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更管理制度范例6篇

技术变更管理制度

技术变更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的一次性投入和不可换回性等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应以先进的技术管理为手段,以质量做项目,以质量保项目,才能正确保建筑工程的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为企业增加效益的目的。要教育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识,从各方面控制成本,让企业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成本控制系统中来,对职工所耗用的一切费用进行目标控制,形成有效监控,坚决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下面笔者从在基层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的角度,就技术管理工作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工程进度等方面谈一下保证工程质量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使工程质量满足顾客需求,就必须做到建章立制。一是要从领导至员工建立和健全严密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使工程从招投标开始至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实施科学有效的工程技术管理。二是应定制技术管理的办法、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文件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并使各级技术人员各司其责,各负其职,及时有效处理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保证项目的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

二、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这是在熟悉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施工图纸、地质勘查报告、合同等)的基础上,了解顾客对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后,对时下工程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所认可后编制的一份综合性的经济资料,是用来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可以在施工方法、人财物、资金、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规划,提前预计、解决施工中技术难点,使施工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供应条件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实施,同时确保工程实现质量好、工期短、消耗小、资金省、成本低的良好效果

三、审查建筑工程的图纸

为了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和带工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以及对工程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同时根据客户要求审查图纸设计质量,将图纸的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因为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一是看图纸是否设计单位正式签署;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二是看不同专业设计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建筑架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工业管道、电气线路、设备安装、运输道路及建筑物之间或相互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三是对审查中提出的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交由设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协商,拟定最佳解决的方法,同时要写出审查纪要。四是图纸审查时要注意施工图纸本身的符合性,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的合理性提出贴切而有突破性的技术建议,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成本。如某车间25m跨厂房设计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梁,选用80年代标准图集,构件截面大,含钢量高,施工工艺复杂。经审查、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后表明:若采用新时期的非预应力结构,不但满足工程的各项性能要求,而且减少工程投资18万元。所以在施工图多方会审时提出建议对其设计进行修改,经设计部门同意后实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技术阶段设计图转换为施工图纸

由于时代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轻质高强材料的得以问世,所以新时期建筑工程逐步向大跨度、轻质、高强、环保方向发展,很多工业厂房、构筑物采用了全钢结构,不但减少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而且让商户提前得以运营。而就目前来说由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许多是技术阶段的设计图,对钢结构来说,因为同一种编号的多种构件往往长度、构造不同,有时一个构件需要检阅几张图纸才能确定其详细的做法,出现了制作时容易出现差错,对半成品标识困难,增加安装难度等问题,不宜在施工阶段解决。为此必须对技术阶段的设计图纸必须转换成施工图,图纸转换虽然增加绘图工作量,但却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在转换过程中可熟悉图纸,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关键部位、技术难点、疑点在施工前可做到心中有数,每种构件表示清晰,方便施工。

五、建筑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经常碰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常发生于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引起停工、返工现象,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项目目标控制很不利,因此要做好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一是和业主的沟通要尽量提前。因为工程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要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施工阶段业主要求变更,设计阶段的费用、物资采购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影响工程质量、进度。二是工程变更有时不仅涉及到一个专业,还可能涉及到其它相关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各相关专业应相互协调,某一部分变更后,变更单位应及时传递到有关专业,对可能引起的相关问题做与之相应的及时变更。如管廊施工时遇现场条件所限,支架位置需调整,调整后总图布置、管道阀门、支座位置等亦应作相应调整,才可避免出现各专业相互矛盾等问题。

六、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问题的处理

建筑工程受施工环境、施工机械、施工方法、物质供应、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技术问题需要处理。如若不及时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问题的处理,确保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全过程,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呈现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施工前图纸设计、审计、还要做好施工中图纸的转换、变更等工作,还要做好施工期间的技术问题的处理工作和新技术的运用工作。从而使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奠定基础和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维海,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技术变更管理制度范文2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1.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管理的概念

