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研究生论文范例6篇

建筑研究生论文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建筑业,生产率,影响因素

 

1 前言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项目管理论文,中国建筑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河中国建筑业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产业化程度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这些都与建筑业的地位和发展需要不相符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项目管理论文,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对建筑业效率的研究上,已有对全国和部分省份层面上进行分析论文下载。王幼松(2000)利用非参数方法的经济计量分析模型,对1981~1996年间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建筑业在这期间发展呈良好上升态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提高。庄焰等(2006)基于建筑业对能源过分消耗的特点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投入指标中引入了能源要素,对中国建筑业1991~2003年的投入产出整体效率及各投入要素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在1991~1993年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随后的10年间均保持较高的效率值,但无明显提高。史修松,徐康宁(2006)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状况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林晨(2003)应用DEA方法对广东省建筑业1985~2000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项目管理论文,结论显示,广东省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其年平均增长率为3.76%。

吴伟巍,李启明(2007)从技术进步的含义出发,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得出江苏、上海和浙江的资本弹性系数和劳动力弹性系数,进而分别计算和比较了三个地区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年技术进步贡献率和各年相对于1995年的技术进步系数。

以上分析表明,已有学者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了DEA方法的分析,但是传统的DEA方法无法进一步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因此项目管理论文,本文运用SBM-DEA方法对河南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弥补传统DEA方法的不足。

2 研究方法和指标

2.1 研究方法

以往对生产率的测算主要是采用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其主要缺陷包括: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制度约束和假设和没有区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进行生产率研究的两种面板数据基本模型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把TFP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可以深入地研究经济增长的根源,但必须事先设定一定的生产函数形式和行为约束,这会造成对生产率估计的误差论文下载。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Fare(1994)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效率变化(Efficiency change)和技术变化(Technical change)两部分,并可将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技术变化部分亦可作进一步的剖析。2001年KaoruTone提出了SBM模型,可以解决了传统模型存在的效率大于1的问题。基于投入角度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如下:

(1)

=技术效率变化(Tech)×技术变化(Tch)= 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变化

其中:技术效率变化项目管理论文,技术变化。

测度建筑业生产率的增长及变化,必须求解上述四个不同的距离函数、、和,在测度距离函数值时,如果遇到SBM的效率值为1时,我们再利用SBM超效率模型进一步测度这些SBM有效的超效率,最后求解出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2.2 变量选择及处理

(1)产出指标。一般选用工业总产值,单有的研究也采用净产值作为产出数据。工业总产值计算投入数据时包括了中间投入,后者则只考虑资本(固定资产净值)和劳动力。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采用总产值的指标。

(2)资本: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度量。

(3)劳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项目管理论文,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衡量。本文用乳制品业年从业人员作为历年各地区劳动投入量的指标论文下载。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

3 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3.1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

分析运用DEA-Solver-Pro5.0软件计算出了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技术变动状况。总体结果如下:

表1列出了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结果。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以0.51%的速度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支撑着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两个部分,可以清晰的发现,技术效率以年均0.12%的速度下降,而技术进步则以年均0.65%的速度上升,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更明显,因此使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正值。在技术效率变化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中,纯技术效率以0.05%的速度下降项目管理论文,而规模效率以0.07%的速度下降,使得技术效率的变化也呈下降态势。通过计算的Malmquist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简单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表1 建筑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2000~2009)

 

生产率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纯技术效率变化

规模效率变化

技术变化

2000-2001

1.0027

0.984

0.9993

0.9847

1.0190

2001-2002

1.0193

0.9892

0.9945

0.9947

1.0304

2002-2003

1.0286

0.9917

0.9908

1.0009

1.0372

2003-2004

1.0291

0.9985

1.0119

0.9868

1.0306

2004-2005

1.0318

1.0102

1.0022

1.0080

1.0214

2005-2006

1.0024

1.0175

0.9937

1.0240

0.9852

2006-2007

1.0019

1.0028

1.0047

0.9981

0.9991

2007-2008

0.9277

0.9968

0.9984

0.9984

0.9307

2008-2009

1.0028

0.9983

1.0003

0.9980

1.0045

平均

1.0051

0.9988

0.9995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2

关键词: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的对象是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跨世纪的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史、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经验。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场所精神;知觉现象学;应用

