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价值观范例6篇

教育的价值观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1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能够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概述,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重要价值

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能够对大学生的现有价值观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不断的加大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教育,才能更好的将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凝聚起来,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今后的高校教育中,应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我国当前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当前我国的国家发展目标,也体现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以及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等[1]。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为实现我国的繁荣昌盛、人民民主、社会文明和社会和谐不断地努力奋斗;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公民自由、人人平等、公正公平和民主法治;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实现公民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邻里和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人民的社会共识、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由于当前我国处在一个开放的大环境中,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都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外国敌对分子也试图通过社会思潮来影响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只有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深入到我国人民的观念中,才能不断的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引起人们的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极强的意识形态能够不断地将我国人民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将所有人的力量共同维系起来,更好的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是实现大学生教育的内在要求当前西方的很多价值观念已经传入到高校中,使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外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很多高校中的大学生存在着政治理念模糊、功利主义严重、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情况严重甚至会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不认同,比如,在当今高校,经常流行西方的鬼节、圣诞节和情人节,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不太热衷,这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3]。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这一现状,就必须不断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与纠正,使大学生重新建构起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念成熟的重要时期,且大学生又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在这一价值观念成熟的重要时期,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的优秀人才。

(二)是引导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教育当中,将这一观念中的优秀价值观念教授给大学生,大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这些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受到这些价值观念的影响。同时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大学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到自己的观念当中,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和国家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人生目标,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以及优秀的人格,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的必然需求在当前我国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依然是为实现和谐社会,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实现人民群众自由解放,我国的这一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已经逐渐深入到当前我国的实践发展中。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中有很多的大学生政治理念模糊,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针对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政治理念的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的引导和教育,政治理想和政治素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

(四)是实现大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和责任意识的必然需求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涌入,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西方观念中,我国当代大学生受影响最多的便是享乐主义、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导致很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非常薄弱,不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出现的这一现状,只有不断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深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形成影响,在长期的熏陶下,让当代的大学生形成强烈的集体主义和责任意识,并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将强烈的集体主义和责任意识进行实践,促进我国未来更好的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在当前我国的很多高校当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水平普遍不高,只有高校不断地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高校的教学过程当中,从而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发挥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堂上要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到理论当中进行教学,将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来丰富授课的方式,同时高校也要加强教学的师资力量的建设,对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培训和测试,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展开。大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通过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在营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来进行,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直接受到这一价值观念的直接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国家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三)带领学生不断的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转换为能力,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也要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广泛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通过理论实践认识到我国当前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等,使大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找到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的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更好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知识和观念。因此,在今后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应广泛的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发展重要的价值,不仅是实现大学生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引导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以及强烈的集体主义和责任意识的必然需求。因此,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重视这一教育,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带领学生不断的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使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更适合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26.

[2] 白甲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4:53.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2

论文关键词:教育;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复归

进入新世纪,人类也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财富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知识的进步。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教育逐渐偏离了主线,过多地追求功利价值而迷失了自我。困此,我们亟须重新审视教育,找到教育复归的路。

一、教育功利主义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的解放,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人自身的价值。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的解放,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自由和权利。这本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工具理性一方面与国家层面的功利主义顽强地结合在一起,压迫人的自由意志;另~方面与个人层面的功利主义相结合,逐渐成为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理性基础。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对我国的教育乃至国民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果说工具理性与国家功利主义相结合的结果是以牺牲个人的局部利益来造就国家的繁荣,那么工具理性与个人功利主义相结合则导致了人们“奋不顾身”地化公为私,以满足自己无止境的贪欲。无论是哪种结合,它们对教育的消极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背离了教育的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国家教育功利主义

我国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化强国,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上,要通过市场化的建设实现国家收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人民民主;在科技上,要通过技术创造和革新来推动社会发展。这些目标反映在教育中就带来了社会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确立。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是一切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在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种“教育调节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社会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视个体的发展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人的发展是最高的目的,社会的发展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社会本位论者却颠倒了这一关系: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手段加以利用。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教育决策者在制订教育方针和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教育的经济、政治功能,追求的是教育对社会物质利益、经济生产和政治需要的满足,人自身的个性发展、精神需求等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深刻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的方式。在培养目标上片面强调按照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的要求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使得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及创新意识受到极大的压抑;在课程设置上,偏重理工科,以此来培养大批的科技专家、工程师和熟练劳动者,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的方式上一味追求量化指标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贬低教师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启蒙教的隐性劳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是被当作“人”以对待的,而是作为教育加工的原材料、作为工具和手段来加以模塑的。

