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汇报材料范例6篇

采购汇报材料

采购汇报材料范文1

1成本管理实现量价双控

1.1价格的控制    

原有模式(材料使用前通过比价临时出具控制价)出具的材料,这里所说的材料,通常指苗木。其控制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投标时询价即投标成本分析时所采用的材料成本价格,一种是市场价(其他无预算的项目,或是新增合同外部分)。第二种控制价,无法明显的对比出物资采购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而随着企业对成本管理需求的不断扩大,企业期望能够实时地监控项目成本的波动,以期及时调整成本计划规避风险。显然,第二种控制价不能满足动态监控的需要。    

目前,通过实践,摸索一种新的思路。项目开工前,做总成本预算及项目目标毛利指标。材料(苗木,如法桐)的采购价格应以预算的价格为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成本是在预算的可控范围内的。在实施过程中,材料的采购价格应小于或等于预算价格。若发生个别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也应寻求其他途径降低其他材料价格,以期达到总的材料价格不超出预算的目标。采购部门和项目部都应该对材料采购成本负相应的责任,同时对材料支出低于预算的部门进行奖励。材料的品质同样重要,若因品质不达标而发生整改,其相应成本计入材料成本中。    

材料控制价为总成本预算内材料价格,实际采购价格不得高于此价格。施工一线和采购部门对工程材料的采购负100%的责任,确保每一个核算期内材料总价不超总成本预算材料总价。工程结算完后进行成本核算,核对材料总价与预算材料总价的差异,进行相应的纠偏。

1.2量的控制量的控制主要包括苗木、材料、机械、劳务4个方面。    

就材料方面来说,在房建、市政等工程领域一般都配备单独的仓库、料场,施工时严格按照定额消耗量领料,在量的控制方面做的比较好。在园林工程中,对于大批量单一材料可以集中采购,既降低材料成本又可以降低运输的费用。像市政园林的铺装类材料、砂石料等用量较大,就可以集中采购,按定额消耗量发料(前提要有成本计划)。而房产园林工程施工内容较杂,涉及的材料类别较多、量较少,一般都是施工时直接采购到场使用。尤其是像苗木类,一般都是施工前采购,到场即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收料后立即用于生产,缺乏材料员的把控,数量和质量无法保障。如果施工员在施工前未进行成本计划的话,材料极易发生超量或者损耗较大,如混凝土、碎石垫层过厚,砂浆使用过多,工料不匹配造成的窝工。就材料、苗木的量的控制措施。

1.2.1施工人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做好成本计划(采购计划仅为其中一部分)。纵向是指施工前的总计划、过程中的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横向是指每个时段的材料计划、人工计划、机械计划及管理费用的计划。做到人材机相匹配,减少窝工、材料浪费等现象。

1.2.2做好材料验收。质量的保障可以减少数量的发生,验收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严格按照规格要求进行验收。任何低于规格要求的数据都应该反馈到收料单上面。若规格达不到规格要求,但是能满足项目需求,项目可以收料,但是要将实际情况反馈到收料单上面,成本部将就实际规格进行价格的扣减。若项目收下达不到规格要求的苗木或材料,因此造成返工或损耗,项目将对增加的成本负全部责任。成控将在今后参与较大项目的收料,不定时抽查其他项目的收料。施工员收料时应对应规格进行拍照上传钉钉验收流程。未经验收的材料不予审核入账。

1.2.3各项成本发生时,在采购审批时,成本与招采都要对数量进行比对,对超出预算的进行控制,如无特殊原因进行的采购审批招采与成本审核人负有责任。

1.2.4成本数据统计表格的完善。每月发生的材料成本与预算成本、发生的进度相对应,及时分析出各项成本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并在生产会进行汇报。项目与成本都进行分析,并对比差异。    

机械在园林工程中的使用也较广泛,尤其是大型市政园林项目中树木挖坑、吊装、塑造地形、整理绿化用地的机械使用量较大。机械的使用考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施工水平,合理地组织施工机械有利于降低此项成本。

1.2.5施工人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做好成本计划,做好机械与进度及人工、材料的配合。若出现机械到场而无工作面或等待材料的情况,相应产生的机械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1.2.6机械收料单及汇总表的记录要清晰明确地体现机械的型号、工作时间段、工作内容、完工工程量。如:挖机(220型)、8:30-12:00、挖树坑100个;挖机(150型),9:00-11:00、整理绿化用地5001112 n    

园林工程中的劳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工程量的形式分包(如铺贴、栽植),一种是零星用工的形式。按工程量分包的形式发生的劳务进度,按量计价,容易控制。以零星用工的形式发生的劳务成本,以计口工的形式计价,较难控制。就我司目前项目情况来看,铺贴劳务、栽植劳务、养护劳务已渐渐转入按量计价模式,结构施工、水电安装施工、老项目绿化养护等较零星劳务依然为计口工。在今后的项目开展中,应减少计口工,尽量按量计价,控制零星用工比例不超过劳务总额的10%。

1.2.7对于按量计价的劳务,项目要按月上报劳务进度。成控会不定时去项目抽检劳务进度是否属实。

1.2.8对于计口工劳务,项目在上报劳务考勤时,应附带劳务口志,记录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及完工工程量。如:2018年3月20口,劳务10工口,打混凝土垫层。2完善产值成本统计制度    

