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论文范例6篇

挫折教育论文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 职高语文 现状分析 教育方法

挫折教育即“磨砺教育”,是指职高生在困难的环境中经受磨炼,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坚韧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挫折教育的目的是磨炼职高生的意志并增强体魄,提高职高生的生存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一、新时期职高生现状分析

现在职高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他们常常表现出迷惘和无助,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挫折教育。因此,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以进取精神为核心的挫折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在严峻的就业道路上前进。

1.现今职校生缺乏抗挫折能力的原因、表现。

如今的职校生都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受过挫折,特别是重大打击,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有的家长对孩子特别溺爱、偏袒,让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特别是生活条件好的独生子女,可以说有求必应,造成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不能正确面对小波动和小挫折,影响人格的养成和完善。有的学生家庭不健全,往往形成孤僻、内向、消极的性格,耐挫能力不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常常感到孤独恐惧。有的父母教育方法落后,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压力过重,产生心理障碍,因为期望值越高,受阻后的失落感就越大。

对每一位职校学生而言,严峻的就业现状令他们迷惘和无助,职校毕业使他们很难与大学毕业的求职大军抗衡。迷惘和无助成了很多职校生精神状态的主旋律,职校生还设有从“成长的烦恼”中走出来,就被推到严峻的就业竞争面前,以脆弱的个体承受来自社会的重压。由于对人生的规划与社会严峻的就业现实之间的鸿沟,职校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部分职校生在生活上、学习上表现得无所事事和毫不在乎,没有求知方向和信心,追求的是就是吃好、穿好和玩好,这样的职校生即使毕业后能找到工作,也会因为缺乏实干精神、独立思考和过硬的专业操作技术而丢掉工作。

2.职业学校开展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现在和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渊博的专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需要具有坚忍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没有挫折磨炼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作为有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教育机构,就应该走在前列,担负对职校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任。

二、职高语文挫折教育的意义

我国关于《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职业教育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学已经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上,提出了“教育就是要构建人的性格”的重要理论。职高语文没有升学压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涉及文化、道德、社会、人生等知识的有利条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职校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获得知识背后的哲理思辨、历史探究和心灵体味。职高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语文学科的独特条件,进行挫折教育,用语文的魅力健全职校生的人格。

三、教育方法

1.利用课文中涉及的人物的坎坷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命若琴弦》的作者史铁生在风华正茂之时双腿瘫痪,由一位正常人变成了残疾人,几乎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心情郁闷,精神低沉,甚至想到自杀,但最终他还是站了起来,领悟了生命的意义,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我的人生故事》的作者海伦・凯勒直面厄运,以一颗炽热的心拥抱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成功人物的人生历程,几乎都充满了他们与苦难、厄运斗争的历史,他们的坚强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会永远激励我们。

2.充分运用作品的名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运用教科书中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引导职教生深入理解,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游褒禅山悟出人生的“志向”,当时作者官至参知政事,几经官场浮沉,此时作者要离任回老家,路经褒禅山,可谓人生低谷,但还强调一个“志”,进而达到非常之境界。王安石遇到挫折永不倒下、永不言败,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和唐宋家之一。

3.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宣泄释放不良情绪,并借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职教学生在周记中可以表述、内心独白,为心理通畅打开“绿色走廊”。日常学习中的沉重压力,师生之间和与家长的冲突与矛盾,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以及青春期带来的不安和躁动,使得职教学生“心有万万结”,内心充满了很多困惑和无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引导职教生在日记、周记中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困惑,升华情感,这样能够有助于职教生克服消极心理,提升自我人格,构建健康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周记这扇窗口,及时掌握职教生的心理状态,为挫折教育提供重要的辅助线索。

4.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讨论活动。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2

一、析小学生挫折承受力差的原因。

当今的小学生是跨世纪人才,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

设祖国的重任,如果挫折承受力差,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那么这个重任他就难以肩负了。究竟造成小学生挫折承受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社会环境。现阶段,我国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国泰民安,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养尊处优,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优越感强,对挫折缺乏心理准备。