1. 前言

1.1研究课题的哲学背景

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现象学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的西方哲学,就其较核心的部分而言,是由以下三大思潮组成的:一是以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为主线的当代知识论哲学,二是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主线的欧洲人本主义哲学,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与其它哲学流派的结合为主导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用西方学者哈贝马斯的观点,西方哲学在二十世纪己经提供了四个最重要的运动:l、现象学运动;2、分析哲学运动:3、结构主义运动;4、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而其中的现象学运动则代表了欧洲大陆哲学最主要的思潮。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日益国际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纯净的国际式”建筑的缺陷:过度理性化和抽象化,过度追求被简单划分了的功能;忽视了建筑以外的环境,漠视历史传统,造成建筑形式的趋同和内容的空洞;或者是对形式的片面追求而忽视了人的感受……

5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理论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各种流派百花齐放,如:语育学、符号学、类型学、现象学、行为心理学等,各有千秋。当代建筑创作领域也已经广泛吸收了许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并融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众多现代建筑第二代,第三代的大师们,用实际行动提供了多种方法和途径,以创造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环境。从首先对现代主义进行人文主义反思的赖特、勒•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到重新关注历史语汇的斯特林、路易斯•康,无不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亚历山大、阿尔多•罗西、凯文•林奇等人对城市与建筑的深邃思考,使建筑师的目光第一次从孤立的形体语言运用拓展到它所共处的、共同构成的环境中去。

目前建筑现象学是沿着哲学范畴的现象学理论发展方向,顺承发展的。由于建筑现象学研究的中心在欧洲,且创立时间较短,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少,并且大多以转述、介绍欧洲先进理论为主,缺乏系统性。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建筑现象学资料进行大量阅读,整理,归纳的基础上,对建筑现象学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并且对其在现象学两大主要流派影响下,产生的建筑现象学的两大方向进行论述。

此建筑理论与我国传统唯物主义观点相悖,所以大家在理解,研究过程中会感到生涩难懂,所以本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当代建筑师及其作品为例,对其进行生动,形象,具体的论述,为以后的建筑现象学研究、学习提供参考,使大家系统直观的了解建筑现象学,并对其场所、知觉两大方向有所分辨。

2. 现象学、建筑现象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2.1定义

现象学(Phenomenology)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他在1907年对现象学所作的定义是:“现象学:它标志着一门学科,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特殊的哲学思维态度和特殊的哲学方法。”现象学不是一种统一的学说,而是一场“浪推浪”的哲学运动。胡塞尔本人的哲学也是不断变化的,他自称是一个哲学的“永远的”“探索者”和“漫游者”。

广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研究。由于其中心议题涉及到人、环境、场所、建筑和世界等内容,建筑现象学在不少论著和文章中也被称为场所现象学,人居环境现象学或人居世界现象学。狭义的建筑现象学则特指由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琴•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所创立的一种建筑理论。

2.2现象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2.2.1国外研究情况

现象学是20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创立的与西方形而上学哲学传统截然不同的哲学与方法。他反对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哲学方法,主张认识事物要尊重现象本身,认为“现象”是一切知识的根源或起源。为了彻底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将有关这一事物的一切观念、信仰、理论加以“悬搁”,放在括号内存而不论,而从直接直观到的经验出发寻求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转变一种态度,一种观察事物的观点。

这些观点最早阐述与1900-1901年出版的《逻辑研究》一书中。胡塞尔的巨著《逻辑研究》第一卷发表,题为《纯粹逻辑导引》。在书中,胡塞尔批判了当时在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心理主义观点。一年后,《逻辑研究》第二卷发表,题为《现象学与认识论研究》。书中胡塞尔通过对意识的现象学本质分析,提出了后来被称为“本质直观”或“本质还原”的方法。随着《逻辑研究》的发表,现象学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从而揭开了现象学运动的序幕。《逻辑研究》一书始终被西方哲学家公认为是现象学的最重要著作,它奠定了整个现象学运动的理论基础。

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马丁•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又是他的朋友。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拓展了以“存在”为核心的本体论现象学,他汲取了现象学的方法,又把现象学与解释学结合起来,建构了一种独创性的哲学,开辟了新的哲学方向。1927年海德格尔发表在《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第八期上的《存在与时间》表明:海德格尔自此已经突破了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的范围,建立起新的现象学框架――本体论现象学。

法国的“知觉现象学”代表人物梅罗•庞蒂,1945年完成《知觉现象学》一书,他认为:现象学观照首先在于试图观察和描述所经验到的世界,在观察和描述过程中应不带入任何科学的解释和加减,不带入任何哲学的偏见。其次,现象学观照在于试图说明人们与现象的接触,知觉与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将关照转向世界,以及该世界在其中呈现出来的人们的心智这个受体(即人的心智成为世界的受体)之间的关系。知觉在梅氏的哲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梅氏认为知觉是构成知识的最基本层次,因此对知觉的研究必须位于其他层面,例如文化,尤其是科学之上。