电力企业中,自动化的生产技术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应的自动化技术档案,完善各项自动化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全过程管理,以及指导自动化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工作。

自动化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选择、技术评价、设计审查、安装调试、工厂及现场验收试验、使用、维护和修理、更新改造以及事故后的技术调查和分析,直到设备报废退出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在此,借用自动控制理论的观点,把自动化设备管理的全过程看作是一项动态的、多变量的、多环信息反馈的系统工程。具体文字描述如下。自动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自动化设备寿命周期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通过信息反馈将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以提高系统内各环节乃至整个系统的管理机能为控制管理的目的,最终实现设备的可靠性和“无维修”设计。该系统的输入信号包括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两部分。来自系统内部的输入信号,就是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厂及现场验收试验、使用、维护和修理以及事故后的技术调查和分析这几个环节的结果或发现的新问题,作为设备技术信息及时反馈给自动化设备的选择、技术评价、设计审查、更新改造及技术培训这几个环节,从而实现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全过程的多重闭环管理。来自系统外部的输入信号,就是电力自动化领域的实用新技术。

2.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管理的特点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电力生产设备的管理相比,有其特点:

(1)电力生产已有过百年的历史,许多电力生产设备的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种生产、运行、维护的规章制度也已相当完善成熟;而电力自动化设备只有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其各项管理的技术规范、规章制度仍在不断的完善中。

(2)电力自动化设备与现代高科技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联系紧密,比其他电力生产设备的技术进步要快得多。因此,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应十分注重对电力自动化领域新技术的跟踪、技术经济评价、推广应用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电力生产自动化水平。

二、应用高新科技手段,加强和完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全过程生产技术管理

1.加强和完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全过程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包括调度主站自动化设备、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及信息传输网络。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涵盖了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自动化装置、测控装置、监控装置、远动装置及站内信息传输网络等。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与一次输变配电设备的关系紧密,是构成型如金字塔的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底部基础,是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设备,也是调度操作命令的执行机构。随着电网不断发展,输变配电设备的增多,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管理中任务最繁重的部分。每年各种新建、改造项目繁多,因而需重点把好设备的选择、技术评价、设计审查、安装调试、工厂及现场验收试验、更新改造及技术人员培训这几道关,才能保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全过程生产技术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及其实际案例

下面着重以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选择、技术评价和更新这几个环节,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案例,阐述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管理的重点内容。

(1)变电站自动化设备选择的原则及其实际案例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选择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原则,以切实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具体的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下面以2003年广州供电分公司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改造工程为例,说明自动化设备选择过程的具体工作程序。首先,按11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分组,根据相关技术规范确定的变电站自动化典型设计要求,以整个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为单元,用批量招标的形式发函邀请若干个在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市场有一定占有率的制造商参与竞标。接着,组织变电站自动化方面的技术专家对投标的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技术标书进行技术评标,做出总体技术评价,选择其中技术性能/价格比最优的制造商中标。在签定设备采购的商业合同以后,购销或供需双方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技术交流活动,包括召开技术交流会、考察同类型设备的现场应用、召开设计联络会等,最后签定具体的技术协议,作为该合同的附件,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技术类文件。批量订货既可在设备采购方面取得规模的经济效益,又可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统一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总体技术标准,这样既做到了自动化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又能使自动化技术保持相对稳定性,便于自动化设备投运后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自动化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最终达到设备寿命周期内费用最低,综合效能最高的目标。

(2)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技术评价的形式、主要内容及其实际案例

在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设备的技术评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2003年广州供电分公司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改造工程设备招标过程中,就组织技术人员分类和整理了相关技术资料,向评标专家提交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分类技术比较表。该表主要是根据开放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功能指标,设计出具体的比较项目,并将参与投标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技术标书所列内容和数据逐一对应填入。这种用表格对比的形式进行技术比较的方法,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为参加投标会的专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料梳理,是便捷技术论证的好方法。

下面简述开放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设备需要技术比较和技术论证的主要技术性能/功能指标及要求。