(2)家庭环境。现时的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小“皇帝”。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宠爱,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长辈从没有大声斥责过,所以感情比较脆弱,娇嫩,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

(3)阅历简单。小学生年纪小、经验少、接触的环境单纯,生活阅历简单,生活的道路大多平坦,很少有失败苦闷的生活体验。因此当遇到挫折时就会惊惶失措,束手无策,很容易被挫折所压倒。

(4)学校教育环境。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师,一味地侧重分数,传授知识,而疏于情感世界的培养,忽视社会实践的参与,轻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造成学生心理品质差,承受挫折能力更差。

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才能使小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克服挫折,把挫折变成新的成功。

二、浅谈挫折教育的途径。

1、用名人事迹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小小挫折等于激励”。挫折当然不是件好事,但未尝是坏事。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从古到今,几乎每一个出类拨萃、卓有建树的人,都是从大大小小的挫折与逆境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记得曾经有一个学生,品学兼优,自强自信,对前途充满信心。但很不幸,在她读五年级时,爸爸在一次行船时,发生了意外,早早地离开了她,妈妈也因为过度的伤心,引发了潜伏多年的鼻烟癌,生命正垂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稚嫩、柔弱的她一下子崩溃了,伤心、痛苦、沮丧、绝望向她袭来。这时我用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张海迪的“人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名人事迹来开导她,激励她,使她明白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小苦楚等于激励”,只有经得起挫折的磨练,才会有坚强的意志,才会战胜逆境取得成绩。经过耐心的思想教育,她终于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花,勇敢地面对挫折的挑战。当她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小学的学业时,她对我露出了坦然的笑容。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对行为起长久作用的是理想,有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会在黑暗中见到光明,在困难和挫折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被挫折压倒。我们班的班长上进心强,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工作积极主动,但嫉妒心很强。当她看到副班长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或听到老师表扬副班长时,心里便不是滋味,渐渐地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自叹不如副班长,学习、工作劲头也下降。发现这个问题后,我找她谈话,肯定她的优点,指出缺点,教育她不要目光短浅,不要把精力局限在跟副班长争长比短和争风吃醋上,而应树立远大理想,与副班长携手共进。经过教育,该生认识并改正了缺点,恢复了以前的积极向上精神,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好学生。

3、教育学生要有不畏挫折的气慨。就人的愿望来说,自己付出的努力当然希望没有白费,有好的结果。可是,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在学生的学习中尤其是知识基础差和智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付出的多,回报的少。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不畏挫折的可贵的心理品质,鞭策他们“笨鸟先飞”鼓励他们“勤能补拙”。如班上有个男同学,由于在婴幼儿时期,发高烧,烧坏了脑袋,所以智商很低,记忆力极差,尽管学习态度很好,学习非常刻苦,可成绩却极差。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直以来都被老师所忽略,但我并没有抛弃他,因为我深深知道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励,于是我给了他很多鼓励,使他逐步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到现时为止,尽管这个男生的成绩进步并不大,但他的性格已开朗多了,不再刻意逃避挫折了。

