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培训心得体会范例6篇

测量培训心得体会

测量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根据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人员要素的相关内容,依据纺织实验室在检验人员培训模式上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纺织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阐述了纺织实验室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过程中,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纺织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

引言

检测机构是以技术为依托,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技术机构,即提供的数据除了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外,还具有合法性。检验技术人员水平及检验室检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检测机构的职能作用[1]。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纺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日益关注,对检测机构技术把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巨大的挑战。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检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行业前列的检测队伍显得尤为重要[2-3]。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技能、标准、信息、信念传递以及管理训诫的行为。为达到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化作业,通过规划设定目标、传递知识信息、技能演练、评估作业达成及公告交流结果等现代化信息化的流程,使员工通过一定技术手段的训练,达到预期水平以提高目标,是使员工技术能力水平提高的一种重要方式。

检验技术是检测机构发展的基石,专业技术人员又是检验技术的载体,因此急需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保证技术能力稳定及实现提升。

1 建立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1.1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其中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党的十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

1.2 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纺织以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纤维检验机构的工作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快速的增加和扩展。近年来,纤维检验机构的检验范围已经从棉、麻、毛、茧丝、化纤等纺织纤维产品扩展到纺织品、服装、皮革、鞋类、毯类、汽车内饰等多类产品;检验项目从简单的物理指标检验扩展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及功能性多领域;检验手段也从常规检验、理化分析、显微镜等仪器增加到生化、LC/MS/MS、ICP/MS、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大型精密仪器分析,检验工作从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很大程度提高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快检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确保人员的全面发展,以满足实验室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

1.3 检验技术提高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检测机构保证 “科学、高效、快速、准确、及时”的十字方针,就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内强素质,打造一支技术领先的检验团队,才能树立机构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另外,由“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05(CNAS-CL01)可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的因素很多,“人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标准的5.2.2中规定:“实验室管理者应制订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 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应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ISO/IEC 17025规定,设计和开展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机构的持续有效运行[4]。

2 实验室培训需求分析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服务,培育第三方的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技术服务。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认证型服务向提供综合检测服务延伸。”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强的检验技术专家,支撑未来检测机构的转型。

(2)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人员能力、工作性质等因素,差别化地开展工作。其中,重要的分类依据是岗位设置。实验室的岗位由下至上可以分为检验员助理—检验员—高级检验员—主检(分实验室负责人)—检测中心副主任—检测中心主任,培训工作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展。例如,检验员助理主要进行操作层面的工作,在对该岗位人员的培训计划进行设计时,应重点关注试验技能的提高,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能按照标准操作规范(SOP),学习并掌握常规检验技术,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尽快进入角色。

(3)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按照科学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开展工作。现在的纺织实验室已经是涵盖纺织、皮革、物理性能、染整、分析化学、微生物、机械等多学科的综合实验室。学科间存在天然的差异,虽有共通之处,但是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结合实际检验工作所需,合理地设计培训工作。

3 建立实验室培训体系

3.1 新进人员

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是面向检验员助理和检验员两个岗位的。检验员助理是在检验员的指导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下达的检验任务,协助检验员完成扩项、能力验证及相关科研工作;而检验员则是检验技术的负责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主检下达的检验任务,并进行相关扩项和科研等技术研究工作。新进检验员助理的培训目标是:1.帮助新员工对检测中心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检验工作的性质,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理解并接受检验人员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2.帮助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按照标准操作规范(SOP),学习并掌握常规检验技术,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尽快进入角色。3.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而对于检验员新进人员,则要求学习并掌握常规检验技术,熟悉试验原理,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检验仪器的原理与使用,要求要高于检验员助理。

检验员助理的培训内容主要包含:检验基础知识、试验基础知识和实验室安全知识。检验基础知识包括检测中心实验室设置及岗位介绍、标准体系介绍和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内容介绍;试验基础知识包括试验主要器具及仪器介绍、纺织纤维定量检验、纺织品色牢度检验和纺织品有害物质检验;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试验及实验室安全介绍和注意事项。培养方式主要分为集中培训和岗位实习两种方式。集中培训是将所有新进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基本知识的培训,主要以检测中心内讲师授课为主;岗位培训是针对新进人员各自面向的实验室,由相关人员指导,进行相关项目的实际操作,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知识,熟练操作。检验员助理岗位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实习期为12周,其中包括8学时的集中理论学习及12周在岗实习,而检验员岗位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实习期为24周,其中包括8学时的集中理论学习及24周在岗实习,培训流程如图1。