2.2.2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最早介绍现象学的文章,一说是杨人所写的《现象学概论》一文,刊登于《民铎》杂志10卷1号,1929年1月出版。(注1)还有一说认为在此之前,张君劢译了德国杜里舒(Hans Driesch)著的《爱因斯坦氏相对论及其批评》(民国十三年,商务印书馆)一书,他在书的序言中介绍了当时欧美主要哲学思潮后,特别有一节讲述“杜里舒氏与现象学”。(注2)后来在一些书籍中,现象学往往与存在主义一起,被介绍与中国。但随着新中国建立,哲学随着社会基础的稳定和单一,相关书籍资料却相对较少。

2.3建筑现象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国外研究现状

为了应对现代主义建筑“国际式”的诸多问题,各种建筑理论都在积极开拓新的思路指导建筑设计。6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系列以现象学思想和存在主义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则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本质的回归与人的存在。从而建立了以诺伯格•舒尔兹为代表的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主要理论著作有:

《存在•空间和建筑》(Existe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1973年。

《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Genius 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2.3.2国内研究现状

建筑现象学是一个新兴的建筑理论,目前还在发展研究中,而在我国目前介绍建筑现象学理论比较有影响的为沈克宁(注3)。

他曾在《建筑师》第70期(1996年10月)发表的《建筑现象学概述》,在《建筑师》第85期发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概述》,在1998年《建筑学报》上发表的《建筑现象学初议_从胡塞尔和梅罗_庞蒂谈起》等文章,逐步的介绍了建筑现象学的相关研究情况及其理论,是我国比较早,比较权威的建筑现象学参考文献。在2008年他又出版一本《建筑现象学》的理论书籍,更加系统的对其进行了阐述。

2.4两大方向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发表之后,他的思想又经历了重要变化,出现了从描述现象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向,直至将所有的现象都最终回溯到“先验自我”中。对于这种越来越深的向纯粹主观的陷入,当初胡塞尔的追随者并没有亦步亦趋,现象学运动的内部开始出现了分化,涌现出其他颇有影响的现象流,如,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人文学,梅洛一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施密茨的新现象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这也是日后与建筑学结合,影响建筑现象学的主要两大流派。

一提到建筑现象学人们起初想到的,往往是场所现象学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内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帕拉斯玛的《建筑七感》,阿尔瓦•阿尔托的历史地域的回归,斯蒂文•霍尔的建筑场所观,这些都是场所现象学的实例。而随着知觉现象学的不断传播,人们对人类知觉的重视,建筑知觉现象学也逐渐从建筑理论走向建筑设计实践,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理论中关于感知的建筑,“现象区”,彼得•卒姆托的细节建筑等,都在最近几年中在建筑界大放光彩。

3. 结语与期望

现象学是哲学范畴的思想,而近年来,随着对人们个体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现象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哲学在中国也逐渐被更多的人关注,学习,研究,而建筑学作为一门理性与感性并举的学科,逐渐从偏理性的功能主义至上的倾向,回归于对人的关怀,对人本身的各种知觉感受,经验和记忆的尊重与引导,对个体的差异,地区的差异,不同民族,国家,风俗的差异进行更多的研究与表现。建筑现象学则是基于人本主义,从以上两个角度对于建筑设计与研究工作的反思与开拓。本人希望通过此研究达到:

(1)通过本研究更加形象,具体的介绍建筑现象学的相关理论观点,给后人的学习研究提供参考。

(2)并且以两大主要方向的路线,辅以实际建筑师及其作品为例,分开介绍建筑现象学,使其更加清楚明确,为以后的实际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3)以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对建筑现象学关心的人士的共同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 .2008-2

[2] [法]梅洛一庞蒂, 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2001

[3] Peter•Zumthor.《Peter•Zumthor Works Buildings and Projeets1979-1997》[M].Birkhauser.1999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图像;图像表达

1 建筑图像便于人们观看建筑方案的形象,并对其形成判断

建筑图像本身作为应用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物,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图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工程投标及施工等过程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建筑图像形成直观和准确地判断。

1.1 图像表达和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广义上,图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国际图像艺术推广机构对图像处理流程的阐述是:图像处理是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以及其他要求的技术。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图像域上的一个应用。大多数的图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图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图像处理。