4、学会冷静地对待挫折。本班的数学科代表品学兼优,工作认真,为人忠厚、老实,深受师生喜爱。在一次期中考查时,他从全班的第三名降到第十名,心里非常难受,回家后把自己锁在房里痛哭,任凭妈妈怎样劝都不愿开门。了解此情况后,我马上找他谈心,让他冷静地对待挫折,不应把这次考试的挫折看作是一种打击,而要把它看成是一次考验,一个磨练的机会。等他冷静下来,我又与他一起分析这次挫折的原因,让他重新修订计划,改变方法,改善环境,从而顺利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5、教会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我疏导。学生遇到挫折,往往会自责:“我为什么会这么蠢呀?我还有什么脸面见父母、老师、同学呢?”这种情绪对战胜挫折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教育学生遇到挫折,要善于自我排解,保持良好的心态,打打球,外出和同学玩玩等,这样一来,挫折之后的心境便得到转移和调节。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差距;抗挫能力;挫折教育方法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和保证的作用,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只能是不完全的畸形的教育。目前我国素质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缺失还是存在的,年轻的一代的承受能力、受挫能力大大减弱,严重的则会出现心理疾病,不会倾诉,不会自我缓解压力等。笔者就挫折教育的缺失问题在大理学院小范围的随机学生当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挫折教育的好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也有一定的关联,并急需加强!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感慨的是,越来越大的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让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多少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挫折干扰。所有选项统计看来,大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就业、经济、学业、人际交往,朋友、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爱情、生理健康等处于次要地位,但也不容忽略。但综合计算下来,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2.1经济挫折。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平等的家庭背景下所拥有的物质、精神等都是相差甚远的。经济社会中,更多的男性担子重了,感受到了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文凭并不是他们要首先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在调查中,多数男生会更在意经济挫折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充斥人性的攀比心理,无论男生女生,在家庭或其他原因之下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难免会有严重的经济挫折感。

2.2家庭挫折。一些学生出身贫微,一些学生出身富裕,家庭背景也给现代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影响和困扰。不仅仅是挫折教育方面,家庭成员如果都毫无文化,那么家长只是很在意给孩子挑学校,知道让其受教育,但往往忽略了家庭是第一教育“基地”这一问题。这也让部分学生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减少与家人的沟通,性格内向或容易钻牛角尖的人无法正确面对一些其他挫折。

2.3人际挫折。笔者认为,人际挫折是部分大学生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主要包括一般的人际交往挫折和恋爱方面的交往挫折,主要原因表现为:由于交往的失败,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或自我封闭的交往心态,这种心态易使大学生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交往挫折感便开始产生。

2.4就业挫折。很多大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其所学的专业,当现实与理想有差异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就业挫折心理。大部分毕业生择业眼光短浅,择业过分注重工资高低,而基层意识淡薄,片面追求工资高升迁快的热门职业,而不顾现实排斥基层普通岗位,当就业理想无法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就业挫折感。

三、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挫折教育主要存在的差距如下:

3.1城乡差距。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在经济和制度上的体现,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距。由于经济压力,农村很多家长也注重锻炼孩子的自立、自理和自强能力和意识,但和孩子的沟通相对比较少。

3.2家庭教育差距。不同素质的家庭,无论是物质还是文化还是精神上都是有差距的,此种差距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不同方面的差距,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其实在农村教育中虽没有明确的挫折教育概念,但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要比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出来的学生自立、自理、自强,即抗挫能力较强。

3.3心理教育落差。心理教育的不完善和落后也是无人会在遇到挫折和情绪化的时候正确的咨询心理医师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教育只是针对一些专业课程进行,而非一门普遍性的课程,如果连心理教育都忽略了,大学生很难在遇到挫折时有一个正确认识态度和解决方法。

3.4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且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相当大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并改进挫折教育观,让其成为一个普遍重视的问题,努力将其归纳入基本课程范围之内,让每一个在校学生都学到挫折教育的精华,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四、加强挫折教育的思路及方法

4.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从生下来咿咿呀呀便接触的最早期教育,因此,提高全民素质,改变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观念也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时代,而是作为家长也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认真负责,首当应知的是,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

4.2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做些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当然,在学生承受挫折的时候,老师还是需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4.3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思想及受挫能力。很多学校现在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其他各个方面的培养,让社会上缺少了很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笔者认为,自己以前就读的经纬中学,在陶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相处融洽,学校也很重视我们的各方面发展。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交际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思想以及一定的受挫能力。

五、结论及建议

总之,就每个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们都是战胜挫折的主体,大学生要将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进行仔细分析,克服困难去战胜它,不可畏惧退缩。只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抵御挫折的思想基础,从而提高挫折耐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莫税英.论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J].学术论坛,2005(7):193-196.

