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作要求范例6篇

公务员工作要求

公务员工作要求范文1

【关键词】岗位职责 规范 公务员

我国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的研究主要伴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科学化不断发展而进行的。从最初以实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为重点,对公务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到以建立公务员制度为契机,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在各地和各部门中展开实践。地方政府也针对上述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关的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的实践探索,如:2009年湖北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体系;2010年成都的国家公务员职责规范体系等。

一、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建设的必要性

(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构建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正是适应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发展要求的具体表现。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以制度化方式确定公务员具体职位的权力,划定公共权力的范畴边界,确保公共权力在法律框架下运作,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二)法治政府建立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给法治政府予以24个字的具体描述,即“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24字的定语不仅明确了法治政府的职责内涵,也揭示了法治政府的内在品质。

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的建立有利于改变在现实工作中部分政府部门“轻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解决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相互交叉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公务员正确认识权力本源,正确处理履行公共权力;有利于公务员在行政执法环节中做到公正文明执法,自觉将行政决策、行政执行等各个环节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责任政府建设的要求

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的建立是以岗位为中心,岗位本身是职、责、权为一体的人事管理单元。首先,因事设岗,科学设置公共部门内部岗位。把公共部门的每项工作分解后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以利于公共部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通过职能细化分解,把相同相近的岗位任务,进行归并,以减少或避免职能和工作任务交叉,以增强每个岗位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机关工作效率;通过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一个岗位基本就是一个人员承担的相应工作量,以利于人员编制的合理安排。其次,因岗选人,根据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所确立的任职要求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人本精神。

(四)公务员科学化管理的要求

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路径是干部人事管理的基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干部人事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许多公务员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距离干部人事管理的制度化发展路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代政府管理要求必须对公务员进行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构建公务员职位职责规范是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所作的积极回应。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建立有利于公务员岗位录用标准化、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具体化、对公务员开展有计划的培训、有利于提供公务员晋升的依据、有利于规范公务员的奖惩、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公务员薪酬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的战略构想

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构建是系统工程,不仅要构建岗位职责规范,还要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关联设计及其顺利实施的保障设计。完整的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应当包括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的设计、应用与保障三个方面,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衔接的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系统。

第一,坚持用科学理念统一思想。始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作为甘肃省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进行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建设的科学理念。

第二,坚持科学化和制度化方向,结合《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着力解决公务员职位职责规范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基本构建起一个内容协调、有效管用的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

第三,规范性和前瞻性相统一。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的建立,既要反应现实要求,体现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具有前瞻性。对于一些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岗位进行超前性规制,既有利于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的准确性又能引导社会公共事务的良性发展。

三、我国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的目标取向

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的基本目标取向是从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实现岗位基础上权责关系配置的科学化、明确化和规范化。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意味着将打破人员身份的界限,人员选择、聘用必须建立在岗位需要之上;每个岗位上,一岗一职。

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强调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其核心问题在于实现公务员岗位权责体系配置的科学化、明确化和规范化。这种基于组织结构的管理方式,在党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形成了结构化的“任务一授权”关系,彻底斩断了身份管理的延续而转向了岗位职责管理,体现了现代管理“以事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四、我国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的重要基础

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是组织有针对性地发现、挑选、培养和奖励员工的基础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组织的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公务员岗位职责规范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做好公务员岗位的分析工作。

公务员岗位分析就是运用系统性的方法收集有关工作的各种信息,明确公务员各个岗位的工作目标、职责和任务、权限,工作中与自身岗位的关联关系,对任职者的基本要求等。通过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等信息的收集,可以使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清晰化,避免互相推卸责任;责任的清晰化也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根据各项工作职责对一个任职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对人员进行招聘和任用时,也会非常清楚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能够胜任工作。

公务员工作要求范文2

关键词:公务;公务员培训;中国石化;石油化工

中图分类号:G718.6 文献标识码:A

一、公务员及其相关制度

(一)公务员类别与职系

法国共有500万公务员,分为三大类: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和医疗系统公务员。比例分别为:国家公务员占51%、地方公务员占30%、医疗系统公务员占19%。所有公务员占就业人口的20%。公务员纵向分为ABC三级。A类是高级公务员、B类是中级公务员、C类是一般公务员。

法国原来公职部门有990多种职系,近年改革后减少到600个职系。每个职系ABC三级公务员要求各有不同。如管理类职系,A类从事政策制定和高级管理职务,要求大学毕业;B类从事中级管理,要求高中毕业以上;C类是执行类。又如技术类职系,A类是工程师,大学学历;B类是高级技工工程监理;C类是花匠、清洁工、园丁等。

(二)公务员录用和晋升制度

法国公务员录用实行招募,招募最基本的形式是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尤其是永久性职位,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合格后经系统培训方可入职。