①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监控主机和远动工作站,二者性能/功能的要求既有相同点,又各有其特点,详见表1。

表1监控主机和远动工作站技术性能/功能比较表

站控层网络通讯设备采用以太网交换机、超五类屏蔽双绞线或光纤组成双网冗余结构,双网可负载分流,也可独立工作,互为主/备。网络通讯基于TCP/IP或UDP/IP协议,传输速率为自适应10/100Mbps。

②间隔层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自动化装置、测控装置等,以下主要介绍测控装置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详见表2。

表2测控装置技术性能/功能比较表

间隔层网络通讯设备的要求与站控层有较多相似之处,其中在高压室的间隔层设备通讯还可采用1Mbps及以上传输速率的现场总线。

(3)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实际案例

设备更新是指用新的技术先进的设备,更换在物理上、经济上、技术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由于自动化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联系紧密,所以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更新分为硬件更新和软件更新。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几年间就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价格也随之有大幅的调整,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而且计算机硬件设备不间断运行数年之后就会出现各种设备老化的问题,进而影响其运行性能,这对电网企业的生产实时监控自动化系统来说,在经济上、技术上是不能接受的。另外,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也不断发展进步,推动计算机软件技术各项性能指标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使用更方便。因此,推动自动化设备更新及技术进步的内外部条件和要求都明显增强了。

下面以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新旧两代远动主站为例,说明自动化设备更新在技术上的比较分析,详见表3。

CSM-300EA远动主站对多个以太网端口和TCP/IP协议通讯的良好支持,正好适应了建设中的广州电力调度数据网和即将投运的广州电力调度集控一体化系统对变电站网络化远动主站的技术要求,是决定自动化设备技术更新的关键因素。

表3北京四方新旧型号远动主站的技术比较表

三、加强和完善变电站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1.变电站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及重要作用

随着自动化设备在电网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越来越重要,自动化专业管理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动化专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分阶段制定自动化专业的适度超前规划是近期自动化生产技术管理的重点,是自动化生产技术管理走向成熟、走向完善的标志性阶段。2004年被定为南方电网的二次设备管理年,就充分体现了自动化专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这期间,各级电网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管理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自动化管理的规范、规程、制度和发展规划。其中,与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管理有关的主要有《广东电网110~220千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广州供电分公司“十五”自动化规划》、《广州供电分公司生产实时监控系统调度和集控信息规范》、《广州供电分公司变电站自动化设备验收细则》、《广州供电分公司调度中心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化远动通讯技术要求》等。这些技术规范均对广州供电分公司所管辖的,处于规划设计、建设、改造阶段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配置、调试验收、技术资料等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2.变电站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实际案例

(1)规范化管理生产实时监控系统调度和集控信息的实际案例

统一规范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量名称定义,统一规范子站远动装置送省中调、地调和集控中心的信息量采集范围、数量和名称定义,是自动化生产技术管理的新亮点。这项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既可为调度、集控运行值班人员提供统一标准的电网生产实时信息,作为其执行调度、控制任务的依据,减少误调度、误操作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为以后电网事故分析提供统一标准的信息依据;又可减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验收时,由于各方对信息量要求的不统一而给自动化技术人员增加的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减少自动化技术人员工作出错的机会,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自动化系统的正常维护与技术进步。

在落实《广州供电分公司生产实时监控系统调度和集控信息规范》的过程中,涉及到设备技术和管理流程两个方面的问题。在设备技术方面,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可以按广州供电分公司的企业规范,实现测控信息量的标准化,而保护信息量的标准化则由保护设备制造商决定,自动化系统只负责保护信息量的接入与传送。在管理流程方面,测控信息量的标准化应用最好能在设计院的二次电气施工图设计中明确到测控装置的端子排,并在自动化设备的工厂验收试验之前交到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的生产制造部门,便于自动化设备的验收试验工作,有利于缩短自动化系统的施工时间,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施工效率。这两方面的问题,均在相关技术交流会上促请有关各方协调解决。

