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论文范例6篇

大学生政治论文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的完成,每一个大学生部面临多种观念的冲击.形色兼备的网络世界、人们的道德意识的淡薄、社会拜金意识增长,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更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根据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现状,笔者探求史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我们现在所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是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立足于高校实际,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体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二、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情况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1.缺乏敏锐性政治论文,不能积极应对大学生的热点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比较多地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工作上,不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忽视理论研究和前瞻性探讨。这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环境影响的敏锐度不够,不能对大学生指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2.大学生自主、平等意识的增强,导致传统的社会调控系统的失灵。

网上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自由、平等,虚拟条件下网民交往的角色是虚拟的,不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地位尊卑的垂直型关系,但由此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导致主导价值观念、社会公共权威以及教育者权威的削弱,使得传统社会训控的功能在逐渐丧失。我曾在网上下载到这样一份《电子空间的独立宣言》:“我们没有一个选举出来的政府,我们也不愿意要这样的一个政府。我宣布,我们正和建设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空间,它与你们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各种专制体制完全不同。”“我们正在制造的世界,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的世界,它没有特权,没有因为种族、经济权利、军事力量或出身而形成的偏见,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表达他的信仰” 。“但愿它比你们以前的政府建立的世界更人道、更公正。”这样的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而临的困境是信息系统不再被教育者全部掌控,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进行干预,更多地要靠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

3.教育者人格魅力的下降,导致感召力、吸引力减弱。

08年笔者对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学前系300名学生就“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不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细心、有耐心、平易近人97.5%

脾气差、没耐心95.2%

义务强、水平高80%

业务水平低、能力差83.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57.5%

教学枯燥、不负责63.2%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2

1.两种爱国观的起源

狭隘民族主义的国家是通过暴力掠夺和征服而来的,需要有集中的权力来维持统治和存在,同时,本民族国家和其他民族国家之间是对立的关系,相互斗争而产生更为强大的民族国家是宣扬狭隘民族主义的统治者的主要观念。统治者一方面需要人民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和利益,对外采取各种偏激的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统治者也借此控制人民的思想,在内部巩固其统治地位。从历史上看,只要有暴力和征服,就势必出现狭隘民族主义这样的意识形态,这是统治者用以侵略和维持统治的外衣,而人民则在不知觉中成为被掌控的对象。不同的爱国观通过教育传播,最终在人民的意识中形成,因此不同的教育观念,也会对人们爱国观产生重大影响。

2.自由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爱国观下的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观念

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比起遗传素质和自发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力要大得多,教育把遗传提供的可能性与环境所提供的后天条件充分结合起来,促进人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针对大学生处于青年价值观和认识观的关键阶段,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两种爱国观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自由主义者在教育观念上依旧强调人的自由。其中典型的教育理论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者认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是自主发展的人。教育并非是指导性的,而是帮助和促进型的,教育的作用是为受教育的对象提供资源,由教育对象自主选择、自由发展。建构主义者则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教育不能把概念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交给受教育者,不以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教育对象,受教育者对知识概念的接收,只能由他们自己以自身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故此,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人民爱国情感也是自主选择的。人民不受政府宣传的“主流思想”左右,而是理性客观地看待个体和国家的关系,根据自身的体验来决定个体对国家的情感。而狭隘民族主义者则要求牢牢掌控国家的学校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政治功能是其一项重要的功能。与社会中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学校中所传播的政治文化一般是社会中的主流政治文化,即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受这种政治文化的影响,人们容易形成与统治阶级相一致的思想意识,从而自觉地维护民族国家所谓的整体利益。狭隘民族主义正是看中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对人民灌输以“爱国”概念,同化民众思想,打着“爱国”旗号掩蔽其统治的本质。更有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隔绝外来的文化和知识,使民众置身于无从选择的境地。教育本是使人能更好、更全面地发展,而推行狭隘民族主义的国家却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利用教育推行其所谓的“爱国观”宣传,达到维护统治者地位的目的。此时,教育已成了统治人民的手段,而非服务人民的方式。

二、自由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爱国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

1.自由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爱国观的比较

自由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同为意识形态,都是政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都反映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以及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以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和经济思想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两种意识形态之下爱国观作为政治意识在基本性质方面也有相同之处,它们同是时代的产物,是在一个国家特定的文化和历史中诞生的,具有时代性。其次,这两种爱国观皆会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具有调整性和指导性。但是,两种爱国观也有着根本不同。自由主义的爱国观以公民个人为出发点,将国家视为契约条件下的工具,强调公民在私人财产和利益得以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自发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观以民族国家为出发点,将国家视为民族的象征,强调民族国家的利益,成员被民族意志统一情感,被要求对国家绝对忠诚。

