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育论文范例6篇

适合教育论文

适合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人才培养;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118-03

收稿日期:2016-07-20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湖南应用技术型高校标准体系研究”(XJK015ZDWT001)。

作者简介:彭道林(1969-),男,湖北天门人,教育学博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简称转型发展)的工作已经启动,转型发展事关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结构调整,因此,对于转型发展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及在今后实践中的不断反思是必要的。

一、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

支撑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仍然是高等教育应该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1期发表了展立新、陈学飞的长篇学术论文《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此文从理性的视角出发,对于高等教育“适应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如果说,......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种无奈的历史选择,那么对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突破与超越,也同样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此文一经发表,即引发了高等教育学界对于“适应论”热烈的学术争鸣。杨德广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经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然......”[2](P135)并非历史误区,“‘认知理性’对于从理性分工的角度审视教育,寻求真理,建立和健全国内学术市场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属于理性的认识论、思维方式的范畴......不能超越和取代‘两个规律论’和‘适应论’”[2](P148)。王洪才称,“‘理性视角’在解释高等教育本质时并不恰当,从而也无法实现超越‘适应论’的愿望”[3](P148),“‘理性视角’有助于‘适应论’的丰富和完善”[3](P143)。冯向东教授明确“赞同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因为它是受特定年代计划经济和传统理论模式影响的历史产物”[4](P172),并指出,“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意味着探索中国自己新的历史时期的高等教育哲学”[4](P179)。

其实,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对“适应论”早有批判,“适应环境的全部理论在我看来是极端错误的”[5](P1533),“如果社会是坏的……这个制度将以同样坏的目的为目的。这个制度使一个人坏到成为一个坏国家易于驾驭的国民”,“这可能是一个训练的制度,但它不是一个教育制度。这样说似乎更加清楚,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人,任何制度要想使人变坏的不是教育,而是别的什么东西”[5](P1534)。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并不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出“适应论”是必然的。杜威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6]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其目的也还是在使本有自由的人,更好地享有自由、发展自由、创造自由,而这种目的仍然是“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亚里士多德到杜威,都认为教育没有什么外在的目的,目的均为内在,均在人身上,不存在要去适应其他的东西。

笔者在此无意对“适应论”作进一步的讨论,所想表述的是,高等教育是否需要去适应经济的发展,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界是有学术争议的,以此作为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否合理、是否完整,尚需斟酌。

二、转型发展的实践基础分析

提及应用人才培养,很多人都会想到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快捷的职场通道和创意性的教学[7]等显著特征,为德国的工业发展和产业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人才培养模式闻名遐迩,也是我国转型发展所借鉴的模式之一。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有几个特点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

1.师资要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对于师资一般要求博士毕业,5年实践工作经验,其中在大学之外工作3年以上[8]。如此高标准的师资要求,在我国的“985”、“211”大学也很难完全做到。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很难培养出普遍高水平的人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师资队伍的质量,可能要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有600多所,基本上都是开办本科专业不到二十年的院校。这些院校在开办本科之初,在形式上大多都是效仿传统大学,因求生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鲜有大学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十几年下来,师资问题成为了这些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所以也能够办成高水平的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其根本的支撑。在转向应用型的过程中,师资结构的改善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则很有可能让转型发展陷入既非应用型又非传统型、既非职业教育又非本科教育的尴尬境地。

2.科学研究。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明确指出,“应用科学大学的科研是以应用为导向和贴近实践的。它并不是去寻求最高真理或认知,而更多地是寻找马上可以得到实施的问题解决方案”①。因为具有雄厚的师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应用科学研究具有很高的水平。它们虽侧重教学,但这种教学是有高水平的应用研究作为支撑的高水平的教学,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在应用科学大学中也如同在综合性大学中一样,是良性互动的。