(2)规范化管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典型设计的实际案例

技术变更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中关键的环节。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保证在施工规定的工期内高质高效的完工。加强技术管理需要从加强档案管理、合同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技术管理的科学、完整性,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两者也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两部分。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拥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且有完善的技术,但是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就很难真正的发挥施工技术的优势,达不到应有的施工效果,这样就很难确保施工的质量。所以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

水利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所以其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生活上的需求,还能降低工程对环境的污染。这就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能运用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能满足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才能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技术的管理,促进其更大功效的发挥。

2 技术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具体表现

2.1 在人员管理中的技术管理

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对于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奖罚制度管理等方面。

在人员管理中,一定要加强人员内外的沟通。施工人员内部的沟通可以使各个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相互了解,增强两者或多着之间的相互协作施工能力;外部沟通主要是指施工单位人员与监理、设计人员等的沟通,这样能加强施工人员对设计方以及监理单位思想的理解,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而不会偏离设计人员的意图。

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是增强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素养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措施。所以就要求施工企业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充分的向施工人员传播新技术、新思想,全面的提升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

另外,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特点,可以将其分成若干个工序,并明确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负责人,将施工的任务与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能最大程度的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某一个施工人员操作中出现纰漏,就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给施工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除了落实责任外,还应该设立奖罚制度,对于技术过硬且有创新的施工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充分的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2 在工程施工合同目标控制中的技术管理

对于施工合同的控制,包括对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工期的控制。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首先就需要对工程施工要求、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了解,将合同中的基本架构成因进行分析,明确施工各个环节的费用,并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工期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其施工成本主要体现在施工材料上,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施工材料进行详细的调差,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进行对比,选取最为合适的施工材料。另外,对于材料的运输费用控制上,要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尽可能的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倒运次数。工程索赔也是施工成本的一部分,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索赔施工操作,防止出现违约现象。

工程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中必须确保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对成品的质量以及保护措施,并且要加强对施工成品的检查与验收,正确的设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停检点。另外,还需要确保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做好材料的实验适配工作。

对于施工工期的控制,首先要要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网络,并加强对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衔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进度偏离了计划,要及时的分析原因,竟可能的对施工方案与技术进行调整,确保工程能在施工要求工期内高质高效完工。

2.3 在工程施工组织方面的技术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还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组织。制定完善的施工人员选择制度、施工岗位责任制度等,并明确施工组织的相关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条款。在技术管理中,要明确管理工作的内容,根据施工设计以及施工合同,合理的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并落实技术管理的深度与跨度。

2.4 在工程变更以及图纸会检方面的技术管理

由于水利水电施工的复杂性以及其它因素的干扰,施工设计常常会发生一定的变更。在发生施工设计变更的同时,加强技术管理就需要整理好设计变更的内容,然后将其汇报给有关的部门,让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这样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的施工。一般来说,对于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变更档案的管理、下级单位以及有关部门的通知、对变更设计图纸的会检、变更内容的审查等。

对于施工设计图纸的会检管理,要求在施工前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能以施工图纸为依据进行,确保施工的质量。如果会检过程中,发现施工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要通知设计部门进行及时的整改。

3 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施工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也关系着整个工程在成本控制以及工期控制的有效进行。所以必须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并明确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体制,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全方位的提升技术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贺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论述,2013(13).

[2]蒋传新.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科建园地,2012(10).