图1 新进员工培训流程图

3.2 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

实验室中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已经成为检验工作的中坚力量,保证着各项检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但是,在检测机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他们也需要持续地培训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其中,专业技术类的培训主要适用于检验员助理到检验员、检验员到高级检验员提升的过程。在培训过程中,要确立“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尽快培养”的原则,利用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方式,为每位或几位受训者定制培训计划。例如,化学分析实验室的检验员助理往该实验室检验员的方向培养,根据实际检验和工作情况定制培训计划,内容可以包括化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内标法和外标法)、GC/MS的操作和维护等,没有必要进行诸如物理性能项目或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培训;实验室的检验员按照高级检验员的要求进行培养,内容则可以包括检验关键控制点分析、不确定度评价等。

老员工的培训方式要打破单一的授课模式,增加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各级别的科研项目、共同研究等实际工作,对具备一定能力的员工进行定制培训,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提升,类似体育训练中的“以赛代练”。对于简单或要求较低的检验项目,可以以实验室级别的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培训;而难度和工作量较大的项目可依靠单位级别或部级的科研课题进行培训。

4 培训效果评估

4.1 培训考核方式

培训考核分为基础知识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两个部分:1.基础知识考核由检测中心组织,在集体授课培训完成后三日内进行。基础知识考核以试卷形式为主,主要为授课的相关内容。2.实际操作考核由考核项目所属实验室组织进行,在每项试验操作实习结束前完成。考核形式可以为操作过程演示、盲样测试、加标回收等。

对于化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分析仪器操作和维护、检验关键控制点分析、不确定度评价等进阶检验能力培训,可以用撰写项目总结或发表科研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工作一定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4.2 培训有效性评估

4.2.1 新进人员

考核结果应反馈至员工个人,作为员工考察的重要参考资料,相关实验室应及时就员工的疑义给予答复;对基础知识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并决定是否对其采取补考、重新培训、上报办公室劝退;对专业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由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约谈,掌握原因,并决定是否重新培训或上报办公室劝退;考核完成后,对培训内容的效果、合理性等进行评估,作为培训不断优化调整的重要参考。

4.2.2 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

在单位内部进行公开授课,并考察授课效果。这样能锻炼技术人员的口才,增强思维条理性。考察是否从学习培训中受到启示,并把启示转化为智慧带到工作中。另外,也可采取学习(项目)小组集体讨论的形式对受训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5 结语

检验人员队伍建设,是通过全面和系统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估、退出机制来满足科技的发展和快速提升的检测机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建立符合ISO/IEC 17025的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只是庞大人员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合理高效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能充分利用实验室内各种资源,目标明确地定向培养检验人员。人是机构运行的关键要素,提升人员素质,完善体系管理,是实现“检得了,检得快,检得准”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邹春艳,聂红. 浅谈检测机构人员培训及管理体系运行[J]. 财经与管理, 2012年,6月(中):255.

[2] 张倩,王菲菲. 国防理化检测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J]. 化学分析计量, 2011年,第20卷增刊:129-132.

[3] 腾南雁,桑彤. 建立检验实验室人员长期培训体系的实践与体会[J]. 标准科学, 2009年第10期:93-96.

测量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基础测绘;人才教育;技能培训

在高科技、高技术、高文化的今天,测绘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测绘工作是一项独立工作性强、技术面广、科学性高且极为细致的工作,其中测绘队伍建设又是一个测绘工作的根本问题,只有不断培养职工的新生力量,才能使测绘工作与时俱进、肩负起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信息的重大职责。测绘职工岗前培训与其它职业的岗位培训一样,包括职业思想道德、责任心、业务技能、工作经验、作业方法和作风观念等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培训工作的长远战略性意义

1、职工的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将来的长远发展。新职工的培训是基础性工作,既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岗前培训的长远意义。真正重视职工的基础素质培训,对单位、对职工都将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若在抓基础工作上片面重视生产进度,过于压缩和简单化新职工的培训工作,这对于新一代的培养和测绘队伍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将会给新职工在质量意识、责任心、技能素质和工作方式方法上产生很大的误导。