同时,这种教育价值观没有区分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哪些方面,容易导致只要社会需要都要适应的误解;也没有把社会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加以区别,容易助长教育发展中的短视行为.反而影响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个人教育功利主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动力。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性.陶冶人格,始终将生命意识的唤醒,人的生成放在核心地位。然而,今天的教育似乎正在背离这一目标。

当今的社会,学历和文凭逐渐成了分配工作和收入的主要依据。时下流行的制售假文凭、假学历现象,说明“学历社会”中教育的真正动力就是利益驱动。学习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有人称,读书为的是考试,考试为的是升学,升学为的是文凭,文凭为的是饭碗。这种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追求弱化了人们对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厌学”情绪反而加剧。个人功利主义也侵入了我们的大学校园。在今天的校园里,我们很少听到有学生去谈论人生、人性、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一系列关涉人生意义的话题。他们关心最多的是外语四、六级能不能通过,能否顺利地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是否有机会考取研究生。大学生只关心他们所学的东西在将来能否迅速兑换成钞票,至于那些不能给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根本引起不了他们多大的兴趣。

这种个人教育功利主义带有明显的个人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色彩。个人本位论教育价值观,从个体需要的角度来设计并实施教育,旨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健康、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它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注重个体内在发展需要,把个体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视社会的发展为个体发展的条件。这意味着将社会的功能和价值简约化,把社会仅看作是个体的简单集合,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容易出现对个体需要的过分强调,导致自由化的倾向及个人主义的盛行。

二、教育复归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不可能超出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水平,也不可能摆脱社会利益集团和权力集团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强调教育的功利性本无可厚非,但仅仅强调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否定其非功利性价值——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价值,却是片面的。事实上,教育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它们共存于教育目标这个统一体中。教育主要是对人类心智的开发、个性的培养、理想的建构。通过教育,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未来社会中的各种挑战与机遇,才能承载未来无限拓展的创新空间,才能在未来更好地生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关怀人的事业,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我们探讨教育目的时候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

自1972年至1996年教育界先后发表了四部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献,它们是<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学无止境》、《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从这些历史文献主题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教育目的和人才观的变化:从被动适应社会到主动参与创新;从学会个人生存的本领到学会关心他人和国家、人类的命运;从局部的提高到全面的主动发展。这表明教育正在逐步回归它的主线——人的自由全而发展。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建设,倡导先进文化、高雅艺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有效地遏制物质主义、科学主义和唯知识论过度膨胀的倾向。

第二,要在教育的内部建立有效地抑制和矫正教育功利主义的机制。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确立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指导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或终极目标,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服务或服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尽管由于现实社会的局限性,使我们当代人无法真正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作为一种人类理想的追求,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却是不应该被放弃的。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3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大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

在新时期,为切实解决大学生价值观不稳定、多元化问题,高校应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思想”这一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的作用。高校通常都开设有四门内容各不相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四门理论课程的同时,还应依照每一门理论课程的侧重点与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激励大学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处事原则,不断丰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理论知识,使得他们可在多变而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可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基本立场来分析与认识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并针对具体的现象进行科学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评判,从而在多元化文化环境中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②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应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促使他们认同这一共同理想,并以坚定信心听从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③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应主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特色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大力宣传改革创新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从而树立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可较好地将爱国热情幻化成爱国之志,并转变成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励志图强的具体行动。④在教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的相关理论时,应主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荣辱观,借助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准则,从而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境界,促使大学生树立的价值取向不断趋同于社会要求,最终培养自身正确而科学的价值追求。