通过完善相应的制度,督促各项目及时上报项目成本产值情况,确保公司了解最真实的项目生产情况。

2.1成本(报销单、材料货单及汇总表、劳务进度、零星用工、机械货单及汇总等成本数据)报账时间节点为每个月26口,上报上月26口至本月25口的全部成本数据。成本数据反应的是项目最真实的成本情况,成控部将对全部数据进行现场核查,若发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每偏差2%,进行研究和纠偏。产值上报时间节点为每个月28口。每个月,记录各项目上报数据的时间节点,按时上报。

2.2劳务进度应与材料货单、报销单同时上报。报销单、材料货单及汇总表、劳务进度、零星用工、机械货单及汇总等成本数据应一次性报给成本部,且不应发生调整替换。每个报账人员应上报本项目的成本汇总表,与其他资料同时上报。

采购汇报材料范文2

关键词:采购审计;材料价格;微机管理;规范管理

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对于我们刚转型为民营的发电企业物资采购的采购过程、账目审计应用计算机管理也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于采购工作时效性的要求,使物资采购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从而真正实现了“阳光采购”。

一、本公司物资采购审计应用计算机参与管理前,物资采购审计事项及管理模式

1.审计所购材料是否有采购计划,是否与订货合同一致,是否与验收入库单相符,各项签字手续是否完备;

2.审查发票上的数据计算是否准确无误,增值税、运输发票使用的税率是否符合国家税收政策;

3.审查采购价格是否异常,是否符合当前的市场行情;

4.对经审查价格过高的材料品种手工编制“高价采购与低价采购损失情况对比分析表”,以便进一步分析处理;

5.根据“分析表”提供的涨价幅度和损失金额,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作出处理。属于市场行情变化引起的合理涨价,可以办理审计签证手续;属于不合理涨价的,通知采购主管及采购人员与供货单位交涉,进行调价处理或退货处理,属于采购人员的违纪行为,移交纪检部门进行处理;

6.办理审计签证手续;

7.汇总计算一定时期内物资采购实际价总成本、计划价总成本、价差额等;

8.手工编制材料采购审计报表,做出审计报告。

二、本公司实现计算机参与物资采购审计的必要性

1.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健全,我公司的物资供应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所需的材料由原来的短缺经济时代转变为多渠道的市场采购,其采购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货渠道的不同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在对材料采购价格合理性进行审核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而就我公司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而言,配件大到成台套设备,小到螺丝帽,有近万种,单靠人的记忆力是无法准确掌握的,是手工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运用现代化的共进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全面地掌握各种材料的价格信息。

2.在材料采购审计工作中,需要审查所购材料是否有采购计划,数量、品种、规格型号是否与进货合同一致,审查来货发票、运费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中的数据计算是否正确,需要对每个数据进行复核求证,需要做好审查记录并定期对记录中的采购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这些工作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存在着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准确性差甚至出现人为的估算等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审计工作时效性的要求,必须运用计算机加以解决。

3.我们企业目前已基本构建了计算机管理办公自动化雏形,先后应用了《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劳资管理子系统》等一系列应用软件,已形成局域网,《远方通用物资管理系统》将为实现物资采购审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物资采购审核计算机辅助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1.账务处理功能。包括计算机采购计划、合同、出入库、库存、统计分析、核算、报表管理。

物资管理系统包括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核算、统计分析、报表管理。计划的编制通过计算机录入方式将经生产技术部确认后各生产部门年度、季度、当月生产需求采购计划输入《远方通用物资管理系统购》,通过系统自动核对现有库存量和库存高限量,通过程序设定的“计划采购数量-(库存量-库存最高限量)”自动生成物资采购计划表,然后审核人员可通过一批审核或逐一审核后产生采购计划表。这样避免了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存在着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准确性差等问题。

来货发票和仓库收料单上的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供货单位、采购人等有关信息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录入到物资管理系统中(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只需输入物资编码就可自动显示),这项工作是取得市场价格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汇总采购量、计算价差率、计算加权平均实际进价的基础,也是进行信息查询、进行价格合理性判断的基础。将月度采购计划录入计划管理的数据库中,是为了日常办理物资采购审计,自动核对计划,同时也可得到采购计划平衡表,采购计划完成情况一目了然,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汇总计算是对《物资管理系统》中贮存的数据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汇总,如某种物资一定时期内的采购数量、实际价格、加权平均进货单价、计划价、材料价差额等。通过计算分析综合价差率可以考核材料采购成本的升降情况,评价采购过程的经济效益。通过计算分类价差率和各类物资采购量在全部采购量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分析影响综合价差率变化的重要因素,找出物资采购审计工作的重点。按采购员、供货单位为标志进行分类汇总计算,通过价格水平的比较,可以评价采购人员的工作业绩,可以为选择可靠的供货单位提供依据。从而可避免人情采购或幕后交易,真正做到我公司一直要求的“公平、公正、公开”的采购原则。

根据《物资管理系统》中的采购审计明细账,月度分类汇总分析报表,高价采购与低价采购损失情况对比分析表,物资价格目录表等资料,从中得出结论,写出准确的审计报告,给公司主管领导传递准确的信息,以便领导层做出有效的决策。