2、职工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坚实基础,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并不是偶尔几句“要重视质量;要有责任心;要努力学习技术;工作出错要处罚;不好好工作就回家”等口头强调和训词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在优良环境中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引导才会看到的结果。一时之需,急于求成,一次性完成培训的方法,显然对测绘职工的全能素质培养无法巩固,不能达到一定扎实的业务基础和思想境界,容易让职工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所谓的“快速培训法”在测绘工作的培训上不宜采纳。

3、在大力打造新职工培训的战略部署中,领导的作用显得异常重要,无论工作任务有多重,时间有多紧迫,要以培养整个测绘队伍素质的远大目标为第一重任,同时需要不断地给新职工灌输引导和改变方式方法等来提高培训质量,一切从严从实、从细从难强化培训,只有充分发挥职工培训的基础性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加强巩固新职工的全能素质和技术能力,才能使整个测绘队伍有利于更好地发展。

二、测绘新职工培训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由于目前生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和项目变动频繁,新职工培训工作得不到很好的重视,他们的业务知识基础、业务操作技能、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作业作风、作业方法和工作责任心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巩固和引导,制约着测绘行业高素质队伍的进一步发展。

1、新职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者和职工没有足够认识到新职工的扎实基础素质和内部环境建设的作用,逐步导致了作业员的业务基础不够踏实,责任心和积极性渐渐下降,引起了作业成果存在技术问题处理不当并导致多次返工情况。

2、培训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手段单一

虽然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职工的全能素质,但却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培训的长远意义,只是一时之需,急于求成地快速完成培训,没有连续的、整体的、系统的培训方案。至于培训方法就更不讲究了,只是沿用了某些企业的做法:安排一个老师傅跟随学几天就上岗作业的“快速培训法”,没有系统的业务操作训练和具体的业务知识学习,更没有业务经验、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作业作风、作业方式方法和工作责任心的精心引导,优良传统和工作的经验方法逐步失传。

3、培训资源欠缺不健全

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渠道;二是没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环境;三是没有经过严格受训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四是学习资料少、缺乏系统的培训教材。

4、市场投入与培训投入不平衡

较偏重市场运作,在经济项目投入上不惜“一掷千金”,渴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忽视了显效期较长的培训投资。错误地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尽量降低成本,在培训的精力和资金上投资极少。

5、对培训认识不统一

在整个职工群体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不统一,认为只要目前能做能干能完成任务就好,没有过多考虑队伍和职工的发展,安于现状的“实用”、“够用”思想成为阻碍队伍建设和职工继续提高的重大因素。

三、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的对策与措施

1、正确认识现状,更新观念,创新思维

改变岗位培训理念,制定符合实际的业务培训实施规划,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职工,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时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提升测绘行业整体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文明素质;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能力着手,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使整个职工队伍逐渐向学习型组织转换;加强职工的职业岗位能力和技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确立“以人为本”、“用其所长”的培训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努力培养学习型职工,营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氛围。

2、建立能够满足培训需求、具有测绘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系

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收集有针对性地实用学习资料。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外业实景信息和内外业工作经验,逐步建立和更新内部实用的内外业一体化视频影音教程系统。使之成为班组学习园地或业务培训教材中的一个业务学习内容,这样可以将把外业作业辅导搬到室内来进行,便于新职工能多次学习和理解。

3、实行培训班组责任制,确保培训经费的落实

改变培训经费投入方案,以岗位培训为主,对培训班组实行“三定一包”(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自包产量和培训经费)责任制。对新职工实施一定的学习培养系数,然后逐年减少,这样既能培养出新职工又能完成测绘生产任务,并确保了培训师傅工作量和培训经费的落实。

4、重点加强新职工的业务基础训练

如何提升新职工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首先要训练他们的业务基本功和内功。充分利用外业测绘工作的性质特点,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业务基础与思想素质相结合,将外业测绘岗位锻炼打造成培养新职工业务基础的有效方法。使新职工能更多地掌握测绘基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同时磨练了他们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意志,进一步增强完成艰难生产任务的能力素质。

5、新职工在优良环境中的巩固期

其实新职工的培训并不是在其上岗后就算结束了,而应该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和优化环境内要给以保持1-2年的培养和巩固期。因为在这时间内是新职工的快速成长期和适应期,思想、观点、立场在不断的变化,他们的观念尚未固定,不同的环境就会出现不同的思想素质,容易受到不良习气侵害。俗话说,“学坏三日有余,学好三年不足。”可见学好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领导、师傅从长远的策略,从不同的环境、角度给予支持、引导、巩固和发展。所以新职工不利于经常调换变动班组或师傅。

