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油菜产业;发展;规划及设想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1 永川区农业生产基本概况

永川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耕地面积67433.3hm2,油料有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以油菜为主,占75%以上,是人们的最主要食用植物油来源。2012年油菜种植面积为8133.3hm2,平均产139.2kg/667m2,总产16982t。

2 油菜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2.1 发展油菜产业的自然优势

冬春季气候特点适宜于油菜的生长发育,可适宜种植面积潜力大,自然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2.2 油菜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

2.2.1 油菜直补政策

国家从2007年开始执行油菜种植良种补贴,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户的种油积极性。

2.2.2 产油菜大县建设

永川区分别在良种招标采购与推广、万亩高产示范创建、油菜播收新机具推广、栽培新耕制新模式研发和拓展油菜功能上予以重点支持与扶持,投入资金50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产油大县建设效果。

2.2.3 着力培植规模种油大户

全区共培植油菜规模种植大户20余户、规模种油面积达到92.15hm2,均较大面积增产1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2.4 强化技物配套

常年为农户无偿提供油菜专用复合肥、尿素、硼砂(微肥)、除草剂、机动喷雾器、病虫防治药剂等物资支持,以确保油菜高产稳产关键技术得到落实和普及应用,调动核心示范区农户的高产创建积极性,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2.3 影响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种植面积扩增缓慢,季节降水分配不均,劳动力短缺;比较效益低,成品价格不高,政府补贴很低,生产周期长;成片规模种植油菜面积和农户少;产业水平低,油菜籽以自产自销为主,缺乏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与水平,生产劳动强度大等主要制约着油菜产业的发展。

3 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分布

3.1 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永川区2008年进入重庆市产油大县建设项目4a来,年均油菜种植面积5866.7hm2、年油菜籽总产1.2万t,较之前年均增加1200hm2、2500t,增产25.7%和26.3%以上。同时,积极开展油菜高产示范创建、“科光杯”、“渝油杯”高产竞赛活动等,助推全区油菜产业稳定发展。

3.2 产业分布

永川区产油大县建设以“黄瓜山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以南大街-吉安(黄瓜山)、胜利路-茶山竹海-三教-板桥、南大街-来苏-宝峰、南大街-卫星湖-五间-何埂-朱沱、中山路-陈食-临江、中山路-大安-金龙、胜利路-双石等“七条线呈放射骨架”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带。

3.3 项目对油菜产业的带动

3.3.1 财政资金支持

永川区2008年进入产油大县项目,4a财政资金累计投入943.41万元,平均给予专项资金235.85万元/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良种采购、高产创建、技术推广、镇街工作经费。

3.3.2 加强院地合作,助推全区油菜产业稳定发展

充分发挥市农科院特色作物所等科研单位技术专家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等方面能力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和基层技术推广能力,切实增强品种资源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机结合、机耕机播机收与农艺措施有机配套、油菜籽精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增值有机融会的力量,科学谋划,助推永川区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4 油菜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及绩效分析

4.1 油菜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在高产示范核心示范区,始终坚持新技术、新模式的产量效益探索,着力破解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下问题。多年来,先后组织实施油菜新品种和适应性比较正规试验、油菜集中育苗与稻田秋冬季综合利用、油菜翻耕移栽、油菜免(少)条播、油菜免(少)耕撒播、油菜免耕机播、油-蔬两用、稻草秋洋芋套作油菜、油菜免(少)耕移栽以及油菜折薹菜用等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耕地利用制度改革。

4.2 不同创新模式效益分析

4.2.1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效益分析

规模种油大户,种植油菜用工要请人,增加了劳务用工成本,但产出高,得到的政府补贴高,其种油经济效益远高于普通散户。

4.2.2 不同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2011年、2012年在五间镇新建村、三教镇陡沟河村同一地点设置了人工育苗移栽、免少耕机播、免少耕撒(条)播、油菜套作秋洋芋、油菜套作秋冬叶菜和油蔬两用的示范探索。

4.3 模式推荐

4.3.1 适度规模经营可大幅度提高种油效益

0.67hm2以上的规模种油大户平均获得纯收益是个体农户的1.27倍,其种油经济效益远高于普通散户,因此适度规模种油、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油菜产业效益的方向,也是未来油菜种植鼓励发展的方式。

