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的核心范例6篇

化工生产的核心

化工生产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链;专业核心能力;构成

专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专业关键能力,又是一种实际工作能力。基于岗位视角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分析是当前主要的分析方法,但是从岗位视角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有诸多不足之处。文化产业链为我们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彼此的关系。

一、专业核心能力及其研究视角

1.专业核心能力内涵的理解。从研究文献看,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理解,其一,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在专业领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代表性学者蔡远满[1]、周泽民[2]、张海霞[3]等在论述中皆强调了岗位能力在专业核心能力中的作用;其二认为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一种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任爱华与黄敏[4]、吕春莉[5]、何爱华[6],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包括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思维和创造力的综合性能力,这种能力须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才能形成。2.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视角。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需要多角度、系统性的考量,依据社会人才需求、专业特点、专业发展来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是众多专家的理论共识。但在具体研究实际中,当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大多基于就业岗位的角度分析本专业对核心能力的要求,进而凝炼本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如文红、方磊[7]及吕春莉从旅游行业岗位入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陈青[8]从岗位群的比较中分析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分析的视角选择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等等,这些学科各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中面临着极为复杂的障碍与困难,使得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变化,很不稳定,进而导致专业核心能力认知的不确定性。从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比较现实地解决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专业能力问题,但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而言明显地存在着不足,最大的问题即在于文化产业的构成体系上。文化产业是个业态多样、产品和服务各具特色的产业,文化产业各子行业在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企业模式、流通环节等方面有所不同,甚至在产品的形态上也存在极大不同,如工艺美术品大多以物态形式存在,而文学作品则以精神形式存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根据管理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将文化产业分为10个大类,这10大类中各行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岗位的性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巨大的,如影视行业的岗位设置与工艺美术品行业的岗位设置、文化休闲娱乐行业的岗位设置与出版行业的岗位设置的差异是极为巨大的,由岗位设置、岗位性质差异导致各行业对专业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很难从就业岗位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与总结。文化产业各行业对各自行业人才所应培养的能力大都已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就已经形成各自的培养体系,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凝炼的尴尬与困难。综合以上的分析,从文化产业各相关岗位或岗位群角度凝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是有不足的,应该采用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综合性要求这一视角能够超脱出某一具体的文化产业子行业的专业能力要求,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视角出发,综合体现各子行业的专业能力需求。同时,文化产业管理既然作为一个学科,即便存在业态的多样性,在专业特性上必然有着某些同一的、整体的特性。同一整体的专业特性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要有某些共同的专业能力,因此以文化产业管理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必要的,而不应局限于各行业的具体岗位能力的调查分析及综合。

三、文化产业链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组成

1.文化产业链的三种基本形态。文化产业各行业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条,由于各个行业的独特性,也导致了各自产业链在组织与环节上的差异,如旅游业与艺术品行业、影视行业等在产业链上即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如此,学者们在不同文化行业的产业链的研究基础上,还是对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总结,认为从产业整体而言,文化产业链经历了链状、网状和产业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与阶段。链状文化产业链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思路建构产业化链条,涵盖创意内容策划、文化产品设计和生产、销售和发行、供应链管理和消费者服务等环节。网状文化产业链以创意内容为轴心,在纵向及横向上将产业要素沟通起来,建立立体、交互的网络,然而产业链的核心仍然由策划创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延伸产品开发等环节组成[9]。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实质是在创意的基础上驱动产品开发,借助传统生产与制造手段形成蕴含创意的产品,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推向市场,拉动后续产品的交换与消费,从而形成一条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产业链生态系统。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组成。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是一整套围绕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展示、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通过文化产业链三种形态的分析,可见文化产品的生产处于文化产业链的中心地位,文化产业链的核心也就是一个提出创意、形成创意内容、通过一定技术将创意内容生产制作成文化产品以及将文化产品推向文化市场的前后衔接的链状结构,涵盖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流通三个主要环节。产业链的各环节体现了文化产品的转移路径,创意贯串于各环节之中。文化企业或者将不同环节整合到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或者因其担负文化产品的生产职能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环节中。因此,以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转移为中心,可建构文化产业链的基本核心形态结构,以及基于基本核心形态上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原创研发环节是形成创意并将创意生发为创意内容的阶段,主要是发明文化元素的价值,通过创意个人、创意团队将文化元素与某种市场需求或消费需求相结合,对文化元素的结构、形式、美感、样态、艺术等方面进行整合、组合、融入等形式的改造或再造,生产出某种创意,进而将文化元素创意转化为创意内容。这些创意内容以文本、设计、构想、专利、版权等成果表现出来。因此本环节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为原创创意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创意内容的原创性的敏感感知能力的作用。生产制造环节,是创意内容产品化的阶段。创意个人、创意团队甚至是工业企业将创意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技术实现创意样态的转换,通过物质化、形式化或有形化,将创意内容转化为可观、可感、可赏的文化产品。随着创意内容的产品化,作为创意产品构成要素或符号意义的创意内容也随之被定型为某种文化样态或某种物化形态。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成为这一环节的核心。销售流通环节,文化产品成为文化经营的产业要素,在文化市场中流通,通过市场体制、展示和表演、传播平台等方式,与消费者需求相融合,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文化消费者所购买、体验、消费,实现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着对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的需求。总之,从文化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表现在创意能力、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及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三个方面。