2.信息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价格信息查询、采购计划情况执行查询、月采购情况查询、月分类采购情况查询、按供货单位查询、按采购员查询、高价采购与低价采购对比情况查询等内容。其中价格信息查询是核心内容,通过查询将近期内某种材料每次进货的价格信息进行对比,为价格审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3.辅助决策功能。主要包括自动核对计划;自动审查购货发票上的数计算是否正确,对采购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分析,并自动生成“高低价格损失情况对比分析表”等功能。

四、如何利用计算机实现上述功能

1.我公司应用的《物资管理系统》基本流程设计

利用计算机进行物资采购统计、审计,内容涵盖物资需求计划制订,采购计划制作,物资出入库管理,购销合同管理,物资核算,物资分析全过程。各模块之间有机结合,通过填写日常出入库单,自动完成物资的库存管理,并提供多口径进行物资统计和审计,可自动生成企业所需的物资统计报表和审计分析报表。

系统的初始设置全部采用自定义式,出入库记账方式可自由选择,提供了计划价、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个别分批五种计价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对照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加权平均的计价方式。

计划、合同管理用于对物资采购和耗用进行规划和控制,以达到满足生产,保证日常库存需要,减少盲目采购,尽量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进行合理的采购物资分配的目的。

2.如何实现计算机自动审计

计算机审计的过程就是在物资出入库工作时将采购合同号或采购计划号填入“入库类单据”中的“采购合同”、“采购计划”显示框中,按照发票明细和仓库收料表将物资代码(每个物品均有唯一的物资代码)填入相应的位置,将数量和来票金额录入,最后按“结单”按钮,不符合采购计划部分将会出现提示,可选择结单或放弃,如结单在后续的审计过程中将出现不良记录。如发票来货是成批计划,则按“计划填单”或“合同填单”按钮即可,如有差错,则不良记录也同样被记录下来。实际采购量小于计划采购量,或实际采购量大于计划采购量,屏幕上也出现提示,由出入库工作人汇报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

购货发票数据计算正确性的审查。某种材料在通过有无采购计划和订货合的审查后,系统要自动进行数据正确性的校验。对于发票中出现任何一种差错,系统都要给出误差金额的提示,并留下不良记录。在每录入一张“出入库单”记录后,系统还应自动计算出每种材料的计划价格总额,材料价差额和材料价差率,以便对材料的验收入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屏幕显示的计划价格总额与验收入库单上的计划价总额不符,则说明在材料的验收方面存在错误,可能是数据计算错误,也可能是任意改变了计划单价,还可能是仓库保管员确实未收到足够数量的材料,这要由审计人员进一步调查分析处理,对于验收单上填写错误的要退回更正。对于供货方未发够货物的要追索欠发的货物。对于材料价差率太高的,审计人员要注意审查其购货价格是否合乎市场行情。

价格合理性的审查。某种材料通过了以上各种审查后,系统还要对其价格的合理性自动进行审查。以上几种审查都有严格的标准和固定的计算公式,具有确定性,从而可找出价格差异的原因。

物资管理系统在对已录入计算机的购货凭证进行自动审查的过程中,如果在采购计划、订货合同、发票数据、价格方面任何一项发现了错误,都发出相应提示信息,管理人员在查明原因并的到审计人员核准后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物资管理系统对相应的记录做出特殊的标记。在后续的统计报表中出现相应不良数据,以便审计人员写出正确的审计报告。每一个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均是固定的,互不干涉,不能修改其他系统管理人员所录入的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五、应用计算机进行物资采购审计的好处

物资采购工作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运用计算机进行材料采购审计就是要让计算机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发现问题,然后由审计人员进行分析,加以解决,从而真正更好地服务于“阳光采购”。

1.为企业物资采购审计人员及时提供物资价格信息,使对物资采购价格的审计更加全面、有据、有力,并有效地堵塞漏洞。

2.有利于严格把握采购价格关,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汇报材料范文3

各子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无法对接,不能共享。由于系统缺乏总体规划,企业已有应用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如:订单无法对接到生产通知单,根据生产通知单生产后得出的产量表无法对接到计价单,产量表无法对接到财务系统等等。

二、印刷行业ERP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框架

第一,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生产流”——确保准确配套、准时交货。本文提出的生产为大生产环节,包括从产品报价(报价单,计价单)——组织生产(生产通知单)——完成生产(生产产量表)1.报价模块。报价是印刷企业生产经营的起始点,也是核心,印刷企业“报价单”既是与客户订立合同的起点,也是开具生产通知单的依据,既是内部成本中心分配的基础,也是财务结算的根据。印刷行业产品繁多,客户要求不一,报价单不应为一个单一模式,应针对此行业设计不同报价模块,如按份结算报价模块,按工艺结算报价模块,按品种结算报价模块,每种报价模块都应加入产量变化区间导致的不同报价结果。这样,企业在录入了基本信息之后,不同模块可计算出不同报价,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谈判手段,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参考。此模块形成“报价单”。2.生产模块。由于印刷行业客户对产品时效有极为苛刻的要求,作为核心的生产模块必须考虑到材料供应、流程精细管理、智能生产安排等,确保印刷品的时效,动态掌握生产的进展和完成情况。根据报价单,企业需要形成内部用“生产通知单”,安排生产。而针对特定的印刷机型,报价模块可与生产模块对接,生成包括产量、纸张、机台、生产起止时间、交货时间、技术要求、其他特殊要求等在内的详细生产通知单。这样生产调度直观的了解到如何安排印刷,保证时效,提高收益。3.完成生产。印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客户临时变更部分印刷计划,这样需要生产调度随时调整生产通知单,生产结束后,车间统计人员可以生成最终“产量表”。根据产量表,再结合之前与客户订立的报价单,形成最终的“计价单”。至此生产模块基本结束,尤其产生的关键输出——计价单、产量表要与财务模块结合,计价单用于跟客户结算,各责任中心分配收益,产量表用于产品成本分配等。