公务员从低级职位向高级职位晋升,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公务员晋升考试有三种:一是内部竞考。面向在职公务员,没有学历要求,但有工作年限要求,一般为4年以上,占晋升考试的40%。在职公务员要获得晋升,必须通过内部竞考。二是外部竞考。主要是面向具有3年以上大学文凭的毕业生,没有年龄要求,占晋升考试的50%。三是面向私营企业的考试。没有学历要求,但要求在私企工作5年以上,占晋升考试的10%。

(三)公务员培训制度

法国公务员培训从法律上做了详细规定,《公务员总章程》规定公务员有权利享受经常性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法》规定所有雇主必须给劳动者提供终身培训机会,该法涉及所有劳动者,包括公务员。1985年,法国政府在法律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规定:行政机关可以要求公务员进行继续培训;公务员为参加考试有要求继续培训的权利;公职部门面对变化和困难时需要进行技能培训;公务员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有申请培训的权利。20世纪90年代后,法国提出“培训工程”,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每三年至少要接受一次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强制性培训,同时本人还可以自愿要求参加培训与进修。凡以提高工作能力为目的的进修,费用全部由财政负担。

二、公务员培训体系

(一)公务员培训机构系统

1.部级院校

戴高乐总统在1945年创立了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其宗旨是为普通大众搭建通向高级行政管理职务的阶梯,为A类高级公务员如各部部长、部长办公室主任、省长、大区长等提供专门的职业培训,但只有通过了考试才可以参加分配。2011年,国家行政学院1221名毕业学员中,只有71人通过了考试,顺利到各部门任职。国家行政学院建校60年来,已培养出法国高级行政人员6500人,几任总统毕业于该院。

2.地区行政学院

法国在22个大区中,共设立了巴斯蒂亚地区行政学院、里尔地区行政学院、里昂地区行政学院、梅斯地区行政学院、南特地区行政学院等5所地区行政学院。地区行政学院直接隶属公职部,培训大纲由公职部制定,主要职责承担国家行政管理干部教育,招收B类公务员。地区行政学院组织三种入学考试和外部竞考的预备班,提供岗位有中央行政部门和国家省设机构或直接大区政府工作,或到国民教育的行政部门内(如校长办公室、学校督察部门等)工作。

3.法国公共行政干部培训学院

法国公职部和各部委都有自己所属的培训机构,近几年基于精简机构的需要,规模小的培训机构逐步取消。各部培训机构负责本部门公务员考前培训,为中央下派机构和地方公务员提供咨询等等。

(二)公务员培训类别与途径

1.公务员培训类别

一是初任培训。进入公务员队伍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合格之后还必须进入行政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初任培训,为以后正式任职作好准备。参加初任培训的学员在学习期间要参加多项考试,一年培训结束前还要接受三次笔试和三次面试。之后,由人事部门根据其培训成绩确定级别,获得高级别的学员可以优先选择任职的部门和岗位;如果培训成绩不合格,其公务员资格将被取消。梅斯地区行政学院在考录的新学员入学时就要给他们提供一份全国中央、大区、省的公共部门用人单位的信息,供学员选择自己将来的供职单位。成绩最优秀的学员对职位的选择具有优先权。

二是晋升考试培训。法国公务员从低级职位向高级职位晋升,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试。而且,参加过何种培训及成绩高低是衡量公务员能否胜任一定职位的标准。

三是促进公务员在不同部门间流动的培训。为增加公务员在不同职系和部门间流动,公职部在职系划分和职位分析的基础上,颁布了“跨部职位国家目录”,统一了同一职位在不同部门间的名称。每个部根据国家目录索引,制定不同职系的职位说明,以此作为培训和发放工资的依据。为增加公务员在不同部门间流动,2006年开始,所有部委都将自己的空缺职位在网站上公布,每个空缺职位都附有职位说明表。公务员可以根据职业发展方向和居住地选择空缺职位进行培训和考试。“跨部职位国家目录”不仅满足了公务员个人职业发展和在不同部门间流动的需求,而且满足了行政部门进行人才调剂的需要,还成为培训机构进行公务员培训的依据。

法国将培训与录用、任用和晋升结合,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落实,有效激发了公务员参加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公务员培训途径

一是在本单位接受岗位培训。个人职业要求与本部门业务领域一致的公务员,岗位晋升培训一般在本部门的培训中心进行。

二是在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对于具有不同职业要求的公务员,需要在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公务员一般到工程技术学校接受培训,毕业后到某一部门从事专业工作。例如,到法国高等文献学院学习的人,毕业后主要到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馆工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务员一般到行政学院接受培训,行政学院重点是培养综合决策能力,这些人毕业后可到任何部门做领导工作。