1.2 建筑工程图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

建筑工程图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图样,并同时标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建筑工程图包括方案设计图、各类施工图和工程竣工图。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方案设计图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施工图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图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图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2 建筑设计领域图像表达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最近几年,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在建筑视觉方面的影响表现得异常耀眼,无论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国央视新大楼、安德鲁斯主笔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还是扎哈・哈迪德“操刀”的意大利卡利亚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充分展示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突破,并创造出一些全新的建筑图像表达形式。从他们的设计图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和对文化符号的构筑。

2.1 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以视觉为中心的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符号传播系统发起挑战。图像化造型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造型和符号所追求的是引发受众的深层次对文化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库哈斯伦等人执教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在现代世界新的文化形态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型方面有着很好的尝试。

因此,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文化的表现与传播形式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现代传播科技构筑了全新的文化传播系统,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2.2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在图像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法规制度。这些制度通过对各类建筑施工图等图纸进行审查等形式,来保证建筑设计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查合格才能准许施工,能有效保障建筑建成后的使用不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其他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失。

除施工图外,建筑图还有其他多种形式,手绘建筑表现图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绘建筑表现图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室内装饰等设计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图像表现方式。它的目的主要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客观上也是设计师与客户进行项目沟通的桥梁。因此手绘建筑表现图既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借助图像传达设计思维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其在现今设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建筑图像表达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无论是设计和施工方,还是客户方,存在着刻意压缩前期推敲设计方案,不求图像表达的准确和美观问题,过于追求建设工期的现象,其中一些建筑施工图在绘制过程中由于欠考虑或赶工期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给设计方、施工方,乃至使用方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二,红火的建筑行业也形成了投标环节激烈竞争的局面,部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建筑图像很“炫”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深究建筑图像的准确性等问题。

2.3 建筑工程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

在中国,建筑工程图图像表现研究的应用领域,还未形成具体模式,同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过去,建筑设计的过程就被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图像对于建筑师而言就好比战士的宝剑一样重要。那个时候建筑图像主要是通过草图表现出来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推进,科技发展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建筑师逐渐地关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图像表达的培养。

建筑工程等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使过于专业化的工程图,通过技术与视觉艺术化处理,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过程交流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工程图形成直观和准确的判断。

3 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图、透视图以及施工图等的绘制是整个设计过程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些阶段,设计者和图像绘制着密切配合,将头脑中创意构思出的建筑形象逐步由抽象到具象,模糊到清晰,并在位置、尺寸形状上落实出来。这些绘制建筑图的阶段,应该调动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在空间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满足使用方的功能使用要求;在建筑形象上要配合功能定位,既落落大方,又独具美感,牢牢把握住建筑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3.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建筑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保障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依组织实施的流程分别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规范针对建筑施工的表达主要分两个部分,即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封面与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施工用料表、门窗表、节能及日照计算书;图形部分包括有: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等。

无论所设计的什么类型的建筑,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均严格按照以上规定组织建筑设计图纸制作,并开展图纸的图像表达制作。这是进行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规范性保障。

3.2 充分汲取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研究的最新成果,跨学科进行研究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主要思路

通过前文对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具有典型性和类比型的图像进行试读;对繁杂、复样的表达形式与手法进行概括;对不同应用领域、不同面向的图像,从媒介形式与材料技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与分析。以上方式可以采用文献归纳法、图像分析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3.3 确定研究范围,重点及创新点

对建筑图像的表达研究,首先必须力求准确定义建筑图像的表达形式,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把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环节中各种复杂的、综合的图像视觉关系,通过直观且相对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起到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研究者宜直接参与到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跟踪和调研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建筑图像运用于非构件性符号。它在建筑空间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信息载体,发挥着所含信息的传播作用,是以一个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其二,建筑图像作为功能性构件。它与空间的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了整体,以此种形式传达空间中所包含的信息。其三,建筑图像运用于建筑结构形态。将图形设计中的构成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形态,使建筑结构具备了图形的因素。

(2)研究的重点。其一,充分调研行业及企业,了解评审专家、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对建筑图像表达的看法,总结和归纳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对图像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对国内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设计图,在色彩渲染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三,借助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图的图像表现在视觉形象构成、图形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基本模式;其四,相关建筑设计工程投标的标书文件对建筑图像中涉及的材料视觉、触觉等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方式及创新。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

并且,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突出应用领域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根本课题,重点解决应用层面的几个问题,如工程投标图集过于枯燥,图像不够美观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直观;解决工程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间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李顺.图像处理技术在建筑视图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朱建国.论土建工程图表达能力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3(06).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5