3.企业与大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德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具有培养应用(或职业)型人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国家或州通过免税和其他优惠政策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双元制”专业中,企业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我国,人才培养主要是大学的责任,尚无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热情度缺失或不高,如今一些高校所探索的校企联合班所收学费远高于普通班的学生,校企联合班成为一种盈利方式或成本由学生承担,而大学生的实习与人才培养的其他校企合作方式也具有不稳定性与随意性。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仅靠高校一己之力恐无法承担,我们的大学本就承担了过多的原本不该大学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作为应用人才的需求方,不能仅充当消费者的角色,也应该在培养过程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要加强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国家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或制度建设,明晰企业的育人责任,使校企合作培育人才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与规模化。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然而,我们不能只注意形式上的东西,需要对其成功的诸多因素做细致的分析。

三、应用人才培养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高度融合

人文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那些非人文学科所支撑的专业上。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文辅相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研究发现,华中理工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然而,在后来的工作中,少有特别突出者。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华中理工大学的学生以工科教育为主,缺少人文素质教育。1994年,他提出了“素质教育”,“即在一定范围内将现有的专业教育目标转变为‘素质教育’目标”[9](P31),“实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9](P35)。1995年9月,教育部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了“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由此拉开了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序幕。

今年是素质教育开展20周年,又恰恰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启动之年。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也在提醒我们,在转向应用型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张应强教授指出,“能不能充分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确定为基础性作用的理念,将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10]。

美国的应用人才培养也是非常成功的,职业教育也极为发达。赫钦斯并不反对职业教育,但坚决反对在大学里推行职业教育主义。他认为,“大学所要解决的是思辨的问题”[11](P63)。“因此,形而上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是高等教育恰当的学习内容。”[11](P62)因而,他特别重视人文教育,在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成为名著运动的倡导者。

社会在进步,高等教育自身也需要发展。然而,大学不同于任何其他的社会机构,独立的品格和思想对于大学来说是最珍贵的。大学需要智慧,需要冷静,需要寂寞。大学是社会的守望者而不是适应者。

总的来说,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受外部驱动的,若能将这种外部驱动的转型发展转化为大学的自我变革,将会是十分有利的。有了自我思考的自我变革才会充满动力和活力。

“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去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2]弗莱克斯纳的这句话将时刻提醒着我们。

参考文献

[1]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3.

[2] 杨德广.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吗[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3).

[3]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适应论”及其超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4).

[4] 冯向东.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意味着什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

[5] [美]赫钦斯.民主社会中教育的冲突[M].任钟印,译.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6]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8.

[7] 周海霞.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之争议[J].外国教育研究,2014(10):96-108.

[8] 钟秉林,等.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7.

[9] 文辅相.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J].教育研究,1994.

[10] 张应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31.

适合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适合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40-01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适合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应急体适能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许龙成(1980-),男,江苏淮安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级拓展培训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体适能评定与拓展训练。(江苏淮安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第一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高职体育教育纳入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训练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YB5)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50-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非典”、2004年春季爆发的禽流感、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这些事件无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众多同胞的伤亡,在国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不可忘却的记忆。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规定:“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程,提高青少年在道路交通、消防、城市燃气等方面的识灾和防灾能力。”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密集的高校要积极行动,利用一定的课时把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和应急体能教育科学化、常规化,切实把大学生应急体适能课程纳入到教育教学计划中来。因此,笔者就目前高校开设应急体适能课程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并针对高校体育教学引入“应急体适能课程”进行了试探性研究,以期更多的高校乃至学校的体育工作者投身于此研究中来。

一、应急体适能课程概述

1.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一词来自英文的Physical Fit? ness,最早出现在半个多世纪前由当时“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组织和制定的《国家青年适应能力测试》的文件中。1996年美国健康与服务部将体适能定义为“指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而具有良好体适能的人通常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务而没有过度的疲劳,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各种突发事件”。

2.应急体适能的概念。近几年,随着全球突发事件的剧增,尤其是汶川地震、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事件后,一些学者开始对高校突发事件领域展开关注,而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但就其概念,目前已经出版的体适能教材、专著、体育百科全书以及有关学术文献中,尚未对“应急体适能”概念做出界定。笔者试探性地将应急体适能(emergency fitness)定义为,是指在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为了克服和应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身体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大学生身体活动为载体,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应急知识、应急技能、身体能力以及心理适应能力。该门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具备由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突发事件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应急体适能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期间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