4.3.2 推广应用油菜轻简便化栽培技术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有效手段

推广应用轻简便化栽培技术,尤其是免少耕撒(条)播栽培技术,在不增加生产设备投入负担,又适应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是促进油菜产业发展和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

4.3.3 扩大间套复种是增加油菜种植收益的重要途径

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实行间套种植或折薹菜用,可有效利用秋冬资源,扩大复种,相当于增种一季庄稼,提高种植收益。

5 油菜加工产业发展

5.1 加工现状

全区有80余个油菜籽加工作坊,散布城区和各镇街偏僻角落和农贸市场中,其设备落后、规模小、加工能力差,日加工能力50t左右,主要以毛油销售为主,不收加工费,以赚取菜籽餠粕为利润(价格2.0~2.4元/kg),每个加工作坊年盈利3万~5万元。

5.2 加工产业发展方向

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在组织实施产油大县建设和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创建项目的同时,在项目实施地配套建设1~2个菜油深加工企业或业主,增添精炼、脱色、除杂等配套加工设施设备,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

6 油菜关联产业的发展及经济社会效益

6.1 共同打造黄瓜山梨花·菜花复合赏花节

以黄瓜山4000hm2优质南方早熟梨基地为载体,把油菜高产示范创建与城郊型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产油大县地位建设为前提、以品种统一(更换)为基础、以高产示范创建为抓手、以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主体,共同打造层次错落、黄白花色交映、花海延绵的复合型“黄瓜山梨花·菜花赏花节”,大力发展修闲观光旅游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6.2 引导加工增值

积极引导永川区域内各油菜籽加工生产企业、加工业主和作坊,特别是川东市场和黄瓜山地区的加工业主,建立“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着力创建优质品牌、提升优势产业,提高菜籽产品增加值。

6.3 促进养蜂业发展

制定政策,鼓励和扶持养蜂业,增加植物性健康食糖来源,拓展油菜增收渠道。

7 油菜产业发展思路及设想

7.1 继续巩固和发展产油大县地位建设

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主导品种推荐制度,加强良种采购,加强“双低”油菜品种推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提高产品品质。合理安排使用高产创建资金和镇街高产示范工作经费补助,切实调动各基层政府重油抓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推进高产创建的普及,提高油菜单总产水平,辐射带动全区油菜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7.2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转变油料发展方式

推广应用油-芋、油-菜、油-薹2用等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免少耕撒、条播轻简便化栽培技术,全面加强高产高效技术普及,提高油菜产出效益,从根本上转变油菜生产和发展方式,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7.3 大力发展产后加工提质上档

有目的安排专项加工扶持资金,在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区配套建设1~2个菜油深加工企业或加工业主,尤其针对黄瓜山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加强“黄瓜山小磨纯榨菜油”品牌的打造,增添精炼、脱色、除杂等配套加工设施设备,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该特色品牌。

7.4 大力拓展油菜产业增收功能

深度拓展以“黄瓜山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核心的油菜休闲观光基地建设,形成以南大街-吉安(黄瓜山)、胜利路-茶山竹海-三教-板桥、南大街-来苏-宝峰、南大街-卫星湖-五间-何埂-朱沱、中山路-陈食-临江、中山路-大安-金龙、胜利路-双石等“七条线一点”呈放射骨架的休闲观光区,着力打造层次错落、花色交映、花海延绵的复合型黄瓜山“梨花·菜花赏花节”,促进休闲观光旅游增收。配套发展养蜂业,增加植物性健康食糖来源增收。

7.5 紧密院地合作机制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规划;空间重组;资源调配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1-0027-03

一、循环经济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在宇宙飞船理论中提出的。他从宇宙飞船的启发中得到了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宇宙飞船是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会因为资源耗尽而毁灭。如果人类发展经济还是向原来那样不合理的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一旦超出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唯一延长的方法就是重复利用宇宙飞船的资源,如:分解呼出的CO2为氧气,分解出尚有营养成分的排泄物为营养物质再利用,尽可能少的排放出废物。人类经济发展也一样。所以,人们必须采用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既能保护现有资源环境又能发展经济,突破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经济发展模式,采用新型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利用现有资源,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工业技术水平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人们必须通过大范围开采地球资源,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长足进展。这种依靠消耗资源带动发展的模式,导致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严峻的资源环境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972年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指出: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自然资源将制约直至最终将使发展停止,而达到增长的极限。其中“人均自然资源利用”一节中提出要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持环境的全球均衡。

