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例6篇

建筑画图实训总结

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文1

真题在建筑项目中指真实项目的意思,即实实在在的曾经做过的或者是即将运作的真实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把真题深度融合,是项目中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大胆尝试的改革与创新,项目力求总结出在建筑动画专业教学中的这一模式,并推广在相关教学活动中。

一、项目研究与改革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建筑表现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下的建筑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建筑设计者传达设计意图的一种信息传递。建筑动画是虚拟数字技术结合电影的表现手法,根据设计图纸,将建筑的外观、室内的设计、优美的景观,规划的蓝图等未建成的生活场景进行提前演绎和展示。建筑动画应用领域包括:房地产广告宣传、工程投标、建设项目审批、环境介绍、古建筑保护与复原等。建筑动画的镜头无限自由,可以逼真地演绎楼盘的整体形象,创建出实景拍摄无法表现的效果,从而把建筑设计师的思想完美无误地表现出来,另外,因为建筑动画对主要户型的介绍,接近现实生活的场景,因而能让观者完整、清晰地了解目标建筑的整体和局部,使其对未来充满憧憬。

本项目是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研究大背景下,对如何进行真题与建筑动画专业的教学过程深度融合进行积极地探索。通过指导学生对学院实训大楼三维建筑动画的设计与制作这一真题,与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对教学的成效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二、项目研究的情况分析

我院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国家骨干院校,建筑相关专业在国内有相当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建筑动画专业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需要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针对本课题研究,项目具有以下条件:

1.项目组具有丰富建筑动画实践工作经验的建教师团队。项目负责人在建筑动画课程创新研究领域有一定基础,建筑动画项目制作方面与国内知名团队有过合作,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2、研究团队年轻化,师资梯队建设合理,在教育改革方面有进取精神,对项目的改革与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3.我院建筑动画专业拥有与国内先进行业技术发展同步的实践教学条件,有利于开展项目研究。

4.与国内外知名动画公司及建筑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资源介入课题研究。团队与上海水晶石数字科技、广州凡拓数字科技、杭州联华数字科技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动画及建筑相关企业有合作意向。当前绝大多数国际国内公司热衷于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今后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将公司的真题引进校内,较早开展真实项目实操训练。

5、研究项目有丰富的内容资源。真题所需的CAD图纸、校园里建筑实物,内部结构等都为课题的创设环境。

三、项目研究与改革的具体做法

项目通过对学院实训楼的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项目组精心组织,通过多次组内会议讨论,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方案研究。

1、项目实施初期、模型制作,在授课计划中列入真题的研究内容。

2、项目策划、脚本制作阶段,结合建筑动画专业知识的教学与真题项目同步,对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方便快捷的三维建模方法。

3、分镜头场景布置,详细讲解真题中所涉及的材质与灯光环境,已经实施的实训楼项目带学生亲自体验环境效果,着力提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整理项目中涉及的相关参数,对项目制作进度与教学进度有机协调。

4、这个阶段主要是抓帧较色、片头特效、后期合成,剪辑压缩,完成全片。

最后是总结理论方法,完成项目成果,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制作完成浙江建院实训大楼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视频。

通过指导学生对学院实训大楼建筑动画的设计与制作,大胆尝试改革与更新原有授课计划,展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案例,并通过案例引导出这样的教学模式。并绘制出了真题与教学过程深度整合的教学模式图。

通过研究发现,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结合真题可根据老师的教学选择具有随机性,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并不单一固定。真题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具体做法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计划,通过身边的项目,提升学生兴趣,较好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项目小结

1、项目改革与研究成果

通过实训大楼这一典型性的项目研究,收集并分析研究数据,归纳整理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项目团队在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指导后,对在教学指导中的方法与实践的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并推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取得了学生的良好反响。通过团队指导,建筑动画专业学生制作出了较高水平的《浙江建院实训大楼三维建筑动画》视频简介。

2、教学主要特色:

真题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对项目教学法深度融入高职建筑动画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具有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了高度融合,提高高职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3、问题与不足

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文2

一、在观察事物时思维方式的转变

思维方式的转变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观察方法,也就是说面对我们要表现的对象时,在动笔之前要先动脑,要先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它,对于物体的重要结构及特征要有一个深刻地认识,况且我们在画建筑速写时,建筑是主体,我们都知道建筑物的结构关系是非常严谨的,它不像画一棵树或者画一组水果那样随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它的形状并不会影响大局,但是对于建筑物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另一方面,建筑的风格及特征也是千变万化的,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相当明显,结构也比较复杂,所以通过对它的观察及分析来了解它的特征是我们在绘画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通过这几年来在专业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总结的经验以及以上的分析来看,对空间造型能力的训练及认知是画好建筑速写的必要前提,要成熟的掌握这一技能,本质上是由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的过程。