[3]蒋俊梅.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6):146-147.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姚佳秀

(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挫折教育是一个人接触学校以至社会所必须有的。当下,挫折教育的缺失不仅仅在大学生中体现出来,很多小学、初高中都是严重存在的。挫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形式综合考量其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挫折教育进行了现状分析,并针对高校大学生面对各种挫折失败时无法顺利抵抗挫折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挫折教育,减少心理问题的观念、方法,以期让新时代的青少年多一重心理保障,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挫折。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差距;抗挫能力;挫折教育方法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和保证的作用,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只能是不完全的畸形的教育。目前我国素质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缺失还是存在的,年轻的一代的承受能力、受挫能力大大减弱,严重的则会出现心理疾病,不会倾诉,不会自我缓解压力等。笔者就挫折教育的缺失问题在大理学院小范围的随机学生当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挫折教育的好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也有一定的关联,并急需加强!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感慨的是,越来越大的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让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多少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挫折干扰。所有选项统计看来,大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就业、经济、学业、人际交往,朋友、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爱情、生理健康等处于次要地位,但也不容忽略。但综合计算下来,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2.1经济挫折。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平等的家庭背景下所拥有的物质、精神等都是相差甚远的。经济社会中,更多的男性担子重了,感受到了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文凭并不是他们要首先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在调查中,多数男生会更在意经济挫折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充斥人性的攀比心理,无论男生女生,在家庭或其他原因之下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难免会有严重的经济挫折感。

2.2家庭挫折。一些学生出身贫微,一些学生出身富裕,家庭背景也给现代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影响和困扰。不仅仅是挫折教育方面,家庭成员如果都毫无文化,那么家长只是很在意给孩子挑学校,知道让其受教育,但往往忽略了家庭是第一教育“基地”这一问题。这也让部分学生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减少与家人的沟通,性格内向或容易钻牛角尖的人无法正确面对一些其他挫折。

2.3人际挫折。笔者认为,人际挫折是部分大学生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主要包括一般的人际交往挫折和恋爱方面的交往挫折,主要原因表现为:由于交往的失败,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或自我封闭的交往心态,这种心态易使大学生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交往挫折感便开始产生。

2.4就业挫折。很多大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其所学的专业,当现实与理想有差异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就业挫折心理。大部分毕业生择业眼光短浅,择业过分注重工资高低,而基层意识淡薄,片面追求工资高升迁快的热门职业,而不顾现实排斥基层普通岗位,当就业理想无法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就业挫折感。

三、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挫折教育主要存在的差距如下:

3.1城乡差距。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在经济和制度上的体现,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距。由于经济压力,农村很多家长也注重锻炼孩子的自立、自理和自强能力和意识,但和孩子的沟通相对比较少。

3.2家庭教育差距。不同素质的家庭,无论是物质还是文化还是精神上都是有差距的,此种差距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不同方面的差距,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其实在农村教育中虽没有明确的挫折教育概念,但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要比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出来的学生自立、自理、自强,即抗挫能力较强。

3.3心理教育落差。心理教育的不完善和落后也是无人会在遇到挫折和情绪化的时候正确的咨询心理医师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教育只是针对一些专业课程进行,而非一门普遍性的课程,如果连心理教育都忽略了,大学生很难在遇到挫折时有一个正确认识态度和解决方法。

3.4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且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相当大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并改进挫折教育观,让其成为一个普遍重视的问题,努力将其归纳入基本课程范围之内,让每一个在校学生都学到挫折教育的精华,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四、加强挫折教育的思路及方法

4.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从生下来咿咿呀呀便接触的最早期教育,因此,提高全民素质,改变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观念也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时代,而是作为家长也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认真负责,首当应知的是,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

4.2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做些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当然,在学生承受挫折的时候,老师还是需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4.3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思想及受挫能力。很多学校现在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其他各个方面的培养,让社会上缺少了很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笔者认为,自己以前就读的经纬中学,在陶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相处融洽,学校也很重视我们的各方面发展。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交际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思想以及一定的受挫能力。