二、开设应急体适能课程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依据《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急体适能课程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应急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是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纲要》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从这两个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需要应急体适能课程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施行。

3.有利于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课程是实现高校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不能够满足当今大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突破原先的传统体育课程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高校应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特点开设较为有意义的体育选项科目。而应急体适能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身体活动为载体,创设模拟的情景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这既符合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又兼顾了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对丰富和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应急素质。当代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技能匮乏,造成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低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大学生仅有的急救知识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零散地被动获取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应急知识和身心能力的学习过程不系统、不完整、不规范。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可让他们从理论学习到分组讨论、模拟演习,再到回顾点评的教学程序中得到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应急素质。

5.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导致的压力下,学生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譬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多,长此以往会导致自身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对外界环境有着很强的排斥反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应急体适能课程讲授,让学生学习丰富的应急知识,以及如何运用体育锻炼手段来调节情绪,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预防作用,还能够在应急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

三、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1.课程目标。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目标体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顺序加以组合,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的直接依据和评价标准。课程目标按要求共划分为五个领域,分别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具体目标内容如下:(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多媒体、情景设置、分组讨论以及模拟演习等教学方法,吸引大学生积极参加应急体适能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培养他们的突发事件应急意识,并能够独立地制定应急处理方案。(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锻炼大学生应急逃生所具备的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和机能。(3)身体健康目标。让大学生了解应急体适能水平,客观地评定应对突发事件所具备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机能状况,并能够熟练掌握提高应急体适能的锻炼方法和手段。(4)心理健康目标。传授大学生学会在突发事件前期的心理准备、中期的心理适应以及后期的调整方面锻炼自己,并能够运用各种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挑战个人体能极限,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应急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身心适应。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分成两个模块:一是人为因素类突发事件,包括交通事故、人为火灾、抢劫事件、活动伤害、溺水、烧烫伤等项目;二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自然火灾,洪涝水灾、核生化伤害等项目。按照课程形式又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中理论课程主要讲解基本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和心理适应;实践课主要是通过情景设置、现场演习和分组讨论等环境让学生来亲身体验,通过身体活动来达到应急所需的身体能力的水平。一般课时安排在两个学期(56个学时左右),第一、二学期分别为基础班和提高班。

3.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富有教育价值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财力、物力、自然地理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主要是指授课教师,也就是体育教师,他们不仅仅是课程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策划者、开发者。体育教师在具备应急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和娴熟技能,但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并不具备,这就需要他们积极参加比较系统的、正规的专业培训后,通过考试合格方可担任此课程的授课工作。财力资源主要是用于投入一次性教学材料和定期置换及维修体育设备的经费。物力资源包括教学场地、器材和情景道具。自然地理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运动场、图书馆、实训室、宿舍、食堂和学校周围气象、水文、地质、地理、生物等有利资源。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阶段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要关节,它是执行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过程。首先要确定课程实施的主管部门是体育教学部(体育学院),然后要考虑课程的类型,即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再考虑课程的组织形式,应急体适能课程采用非传统的模块教学法,即理论学习场景布置分组讨论模拟演习回顾点评。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是否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5.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应急体适能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度、学习态度、应急体适能的理论知识、体能、技能以及心理水平组成。理论知识既可以是试卷形式,也可以是课堂提问形式;体能和技能水平是考核的核心内容,主要有肌肉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度等身体素质和应急知识、应急救护等技能。

四、结论与建议

应急体适能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国内高校首次提出的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建议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加强对应急体适能课程的建设和指导工作,加大经费的投入,确保课程得到落实;加强师资培训和训练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的正常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健.健康体适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文庠,杜文东,王挺,等.非典期间大学生心态及心理行为的调查报告[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孟惠平,栾天宇,杨廷哲.突发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影响的调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适合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认识论;政治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05-03