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分为两种,平面思维方式及立体思维方式。

第一种思维方式是不完善的,是缺少分析问题的过程的,是对物体的片面认知,相当于未成年儿童一样,它只看到的只有物体的表面,也就是说思想中只有“轮廓”的概念,对物体的思想认识也就只能到达这种地步,没有“体”的概念,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所以,加强对体的研究及认识的训练转变思维是尤其重要的,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怎么去握笔、怎样画直线等等都是徒劳,因为如果思维已经停顿,再往后进行的话也会很吃力。所以,应该先从简单的东西做起,先把物体的结构及空间的原理弄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速写构图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把观察方法及思维转变的问题解决好之后,接下来就是构图的问题了。再说构图之前,首先要明白构图的概念,构图对于任何一幅艺术作品来说,都是一个统筹、规划、构思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个过程,一幅图像,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

这里我们不浪费大篇幅来说构图的具体原理,因为要读懂那些其实很枯燥困难,我们只简单的提出必须要知道的构图的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主要分为几个小方面:1.画面中要有大、中、小物体的对比;2.尽量避免主体物在画面的正中央;3.构图要有张力;4.尽量运用不对称构图使画面更生动。

原则很简单,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要完成一个非常舒服自然的构图来说就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了,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停分析揣摩,因为它包括了一幅速写作品中的主要因素:比例、线条及明暗的处理。在平时我们要多看优秀的艺术作品,好的构图应该记住它,经验多了然后在我们自己运用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三、建筑速写中线条的运用

速写主要以线条为主,可以说线条是画面的灵魂,每一根线条都具备它独特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在画面里都起到不同的作用。初学者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理解线条的作用上总以为它就是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概念误区,才导致画面僵硬、不生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线条的具体运用。

重点:1.薄、厚对比;2.快、慢对比;3.轻、重对比; 4.明、暗对比

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传统学院派素描教学;造型基础;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TV238G64

文献标识码:A

在建筑学从事学习和设计的人们,应当具备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具有空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第一要素。因为他们要思考和探讨的是创造为人们生活、生产广泛需要的物质空间和环境。这种思维现象及其活动是在学习和工作着的人们脑中存在和进行的。它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在思考问题的人们以外的其他人无法领会其“自由空间”,就连这些思考着问题的专业人士,有时也并不能“清晰地”和“完整地”认知这些空间形象的思维活动。可是空间与形象思维的结果必须要使别人(包括自己)理解与接受,才能付诸实现,要这样,则必须将它们“公之于众”。于是这些专业范畴的人们,就应当具备另一种很重要的素质和本领,那就是用手(工具有时也可以,但只能作为手的运作)来表达自己或他人的定向和形象思维活动的成果,我们称之为第二要素,一般人就称为画画。两种要素也可称为造型能力。素描的“草图角色”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种想象的绘画。

为了培养有关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的能力和本领,长期以来,国内建筑学各分支专业开设有关素描课,这门课程的设置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即上个世纪早期从法国巴黎艺术学院继承下来的与美术专业素描课大致模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国前,中央大学建筑系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课就有素描、徒手画、单色水彩、水彩以及雕塑和油画的选修课,内容有几何体、静物、石膏像、建筑写生、风景写生等。

建筑与绘画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到今天的现状。完全出于自然。建筑不曾有过什么先圣先贤,奠定一个“哲学基础”,让后辈遵行已替。中国从“有史”以来,就是由画家经营建筑。王莽时代就举行过“建筑方案”的竞赛,以北魏的蒋少游一群,到隋唐的“三阁”,再到清朝最后一位设计颐和园的画家庆宽,都是专业化或者至少半专业化的建筑师。中国有最早的建筑学校――画院,至迟在五代的南唐、西蜀、就已成立。宋代的画院,更是日趋完备,到宋徽宗时期达到鼎盛。画院中的“屋木”一科,就是建筑科。中国画家写建筑、从来血肉相连。

在中国的画院为建筑培养人才时,西洋建筑还停留在石匠的“家学”。与中国相比,西洋建筑走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弯路。西洋建筑的家谱要从埃及、希腊、罗马算起。埃及人并非不想用土木来做建筑,但尼罗河两岸生态恶劣,只好在石头上打主意,建筑师的业务是由石匠世家来承担,尽管石匠早已升格为雕刻家,但也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把建筑当成放大了的雕刻。他们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局限也在此。到1795年法兰西艺术学院成立,才有条件让建筑学复归绘画,强调必须具有较扎实素描基础的学生才能进入建筑学校。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绘画与建筑设计成了两个差别很大的领域,尽管在科技图像越来越精美的今天,建筑制图已很少由绘画来承担,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断裂,反而变得俞加紧密。这种关系的根本是源于艺术原理的相通,源于设计与绘画的互存。不同区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又有不同的取向。

