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许多部委专门下发文件推广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经验[3]。 3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以海口市龙华区为例 3.1以乡土文化为视点,以统一规划为前提,精心打造精品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离不开乡土文化。就当前发展特点而言,琼山的田园风光、美兰的滨海特色、秀英的火山村寨已初具规模,龙华区应扬长避短,在凸显文化生态,突出人文历史,体现民俗风情上下功夫。全面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实施差异化发展措施,与其它3个区互动互补,相互促进。2008年,遵谭镇东潭村在“海南十大文化名村”评选中一举夺魁,对旅游文化名村建设是一个有益启示。因此,以建设“珠崖文化长廊”为切入点,把两伏波将军、冼太夫人、李公侯王“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功德,把珠崖郡遗址、珠崖神庙、珠崖神井、珠崖神岭、宋代古墓、明代古道、丹发古井、西堡傩戏,五神庙、八仙泉以及过琼始祖梁氏、周氏、蔡氏宗祠和旧沟冷泉、晏高书院、翰香书院、教谕阁、精卫庙等历史遗迹与旅游文化名村建设紧密结合,让独特性、稀缺性、唯一性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视点,让文化力切实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生产力。发掘龙华乡土文化的宝贵资源,加快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最终建成海南旅游文化名村。#p#分页标题#e# 3.2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收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由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 通过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龙华区乡村发展应发扬中心城区优势,引入规模农业概念,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转变,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旅游及相关服务业上,促进非农产业加快发展,从而扩大就业,提高收入,让村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龙华区文明生态村建设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的产业支撑,是以乡村旅游为龙头,通过发展“农家乐”带动乡村景观化,促进传统农业向服务业转化;通过旅游“示范带动”,促进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转化;注重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加快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每年集中力量打造2~3个有文化内涵、有产业支撑、有本土特色的精品村庄,重点开展“农家乐”。 3.3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优先,倡导绿色开发,避免“旧村改造”变成“破坏性建设”,注重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等有形财富以及其他人文资产,立体展示海南文明的多样性和保留历史遗留的习俗、礼仪、节庆等方面的风格。开展低碳理念宣传,树立低碳经济意识,推动广大村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增加生态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全面提高农业节水工程覆盖水平,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探索绿色旅游和文化名村的创建新模式。 