[作者简介]何文晓(1989―),女,广东茂名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其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理论:一条是外部关系规律,即在高等教育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地理等等因素与高等教育相互作用的规律;一条是内部关系规律,即在高等教育内部,师生之间、领导干部和教师之间、各部门之间等等相互作用的规律;由此延伸出高等教育外部与内部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观点把国家工业化、政治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目标当作高等教育的主要适应对象,是一种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被后来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学者概括为高等教育“适应论”。这些学者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展立新和陈学飞为代表,他们提出:“从理性分工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再生产活动,其首先应该符合的是认知活动合理化即认知理性发展的要求。”[1]展立新和陈学飞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失误:一是“适应论”混淆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试图用功利性和政治性目标取代高等教育最本质的教学和科研;二是“适应论”在选择某种主导理性的时候,不能容忍其他理性居于合理地位共同发展。在反驳了潘懋元先生的“适应论”观点之后,展立新和陈学飞两位教授从辩证唯物的角度出发,肯定了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并根据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历程辨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即认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实践是立足于认知发展起来的次要方面。认知与实践两者之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多种选择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

这两种观点的差异从根本上来看,是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差异。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2]坚持认识论的人把“闲逸的好奇”当作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强调高等教育是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心想成为“鸿儒”的有识之士;而坚持政治论的人则认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有别于初级和中级教育,其目标应定位在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上,持高等教育政治论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所有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都把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待,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都是如此”[2]。在笔者看来,潘懋元的高等教育“适应论”是高等教育政治论的典型代表,展立新和陈学飞的认知理性观点则是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典型代表,这两种观念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史上都曾经占据过主导地位。总的来说,潘展两派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不同集中表现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学术发展还是人才培养,二是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孰轻孰重。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

潘懋元先生在198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方面的学术专著――《高等教育学》。在该书中,潘先生把高等教育定义为“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3]。当时正值拨乱反正的高峰期,在政治上,各个部门、系统正摆脱的影响,努力恢复到正常轨道;在经济上,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潘先生的这种高等教育人才观,是通过教育对象定义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杜威的“学生中心论”有一定的传承关系。而展立新和陈学飞为代表的“北大派”更多地传承了中世纪时期的大学观,认为高等教育的宗旨归结为知识,“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才是其本质,高等教育的存在是否合理,“在于专业是否具有批判反思的性质”。[1]

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学术发展或者是人才培养,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而已,两者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将高等教育的本质定义为“学术发展”则是更加看重大学的教学职能。学术的发展不同于科研,它更加侧重大学的教师团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不足之处就是忽视学生在大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大学中的应用性研究和应用性学科。而将高等教育的本质定义为“人才培养”,一方面是因为这一观点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另一方面这一观点更是回应了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国家出资办学的公立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接过中小学人才教育培养的重任,继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某种程度来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观,不仅是从国家的角度去培养合适的人才,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使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伯顿・克拉克在他的《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文中提出,虽然现在很多大学随着时代的潮流趋势转型成为创业型大学,积极加大大学与社会外部的联系与合作,但是“学术心脏地带”仍然“处于围绕新旧学科和一些跨学科学习领域形成的传统的学习之中”[4]。大学只有将基础研究做稳、做好,才能加大学科应用性的社会实践,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二、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

大学的学术研究职能自中世纪大学诞生起就已具备,并一直延续至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是中世纪大学的遗产,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展立新和陈学飞看来,现代学术活动越来越体现出“规范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即学术的规范性越来越强,规则越来越透明;学术活动内在的流动性与非规则性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鉴于此,“学术市场”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被提出。展立新和陈学飞认为,“学术市场是促使知识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才、知识和学术声望三方面的因素)自由地进行交换和流动的市场机制,其运行可以保障知识生产要素获得最佳配置。[1]学术市场建立在具有共同价值的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之上,学术共同体的充分开展形成了学术系统,学术系统可以容纳不同的学术流派,所有的学术流派都应该自觉地接受认知理性价值观的指导。