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构成分析

下面进一步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1.创意能力。创意是在头脑中创造新的意象、表象、形象的思维和意识的过程。创意能力是运用创意思维进行创意的能力,在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学者已经明确地将创意能力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阐释,如李萍、钟璞,王明成。他们分别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创意能力的构成,黄芳认为创意能力由产生新的、不同的想法与构思的能力及将新的不同的想法与构思“物化”为新的、不同的文化娱乐产品或服务活动的能力组成。而于鸿娟则将创意能力划分为创意思维能力、创意活动能力及创意产出能力三个维度。通过比较两位学人的论述,很明显创意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主体所具有的产生创意的思维能力,二是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但是将创意“物化”并不单纯是创意者所拥有的个人能力,而且包含工业生产与制作的能力,例如我们将设计的文化衫进行物化生产,运用的是机械生产的能力,因此将创意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构成上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宜将其单纯归属于创意能力。创意是思维和意识的过程,因此创意能力首先体现为创意思维能力,即创意者具有的产生创意的思维能力,是创意者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思考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创造出新的表象、形象、构思、流程等的能力,也就是形成创意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创意者还须综合应用想象、联想、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创造性能力。创意判断力也是创意能力的重要组成。创意是思维与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和意识的结果本身,创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对创意的成果是否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评判就一直伴随着创意的过程。2.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能力。德里克•弗罗里达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中认为任何人都具有创意的能力,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生产出文化创意产品,因为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与制作需要有一定专业生产与制作能力的支撑。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依据其生产方式可以粗略地分为个体生产、团队生产与工业化生产三大类型。这三种生产方式对文化产业从业者与管理者的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有所差异。个体生产是主要通过个人的方式进行生产以完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制作的生产方式,如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手工艺品制作等。在个体生产中,生产者往往兼具创意者与制作者双重身份,既要有独特的创意天赋,更需要有实现创意传化为文化成品的能力,也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制作能力,这一能力其实是创意能力的一体两面,因此有些学者会将其归入到创意能力中。对于个体文化生产者而言,语言表达、视觉表达、艺术构思、手工技艺等能力显然是其进行文化生产与制作所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越来越紧密,个体生产中新科技的运用能力也愈发重要,如现代的声光电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这些是个体生产者的专业核心能力的构成部分。3.文化产品的商业运营能力。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生产是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可是文化产品最终的目的是面对消费者,为消费者所感知、体验,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不仅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也需要具备策划经营的理念、现代产业意识与经营思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将文化元素转化为创意,然后将创意变成生意,将生意变成好生意,这些皆为商业运营能力涉及的范畴。在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经营能力、文化产品营销策划能力为其重要的能力组成部分。许多学者指出文化产业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行,文化市场中的文化品位极不确定,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具有不确定性,能够准确评估文化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准确预测或者成功推出文化产品是文化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可见,文化产品的营销策划能力是文化产品商业运营能力的重要组成。

参考文献:

[1]蔡远满.试论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2006,(7):210-211.

[2]周泽民.论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4):103-105,112.

[3]张海霞.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23):200-202,220.

[4]任爱华,黄敏.金融类院校财政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0):140-142.

[5]吕春莉.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117-118.

[6]何爱华.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学主题式教学设计构想[J].高教学刊,2016,(24):8-10.

[7]文红,方磊.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及培养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10,(10):124-126.

[8]陈青.应用技术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研究[J].新会计,2014,(11):20-21.