3.4从旅游功能建设上找突破口,抓好典型,推动文明生态村旅游功能建设 3.4.1发展乡村特色经济 儒王村位于龙泉镇西部,距离东线高速公路5km,是较为典型的羊山地区村庄,村前的老水井下有个天然的地下走廊———火龙洞,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儒王村民善于经营和种植花梨木,被称为花梨村。该村种植花梨20多hm2,并建有花梨苗圃1个。龙洪村委会儒鸿村位于龙桥镇东南部,全村老少主要以打铁为生,当地人都习惯叫它“打铁村”。这个有着400多年打铁历史的村落,其祖先在明清时代就开始从事兵器的制造。如今,随着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用现代化的设备打铁。儒鸿村的打铁业已经发展得越来越红火,产品不但占有了海南90%的市场,而且还远销广西、广东等内地省份。 3.4.2创新乡村旅游模式 (1)农家乐旅游模式: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采摘各种农产品。斌腾村是新坡镇仁里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属于革命老区村庄,斌腾村周围树林密布,生态环境特别优美。村中有2棵500年树龄的加布树,还有许多百年以上的荔枝树、龙眼树、菠萝蜜树、榕树等,因而被人们称为森林生态村庄。结合本村实际,推广种植无公害热带水果,在树林下养蜜蜂,种植新牧草,引进草食性畜牧新品种。大叠村在创建文明生态村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海南汽车制造厂一次性投入60万元,帮助建设大叠文明生态村,建起一个20hm2的木瓜基地。玉西村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爱心人士为村民提供黄皮种苗8000株。村民积极主动挖坑、备肥,共种植0.67hm2,目前黄皮的长势良好。 (2)瓜菜基地模式:苍东村位于城西镇南郊,距繁华的龙昆南路5km,是革命老区村庄。该村属羊山火山岩地区,耕地面积32.6hm2,其中水旱田12hm2,坡地20hm2。村民主要收入是果蔗和畜牧业。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塘柳村是雄丰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新坡镇南部,在东线高速公路29km西侧200m处,耕地面积117hm2,属田洋地区。村里有一口22hm2的鱼塘,发展淡水养殖,是鱼、米、菜之乡。塘柳村以瓜菜生产为主,被称为瓜菜村。文山村文山洋建起了46.67hm2无公害西瓜示范基地及60hm2无公害瓜菜种植基地,发展了生态经济。儒和村位于遵谭镇东北侧,距墟镇约2km,是一个传统的革命老区村庄。水旱田面积7.3hm2,主要以种植甘蔗、瓜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 (3)文化古村观光旅游模式:坊门村是个千年古村,有着灿烂的文化传说及古迹。传说中的“五里三进士”中的何其义进士便是该村弟子。现在村中还存有石轧、石磨和石轮等古物,还保留有300m用石条铺设的古官道。古官道修建于明万历辛丑年(1601),这是琼州府为了表彰何其义进士旷世功名,达到奖励前贤,激励后学,拨资发动民众用石板铺路,成了代代民众传称的“官道”。其所在的东谭村于2008年被评为海南十大文化名村。湧潭村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是宋代汉人迁琼蔡氏先人始住地,地灵人杰,英才辈出,现在还保存有古牌坊、古墓群、古官道等。该村先后有18名学子高中进士举人。村里不仅有举人进士牌坊,还有贞寿、节孝坊等共14架牌坊,现修复三架,是海南省极为罕见的牌坊村。有一座贞寿牌坊,立于清乾隆丙子年,为享年103岁的莫氏立,它是古代琼州府四座贞寿牌坊之一。以上两村所在的东谭村于2008年被评为海南十大文化名村。 3.4.3弘扬民族手工艺品制作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有“天南贡品”之誉,而富道村,在300年前就办有椰雕工艺厂,村中老人文传述是掌握全套椰雕技术的艺人。富道村制作的精美椰雕有近百种,曾多次参加国际特产展览会展出,富道村因此被誉为“椰雕村”。富道村从八十年代起就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搞椰雕、人人拿着笔和刀在椰壳上写写画画的场景。永乐村位于龙泉镇西部,该村是较为典型的羊山地区村庄,人多地少,生产条件差,但村民掌握编织传统技术,家家户户都搞编织,以编织竹篮为主,平均每人每日可编织3对竹篮,销路很好。目前该村准备成立编织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编制更加精制的竹制品,打造龙泉永乐竹制品的品牌。#p#分页标题#e#