二、积极营造有益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高校,因此校园环境情况直接影响了他们价值观形成与教育的实效。所以,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作用,并积极建设校园文化,不断优化小欢文化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与校风,为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实效创造良好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提高文化价值导向的正确性。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环节中,应大力弘扬主旋律,态度明确地推广主流文化,努力宣传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价值观,我们应积极发扬与集成社会主义社会缔造的所有文明、先进成果,以开放的方式接收校内外、国内外的各种差异化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依据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对其继承与创新。并且,消除与反对各种负面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批评与变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营造可给予学生正能量影响的积极文化环境,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而科学的价值观。②组织积极向上、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向上、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感化、情感沟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隐性和显性的指导与教育作用,从而使得他们在娱乐与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为中心,努力创设活泼、健康的文化环境,借助组织各种形式、学生喜爱、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文化活动,比如形势报告、主题班会、演讲辩论、专题讲座、艺术、体育、科学、学术等,将美育、体育、智育、德育结合在一起,将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文化活动中,多方面、多渠道为学生输送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③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应借助以人为本、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树立强烈的价值观教育观念,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优良环境,将对学生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体现在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上、落实在每一个教职工身上。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人员综合素质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学工作中,要想切实优化教育实效,就需要教育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高质量开展教育工作,做好充足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教育工作人员应积极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知识。只有拥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知识及较好的理论素养,价值观教育人员才能依据当前社会问题、政策及形势辩证而科学地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耐心讲解,逐渐提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及说服力,从而以更有效、科学的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工作,最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价值观教育人员应努力丰富自身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只有让价值观教育人员拥有充足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有关的知识、管理学知识,才能使得自己的教育策略、教学内容更深入人心,并使大学生与自己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教育,最终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③价值观教育人员应可熟练操作及灵活应用网络及计算机知识。价值观教育人员应主动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与网络水平,增强自身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搜集、信息鉴别、信息筛选、信息使用的能力,从而依据教育需要借助网络途径将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信息转发给大学生,并可轻松地将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价值观信息清除,从而为使自己的网络应用能力成为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的保障。④提升价值观教育人员的师德修养。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中,教育人员就是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为了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正能量影响,价值观教育人员应积极提升自身的师德与修养,尽可能应正确的价值观理念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大学生,借助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教育内容的可行性与真实性,用自身的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去感染与教育学生。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人员应尽可能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与道德修养,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与表率作用。

总而言之,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元化发展,同时消极与积极价值观并存,但是主流价值观是向上而积极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阵地、努力营造有益于大学生积极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环境,并积极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调动各种有利因素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帮助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形成科学而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促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芦珂. 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30-31.

[2]杨萍,秦瑞霞. 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契机[J]. 中国成人教育,2013,06:72-73.

[3]李婕,辛小丽.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科技通报,2013,07:231-234.

[4]于芳,杨萍,徐玉梅. 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3,15:6+21.

[5]王静.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6]季海群. 网络语言视域中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7]全春花.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13.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4

关键词:价值观,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语文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全部价值都体现着人的价值,脱离了这一主体需要,教育价值不复存在。“真正的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把发展人的素质,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要作教育活动的轴心和归宿。

语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具备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存价值的意义,而且具有创造人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所以语文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将“自然人”改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它的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人的生命的发展,既要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并予以培养、教育,又要注意保护学生其他一切生命能量,使其能和谐发展,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的个体生命富有意义,人生会更有价值,在语文传承中,有价值的人生才能获得永生。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是一个极为重要和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什么是价值,人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等问题的看法,是因人而异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多少,一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越多,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他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自我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又一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要自尊、自信、自爱、自主、自强等。第二,社会应提供保证个人尊严,满足个人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自我价值要自觉服从社会价值。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唯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二、价值观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B透模式构建

1.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

2.模式构建

3.实施条件

该模式要顺利实施,应具备的内在条件是:学生应具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外在条件是:教师积极的引导,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更好的思维空间。

(二)实施过程

1.教学目标的渗透

作为教师应该先明了教学目标,且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语文的三维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两个目标的灵魂,知识与能力是价值观的载体,单单地进行价值观教育,离开语文的基本内容,那价值观教育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同样,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也即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积极的价值观形成,就要借助于另外两个目标的完成才能实现,它是渗透于前两个教学目标之中,是在教学过程之中方能完成的。

要让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重要的文本信息,并能够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从而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这样才会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起着促进作用。

2.教学过程的渗透

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这一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课文篇幅较长,课前要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故事情节,然后采用五个环节的教学,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第二个环节让学生用一个词(比如:震撼、钦佩、崇敬)来形容读完文本后的感受或心情;第三个环节要求学生在中找出能打动自己的情节,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强化了他们的情感体验;第四个环节,学习小组选择最打动你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对一些情节中的语句或关键词要反复品读,以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第五个环节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几句话来总结: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人可以失败,但绝不可以被打倒。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从本文中你可以体验得到。

3.教师语言的渗透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优美的语言将价值观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在领略其语言美的同时,激活人的思想,产生至深的意境,获得人生的快乐,从而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语言是心灵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语言美,对学生的积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而这些作用又是双向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每位学生都应当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使语文教育达到较高的境界。

4.师生行为的渗透

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是价值观在语文教育渗透中的最终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着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付诸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际的行为养成中去。积极的价值观形成是宗旨,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目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也是双向的。

5.教学评价的渗透

积极的价值观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到议事日程,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教学时机,认真地把这一要求贯彻下去,同时,评价的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切忌把考试作为唯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采用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观察法、活动法,学生的自我评价法,学生间相互评价法,测验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要将积极的价值观渗透到评价体系之中,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5