化工生产的核心范文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核心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能为顾客带来更大的满足。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比其他企业更多的产品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能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企业独有的差异化的核心能力,企业利用核心能力可以赢得顾客和市场,并且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占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3.延展性。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进入新的多样化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具有打开多种产品的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得传递延展过程。

4.持久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来源于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和长期性,但不是所有资源要素都会对核心竞争力的成长产生有益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的、效仿的核心竞争力,能够长期占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的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5.动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性表现为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企业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而是企业可能变为劣势企业甚至消亡,劣势企业可能变为优势企业。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6.关联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局限于个别产品,也不仅是企业用来生产产品的个别物质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形式是隐性的、相互关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往往是企业整体效率优化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结果,是各个部门和员工个人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学习培养建立的。

企业对核心竞争力误区的问题

1.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根本不知道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而是眼前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企业的发展缺乏理性的战略规划,更不用讲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构建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

2.关于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没有清晰的思路。另有一些中小企业虽然了解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重要性,但不知道该如何去构建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在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走了好多弯路,错过了一些企业发展的好机会。

3.多元化的误区。一是过早多元化。许多中小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仍处于产品周期的早期成长阶段的时候,就受到机会的诱惑而开始进入其他行业。这种战略上的错误不仅使它不能在这个关键阶段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失去垄断市场的机会,而且使自己对其他行业的进入缺乏稳定的支撑。其结果往往是自己在新行业没站住,也失去了自己原有行业的竞争地位。二是过快多元化。许多中小企业在初步获得成功之后,就以为什么行业都可以进入,而且能很容易成功。但多元化发展是有其前提条件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在其主业获得了牢固的市场地位,而且多元化发展不会稀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搞的“多元化”不但没能降低经营风险,反而由于提高了财务风险而倍增了经营风险。扩张的经营没有保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营也失去了。

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制度创新。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要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和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公司制度,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股份激励制度、法人财产制度、独立董事监管、员工持股计划等内容。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2.技术创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快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还可以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其次,企业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交流与合作,联合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重要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后,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这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要深化薪酬分配制度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尊重人才和知识,允许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科技人员比重,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发挥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变革,企业管理创新包括思想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价值创新等多方面。管理创新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而管理理念的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即确立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科学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化工生产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生存发展;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022-02

核心竞争力是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产品、技术和人才都不是核心竞争力,管理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构建高绩效的企业文化为核心,高绩效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量源泉。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把物质力、经济力层面的比较优势要素,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信任无形资产、企业哲学等精神范畴的文化力进行整合,形成一种企业独有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能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支撑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并能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核心能力。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内涵的认识,也是日愈深刻的过程。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普拉哈拉德(C.K.Pc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该文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强调“学识与协调相结合,以学识或知识的拥有程度为前提来获得竞争优势就是核心竞争力。”小托马斯・沃森在他的《一个企业的信念》里是这样说的:“我认为一个企业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差距经常可以归咎于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个组织是否完全调动了其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工作激情。它做了什么让员工找到共同的事业?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变动时它是如何长期保持这一共同目标和方向感的呢?最后,我认为为了面对世界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企业要做好准备,调整除了这些信条以外的任何东西,但对这些信条则要终其一生地坚持?虽然技术等要素对成功也起了很大作用,但我认为,公司员工是如何坚持拥护和忠诚执行公司的基本信条比它们都更重要。”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托马斯并不认为技术是IBM的核心竞争力,而是他所说的“信条”。北大张维迎教授曾对核心竞争力作了界定,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那么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我们用一个经典的说法,这就是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的说法: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简单地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二、核心价值观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撑

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是一种以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其目标就是通过引导员工提高对企业价值观理念体系的认同度,并转化为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社会价值认同,使企业增强对外经营及对内管理运作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价值观念的更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无形因素,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与偏好,并通过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如果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就会在企业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提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其实这三个问题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不能没有企业文化,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支撑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观念,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撑。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不是由它的条例、章程、名字来定义的,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使命远景才可能制定明确而现实的战略目标。”作为企业,要告诉我们的员工,我们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我们干什么?最可怕的是你不告诉他,他就不知道为什么干和干了为什么,这实际上是解决企业发展的长期牵引力的问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善恶标准的判断。是否善恶在企业中有许许多多,这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企业中常常可以看到争吵,争吵就是价值观不统一,是不同价值观的冲撞。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解决所有企业员工对这些问题的共识,是好事,还是坏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第二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认同企业的追求和愿景。第三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第四是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企业就是要通过核心价值观的调节,来影响员工的动机,从而影响他的行为,从而使他的行为趋向于企业的目标,这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我们企业外部环境价值观扭曲或者价值观混乱,对员工冲击更大时,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更为关键。因此,从企业文化生产力的角度考察,以企业精神为导向再造企业价值观体系,不仅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撑杆”。比如,华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首先提出一个假设: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当华为的老板开始宣传自己的理念的时候,员工们是半信半疑的,这个半信是给予他对企业家的信心,半疑是对于实践的一种反思。紧接着公司推出了雷锋不吃亏的制度,员工的好奇心决定了他要验证,你说让雷锋不吃亏,那么我就当一次雷锋试试。试验的结果是果然不吃亏,这样,他就会认同这个理念,然后认同这个结果,他会照着雷锋的行为去做。雷锋的行为是什么?奉献,产生在实践中。由此可见,核心价值观就是由企业家提出自己的理念,然后强化这种理念,深入到制度中,推行这种理念,使员工沿着这个制度形成他的行为,最后形成一个核心价值观,当大家都认同学雷锋不吃亏,都愿做奉献者时,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形成了。