2.两种爱国观对现实问题的态度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3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无疑被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科技时代,越来越多的创新观念被人们理解接受并且服务着人们的日常工作于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的必要课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授课形式上,教学方法的陈旧导致学生已经很难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同时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思维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陈旧,缺乏实用性

纵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并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伴随着生活化的到来以往的教育内容很难适用并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信息的滞后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脱离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同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现如今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改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其实践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确保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

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相应措施

(一)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只有真正的实践于外界的大环境后,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自主生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才能真正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想更好的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实践机会与条件,以此来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获得理想的成果,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为重要。高校之所以成为人们学习的目标无疑都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但是伴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许多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很难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就业方向。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渗透到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大学生进行真确的自我评价,积极调整心态,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解决择业难的问题。其次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工具。大学生作为多媒体时代的领军人物,更是花费了许多时间在互联网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通过网络平台更好的帮助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三)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连接

要想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生活化,在确保教育理念、内容的改革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实际生活紧密连接是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学生的精神文化。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要帮助学生将他们认为不可实现的理想转变为现实,其次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三、结语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4

1.通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网络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使得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但随着信息量的增多,大量的信息不经筛选的呈现给用户,造成了垃圾信息的堆积。这是高校和政府目前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群体,容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从而失去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力。如出现这种情况,便会导致年轻一代出现负面情绪,无法冷静的进行网络政治的参与,发表一些过激言论。所以,对于高校以及社会方面,需要通过知识教育管理来培养大学生对网络政治信息的政治鉴别能力,对于复杂的信息能够分清哪些是正确有用的,哪些是思想垃圾,这样才能在进行网络政治的参与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慎重的发表言论,有效避免出现非法行为或者不理性的网络行为,提升网络道德,净化网络环境。一方面,需要指导大学生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正确的政治鉴别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在校园网站增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板块,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新闻热点事件有正确的判断,理性的评价,在网络政治的参与中体现出良好的素质。网络政治知识教育是急需开展的一门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的政治知识水准得到提升,在网络政治中有正确的观点,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有序参与网络政治。

2.通过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网络政治的形式,使得大学生对于政治有了更多更广泛的了解和认识,增大了对政治的热情。但是,过热的网络政治会产生一些负面新闻、负面评价,影响大学生的正确判断。所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通过知识教育,让大学生领悟到网络政治的内涵所在,在参与网络政治时,要有正确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在具备政治热情的基础上,必须充分、正确的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有学识、有能力、有思想,但这个群体也是正在成长中的不成熟的一代,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得到正确的政治知识教育,才能将他们的学识应用于社会,正确参与政治。大学生们需要具备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意识以及自律意识,这两项是参与网络政治的根本,也是基本准则,只有本着这两项原则,才能有序的参与网络政治。学校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律意识。互联网本身就是进行知识教育的良好平台,学校要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知识,了解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知识仅凭大学课程学习是不够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拓宽。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加强网络政治知识教育,对于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全而正确的政治观念举足轻重。

二、法律教育管理

1.加快网络立法网络立法目前已逐步提上日程,这项决定,对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义重大。网络虽然是一个相对自由的交流沟通渠道,但是若没有法律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网络政治参与就会出现混乱。美国在这方面已有立法——《网络信息公平使用法》,法律保护公民获取政府的政治信息的权利,政府需要为民众提供政治信息,与此同时,对于公民对于政治的评价、见解,政府需要予以隐私保护。法律的颁布明确了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民众在参与网络政治时,便有了保障。网络政治参与中不乏一些非法行为的出现,如毫无依据的抨击、鼓动民众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也需要通过法律条文加以约束,如网络政治参与行为逾越了法律,就要加以制裁,以净化网络环境。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政治时,虽然是在虚拟网络中匿名发表言论,但这个过程是行使了真正的政治权利并且对于国家政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个过程必须有法律的约束,对于不合法的网络政治参与现象,通过法律条文加以约束,违法现象通过法律进行制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政治环境清洁,并且为大学生提供了更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免受非法言论的攻击,也更好地保障了大学生所参与的网络政治评论切实有效。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多项网络管理法规,通过这些法规的颁布,可以看出我国在互联网健康方面做出的成绩。通过法律的制约,网络政治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网络政治参与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这些都为大学生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合法参政意识立法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基础,大学生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题,还需要知法懂法。这就需要高校对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让大学生深入的了解,在参与网络政治的过程中,哪些行为是权利,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还有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不能触及的。只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了法律规定,了解法律赋予网络政治参与群体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越出雷池的事情。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管理,很好的约束了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行为,作为网络政治的主体参与者,规范了大学生的行为言论,便是对网络舆论走向加以规范,在大学生这个主体的带领下,网络政治参与便会越来越健康。