当我们坚持以传统素描,用作建筑的设计的造型基础时,西方一些现代建筑院校在上世纪初叶开始就已经不用传统素描课作为他们的造型基础教学,他们的造型基础课程分别是“抽象艺术”“视觉训练”“自然分析与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分析性绘画”“工艺与材料结合练习”等。此外他们还聘请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持造型基础教学,以现代的哲学、社会文化意识和观念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造型的抽象和简化、提倡纯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观念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不谋而合,使学生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诸多精神因素和形式内容,综合了绘画,雕塑、建筑的特点,实现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想。现代艺术各流派特别是抽象艺术所追求的强调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种创新意识深刻地影响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使很多建筑院校和成功的名师设计室也以此为造型基础。现代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又为素描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元素介质和表现空间,素描与设计相辅相成,为造型基础提供了全新的理念。

西方建筑院校素描教学围绕建筑设计而展开,重视学生造型主观功能性的培养,重视对造型形态转变能力的思维训练。造型的多维性、多论性、多承性、多极性,是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由此入门,也成了出色的建筑师。

但是由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被颠倒过来,乃至主观完全战胜客观。绘画不再是以客观为依据,反传统的造型观念成为新传统的造型观。这些也给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一些建筑院校放弃了素描教学,以抽象艺术、模型制作取而代之。

与此同时将近一个世纪,俄罗斯最老的建筑学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二百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的规范化教学,以契斯恰可夫的素描体系为准绳。素描教学与油画、雕塑等绘画专业完全同等进行,并把对人和古典建筑、雕塑的研究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建筑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筑系素描大纲指出,学习素描是建筑师的重要条件,素描是培养建筑师所规定的所有艺术课程必修的部分。掌握素描知识和素养紧密的关系到解决建筑师的创作任务,是发展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深入地研究造型因素的诸多课题中不仅要掌握素描技巧,同时也对造型因素中的比例,尺度、空间、均衡和稳定,韵律和节奏,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学习素描中领悟艺术经典的精髓,并运用到设计中去。俄罗斯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在世界素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19世纪俄罗斯文化鼎盛时期空前强大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它总结、充实、丰富和提高了欧州传统的学院派素描教程,进而上升为科学的素描教学法典,成为俄罗斯美术学院造型基础的“”。契氏素描教学体系在俄国以至世界素描发展史上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素描教学继承并发展着已经形成的学院派传统,体现了俄罗斯深远的文化艺术历史渊源。对于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的学生来说不可能没有造型的基本功,不可能离开俄罗斯文化之根。因为这是一套可供遵循的严谨扎实的素描体系和学术传统。

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是基于科学主义,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美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而且行之有效。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的,其循序渐进静思慎审地研究物体空间造型本质的精神是任何学科的学 习都不可缺少的。五十年代由朱金搂推荐给文化部向全国推广,在我国美术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几乎全被我国美术院校和美术基础教学作为规范加以推行,建筑院校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很多有关素描教学的争论似乎都与它有关。素描学派领域中的问题,是由许多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所致,其中主要直接的影响显然是来自政治原因。不管怎么样作为传统学院派素描至今仍然是造型基础教学的主流。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素描的内涵与造型规律本质的研究,重视造型规律与专业的联系。渐渐摆脱非本质性的形式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否以传统素描作为建筑专业的基础教学都没有离开对自然的研究,没有离开对造型、空间、透视和运动的研究,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原理是相同的。任何一个学派和体系,都有其各自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怎样学习。应该学习其精髓的一面,优秀的一面,而不是照搬盲目的学习。更不应该把没有学好,没把握好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严谨的素描教学,以及他们不容质疑的教学成果,多年来曾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扎实的素描基本功使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果把西方建筑院校的素描教学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建筑系相比,前者重视素描与专业的具体结合和应用,而后者则重视素描艺术对建筑师的作用,强调艺术素质的培养。不同的取向与各自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本身。

从现在看来,我们无法再把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分开,原来以传统现代教学来划分的基础教学已经失去它们之间的封闭性。素描基础教学面临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造型中建立起科学的造型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教学取向合理性,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素描技能的掌握无疑仍然是教学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不管具有如何敏锐新颖的造型思维它的表达与结构总是与技能的掌握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西方一些曾一度取消素描课的建筑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最近又渐渐恢复一些绘画课程。美国伊利诺技术学院(IIT)建筑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率先废除素描课程,试图分离消解掉素描的形式与技巧,让造型基础只留有“观念和思维”。由于技能与思维观念被分解互相脱离,使得原本需要素描技能支撑的基础造型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功能,终究他们的学生不能用绘画表达设计。实践证明,抽象艺术、构成、视觉训练与模型制作代替不了绘画,远不如绘画开发“潜能”、“培养”、“直觉”之直接有效。前些年西方一些建筑名师首来华讲学,教授视觉训练,我们受过传统素描训练的学生对视觉训练接受之快、了解之深、出手不凡令其大为赞叹,当我们请教视觉训练之美丑标准何在,视觉训练与建筑如何结合时,他们的回答是:也在摸索之中。可见,西方建筑院校的造型基础教学仍在探索中。