三是到私人企业培训。法国政府认为,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通常最先是在私人企业创造和运用的,在那里可以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所以每年都要选派一些高、中级公务员到私人企业学习进修。

四是到国外培训。主要是学习涉外业务特别是欧共体业务,一般送到法国驻外使馆、国外教学科研机构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和进修。

五是运用网络技术培训。提供网络课程,满足公务员的特定需求。

(三)培训师资选择

法国公务员培训机构大多没有自己的专职教师,教师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公务员。只有涉及特殊领域或特殊课程,在公职部门找不到合适教师时,才到私营部门聘用教师,如财务分析、电脑技术、环保技术等。这样既节省了培训机构的人员开支,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国立行政学院,培训师资大多从现任中央和地方政府高级公务员、议员、法官中选聘。对于教师酬金,根据培训对象不同,所付酬金有所不同。

(四)培训管理及其特点

1.需求分析——依需定训,量身订做

为了保证培训的实效性,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法国在制订公务员培训规划时,首先加强培训需求管理,各部门每年都要向下属机构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各个单位和每个公务员可以阐述各自的培训需求。其次通过对公务员培训需求的层层汇总和综合分析,“依需定训”,制定第二年培训计划,提供“量身订做”式的培训。

2.课程设计——学以致用,确保效果

课程设计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例如,针对颁发建筑执照公务员的培训,首先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软件使用、地图查看等;对城镇规划公务员培训,培训新建筑颜色要求、画图技巧、包括使用笔粗细要求等。另外,课程设计注重选聘合适的师资,注重师资的培训,特别是来自政府部门师资的培训,使其能够适应讲课的需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3.培训实施——多种方式,贴近实际

法国公务员培训注重能力训练,采用案例分析、模拟作业、专题研讨、代职实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公务员的综合能力。例如,法国南锡劳动局跨大区培训中心,其职责是为劳动局培训劳动监察专员。由于劳动局职责主要是负责劳动监察,而劳动纠纷大部分由法院判决,在培训期间,学员除到企业实习外,也要到法院实习,或者到社会保障机构实习。

4.培训评估——即时跟踪,立足改进

培训评估分为即时评估和跟踪评估。评估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回访等。即时评估主要评价培训目标是否达到,学员是否获取相关知识,并对培训条件包括对教师进行评价。跟踪评估是指培训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发放调查表或回访等形式对培训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员能力提升的幅度以及培训效果的实际体现,如学员是否得到晋升、转行和提出了组织变革、管理方法的改进建议等。之后,将评估结果的统计分析数据反馈给培训设计单位和人员,作为今后改进培训课程设置、师资选聘等的重要依据。如梅斯地区行政学院在培训结束后9个月通过电话向本人和其领导了解情况。向本人了解的问题包括所在岗位需要哪些技能,在行政学院学习知识是否能够应用到工作中,还有哪些技能需要补充等;向领导了解的问题包括公务员是否适合其职位要求,在行政学院学习的知识是否满足需求,面临哪些困难等。这种跟踪评估在梅斯地区行政学院已经进行了10年,效果很好。

三、启示

(一)公务员培训的制度化和系统化

学习借鉴法国的实践,我国公务员的培训也应从法律上予以制度保障。法律应规定国家对公务员有培训义务,公务员有终身培训权利,公务员在初任、晋升以及在不同部门间流动等重要环节都应经过培训。通过完备的法律制度,把公务员培训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确保培训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为了保障公务员培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国家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务员培训机构系统,包括基于行政区划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培训机构、基于不同职系和不同专业设立的培训机构和各种从属于各部委的培训中心等,形成了立体培训网络,共同承担全国公务员培训任务。

(二)需求调研的深入性和周到性

学习借鉴法国的实践,我国应十分重视对公务员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对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的调查研究。要调查清楚不同层级、不同职系和不同专业的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即弄清楚不同层级、不同职系和不同专业的公务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其次,对个人需求的调查研究。可以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弄清楚公务员的个体培训需求。

再次,通过对公务员培训需求的层层汇总,在综合分析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异同的基础上,寻求三者的结合点,协调三者的一致性,制定下一年的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目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法国公务员培训中,任何一项培训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什么问题,针对哪些培训对象,开展什么培训都有明确目标和指向,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学习借鉴法国的实践,我国应不断研究公务员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根据职业要求、岗位技能要求和公务员职业发展要求设置培训内容。例如,初任公务员阶段,这也是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起步期。这一阶段,公务员要具备作为一个个体完成即定任务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作为一个团队成员与团队中其他成员合作共事应有的素质和能力。第二阶段是基层或中层领导阶段,主要是带领和管理一个团队去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第三阶段是较高层的领导阶段,需要公务员有一定预测能力和战略眼光。要以公务员在不同阶段所需的素质和能力为根据,以工作实际为重点,以工作要求为标准设置课程进行培训。