出生于1922年的吴良镛,少年时饱尝流离失所和战争硝烟,这让他决意学习建筑,让人人都有房住,都有一个舒适的家。1940年,他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邀,协助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梁思成夫人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1948年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去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在世界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吴良镛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其间曾获罗马奖金建筑绘画雕塑设计竞赛荣誉奖,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给吴良镛寄去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祖国重获新生的喜悦之情,希望他赶紧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1950年底,吴良镛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归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吴良镛于1951年开始主持清华建工系市镇组的工作,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其后又多次提出扩大建筑专业、建筑教育结合实践等建议。他(与中国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在清华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学生。1952年起他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逐步推动着学科教育的发展。1956年主持全国建筑学会议,制定全国建筑学共同教学计划;同年召开的全国基本建设会议上,提出建筑学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1959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960年参与领导全国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的编写,并主持撰写《城乡规划》教学用书。他从建筑学专业特点出发,以中国国情为本,合理吸收国外经验,通过专业课程设置、硬件设施建设、教材资料编写等多方面的努力使专业教学体系走向正规化、系统化,不仅将清华大学建筑系逐步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更全面推动了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等学科的发展。

求解建筑的科学发展之路,提出并发展“人居环境科学”

1980年,吴良镛成为后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门学科也开始了新的探求。从西德讲学归来的吴良镛参加了1981年的中科院学部大会,他深深感受到全国学术界探索未来的高昂热情,感受到当代建筑学家对建筑学科发展所应肩负起来的重任。“这次大会使我认识到,面对新中国成立与后的经验与教训,建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向科学,向建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了求解这条建筑的科学发展之路,年逾花甲的吴良镛抖擞精神,继续求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吴良镛提出“广义建筑学”。这是对于专业科学化的一种实践,也是对传统建筑学因时代而拓展的一种思考。首先是概念的扩展,即从“建筑”到“聚居”,有了大小聚居的概念,建筑与社会融在一起,视野就开阔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其次是寻找基本要素,即:聚居、地区、科技、文化、艺术。这是一个体系,其基本要素交叉综合,使得学科内部关系清晰明朗。这之中蕴含着广义的建设问题。1987年2月在“建筑学的未来”会议上,吴良镛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1989年出版《广义建筑学》,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义建筑学”的构建拓宽了建筑学的内涵与方法,揭示了建筑的复杂性与广泛性,树立了整体观念与相互联系的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要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要展拓建筑学的学术事业”,认为建筑的内容、概念必须扩大,要从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构想一个理论的框架,以进一步揭示建筑的重要性、科学性。广义建筑学“十论”的提出即表明要多角度地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教育、艺术方法论等方面来认识建筑,以“有助于建筑师在认识上、在观念上更好地树立全面的知识结构;决策者改善管理体制,完善决策方针;研究者明确目标,开拓研究领域;实践者开阔自己的事业领域和确立整体观念”。有评论认为:“‘广义建筑学’的提出与发展引领了这样一条道路:中国的建筑发展需要发展理论,发展中国自己的理论,而中国的理论必须将古今中外的学术经验结合起来。”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高峰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专门有一章是“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这就是建筑学的任务。伴随着认识的深入,吴良镛逐渐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学科发展,因此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个众多学科的“学科群”的概念。1993年8月,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吴良镛(与周干峙、林志群共同撰文)提出“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1995年,吴良镛创办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之后,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吴良镛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作大会主旨报告,并起草《北京》。《北京》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时任国际建协主席斯戈泰斯称赞这是一部“学术贡献意义永存”的文献。英国建筑评论家保罗•海厄特认为吴良镛以一种乐观和利他主义的姿态,提出了引导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北京》是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最重要的文献,也是指导国际建筑界新世纪发展的重要理论纲领,而其科学核心,就是吴良镛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学的一个总结。2001年,吴良镛出版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体系、学术框架和方法论,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基础。人居环境科学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针对人居环境需求和有限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遵循五项原则——社会、生态、经济、技术、艺术,实现两大目标——有序空间(即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以及宜居环境(即适合生活、生产的美好环境)。2010年,人居环境科学作为原创性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获得“陈嘉庚科学奖”,该奖认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针对建设实践需求,尊重中国历史传统与价值,为中国大规模城乡空间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为世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引。”人居环境科学构建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理论体系,它在建筑学理论上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这样评价说:“吴先生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从传统建筑学扩展到广义建筑学,再到人居环境科学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如今我们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相互交叉、融会贯通、相互集成、多学科已经联系起来。实践证明,这样的融贯、集成避免了许多决策的失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参与建设和创作实践,推动中国建筑事业发展