生态文明范文4

通过分析斯奈德诗歌中频现的生态隐喻,以生态喻体之表象,展现生态思想之本体。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生态隐喻;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Abstract: Snyder has written many collections of poems,which imply his abundant ecological thoughts: the writer strongly condemns industrial

civilization,but advocat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tegrating human with natu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ecological metaphors among Snyder’s

poems to explore its source domains and target domains.

Key Words: Gary Snyder; ecological metaphor;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加里・斯奈德一生致力于生态诗歌创作和环保工作。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熟悉大自然,中学和大学时代,时常辍学,去做伐木工人、山林防火员等,他也是登山运动

爱好者,时常露宿于野外。斯奈德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破坏极为反感,可以说“在文明社会的人类国度中很少有让他感兴趣之事”[1]。他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生态文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诗歌中的生态隐喻来呈现端倪。

一、生态隐喻

对于诗的语言来说,隐喻极为重要;有诗歌的地方,必然就有隐喻。路易斯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2]韦恩・布斯认为,“人

们使用隐喻的原因之一是隐喻以较少的言词表达了较多的内容。[3]斯奈德作为一个“自然诗人”,他善于以大自然的意象作为喻体来展现自然与人类世界的一致关

系。斯奈德的许多诗集,如《龟岛》(Turtle Island)、《僻壤》(The Back Country)、《观浪》(Regarding Wave)、《砌石》(Riprap)、《山水无尽》

(Mountains and Rivers Without End)等,以生态意象冠名,蕴含作者对自然生态的深度关切。他的《龟岛》在1975年获普利策奖,被认为是环境保护运动进入美国

文化主流的路标。那正是印第安人对北美大陆所作的一个古老的比喻。他写道:“我发誓效忠龟岛/ 的土地,/一个生态系/ 多种多样,/在太阳之下/ 欢乐地为众生讲

话。”[4]诗人将美国比作“龟岛”,期望它成为一个希望之地、和平之地与健康之地。

二、批判工业文明

现代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威胁人类前景的生态危机――人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正视自然,关

注和保护自然已经成为人类的必须使命和职责。斯奈德是自然坚定的捍卫者,也是对破坏自然行径严厉的批判者。工业文明的产物 “城市”是一个在斯氏诗歌中频现

的隐喻意象,它代表着毁灭势力或一个邪恶的地方。《僻壤》的第一首诗《草莓盛宴》(A Berry Feast)从一只郊狼的眼中,观察到一组截然相反的城市与荒野意象

:在荒野中,他看到“人们走了,没有灾难。/ 日落在黄色的岩石上,/ 明澈的太阳在擦净的天空里/ 虚无又明亮/ 蜥蜴匆匆跑出黑暗,”但是他观察城市时,看到的

是一个“干旱的夏季里的死城”[5]。在《春天之歌》(Spring Songs)中,海鸥被喻为自然和美丽的化身,沐浴在阳光下,迎风展翅,和喧闹噪杂的城市景象形成

鲜明对比。

另一个频繁出现的“荒野”隐喻,旨在揭示人为的滥伐滥采,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的丑恶行径。斯奈德在《前沿阵地》(Front Lines)中描述到,

当持续雨季时,伐木车就消停了,“树终于可以呼吸了。”但对自然的掠夺还在继续:一个推土机还在磨牙垂涎,在一片拨了皮的灌木丛上打盹。《为什么卡车司机比

禅宗的学生起床早》(Why Log Truck Drivers Rise Earlier than Students of Zen)揭露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掠夺:“在高高的座椅上,黎明前的黑暗,/ 光亮

的线圈泛着光芒/ 铮亮的柴油机/ 仆仆赶路,散发着热量,/ 沿着泰勒路爬坡上行/ 去装运陂曼河上的伐木。/ 三十里的风尘。/ 没有其它的生命。”[6]《僻壤》

中的《草莓盛宴》、《大地:她的鲸》(Mother Earth: Her Whales)都对古今很多国家历史上的生态破坏进行了猛烈的抨击[7]。

三、倡导生态文明

要拯救生态自然的恶化,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斯奈德的主张是:尊重自然,重塑生态文明。他曾在一首诗中讲述了自己的感受。诗中是这样写的:叙述者在山中

待了一周再回到低地时,发现自己能从一个有黄蜂巢的果树上摘苹果而不被叮蛰。因为他的身上带有山的气息就是一种保护,自然就是我们的保护者。[8]他的诸多

诗歌中对生态文明的新秩序做了深入的探索。

1. 以虚己喻指各个生物之间的平等

在斯奈德看来,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者,而是有限的一个个体,不能以人为主,以物为宾。在他的诗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无等级优劣之分。比如“我”这个代表人类

的词,要么以小我(i)或以它(it)的形式出现,要么隐而未现。《龟岛》中一首重要的诗《哈得孙鹬》(The Hudsonian Curlew)以杀鸟、吃鸟为主题,但诗歌中的