    PISA项目的价值逻辑既源于现实,又着意于深远。PISA项目创始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Andreas Schleicher)2011年10月在北京作了以“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特色:中国与世界的比较”为题的学术报告,向中国教育界和在京媒体再度阐述了PISA的基本理念。他明确而自信地指出:那种在学校背诵一些已有知识以图进入社会后就能借此运用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经济越是发展,背诵能力就越是显得无用;优质的教育体系一定会非常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其面向未来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引导他们终身热爱学习——这些正是PISA项目多年来所重点评估的内容。[1]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PISA的战略着眼点是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社会中能否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即通过观察未来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素养来判断他们能否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为本国经济注入后续发展的智性动力。这是经合组织超越一般纯学术研究的高明之处。

    PISA的教育价值观还可以从其官方网站上关于研究缘起所强调的问题来作进一步推断:“学生们已经准备好未来的挑战吗?他们能有效地分析、推断和沟通吗?他们具备了贯穿一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吗?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就是通过对主要工业国家15岁学生的调查来回答这些和更多问题的。每三年一次,该项目评估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了多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分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

    刊登在PISA官方网站之首的这三大问题,表明经合组织基于自身特定性质和宗旨而形成的对各国教育考量的价值焦点所在,宣示了该组织发起PISA项目研究的主要战略意图。正是从“准备好未来的挑战”、“贯穿一生、持续学习”等理念出发,经合组织在实证研究和数量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多学科公开出版物、提供相应咨询报告来“智助”各成员国政府制定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或政策。其以PISA为载体的教育研究,正是经合组织应对全球化挑战而展开诸多领域研究的项目之一。

    因此,PISA有别于那种与社会现实利益和人类未来命运保持客观距离的“纯学术研究”,凸显出鲜明的前瞻性、发展性和战略性特征。所谓前瞻性,PISA着眼的时间维度不是社会的昨天或今天,不是训导新人们在回顾既有文明价值基础上而“适应”之、“复制”之、“接受”之,而是考虑新人们在未来能否具备自由公民的思维品格和探究能力,以化解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博弈与市场经济竞争的新挑战——今日15岁的学子恰是十年后活力国家的象征(PISA以每个参与国4500-10000学生数量来保证测试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也正因此,PISA认为面向未来而化解问题的创新能力远比复制既往的知识更具建设性价值。所谓发展性,PISA赋予“发展”一词崭新的时代内涵,它所强调的个人能力本位实质上就是新人面对不可预测的复杂情景而灵活“分析、推断和沟通”的创意能力,特别是开放性语境中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考而作出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发展性探究能力。PISA高度评价新人炼就“贯穿一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即在离开学校规定的课程流水线以后能够可持续、永动式地自我开发生命潜能、最大化地释放自己的精神能量——PISA秉持的正是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成功就表现为养成新人善于“自我教育”,或者说以自求、自足、自享为特征的“自我教育”远比囿于规束、迫于压力的“被教育”更为重要。所谓战略性,PISA认为正是这些个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奠定一个国家的根基,并提供经合组织成员国综合竞争力不断走强的源源后劲。换言之,成员国也正是凭借这种良性循环和智能增值的人力资本,才可能牢固地、长久地把握全球化格局中的制胜权。PISA一以贯之秉持的教育价值观意蕴深远,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整个人类的教育正愈来愈倾向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2]先育新人,再由新人去创生新社会,这恰恰是人类教育“祛蔽”前喻文化为本质的传统观念的价值特点所在。

    二、PISA的教育评价观

    PISA项目创始人施莱克尔在论及世上最好的教育体系的特征时指出,其首要标准是:教育不仅要重视学校毕业率,更要重视学生毕业后的创意能力,特别是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知识来实现自身价值并在社会上获得成功。[3]可以说,这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和决定因素,正是由这种显性的“后发效应”来推断并评价学校各门学科教学是否对人力资源具有长远的投资意识和引导价值,也正是凭借“后学校时期”之成效来对课程流水线之内炼就的学科素养作出最终的验证。至于施莱克尔谈及的其他诸如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合理有效、教育能否对优秀人才产生职业吸引力等等,都是围绕着该目标实施的条件或结果。十多年来,PISA正是如此富于预见性地对各国学科教学质量作出持续性跟踪评价和研究。PISA官方网的评价理念强调:“PISA项目评估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了多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分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整个实验期内,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这三大测试科目不仅覆盖学校主要课程,而且囊括成人生活必需的重要知识和技能。在PISA2003年,解决问题作为一项特殊检测项目被引入对跨学科课程能力的持续考评中。”