化工生产的核心范文4

整合资源,互动共进,构建党政共建平台

“党政一体化”考核机制不仅在考核的内容上进行了细化量化,也在考核的力度和深度上进行了深化,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在工作中心上融入,渗透到生产管理的细节之中,使创建工作更能贴近工作实际。

一、体系运行不能体现在单一的活动上。陶一煤矿感到,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把它作为日常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改善组织运行模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工作,避免了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体系的切入点,而不是在中心工作之外搞活动。实践中,层层抓好落实。自创建“党政一体化”考核机制开始,矿党委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帮助基层领导班子认识到位。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交流会,达到了拓展视野、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突出“围绕经营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营”的工作思路。紧扣企业中心谋划各项工作,主动将生产经营工作中的目标、工作安排和管理重点融入到体系工作的始终,培育党政工作相互参与,保障经营工作的抓手,构建主动融入经营管理的平台,使企业党的工作的着力点始终体现生产经营工作的重点,生产经营工作的焦点始终成为党的工作的着眼点,进一步加大抓好工作的力度。在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使党建工作既有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又有生产经营标准规范;行政管理既有生产经营任务,又有文明创建要求,形成了党政各项工作互促互融。

三、突出了经营业绩的比重。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煤矿在推行“党政一体化”考核机制时,按照质量体系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确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标准,各种资源整合优化,将治安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任务等具体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内,并侧重于考核分值,使之更加符合工作的实际,立足于突出经济效益,立足于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这一基本准则,实现党政工作同心同力同步。

强化领导,规范运作,扎实推行“党政一体化”考核机制

创建推行“党政一体化”考核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关联度高的系统工程,也是保障企业长期奋斗目标、阶段性中心工作任务完成以及党的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等措施和方法。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组织协调,规范运作,才能达到创建活动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一、明确职责,增强推动力。首先,陶一煤矿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深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组织机构。在工作中,党委书记是创建工作的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同时成立了创建活动考核小组,负责对日常创建活动的考核。考核小组成员主要由政工部、纪委、团组织、公安分处、生产、安全、企管、劳资、财务、供应、计划、等11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明确了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对各岗位、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责任划分。要求各部门凡事必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验证,验证必考核,考核必改进。根据考核内容和标准,实行分工负责制协调联动。

二、制定标准,规范行为。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标准,是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收到实效的首要环节。确定了“党政一体化”考核的标准为:“党建、政治思想、团委、纪检、工会、综合治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经营等八个方面工作37款,标准分1000分,内容上各有侧重。一是党建工作,二是政治思想工作,三是工会工作,四是纪检工作,五是团组织工作,六是综合治理工作,七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八是生产经营工作。通过统一标准,完善制度,明确了创建重点和工作目标,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必依,从而促进了质量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运作。

化工生产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产业链;产业链重组;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对应为产业链的问题。本文从产业结构微观结构的视角构筑理论模型。分析在产业结构以产业体系进行划分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与产业链之间的关联,从而进一步阐述产业链重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效果。并就产业链重组方式与机制进行分析。

一、 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

1. 以生产体系划分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演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许多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他对57个国家作了截面分析后得出,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与生产结构的高变动率是相互关系的。罗托斯认为,经济增长是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是经济学家研究产业结构的经典研究方向。我国的经济学家在研究产业结构时,也多以三次产业分类法来划分产业结构。

但从微观角度看,产业结构并不仅仅表现为三次产业的简单数量比例关系。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产业结构,即围绕关键产品划分不同的产业体系,把一个个产业体系看作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宏观的产业结构是不同微观结构的叠加。以产品为核心的生产体系构成了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而微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也会影响到宏观结构,并最终影响到三次产业体系的调整变化。

由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也就不仅仅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上。同时也表现在不同产业体系中,围绕核心产品的微观调整。具体而言,就是反映到产业链的调整。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链的重整和优化,微观的产业体系通过创新实现升级转换,达到了产业体系内的结构性调整。不同产业体系围绕不同产品进行调整的叠加,广泛调整的结果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可以通过产业链的重组,推动并达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 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产业体系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作为系统,其组成的要素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构成产业体系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及联系方式(芮明杰,2005)。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实际上就要研究产业体系内的各种关系。