技术变更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筑 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要点 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建筑质量都是决定该建筑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加强建筑质量的管理,就需要从建筑施工技术抓起,从工程技术和施工多个角度共同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规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保证在施工中能遵循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确保施工程序的正常进行。

(2)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能,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将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要点

(一)要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总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往往还涉及到各分包单位的协同配合,还要与平行

承包单位作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因此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从广义上说,应该以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的总分包密切合作,总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

(二)要做好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

1.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和部(专业)标准。企业自定标准必须高于前两种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但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又必须依据承包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否则将使施工无法有序进行。技术规程是为了贯彻技术标准,对施工作业方法、作业程序、技术要领和施工安全等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

2.建立健全技术原始记录

包括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用品及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测定记录,图纸绘审记录和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技术核定记录,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和处理记录,施工日记等。原始记录是提供工程形成过程实际状况的真实凭据。

3.技术档案管理

包括的主要内容是:①施工图的管理,企业应授权技术负责人指导专人进行图纸的签收、发放,保管、借阅,归档等业务的工作;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③施工方案或大纲;④施工图放样;⑤技术措施。

4.技术信息,情报工作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技术革新及新工艺法的开发,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使建筑业的施工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必须重视建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结合实际,推广使用先进的成果,提高市场竞争力。

5.计量工作

包括如下内容:①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②测量计量。计量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计量工作:①落实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现场计量工作的标准、要求和考核办法;②正确配置计量器具并合理使用、保管,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器具的准确性;③ 开展计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三)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1.图纸审查必须提前完成,以实现以下目的:

(1)全面考虑和部署施工;(2)深化对图纸的理解;(3)检查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建筑、结构、设备及装修之间有无矛盾,各种材料构件标记是否错误等;(4)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和合同相矛盾;(5)通过审查图纸,明确工程施工条件进行施工的可能性和所需采取的措施,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图纸有问题,必须做详细记录,做好技术联络、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通知的签证工作。

2.技术交底制度必须健全

(1)施工合同的范围及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2)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及特殊部位的做法要求等;(3)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掌握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计划及完成任务的技术手段和组织措施;(4)设计变更交底,必须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交底;(5)新技术项目交底的目的是将该技术所涉及的材料、工艺、具体操作方法等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待,力求详细全面,必要时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督导。

3. 技术复核制度

目的是保证技术的准确性,避免因技术工作的疏忽造成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因此技术复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定位轴线;(2) 标高;(3)尺寸;(4)门窗洞口尺寸;(5)预留洞;(6)预埋件的材质;(7)吊装预制构件的强度等。以上工作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复查时做好记录。

4.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根据企业制度的管理方针和目标,充分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包括合同条件、现场条件和法规条件,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报企业技术部门或施工技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后才能具体实施。

5. 施工日记制度

施工日记要力求真实而客观地记录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施工现场的状况、动态过程,包括每天的气象、施工部位、作业内容、作业能力效率、质量例行检查所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及结果等。施工日记的规范记录可帮助了解、检查和分析施工进展的状况。

技术变更管理制度范文5

一、项目基本情况

1、施工地点: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西距成都市140余公里,东距重庆市190余公里,地处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属于资中县高铁北站站南配套工程。

2、主要工程量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公交枢纽站、商业建筑、站前旅客集散中心、站西路、站前路、站前路延长线、站北一路等单位工程。

公交枢纽站设计为地上3层,层高5m,建筑面积约20926.9m2,停车场及绿化占地约16148m2。

商业建筑设计为地上1层,层高4.25m,建筑面积约3660㎡。

站前广场含铺装、绿化、沥青路面等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2000㎡。

公路连接线道路工程总长约1810.6m,分别包括站西路544.8m,站前路557.5m及其延长线201.5m,站北一路506.8m。

3、工程造价及工期:

本工程总造价约1.7亿元,合同工期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12个月。

二、2016年施工技术管理情况

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力度(项目管理制度、施工规范、施工技术管理、科技管理培训)

 (1)及时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旨在以制度约束代替人情管理,使后续的技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项目部为此先后下发了各级公司多项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细则及通知,并依照文件要求编制了施工文件审核制度、施工方案管理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工程试验检测制度、施工测量及复核制度、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以及工程质量目标及创优规划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致力于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

(2)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大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项目部定期编制了施工技术管理知识培训和教育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2、编制优化施工方案 强化现场落实情况(施工调查、项目策划、施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执行、修订情况)。