    从PISA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科目)等的表述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它完全不同于既往选拔性的考试。首先,在评价目的上,由其自身独特的价值理念所决定,PISA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于改善教育的品质、优化学生的素养。PISA放弃面面俱到的静态、系列性的知识评价观,从各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科目,即从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入手来发现并诊断问题,以供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教改决策之参考。PISA项目把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子作为特定评价对象,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他们是成员国未来公民社会的基本后备力量,其成长关键期的基础文化和科学素养决定此后一生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当然也决定成员国几十年后的基本竞争力和发展远景——对这批学生的评价能真实反映该国未来的软实力水准;同时,更兼义务教育的质量关涉教育公 平之要义(接受义务教育是所有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保证享有优质义务教育是民主政府惠予其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福利),因此,PISA评价观是建立在教育公平原则的基石上。其次,在评价内容和标准上,PISA评价聚焦于“能力”(literacy,也有学者译成“素养”,但在PISA的语境中不如“能力”更具本质意义)。撇去词汇释义之歧,作为概念,其特定内涵较之于传统意义上读、写、算的狭隘知识和技能(knowledge and skills)更为丰富、更深刻,更具有未来性指向(而不是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回顾性指向):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应用上述主要学科领域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释并化解相关现实问题的一系列探索能力,重点检测其探索能力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创新性思路以及个性化表现。换言之,没有也不必追求统一化、标准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共答案,但求最适合语境、最富于思维活力的个性表达和创意表现——这样的评价标准才符合经合组织原初的教育价值取向。再次,在评价新要素上,关注学习参与度。PISA日益关注参与度(engagement)在学业中的特殊价值。施莱克尔警告说,如果学生在15岁时尚未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后就很难成功。[4]在他看来,学习的情意因素在人的一生中将发挥比智力更重要的功能。PISA将参与度分为三种,特别重视学科参与度(engagement in a subject),其中包含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策略等。

    下面我们再分阅读、数学、科学三科具体分析PISA评价观:“阅读能力是为了达成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能、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并参与阅读活动的能力。”

    这个定义凸显了“个人语用能力本位”,强调母语教育的本质是炼就每个学习主体全面、完整、积极的“语用能力”而非承纳固化的“语知语则”,即为了养成未来公民立足民主社会而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价值评判能力。而“语用能力”这个概念具有多维度层级,PISA将阅读精熟度水平分为7个等级,最高级的标志是学生能在比所阅读文本更高概括水平上给予反思和评价,面对新信息时能够克服先入为主的看法,并利用超越文本的深刻理解以批判性观点来看待其中的问题。[5]PISA基于认知、理解和记忆,但更超越前者;PISA基于归纳、概括和解释,但也更超越前者;它不是为阅读而阅读,而是为深度反思和精彩评价而阅读,是为拓展思维、独立评论、个性表达乃至卓越表现而阅读。PISA正是从这种阅读评价观出发,赋予其阅读评价题异于常规的鲜明的“立人”价值取向。与传统的阅读能力比较,PISA“阅读能力”分级标准具有内在的价值规定:前者测评学生已经理解并接受了什么,后者测评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在特定情景和语境中去解决什么、如何解决;前者重在再现昨天、复制既有,后者旨在拓展未来、追求创新;前者回顾并归位已知,后者前瞻并超越既定。PISA阅读理念凸显出鲜明的“立人”价值指向,高度注重现代公民的思维力和表达力——这正构成国际“语言软战争”的核心竞争力。

    再看科学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定义:“科学能力是使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推导基于证据的结论以便理解和决断通过人类活动明了自然世界和变化的一系列才能。”“数学能力是个人确认和理解数学在世上所起作用、作出理由充分的判断并不断使用数学的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将满足作为建设性、参与性和反思性公民的一生需要。”