将产业结构按照不同关键产品划分为不同产业体系,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产业内深层次的联系及联系方式:例如,中间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整个循环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需求的影响、供给因素的影响、环境政策的影响等。

产业体系是一个一个围绕最终产品的生产网络叠加形成的。最终产品是由一个一个企业生产的。产业体系就是一个一个围绕着最终产品叠加起来的复杂系统。它们之间互相有交叉,互相为自己所在的产业体系和其他体系生产配套。叠加出一个复杂系统,从宏观上看,这个复杂系统就是产业结构。过去按企业生产的相同性划分成不同产业。从产业体系关键点来看,产业体系的关键点是体系中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拥有最终产品的核心技术、制定产业体系的生产标准,集成产业体系中的其他配套企业,并带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其余配套其余围绕核心企业成为一个网络体系。核心企业的技术、工艺、产品发生变化,会带动其所处网络发生变化。无数个小的网络发生变化,最终会传导到整个体系发生变化。即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核心企业的创新并传导到配套的企业其他企业,其动力源于竞争和需求的存在。故核心企业所处网络发生的变化也是由竞争和需求推动。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市场机制通过需求和竞争,导致技术进步。

3. 微观体系中反映的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从微观产业体系的角度看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就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仅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失调,更反映为一个个围绕关键产品的产业体系内部微观结构的失调。产业结构的问题,均能在微观体系上得以反映。

从微观生产体系上看,我国的企业大多是产业链的配角,在价值链上处于被支配地位。跨国公司因拥有核心技术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加工阶段。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也难以成为价值链的主导。具体到微观产业体系上,就可以看出,在围绕核心产品的产业体系中,作为核心的企业很多都是跨国公司。我国企业,包括一些在规模上较大的企业,也仅是跨国公司的配套厂商。这些大企业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知识外溢等方面均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在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中较为被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主要凭借自然禀赋和劳动力要素优势参与价值链的国际分工,而无法成为产业链的核心。部分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上确立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缺乏产业链的集成能力,无法有效整合产业链,为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制定标准,并带动产业链企业的协同创新,故而也难以成为产业链的核心。

我国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够承担产业体系核心、具有较强集成能力的核心大企业。这些核心大企业能够开展自身的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及标准的创新等),并通过知识的外溢带动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创新。除此之外,核心企业还能制定产业链的创新标准,提高产业链创新的效率,加速产业链的提升。另外,核心企业还能通过引入新的产业链上配套企业重组产业链。新引入的配套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从而配合核心企业的各项创新。无论是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链上原有企业的创新,还是引入更具创新能力的新配套企业,都能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使产业链整体向更高价值的上方移动。

这些微观产业体系的变化,将在宏观上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的均衡,随着微观产业体系的优化,逐渐发展为高水平的均衡。我国只有培育出一批本土的系统集成商,才能够带动一个个产业体系的结构调整,以微观体系的升级转换带动宏观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宏观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 产业链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链是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微观变化必然导致宏观变化。产业链重组,是产业链构造方式进行了改变,产业链上企业数量、产业链关联者及关联方式的改变。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分工方式使落后企业被淘汰。从宏观上就表现为淘汰落后,提升产业结构。分工合作的重构,对链内企业产生了淘汰、维持和发展的变化,最终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结构性调整。

1. 产业链的重组可以改变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创新可以推动产业链的重组,使产业链上企业进行升级和优胜劣汰。不能跟上创新节奏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同时出现新的企业加入产业链。一般情况,在创新过程中被淘汰的企业是产业链上缺乏核心技术、价值附加值比较低的低端企业。而新加入产业链的企业,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创新能力强、甚至拥有突破性新技术的企业,有些新加入企业甚至通过创新产品成为产业链上新的核心和集成者。这类企业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可以获取产业链上的最大价值。由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往往集聚在核心企业周边,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为以产业链集成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产业链的重组,将会通过核心企业的辐射,改变该地区产业集聚状况,从而改变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2. 产业链的重组是企业创新的一个内生过程。产业链重组的原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创新,尤其是作为产业链集成者的核心企业的创新。集成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使产业链的标准发生了改变,链上企业围绕集成企业的标准开展更为有效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部分创新能力差的企业被淘汰、部分拥有新技术新知识的企业加入到产业链中,从而推动了产业链的重组。

