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中艺术鉴赏教育的价值

美育中艺术鉴赏教育的价值

作者:桑林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在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性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学生想象力匮乏、思维程式化等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问题。美育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都有重要体现。在我国,艺术教育课程作为每个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被写进国家的教育纲领中,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艺术鉴赏课是美育教育的基础,而美育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艺术鉴赏课在大学生内涵教育中的作用,对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高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艺术鉴赏课是美育教育的基础

艺术是对美的创造与欣赏,当我们从一件艺术品中找到其几何形状和材质特点给人呈现的具有温暖、舒适性的美感以后,我们就会去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掘生活中的每一份美丽。艺术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所感知的,是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进行主观观察的空间形式;其次,艺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采用造型手段借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社会百态和自然万象,表达观念、思想、体验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美育教育是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达到教育目的。所以,艺术鉴赏课是美育教育的基础。美育教育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就必须突出普及性和欣赏性,必须改变以掌握专业技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丰富艺术欣赏的对象和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赏评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努力构建美育教育的基础。

二、艺术鉴赏是人文、科学与情感的教育

美国艺术教育界的权威人士维克多•罗恩菲尔德提出,应当把艺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高校通过艺术鉴赏课来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审美感知是基础,审美想象是纽带,审美情感是动力,只有互相协调,才能实现以美启智、以美健心、以美育德的教育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艺术鉴赏对学生个性、情感及人生观的影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美育是情感心境和世界观的教育,也是纯自然的教育。如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画家用跃动不羁变化丰富的笔触塑造出一朵朵生机勃勃的向日葵,散发出太阳一般的金色的光芒,金黄的色彩象征着光明、热情和生命,形态各异的造型传递着画家的满怀激情,这既是画家向往并追求着的光明的象征物,同时也生动鲜明地传达出一种既躁动又孤寂、既热烈又悲伤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作品时,需要激发审美想象,在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中体验其丰富的暗示性,把扭曲伸展在四周的花瓣和那沉甸甸的花盘想象成一种充满张力的新生命,将那在俯仰张弛之间呈现出力的一盘盘葵花想象为沉默的而又抗争的人……诚然,这不是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在作品暗示的精神轨迹上的个性化、创造性发挥。由此可以看出,美育犹如一曲抒情的小提琴合奏曲,奏出震撼学生心灵的音符、渲染着学生的情感。美育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教育,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其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育。

2.艺术鉴赏对学生智能的发展的影响

艺术鉴赏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记忆力,诱发学生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格雷斯•J•克雷格曾经精辟地指出:“艺术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形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艺术活动诸如音乐、舞蹈绘画,以及文学作品欣赏等不仅能慰藉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而且对于人的智力开发还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艺术鉴赏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性是各门艺术共同的审美品格。因此,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还是在艺术接受、艺术批评或者是在艺术鉴赏中,个性化创造的艺术需要求异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艺术思维方式。事实上,在异彩纷呈的艺术活动中,参与者要想直接、充分地体验艺术氛围、感知艺术魅力,就必须依据事物形象或表象等感知形式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思维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次,艺术鉴赏可以通过一些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科学的记忆技巧,并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的提高。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

三、艺术鉴赏能力是当代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者不断努力进取的终极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育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美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全方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受教育者人格的完美,是真正做到“育人”的教育。

1.艺术鉴赏可以培养人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创造力

艺术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与模糊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和审美态度与审美能力的差异性,以及价值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等特点,都要求艺术接受者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把握和理解艺术作品,这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良好的观察方法、灵活的思维方式、想象的丰富力,以及坚持不懈、开拓创新的创造力等。由于艺术作品独特的审美品质和审美属性,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不同历史时代的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之间构成了一种无限创造的互动关系,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超越作者的时代在空间上、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同地域的接受者。接受者将直接感知分析与研究升华相结合去感悟艺术作品,领略艺术的整个心路历程,实质上也是欣赏者全部智慧和才情的能动运动和调控展现的过程,其中丰富的想象力、不落窠臼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观察视角,以及创造性的艺术思维能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想象力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在艺术史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齐白石的《荷花蝌蚪图》等佳作都是在发散性思维的影响下获得成功的典范。艺术鉴赏正是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p#分页标题#e#

2.艺术鉴赏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由加拿大著名学者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研究表明,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对行为的选择、努力及坚持程度、情绪的激起与成就表现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校美育教育艺术鉴赏课在培养大学生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创造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趣味和相关艺术知识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学生上艺术鉴赏课,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培养了高雅的艺术情趣与品位,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通过模仿或替代性的学习,学习艺术大师们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有助于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在艺术鉴赏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观点,学生易于获得成就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乐趣,这些因素都将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效能感。综上所述,艺术鉴赏课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强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