第二,以库存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确保资源优化、成本有效控制。本文所指物流也是大物流概念,包括从物资采购(采购清单)——材料耗用——库存管理等(本月车间材料领用、消耗、结存汇总表)。1.物资采购模块。物资采购是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开始,同时又是物流和资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信息正常流动、交货期、降低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一直是各行业实施ERP时关注的重点,ERP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为改善流程、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极大的机会。此模块,一方面使企业提高了自身的采购管理水平,系统中各种基础数据及时有效,准确率达,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各相关环节和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采购成本降低,采购周期缩短,资金占用率减少,采购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与公司应用的其它子系统实现了很好的融合,企业信息在各部门之间流通加快,数据共享。根据不同要求统计某段时间的采购情况,生成“采购单”,实现了对采购流程的跟踪管理,包括采购申请、制订采购计划;维护和修改采购单;查询各种采购单的执行状态;收货、退货管理等功能。根据采购单制作相应付款计划并生成报表,付款计划表需要跟现存财务软件自动对接。2.材料消耗及库存管理模块。根据生产通知单,各车间从材料库存中心领用材料,根据生产安排耗用材料,需要使用此模块,到结算日,可以自动生成带有材料领用、材料消耗及结存的明细表。即自动生成库存管理台账。印刷ERP必须通过材料需求分析,完善的库存管理包括库龄管理,以及工单物料预算、工单定额领料等进行资源优化,有效控制成本。使得印件所需纸张、油墨、辅料等能及时、准确、定额供应。由此模块生成的“材料结存单”既是下次采购的起点,也是库存管理的重点。至此生产模块基本结束,尤其产生的关键输出——“采购清单”、“付款计划表”、“材料收发存汇总表”要与财务模块结合,采购清单用于跟供应商结算,材料收发存汇总表用于各责任中心分配材料成本,同时用于库存材料管理。

采购汇报材料范文4

1、 早上9点前提交资金日报表、承兑明细表、信用证未付明细表

2、 上午将本日须付款凭单交主管审核签字,下午3点前付款

3、 下班前将本日现金、承兑汇票进行盘点核对

4、 将下午将银行结算凭证取回交制证人员制证

5、 对票据进行审核将票据及时托收

6、 关注外汇汇率、银行利率变动及外汇管理政策

7、根据业务情况更新借款明细表、应付票据明细表

出纳岗位每周必做:

1、 每周一将上周付汇资料进行核对,及时收集报关单、付汇核销单、合同等进行外汇核销

2、 每周将外汇资金与信用证未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醒主管关注外汇收付汇款变动

3、 及时安排工作,做好每周四的现金报销工作

4、 根据资金月度计划及用款申请单(审批后)安排材料付款

出纳人员每月必做:

1、 月末及时提交月度利息、应付票据、信用证付款计划

2、 每月20日前及时将利息付款至指定帐户

3、 月末将货币资金、票据盘点数与帐面进行核对接受公司抽盘

4、 对连续3个月未用帐户采用适当方式提醒集团财务及部门主管注意

5、 关注公司资金变动每月7日提交上月资金运用报表

出纳人员每年必做:

1、 根据日常业务统计分析,编制日常存量资金预测数

2、 做好每年的工作总结,提交资金管理及运用建议

重点工作:

利息、应付票据、信用证、借款的跟踪 进出口收付汇的核销 资金的安全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税务部分)

税务会计每天必做:

1、 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动及新政策对公司的影响,及时提醒公司领导

2、 协助解决外部门提出的税务问题,为公司内部需要提供咨询服务

3、 根据销售管理部门的申请,及时开具增值税发票(次日上午前)

4、 每日上午将上日开票情况输入销售管理系统

5、 每日关注出口开票及单据是否过期是否需要延期,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6、 核对各单位的发货、来款情况,督促下游客户开票资料的完善,提供各合同单位已发货未开票信息。

税务会计每周必做:

1、 每周关注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注意交税情况

2、 及时将出口退税申报资料收集申报结束,防止过期

3、 关注国产设备的税款抵扣事宜并及时处理

税务会计每月、季必做:

1、 及时完成相关税务申报及税款的用款申请划拨

2、 及时完成地税季度小税种的申报及用款申请

3、 及时完成季度所得部申报

4、 月底前完成本月增值税发票、运费发票的认证

税务会计每年必做:

1、 三月份前完成资产损失、坏帐损失等申报鉴定工作

2、 三月份前完成年度所得税申报及汇算清缴工作

3、 完成年度小税种的汇算清缴

4、 完成年度纳税等级的评定申报工作

重点工作:

出口退税的处理 发票认证 年度汇算清缴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成本部分)

成本会计每天必做:

1、 关注每日水、电、汽消耗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2、 关注每日加工质量,出现成品率、优级率异常应及时报告