    首先,整合以上关于科学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定义,PISA理科评价观同样推崇“能力本位”。这种能力包含理解、确认、推断和反思性评判,引领学生养成基于认知、理解而升华的评判、论证、推理和表达诸能力,并逐渐予以深度化推进,它们超越了静态知识体系而呈现出在特定情景和语境中的动态之“用”,隶属个人生活、成长和发展的长远需要:既有现实生存之需,更兼创造性建树之需。为此,甚至在对试题具体评价时可以忽略知识性错误,如2003年数学测试中关于“汇率”一题,评分标准允许在兑换数字计算准确的前提下,免扣将新加坡元SGD与南非兰特ZAR兑换时两种货币单位之可能误用的失分。其次,PISA理科评价观同样强调现代教育文明的精髓即“个人本位”。真正的运用与创生能力必然植根于主体生命的深沉心灵,与现代公民至为宝贵的必备精神元素血肉相连,如质疑批判的思维、开拓创新的抱负、多元开放的品格、坚执不移的意志等等。无论对"individual's capacity"的突显,还是对"a constructive,concerned and reflective citizen"的强化,都是指向终将汇成国家未来创造力的学习者个体:唯有后者求知和探索能力的持续优化,才可能积淀成国家旺盛深厚的创生活力。与上述评价观相对应的是,PISA关于阅读、数学、科学三科的试题设计和具体评价维度均侧重于个人能力本位,凸显运用个人知识和经验而展开相应的整合、推断、引论、评价、表达,最终趋向标新立已的大化之境。

    综合文理学科,PISA评价观旨在引导各国教育为未来公民构建基本人格模型:以阅读、科学和数学的基本能力为主要文化底蕴,以活用和创造性生成为最高能力目标,锤炼在不同情景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作出推断和高效交流、解释并化解特殊问题的能力策略和情意态度,从中养成积极参与、高度自觉、关怀社会、报效人类、志在建树、持续创新的精神特质——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健康、积极有为、内涵深广的现代公民教育。

    三、PISA对中国教育创新的启示

    PISA以开放的全球视野和高远的未来意识在启发我们:教育理当回归原点而从零开始思考,回归到教育哲学的元命题而重新出发,即教育何为?教育旨在“立人”还是“铸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复制昨日抑或探索并创造未来?是承继既有文明规范抑或创生新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施莱克尔先生以每年来华的丰富观察和“世界校长”的专业素养敏锐指出:上海学生PISA夺冠并不表明中国拥有世界最好的教育体系。中国学生在学习动力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在空闲时间里往往不愿意主动去学习。[6]这种早该警觉的“被学习”存在已久,以致侵染其中者习焉不察。长期以来,深受前苏联社会 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即凯洛夫教育学说的影响,又掺和了国内极“左”政治思潮以及应试教育的负面因素,中国教育已形成了过度预制、垄断和封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位居其核心的就是故步自封、高度同质的教育目的观。这具体表现为简单信奉已成不刊之论的所谓教育“适应论”:教育要与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现实形态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既定社会需要或“接受”既有社会伦理并具有某些统一规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理解,不同的国家和时代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导向,如上“适应论”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色,强调个人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之需求。但这只是教育目的的一个基础性方面,如何更好地处理发展个人特长与适应社会需求的辩证关系、如何更好地认识清楚既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选择又使之融入为社会建功立业之中这两者关系,教育思想界在当时和以后的长时期内并未开展过更深入、更全面、更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探讨。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一度出现过“适应与超越”问题的热烈讨论,①但基于“适应”的“超越论”至今依然未能在教育理论界形成主导性、主流性的共识。教育如何发展既有独特活力的鲜明个体,又使这些个体具备基础性的必要的共性规格,并使之在两者之间获得弹性选择的开放空间,从而在“适应”既有现实社会与“超越”既定现实需求之间获得可增长的动态平衡,这确乎是当代中国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一个跨世纪难题。

    可以说,PISA价值观和评价观对中国教育思想的退旧更新是具有积极的“祛蔽”作用的。中国教育如欲出色履行全球化时代以“立人”而“立国”的战略使命,首先要真正启动实质性的思想观念革新,由此带动实践层面的一系列探索性变革。当前,置身中外教育交流和合作日趋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需在比较、反思和借鉴的过程中确立前瞻性、发展性和战略性的价值导向,这无疑是一场教育哲学的观念突围与重建。这种教育哲学观念的重建,集中体现为标举超越性未来取向、培育可持续创造能力和凸显个人主体价值。第一,在时间维度上,教育应秉持超越性未来取向。第二,在发展维度上,教育应炼就可持续创造能力。学习的真正内涵是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会知识。学会知识只是一种短视、浅层和维持性学习,学会学习才真正是深远、可持续和创新性学习。因而教育应当尽可能充分地提供人皆自由的开放思想空间和弹性课程空间,应当尽可能实施尊重生命、关爱童心、呵护创意的多元教学方法,以培育智慧主体探究未知、放飞思想的才能、习惯、方法和情意系统。第三,在发展主体上,教育要凸显个人主体价值。PISA从个体生命发展的视角确立教育的价值起点,其学习质量的评价也必然逻辑地归结到学习者个人的能力绩效上。面对中国深厚而丰富的人力资源,教育应该并且可能达到的境界只能是:教育不仅要使每个新人趋近传统意义上专业领域的“成才”、更应该获得和谐完整内涵的“成人”;不仅要使之完成生物学层次上的“成人”,更要达成凸显个人独特的本质规定的“成己”!教育可以“少有所为”甚至“无所作为”,但只要其价值重心能够从“成才”“成人”“成己”这一逻辑链条上不断突破并上升,就能化“无为”成“大为”:发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造就你自己!如是“大为”,就兑现了教育“立人”的真正价值。这将不仅是教育对一国终极发展的最大贡献,而且也是对地球文明乃至宇宙文明的重要升华。