吴良镛坚信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是致用之学,他运用人居环境科学,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条件参与建设实践,努力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吴良镛积极参与了多个城市与地区的规划研究和实践,这之中既有具体区域的规划、设计和专题研究(如广西省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等),也有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如北京、天津、徐州、无锡、苏州等),更有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筑环境规划(2005~2007年)为代表的跨越行政区域的综合整体研究。这些规划实践在推动地方建设发展的同时,在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上也都有很大建树,获得了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其中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项目获2005年度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获建设部部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作为一名建筑师,吴良镛在建筑设计领域也在始终不辍地进行着创作实践,获得了众多奖励。例如:他1989年起主持规划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实验项目探索了旧城有机更新之路,荣获多项国内大奖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92年亚洲建筑师协会为其颁发“优秀设计金质奖章”,1993年在联合国总部由应届联大主席授予“世界人居奖”;孔子研究院的建筑实践贯彻“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方针,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时代精神与传统韵味共生的杰作,该项目获得200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规划设计中从困难重重的现实条件出发,巧思凝结、匠心独运,实现了限制与创造的矛盾统一、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交织,该项目获得了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凡此种种,不一一罗列,每一个建筑项目都是他倾尽心力之作,不仅是高水平的建筑作品,更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西方建筑理论,创造新的建筑文化的努力探索。因为他对中国建筑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吴良镛于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吴良镛还主持了许多重大的科研课题,推动着学术研究的进展。如:建设部重点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和“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CIDA项目“亚洲城市研究网”等。这些研究创造性地解答了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对政府决策产生作用,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整体推进了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方法、深度和广度。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6

东亚地区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体系独特并且长期相互交流接触。随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亚洲城市和建筑在急剧发展过程中,东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存在着新的矛盾与问题,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学者、建筑师从各种角度进行研究。随着21世纪东亚在世界地位上的日益突出,东亚建筑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东亚文化的研究也正日益显其重要。

1999年,以中国东南大学郭湖生、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韩国成均馆大学李相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Rykwert、泰国Thammasat大学Vimmolsiddhi Horayangkura等建筑历史界著名学者为主要发起人,1999年在香港召开东亚建筑文化座谈会,并于2000年1O月在中国深圳举办了首届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宣布每两年一次在亚洲国家和地区轮流举办。2002年,以“现代亚洲的传统建筑”(“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ModernAsian”)为主题,由韩国建筑历史学会主办、韩国各高校联合承办的2002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召开。2004年以“东亚建筑遗产的过去和未来”(“History&Future of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East Asia”)为主题的第三届研讨会,在中国东南大学召开。

本次是第四届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会议日程安排紧凑,除大会主题发言外,共设立了15个分会场进行交流与讨论。面对许多东亚城市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大会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和跨学科研究的平台,鼓励相关整个东亚地区的讨论交流和通力合作。主题发言分为三个版块:版块1“都城论”,东亚各国首都,历史上一直承担着京都的功能,现在从都市市民的视角透视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以及私有化等诸多问题:版块2和3则试图超越任何国家的历史局限来检验城市和建筑的文化和历史教育,以一个新颖的框架来探讨这些问题。下面将三个版块的研究内容大致介绍如下

一,东亚“古都”论:在权力与私有化之间

主持人:青井哲人(AOI Akihito人间环境大学,日本)

包慕萍(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日本)

亚洲著名文化古都西安、南京、北京、京都、汉城等,具有明显的中华模式,表现出一整套命名体系以及形态学和意识形态上的一系列的鲜明特征,例如:里坊制、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相应的防御体系、皇家宫殿和祭祀坛庙、严格的商业规定以及著名的风水地理学观念等等。

从各方面的历史信息中可以看出,公众权力和礼制在建构这几个大城市中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单独看公共权力一项无法确定这些城市以及任何其他城市的构成和发展,必须从存在私人个体和利益团体方面进行考虑,例如:流动商贩、商业店铺是如何进入里坊的?特别是在公众权力既存在又不明显的情况下,这些实体是如何相互作用以适应和重组社会城市空间的?“私有化”这一词汇在这里使用,不仅是指从公众部分向私人部分转换财富和责任,也是指私人力量上升以后对城市形态的要求。