三、道德教育管理

网络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匿名发表言论方便了一些舆论鼓动者和不法分子的网络违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旦猖獗,就会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行为发生偏离。对大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大学生这个群体,目前普遍将网络作为表达自己政治见解,发表政治言论主要阵地,由于这个群体数量庞大,所以可以造成巨大的舆论导向。一旦这个群体的舆论产生歪斜,便会引起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不健康的状况,引领更多的互联网用户产生舆论歪斜,造成舆论恐慌或者政治观点发生偏差。所以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政治时,不仅要具备充足的政治知识、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意识,也要规范自己的道德,不能因一己之私,情绪化进行政治言论的发表,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政治抨击。为了杜绝个人主义引发的网络政治言论盛行,高校需要对学生做好道德教育,对学生宣传党中央的精神,传播正面思想,让学生领悟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提高道德觉悟。要从根源上杜绝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化,就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大学生具备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明确自己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地位以及正确的做法,然后才能有序的参与网络政治,发表健康政治的言论,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使得网络政治参与更加健康,更加贴近党和政府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5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片面。

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辩证统一。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具有“现实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现实的个人”的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片面化。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忽视甚至抹杀现实的个人丰富多彩的“个性”;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现实的个人的“自然性”;过于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过于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现实的个人的“自由性”;过于强调人的“工具性”,忽视现实的个人的“目的性”。而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一些思想观念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又出现了一股“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甚至是只关注个体价值的某些方面,忽视思想政治与道德建设的“社会人”而倾向于“经济人”、“工具人”。在这两种片面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导致其实效性减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克服“社会至上”的片面价值观,也要避免“个人至上”的片面价值观,确立合乎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的关系。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脱节。

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起点、背景、空间和归宿。脱离了与大学生戚戚相关的现实生活,将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思想困惑得不到适时的引导。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与大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滞后于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状况发展变化的状况十分突出,导致大学生面临双重人格的诱发。“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一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仍然以理论政策的宣讲为主,对大学生关心的学习、就业以及效率与公平、共同富裕等社会热点问题涉及不多或者不够深入,而大学生许多思想困惑正是产生于这些现实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必然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更谈不上从“内化”到“外化”的顺畅。这样不仅使得这些教育内容难以被理解,而且很难在具体的行为中得到实践。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只有与大学生思想状况与接受特点相匹配的教育方法,才能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的有效方法。但当前一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调,仍然以传统的灌输法为主。有学者调查显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约有46.4%的大学生出于应付考试等目的被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且只是强记硬背;10.6%的大学生虽然按时来到教室但并不听课,考前突击;另有2.6%的学生则直接选择逃课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过多的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大学生的实践体验。灌输法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不仅中国如此,国外同样通过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理论传授和灌输实施其思想政治教育。但不同的是灌输过程中具体方法的运用各有侧重:“国外侧重柔性,即不直接说‘是什么’、‘应该怎么做’,而是主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启发,让教育对象自己做出判断,做出选择。”不容置疑,强制的理论灌输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论灌输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但随着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如果仍然沿用强制灌输、单向注入的方式方法,必然会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和抵制心理。改变这种一味灌输的做法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有着鲜明的实践性和主体性特征

“实践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论基础,即实践是处理、建构和变革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论基础;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社会生成、发展及统一的基础。”作为人存在方式的实践,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途径,但我国教育长时间有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不足,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创业教育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处事,更好地适应社会,特别是由于创业实践活动的引入,使得其成为直接面向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实践活动是创业素质形成的重要现实条件和外部环境,创业素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极强社会属性的社会品质。人的创新潜质存在于人的主体性之中,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特有的也是主要的教育形式,是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为主线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创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首先,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价值、目的和要求。这是因为学生学习的内部需要和动机是由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诱发的,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探索和把握为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不仅如此,在主体的能动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意志得以持续产生。最后,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与信息的反馈,促使学生不断进行主动学习与自我评价,推动着学生主体性的再生。同时,创业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业教育运行的最终结果是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形成开创型个性、促进个人和社会协同发展的个体。这些个体必然是具有自主意识和鲜明个性的高度自主性的个人。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保证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而且不断开发着大学生的主体性。

三、创业教育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

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相同、内容相互贯通、终极目标指向一致,而且创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主体性特征,这使得创业教育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有着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创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价值的协同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内含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形态。创业教育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而且通过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在高校和社会营造广泛关注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价值和环境营造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较好的载体和途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强化创业理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到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树立通过开拓个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远大理想,增强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价值的实现。同时,一大批创业人才的出现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日益突出的就业矛盾,促进社会政治稳定与和谐发展。创业文化和创业活动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随着创业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必将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充分发挥。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显著提高,从而使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正如前面所述,创业教育运行的最终结果是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形成开创型个性、促进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个体。所以,创业教育将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对个人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进大学生个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2.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