诗人以小“我”(i)的形式出现,寓意人只是这个系统中小小的一部分,充分地反映了作者认为各个生物平等同一的观点。另一首诗《佛拉西瀑布畔》(By Frazier

Creek Falls)写道:“这活生生流动的大地/ 就是一切,永远/ 我们就是它/ 它通过我们歌唱――”[9]我们就是它(We are it)表明人类并非脱离自然,更不是

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与其它生物一样,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松树尖》这样写到:“在深蓝的夜晚/ 霜雾迷蒙,天空发光/ 一轮圆月/ 松树尖上/ 弯腰的雪光,消隐

/ 在天空,霜雾,星光。/ 靴子的喀嚓喀嚓声/ 兔子的脚印,鹿子的脚印/ 我们知道什么?”[10]在这无比神圣的相互联系的自然界里,诗人若隐若现,没有“我”

的存在,只听到与“兔行迹、鹿行迹”相伴的“靴响嘎然”,暗示人与自然中的其它生命和谐共存,平等相处的观念。

2. 以网喻指各个生物之间的联系

怀特海在《科学与现代世界》一书里指出“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编织在一起的存在之网(web of being),每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一切事物钩链在一起。”[11

]在《寂静的春天》里,卡森也强调“地球上的植物是生命大网络的一部分,一种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联。[12]斯奈德认为,食物链的这一迹

象是反映自然大家庭中事物相互紧密联系的最明显的隐喻。他认为人是生命链条中的一部分,他的许多诗歌都赋予其它生物以人的特性,喻指人与自然的一致与链接。

《野蘑菇》(The Wild Mushroom)描绘了诗人对森林的探索和人与自然的共存。在采蘑菇的过程中,蘑菇“在阴森森的树林中熠熠闪光”,隐含着诗人对蘑菇家族身份

的认同。《观浪》中的诗歌《鲨鱼肉》(Shark Meat)讲述鲨鱼远行,终究成了岛民宴席上的一份子,点名万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哈得孙鹬》中在写“诗人跪在沙滩

上”杀鸟和吃鸟过程时,刻画的细致入微,无不渗透着对生命的神圣敬畏。诗人还用许多笔墨描绘了鸟的自由生活,以及在海滩上寻觅食物的景象,表明鸟也处在吃与

被吃的地位。

《在圣・加百列山上》(On San Gabriel Ridges)也是典型的例子。眼见树枝和种子轻落在自己皮肤上的景象,诗人感悟到自己已参与到互联的共生网中了。旧友、爱

人、孩子、松鼠、狐狸都以自己的方式相互交织:多年前的爱/ 重致问候。/ 我们大家一起/ 连同我们其他的爱和孩子们/ 相互纠缠和连成节点…编织进/ 黑暗中。/

松鼠毛,/ 松鼠骨头嘎扎嘎扎地咀嚼/ 狐狸/ 紧密而又枯燥的敲打声。亲人们成了食物链中连接松鼠和狐狸的同一过程的一部分。该诗表明每一种生命都和其他的生命

捆绑在一起―分解,腐烂,又以新的形式重建。

3. 以地母盖娅喻指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斯奈德在《老方法》(The Old Ways)中提到了盖娅假说,将地球比作盖娅,一个有生命的活体。盖娅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他在《荒野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the Wild)中指出,盖娅是我们周围的荒野。人类繁殖的能力来自荒野,造就肥沃土地的力量来自盖娅。盖娅是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斧柄》(Axe Handles)中

的《盖亚之歌》(Little Songs for Gaia)这样写道:“啊,这慢悠悠的脚步/ 系统中的系统,蜿蜒转折/ 五千年的时光/ 关于人类能计算的一切,/ 如蚱蜢般矮小