6、支持和鼓励倾向于重视工作成果质量的职工

管理者应懂得质量是单位集体的生命,是发展的根本,要善于支持和鼓励倾向于工作成果质量的职工,积极调动职工质量意识。进度与产量固然重要,但领导应有重视质量的正确引导,如果每个人都以生产进度和产量为重,那么质量意识就会在职工的思想中渐渐淡化,久而久之,就会趋向于无法挽回的严重错误。

四、结束语

测绘职工岗前培训工作是测绘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要把扎实业务基础作为一种信念,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提高业务技能,才能保证现代高科技测绘事业的兴旺发达,只有在积极的氛围中才能提升职工的全面素质。本文中介绍的培训方法与经验可为业务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测量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Intertek天祥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在帮助企业实现产品质量认证方面直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其客户包括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以及政府机构。近日,Intertek天祥集团将与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ISO 9000和ISO22000,BRC的测试认证方面进行合作。本期《天祥・食尚访谈录》栏目,我们也有幸邀请到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品管办品管总监康定良先生和Intertek天祥集团食品及农产品部华东区客户经理张婷婷女士,请他们来为我们讲解实现产品质量认证的重要意义,以及双方目前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合作与努力。

记者: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农产品种植、研发、加工和国内外贸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冷冻果蔬业务已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众多世界著名食品企业和连锁超市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和技术合作关系。请您简单谈谈公司取得了哪些成果?

康定良: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已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2009年起,公司在余杭高新农业园区投资建立了“新迪产业化园”,并先后组建了新迪嘉禾食品、新迪稼园农业等公司,其中嘉禾食品占地135.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冷冻保鲜果蔬、冷冻面团,经营冷藏物流业务:稼园农业占地550亩,主要从事有机蔬菜栽培、育种、育苗等现代设施农业。

新迪公司依托多年的外贸营销优势,以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为先导,以发展国内农产品基地为基础,依靠科技提升加工能力,坚持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已经成功地从家外贸流通公司转型为贸工农“321”

体的产业化农业企业。

记者:绿色安全的产品与企业严格的质量检测系统息息相关,请问贵公司目前拥有哪些检测手段,公司的品质管理又通过了哪些品质认证保证?

康定良:公司建设了先进的企业技术中心,包含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其中检测中心以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为目标,新的检测中心划分为微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仪器分析室和感官室。配备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生物安全柜等先进设备,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监测。

公司品质管理由标准化部、督查部和检测中心等部门进行组织保证,实行严格的生产QC考核、品质管理点检、QAP责任等制度保证,并且在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建设上,公司先后通过了lSO9001:2000、HACCP和KOSHER、A旧、BRC等系列标准认证和客户认证。

记者:据了解,贵公司将与国际知名的第三方认证机构――Intertek天祥集团在ISO 9000和lSO 22000,BRC的测试认证方面进行合作,请问Intertek天祥集团将为贵公司提供哪些服务,公司为什么会选择Intertek天祥集团作为认证的合作伙伴?

康定良:我们选择Intertek天祥集团作为认证检测的合作伙伴,首先是Intertek天祥集团具有良好口碑的国际知名的第三方认证及检测机构,其客户包括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跨国公司,以及多个国家政府机构。

其次,他们有良好的服务能力,并深得客户信赖,不仅能为我们提品测试、检验和认证服务,还可以在生产和物流环节帮助我们改善流程、提高效率,跨越市场障碍、降低风险。我们对本次合作的顺利进行充满信心,并期待今后能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记者:Intertek天祥集团将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协助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完成ISO 9000和lSO 22000,以及BRC的测试认证服务?

张婷婷:Inte rtek天祥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质量和安全服务机构,我们的宗旨是帮助国内食品企业、食品品牌及零售商了解并完成国际市场标准、质量监督及商品监测体系的认证和检测工作,以便使客户率先赢得国外市场商机。

Intertek网络遍布全球,在100个国家拥有1000家实验室和办事处,员工人数超过3000。人,凭借国际化的专业技术和和资源,为客户提供本土地化服务,Intertek的FSSC 22000、ISO 9001、ISO22000、BRC等证书都获得了国际认证。2011年,Intertek天祥集团食农部已经为国内企业发出近千张lS。9001、ISO 22000、BRC等证书,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公正的服务态度,Intertek将会根据客户的产品特性给予标准实施的指导,使ISO 22000和ISO 9000体系在产品质量和安全上有切实的帮助。Intertek致力于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并与客户起成长。

记者: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还有意向与Intertek天祥集团在HACCP和BRC培训方面进行合作,请问Intertek天祥集团对此又是如何规划的7准备怎样协助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及其他参与培训的企业更好地吸收和理解HACCP和BRC的培训内容?