五、结论及建议

总之,就每个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们都是战胜挫折的主体,大学生要将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进行仔细分析,克服困难去战胜它,不可畏惧退缩。只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抵御挫折的思想基础,从而提高挫折耐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挫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62-02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进而通过挫折经历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能力和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下,开展挫折教育具有学理性和可行性,可以说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一致性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潜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很好方法。

一、培养目标指向的一致性

每门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实施一项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它规定着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二者从根本上说培养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

挫折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构成。抗挫折能力是指通过学生挫折教育,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容忍能力和对挫折的超越能力,也就是指接受过挫折教育的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仅具有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不至于失常的能力,而且具有能够忍受挫折,并以顽强的意志、积极的心理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人才,不仅是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社会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面临着就业、学习、经济、人际交往、恋爱、竞争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这就给学生在自我管理、求职择业、人际沟通、环境适应、恋爱情感、心理调适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困惑,学生的思想活动也呈现出个性化、多变化和差异化的特点。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承受各种压力和处理挫折事件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创新成才意识、就业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又使一些学生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思想观念偏激、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有的培养目标,这就使得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指向的一致性。

二、教育功能的趋同性

教育功能是教育本质的外在集中体现,了解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功能,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内在本质。挫折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正心、养德、调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导向、教化、育人,虽然在基本功能的表述上各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说二者的教育功能则趋于相同。无论是挫折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相同的教育对象――学生,都有相同的教育目的――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同样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别从不同层面发挥着教育功能。

挫折教育侧重于正心、养德、调育。在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受社会环境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情绪,如顺境时的骄傲自满、自以为是,逆境时的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等。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要有意创设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使学生不能轻易、顺利完成,使其面临失败的情境,然后在教师因势利导下,促使他们自己找到原因,从而产生自愧、欲助的情绪体验,正视挫折,磨炼身心,使学生能够在挫折中自强、励志、修德、成长。挫折教育能够协调多种教育实践,并使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鲜明体现就是导向、育人和协调功能。导向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方式导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针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方面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挫折教育是通过抗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有效预防挫折、妥善处理挫折,保持心理的平衡,从而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整体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两者发挥的教育功能都是为了培养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身心素质的人才,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标具有趋同性

三、环境影响的相同性

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和发展都是以特定的环境为前提的,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总和,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人们习惯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共同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但是,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发挥作用,所以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宏观社会环境通过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宏观社会环境对人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最全面,并制约着微观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是环境诸要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是决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挫折教育的重要因素。社会的经济环境为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发展提供外部的物质技术条件,并对其提出相适应的发展要求,而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政治环境是形成学生的政治观的外在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客观条件。社会的文化环境通过融合人们周围的各种教育因素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养成。微观学校环境是学生挫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微观环境。学校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组织体系,是一种专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殊单位,它由教育对象、内容和校园文化等诸多因素构成。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抗挫能力的培养具有促退作用。因此,在对学生挫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社会环境的研究,发挥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抑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并促使学生的抗挫能力不断提升。

四、本质属性的统一性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挫折教育;有效途径;实践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职学生自我实现愿望的不断提高,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不断加大,高职学生也在不断地受到挫折情境及挫折反应的严重困扰。众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学生缺乏抗挫折能力的结果。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对高职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健康心理。当代高职学生由于其独生子女的背景和目前教育体制的弊端,造成了他们在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们正在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患,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引导他们走出阴影、完善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可以促使学生与不同的人群接触,与复杂的社会接触,从而,逐渐掌握认识、分析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同时,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能力,在现实中重新认识自己,走出自我的误区,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过程中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使自己的心理、人格得以完善。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践教学中,通过疏导、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摆出学生今后前进道路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和挫折,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讲解,又要联系当前的形势政策与热点问题,大胆地将现实社会立体地展现给学生,对学生正面临和将要面临的来自学校及社会的竞争与压力做具体分析,教育学生提高挫折认知,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失败,正确面对自我、面对人生,消除不安、茫然、悲观、消极等挫折反应,以增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调查,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自控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特点。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学生在解决所面对的挫折情境时,就必然要把在课堂上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其中,进行对照、印证、比较、分析、最后得出解决的方案。这一过程将使学生学会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作抵御挫折的方法,促使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对高职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原则