    注释: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6

价值观教育是将价值观的形成与教育活动结合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价值观教育作为有目的、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整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也发挥着强大的促进功能。许多国家为维护传统价值观并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价值观,从多个层面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研究,美国也不例外。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发现,近代以来美国本文由收集整理

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凭借强大的政治攻势、文化宣传、价值观输出和教育交流,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成果对其他国家价值观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剖析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就并对比中美两国价值观教育的异同,将对我国相关研究给予重要的启示。

一、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与影响

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教育流派和教育模式之上,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进行梳理。

价值观教育在美国兴起的时间较早,其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经历了几个主要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潮占据着美国乃至整个国际教育界,对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也颇为明显。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也强调了教育对价值判断的作用。他认为,价值来源于经验,所以价值是相对的。传统的价值理论的缺陷在于它首先设计了一个固定的、绝对的价值标准,并将其作为衡量人的行为的唯一准则。价值观如道德一样没有绝对的统一标准,也就没有绝对的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戒律或价值规范,所有的价值规范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都会改变。同时他还认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从“实用”评价出来的,能满足人的愿望、需要和兴趣就是有道德、有价值的,进而他否定存在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并提出“道德适应环境而产生,某种道德于某种环境为善,对于他种环境又不然。”[1]杜威的思想在教育理论界引起了一时广泛的争论与影响。

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的剧变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混乱,传统价值观(民族独立以来所形成的本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其中价值观教育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帮助学生选择指导行为的价值观,价值澄清学派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拉斯思(l.raths)、西蒙(s.simon)、梅里尔·哈明(m.harmin)等人撰写了许多相关的文章来实施他们的教育计划,提出一套确立学生信念的标准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形成非权威的评价气氛,帮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成因应归结为价值观的混乱,这样的混乱现象源自于学校价值观教育中学校与社会的割裂。当儿童学习的道德内容与社会存在不一致时,价值观就会混乱不堪,其解决办法的关键是“要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以此来弥补以往学校教育中所教授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的不足。”[2]虽然,价值澄清理论很快由于非指导性和道德相对主义色彩的内容受到批判和冷落,但是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教育当中。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教育学家柯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注重学生道德心理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赢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他确立了以“公正”为核心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尽管柯尔伯格的理论具有康德的思想根源,同时柯尔伯格也引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来证实他对道德推理的重视,并用杜威的思想来支持他对‘公正团体学校’的设想,但从柯尔伯格理论的创立之初,对其理论的争议就开始了,来自内部的批判与来自外部的挑战同时存在。”[3]

除此之外,价值澄清学派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由于在对待传统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上的偏颇和方法上的矫枉过正,忽视了正面的指导,虽然在方法上受到重视,也受到人们清醒的反思,但毕竟使研究者逐渐失去了兴趣。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价值观教育思想崛起,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品格教育运动,其主要倡导者有里克纳(thomas lickona)和柯斯申鲍(kirschenbaum)等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观教育学派的种种理论,不回避程式性的和指导性的价值观,品格教育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体系化的价值观教育,它假定有一套普适性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值得在教育中推行,如诚实、努力工作、坚毅、尊重权威、做好公民等。由于品格教育鼓励学生根据一套经过时间检验的价值观行事,具有教育程序相对简易、容易把握价值观的含义、操作性与操纵性更适用于为社会服务等特征,因此,受到美国右翼政治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支持[4],使之成为新一轮价值观教育思潮。

目前,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则呈现出一种相对“自由”的多样化形态,这是为适应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要求做出的及时反应。一种返璞归真、重塑传统价值观的趋势促使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必须改变以往价值教育的指导思想并改进相应的教育方法。美国教育学家泰勒(taylor monica j.)就指出,“美国价值观教育的未来走势将趋于多样化的形态,那种过时的落后思想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新型价值观的好奇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呼唤重返经典教育观念和创新教育方法的一点想法”[5]。