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文4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65-03

效果图技法是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这门基础课对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表现技法、理解设计、深化设计,提高设计能力有重要作用。效果图是设计师与非专业人员沟通最好的媒介,对决策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受到这些专业设计与教育界的重视,它是设计师艺术的完整的表达设计思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判断设计师水准最直接的依据。近些年来表现效果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用电脑制作手段较多一些,但从艺术效果上看,远远不如手绘效果图生动。因此,我们要注意手绘效果图的学习,在理论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手绘效果图技法课程的相关知识;在实际上,要施以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仅对于他们掌握手绘效果图技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学生在今后设计创作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完善设计方案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正是要为学生提供就业选用的“器”,学习、掌握手绘效果图制作的扎实基本功,学会和他人交往、协作、交流的适应力。通过手绘效果图技法手段直观而形象地表达装饰设计师的构思意图和设计最终效果。手绘效果图技法是一门集绘画艺术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米开朗基罗既是建筑师,又是工程师,同时还是画家、雕塑家,在建筑教育的始祖布扎的理论中,建筑师要接受大量的渲染训练。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近十年计算机及软件的成熟孕育了一批计算机绘图技术人员,国外早已出现、国内近些年也开始出现许多专业效果图及模型事务所,同时形成一个专业表现工作者队伍,他们是设计师表现之手的外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工作是对设计师创造性工作的再创造。

室内外设计表现图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铅笔素描表现、水粉表现、水彩表现、钢笔淡彩表现、马克比表现、喷绘表现、电脑辅助设计表现等等。其中,水彩表现方法生动、明快;水粉表现方法厚重、立体感强;钢笔淡彩表现方法快捷、方便;喷绘表现方法细腻、真实。各种表现手法各具特色,但他们都依据与素描、色彩、透视、构图等绘画知识,是具科学性,具象性的专业绘画形式。

一、作为室内外效果图它的具体特点

(一)准确性

就是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建筑装饰设计的造型要求如建筑空间。体量的比例、尺度、结构、构造等。准确性是表现图的生命线,绝不能脱离实际的尺寸而随心所欲的改变形体和空间的限定;或者完全背离客观的设计内容而主观片面地追求画面的某种“艺术趣味”;或者错误地理解设计意图。表现出的效果与原设计相去甚远。准确性始终是第一的。

(二)真实性

是指,造型表现要素符合规律,空间气氛营造真实,形体光影、色彩的处理遵从透视学和色彩学的基本规律与规范。灯光色彩、绿化及人物点缀诸方面也都必须符合设计师所设计的效果和气氛。

(三)说明性

能明确表示室内外建筑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特点、家具风格、灯具位置造型、饰物出处等。

(四)艺术性

一幅建筑表现图的艺术魅力必须建立在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也必须建立在造型艺术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绘画方面的素描、色彩训练,构图知识,质感、光感调子的表现,空间气氛的营造,点、线、面构成规律的运用,视觉图形的感受等方法与技巧必然增强表现图的艺术感染力。在真实的前提下合理地适度夸张、概括与取舍也是必要的。罗列所有的细节只能给人以繁杂,不分主次的面面俱到只能给人以平淡。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的光线配置、最佳的环境气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也是设计自身的进一步深化。

一幅表现图艺术性的强弱,取决于画者本人的艺术素养与气质。不同手法、技巧与风格的表现图,充分展示作者的个性,每个画者都以自已的灵性、感受去认读所有的设计图纸,然后用自已的艺术语言去阐释、表现设计的效果,这就使一般性、程式化并有所制约的设计施工图赋予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目前,效果图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技法。

1、手绘;水粉表现技法、丙稀表现技法、颜色铅笔表现技法、水彩表现技法、钢笔淡彩表现技法、透明照相色表现技法、马克笔表现技法。

2、电脑;电脑绘画表现技法

构成建筑装饰效果表现图的基本要素是设计的立意构思、透视造型的准确、明暗色彩、构图布局的完美结合。

3、设计思路

正确地把握设计的立意与构思,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是学习表现图技法的首要着眼点。为此,必须把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目的贯穿学习的始终。