3、 关注每日生产产量,出现异常停机时应及时报告

4、 关注每日质量成本的发生,出现2000元以上质量成本时应及时报告

成本会计每周必做:

1、 核对成品仓库出入库明细帐与T3系统是否相符

2、 登记外销发出商品明细帐及发出未能确认收入商品明细帐(合同号、数量、日期、发票号)

3、 每周负责退库产品的登记退库产品明细帐并与仓库台帐核对,跟踪退库产品的处理情况

成本会计每月必做:

1、 每月4日前结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

2、 每月3日负责检查制造费用、人工成本发生额是否合理,发现异常应调查原因并及时报告主管

3、 每月8日前提交本月产品毛利分析表,对重点产品的毛利波动找出合理解释

4、 每月10日前完成各膜种的成本分析及毛利年度比较分析

5、 每月15日前完成成本的灌数据工作

成本会计每年必做:

1、 负责编制成本倒轧表,协助税务会计完成年度所得税申报

2、 负责年度成本预算的编制与调整

重点工作:成本核算 成本分析报告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销售管理部分)

销售管理会计每天必做:

1、 及时审核销售合同价格是否符合公司政策,并将生效合同录入销售管理系统

2、 检查每天的电汇传真、卡现金、承兑汇票来款情况,确认来款单位,录入销售管理系统承兑、卡现金同时登记备查帐

3、 根据来款情况,编制收款凭证,做到日清月结

4、 外销合同发货需与业务员确认收汇,查询收汇是否入帐;确认信用证,查看发货情况与信用证是否相符;确认TT支付方式定金是否到帐;跟踪信用证的来款期限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销售、财务主管

5、 根据销售部发货通知,查看销售管理系统,与业务员确认来款,与银行确认货款到帐情况,签发发货通知。遇到特殊情况,需请示领导。

6、 根据仓库的出库单、出门证登记销售管理系统,并且核对发货员所发的货数量与签发的数量是否一致,金额有无超出

7、 每天查看销售合同客户余额,有无不正常,如有不正常数据,要及时与业务员联系,及时对帐

8、 每天查看到期货款,及时通知业务员回收,并通过发货及时控制到期未收应收款;对于特殊情况,领导签字同意发货的欠款和承兑复印件款以及不符合公司规定的承兑款,及时跟踪,并上报领导结果

9、 追踪由于质量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退货、换货、当地处理、赔偿等事项,最终归集所有单据,录入销售管理系统,同时将相关单据转给成本会计记帐

10、 复核客户退货款申请,确认退款;复核外销佣金,归集收汇单据

销售管理会计每月必做:

1、 月末协助其他人员进行销售出库汇总并与销售合同数据进行核对,检查合同输入是否正确,试用膜有无全部登记备查帐,质量成本单据有无全部转交成本会计

2、 每月复核承运单位开具的运费发票是否与合同发货一致,计费标准是否符合招标约定

3、 每月月初编制销售分公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月初按时与出纳人员核对承兑余额;查看用友销售公司科目余额有无不正常现象,及时调整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材料部分)

材料会计每天必做:

1、 审核原材料入库单、出库单,定期出收发存报表

2、 登记原材料采购合同台帐,审核合同生效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3、 关注原辅料的库存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汇报主管

4、 及时将采购发票制证入库,并将发票与采购合同、订购单进行核对

5、 关注原料价格变动信息,分析原料市场趋势,提供采购策略建议

材料会计每月必做:

1、 关注各材料的入库情况,对已付款未收货及运输短缺情况进行追踪及时查明原因。

2、 及时将增值税票抵扣联交税务会计认证,关注进口增值税票、运费发票的抵扣时限是否超三个月

3、 对暂估入库的材料进行跟踪,及时向相关部门催要发票

4、 复核每月废膜销售出库单,注意出门证的连续性,分析每月废膜中的垃圾膜、珠光膜、消光膜比例是否合理并及时报告财务主管

5、 按时审核用友库存管理系统的材料入库单,出库单,完成月末记帐、结帐工作,每月3日出材料成本报表

6、 按合同号完成各合同资料的归档工作

7、 分析各月材料消耗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时应与相关部门分析确认原因并报告主管

材料会计每年必做:

1、 指导仓库保管员完成年度采购计划价格的调整及帐务处理

2、 负责年度原辅材料的盘点工作,配合事务所的抽盘

3、 年度末对存货的减值情况进行测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重点工作:价格的审核 在途材料的跟踪 年度盘点

财务工作岗位日常工作指引(综合会计部分)

综合会计每天必做:

1、 根据银行单据及时对银行凭证进行帐务处理,做到日清月结

2、 不定期从集团采购中心获取公司各类原料、辅料采购合同,并登记台账(舒康合同、双良合同),结合付款、入库关注采购流程

3、 财务主管安排的其他事项

综合会计每周必做:

1、 按周从T3数据库导出出库单,进行销售汇总,并且与仓库周报、销售合同核对,每周将销售汇总送成本会计结转成本,月底调节后交集团开票

2、 每周将低值易耗品登记台帐、固定资产输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综合会计每月必做:

1、 每月根据大酒店与销售公司送达的账单,编制酒店消费明细表,进行车辆费用的归集,同时进行账务处理

2、 月底,编制工资福利计提表,完成当月人力成本的核算及计提;根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明细表进行当月固定资产折旧及预提费用的计提