当然,从已有论文中也能看出,这里对公众和私有力量在进行概念规定时,有一系列理论上的局限,事实上,它们通常是完整的、不可割裂的统一整体,只有通过调查存在于两种力量之间的社会、政治、商业机构才能使我们分析出潜在的、全面的理论。

无论如何应该注意的是,假设这些城市保留着同样的“宇宙中心”模式,以往从权力观念上理解亚洲都城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上投入了巨大努力,而忽略掉了同时要考虑“私有制”在某一特定地区和城市中的实际作用。

参加演讲的研究者都是在都市“私有化”方面非常知名的东亚学者,从各自的论文中透视“私有化”现象。其中有东亚都城总体研究王权弱化、市民经商活动加强,古代的都城结构因此转换,古老的封闭呆板的道路变成中古时代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街道,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马路转变成有商业空间的街道,这是最好的私有化的例证。中国古都北京,提供了新的动力来考虑城市的行为。北京商业活动的兴起深刻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使得突破城的南部边界构筑外城。韩国汉城地位独一无二,因为在朝鲜时代,街道两边发展出一种尚未明确的店铺房原型。中国台南,作为地区的政治中心,被描述成为一个官方的政府机器与非官方的当地社会政治结构相互紧密作用的地方。

这里不打算强调中华模式的核心是由国家权力给予的,宁可试图强调从“私有化”这点上,寻找重新评价东亚都城历史的可能性,也没有设定划分历史时期的规范。总之,目的是产生建设性的学术交流以求得出所谓“都城论”的内涵。

斯波义信SHIBA Yoshinobu(东洋文库,日本):东亚大都市政府机构的存在和都市化过程中私有化趋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陈薇(东南大学,中国):南部商业结束皇朝统治:嘉庆32年(1553)前后北京外城商业活动和城市形态;

包慕萍(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日本):从蒙古王都到商贸集镇:呼和浩特城市空间结构转换;

宋寅豪SONG Inho(首尔大学,韩国):地形学和庭院1800年代地图和绘画中的汉阳:

徐明福HSU Min-Fu(国立成功大学,中国台湾):一个未被束缚的和被束缚的城市,台湾城市转型(1661~1875):

高桥康夫TAKAHASHI Yasuo(京都大学,日本):东亚中古时期的“都城”。

二、相关东亚城市和建筑在建筑学上的词汇

主持人:清水重敦(sHIMIZUShigeatsu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日本)徐苏斌(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日本;天津大学,中国)

这一部分目标是通过建筑历史的脉络,比较亚洲城市和地区中的命名体系,检验对城市和它们的建筑学的认识。

在东亚国家,以往表示城市和建筑的词可以通过汉字的象形文字字型表现出来,如“都市、城市”,“建筑”。这些词从古至今都在用,然而它们现在却又是从西方系统中翻译过来的当代词汇。

词是发展变化着的,以日语的“都

市”和“建筑”为例。“都市”一词是这样产生的首先,它是“都”和“市、街市”的并置:其次,它是从西方著作翻译过来的作为“city”又不同于原有的都市一词“町”的汉字,以示与以往都市概念的区别。从“都市”一词的形式变化过程来看,可以见证日语当代词汇是由日语传统的命名体系、西方概念和汉语命名系统三者混合在一起构成的。

同样“建筑”一词在19世纪中叶作为“architecture”的翻译,其形成过程与“城市”一词类似。首先在翻译西方著作的出版物中出现过,相当于“房子building”本身,不是“建筑学”。日本公共工程部造出“造家”一词用在建筑师教育中,但是感觉上由于过于强调物质性而使得应用范围并不广。相反,“建筑”一词使用频繁广泛,甚至到19世纪末把“建筑学”作为“艺术Art”的意思使用时已习以为常。1900年前后,“造家”一词被“建筑”取代,“Architecture:建筑”的概念建立了。1900年以后,随着中国建筑学学科的出现,“建筑”一词作为“architecture”的翻译又从日本返传到中国,显然这与中国历史上原有的“建筑”一词在含义上变化很大。

可见词汇的构成一方面是从西方概念中翻译过来,另一方面又基于汉语中已有的词汇,通过理解传统词汇和与西方概念中的相同和不同,在它们之间调整得到的新词或新含义。关于城市和建筑学的名词解释,可以说它们由三部分特征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汉字、每一地区的文化传统和西方概念。因此,与“都市、建筑”有关的名词概念的形成过程,每个亚洲国家或地区都是相互关联的。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必须认识到使用汉字词汇的意义和起源在国家和地区间变化非常大。这不仅适用于基本概念“都市”和“建筑”,也适用于具体的地方,如镇、街道、小巷等等。指出相同和不同可以直接反映出东亚及其他地区城市和建筑的某些特质。