4、透视造形

设计构思是通过画面艺术形象来体现的。而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大小、比例、方向的表现是建立在科学的透视规律基础上的。违背透视规律的形体与人的视觉平衡格格不入,画面就会失真,也就失去了美感的基础。因而,必须掌握透视规律,并应用其法则处理好各种形象,使画面的形体结构准确、真实、严谨、稳定。

5、明暗色彩

在透视关系准确的骨骼上赋予恰当的明暗与色彩,可完整体现一个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形体。人们就是从这些色彩与明暗中感受到形体与空间的存在。作为训练的课题,要注重“色彩构成”与“物体色彩空间变化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6、构图布局

构图是任何绘画开式都不可缺少的最初表现阶段,装饰设计表现图当然也不例外,所谓的构图就是把众多的造成型要素在画面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按照设计所需要的主题,合理地按排在画面中适当的位置上,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画面,以达到视觉心理上的平衡。

二、手绘效果图表现要素与方法

(一)线条的表现

线是有情感和个性的,不同的笔绘出的线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画线力度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角度的把握、起笔和收笔的方式以及线的组织和编排等都将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它对画面的情感风格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所以要选择相应的笔,如绘图笔、针管笔等等,这里推荐大家一支笔――英雄382美工笔,实用便宜!用线来表现空间比用明暗来表现难度要大的多,因为明暗是写实的是客观的,而线则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一般用线来表现空间感,主要是靠线的透视准确和空间的结构关系,并以透视原理靠一些装饰构造线的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关系来造成空间的进深感。用线来表现质感主要是靠用线来画材质的肌理结构和迎合材质的特性,如表现玻璃线就要显出硬和透明的感觉,表现木材可画其纹理,表现布料可用线放松柔软,表现水面可画其倒影等等。

(二)空间透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有了空间的平面布置图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手绘表现了。表现时除了对空间界面的处理要做到心中有数之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空间透视的把握和运用了。透视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但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反应在透视运用的熟练与否,透视运用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图面的空间透视的美感和表现空间的设计主题和内涵。

三、学习手绘效果图有效快捷方法

(一)有步骤有条理的进行训练

1、先大量临摹好的、优秀的作品。临摹各种优秀作品,研究各种不同的表观方法和风格,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对于学习徒手画,通过临摹别人成熟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他所使用的笔势和用色,并且这种感觉会逐渐在自己的心中形成。开始,对着他的作品一根线一根线地模仿,非常机械也非常费力。但是,随着你不断画下去,就会发现这们做会变得很容易,也更为轻松了。

初学快速手绘效果图的人,在下笔前总有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可以先找一些会制效果好,图面又不太复杂的范画进行临摹。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与掌握有价值的技法部分,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是为了逐步掌握绘图工具,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2、然后经过仿效高手的阶段。临摹之后要做的就是仿效,它是指用别人的笔势和色彩风格来做自己的画。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练习。首先,通过观察临摹自己所敬仰的接单高手的作品来熟悉他的笔势和色彩风格。要注意线条的种类有哪些,色彩是如何运用的,作画的工具有哪些,哪些地方要严谨一些,哪些地方要放开一些,等等。认为他会如何处理每一笔,就如何处理那一笔。有些设计师担心在临摹和仿效中会失去自我。“我害怕当我画得像别人的时候,我就找不回自己了”。其实担心是多余的,在仿效中,暂时忘记“自我”,穿上别人的鞋,由着它做决定。管怎样,模仿中总有自己的一些东西。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写生和默写来进入这一阶段,在写生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观察(练眼)、思考(思考)以及表现(练手)可加深对各种不同的表现技法的理解和真正的掌握,做到眼、脑、手的高度统―与完美结合。默写主要是依据对形象的理解和记忆来完成的,它可以提高对形象的理解力、概括力和记忆力。古代画家常“收尽奇峰打草稿”,其实是“看”,是“观察”。将险峰奇石劲收眼底,山水灵性默记于心,最后通过默写的方式表现与笔端。初学者在仿效时,要注意高手们是怎样表现各种材料质感和造型的,要尽量使用高手们的笔势和用色来完成一幅自己的作品。把自己通过临摹学习的技法和具有参考价值的东西运用在所绘制的效果图中。虽然还残留着别人的痕迹,但这已经是从演习向实战过渡了。

3、最后再大胆地尝试自己进行创作。当我们经过临摹和仿效,对于快速徒手画的线条和用色都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就可以自己尝试进行创作。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某个家装方案的设计意图或作业课题等,进行创意表现。在表现过程中,要注意有效地通过设计构思及绘画技法的运用,把家装设计意图快速、完美地表现出来,这就成为我们带有个人风格和一定水平的快速手绘效果图。开始时也许速度并不快,线条和色彩也并不漂亮,但只要多练习,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只要有信心耐力,掌握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持之以恒,长期积累,总有一天会在快速徒手画表现上达到“意到笔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二)由易到难的有序进行训练