从中世纪大学的重视教学,到德国洪堡时期大学的重视科研,再到现代美国大学的重视社会服务,大学的职能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扩充和丰富,并且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现代的大学,既不再是纽曼时代的“乡村”,也不是弗莱克斯纳口中的“城镇”,而是克拉克・克尔口中的“一座丰富多彩的城市”。现代大学正向着多元化巨型大学发展。“与村庄和城镇相比,城市随着自身的发展,愈加类似于文明的整体和文明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进入或脱离周围社会的速度已大大加快。如同在一座城市里,在一种法规的管辖下,有着许多互不相连的努力一样。”[5]判断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哪个更为重要,关键取决于大学的类型和学科结构。武书连把“类”和“型”作为我国大学的分类标准。“类”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大学学科的类别特点,分为综合、文理、理科、文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文学、管理、体育和艺术这13类;“型”的分类标准是大学的科研规模,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6]我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高校的定位及其发展情况,实施了“985工程”和“211工程”,将高校进行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实行有针对性的资金投入和人才选拔、激励政策。毫无疑问,处于我国高校金字塔顶尖的“985”院校是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这些院校的发展在强调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更应该侧重学术研究,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这些年来,我国学者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诺贝尔奖项中,如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理学奖、医学奖和经济学奖,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冲击这些诺贝尔奖项的厚望,只能寄托在我国首个顶尖大学联盟,也就是“九校联盟(C9)”。而其他类型的一般高校和职业性技术学校,其重任更多地落在为社会培养适合的人才上。国家可以根据大学的类型和层次投入不同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做好相应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院校之间形成合理的责任分工。这既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走向,也是对社会发展需求做出的合理回应。

三、小结

高等教育的政治论与认识论,“适应论”与认知理性观点并不总是对立的,我们不须做出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的职能随着其发展逐渐扩充,大学本身也更加具有包容性,更加多元化。“适应论”和认知理性观点都能找到它们合理存在的哲学支撑。

参考文献:

[1]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

[2]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适合教育论文范文6

一、时代精神的整体呈现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创新

时代精神是历史的,又是普遍的。它是在时代变革实践中孕育、形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时代潮流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范式。时代精神以整体性的形式集中、综合地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价值追求和前进动因。单一个体的单一活动以及某些群体的局部实践或阶段性实践只有融汇到社会的具有普遍性的时代性实践中,才能将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呈现出来,也才能真正成其为时代精神。当今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运行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将自身汇入以改革创新为精神核心的时代潮流中,另一方面。就其本身而言,必须以整体性的系统的创新实践才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要求。①机械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改革”、“创新”,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代表或反映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

许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创新”不可谓不多。但却总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将自身的创新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全面地、整体性地实施,而是各个环节相脱离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的改革和创新,我们不能说它就绝对不是改革与创新,但显然不能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整体性要求,因而也就难以产生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许多时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表面上也似乎是全面的、整体性,但只是在改革创新的“计划表”里将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各个部分尽量地罗列进去,并提出改革创新的要求和设想,有时候还有具体措施,但并没有把各个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地统一起来,没有充分、认真地思考和研究各个部分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这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终究还是部分的、机械的,而不是整体的、有机的。例如,在筹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时,就必须紧密联系教学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观念变革和素质提升,以及教育环境的优化等等。否则,课程、教材的任何改革创新都不可能是有效的。也是不可能体现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整体性要求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的整体性和要素创新的有机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一个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这一系统的创新必然是整体性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创新必须同其它要素的创新紧密联系、相互统一,才能融合成为系统的整体创新。要素创新是为系统创新服务的,必须有机地融合到系统创新之中。脱离系统的整体,离开与其它要素或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任何单一要素的创新都不是真正的创新,或者说不可能实现整体创新的目的。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方法为导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