项目部在开工前根据设计文件以及计划工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了相应的施工方案,并且根据集团公司、分公司施工方案编制和评审办法进行了上报、评审、修订。同时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应用和落实进行了跟踪督导,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的人、材、机动态情况,及时调整偏差,通过各方面反馈的信息及时予以优化,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目标。

3、开展实用性的QC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QC活动开展情况。)

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环保及绿化工程较少接触,且本项目工期极度紧张,绿化施工集中在三季度施工,属于返季节栽植。为此,项目部现场施工及技术人员在其施工过程中咨询、搜集、探讨类似的施工经验,总结其栽植规律及保障措施,形成了初步的绿化工程反季节栽植施工的保障措施。

4、(科研课题、工法研究进展。)

5、开展节能减排教育 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节能减排各项规章制度运转情况,能源、资源消耗情况,报表和总结分析报告报送情况,“四节一环保” (节材、节能、节地、节水、环保)好的做法。)

项目部根据2015年各级公司下发的节能减排远景规划、管理办法以及量化考核指标及时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内做了具体分工、赋予了相应的职责,将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办法。同时开展节能减排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于节能减排的认知和意识。具体的节能减排措施:

(1)节约用水:现场拌合用水、养护用水尽量采用降水井的抽水;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对用水的水管、水表、水阀、器具定期巡查或更换,以免造成无谓的流失。

(2)节约用电: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控制电能消耗,及时关闭闲置状态的灯具、空调、电脑、打印机等用电设备。

(3)节约燃油及废气排放:在满足现场施工生产的前提下,减少机械设备及车辆的配备数量,加强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降低油耗和减少废气排放。

(4)废水及废渣的排放:生产、生活废水均经过了沉淀池处理后排放至市政管网,废渣装车排放至弃土场。

截止目前,项目部根据公司要求报送节能减排报表4次,总结1次,根据具体统计情况,项目完成的施工产值与资源消耗情况基本吻合,节能减排效果较明显,无环境责任事故和节能减排重大违规违纪事件,基本完成既定节能减排目标。

6、严控试验检测频率 完善试验资料归档

(试验管理。试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仪器保管、使用、维护和周期检查情况,拌合站管理、混凝土及原材检测情况,试验检测资料编制、收集、整理、归档资料管理。)

本项目试验检测全部外委,项目部试验室配备试验室主任1人,基本满足现场施工生产需要;常用试验仪器均由试验室主任保管使用,并定期及时地进行维护和检查;砼采用商品砼,试验室在收到砼浇筑计划后,及时对商砼站进行跟踪督导,确保现场砼施工质量。

截止目前,项目试验检测汇总如下:钢材及钢绞线检测76组;钢材焊接73组;水泥试验3组;砂检测2组;碎石检测3组;砖检测1组;防水卷材检测1组;玻璃检测1组;砼抗压强度563组;砂浆抗压强度6组;压实度371点;弯沉检测336点;钻芯厚度11点。以上试验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试验资料专人收集、整理及归档,现已归档10卷。

7、编制可行性的技术交底 针对性地指导施工生产

(技术交底管理情况。)

因本项目作为市政、房建工程,涉及专业较多,且各工序环环相扣,每个工序施工工程量较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工序转换较快,且业主单位极度压缩合同工期,为保证各专业、各工序及时顺畅的衔接与沟通,避免无谓的窝工及返工事件,项目部在建设开始阶段及时制定了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在完成设计交底后,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可行性施工方案对施工作业层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质量、安全、工期、环保、水保目标及要求等,另外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分工序进行技术交底,从而确保了现场施工质量及进度目标。

8、强化测量复核复测制度 注重测量人员考核培训

(施工测量管理。测量复核制执行情况,仪器保养、使用情况,测量人员培训考核情况,测量平面控制点、高程复测情况。)