公务员工作要求范文3

1、建立机构,明确职责,确保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全局党务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市直工委关于开展党务公开文件精神,局党组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分工,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并相应地成立了办公室,抽调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相关同志,负责日常党务公开工作。确定了专门的办公地点,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了完整地工作运行网络,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2、认真传达学习,全面领会精神实质

我局按照市直工委的统一安排,首先在局领导班子会议上学习了市直工委《中共XX市直属机关工委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部署了我局党务公开工作。及时召开了机关支部会和全体干部职工会,学习了市直工委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文件精神,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钟吉友同志做了动员讲话,对党务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及工作部署。会上,同时宣读了《农机局关于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学习会紧紧围绕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目的意义、需要规范的党务公开事项、公开的程序及如何处理好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关系进行了讲话。局党组行政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广泛的学习,深入的引导,强化了党员干部对党务公开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党员干部实行党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

3、主动接受监督,聘请社会各界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

为保证党务公开真实有效,局党组及领导小组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充分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分别聘请人大代表、退休干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等相关人员担任我局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告知了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监督事项,恳请他们对我局的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也鼓励全局党员干部群众对我局包括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进行监督。

4、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充实完善公开工作

为更好地做好我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向党务公开工作搞的比较好的单位学习,根据他们的成功经验,对照我局的实际,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包括实施方案的修改、公开形式的完善、公开公开内容调整等。我局党组书记钟吉友同志的带领下,组织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学习调研,使我局的党务公开更具实效性。

5、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确保动员工作扎实到位

按照市直工委的要求和我局的《实施方案》,我局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一是将《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资料印发到干部职工手中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公示栏把我局的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向全局进行宣传。三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形式宣传农机局党务公开信息。通过这些方式使我局党务公开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

二、严格按照市直工委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党务公开的落实

1、加强载体建设,注重硬件配置,保证党务公开工作“看得见”

为充分宣传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党务工作进展情况,便于党员群众监督,局党组高度重视载体建设,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更新和计划更新部分硬件设施。一是由局办公室负责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加裁党务公开信息,在网站上宣传我局的党务公开信息。二是在原政务公开栏的基础上新建一个公示栏,将全局党员干部进行公开公示。三是对局办公室的更换了一台电脑,为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2、局党组规范了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

⑴明确党务公开内容。除涉及党的机密不适宜公开和党员持有较大异议暂缓公开外,一律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具体内容有:支部开展活动情况;支部成员岗位职责分工情况;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包括党建工作责任书、发展党员工作责任书、党员干部民主评议结果、特困党员帮扶情况、党员干部奖惩情况;发展党员过程中包括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三个主要环节和审批结果公示

⑵规范公开程序。党务公开的内容必须在召开支委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和决议后才能予以公布。

⑶规范公开时间。局关支部组织设置和人员分工,支部工作目标和任务等内容为固定公开;民主评议党员情况、支部开展活动情况、困难党员扶贫结对情况等内容为定期公开;新党员发展公示、党员党纪处分情况落实情况等内容为随时公开。

⑷公开形式多样。党务公开以方便、实际为原则,不强求一致。同时要求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公开栏公示与会议公开、文件公开、网络公开结合起来;即时公开与长期公开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公开及时到位。

⑸公开结果的应用。局建立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在公开栏旁设立了意见箱,及时了解群众的反映和接受党员群众的检举。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由机关支部或局纪检组认真核实,并做出处理,同时把党务公开工作作为年度的考核的内容。

3、明确党务公开工作的考核责任,确保党务公开不走形式

局党组对党员干部开展党务工作的进行检查、考核列入年度年终考核内容,公开的内容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分别考核,不按党务公开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党务公开的党员干部不予年度评优。

三、党务公开的主要成效

1、保障了党员民利

实践证明,党务公开一方面可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民主意识、转变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做到了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了党员参与机关事务的主观能动性。

2、体现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党务公开,特别是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已成为全体党员日常关注的大事,它增强了党员的工作责任心,也激发了全体党员自觉争当模范的自觉性,从而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

一方面,我们把发展党员工作公开,通过公开入党申请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基本情况,将发展党员工作完全置于阳光下操作,进一步把严了入口关,对被公示的对象有了一定督促力、约束力,新发展党员的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党务公开,有效遏制了“近系繁殖”现象,使申请入党的人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

4、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公务员工作要求范文4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我市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公务员登记的基础工作来抓,准备工作扎实充分,组织严密有序,切实做到领导责任到位,机构配备到位。