课程和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必须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创新人手。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创新绝不能孤立地、机械地进行,而必须系统地、有机地开展和推进。所谓课程和教材创新不能孤立进行而必须系统开展,指的是不能单纯地就课程和教材来改革课程和教材,而必须将课程和教材当作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特征及价值取向为依据,将其同教师队伍思想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创新效应。如果仅就课程改革而改革.就教材创新而创新,是无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创新的,因而也是无法提高其实效性的。

课程总是供学生学习的,教材永远是由教师讲授的,并且是以一定的方式方法讲授的只有把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发生、协同进行,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创新发生实际的创新效应。试想,一种不适应大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特征,不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所认同的课程和教材,再怎么创新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这种创新又怎么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呢?所谓课程和教材创新不能机械进行而必须有机开展,指的是课程和教材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教师的授课能力,是把课程和教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服务和实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实效性为最终目的来开展的创新。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创新是心中有人(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并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为导引的创新。那种脱离学生、脱离教师的课程和教材创新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效果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总是难以提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和形式。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要具有科学性,就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成这样的课程体系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然后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求同舍异.编写出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切忌以少数领导和专家的缺乏调查研究的武断意见,去为全国的大学生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所谓“高质量的教材”,首先必须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简言之,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已经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集中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⑧、教育部联合成立了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问题的关键在于.教材的编写同样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意见。仅仅依靠编写小组和少数专家呆在书斋里是不可能编写出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

2.以教材创新为载体,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学生接受为尺度。努力建设一支体现时代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教师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重视并努力建设一支体现时代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构建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以改革创新为精神核心的当今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或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是要贯穿、融汇一系列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才能使自身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的一部分。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能孤立地、机械地进行,而必须系统地、有机地开展。具体一些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教材创新为载体。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学生接受为尺度。才能培养出一支体现时代创新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才能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创新,并进而提高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授课的原始和基本依据就是课程和教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创新必须紧密围绕相应的课程和教材进行。

教师如果不能对课程和教材有深人的理解和把握。并实际地参与到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之中去,那么即使其它方面的素质有再大的提高,也是难以同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协调发展的。④在此基础上,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教师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变化,要实际地提高自身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重要表现就是,要使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能够实际地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毕竟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输系统的终端。大学生能否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时代性的最终检验标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否真正体现了时代精神、实现改革与创新的最终检验标准。很显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是仅靠教师自身能够完成的,首先必须引起各级党委特别是高校党委及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高校要认真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建立这样培训体系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等等,但是,很显然,为培训而培训是毫无意义的。关键还在于培训的内容必须符合时代要求、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培训的目标必须是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否则,即使培训出来的教师满腹经纶.也是难以适应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

3.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线索,以学生为对象。积极探索并科学运用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新体系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需要教育内容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特征,具有感染力。要鼓励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探索科学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并将之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方法体系。⑧对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新体系的探索不是仅靠在书斋里、教室中翻阅书本、沉思默想就可以完成的.而必须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的变化。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时代变迁对大学生的影响,广泛接触当翘代大学生群体,以平等的姿态和心态同他们进粥;行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发现和提炼符合他们接受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努力融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活动。只有这样的探索才有可能活跃教学气氛,启发。

三、系统的环境制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适应创新

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综合状况对其内部的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大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同样要受到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求,在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上必须进行相应创新。

1.要由被动适应环境变为主动适应环境

一般来说.纯自然系统的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只能被动地适应其环境,而作为主体的人.却可以主动地适应自身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仅受自然文化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不仅受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且要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文化环境的影响。环境既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性,也制约着教育者所采用的方式。一般来说,社会文化环境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选择的,也不是其教育对象可以选择的。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对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感到无所作为.只是一味地被动适应,那么,其教育效果就难以令人满意。他们必须在适应环境方面有所创新.即由被动适应转化为主动适应,才能不断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怎样主动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呢?一是要主动、科学地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教育内容的影响,改变那些与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不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二是要主动、科学、系统地研究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影响.根据教育对象由这些影响所形成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2.要积极地影响和改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