张婷婷:Intertek的培训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本次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的培训,Intertek天祥集团会针对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的产品特性、工厂软硬件等情况制定适合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的培训课件,使培训达到最好的效果。

Intertek在培训方式上也有多种选择,例如现场培训、网络同步,以及近期将推出的视频培训。视频培训将打破以往培训会的传统模式,在现场培训及网络同步培训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多方位的培训服务,有效解决传统培训会受限于时问及空间的弊端,使客户能够自由选择培训时间、地点。不仅如此,Intertek的所有培训课程都是由Intertek的资深审核讲师授课,保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通俗易懂的培训课程,希望本次Intertek与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的培训能够合作愉快。

记者:通过本次合作,您认为对于浙江新迪国际食品集团的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康定良:我们相信通过与Intertek天祥集团的合作我们新迪食品集团的发展将具有更坚实的质量保证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可以提供更优质的产品给消费者。我们也将以人类健康为己任,引领冷冻食品新消费,向国际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发展方向去发展。围绕冷链产业,发展基地、加工。物流等产业,努力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冷冻果蔬供应商和全国领先的冷冻烘焙制造商,并将企业打造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冷链产品企业。

记者:对于未来,双方还希望在哪些领域继续展开合作?

康定良:我们还期望今后在其他认证检测和培训方面也能与Intertek天祥集团开展更好、更深入的合作。

测量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1.1立足于大交通概念下土木工程检测技术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部的成立,对大交通概念下的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一定的土木工程基本知识和检测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土木工程质量检测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工程检测单位、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机场、水运等工程的试验与检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也可面向大中型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从事工程设计或管理工作。主要课程有公路施工技术、桥涵施工技术、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工程测量、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道路建筑材料、检测仪器及设备等。具体的工作岗位或部门为:工程试验检测、工程施工、公路测设、工程养护维修、工程管理等。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具有识读和绘制工程结构设计图的能力;具有公路与桥涵勘测、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的能力,达到中级测量工以上水平;具有土木工程试验检测的能力,达到中级试验工以上水平;具有从事道路与桥涵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达到中级施工员的技术要求;具有编制公路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处理和协调正常事务的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职业人:首先,应具备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和数学应用能力、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其次,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现场施工技术问题,具有从事道路、桥梁、水运、机场道面、隧道工程试验检测的能力。再次,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拓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施工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与管理方法和公路养护的多专业技能。

1.2立足于本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的办学历程及社会声誉

1997年,本院开始设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2004年,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本专业统一更名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试验与检测方向);2008年更名为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该专业历经十五年的办学历程,已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方案。除了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之外,土木工程系现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公路监理、港口工程技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桥梁与隧道工程方向)、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铁路工程技术等九个专业,形成较全面的、立体化的、高职高专层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被教育部列为部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检测专业作为安徽省教育厅2008年批准的重点建设的省级特色专业。以本院土木工程实验实训中心为依托,建设土木工程检测特色专业具有有利的先决条件。该中心现有专职教师29人,中、高级职称比例55.5%,双师比例95%,外聘兼职实训指导教师34人,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他们分别来自施工一线、工程管理、检测公司等相关部门。现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双师型”素质、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专业齐全的专职教师、业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省内知名专家、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本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院坚持“立通,服务行业,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精心打造“安徽交通黄埔”品牌,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吃苦,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在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中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2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特色专业教学探索的意义

教学探索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3]。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4]。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教学探索,出发点是教学,归宿是人才的培养、就业的竞争力和未来职业的能力。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适应新的就业形式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人岗匹配的要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动手能力较强的专门技术人员。

2.1理论意义

2.1.1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积极探索有效的专业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特色专业教学研究,对于巩固现有专业成就,开拓专业未来发展思路,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任何一门专业教学都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把握教学规律,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方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业绩。

2.1.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院的发展

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和衡量标准。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最终都要依靠教师为其本专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特色专业建设为教师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在这个舞台上将有更多的机会与业界同行交流教研经验,探讨学科前沿,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专业发展学校。专业发展学校一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同时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研究能力的发展[5]。