1、从简单、单件家具陈设到多件家具陈设。室内家具陈设是手绘效果图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营造空间气氛的主要配置,它们在手绘效果图中的表现占了很大的分量,因此,要把这些基本的家具陈设画的十分地熟练。

2、从图片、资料到家具陈设徒手画,再到室内空间环境。对于室内家具陈设需要反复联系,要做有心人,时时刻刻地去观察、去收集,要积累大量的“素材库”。多在报刊杂志中去看,收集图片,并把它们一一徒手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明材料或是尺寸。透视是画图的一个关键,所以在练习时很注意透视问题。在室内空间表现中,要不断培养自己对空间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做到“眼勤”、“脑勤”、“手勤”,并留意、观察、思考和总结,特别是要做到“手勤”,经常画一些设计小草图,对于学习十分有益,设计思维锻炼的同时手绘技巧得以提升。

3、把质感的表现作为训练的重点。在艺术中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质感的表现方法在室内手绘效果图中有很大的作用。研究表现技法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成果的效果图更真实、更具说服力。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

4、设计思路与构图布局

正确地把握设计的立意与构思,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是学习表现图技法的首要着眼点。为此,必须把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目的贯穿学习的始终。

构图是任何绘画中都不可缺少的最初表现阶段,装饰设计表现图当然也不例外,所谓的构图就是把众多的造型要素在画面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按照设计所需要的主题,合理地按排在画面中适当的位置上,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画面,以达到视觉心理上的平衡。

作为未来的装饰设计师,手绘效果图是专业的语言,与电脑制图相比,它效率高、表现力强,所以它不是计算机所能代替的,是不能丢弃的。手绘技法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并且更应侧重手绘草图、创意表现分析图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另外,设计师与计算机绘图者交流的媒介亦在于草图,这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业主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直接用草图汇报或是交流创意的时期已为时不远了。因此,手绘的艺术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在表达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表现技巧和方法带有纯天然的艺术气质,在设计理性与艺术自由之间对艺术美的表现成为了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设计师的表现技能和艺术风格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和积累中成熟,所以对技巧妙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是表现技法走向艺术成熟的基础,手绘表现的效果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水平,是艺术赋于环境形象以精神和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品质和价值的体现。

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文5

1目前我国建筑美术教学现状

国外大学建筑美术基础课,在历史上,其内容和教学方式有过多次变革。1536年,波恩达郎底(Buontalenti)在意大利创建了第一所建筑学院。1816年,法国成立皇家建筑学院(1816年改组成巴黎美术学院,即Bauxiat)将美术学院表现自然规律的绘画训练方法运用到建筑学设计基础教学中,在西方建筑教育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力。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院(Bauhutten),创立了新型的设计教育体系并曾聘用康定斯基、保罗•克利、约翰尼斯、伊顿等执教造型基础课程,提出视知觉艺术和视觉设计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方式,开创了现代建筑美术教育的先河。新理念对20世纪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完善了现代建筑美术基础教学体系。从我国建筑美术教育的源流看,其主体是20世纪初我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杨廷宝等从美国传来的巴黎美术学院教育体系[1],该体系借鉴美术学院的训练方法作为建筑学美术教学的基础,因此,建国初期的建筑学美术教学模式偏重美术学院的绘画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美术又受前苏联契斯恰柯夫造型体系的影响,沿着契氏这套严谨的素描教学体系教学,并且也渐渐地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初步的教学体系。契氏的素描体系是建立在文艺复兴时期及俄罗斯传统造型基础之上的,有其完整性与严密性[2]。从几何体到石膏像,有一套严格的训练程序,用明暗表达物象形体、空间,有其科学性与实用性。

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这种基本功训练过程就会发现,这种基本功的训练方式虽是全方位的训练,但却是单一的直观训练。虽注意培养学生再现的能力,却因过份强调再现技能而忽略了对创造力的培养,把画得像不像做为评价标准,从而忽略了建筑美术教学研究形式语言与审美表现力这一核心问题。尽管建筑学的观点和外界的学术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传统的建筑美术训练模式却延续至今,不仅单一的模仿性的训练方法依旧,而且以石膏像、静物为写生对像的训练内容也没太多改变(表1)。2008年在同济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美术教学研讨会”上,建筑美术专业委员会确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我国建筑美术教学改革的问题上。我们对全国各高校建筑美术教学情况、改革现状作了一次全面调查,从近百份建筑美术教学调查表及教学改革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建筑院系在原有的建筑美术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结构素描内容;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建筑系等运用视觉规律进行多项实验性改革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教学改革中从形体结构入手,试图改变脱离建筑设计的绘画基础训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建筑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建筑系、合肥工业大建筑与艺术学院、浙江大学建筑系、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建筑系、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规划学院等,将素描教学划分成几个模块,通过结构素描、研究性素描、表现性素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及表现力。另据国外考察:在法国,目前除巴黎ESA(EcoleSpeciald’Architecture)等私立建筑学院外,现有的20所公立建筑学院中,自1968年以后都从美术学院中独立出来并创立了适于建筑学的艺术教学模式。