1、领导高度重视。8月17日,全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后,我们迅速将会议的主要精神向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市委、市政府对公务登记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了专题汇报,集中学习全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务员登记工作的政策规定,***书记、***市长就我市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我市的登记工作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统一,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坚强的保障。我市各地、各部门的主要领导都亲自抓,多次听取组织、人事部门的专项工作汇报,亲自指导、督查公务员登记工作。

2、健全工作机制。8月21日,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江里程为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法制办、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实施公务员领导小组,并明确分管领导协调做好相关工作。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根据省里的工作方案和具体要求,及时制订、下发了《镇江市公务员登记工作方案》,为我市公务员登记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3、实行集中办公。按照公务员登记工作尽量避免对全市机关工作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的要求,我市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办等部门抽调13名专门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的分管负责同志牵头,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实行集中办公,具体负责业务指导、政策解释、信息录入、材料审核、信访处理等工作,做到时间、人员、精力三集中。各辖市区也由组织人事部门抽调人员集中统一操作,为统一政策口径、标准和流程提供了便利。

二、明确要求,规范操作,确保整体推进

在工作中,我市各地、各部门在吸取***公务员登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为方便工作,保证登记质量,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具体要求,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做法,有效地促进全市公务员登记工作整体推进。

1、培训先行,吃透政策。我们把学习培训作为做好登记工作的前提,做到不吃透文件精神不登记,不掌握登记政策不登记,不熟悉工作程序不登记,不了解方法步骤不登记。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登记工作协调小组带头学好有关登记政策文件。认真研读中央下发的“***”文件(***〔2006〕**号)以及省、市下发的相关领导讲话和文件,全面理解,学深学透,吃准、吃透每一条登记政策口径。二是举办操作实务培训。9月5日下午,举办了登记政策业务培训和“公务员信息系统平台”操作培训,通过培训,做到“三个讲清”,即:讲清登记范围和登记条件,讲清登记操作步骤,讲清登记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是开通专门电话进行操作指导。开通3部工作电话,并把所有工作人员的联络方式进行内部公开,对登记单位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电话沟通、记录,并集中进行答复。

2、规范制度,稳慎处理。我市本着先易后难、自上而下、分步推进、稳慎处理的原则,建立制度保障,确保整个登记工作稳步实施。工作中,始终坚持“五项制度”:一是政策咨询答复制度。建立《政策咨询来电、来访记录簿》,将基层所有把握不准的问题,都不予轻易回答,并记录下来,集中研究,形成共识,按统一口径慎重作答,坚持不做无原则承诺。二是定期例会制度。工作协调小组,坚持每天上午定时召开碰头会,及时研究基层咨询的有关问题;坚持每周办一期工作简报,将动态情况向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坚持每两至三周召开一次辖市区业务科长会议,进行业务交流和工作部署。三是材料上报预审制度。我市各辖市区普遍要求各镇和部门在录入信息前,先将花名册(草表)报组织、人事、编办部门初审。登记单位的报批函及所有材料必须经预审后方可正式上报。四是填写审核清单制度。所有单位上报材料的同时都要统一填写《公务员登记材料审核清单》,内容包括单位性质、编制构成和人员登记情况等。五是责任负责制度。严格按照“谁采集,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解释,谁负责”的要求,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登记工作各个环节不出差错,做到人员信息准确、录入处理准确、审核把关准确。

3、检查督促,加强指导。9月18日至20日,市实施公务员法工作协调小组同志,先后赴***、***、***、***、***五个辖市区,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座谈交流的方式,对各地公务员登记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各地负责公务员登记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交流。对基层各类人员、编制情况比较复杂的问题,认真调查,认真梳理,认真分析,加强业务指导,做到遇到矛盾不回避,处理问题不随意。通过调查了解,摸清了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各辖市区组织人事部门领导都能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耐心细致地解答问题,为全市完成登记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

4、依据政策,认真审核。在审核工作中,组织、人事、编制部门的同志分组进行,严格把好登记人员的“人员身份关”、“编制类别关”、“进人渠道关”。审核工作做到“五查五看”,即:一查编制名册,看人事关系是否符合登记要求;二查过渡人员的过渡手续,看是否取得公务员资格;三查调任人员的任职手续,看调任时间和程序是否符合政策;四查考录、军转资料,看是否符合政策程序;五查整建制未过渡人员,看是否符合96年的过渡条件。通过“五查五看”,对审核中梳理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本着尊重历史、稳慎处理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及时向上级请示,对不符合规定的绝不乱开政策口子。

三、加强监督,严肃纪律,维护大局稳定

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起这一重大职责,以党性和高度的纪律性,严格依法办事,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我市的登记工作稳妥、有序、顺利进行。

1、始终把严格工作规范贯穿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全过程。我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严格依法,从严掌握,着重把握好三点:一是公务员登记是组织登记,不是个人登记;二是严格掌握登记的标准、条件。公务员登记必须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必须在国家行政编制限额内进行;三是按照规定程序登记,实行逐级把关。