2.2现实意义

从区域背景和人才需求背景看,开展检测技术特色专业教学探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公路交通提供安全、便捷、快速、可靠的保障,以满足将资源与市场、生产分工与合作紧密联系的要求,全国公路交通建设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扼华中而东西,向来为东南沿海通往中西部的交通要塞。公路交通运输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全省交通建设总投资3200亿元。其中,铁路1400亿元(含城市轨道交通200亿元),公路1300亿元(含高速公路850亿元),航道、港口200亿元,民航50亿元,管道80亿元,综合交通枢纽170亿元[6]。巨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急需大量建设人才,实行学历证书和多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模式,毕业与上岗“零距离”,树立培养满足社会“急用”、上岗“实用”的新型人才观、以适应具体岗位及岗位群的能力结构需求的“综合岗位能力为核心,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质量观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今后几年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将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土木工程检测专业人才紧缺,施工单位、检测单位、监理单位等都需要相当数量的土木工程检测专业人才,在毕业生招聘会上,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现象。该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将现有的桥梁、隧道、机场、道路等的检测技术向港口、航道、船闸检测技术方向拓展,培养的人才在全省交通系统形成“水陆两栖”、一专多能的试验检测技能型人才,从而形成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的特色,使该专业在本地区达到领先水平,为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本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成就

3.1形成“模块化”特色教学

就目前而言,“模块化”教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在教学改革的呼声中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中。但相对于传统的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来说,尤其是我校的高职教育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分课程、分章节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概念一旦进入检测专业教学领域中,必定会引起新的教学思维和突破。将检测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几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土木工程建筑材料试验模块、桥梁与隧道结构检测模块、公路、市政、机场道路现场检测模块和港口、航道与船闸结构检测模块。每个模块实行导师负责制,全面负责该模块的教学与学生考评。

3.2打造精英教学团队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带头人和开拓者,组建一支创新能力强、协作意识强、知识资源强的教学团队,方能切实提高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本院把对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最终落实为对教师的培育培养上:一是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育培养,在学历进修、科研经费、职称评审上都有一定的倾斜和照顾。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撰写学术论文,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以科研促进教学,切实提高检测技术专业实验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所有青年教师都要努力做到“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条腿走路。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培养,“双师”型人才是特色专业发展的灵魂,委派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引进优秀的企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在本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中,有计划地选派5名教师走向生产一线锻炼。三是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育培养,选拔检测专业带头人1名,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输送2名培养对象到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参加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训与学习。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的教学梯队,具体表现在年龄、教龄、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只有化解这些结构性矛盾,才能突破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向更高、更宽的平台发展。

3.3完善成熟的实训条件

检测技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模块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训、专项培训、顶岗实习等。具体有:道路建筑材料综合实训、测量综合实训、公路工程认知实习、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认知实习、水运工程质量检测实训、机场道面试验检测实训、隧道工程试验检测实训、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专项培训、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专项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前期工作、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答辩。拥有专用实训基地建筑面积5200平米、具有真实或模拟现场的专用实训场所10000多平米。建有工程测量、检测、力学、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集料、工程地质、建筑结构、工程CAD、勘测设计等实训室;同时拥有安徽交院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安徽交院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安徽交院公路设计事务所3个校内综合实训基地。通过多年加大投入,扩建场地,现已基本建成实验实训设备先进,融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开放式综合实验实训中心,2007年被交通运输部行业技能鉴定中心确定为安徽“交通行业技能鉴定站”。而且是安徽省交通系统唯一的试验检测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具有校企深度融合特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新建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38个;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实训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3.4提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本着“立通、服务社会、互动双赢”的原则,本院检测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始终以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服务地方交通建设。利用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参与生产、项目咨询、技术开发、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化”,增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把学院建成安徽交通行业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基地、干部和职工继续教育基地、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和安徽高职教育的“双师素质”培训基地。本院受安徽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委托,长期举办全省试验检测人员培训班,为我省交通建设一线培训了大批试验检测技术人员。

4结束语

在参与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特色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深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感受:

4.1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集体工程,是一项团队成果需要凝聚团队的向心力,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团队成员协商分工,尤其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充分体现合作的重要性。专业教师各有所长,搭建能够让教师充分施展才能的平台,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要开拓思路,注意多专业的结合,检测技术专业与土建其他专业的密切结合。