依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地位,美国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输出价值观念,随着教育学研究的开展和国际化交流,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也深受影响。由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并实行文化侵袭政策,一些流行于美国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思潮很快波及我国相关领域,并迅速成为我国教育学科的研究重点。在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的起步阶段,因为缺乏较为成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曾一度将美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原封不动地拿过来为己所用,从而导致了与本土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的矛盾现象。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我国逐渐认识到为避免出现极端的态度和后果,需要保持理性客观的研究精神,有必要对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客观评价,并深入实际教学领域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二、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1.价值观教育内容以丰富的课程为依托

考察教育内容是研究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虽然美国没有设置专门的价值观教育课程,然而丰富的社科课程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以公民教育为例,它在20世纪80年代广为美国教育界所关注,逐渐成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在以培养合格公民和快速造就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为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美国公民教育如火如荼地在中小学中开展起来,并受到社会公众的热捧。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在1986年美国宪法200周年纪念活动的影响下,美国中小学兴起了一股“学习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准则的热潮”[6],以往那种抽象而空洞的道德教育不再受人青睐。这一教育形式的转变,使得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也随之而变。此阶段的公民教育融入了各种具体的课程内容,为了引起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传授的教育内容以实用性和生活性为主。如在纽约州的各个中小学校,学生们要求学习一门为期一学期的“参与行政管理”类的公民教育课程,目的在于提高青少年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得到相应的诸如民主、平等、公开、公正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在这样的公民教育环境中进行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不仅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教育界的热议,同时也得到了青少年和家长们的公认。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迪安·雷菲奇对美国全国教育进步评估协会的一项研究项目进行的调查表明,在青少年中17岁以上的学生中,有1/6的学生学习了半年的公民教育课程,而至少1/4的学生学习了两个学期的此种课程[7]。可见,公民教育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阵地。诸如公民教育的社科课程为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均起到了不同的促进作用。

2.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一,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选择一些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内容。这些价值观念包括爱、平等、自由、公正、幸福、健康等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不变的内容,它们成为学校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最高理想,代代相传。同时,它们也是人类共有的思想精华,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

第二,学校价值观教育依托的不同课程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存在着差异。以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为例,美国公民教育旨在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政治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因此它所蕴含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方面是认识国家对于公民的价值,以增强个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如民主、和平、友谊、和谐、团结、平等、友善等价值观;另一方面是认识自己对于国家或他人的价值,以增加公民意识和服务意识。如擅于奉献、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勤于律己等价值观。在道德教育中选择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更偏重于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共处关系的价值观。除了与公民教育共有的价值观外,还包括诸如合作、对话、公平、善良、感激、回报、优先权、恭谦、理解、包容、祝福、助人为乐等价值观。虽然,两种课程中依据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了差别不大的价值观,但是在学校价值观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第三,美国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除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以外,社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引发的价值观也会融入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这在当

代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为明显。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激起了众多我们无法预测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这必然成为学校价值观教育选择教育内容的有效范围。

第四,教师个人对学校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如美国教育学家戴维(claude david)对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教师认为学校必须传授的价值观需要包括:责任感、尊敬、诚实、正义和公平、关爱和信赖、文化多样性价值、公民美德和公民意识、宗教多元性价值观、对人本性价值观的宽容、对同性恋的宽容、正当的生活立场、正当的选择立场等[8]。当教师以价值观教育的“指挥者”身份出现时,他(她)对价值观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除了课程教学中指定的价值观内容,教师会根据需要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来教导青少年,此时教师处于个性发挥的时刻,青少年接受的价值观完全随教师的思维活动方向而定。

三、新时期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1.在价值观教育中增添个性化内容

与美国生动活泼的学校价值观教育内容相比,我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显得单调而缺乏个性。长期以来,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细节中充满了吸引青少年学习兴趣、激励情感、鼓励价值判断的内容,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与人格魅力、道德意识与价值理想。针对偏重专业课程学习的传统教育内容,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学习,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9]这指出价值观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根本区别,即“生产”与“生活”的差别。一个满腹经纶的学术家未必是一个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成功者,而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可能只是一个丧失个性的学术傀儡,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懂得合理运用各种价值判断去行动的人才懂得如何生活,懂得如何生活的人才能称为“全人”,培养“全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2.强化“如何生活”的人文教育目标

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将青少年引向对人生智慧的敬畏,对生命的珍爱和对人性的充分肯定与完善,这造就了价值观教育的多重使命,既要完成对青少年的社会教化作用,也要实现个体内化的功能。为改变学校价值观教育因人文性与人性化缺失导致的教育效果下降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反思人文意蕴和人性化色彩,以增强制定教育目标的人性论基础和现实生活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