1983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着手研究没有极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于1987年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着重指出了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循环使用自然资源,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我国循环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面临着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与自产资源越来越少的窘境;我国资源总体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总体质量不高,贫矿多而富矿少。其次,绿色壁垒成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限制性因素。全球变暖、臭氧空洞、能源危机等世界性环境问题的存在,使世界各国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环境问题为要挟,限制对我国一些产品的进口,使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为了克服上述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人们的重视。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传统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模式仍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落后等问题……本世纪的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

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使得城市地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住宅区与工业区混杂等问题,而相应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诸如:“空心村”现象、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量农田被荒废的现象。面对城市与农村存在的双重困境,人们意识到仅仅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城市规划已经不仅不能协调农村与城市之间出现的困境,甚至于连城市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不能够解决。只有从更大的区域出发进行规划,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城市空间而从区域层面出发的区域规划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933年在《雅典》中提到:我们不能将城市离开它所在的区域单独研究,因为区域构成了城市的天然界限和环境。在《雅典》中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一致性。

1977年《马丘比丘》中指出: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城市与周围区域之间的基本动态一致性,并要明确邻里与邻里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他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更加明确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920年5月德国成立的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是德国区域规划开始的标志,该会编制鲁尔区《区域居民总体规划》开创了区域规划的先河。

1944年英国学者艾伯克隆比主持编制大伦敦区域规划,成为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区域规划走向了繁荣。

三、制度层面上循环经济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是相互促进的,循环经济对区域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促进区域规划和谐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良好的区域规划是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保障。

首先,从区域规划的发展动力来看,传统区域规划以建设与经济发展为核心,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思想的推广,区域规划中逐渐融合了 “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等新理念,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引下,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等规划建设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代城市建设大都从循环经济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保障系统等多方面构建新型生态体系,而不是以往仅仅考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其次,在规划内容与手法上,将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文化历史、弱势群体等的保护,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共享、污染物集中排放与处理,以及节能小区等课题的研究与落实。

再次,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不仅从原来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法、比较法以及综合法等出发,而且越来越多的引用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建立自己的生态数据库,“生态位势”、“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健康”、“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分区”等理念将被广泛普及,并将对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态型规划的程序和内容也将逐渐规范化、系统化、定量化,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将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立足企业循环经济的企业空间重组

企业循环经济就是在企业层面实现小循环,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物料和能源的使用和废物的排放。从单个企业出发保护区域环境,为区域的规划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区域规划就可以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不用受制于污染企业的布局,为区域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山东高唐的泉林纸业集团,通过发展中水回用,以及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实现了企业的循环经济,保护了区域的环境,为区域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重污染企业而言,实行循环经济会对其布局产生很好的效果,实行循环经济后,由于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小,故其分布范围有了更大的机动性。对于整个区域而言,区域规划的制定也具有了灵活性,使本应布局工业企业但由于环境问题不能布局工业企业的地区,实现企业的空间重组。

五、立足园区循环经济的园区内部布局重组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这个层面上,就可以通过在区域内建设工业园区,将区域内的企业转移到园区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区域规划提供指导。

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最为典型的是丹麦的卡伦堡模式。园区中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热电厂为核心,其他企业利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废热等其他废弃物进行生产,在节约了原材料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卡伦堡模式是企业为了使成本降到最低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园区,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以及整个区域规划是自上而下逐步推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鼓励或者提供一定优惠条件,通过规划形成一定的循环经济园区,促使企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园区层面的规划实现循环经济后,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目前,如火如荼展开生态园区的建设正是基于对循环经济的考虑,正是借助自上而下的区域规划这一优势,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现在很多开发区的初期规划就只包含一个供热中心,打造企业发展的成本优势。

六、立足区域循环经济的区域资源重新调配,供求体系的重新构建

立足城市、城镇、农村的整体循环经济体系,以区域规划为手段,实现区域内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的资源供求体系。改变以往城市工业中产生的废弃物在郊区填埋焚烧的局面,实现工业废弃物到农业肥料的蜕变。在区域层面上,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产业链。比如:居住区所需要的日常能源,由家禽粪便、农业废弃物、林业木屑及家居废物提供;居住区剩余而处理后的生活粪便提供农田所需要的有机肥料。

在我国区域规划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环境中,需要上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干预,制定大范围的区域规划,而不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单独进行各自地区的区域规划。上级部门制定该大区域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为下级主管部门制定区域规划提供指导性思想。