为了与欧洲大学体制接轨,各建筑学院于2004年开始进行学制改革。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开设了建筑表现技法、装置、不同观念与方法的艺术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系、伯克利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美术课,以材料材质、抽象艺术以及设计艺术为主要内容,强化形态的审美表现力。色彩训练以三维空间的认知及训练为主,使学生受益匪浅。在日本,神户大学建筑专业,以场所与装置、形态构成等多种训练课题代替传统的美术教学。其不同的国情与起点,它们与传统的写实绘画训练相比较,更适宜于作为设计类教学的造型基础课。由此可见我国建筑学科美术基础教学的改革属起步阶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绘画性为主的教学框架。在当今各领域间互相渗透产生新思想、新理论和新学科的时代里,我们的建筑美术教学内容与方式缺少与建筑设计相关课程的协同,导致学生在建筑设计中艺术规律、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缺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设计所需美术基础的实际需要。作为构建新型建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建筑美术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国的建筑美术应在现代建筑教育结构中找准定位,重新构架美术课内容,为建筑教育提供审美意念和相应的表现方法。

2明确课程性质强化教学职能

建筑教学是培养我国高级建筑设计人才的一项系统工程,建筑美术教学属于这项工程的一部分,并且是实现教学延续性的有机成分。建筑与绘画、雕塑等美术门类同属视觉艺术范畴,在构图、形体、色彩等造型因素的运用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创作的观念、思潮、风格及具体的形式处理常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格罗庇乌斯、密斯•凡•德•罗到当代的贝聿铭、弗兰克•盖里、扎•哈迪德等很多建筑大师都重视对美术的研究[3]。但是建筑与纯艺术的绘画又有很大不同。建筑以实用或社会性的艺术空间为造型要素,创作基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及从事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因而有强烈的实用功能要求和工程技术性,审美及艺术表现仅是其构成要素之一,同时绘画、雕塑在艺术观念、形式美、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探索经常先行于建筑,并给予建筑创作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启发分析。这就要求作为建筑学专业的美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绘画的范围,并应该进一步明确定位在建筑教学中的设计基础课性质,因此,根据时代的发展突出设计理念,配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强调美术与建筑设计教学理念的有机配合,是改变我国现有建筑美术教育状况的关键。

我们在参考国内外建筑美术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建筑教育的性质和需要,对原有的美术课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以确保建筑美术与建筑设计教学理念系统、同步、有机的配合(表2)。将线描训练作为一年级学习的主干课,并加强形式语言分析与表现力的培养。二年级建筑色彩课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现空间、安排色调、渲染气氛等画面总体处理的能力,而非表现物象色彩自然规律或技巧。构成课以创造新形态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形式创造。同时做好美术教学与同步建筑设计课程的衔接,为三至五年级学生大量性民用建筑设计提供审美与表现力的支撑。根据建筑美术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职能是保证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学生固然要有较好的艺术素养,但同时又必须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工程技术类学科的学习上,而且我国目前建筑专业按理工类招生,存在学生入学时绘画水平较低、课堂上人数多、教学学时少等特点,因此,决定了建筑美术教学必须采用强化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对艺术规律的认识来保证教学质量。

3审美表现力是美术教学的核心

根据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建筑学人才需要,应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置于首位,因此在必修课美术基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打基础与提高艺术素养的关系,技法技巧与整体艺术趣味、格调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在授课辅导过程中教师要谈艺术设计理论,而不只是辅导技巧;另一方面靠增设人文类选修课及课下辅导,扩大眼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即使手头功夫差也会逐步赶上。因此,建筑美术教育必须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并把它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建筑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的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针对我国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断档情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里认识美的因素及提高表现力极为重要。用眼睛观物,是人的生理功能,而艺术的观察则必须经过严格的培养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注意培养:第一,用形式美的眼睛观察物象的构图和线形组合。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引导发现由于各种物体之间排列的前后、形状大小关系所形成的聚散错落有序的物象构图。并启发学生如何从各种线形组合中,排除消极的线条,发现贯穿整个造型中结构主线的力感和气韵之美;第二,用概括的眼光观察物像的空间关系。各种物体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总是感到空间层次的复杂多变。只有培养学生善于整体比较,发现那些增强形体美感的几个大层次关系,在视觉上减弱烦琐的明暗层次,才能感到空间、明暗、轻重的节奏韵律。