一方面,大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其相应的需求推动下进行的,都与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存在着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只有与大学生需求及利益实现有着明确相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提供的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是大学生理性认识的感性依据,对于大学生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佐证、注解的意义。有些内容经过适时、正确的引导,会升华为教育者所期望的大学生具有的思想观念。创业教育不仅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而且着眼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许多思想上的困惑与疑问,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创业教育在内容上与思想政治教育有许多相同之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特别是在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团结协作精神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创业教育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创业理想,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从抽象走向具体,贴近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真切地观照、反映、联系、关心、促进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使大学生的思想在具体现实的理想信念中升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在创业教育中都有具体的内容相对应。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道德规范;成功创业都要历经艰辛、付出巨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创业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主义是有机的统一;心理品质是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心理素质也得到不断地磨练和提高;通过创业教育引进企业参与,打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接轨的渠道,在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调动和激发大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创业教育的介入将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以贴近于大学生生活。

3.创业教育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6

1.1大学生独立个体思想的突出问题

1.1.1个性突出,抗冲击能力不强

当前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个性特征也是大学生的特点,他们表现出独立的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优越的社会条件和个性思想,让他们有一定想摆脱他人依附的强烈愿望,对家长、学校管制、教育等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他们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不拘泥于书本条条框框,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索问题,敢于创新。然而当代大学生都是温室成长的花朵,社会阅历匮乏,社会现实不断蚕食他们的信心,脆弱的“蛋壳”心态渐渐显露,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矛盾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

1.1.2缺乏责任感

在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上大学生很重视实务,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但其中却掺杂着一些拜金、享乐腐朽文化倾向。比如某些大学生为了谋取一份好的工作,不惜降低道德底线,甚至把肉体当作交换的条件;某些热衷于考证,毕业之前各类证书一箩筐。这些折射出大学生一个心态,毕业后不愿入基层,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倾斜较大。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必然削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3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持较高认可态度,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定能够成功,88.5%的学生认为改革开放正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87.5%的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大事。但不可否认,在复杂的、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学生,他们对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肤浅的感性认识上,理性理解匮乏,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很大一部分学生持着敷衍之态度。他们拥护和关心改革,但在改革的问题上又凭感情、感觉判断,认识上有偏颇。

1.1.4合作意识不强

社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大学生个体意识提供了基础,而且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培养了现代大学生的个性意识。个性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自我目标的实现,但同时又带来另一个缺陷,就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被削弱。事实证明,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学生,集体观念都比较差,特别是学分制的推行和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淡化了学生集体观念,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1.2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思想的突出问题

1.2.1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道德冲突,如何保守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普遍不高,如在公德方面,许多大学生选择“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在诚信方面,作弊、抄袭现象屡禁不绝,他们的意图很明确,只要能通过,什么办法都可以使。学风日下显示出大学生急功近利、过于浮躁的心理,也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体现,如果这种思潮一直延续下去,将必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精神文明产生不利影响。

1.2.2就业难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

就业难已是中国很普遍的社会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最需要年轻才俊,但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以及各种社会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就业方面,大学生的个性倾向表现为,不愿意到基层或农村就业,缺乏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

1.2.3面对各种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面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不良人群日益增多。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方面的压力女生大于男生;农村学生就业压力较低,但经济压力明显较大。虽然高校大多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教师专业素质上,都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而且学生也不愿意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大学生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的心理压迫之下,很容易歪曲人格,轻则产生心理疾病,重则通过自残或破坏社会的方式来宣泄情绪,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2.1理顺“全员育人”渠道

首先,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理论素养,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与学生共同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题材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其次,加强教育管理。教管合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不要一味说教,甚至是教训,而是通过谆谆教导来化解学生的一些偏激思想,尊重和理解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隐入到管理制度之中。再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后勤部门应加强后勤与学生的交流,对外宣传学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广泛与外界交流后勤改革的成果,树立学校后勤服务新形象。

2.2“以人为本”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

首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服务体系。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学能力差的现象,高校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增强学习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可成立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在中心内由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做心得报告,让他成为学生们共同学习的目标,还可以邀请这些同学进行学习演讲,让同学们感觉到榜样就在他们身边。注意发现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的典型,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建立服务学生的生活体系。要完善服务配套,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学生择业、成才、交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业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能只让少数人参加进来。

2.3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一是培育个性突出的校园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以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存在着。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土壤,没有校园文化的存在,它很快就会凋零。刚刚进入校园的学生不了解校园文化背景,也不知道校园特色与贡献,应让他们了解大学是什么样子的,怎样一种文化激励着师生们共同进步。二是提升办学理念,为学校注入生机。办学理念决定了一个高校生发展方向,纵观国内外高校,他们都在办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理念是高校文化精神的象征,在高校发展中有不可或缺之作用。

2.4坚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