公务员工作要求范文5

摘要: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十七届二中全会以来,“大部制”改革的探索,对公务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立服务导向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适应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务员行政效率和绩效考核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服务导向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力求为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和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部制 服务导向型 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推进,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公布标志着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所谓大部制,是指把相同或者相近的政府职能加以整合,归入一个部门管理,其他部门协调配合;或者把只能相同或者相近的机构归并为一个较大的部门。大部制的关键是部门在职能上实行有机统一,以利于明确责权、协调配合和行政问责。推进大部制改革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公务员队伍行政效率的全面提高。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最根本的是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构建服务导向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提高公务员服务意识和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到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我国公务员行政效率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现状分析

1.我国公务员行政效率现状。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效率就是生命”,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都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行为的规范、办事效率的提高等,仍存在不少问题。作为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务员,其自身的素质、以及制度与法律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瑕疵,也影响了公务员的行政效率和政府职能的提高。公务员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有:⑴公务员思想观念的束缚。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因循守旧的观念危害甚广,这些反映在行政部门中,就是“官僚主义、衙门作风、手工劳动、以我为中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⑵公务员队伍的参差不齐。尽管目前我国公务员一般都是通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统一考试进行选拔录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务员还是普遍高素质的。但是,个别公务员特别是一些有行政职务的人员,上班“看看报、喝喝茶、开开会”,只想着往上爬,为人民服务意识差,甚至以权谋私等这样的庸官、贪官也存在公务员队伍之中,严重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形象。⑶公务员制度本身在不断完善之中。《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于1993年颁布实施的,而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尚未确立,所以,《条例》不可避免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新的《公务员法》现已颁布,有很大进步,但落实到位还需要一些时日,而且也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⑷公务员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公务员制度在激励机制上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公务员退出机制中的辞职辞退规定不易落实到位。由于出口不畅,高层次的人才也就进不来,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结构调整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现状。所谓公务员绩效考核,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依据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所属公务员的工作成绩、能力、态度等进行的考察和评价的活动。公务员绩效考核是绩效评估的关键环节,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公务员考核包括了五方面内容,即公务员考核应参照这五方面的标准进行。但在实践中,这一标准则显得过分笼统而缺乏可操作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对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进行细化,并已经以法律的形式将公务员考核制度化,为公务员考核提供了指导。但是,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的考核标准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只是做了原则性的概括,缺乏具体规定。在实际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较普遍的做法是各单位根据主观意愿,简单设定几条标准,没有进行调研和科学细化和量化,绩效考核还停留在定性的层面上,操作性不强,难以反映公务员真实绩效。⑵现有的绩效考核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难以与薪酬体系挂钩。由于绩效考核体系缺乏操作性,无法真实反映公务员绩效水平,因此,无法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容易使薪酬体系陷入僵化的按资排辈,压制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行政效率。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导向性,不能适应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体现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原来的管理控制转变为服务。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要求公务员意识的转变,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具有服务意识,因此,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具有导向性作用,引导公务员增强服务意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提供公务员行政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政府的行政效能。⑷绩效考核体系定性有余定量不足,难以体现实绩。2007年初中组部、人事部联合印发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提出了公务员考核注重实绩的原则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往往出现偏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的现象,指标体系过软,考核者往往凭主观印象打分的情况,因此,难以真实反映公务员工作的实际效果。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激励作用发挥不足。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评价公务员是否称职,评出先进或惩罚后进,更重要的是用“绝对考核”的视角,将公务员的工作结果与工作标准进行比较。若考核结果有失公允,考核结果与奖惩等公务员切身收益脱节,则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也势必失效。

3.大部制改革对公务员绩效管理提出的要求。改革必然会带来人事变动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大部制改革对公务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务员绩效管理也应该适应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和方向,引导公务员适应新的形势。首先,“大部制”改革的本质要求是政府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因此,公务员绩效管理要体现服务导向,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是公务员绩效考核的重点。其次,“大部制”改革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进行整合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所以,公务员绩效考核要体现部门间的协调要求。第三,“大部制”改革对公务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公务员具备更具智慧的头脑和更为专业的技能,因此,公务员绩效考核要体现出职位的素质要求。第四,“大部制”改革要求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这必然基于公务员个人效率的提高,因此,公务员绩效考核要体现公务员效率提高的要求。

三、服务导向型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1.公务员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公务员绩效水平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构建服务导向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力求提高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以及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⑴公务员绩效水平受到公务员行政理念的影响。公务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里的“人”不是管理者而应该是服务对象。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这是影响公务员绩效水平的根本因素。