产业链的重组在价值链上表现为价值分布的改变。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在价值分配上处于主导地位,分享了价值分配中的较大部分。其余企业只能在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产业链上企业在价值分配上的竞争也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价值链上占据更为主动的地位。

三、 产业结构的关联方式表达为产业链

产业结构的连接方式可以表达为产业链。在企业的微观层面,也可以表达为供应链和价值链。产业结构一是比例关系,一是连接方式。产业链是从连接方式的角度刻画了产业结构。改变产业链连接方式,就改变了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从宏观方面对产业体系的分类。产业链可以从微观上表达产业结构的联系方式,是产业结构的微观组织形式,表现了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整个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

上图表述了产业结构与产业链的关系。整个产业体系由不同的产业模块通过分工合作联系在一起。两个产业模块之间的交叉点,从宏观上看,是投入产品在产业体系中的交集,即可以看作是同一投入产品生产出不同的产出品;从微观上看,可以看作同一企业为不同产业模块提供服务。从宏观角度,这些点在横向上构成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从微观角度,这些点在纵向上形成了产业链。

核心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进行产品升级,或者进行产品革新。两者的区别在于,产品升级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的改良和优化;而产品革新是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无论核心企业的升级还是革新,都会通过合作网络和产业链关联使配套的小企业变化。

与此同时,产业链也通过重组和重构两种方式发生变化。产业链重组是指核心企业产品升级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的技术进步,不能跟随核心企业创新步伐的落后企业被淘汰,部分新的企业进入产业链;产业链重构指核心企业通过革命性的创新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产业链随之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甚至部分新产品是由新的核心企业研制开发出来的,核心企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更多新的企业进入到产业链中,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创新标准、价值分布都重新布局。无论产业链的重组还是重构,产业链变化本身也会通过连接方式的变化而改变产业结构。

综上,在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两个层面,均能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宏观上,核心企业通过自身产品升级和产品革新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结构上,产业链的状态影响到传递效率和连接方式,从而影响产业结构。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核心企业重整产业链的引发和推动的。核心企业重整产业链,带动了了产业链上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了产业链的创新效率。产业链的改变,从宏观上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到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链重组来进行。

参考文献:

1. Alchian, A.A.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58(3):211-221.

2. 范剑勇,石灵云.地方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浙江社会科学,2008,(5):35-45.

3. 高伟凯,徐力行,魏伟.中国产业链集聚与产业竞争力.江苏社会科学,2010,(2):80-88.

4.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5. 刘明宇,翁瑾.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92-96.

6.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 史卫,张学志,苏良军.经验效应和规模效应.广东社会科学,2010,(5):44-50.

8. 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0).

9.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

10. 颜克益,芮明杰,巫景飞.产业集聚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57-67.

11. 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2.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中国工业经济,2005,(11),35-45.

13. 吴勇志,张玲.新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以联想集团为例.现代经济探讨,2013,(12).

14.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15.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1.

16.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7.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

18. 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9. 刘志坦.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1.

20. 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论文,2012.

21. 任勇.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08.

22. 何官燕.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8.

23. 刘慧波.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9.

24.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5.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

26. 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产业经济研究,2006,(3).

27.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28. 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广东社会科学,2006,(4).

基金项目: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府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组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的路径与自主创新研究”(项目号:10AZD006)。

化工生产的核心范文6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粮食物流不包括农资供应物流。毋庸置疑,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不仅为核心区内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对核心区内的粮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1.对粮食物流要素的影响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势必会对粮食物流要素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3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能力增加300亿公斤;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实现55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能力增加500亿公斤。由于近几年粮食生产核心区内商品粮的流通率都在增加,势必会导致流量的激增。粮食生产核心区脱胎于原来的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财政收入低。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强,种粮附加值低,而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并发挥效用,当前的出路只有不断拉长粮食产业链,加强粮食与食品加工,才能提高粮食附加值,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内经济发展的水平。以河南省为例,该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首位,不仅解决了近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往外省调运300多亿斤的商品原粮和加工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和粮食调出大省,却不折不扣是财政穷省,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1000元,与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省相比差距甚大。基于此,河南省提出了要将“天下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的倡导,除了在《意见》中指出“积极探索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政策措施”之外,还专门制定了《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导致了流体的进一步转变。流体的变化同样会引致载体的转型。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以储存为主,兼有一定的流通功能。储存的流体主要是原粮,物流的载体主要是储备仓库、散粮汽车、皮带输送机等设施和设备。这种载体形式主要适用于原粮的物流活动,远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物流需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商品粮的流通率会进一步提高,流通速度会大大加快;粮食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的比例会大幅增加,粮食的流向会更加合理。因此,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物流载体功能不应以单一的储存为主,而是形成能够更好体现粮食流通与加工功能的粮食物流园区。事实上,全国正在建设的多处粮食物流园区已经证实了这种载体的转型。2.对粮食物流环节的影响如果说对物流要素的剖析能够归纳粮食物流的表层因素,那么对物流环节的分析则可描述粮食物流的内在功能及其演化过程。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物流沿供应链方向会发生较大变化,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我国粮食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初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更有可能成为粮食物流运作的主体。粮食物流的多个环节通过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整合成一条粮食供应链,整个供应链自下游向上游“功能爬坡”。[23]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践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也不能仅仅关注粮食生产,还必须同时关注粮食产后的储存、流通、加工等一系列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进行仓储物流建设,具体包括仓储建设工程、可开铁路班列的粮食物流中心工程、以散粮汽车为主的物流节点建设工程、水路跨省散粮运输设施建设工程等。不仅如此,该文件还提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化集聚区、国家食品加工生产基地”,从而印证了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中粮食生产、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的系统化、一体化关系。