2)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中外艺术课使学生广泛的欣赏与分析美术作品。无论其风格形式如何,具象或抽象的、古典或现代的、中国或外国的,都要分析和评鉴。一件艺术品能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流传下来,经得起一切理性的衡量和直觉的判断,决非只是幸运与偶然,它必定是按照艺术规律或创造了一种新的格局,所以引导学生从作品表现意图、从艺术规律上理解分析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特别是20世纪后的现代西方艺术作品,似乎是一种对和谐与表象美的反叛,而且那些具有实力的画派越来越趋向于抽象的歪扭,对于其各种艺术主张和对形式美的狂热追求,以及创造精神,摒弃其片面性,对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形式语言的要素,有着积极的作用。

建筑画图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职;建筑识图;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9-02

建筑识图课程是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职业技能领域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改革,积极运用多媒体、真题实作、网络学习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建筑识图》课程要求学生在具有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出正投影原理在土建专业工程图中进行识图、绘图基础训练,以便进一步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培养提高。

1.教学内容模块。《建筑识图》主要分为2个模块的内容:投影知识和建筑识图。投影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投影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三面投影知识、剖面断面部分、轴测投影,这一部分知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建筑识图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建筑制图一般知识、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结构图的基本知识、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基本识读,这一部分知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立体几何三面投影基础上的建筑实际工程的图纸识读,鉴于建筑形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空间形体理解能力强,个人主动多读多理解。

2.中职学生学情分析。“90后”的中职院校的学生熟悉电脑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但他们或无求知、上进的愿望,或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基础薄弱,无心学习,形象思维差或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开发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室,根据模型展示辅助识图、手工绘图辅助识图、CAD绘图辅助识图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一体化的教学条件创设

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均有一定的要求。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建筑工程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二)扩充性资料建设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扩展其知识面,教师们选择了不少扩充性资料,其中有:

1.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2.大量建筑物的工程图样:如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工程实际图样,供学生课下查阅,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识图能力。

3.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可供学生平时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

(三)实践教学环境

《建筑识图》实训周的实践训练均有实训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的步骤及日程安排以及实训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根据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购套配套的挂图、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用于课堂教学;建设模型制作室为学生制作模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提供服务等。在建筑工程公司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企业的工程实践中,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工程实践,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环境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建自己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网站,并将网站的大部分教学资源应上网开放,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难题详解、试题库、模型库(动画演示)、部分教学录像等,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可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学校学生图书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和都接通了局域网,对外连接教育网。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做”合一的高效一体化教学。

1.通过现有的几何模型、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2.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3.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不仅仅在课堂中采用天正建筑的模式,还可以用鲁班软件BIM来展示。

4.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互动学习环境,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的操作训练。

6.建立自主学习机制。主要通过小助理、小制作、小老师的形式加以反映,促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思维,课后根据个体的不同进行选择性的提高学习。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试卷不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评判标准,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鉴定,因此,该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一)规范常规考试模式

对于量大面广的基础平台部分,实行教考分离,统一命题与阅卷,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增加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深化改革考试模式

1.“小教师”模式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由学生自己出一份卷子,自己给出标准答案,写出出卷和学习过程的体会,同时以PPT方式进行口头答辩。从学期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可以自己当“小老师”,以此模式进行考试,但以期中测验成绩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因此一开始学生就有压力与竞争。班级前20%可以申请期末“小教师”模式考试。这样,前半学期以掌握基本理论为主,仍然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后半学期则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有效地将考试融入了学习过程。

2.口答模式即一师一生进行问答考试。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图纸或者相同的图纸不同的问题,对基础识图知识进行问答。口答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不得作假,逼迫学生学习;不足之处在于耗时较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

3.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学生进行口述,借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面试的内容主要为若干重要概念、分析和解答难点疑点问题等。面试在轻松交流中进行,不必作过多的复习准备,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方向。

4.小设计模式建筑小设计,给教师提出高要求,也增加了工作量。教师要给出不同内容和类型的题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设计绘制正规的A3工程图,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也可以用绘图仪器作图,若达到一定绘图水准,也能够得到认可,将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增强了平时空间想象力稍有欠缺,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好建筑识图的信心。

(三)综合性成绩评定模式

学生学习《建筑识图》这门课的最后总评成绩应该是其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诸如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思维等,为此,我们在认定总评成绩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对公共平台阶段与综合提高阶段也采取不同的做法,同时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评价空间。平时成绩主要考虑作业、课堂表现、上机操作等,课程测验成绩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同时考虑小老师、模型制作、建筑小设计等。

五、结语

《建筑识图》是土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规范在逐步更新,学生素质逐年变化,因此,教师应加强进修、学习交流、多到企业锻炼,在教学中大胆思考和尝试改革,不拘一格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研.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