⑵公务员绩效水平受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影响。绩效考核不仅仅具有监督和管理的功能,而且具有激励和导向的功能。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改善公务员绩效水平,促使公务员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直接影响了公务员的绩效水平。

⑶公务员绩效水平受到绩效考核制度和组织方式的影响。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需要有效的考核制度和组织方式作保障。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制度化、组织的合理化、公平性与公务员绩效水平密切相关。

2.服务导向型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第三条提出“公务员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这给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总的原则。建立服务型导向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应坚持以下具体原则:⑴战略一致性原则。战略一致性是指绩效考核体系所引发的员工工作绩效与组织目标,战略和文化的一致程度,它强调的是员工的工作绩效与组织需要的相关程度。组织战略变化时,绩效考核体系也应随之变化。政府“大部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也随之变化,以保持与政府战略的一致性,否则,难以对公务员的工作行为和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⑵信度和效度相统一的原则。考核的信度是指考核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即:考核得分的可信程度有多大。考核效度是指考核所得到的结果反映客观实际的程度和有效性,也就是考核本身所达到期望目标的程度有多大。一般来说,考核的效度高,信度也高;而考核的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但是,提高信度和效度是有成本的,因此,在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的体系的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⑶可接受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被考核者的可接受程度和指标体系的操作难度。受到被考核者抵触和操作过分复杂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根本无法实施。⑷基于工作分析的360度绝对考评原则。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公务员绩效考核也不例外。360度的绩效考核方法的运用可以全面掌握来自上级、同事、下属以及服务对象对公务员绩效水平的评价。所谓绝对考评是按职务职能进行考核与评价,将公务员的工作结果与工作标准进行比较而不是人与人进行比较。绝对考评结果相对公平,被考核者也较容易接受。

四、总结

公务员的绩效评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手段。加强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评估对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增强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等, 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部制背景下对公务员绩效管理的新要求,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建立了服务导向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力求为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东民:《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求是》,2008.7。

[2]李如海:《中国公务员管理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闫永晶:《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的有效性分析及对策研究》,《科学信息》(学术版),2007.5。

公务员工作要求范文6

二、做法

1、确定公开内容。主要公开内容有:党组织任期目标:主要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事工程目标,争创“四型”先进党组织目标三大项目,以表格形式反映。重点是本年度工作目标进展和完成情况;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的关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情况;党员职责履行情况:公开每个党员缴纳党费、参加会议和活动等情况;党员监督管理:“两票制”民主评议党员结果情况,党员违纪违规接受处分情况;村级后备干部情况:公开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和职业;党员发展事前公示:及时对拟被确定为发展对象,拟被吸收为预备党员,预备期将满拟被转为正式党员实行事前“三公示”;先进评比公告:主要公开村党组织推荐有关人员参加上级荣誉评比的类别、条件、方法及初定名单等内容;党员结对联系情况:公开每个党员所联系、结对、帮困的群众名单,联系党员的职责、任务、要求等;公开监督电话:公开镇村两级党组织监督电话公开。

2、确定公开的形式:即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公开栏公开与会议公开相结合,即在公开栏内公开的重要事项应事先在一年四次的村民代表会议中进行公开,先接受村民代表的监督,待内容完善后,再在公开栏公开,内容应逐项、逐条予以公布,面积大小视内容多少确定。二是与村务财务公开相结合,党务公开与村务公开在同一位置,同一时间、同一方式,同时接受群众的咨询。三是固定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对于党内评议结果,党员结对情况等内容应固定长期公开,对党员发展情况,党内选举情况,先进类别、条件、方法,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情况,拟推荐人员名单及重大事项的事前征求,事后决定过程等应随时公开。

3、确定公开的程序。首先,党务公开根据先党内后党外原则,要求把公开内容先在党内进行公开,征求广大党员的意见,进行修订完善,对于应该保密的事项则应保密。其次,村民代表会议公开,在征求党内意见基础上,再征求村民代表意见,进行再次修订完善后,才能对外公开。第三,村建立党务公开监督小组,人员为3人,由在本村有较高威信的党员中推行组成,负责对党务公开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党务公开内容由党务监督小组签字后才能公开,原件归档备案。第四,要求对外公开的党务内容结合村级财务公开进行,定期公布内容一年四次,为1月20日、4月20日、7月20日、10月20日。此外,对年初制定的一些尚未实现的目标、没有办成的实事,要及时向群众作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并设置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意见箱,接受群众反馈。