3、 每月编制舒康、恒创及恒创科技三个公司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 每月15日左右,关注供应商往来,结合相关账期,关注往来账余额是否存在异常,并分析原因,报财务经理处理

5、 核对A、B、C及集团销售内部往来,金额无误后再与集团内部各子公司核对往来

6、 编制财务信息表报集团财务;编制每月各部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明细分析表,并关注是否存在异常

7、 月末及时计提银行借款利息,及时完成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工作

8、 每月月末编制合同汇总表,报告马总公司基建、设备合同付款及尾款情况

采购汇报材料范文5

关键词:生产制造企业;暂估材料;实例探讨

1.暂估材料核算概述

为了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存货情况,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对这些材料暂估入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因为材料已到企业办理入库手续,可发票没有取得,财务部没法进行正常入库核算。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都是持续经营的,货票同到、货到票未到、票到货未到,这都属于正常情况。但会计核算又是有期间的,且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月底即使对于货到票未到的材料,为了尽可能真实地体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必须对这些材料进行核算,先进行暂估,待收到相应的发票后予以冲销,会计业务上把这种方式称为“暂估入库核算”。

1.1暂估材料现行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可见,暂估的这部分材料确认为存货时,应进行账务处理,但是到了月末结账时,因发票未到,所以这部分材料无法明确计价。目前,我国企业对暂估材料的处理是先以合同价或计划价进行入账核算,下月红字冲销,待收到结算凭证时按正常情况处理。即月末有暂估材料时,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材料”科目;下月初,红字借记“原材料”科目,红字贷记“应付账款―暂估材料”科目,把上月的暂估全部回冲;待收到发票时结算时,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1.2暂估材料处理方法

暂估材料验收入库时尚未收到发票,只能确定计划成本而不能确定实际成本。月末,为了核算材料的库存成本,企业一般是先将这些材料暂估入库,然后下月初再红字冲回。对于暂估核算的方法,企业之间的核算方法也有些不同,有的是在发生时处理,有的是在月末处理,总结如下:

a单到暂估,暂估全冲。本月验收入库单到就先暂估入账,等到下月初,做红字凭证全部回冲。收到发票时再按正常材料处理程序做凭证。

b月底暂估,暂估全冲。为了简化工作,单到暂不做暂估,月底统一暂估。下月初,做红字全部回冲。待收到发票的当月底再按正常处理程序入账。

c月底暂估,差额冲回。也是月底暂估的一种,不同之处就是下月初不用全部回冲,回冲差额部分就可以。这样简化了工作,减少了一些繁琐的程序。

2.暂估材料实例探讨

由于企业性质、会计核算方式等不同,各企业暂估材料入账的操作方法也有所差别。笔者所在企业为军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其中外购材料有上百种,供应商也有上百家,暂估业务也很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

第一:验货入库。采购员事先根据仓库保管员提出的购买计划来进行采购,然后与往来单位签订采购合同,价格审批后,再向财务申请付款采购材料。货到后,材料验收入库时按计划价填制一式五联验收入库单,入库单分别为:存根联(采购员留存);报销联(跟发票后);记账联(库管员);计划统计联(计划员);会计稽核联(财务)。入库单上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实际价和计划价、供应商名称等信息齐全。笔者企业材料核算采用的是计划成本法,采购员和仓库保管员是不同的人担任,采购、保管职责分离。专人管理,权责明确。

第二:稽核收票。月末,材料会计对仓库保管员登记的材料明细账进行稽核,同时会计人员要根据保管员制作的当月收发存汇总表进行核对:汇总表入库合计金额要与所有验收入库单计划价合计数一致;汇总表中出库合计金额要与所有领料单(限额领料、调拨单、废品通知单等)计划价合计数一致。最后根据汇总结果登记企业原材料明细账。

第三:分票核算。核对无误后,将收回的入库单和领料单分别按供应单位和领料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制作在途材料明细表和暂估材料明细表,再以两个表为附件做在途材料和暂估材料入库凭证。

首先在每个月中,会计员根据收到的原始凭证(笔者企业发票后有采购合同、材料验收入库单、发票报销联和计划统计联)做账:

借:材料采购(实际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

其次,暂估入库。由于本企业购买材料品种多,通常购货单位会现在本企业挂账,等材料入库、发票到时在付款。所以企业会先事先与往来单位签订购销合同,一般材料是陆陆续续才能全部验收入库,等这些材料验收都验收入库了,采购员按合同要求开来发票。这样一来,发票的取得周期比较长,故只能采取发票收到再回冲方式处理暂估入库。收到发票的次月再用回冲方式处理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或周转材料

贷:应付账款-应付一集团外-暂估应付款

最后,材料入库,冲上个月暂估。为了准确核算本企业暂估材料,采取五联单抽单法。平时付款业务时,要附三联和五联单,三联单作为原始凭证附在付款凭证后,五联抽出来单独放。材料会计稽核收票后,收取第二联。最后找出两联(二联和五联)相对应的入库票,做在途物资入库:

借:原材料或周转材料(本月在途计划价)

应付账款-应付一集团外-暂估应付款(上月暂估计划价)

贷:材料采购(实际价)