基于供需双重驱动的粮食物流运作模式

本文基于供需双重驱动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的粮食物流运作问题。其中,供需双重驱动思想来源于需求驱动(DemandDriven)与供应驱动(SupplyDriven),是根据粮食商品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的一种有效设计,图2给出了这种有效设计的示意图。鉴于粮食供应链链条长,跨度大,直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条难度较大,将粮食供应链先拆分、再整合显然更符合实际。根据粮食物流沿着供应链方向变化的特征,以粮食流体的变化为依据,可将粮食供应链拆分为上下游两个较短的链条。在粮食供应链的下游,基于需求驱动的成品粮物流占据主导地位,即粮食初级加工企业向下流向食品加工企业及至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形成成品粮供应链,其中成品粮包括小麦粉、稻谷、水饺、方便面等。在粮食供应链的上游,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占据主导地位,即粮食产后经过粮食收购、储存、分销等环节进入粮食初级加工企业,这一过程的粮食流体主要为原粮,如小麦、稻谷等。因此,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提高产区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也给上游原粮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运作模型(1)原粮物流的供应驱动特征。赫尔[24]认为,供应驱动不同于聚焦客户的需求驱动。尽管客户需求非常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客户需求应从属于供应源的决定与需要。供应驱动的范畴包括规模化生产、供应不确定和易腐品、联产品和逆向物料清单(Co-productsorInvertedBillofMa-terial)、委托加工产品(Commitment)、必付协议产品(Take-or-PayContract)等,符合供应驱动特点的产品涉及石油、鲜花、渔业、牛奶、香蕉、水资源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原粮或多或少具有供应驱动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粮食具有的战略资源性、供应不确定性(受气候、土壤等影响)和易腐性等特征。第二,为获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政策红利,政府会出台诱导性的粮食生产政策。因此,对粮食生产基地而言,无论是否接到客户订单,都会最大限度地增加粮食产量。第三,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性的粮食储备政策。第四,粮食销售大多需要通过价格谈判来作出决策。第五,政策性粮食(粮食轮换)通过拍卖机制投向市场。(2)供应驱动下原粮物流的运作结构。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上游粮食生产基地的新建或扩并,还是中游粮食流通政策的变化,都必须考虑这些改变对粮食物流的影响。除了新建、改扩建粮食仓库、建设粮食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以及优化粮食物流通道以外,还需要深入探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物流运作的特点。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在由田间流向粮食收储企业、由粮食收储企业流向粮食加工企业的过程中,其结构呈现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大致趋同的特征,如图2所示。特别是在粮食供应链的中游,政策性粮食通过拍卖机制投向市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趋同的特征更为明显。(3)供应驱动下原粮物流的协同运作。原粮物流的结构特征一方面凸显了粮食作为战略资源的首要地位,同时也对粮食物流运作产 生了重要影响。根据结构决定行为的观点,供应驱动可能会受到反“牛鞭效应”的影响,其运作重点是“联通多个市场,开发多个线路”,解决供应通道中的瓶颈问题。