的人类在汽车里穿过。”[13]在诗歌的最后,斯奈德把盖娅比作一个充满智慧藏书的书室主人,“很抱歉打扰您。/ 我昨晚撬开您的房门/ 要借书。/ 我必须要查阅

一些资料/ 一本巨大的书掉下来/ 砸在其它书上。/害怕吵醒您,被您发现/ 我心里惊慌失措/ 没有查阅就离去了,”[14]诗人为他所引起的惊扰致歉,也是为人类

对地球母亲的无情虐待而致歉。

综上所述,斯奈德诗歌中频现的生态隐喻意象,正是诗人关心自然、为自然立言的有力佐证。其诗中“城市”与“荒野”隐喻的鲜明对比,以及荒野的急剧萎缩,隐含

着诗人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不平衡予以批判。另一方面,通过虚己的方式喻指各个生物之间的平等,通过食物链的隐喻表明生态系统的联系性,通过地母盖娅喻指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层层相扣,表达了诗人对生态文明的肯定和钟爱。毕竟“全地球上的生命,无论动植物还是人,都在同一条船上,当诺亚方舟颠覆在洪流中的时候

,我们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人,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无论是发达国家的人还是不发达国家的人,都无法逃生”[15]重塑美好的生态文明确是一条拯救之路。

项目基金: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隐喻研究(WZYQ201209)

参考文献:

[1]Gary Snyder.The Real Work: Interviews and Talks 1964-1979[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Book,1980:93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121

[3]张沛.《隐喻的生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2

[4]张子清.《20世纪美国诗歌史》[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571

[5][7] Gary Snyder. The Back Country [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Book,1968:6-7,13-16

[6]Gary Snyder. Turtle Island [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Book,1974:63

[8]陈小红. 寻归荒野的诗人加里・斯奈德 [J].《当代外国文学》,2004(4):99

[9]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1

[10]Patrick D Murphy. Critical Essays on Gary Snyder[M]. Boston: G.K. Hal&l Co.,1991: 235

[11][12]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209

生态文明范文5

柯柯牙绿化工程是新疆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60年来,自治区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发展理念,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精心呵护着“三山两盆”的秀美山川,用行动描绘着生态文明建设画卷。

绿色屏障治沙富民

新疆是一个干旱少雨、荒漠化和土地沙化严重、森林植被稀少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1952年,中国人民军垦部队率先在石河子、奎屯等地营建以钻天杨等树种为主的大网格、宽带式护田林,从此拉开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大搞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的序幕。此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推动林业发展,又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是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的启动,开创了新疆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第二步是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公益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启动,开辟了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形成了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新格局;第三步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通过实施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修复工程等,引导全社会坚决保护我们的森林、冰川、绿洲和草原。

60年来,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在天山南北持续铺展――全区森林面积从1978年的169.6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7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1.03%增加到目前的4.5%,新疆的防沙治沙工作逐步实现从“沙进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十二五”以来,新疆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674.7万亩,是目标任务量的137.1%。

在构建绿色屏障的过程中,新疆还通过林果业完美诠释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结合的最佳效应。60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造福各族群众的一项重要产业大力推进。截至2014年,新疆林果总面积达22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650万吨;在环塔里木盆地,建成以红枣、核桃、杏、香梨、苹果等为主,面积超过1500万亩的特色林果主产区;在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一带,建成以葡萄、哈密大枣、枸杞、时令水果、设施林果为主的若干个特色高效产业带。

如今,林果业已成为新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也同时带动了新疆木材经营加工业、森林旅游业、花卉产业、沙产业等其他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

污染减排成效显现

“蓝天多了起来,空气越来越好了!”这是如今乌鲁木齐市民的共同心声。这几年,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政府先后实施了以“煤改气”为核心的能源结构调整、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环境综合整治等类治理工程,乌市空气质量年年攀升,2013年一举成为全国首个主城区全部采用清洁能源供热的城市。

坚持民生优先,还蓝天于民,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监测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区四项主要污染物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

2014年,我区四项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年度控制目标任务,其中,氮氧化物排放出现拐点,首次实现由升转降。

为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相继启动实施“蓝天行动计划”和“蓝天工程”,明确了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到2017年,实现全疆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其中乌鲁木齐市等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乌鲁木齐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4年4月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了今后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明确了涉及11个方面49项重点工作任务。