材料成本差异

以上就是笔者所在企业暂估材料的处理方法。企业客户很多或发票长期未到,每月都要估入和冲销一次,太繁琐,工作量也大。所以本企业采取的是发票未到的当月月底暂估,发票到达的当月月底再冲回,不必以后每月月初冲回,月底再暂估,这样可减少一些工作量。本企业在应付账款下单独设置暂估明细户,但却不能准确反映账务中每个供应商的款项。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一笔材料可能会出现分批开票的情况,到票的材料根据发票入账,月底或期末没有到票的材料暂估入账。其他对于由于材料暂估而引起纳税调整等变化还值得自己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出版社[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采购汇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国际总承包项目;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9日

一、国际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

国际总承包项目是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一)国际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国际总承包项目一般合同金额较高,一旦出现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业主不能按时支付进度款,就会给承包商的工程进度带来巨大影响。同时,国际总承包项目的合同工期长,一般少则十几个月,多则几年。在这样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大大增加,比如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原材料、劳动力和汇率变动等影响价格变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对企业的工程管理,尤其是项目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国际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国际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项目风险识别、分析、应对和监控的过程,与项目执行、项目其他管理领域交互作用,并且在项目生命周期不断的重复。

二、风险应对

(一)风险应对规划。风险应对规划的目的是预先决定应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过程和资源(如时间、资金、人员)以增加项目目标实现的机会,减少风险造成的威胁。风险应对主要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项目管理人员要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有所作为,并明确哪些风险可以承担,哪些风险是不能承担的。

2、最大期望值(最小后悔值)原则。保证应对措施可以使项目得到最大的利益,最大期望值(最小后悔值)所对应的措施是最优方案。

(二)风险应对策略

1、消极风险(威胁)应对策略

(1)风险回避。改变项目计划,以排除风险或条件,或者保护项目目标,使其不受影响,或对一些受到威胁的目标降低要求。

(2)风险转移。将风险的后果连同应对的责任转移给第三方,风险转移实际是将风险责任推给另一方,而并非将其排除。包括利用分包、保险、履约保函、担保书和保证书等。

(3)风险减轻。把不利的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提前采取行动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降低其对项目目标产生的影响。减轻风险的成本应与风险发生的可能概率及其后果相称,如果不能降低风险的概率,则应设法减轻风险的影响。

2、积极风险(机会)应对策略

(1)风险开拓。通过确保机会肯定实现而消除与特定积极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

(2)风险分享。将风险的责任分配给最能为项目获取机会的第三方。

(3)风险提高。通过提高积极风险的概率或其积极影响,识别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风险的驱动因素,致力于改变机会的“大小”。

3、威胁和机会应对策略。风险接受:表明项目已经决定不打算为处置某项风险而改变项目计划,或者表明他们无法找到任何其他应对良策。无论是出于对已知风险的应对成本、效果考虑,还是由于很多风险的发生不能被有效的识别和管理,任何一个国际总承包项目,都不可能回避或转移所有风险,因此必须为未知风险和打算接受的已知风险留出管理储备和应急储备,包括时间、资金或者资源方面的储备。

(三)风险应对方法。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影响程度理论上决定了风险应对的方法。当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都较高时,风险转移的成本太高,恰当的应对威胁风险的方法是风险减轻和回避。威胁发生概率较高,影响较低时,恰当的应对方法是风险减轻和接受。减轻措施主要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损失;发生概率较高是可以预测的,而且影响较低,因此接受更加节约成本。威胁发生概率较低,影响较高时,恰当的应对方法是风险减轻和转移(如转包、保险、担保等)。较低的发生概率意味着风险的损失期望值较低,使得风险转移的成本不会太高;较高的影响意味着风险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巨额损失和灾难性后果,因此建议尽可能减轻风险对项目目标影响或向第三方转移部分风险。威胁发生概率及其影响都较低时,建议的应对方法是风险接受。(表1)

三、风险应对措施

(一)项目投标报价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投标报价阶段(含合同谈判)风险管理的重点是筛选高等级风险,根据风险排序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和措施,预留风险储备金。项目投标报价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有:

1、工程所在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项目所在国的政治局势、与邻国的关系及潜在的战争危险、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民族和宗教纠纷、有无内乱或恐怖活动等方面的分析,评估这些政治和社会因素会给工程项目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关注项目资金来源,了解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和金融货币政策,是否会实行货币和汇兑限制等。了解项目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习俗与宗教等。

2、报价的风险应对。由于FEED文件深度不够,可能造成工程量的偏差,设备、材料和劳动力费用上涨等因素,都会导致报价偏差。因此,要充分考虑工程量的偏差、物价上涨、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工期紧张等风险因素,结合合同的权责利条款和风险分担条款,提出合理的报价。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或合作单位。投标者可以合理、合法地将其外包给分包商或合作单位以实现工程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

3、投保。进行保险规划,列出需要投保的险种、保险数额、期限、保险费用等,以分析可转移风险的范围和成本。

(二)项目执行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1、设计阶段。设计是国际总承包项目执行中的关键阶段,设计方案是否适用、是否优化、是否合理决定着整个项目实施的成败。

(1)索赔。承包商根据合同向业主或分包商进行索赔是减少经济损失,避免风险的重要手段,要求承包商要有较高的项目合同管理水平,专业的索赔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索赔意识。