七、小结

循环经济和区域规划都是在资源环境出现问题后,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方法,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内容。如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区域规划;如何在区域规划时更好地考虑循环经济,以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如何使这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个规划者的心声。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考虑区域规划问题,在区域规划中更好地落实循环经济,无疑是促成这一愿望的关键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循环经济知识读本》编委会.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读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4]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区域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 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3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2009年批复的第8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7个规划,批复的区域经济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在国家级区域规划之外,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联合规划也是紧锣密鼓:《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海南国际旅游岛、重庆“两江新区”、深圳综合改革配套。一时间区域经济正以风起云涌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国家级的区域规划来看,政府希望通过整体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促进特色板块的崛起,未来实现板块间的相互协作和良性互动。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8个区域规划都有各自的期望和战略重点,如海西经济区要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辽宁沿海经济带要起到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江苏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关中―天水经济区则是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目前,我国经济版图已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并行,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大变局

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区域规划要对整个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区域规划一直是我国规划体系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区域规划。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已开始将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2009年我国区域规划密集出台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形势变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从单纯依靠外来投资,到三来一补加工为主的出口,再到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这三种模式无一不是以国外市场为增长动力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我国的经济规模还比较小,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这种发展模式还可以维持,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外部导向型的经济越来越难以支撑国内的发展。最深刻的例子便是,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外贸受到严重的打击,最终不得不依靠中央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振兴规划。事实证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放在国外的。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国内的市场,通过完善包括工、农、第三产业整个经济体系,合理调整各行业比重,扩大内需,形成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中国的经济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区域规划同产业振兴规划,双双被赋予了保证经济稳步增长,推动经济转型的重任。

首先,区域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依赖对外出口,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外部。金融危机给我们原有的发展思路敲响了警钟,未来中国的经济必须从外需过渡到外需经济和内需经济相结合,并逐步以内需为主体的经济。产业规划是直接着眼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调整,而结合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区域规划政策更具有宏观战略性和针对性。区域规划的目的也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政府对上海的要求是建设“两个中心”,这显然是适应了其产业升级,从制造业为主转向金融服务业,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对海西区的扶持,自然是对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加强亚洲地区区域融合。北部湾、环渤海、以及东北振兴区域振兴都可以看到国家在调整结构时,产业振兴和区域规划相结合的思路。

其次,区域规划要促使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区域之间发展的布局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工业集中东部沿海,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产业布局不均衡。这种情况的产生受制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国情国力,客观条件要求必须集中力量,在有地缘优势的东部地区以点状或线状突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形成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四大板块。同时又划分出若干个独立活跃的经济圈、经济带,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更进一步,还细分出若干个经济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网格化均衡发展的条件。同时,长期以来的非均衡发展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如城乡差距、地区间差距以及收入差距,这在客观上要求今后的发展必须要采取均衡发展的方式。区域规划则是实现均衡发展的科学依据和有力保证。

区域规划担当着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重任。正常在无外力推动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产业结构将形成从沿海向内陆层层递进的阶梯型。先发展地区随着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以及各种成本的提高,原有产业失去竞争优势要求升级,新的产业兴起要求发展空间,进而产生转移的压力和动力。而次发展地区则顺利地承接,实现经济的起步发展。这一过程将是比较缓慢。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客观上加快了这一进程。同时,自发的产业转移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的。例如,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会允许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项目进驻。而科学统筹的区域规划既能够实现产业的快速转移和升级,同时避免了自发无序的产业转移带来的弊端。在区域规划之下,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除了实现自身新的发展,也将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辐射东部周边地区,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对于有转移压力和动力的产业,政府将统筹规划,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完善配套服务,使这些项目在中西部重新获得市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村镇;发展;规划

0.引言

在对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我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仅是为了繁荣农村的经济,还关系着我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建成。因此,为了统筹城镇经济发展与村镇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快速稳定的发展村镇经济建设,国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为主要内容的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巨大的城乡差异和低下的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都将是阻碍村镇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怎样规划经济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

1.依照法规,合理规划

1982年国家建委及农委颁布了《村镇规划原则》,我国开始了“从只抓农房建设发展到对村镇进行综合规划建设”的新阶段。1993年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同年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995年《建制镇规划管理办法》。各个地方政府也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及标准,至1996年底,全国78%的镇, 59%的集镇,18%的村庄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或调整完善。在1996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98%的县(市)和67%的镇(乡)设立了村镇建设管理机构。2007年《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8年实施了《城乡规划法》,使城乡规划进入了完整规划体系的新时期。