4.2特色专业教学探索要量力而行、切实可行结合本院的客观实际及检测专业建设现有状况,采用恰当适合的方式方法,因地适宜、因材施教开展教学研究。每一届学生、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和素质都参差不齐,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整体划一,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符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尽量细化、具体化,讲究针对性、实用性。适当把握教学难度,既能够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个“度”的把握实属不易,需要教师运用智慧,结合教学实践用心体会与揣摩。

测量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摘要:作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团队精神是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本文从测量教学出发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探讨了在测量课程中对中职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关键字:测量 团队精神 分组 竞赛 表扬中图分类号: P207

文献标识码: A在工程测量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学生实训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实训中需要学生二人或三人一组进行配合操作,由于现在的中职生自我意识较强,为他人考虑的意识较弱,往往会在实训配合过程中出现矛盾,造成实训任务无法完成,因此在测量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理念的强化是十分必要的。一、团队精神的概念在英文中,团队精神(team spirit)最初是指一个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通过主动调节群体内部的矛盾和行为,而呈现出通力合作,一致对外的合作面貌。二、工程测量教学中团队精神培养的必要性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进,目前在中职就读的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他们属于在家长呵护中长大的一代,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唯我独尊,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在学习上表现为不能吃苦,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既不像企业团队有共同的项目有努力的目标,又不像高中生与社会还有一段距离,他们介于两者之间,经过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有可能成为社会人,在中职学习阶段正为走上社会在做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准备,而在测量的实训操作课程中已经对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培养显的尤为必要。

三、工程测量教学中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方法现在的工程测量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训操作比较注重,在进行实训操作时往往采用按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在测量教学中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来自师生双方的关注和勉励,使自己的学习信心、表现欲望得到增强、改善和提高。针对测量课的实际情况及中职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1、采用分小组操作法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传统的测量课教学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按照“刺激和反馈”的模式,学生被动的根据教师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急于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因班级人数众多而得不到课堂的第一手反馈资料,这往往给一些“学困生”创造取巧的可乘之机,影响了对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正确评估,而采用分小组操作法可以让学生间增进了解,学会处理、协调个人与团队成员间的不同意见来增强团队意识。在小组测量过程中,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并且对学生用语言暗示提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目标就成为合作小组的目标,每个小组最后的一个学生会影响到小组任务的完成,于是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为了小组的利益,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功,增强了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了对团队精神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2、采用竞赛法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竞赛法是培养和检验中职生团队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有竞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协作。把竞赛法引入测量课程中,迎合了中职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竞争欲望,变劣势心理为主观能动性。集体合作项目竞赛紧张激烈,个人技能固然重要,但团队协作配合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本组赢得比赛强制性的要求其组内成员相互配合,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竞赛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团队和合作的重要,体验成功和失败感觉,领略竞争与拼搏的艰辛,从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荣誉感以及组员之间的友谊。通过竞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决断力和坚强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在中职测量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安排相应竞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3、采用语言激励法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

青少年特殊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其对团队精神意识培养过程中进行语言激励是十分必要的。管理心理学把激励看成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水平越高,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和满意度也越强,工作效能就越高;反之,激励水平越低,则缺乏完成组织目标的动机,工作效率也越低。语言激励就是表扬,因为表扬能满足中职生较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当测量课上团队合作取得成效时,哪怕成效看起来微不足道,老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表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发现小组成效时立即表扬,这种方式带有即时性,让学生知道老师一直在密切关注他们;二是在每次课的总结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这不仅激励了个体,同时也激励了集体,要让班级学生知道老师在时刻注意着他的表现,及时赞扬他所做的努力,使得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并为之努力。但是运用语言激励法一定要注意语言激励的措辞,激励语言的准确性,避免语言含糊,或者语言过于刻薄,以免伤到中职生的自尊心。4、采用成绩评价促进中职生团队精神培养传统的成绩评价,认为学习都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上课发言与否,主动参与程度如何,练习是否认真,最终测量成绩评定等,都只是严格个体独立行动。这种测量教学和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意识。应该在测量课程的成绩评定中引入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评价内容,合理调整和分配其权重比例使得测量课程评价结果更加科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可以采用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相结合的办法。个人成绩部分还是由考试、个人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等方面组成。团队成绩是对团队共同合作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综合评估。团队成绩可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团队共有成绩,包括教师对团队表现及团队作业的考察,一般一个团队的成员共享一个分数;另一方面来自于团队自评,即由小组长组织团队成员对各组员的表现进行讨论后评估。科学公正的考核学生的团队成绩,是保持团队认同感、增强团队凝聚力、维系团队效力的保障,也是提高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也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参与意识。以上测量教学方法对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团队意识,沟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强责任感和团队信任度起着积极的作用。四、结论