因此,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为达到高效运作以支撑和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需要在粮食物流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下,关注供方各环节的资源整合,加强纵向(上下游)与横向协调能力,促进粮食供应链上游的二维协同,提高核心区内的粮食物流能力。第一,原粮物流的纵向协同。如图3所示,原粮物流的纵向协同(VerticalCollaboration)主要涉及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在物流资源规划与布局、物流技术衔接能力等方面的协同。首先,纵向协同体现在原粮供应链节点间的协同布局方面,即粮食储备库、粮食加工企业的选址要尽可能地靠近粮食高产基地。选址是物流系统分析的关键决策,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最为重要的因素。在粮食核心区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区域物流的角度对粮食物流进行系统分析,对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及物流节点布局进行整体把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产地储存、产地加工,最大可能缩短原粮物流的流程。其次,纵向协同体现为上下游粮食物流技术的衔接能力。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物流标准化水平相对滞后,成为我国物流快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如果能够对粮食物流系统的技术、设施、设备加以引导和规范,不仅可以提高粮食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原粮物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的衔接能力。例如,散粮汽车要能够与粮食物流通道、粮食仓储设施以及相应的装卸工具相适应。在不能标准化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通过上下游协调采取通用或配套的粮食物流技术与设备。第二,原粮物流的横向协同。原粮物流的横向协同(HorizontalCollaboration)是指粮食企业间通过物流需求信息共享、物流订单合并以及物流资源整合而集中统一进行物流运作的协同形式。横向协同更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物流共同化,即企业之间相互结合,共同组建粮食物流体系,以处理单一企业运作中粮食物流的相关业务,解决单一企业对物流系统投资的不经济或低效率等问题。如原粮散运汽车成本很高,单靠一家企业进行投资与运营压力太大,原粮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合,既可实现物流订单的集并,也可实现物流线路的优化与整合;既可实现物流资源的共同利用,也可实现物流管理的共同化,从而大大提高业务量,降低散粮运输汽车因闲置、空返等现象造成的物流成本。此外,横向协同也可采取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例如,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收储企业或粮食加工企业将粮食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粮食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大力发展粮食第三方物流,缩短粮食在途时间,减少粮食流通过程中的费用和损失,降低粮食供应企业、需求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投资成本。基于需求驱动的成品粮物流协同运作需求驱动是下游粮食供应链运作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粮食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有效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已在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论证,也成为助力核心区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粮食供应链下游以成品粮为主、需求驱动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促使产区必须提高粮食加工转化的能力,选择产业化加工的路径;另一方面也在于近几年产区经济发展培育了若干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规模的粮食企业,为粮食下游供应链构建与整合提供了条件。与原粮物流不同,成品粮物流在运作结构、目标和策略等方面具有差异性,见表1。

成品粮物流呈现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相反的结构,即粮食企业根据客户订单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再将产品按照“7R”的要求送达客户,寻求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这种结构特点同样决定了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在运作层面的本质区别。成品粮供应链的运作以市场驱动为主,侧重挖掘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设计和开发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如优质强筋小麦粉、优质大米及其他粮食深加工产品等。基于需求驱动的成品粮物流,可以借鉴制造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如准时制(JIT)模式、按订单生产(MTO)、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在吸收这些成功管理经验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粮食行业的特殊性,并将这些技术加以灵活应用。同时由于我国的食品加工业与汽车、电子等制造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及其与市场或客户的纽带还没有真正联系起来。此外,成品粮物流设备具有专业化和独特性,如小麦粉的“四散化”运输、速冻食品的全程冷链运输等所需的物流技术和装备,都与普通产品物流大不相同,对协同强度有着更高的要求。综上,根据现阶段成品粮物流的发展需求,成品粮物流的运作应具有一定的柔性与敏捷性,能够快速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在运作策略上,强调粮食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利用率,以提高成品粮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发展与壮大成品粮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成品粮企业共同配送为主。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问题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一个粮食物流不断调整、逐步优化并有序发展的渐进过程。因此,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当前粮食供应链受政策机制约束、信息共享滞后、企业规模和实力不足等条件的影响,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链条,可以学习并吸取发达国家粮食供应链管理的经验。美国在粮食供应链方面已经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一体化经营与管理的社会服务体系,欧盟与日本等也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专门协会等机构,促进了粮食供应链的整合,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对接提供了良好借鉴。但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发达国家的粮食供应链管理主要是诱导性和自发性的,在我国,粮食供应链管理发展前期需要以政府或核心企业为主强制性推进,后期则以诱导性和自发性为主。[26]另外,北京、常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粮食销区在粮食供应链整合方面的经验同样可以借鉴。[27]、[28]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有多种途径。首先,粮食加工企业向上游整合,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完成一体化供应链的构建;其次,上游粮食生产企业采取合作化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再整合下游粮食加工企业,开发和生产差异化的产品;最后,利用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建设的契机,同时整合上下游。然而,如果上游供应驱动的原粮供应链与下游需求驱动的成品粮供应链不是平行运作,而是进行直接对接,就会因协调不充分而在解耦点(DecouplingPoint)产生较大的库存问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