 (1)施工测量措施

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固定专用仪器和工具设备,目前项目部配备南方全站仪一台,苏一光水准仪三台;测量仪器按照规定的检定周期,送技术监督局进行检定或校正;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每次施测后,均经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复核,然后将数据填写至测量原始记录本上,签字保存;加强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

(2)测量人员培训考核情况

项目部根据公司关于加强公司测量工作的文件要求,积极开展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测量培训工作,测量主管根据新入职的技术人员分阶段地一对一进行辅导帮助,并且定期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项目部见习生在公司测量考核中,更是取得了现场操作95分、理论85分的优异成绩。

(3)平面、高程控制点复测情况

项目部及时、定期地对场区内的导线点及水准点均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及时上报了公司、监理及业主单位。

9、做好经营索赔工作 降低后期审计风险

(变更索赔完成情况,变更索赔过程中好的做法及建议。)

 (1)变更工作

因项目在前期进场施工的过程中,正式的设计文件未下发,项目部本着搞好二次经营以使项目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加大了变更工作的管理力度,通过与设计及业主单位的沟通,尽量将可入图的变更数量纳入设计文件,降低了后期审计风险。例如站前路的抛石挤淤、清淤换填、边坡二次刷坡等发生的工程变更数量直接进入了正式的设计文件。

无法纳入设计文件的工程变更均已经设计、监理、业主方签字确认,目前正在组织地方监督部分会签(当地政府要求变更手续需经当地政府的审计局、财政局、检察院、纪委等职能部门会签)。截止2015年年底, 项目部已经形成变更诸如桩基塌孔复钻等20份变更,

其中C类变更2份,D类变更3份,E类变更15份,正变更456.9万元,负变更413万元。

(2)索赔工作

另外项目部及时收集了因为设计方案调整(例如站前广场地下室取消)、征地拆迁引起的居民阻工、节点工期压缩等一系列原始资料,积极开展工程索赔工作,已上报业主单位因为窝工产生的人员机械闲置、进场原材料浪费、赶工增加的措施费共约1000万元,上述资料目前正在审理当中。

10、及时收集施工技术资料 做好竣工资料提前归档

(技术资料管理。施组、方案、施工计划、技术交底、材料合格证、检查证、开复工报告、施工测量资料、工程日志、施工照片等整理归档情况。)

针对以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因为编制滞后,管理混乱,存在漏项、丢失、损坏等恶习而影响后期竣工文件编制工作,项目部 及时制定了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技术资料收集督促及归档管理由专人负责,及时更新,并且轮班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检查,确保技术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目前技术资料整理归档情况如下:

施组1卷;施工方案3卷;施工计划1卷;施工技术交底7卷;材料合格证及检查证3卷;开复工报告1卷;施工测量资料3卷、工程日志2卷、施工照片1卷;施工检验批共633批合48卷。

11、做好施工调度工作 实际反映施工生产

(调度工作管理情况,调度报表整理、上报情况。)

项目部在调度工作方面从现场实际出发,实时准确地掌握现场人、材、机的配置以及需求情况,并且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并将其层层分解,具体下发给施工作业层用于指导现场施工,督促现场施工生产,并及时向公司汇报施工生产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按照公司要求已上报施工计划3期,季度总结报表3期,周报41期)。

见习生培养工作情况。

现有技术人员情况及思想动态跟踪及培养方向。

12、2015年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在2015年的施工技术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些许不足:

(1)由于现场设计方案调整较多,施工方案编制以及修订比较仓促或滞后;

(2)在工程变更方面对当地政府的文件要求及行事风格不够熟悉,变更资料在监督部门的会签方面比较欠缺;

(3)施工技术资料虽已收集归档,但距离竣工文件编制仍存在一定差距。

13、2016年第二次总工会安排事项完成情况。)

三、2017年施工技术管理计划

针对施工技术管理在前期存在的不足,2016年的工作是在继续保持较好做法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继续修订和完善各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全面深入地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以制度约束代替人情管理,以科学严谨代替任意随性。