1.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挫折教育,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御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反应,继而完善和发展自我,达到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

2.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教学中,挫折教育应以日常教育为主,集中教育为辅。教育者应树立起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形成明确的挫折教育意识,有针对性地挖掘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挫折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向受教育者实施挫折教育,使学生按照挫折教育的内容走进周围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提高抗挫折能力。同时,科学地组织各种集中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强化训练,并在实践中,一定要注重集中教育的实际效果,避免流于形式,最终达到以集中教育强化日常教育,以日常教育巩固集中教育。

3.加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挫折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需要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思想认知能力,从而正确认识挫折。学校可根据受教育者的基本年龄特征、阶段性挫折反应及心理水平,开设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教育课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疏导思想、锻炼意志,并抓住生活中现有的磨炼机会,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提高受教育者正确认识、驾驭挫折的能力,最终战胜挫折。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对高职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1.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调查表明,以自我教育形式开展的挫折教育是学生乐于参与且教育效果显著的实践活动,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的实践活动。如在校园内成立监查大队,组织学生深入到学校教育的“死角”――校园周边场所、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公共活动区等,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手段,对学生的日常言行进行检查、督促、引导,设立监查专栏,宣扬好人好事,公布不良言行和改正结果。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批评与自我教育,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适应性,能够主动、自觉地进行情绪调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挫折,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实现由挫折容忍力向挫折超越力的飞跃。

2.在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利用寒暑假,到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野外环境中进行生存训练,即在不完全依赖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下,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的训练。在野外生存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冒险精神,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协调性、社会性、创造力及忍耐力,对青少年的人格成长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野外生存训练,学生从中获取生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最终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3.在与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高职院校可利用学生专业实训、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结合各专业特点,通过对企业产权结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生存环境等方面的考察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通过对实习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的调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通过到相应的岗位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市场经济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客观看待成败得失,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提升人生精神境界,培养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力;并针对目前不少学生怕吃苦、频繁跳槽、缺乏敬业精神的现状,加强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爱岗敬业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遵守行为准则的优秀品质。

4.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课题研究关注的不仅仅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从学习理论观点――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总结交流提高,更加注重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研究技能为本位的实践教学。其研究成果的形式提倡多样化,如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指导学生自办刊物;鼓励学生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开展交流、宣传、推广等活动来分享研究成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增强了自我实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军.职校学生挫折承受力提高对策的探索[J].甘肃科技,2008,24(15).

[2] 张旭东.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6

Abstract: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volatile,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on our college education, students face many unhappy situation, students and anti-setback setback education training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setbacks from the status of students, causes frustration, and frustr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ethods of education o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setbacks, to help guid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uidance Frustration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方法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tback education frustration educational methods

作者简介:张耀东(1981-),男,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

*项目来源: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是200806,项目名称: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一、大学生遭遇挫折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自我实现愿望的提高,理想与现实差距越来越大,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挫折事件的干扰,遭受到挫折感的困扰。在《大学生挫折现状问卷》中,我们发现:

1、大学生对“近一年内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生活、家庭等方面遭遇挫折的频率”(题一)和“在遭遇挫折后所产生的挫折感强度”(题二)的回答见表1。

有表1可见,有21.8%的学生遇到较多的挫折,仅仅只有15.6%的学生说没有遇到过挫折。有19.5%的学生有较强或很强的挫折感,仅仅只有14.8%的学生说没有挫折感。

2、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大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方法与现状、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恋爱、生理健康以及就业等方面;就挫折感的高峰期而言,主要集中在大一和毕业班;不同年级挫折感轻重也不同,大一新生挫折感主要源于人际交往和学习方法,毕业生挫折感主要来源于就业和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