(2)加强设计分包管理。将一些专业性强的设计范围分包,选择有丰富工程经验、有实力、有信誉、有国际经验和人才的设计分包商,并且明确设计分包商的工作范围,避免出现设计漏项。

(3)加强承包商的设计管理。承包商内部按照项目执行程序规范设计管理,对外加强与业主、专利商以及设计分包商的沟通和协调。

2、采购阶段。采购是国际总承包项目的重要环节,采购的设备材料种类较多,不同材质和规格的产品价格差异大,供货周期长,运输条件复杂,清关程序与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采购合同额在总承包项目合同额中所占的比重大。因此,国际总承包项目采购阶段风险的识别、分析、应对以及监控,是实现项目进度目标的支撑,更是实现项目利润的重要保障。

(1)设计风险。一是认真审查合同中对设计文档提交的具体要求以及程序,避免由于提交的设计文档不符合要求而反复修改。严格按照项目文档管理程序提交需业主审批的设计文档,并积极与业主进行沟通,以缩短业主审批的时间;二是优化设计组织,规范设计人员行为,严格执行三级校审制度,对需要提高设计标准的部分,应组织专业评审。在设备材料采购招标过程中,首先进行技术评标,技术标合格的厂家组织进行商务评标,在技术标合格、商务条件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最终评议核算价格的高低确定中标厂家;三是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设计变更,首先向业主提出澄清,在得到业主明确答复后再开展下一步的设计工作,并保留变更与索赔的相关证据。

(2)供货商风险。在项目投标报价阶段,供货商风险的应对措施有:第一,积极寻求业主支持,与业主指定的供货商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以获得较为准确的供货商报价;第二,对于独家供货的设备和材料,承包商应尽早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通过设计优化减少对独家供货设备材料的依赖程度。

在项目执行阶段,供货商风险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第一,由于业主指定供货商,造成采购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的,要积极与业主进行沟通协调,并保留变更与索赔的相关证据;第二,加强对初次合作供货商的资金、信誉以及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调研;第三,与供货商签订严格的合同条款,在付款、检验、监造、运输、违约和索赔等条款中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并对质保金做出要求;第四,加强催交、驻厂、监造、第三方检验以及运输等采购环节的管理。

3、设备材料价格上涨。国际总承包项目大多是固定总价合同,设备材料的采购从项目投标、中标、合同签订到执行,往往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其价格受政治、经济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在项目投标时的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之间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变动、国际原油价格起伏以及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等,都会对设备材料的价格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设备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第一,了解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形势,掌握国际市场设备材料价格浮动的趋势,在投标报价时对受市场影响较大的设备材料价格考虑适当的价格上涨系数,确定合理的风险储备;第二,在项目主合同签订阶段争取有利的合同条款,例如设备材料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如果合同中已包含了调价条款,承包商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准备和提供各阶段设备材料涨价的记录和证据,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计算采购费用的变动,并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第三,在实际采购过程中调整采购计划,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和工程计划进度选择合适的进货时间和批量,结合周转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汇率、利率等情况采用合理的付款方式和付款币种等,尽可能减小价格变动对项目总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4、物流运输风险。了解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进出口操作流程,雇佣专业的货代和清关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货代和清关公司保持有效的沟通,制订合理、高效的物流运输方案。

5、外汇交易风险。外汇交易风险是指在国际总承包项目中,业主支付币种和承包商进口设备材料支付币种不一致的情况下,当汇率发生变动时,实际采购成本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应对措施有:一是在项目投标报价阶段,以多币种组合的方式进行报价,尽可能降低采购设备材料需要支付的币种与业主付款币种的不一致;二是在项目投标报价阶段,通过与业主的积极沟通和谈判,在主合同中条款中约定汇率损失的调整方式,降低外汇交易风险;当汇率发生波动时,变更设备材料的采购地来减轻汇率变动所造成的影响;三是在项目执行阶段,结合汇率波动的情况,合理调整设备材料的采购地来减轻汇率波动所造成的影响;四是选择适合的外汇交易方式,如远期外汇交易、外币期权交易等。

(三)施工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由自然界的实质性风险因素导致的财产损毁和人身伤亡的风险,如地震、雷电、暴风雨等灾害造成的损失。自然风险应采取风险减轻的策略,对施工所在的自然环境及其他的一些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掌握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气候自然条件,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历史纪录等。

2、协调风险。国际EPC总承包项目一般来讲可借鉴的经验较少,要加强协调管理,设置界面管理岗位,派出界面协调员,负责沟通协调。主要包括:与业主的界面管理、设计与施工的界面管理、采购与施工的界面管理、施工分包商之间的界面管理、与项目所在地政府的界面管理等。

3、设计变更风险。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将给承包商带来巨大的风险。如何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避免或减少设计变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应对:一是在设计阶段,要加强管理,提高设计水平,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及其他自然因素,加强现场考察;二是对业主造成的设计变更,根据合同与业主进行磋商,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对工程进行相应的修改;超出合同范围的,要求业主变更,增加相应的费用。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合同管理是有效规避业主造成的设计变更风险的主要手段。合同既是项目执行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应在投标报价、合同签订、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从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合同条款,对可能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并针对这些风险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4、施工分包商的风险应对。加强对施工分包商的信誉、经验、资金与实力的分析比选,施工分包商导致的项目延期或质量问题,根据合同进行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