这一版块的目的是在讨论有关城市和建筑研究时的名词概念背后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决定因素,试图通过寻求词汇及其含义的核心要素的解释以期对研究东亚城市和建筑有一个基础性的重新认识。

伊藤毅ITO Takeshi(东京大学,日本):日本在现代以前与城市形态相关的词汇;

田凤熙JEON BongHee(国立汉城大学,韩国)在韩语中相关建筑学和城市化词汇的冲突和调和:

朱光亚(东南大学,中国) 在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几个关键词之解读建筑学、规划、广场、景观和自然。

三.东亚城市和建筑历史拓展

主持人中谷礼仁(NAKATANINorihito,大阪市立大学,日本)禹东善(WOO Don-Son韩国艺术综合学校,韩国)

建筑历史研究一般会紧紧跟在已经建立的而且受当代国家政治因素影响的历史叙事的后面,尽管事实上城市和建筑能轻而易举引领当前的政治秩序。建筑历史超越地理和政治。如果能从这点看问题,我们就能得到相当丰富的对建筑学重要性的理解。

这个版块试图讨论城市和建筑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式以期达到一个标准的、跨区域的叙述,目标是考虑建筑史在东亚实践过程中的未来发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东亚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在研究建筑和城市问题中曾经相互影响。当把东亚建筑和城市化放在地球村里的时候,什么样的研究是一个恰当的研究?通过全球历史来探讨东亚建筑和城市历史,可能得到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在这部分,我们寻找这些观点、方法和含义,在全球文脉下看东亚建筑和城市化的重要性。如此,是作为相关我们日常生活的地理和政治中的较大的部分来描述城市和建筑学。

村松伸Shin Mttramatsu(东京大学,日本):我们现代――我们怀疑和我们实践――建筑史研究起的角色;

Johannes WIDODO(国立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华侨和早期东南亚城市形态的形成:

Christophe POTTIER(法国远东学院,柬埔寨):早期吴哥城市居民:

Roxana WATERSON(国立新加坡大学,新加坡):环太平洋中南部诸岛和日本的木屋建筑传统关系、相似性和连续性。

建筑史学科多受到时间、空间和学科这三方面的局限,针对这个问题,村松伸认为必须以一个新的视角,即超越某个具体国家之空间、过去之时间、建筑史之学问领域这三个障碍并提出具体的实践方法。他召集构建的亚洲近代建筑网络平台(mAAN),旨在打破地区国家的限制,以东亚地区为研究对象,或者以儒教文化圈为研究对象,甚至跨越儒教文化圈,以打破当前的时间、空间和学科界限,进行广泛的建筑方面的成果交流。考察自己周边地区,建立脱中心的曼陀罗的组织形态,自律分散。研究――实践――理论化,“评价、保存、再生、教育”。发动群众,关注周边环境,在网络的支持下,共建研究信息库,对自己周边的建筑进行记录研究和分析这显然是对近代建筑最好的研究方法。

建筑史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中外建筑文化成果,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为创造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和建筑提供历史的和理论的借鉴。当前史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东亚建筑文化、城市史研究、建筑史研究、园林研究、近现代建筑史、建筑师和工匠、大木体系与工艺、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传统建筑的现代调适与保存等诸多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随之蓬勃发展,中国大陆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也最多,理论上的繁荣与严峻的现实挑战是中国当前建筑史学界的现状。例如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中问题就极为突出,保护意识欠缺,保护法规不健全,建设性破坏有目共睹,无法抑制,保护的技术和手段不合规范等等;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以避免大城市走过的弯路也是问题,无论从制度法规上还是在公众意识上都有待加强。

中国大陆论文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乎以往,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在写作规范和写作深度上仍有待提高。日本学者在研究领域上多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继承性,自始至终,前仆后继,虽然研究面相对狭窄,但是在各个专题上能够细致深入:中国学者研究领域宽泛,研究方向常有变换,不利于学术纵深发展。

总之,东亚各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与其他各国建筑史学研究者的沟通、合作与相互。

欢迎仪式上代表们观摩了日本传统的建筑开工仪式,这也表明对传统建筑工艺、匠人和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加强。会后代表们参观了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金阁寺、平等院凤凰堂、日野药师寺、醍醐寺、二条城、伏见桃山城,并且参观了大德寺、东本愿寺、知恩院及唐招提寺的修复现场,日本对传统建筑文化不遗余力地保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