2008年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已明确,城乡规划中的村镇规划也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现阶段规划中,市(含县政府所在镇)的规划相对来说按城市规划的要求编制实施进展较好,村镇规划包含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发展相对滞后。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布局。镇(乡)制定规划时,也要规划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指导村庄制定规划。镇(乡)规划的具体要求可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规定执行,村庄规划在新的村庄规划标准实施之前应参照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要求编制。

2.根据实际,理性规划

根据我国村镇规划编制要求的发展来看,村镇规划已从原来最基本的要求,即满足村镇体系现状图,村镇体系规划图,规划区用地现状图,规划区用地规划图,规划区工程管网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的“五图一书”,调整为现状资料分析,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各市政工程规划、防灾减灾、环境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一整套内容,所采用的标准也基本与城市规划的要求接轨。而且,规划法要求在制定调整规划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城乡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推进,审美观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得村镇规划的制定与修编将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村镇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2.1产业分析,准确定位

产业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村镇规划的依据。因而我们要注重产业定位研究,做好产业分析,找到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及重点。村镇在产业定位研究时,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农产业也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产业定位研究的过程。产业定位研究通常由产业规划师进行专题的产业研究,根据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相关典型的成功案例的研究借鉴,产业的SWOT分析,确定产业定位,确定总体发展思路的规划产业、指导产业的发展。

其次,在产业定位研究中必需进行产业的详细分析,应从产业发展机遇与区位优势,发展现状,及与其他区产业的对比,当地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总结中理清产业发展的脉络。通过产业扫描,产业筛选,提出产业定位建议,确定村镇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

确定产业定位之后,就可以为村镇规划中确定村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如确定村镇的类型,是区域条件分类的城郊型和乡村型,还是主导产业及资源分类的产业型、养殖型、旅游型、保护型、交通型等。村镇类型确定后也就容易确定村镇的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之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村镇发展之路。

2.2城乡结合,共同发展

这就要求村镇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需要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层面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的保护;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在城市层面划定蓝线(水系控制线)、绿线(绿地控制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黄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和红线(道路、用地控制线),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乡统筹政策的落实与推进,也就使村镇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使城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特点;实施建议;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提要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以陕西省西安、铜川、咸阳、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该地区发展任务重,潜力大,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发改委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于2009年6月编制的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该规划以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改革开放、政策措施为纲要,详细阐述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下,经济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领域,因地制宜做出相应部署。

二、典型区域规划理论的运用

规划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包含两个内涵: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发展。

(二)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突出各级中小城镇的作用,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使区域发展各要素形成有机整体,形成开放式发展态势。“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

(三)辐射理论

“三辐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 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线为轴线,向北辐射带动陕北延安、榆林等地区发展; 以福银高速公路、宝鸡至平凉、天水至平凉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银川线为轴线,向西北辐射带动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发展;以沪陕、西康、西汉等高速公路和宝成、西康、宁西铁路为依托,向南辐射带动陕南汉中、安康和甘肃陇南等地区发展。

三、规划特点概述

(一)根据发展优势多角度分析区域发展潜力

1、区位优势突出。作为我国内陆中心,亚欧大陆桥重要支点,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重要枢纽和西部连通东中部的重要门户,其区位优势是区域与周边相互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战略决策的依据。

2、科教基础雄厚。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的支撑势必极大地促进经济区规划的实施。

3、工业基础扎实。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2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5个和大学科技园区3个,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

4、文化资源富集。经济区所在地域系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孕育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关中-天水人民。区域内古城遗址、传统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地貌等众多人文自然资源是经济区文化优势的亮点。其中西安是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源头。

5、城镇化发展迅速。2007年底,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西陇海沿线城镇带已具雏形,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二)明确区域历史发展机遇与发展方向

1、政策带动明显。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加大产业投资力度,为区域跨越性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国内需求亟待扩大。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进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将实现经济要素在经济区的集聚和优化。

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发展新契机。经济区凭借要素成本优势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具备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当前,该规划已实施两年,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4、建设创新型社会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带来机遇。

(三)科学分析面临的挑战

《规划》提到:当前,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提升空间潜力大,但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城乡统筹任务重;民生问题严峻;资源利用率低,生态保护仍需加强;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度不高。从国家层面看,地区发展不平衡;针对区域内部,发展程度差异也很大。