4、确定公开要求。首先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党务公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当前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创建“四型”先进党组织的一项实际活动。更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镇党委要求各党支部充分认识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克服被动应付思想,提高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镇党委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要求各党支部加强领导,支部书记要作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班子,并确定一名支委成员和挑选一名有一定文字组织和书写能力的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落实公开设施,公开内容,制订相关制度,镇党委也将结合其它工作适时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支部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5、明确工作措施。我镇的党务公开工作是有点到面逐步推开的。首先我们在仁久村、汇矸村进行了试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及时地总结经验,并征求了部分群众的意见,加以完善。第二,我们选择了党建基础比较好的五个村先行一步,在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提高,形成比较成熟的党务公开形式和内容。最后于2003年10月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为了搞好这项探索性的工作,镇党委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措施。(1)加强领导,镇成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村建立相应的组织,落实专人负责经常性的党务公开管理工作,确保公开栏及时填写。(2)注重宣传,形成氛围。通过宣传使村级组织增强自觉性,使广大群众正确理解积极支持党务公开工作。(3)检查考核。定期考核,定期进行检查,不定期进行抽查,把党务公开工作列入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从而保证了党务公开这项工作面上得到迅速推广,在内容上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

三、初步效果和体会

我镇的党务公开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从运行的情况看,也初步显示出效果,使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有效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党务公开激发了党员作用发挥的活力。党务公开能更真切地使党员置于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改变了以往“少数人监督多数人”的问题。党务公开把对党员的评议、职责履行等情况在群众中公开亮相,是对表现优秀的党员无价表彰,也是对思想落后的党员心灵的触动,这是其它措施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从去年底党务公开之后,全镇的党员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群众对党员的满意率得到提高,党员在全局性重大事情中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如在明伦村改造、环境整治等方面,党员带头先行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后进党员得到转化提高,党员的后进面越缩越小,党员出口管理得到加强,去年共对15名后进党员进行了预警;对二名党员进行了限期整改;对一名信教党员进行了劝退。党员履行职责意识明显加强,许多党员都能基本做到一周一次的群众走访,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起到了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如四都庄村老党员张孝根经常把群众对支部的一些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向支部汇报,使支部及时掌握了群众思想动态。党务公开较好地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切实保障了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利,真正做到了“决策以前访党员,重大问题问党员,重要任务找党员,服务群众交党员”,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加强了群众对村党支部和村干部的监督,形成了党员干部人人谋发展、议发展、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2、党务公开拓宽了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渠道。党务公开使党支部工作面向群众,也置于群众的监督下。能广开渠道听取群众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吸取群众的营养,使各项工作开展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具有了更多的合理性。如明伦村在进行村改造过程中,有一老党员硬是不原把自己的旧房子拆除,工作做了三番五次,时而同意,时而不同意。今年初,支部把该事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公开,尔后又在党员公开栏内公开,使旧村改造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最后该党员在全村的强大舆论遣责下,向支部要求把该旧房拆除。到目前,全村旧村改造175户,拆除旧房2万平方米,未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党务公开使党组织的目标更为明确,责任更为清楚,工作更加有效,群众对村里工作的支持明显增强。如四都庄村为发展效益农业需要调整土地,该支部先把该项工作目标在党务公开栏内公开,一段时间后,一名党员同志就与支部联系,要求先把自己的土地调整出来,供发展效益农业使用,同时,也建议村里先安排好群众土地后再安排自己土地。在党员的带领下,该村土地调整工作及时完成,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正如该村支部书记陆昌阳所说:党务公开推行以来,肩上的压力大了,每项工作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群众都看清清楚楚,工作不干不行,干不好更不行。2003年,全镇共投入资金5962万元,进行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共调整土地8500亩发展效益型农业。

3、党务公开促进了党内决策处事的公正性。实行党务公开,推行党员发展、干部推荐、先进评比等方面的事前公示,促使党组织及其成员从党心、民心、公心出发,公正议事处事,改变了过去一人说了算,民主不够,容易出现偏差的现象。特别是在党员发展和干部推荐上,我们过去曾经出现过党员发展的家属近亲繁殖现象,出现过因推荐使用村文书发生的到镇、县上访现象。通过党务公开,这些现象得到了根治。如仁久村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了村里的一名文书。从今年以来我们还没有发现在党员发展、干部推荐、先进评比上的上访或,促进了社会稳定。而且,通过党务公开,使我们培养使用的视野更加拓宽。如今几山村通过党务公开栏,推出村后备干部职位进行公开竞选,使一名优秀青年脱颖而出。达到了公开促公正,公正出人才的良好效果。

从党务公开半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也得到了许多较深的体会,党务公开把党内的事务由原来在党内公开扩大到党外。不但具有现实的效果,而且就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长效来看,也很有其意义。

1、党务公开能扩大党内民主。农村基层党支部是村各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村支部书记又是一班之长,长期以来,在议事、决策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存在“一言堂”现象。通过党务公开,把党内重大事项,如党员发展、村级实事工程、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得以及时公开,接受党内外监督,促进党内决策公开、公开、公平,从而促进党内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