2、补充修订完善各类施工方案,参照财评、审计方面的要求,及时剔除或改正不利于项目竣工结算的内容,尽最大可能地规避后期项目审计风险。

3、做好变更索赔方面的资料编制及报送,积极跟进各单位部门的会签工作。

4、及时启动竣工资料编制工作,按照竣工文件移交要求重新梳理归档。

5、加强工程试验检测、施工测量复核力度,全面保证现场施工质量。

6、加强施工技术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施工技术水平。

四、对公司技术管理工作的建议

技术变更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网络安全 管理模式

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交互式web应用的出现,导致了电子商务浪潮的风起,互联网引发了企业经营环境的革命性变化也必然冲击着传统的财务管理,并导致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企业必须逐渐形成适应新时代的理财新观念:

一是合作竞争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反映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和技术的可共享性和开放性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二是风险观念。企业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电子商务的产生、电子货币的出现、虚拟企业的组建等,都会带来新的财务风险。企业理财人员必须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把握其变化趋势和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决策,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知识管理观念。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重视对知识和人力等无形资本的管理。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资本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知识,对企业实行新时代的财务管理。

二、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

1.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企业的利益目标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两个层次:―是企业以实现年度营销目标为核的市场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另―是由企业制定用以规范和约束各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各分公司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分公司实际制定具体制度。各个层次的财务管理制度均要涵盖筹资、投资、使用、耗费、收入、分配等财务管理内容,以及财务决策、计划、执行、监督、考核等环节。

2.企业实行财务专业条线责任制。企业向各分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各分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必须对他所在公司的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负责,财务监对经理负责,各分公司的财务监对企业的财务副总负责。财务总监的工作任务,一是保证核算的准确性,二是加大财务监管的力度,保证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实施。这样通过制度的创新后,可以加强财务制度的规范产生约束,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财务监督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控制财务收支和资产运作能力等。

三、财务管理模式与技术的更新

在新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必须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信息时代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

1.网络财务管理。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与在线财务管理、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它将现代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可以运用网络来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网络财务使财务信息得到快速便捷的反映,实现财务信息的动态实时处理,为财务的集中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2.财务柔性管理。由于网络时代环境的不可预见性、多变性、复杂性,企业必须实行柔性管理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通过网络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动态的持续创新的市场需求。企业柔性管理是在市场机会不断变化、竞争环境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快速反应,不断重组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和利润的管理方式。

3.财务再生管理。财务再生管理是指为了适应企业内外部的需要,并与企业管理目标相适应而对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的革命性调整和财务资源的重新配置。网络技术使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成为了必要和可能。

四、财务人员工作能力创新

企业营销事业不断扩张和发展,销售主体、销售模式和销售产品多样化,渠道改革、商务改革的推进深化,必然使市场财务工作范围、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不断增大。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对市场财务人员,要求知识面更宽、规范性更强、效率更高。因此,除传统的财务、会计、统计、核算、计算机电算化等业务技术能力外,应该更注重提高以下三方面能力:

1.职业判断能力。在企业市场财务制度大的框架之下,每―个工作人员对经手的诸多具体市场财务寸统计事项的处理,在制度空间内有一定的自由裁量度:在时间上有先后的顺序;在尺度掌握上有松紧的安排等权衡范围,其工作的节拍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在面对这些隋况时,就需要财务人员通过分析判断,做出效用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2.沟通协调能力。营销部门内各事业部一般均是相对独立的部门,组织机构相对独立,利益主体相对独立。市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善于针对不同的主体成员,采用合适的沟通与协调技巧,为企业营销创造良好的市场财务环境。

3.知识更新能力。市场财务人员必须随着企业营销结构和形势的不断变化,相应充实市场财务知识内涵,尤其要不断充实市场营销知识,感觉并预测市场营销变化脉搏,及时提出有利的财务调整的思路和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展开市场财务活动。财务人员要有―定的市场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面对知识更新和市场经济活动的灵活和多变,能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财务策略;其次,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息并根据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趋势评估和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