四、针对《规划》的实施建议:

(一)灵活解读政策,大胆创新

《规划》提出,国家支持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央财政将加大引导性投入,促进经济区竞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加快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因而,经济区应灵活解读国家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整合科技资源,调动高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融资渠道,加强民间资本准入,借鉴和汲取国际国内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经济区发展的特色路子。

(二)全面加强经济区硬软环境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硬件实力,重视项目落地率;全面贯彻新型的区域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政府运转效率;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度,营造区域良好的发展氛围,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全方位,高效率,大跨度发展。

(三)深化经济区交流与合作

树立“合作、融合、共赢、同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强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交流对接,促成区域内城市之间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施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专项协议,在工业、农业、交通、文化、旅游、商贸等各领域实现融合与发展。

(四)加快经济区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完善中小企业配套水平,加快推进产业园建设,着力谋划支撑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合理确定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区域交流协作。

(五)统筹兼顾,突破发展瓶颈

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规划,内容,分析

 

1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简介

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1]。它是对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对其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更高层次的战略部署,是描绘区域未来建设的蓝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划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规划,以城镇为核心的市域规划,跨省区规划等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递进,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引入,使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遥感地信机助制图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带来了规划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学术领域更是百家齐放。

2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工农商业等多领域和部门,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历史基础与现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或者区位条件与经济体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规划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各个地区无论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其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都遵循大体相近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2.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论文参考,分析。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徙要作出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2.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论文参考,分析。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城镇化的道路是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

(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3)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

(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论文参考,分析。

(7)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2.4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2.5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区域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是:

(1)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质量评价;

(3)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

(4)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

(5)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2.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论文参考,分析。

区域规划中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1)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3)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标。

(4)拟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壤植被保护和被毁土地的恢复,绿化体系的形成,卫生防疫条件的改善,防噪声、防电磁震荡、防热污染,动物界的保护,景观的保持与改善等措施。

2.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微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它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政策。包括流动政策和就地转移政策等,既要防止后进地区人才流失,又要区内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转向高的行业。

(2)资金政策。包括财政手段(如补贴和税收)、改善企业金融状况和行政控制等,诱导资金投向。

(3)企业区位控制政策。如通过税收和企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的发展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论文参考,分析。

(4)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新企业的创建和小企业的成长,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开发区。

3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分析逻辑研究

规划摘要。

具体说来,规划基础线索包含人口、城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基础、区域分工、比较研究、领导思路、市场潜力、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非农人口数量。城镇现状主要包括城镇职能、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与设施体系与布局、科学研究的配套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的层次与等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陆空多方位立体化交通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供水电气热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资源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工业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指标调控。区域分工主要是区域基于区位、资源基础与地域战略选择的一种发展定位。比较研究是本区域与国内外相似条件的区域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既包括向历史上曾经繁荣或者现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学习经验,也不乏从走向衰落的区域汲取教训。市场潜力是对与本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域现状、未来走向、宏观与微观市场调节作用多要素的综合考量。适宜性评价是对一定时期规划工作完成程度与产生效果进行把握与修正的不可或缺环节。领导思路是规划工作的集体智慧总结与指引方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规划变化分析线索是对规划基础线索中各个方面指标的未来一定时间段内(5年、20年或者更长的规划预期)动态演进态势的勾勒与描绘。在某些大政方针与规划思想指导下,如国内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发展是硬道理”[2] ,国外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校园社会的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小即是美”思潮[3],调整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新产业链条与产业园区,进而影响人口的劳动就业与迁移集聚,也同时推动着城镇规模与职能的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变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规划影响后果线索是对上述线索中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与确定,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的控制规划。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多层次阐释。战略定位主要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本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的总体合理性展望,如建设某经济圈内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某沿海带重要的海滨农家乐示范区,某省市区中高档居住区。战略目标层次性强,可以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产业与相关目标体系。战略部署根据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的现实需要,按照放大结构效应、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出构建分城区带、组团式、条带状的空间格局分配。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产业调整基于产业发展详细设计有条不紊地逐步进行。产业调整的目标,增加居民与政府财政收入都会在此得以体现。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对应不同的未来规划与解决方案。

图1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线索与分析逻辑

Fig.1 The mainclues and analytic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otal planning

4小结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

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141-147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2):1-6

[3]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