夯实生态环境底色

生态环境问题事关我区各方面可持续发展。

以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我区不断夯实生态环境底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这5年,一批重大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实施;城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持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启动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喀纳斯湖、乌伦古湖等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阿尔金山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被确立为部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这5年,我区88个县市28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完成,全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得到了保障。

这5年,我区环境监管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有效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全区已建立部级自然保护区1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7个,占全疆国土面积的12.95%,全国排名第四位;累计成功创建部级生态乡镇24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87个、部级生态村7个、自治区级生态村405个,部级生态文明示范区1个,建立有机食品基地130个。

生态文明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生态化;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02705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监测生态文明进程、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重点的基础。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内涵的直接体现。在实践中,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推动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 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王 会,等: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生态环境部分指标

系统层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生态

环境 生态环境

状况

生态环境

建设

环境质量状况 1 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生态系统状况 2 生态用地比例

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资源持续

利用状况 4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5 环保投资占GDP比例

经济投入状况 6 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

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7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 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污染治理状况 9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并无害化处理覆盖率

10 危险废物处置率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指标

系统层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生态型

物质

文明 物质

文明

物质

文明

生态化

生产发达程度 11 人均GDP

12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

生活消费水平 13 恩格尔系数

14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15 建成区地均GDP

生产生态化

程度 16 单位GDP能源消耗

17 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8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

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19 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

生活生态化

程度 20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

21 绿色出行率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表3 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指标

系统层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生态型

政治

文明 政治

文明

政治

文明

生态化

22 基尼系数

政府执政 23 公众对政府满意度

能力水平 24 行政管理费占财政

总支出的比重

公众参与状况 25 政府信息公开率

生态文明 26 生态环保工作占党政

实绩考核比例

建设的政府

执政状况 27 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

公众参与状况 28 生态环境议案、提案、

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表4 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指标

系统层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生态型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生态化

科技水平 29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文化水平 30 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

思想道德水平 31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

人口总数比例

生态科技水平 32 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企业的审核比例

生态文化氛围 33 生态环境知识普及率

生态文明

意识水平 34 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

人口总数比例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表5 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指标

系统层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与区域外

部的关系 与区域外

部的关系 对外部资源环

境的占用状况 35 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

四、结 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内涵,构建了“1+3+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体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这一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体现了从理论内涵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基本框架,理清了具体表征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考虑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需加以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内涵阐释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虽然在具体指标选取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但是仍然有部分指标无法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具体数据,因此本文未能进行案例研究。在获得数据支持的条件下,通过指标数据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综合指数计算等步骤可以得到定量化的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其中,指标数据标准化是较为复杂的,试图从理论上确定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或者标准十分困难,在现实操作中多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多个区域之间相互比较来确定;指标权重可以通过专家打分、熵值法等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最后,综合指数的标准确定与评价等级划分亦较为困难,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是横向比较多个区域的综合指数从而得到各个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相对评价结果。

这一指标体系是基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而构建的,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认识也会不断调整,特别是关于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会不断深化,因此具体表征指标甚至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也应随之不断调整,以更好地评价生态文明水平并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 杨雪伟.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

\[2\] 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

\[3\] 张静,夏海勇.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21).

\[4\] 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2).

\[5\] 严耕,杨志华,林震,等.2009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快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 王贯中,王惠中,吴云波,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0,(1).

\[7\] 朱增银,李冰,高鸣,等.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0,(6).

\[8\] 朱松丽,李俊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环境,2010,(1).

\[9\] 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3).

\[10\]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1,(20).

\[11\]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2\]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13\]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1994,(3).

\[1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15\]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求是,2009,(22).

\[16\]郭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A\].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C\].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7\]曹文光,阎连珠.政治文明\[A\].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C\].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朱 蓓)第12卷第3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 No3

上一篇融合通信

下一篇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