二、大学生产生挫折的成因分析

一般而言,大学生产生挫折的成因分为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

1、外在客观因素分析。从空间的维度来看,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与生活环境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乃至班级环境和寝室环境都很有关系,例如在海边生活的人心胸较开阔;在动荡的社会中生活的人精神更加紧张;在幽美恬静的校园里学习更有动力,在不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在积极向上的班级中同学之间更加团结等等。大学生产生挫折的成因之一便是所处的环境没有起到良好的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2、内在主观因素分析。从主观上讲,大学生的挫折产生并存在的重要原因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种。仅对大学生而言,对专业认知的不足、学习方法的缺陷以及对自我认知的不正确或不完全等智力方面的因素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个体本身潜在的心理冲突、个人理想、抗挫折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等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挫折的原因。其中,大学生对自我认知的不正确或不完全是所有产生挫折的首要原因和关键原因。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研究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的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对待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能力的教育。

在校园事故频发的今天,高校必须担当起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缓解心理矛盾、强化抗挫折的意识和技能,调节压力和释放负面情绪的重要任务,培养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品德高尚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

1、通过高校“人文教育”,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成人”和“育才”。“育才”教育需要有较高专业知识的老师传授,而“成人”教育则更多的是倚重高校的“人文教育”。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它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 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方法,是挫折教育的基础。

在日常“两课”教育中,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可以借助“霍兰德职业性格理论”,“乔韩视窗理论”等多种方式指导教育学生从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认识自我,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知识认识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在教学中要避免枯燥空洞的理论讲解,采用辩论、调查、研讨、情景再现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要赋予人文教育新的时代特色和道德理念,如08奥运火炬受阻,汶川地震,金融危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都可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进而引导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从人文角度,从人本角度分析考量,从主观上辩证的认识挫折具有的两面性,消除面对挫折时的悲观情绪,树立战胜挫折的必胜信心。

2、通过“责任意识教育”,贯彻挫折思想,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上大学,很多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住宿舍过真正的集体生活,第一次自己分配生活费,第一次独自面对林林总总的事件。三四年的大学时光,很多棘手问题集体暴露,如果在之前的成长过程中他没有学到如何处理负面信息的技能,那么就很容易采取消极处理。轻者逃离回避,重者滋事生非,甚至厌世轻生。作为高校,有必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贯彻挫折思想,端正大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其中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责任是指任何一个有担当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义务。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可分为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四个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自律教育提高自我责任意识,通过感恩教育和珍爱生命教育提高家庭责任意识;通过健全的班级制度和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集体责任意识;通过爱国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提高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种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必然存在的事物,是可以化解和处理的,面对大学里的种种挫折,要多从责任意识的角度分析认识挫折的产生具体是哪种责任意识的淡薄或缺失,虚心向同学、家长、老师或亲友咨询,增强或弥补这种责任意识。要通过这种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将重心和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和能力培养上,合理分配时间,充实个人生活,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至于在遇到挫折时手足无措。让学生有勇气面对现实,能够激情满怀的拥抱生活。

3、通过制造适当的“人为挫折”,磨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家庭和学校是施予教育行为的重要组成方,但是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过于爱护,或者说是不太舍得,使得在很多孩子的成长环境里顺境多于逆境。考虑到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可能性就更低了。那么这时就需要学校或家庭人为地设置些障碍制造些挫折,以此来锻炼学生们对于逆境的承受能力,培养他们更好的适应变化无常的生活,正确面对挫折。

在设置挫折时,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为了设置挫折而设置挫折,不要设置平白无故的挫折,不要设置不切实际的挫折,要尽量贴近实际,贴近现实。在应对挫折的过程中高校教育者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就事论事把指导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不要轻易指责学生甚至否定学生。

当学生顺利地战胜了“人为挫折”之后,要记得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这里的奖励并不是指过多的物质奖励或过分的赞美之词,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来体验这种战胜了挫折之后的成就感,品味那种成长的愉悦。当然适当的鼓励和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作为一种经历的纪念,同时实物更便于留存,方便学生以后拿来激励自己。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永远是曲折的,但总是在前进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积极的充分的全面的认识自我,提高责任意识,掌握战胜挫折的办法和能力,高校和家庭要给予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多鼓励,多支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在挫折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宋守信.直面挫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