在测量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要求有一定的配合,但是当前中职生总体团队精神现状不容乐观,对于团队精神的总体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多数学生集体凝聚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在测量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和强化中职生团队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张锡庆,卢亮球。论培养与强化球队团队精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1):87~92[2] 李慧波,团队精神【M】,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12~13,20,26[3] 贾砚林,团队精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28~241

测量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能力 三坐标测量 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190-01

随着苏州地区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伴随着众多制造业如汽车、机床及模具工业的涌现和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在加工设备提高功效、自动化更强的基础上,要求计量检测手段更加高速化、柔性化、精密化,而固定的、专用的、手动的普通计量工具大大限制了大批量制造和复杂零件加工业的发展,而平板加高度尺加卡尺的检验模式已完全不适用于现代柔性制造和更多复杂形状工件测量的需要,因而三坐标测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对苏州地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培养苏州地方企业需要的基于“职业导向校企协同”的三坐标测量技能型专门人才也是极其迫切的,三坐标测量技能培训课程是基于“职业导向校企协同”的三坐标测量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

1 课程定位

基于“职业导向校企协同”的三坐标测量技术培训课程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三坐标测量方向专业,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三坐标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PC-DMIS软件及操作三坐标量机进行产品检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能力,能胜任企业生产、质量检测部门的三坐标测量员、三坐标测量机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该三坐标测量技术培训课程以《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测量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为学生后续学习《机械产品质量检测》等课程提供支撑。

2 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职业导向校企协同”的三坐标测量技术培训课程是依据“三坐标检测技术”工作项目及其职业能力而设置的课程。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思瑞企业为代表的行业专家对三坐标测量技术工作领域的任务和技能分析,在教学内容上以企业三坐标测量员、三坐标测量机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同时考虑学生兴趣和认知规律选取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检测岗位的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以产品三坐标检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该课程的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产品三坐标检测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三坐标检测理论知识,发展三坐标检测的职业能力。该课程与思瑞企业校企合作共建,结合思瑞检测培训部门对客户培训三坐标检测技术的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用性、职业性的项目作为该培训项目课程的教学载体。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学生以模拟三坐标检测技术员的岗位角色进行学习,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术与能力的训练,通过三坐标测量机的操作、零件检测前准备、基本元素的手动和自动测量、检测数据处理、CAD模型导入的测量等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合理选用、操作、维护和保养三坐标测量机,能根据零件图纸检测要求设计合理的零件检测方案,会熟练使用PC-DMIS软件编制检测程序、处理检测数据,会对检测报告进行正确分析。教学中还将融合相关三坐标检测职业工作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素质教育。

3 课程目标

基于“职业导向校企协同”的三坐标测量技术培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能运用理论知识解释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会合理选用三坐标测量机型号,能熟练操作三坐标测量机,能合理维护和保养三坐标测量机。能根据企业实际案例的零件图纸检测要求设计合理的零件检测方案,能根据零件特征合理选择零件的装夹工具及装夹方式,能运用探测系统的理论知识合理选用零件检测用测针测座,能熟练安装及正确校对测针测座。会熟练使用PC-DMIS软件编制零件三坐标检测程序,能手动和自动测量零件特征元素,会熟练使用PC-DMIS软件处理零件检测数据,并正确输出三坐标检测报告,并会对正确分析零件的检测报告,会撰写零件检测分析报告。

4 课程内容和要求

三坐标测量技术培训课程是与思瑞企业校企合作共建,结合思瑞检测培训部门对客户培训三坐标检测技术的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用性、职业性的项目作为该培训项目课程的教学载体。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该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是根据三坐标检测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的,如表1。

5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职业导向校企协同”,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该课程充分利用该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依据“三坐标检测技术”工作项目及其职业能力,课程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课程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图纸、各类国家(国际)标准、三坐标测量机说明书。

6 结语

学院与思瑞公司协同共建三坐标测量实训基地,根据三坐标测量员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的“思瑞三坐标订单班”开设了三坐标测量技术技能培训课程,并在实际的学生及企业人员的三坐标测量技能培训教学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职业导向校企协同”,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举,突出职业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